自在學佛
夏一文
序
宿州處於皖北地區,西晉以來佛寺林立,如始建於唐的興福寺,始建於宋的聖果寺,皆結構宏偉,規模廣大。據嘉靖宿州志記載:「插花塔在州西南渙陽鄉始建於至和年間,常發出五色毫光,鄉鄰都感到驚異!永樂七年坍塌,近鄰侯福會得舍利子十一顆,佛牙一枚獻於朝庭。皇上以火試之,金光燦爛,皇上命令收了舍利,而以佛牙給福會,讓其持歸以鎮塔,其牙長兩寸,直徑一寸許。」宿州竟埋有佛牙,真令舉世驚嘆!
民國宿州尚存寺廟七十餘座,足見昔日佛法昌盛。南關玉皇廟會更是萬頭攢動,官俗齊樂。可惜的是宿州城內寺廟皆毀於戰火及後來的文革運動和改廟為校。其現僅存的一所地藏廟也是凋零不堪。吾友夏一文居士,自幼潛心學術,廣參諸學,儒釋道三家,諸子百家之學無不探源追淵,易經風水也皆其所好。其初皈依於普陀,近又畢業於重慶佛學院,於佛前發廣大菩提心,常結緣眾居士聚會於南環河畔之「自在佛具店」,研討佛法。佛言「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其雖隱身於此,卻天性慈悲,濟世之心不絕於念。其鑑於佛教缺少淺顯而精要的入門書,遂發心著述,廢寢忘食,完成此本《自在學佛》。觀其書稿,通俗易懂,實為人間佛法之善本也!佛法與人生,相隔未遠,如紅塵眷屬,心有靈犀一點通。吾曾與其邀眾居士請蓮燈放於北關沱河,千盞蓮燈,劃破黑暗,光明普照,實為宿州百年少見盛景!吾樂其精神,請書壇泰斗孟繁青先生書匾於門首,又為其撰聯於門兩側,並常與友人劉鑫、牛金龍、陶廣潤等去其店暢談佛法人生,此實為宿州之淨土也,也為吾輩之福報吧!
「當念世間苦人多。」今夏又是淫雨狂虐,眾生受難之時,眾居士發心助印此書,將是為未來普渡眾生結無限之良緣也,一念如初,成佛有餘。願夏一文此書廣播佛種,為振興宿州,振興中華佛教盡綿薄之力。更希望有緣者讀後,能對佛法有所了解,進而以此一燈,點亮十燈、百燈、千燈、萬燈、乃至於無盡燈……
李百忍書法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
李佳撰於宿州天慈齋
序言
佛以手拈土,問阿難曰:我手土多,大地土多。阿難對佛:大地土多。佛言:得人身者,如手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人生頭等大事,在於人生的昇華和人類的淨化。我們現實的身體,臭穢不淨,所有感受,煩擾多苦,是為低級的人生;人們現實的世界,水土污濁,空氣不潔,災禍頻頻,可謂低級的宇宙。人在高度科學發明與物質享受中迷失了自己。家庭倫理,道德觀念,根本地被動搖了。於是國際上有毀滅人類的核武器競爭;現實中貪官污吏、姦殺掠奪到處都有。你看——街頭有人飆車喧鬧,為的是引起別人注意,因為他們內心徬徨;巷尾有人吸食毒品、迷幻藥,為的是逃避現實的困擾,因為他們內心苦悶。人們不知道自己在何處,不明白自己在做什麼。所以一個人如果沒有正確的人生觀,沒有正確的奮斗方向,哪能不憤世嫉俗?不消極悲觀呢?因此,改造人生宇宙,實現人類最高理想,達到至真至善至美的生活,只有歸依圓滿究竟的佛法了。
佛教的終極理想就是使人獲得真正的快樂與幸福,真正的自由與平等,真正的淨化和解脫,使人們不再飽受憂患的煎熬,不做別人的奴僕,不做別人的羔羊,而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把未來的命運和前途操縱在自己手中。
初學佛道的人,不知從何下手,找不到入門處,只知道燒香拜佛,甚至有人說:「我現在沒時間學佛,工作忙,家裡兒女也沒成家立業,等我退休了,子女都成家後,休閒無事時再學。」這都是一種錯覺。俗話說:「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你想佛理如此高深,以青年人的精力尚難徹了,何況年老體衰,所以真正學佛的人應積極有為、大雄無畏、止惡修善、破我法執著、觀當體即空、不取不捨、自覺覺他,當下便得解脫。佛法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我們可以修身養性,離苦得樂的方法。因為眾生輪迴六道,受苦無量,顛倒妄想,所以要了生死、出輪迴就先要知道怎麼修法,所謂要蓋高樓大廈,要有堅固的地基;要入汪洋大海,必先具航海地圖與羅盤;要證究竟果覺,成就無上菩提,必先有正確的基本認識。首先是正知正見,然後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修學,尤其是在家學佛的居士,更須按秩序,先研究佛理,明白修學的方法才不會有盲修瞎練,墮坑落阱的危險。
說到這裡,有人會問:「生命的永恆是什麼?」告訴你,這就是佛陀在《涅槃經》裡所講的「常、樂、我、淨。」
常——永恆不遷。
樂——沒有煩惱,沒有乾擾,非常自在,非常安祥,毫無缺陷。
我——自覺自在,自在自覺,覺無不自,自無不在,法身遍滿虛空。
淨——遠離罪惡,遠離污垢,只有清淨,只有光明。我們修學佛法必須達到這個境界才算圓滿,而這種「常、樂、我、淨」的境界,也就是真正的獨立,絕對找不到對立的,二元的任何東西,這才是不二法門的親證。真正的平等,如同海水一味,那就是光明、安祥的「常寂光土。」那才是真正的,絕對的淨土。
第一章 認識佛教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是北印度人,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其一生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他來到人間的第一句話就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裡所說的我,不是指釋迦牟尼佛本人,而是指每一個人,意思是每一個人都是頂天立地的,每一個人都是自己主宰的,不需要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來決定自己的命運。
釋迦牟尼佛是一位太子,聰明過人,文武雙全,王妃也極其賢美,可謂一切如意,然而當他在御花園看見鳥吃蟲子,從而引發了極大的悲心,感嘆眾生為了自己的生存,就要互相吞食,於是就要捨棄一切,出家求道,但是國王不答應。後來有一次看到一個窮苦的老人,彎腰駝背;再後來又看到一個病人,面容憔悴,形容枯槁,痛苦萬分;最後看到了死人,知道這是一切人都不能免的,自己不能無動於衷,不能不去救度,於是就決心出家了。出家之後,他在雪山苦行修道,每天只吃一粒芝麻,一粒麥子。在漫長的六年當中,他的精力已經消耗殆盡,以至瘦骨嶙峋,身體極度衰弱,後來忽然醒悟:如果這樣成道,後世就以為成佛就必須苦行,這是一個誤解。於是就放棄了苦行,起來沐浴,並吃了一個牧女供養的牛奶煮的粥,體力恢復後,就發誓在菩提樹下悟道,不證菩提,不起於座。在七天七夜後,臘月初八的夜裡,一眼看見明星,豁然大悟,徹見本來,驚呼:「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所以佛者,覺也,是徹底的覺悟者,眾生為未覺悟者,尚在迷惑,可是都已具有如來的智慧和功德,這可是在釋迦牟尼佛之前沒有任何人說過的。
除佛教之外,沒有一種宗教不是以超人的神自居的,都能呼風喚雨,點石成金,操縱著萬物的生死榮辱,主宰著人們的吉凶禍福。你只有拜倒在他面前,讚美與謳歌,把一切榮耀歸於萬能的神,信仰他的才能上天堂,反對他的只有墮入地獄,絕無抗辯申訴的餘地。
佛認為一個人的吉凶禍福,成敗榮辱,決定在自己的行為善惡與努力與否,沒有一個人可以提拔我上天堂,也沒有一個人可以把我推入地獄。讚美與謳歌不能離苦得樂,只能腳踏實地去修身養性,積善修福,才能讓自己的人格淨化昇華,使自己享受到心安理得的快樂。
一、佛教主張無緣大慈與同體大悲
1、無緣大慈:佛教主張不但對跟自己有關係的人要慈愛,如自己的父母、親戚、朋友、子女等,同時對沒有親戚朋友關係的人,也要關懷愛護。
2、同體大悲:就是一種人飢已飢,人苦我苦的精神,把宇宙間一切眾生看成人我一體,休戚與共,骨肉相連。而現在很多人有的只是殘忍:哪家著火了,沒有人掉眼淚,沒有人急的跳腳,只有人圍著看熱鬧,火好大啊!幸而被消防隊澆滅了,但居然會有人感覺掃興、失望、抱怨火滅的太快,高潮還沒有出現,就被壓制了,這就是殘忍,還有出了車禍,慘不忍睹,卻還有很多人要爭著圍看,殘忍!
佛教把平等的觀念,不局限於萬物之靈的人,更進一步肯定被我們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所濫捕亂殺的動物,無不具有佛性,佛認為人與動物之間在形體上、智慧上有所不同,但在求生存的權利上,在佛性上卻是平等的。就如古人所說:「上天有好生之德」一樣視萬物為一體的平等思想,只不過他們沒有佛教說的如此透徹罷了。
慈:就是給眾生快樂。悲:就是拔除眾生痛苦,時時關懷眾生,處處為別人著想就是慈悲心。《華嚴經》的淨行品教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無論行、住、坐、臥都應發願希望眾生永離一切煩惱、痛苦和負擔,早日成就無上菩提。
《修慈經》上記載慈悲心有十五種果報:一、休息時內心安穩;二、醒時安心;三天神護佑;四、別人擁護;五、夜無惡夢;六、心常歡喜;七、水不能淹;八、火不能燒;九、刀不能傷;十、毒不能害;十一、常出生在好的地方;十二、常感受快樂;十三、來世生梵天;十四、以後又到人間做帝王;十五、因為信佛而成就無上菩提。
二、佛認為一切眾生皆可成佛
佛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皆可成佛,只是覺悟時間的早晚先後不同。而其它宗教只承認他們獨一無二的神,人類無論如何努力奮鬥,永遠不能與神並駕齊驅。因為神是造物者,而人只不過是神所造的物之一而已,如不知幡然悔悟,不投靠到神的跟前懺悔,承認自己是個迷途的罪人和可憐的羔羊的話,一律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不得超生。而佛認為人性是善良的,只要放下屠刀,立地就可以成佛,佛更認為一切罪惡的根源都是由於人們的無知(佛教叫做無明)所衍生出來的,於是啟迪眾生佛性,開發眾生的智慧,就變成佛的責任了。就如地藏菩薩發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誓願,由此可見,佛菩薩才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博愛!
三、佛教不是迷信
什麼是迷信?簡單說:凡是不經過慎密地思考與明確地觀察之前,就盲目的信仰:這就是迷信。有些人信佛,只是為了平安、發財,只知道燒香、磕頭,還有些人心外求法,拜鬼神,求神通,這些就是迷信。因為你迷啊!不知道人生真相,不知道怎樣離苦得樂,應知道燒香,供養、磕頭只能成為我們學佛成道的一種資糧,但不能了生死啊!
佛從不強迫弟子們盲目地信仰,同時鼓勵他們發問,佛教不認為懷疑是罪惡或愚蠢,反而認為懷疑是達到覺悟的途徑,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正說明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所以說佛學的目標是為了追求「真相」和「事實」。
四、學佛是積極樂觀的
很多人認為佛教太消極,太悲觀了,其實不然,佛在宣講四諦時說:人有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五取蘊、求不得八苦,又揭示「人生無常」,認為世界上萬事萬物都因緣而起,都是瞬息萬變的,所謂名、利、財、色都是虛幻的,因此勸人不要執著。
佛教認為「多欲為苦」,慾望是痛苦和煩惱的根本,所以勸人知足少欲,但少欲並不是絕欲,因為過份的節省,會傷害到自己的身體,一旦身體如果不健康,就既不能思考、推理,也不能打坐,禪定,更不能行善助人了。
佛教讓人了解生命短暫,人生無常,勸人不可渾渾噩噩,放逸享樂,消極頹廢,虛度光陰,應珍惜難得的人身,自覺覺他,自利利他,造福社會,到達生命的圓滿,證得生命的永恆。
唐朝玄奘法師在歷經多劫、千辛萬苦到達印度後,精研佛法,並受到各國國王的尊崇禮待,大家爭相引請他去講經,甚至不惜大動干戈。但他就在他「功各富貴、如日中天」時,卻決定回國。他當時對師父??戒賢大師所講的一番話,令一千年後的我們仍不禁感動萬分。他說:「師父,我求學的目的,不是為了我個人的幸福和才學,如果僅僅為了這些,我就不會冒著生命的危險來這裡了,現在我已學到不少東西,應該回國傳道,去拯救苦難中的同胞,如果不這樣,我就對不起那些苦難的同胞了。」大家看這是何等的抱負!這是何等的胸襟!這才是真正的男子漢!這才是真正的菩薩!佛!
一個真正修行的人,應和不修行的人有所不同,就好比儒家所說的「有所為,有所不為。」修行的人應當:
一、不為形役,就是不讓心成為肉體的奴隸。老修行的人都知道「名、利、食、色、睡,地獄五條根」。因為這些能夠覆蓋本心,所以又稱為「五蓋」。大多數人都被這五蓋覆蓋了真如,般若,真心,或說是本來面目。覆蓋的下面,當然是陰暗的,假如不能克服這些障礙,去掉五種覆蓋,修行就絕難達到理想的境界。
二、不為物牽,修行的人一切理、事、物來了,都能清清楚楚的鑑知,事過境遷,卻又事如春夢了無痕,能這樣「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話,自然就能「不為物牽」了,但如果別人讚美你幾句,你就感到萬有引力對你失效,覺得飄飄然,好像要飛起來了;有人諷刺,毀謗你,你就感覺萬有引力對你加倍,頭重的抬不起來了的話,這就是為物所牽。
三、不為情困:情,有正,有負,有大,有小,有凡,有聖。佛陀號「能仁」,菩薩譯「覺有情」,「情」是人類共同的道德根源,「情」更是成佛的資糧,倘若人不愛父母,怎麼能算「孝」?不愛子女,又怎能是「慈」?不愛國家,不盡國民的義務,顯然就是「不忠」,背棄朋友又豈是「義」?不愛自己名譽,就喪失了「信」。一切道德的德目都只是從一個「情」字萌芽,茁壯的。擴情於家族可以「齊家」,擴情於邦國,可以「治國」,情周萬類,即是「能仁」,即是佛,佛的情就是大慈大悲。
一個學佛者,應該有熾然的熱情而又迥超無我,更不要局限於兒女私情,把情局限在一已之私,綜合地說,我們必須忘掉自己的形骸,不為外在的事物所干擾,然後再把我們的情感擴大到包羅萬生萬物,才是學佛者應具備的風骨。
五、怎樣到達生命的圓滿
人生的使命,就是修正想念行為,這裡有一個重點就是去除「無明」。色受想行識,都是「無明」的範疇,「無明」就是陰暗,「無明」就是習氣。佛說聖者自性主宰,眾生無明主宰,你想想,你想伸手就伸手,你想睡覺就睡覺,你想抽煙喝酒就抽煙喝酒。世間沒有一樣東西主宰你,是你的業力,習氣,念頭主宰你,我們一開始造成習慣,後來習慣成為我們的主人。
「無明」大概有三種,第一是「無始無明」。這好比金礦裡的雜質,經過爐火煅煉,把雜質完全去掉,成為純金,才能打破「無始無明」,這必須徹悟和實修才能達到。
第二是「凡夫無明」,也稱為「根本無明」,它是由肉體形骸所形成,而以「末那」起執為根芽,人們常常拿類似電腦的腦細胞當作真我而堅持不捨,這就是「根本無明」。人從出生到現在一直累積著六塵緣影(六塵為:色、聲、香、味、觸、法),人既堅持五蘊(五蘊為:色、受、想、行、識)所積、六塵緣影為「我」。就難免會因為有我之私而產生出佔有、支配、領導、自我保存等慾念,就不免會患得患失,貪生怕死。人類由物種淨化的濁流中脫穎而出,走向人類進化的道路,朝著理想邁進的同時,也還殘存著物種的共性,這才是真正的「原罪」。所以要去掉「凡夫無明」必須去掉貪心,去掉嗔心,去掉愚昧,才能克服無明。要想去掉愚昧,方法很簡單,只要拔除我執——斷掉命根,自然會善果日增,菩提日長。逐漸智慧就會越高,同情心也會加大,從此菩提種子就會在你的心地上發芽,滋長、茁壯了。
第三是「聖人的無明」。凡夫修成佛要經曆三大阿僧祗劫,菩薩要經歷十種境界,然後才能成佛,由初地、二地、一直到十地,上升的過程中,都有美好的境界呈現,難免會或多或少耽著陶醉一段時間,所以每一地都要經歷或長或短的時間,這就是菩薩的微細法執,這就是耽著聖境而形成的「聖人的無明」。
認識「無明」後該如何去修呢?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說不以惡小而為之,也不要以為善小而不為,所以要廣積功德,而此功德必須是「三輪體空」以無住心去做的,你不要以為小惡不要緊,小惡產生小的心垢,心垢累積多了,你就會迷失自己,看不見真實。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指要常常淨化自己的意識,修行的法門最簡易、諸佛菩薩時時不離的法門就是觀心,也就是說一念起時,你要知道:好的可以做的就去做,不可以做的,就不要妄想,那叫空想。惡的念頭要責備自己,我不是這種人,我不可以有這種念頭,我現在修的是菩薩行,菩薩不會有這種念頭,所以我不可以有這種念頭。
如果人生不以修行為使命,不管他追求的是什麼,最後終歸幻滅,所以我們應抱大丈夫沖天之志,誓於今世破除無明,見法身,速成帶角虎,普為人天師。
第二章 信
有了信仰,才有精神去做,沒有信仰,即使去做,也一定無精打采。就如同某些人,碰見感興趣的事,非常開心,非常積極,往往就事半功倍,而碰到沒有興趣的事,就不太容易做成。常言:「人無信則不立」。佛教說:「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就如同我們修淨土法門,就要深信不疑西方確有淨土,我只要發願念佛,臨命終時,必得阿彌陀佛接引往西,然後再精勤念佛,臨終時,方能成就。如一天到晚將信將疑:真有淨土在西方嗎?真有阿彌陀佛嗎?唉呀!我業障重,能生西方嗎?不能吧?如果這樣,那就不行,做起來也無力了。
說到信,我們到底信什麼?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學佛首先要有正知正見,有了正知見才有正信,世間的知見有以下幾種:
有的人慷慨豪放,意氣風發,能犧牲自己,利益他人,就是不願學佛,以為為人正直,樂善好施,就是世間最高尚的人了,這是人天乘知見。
有的人學佛理,但自以為是,不管他人生死,所謂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這是小乘偏空知見。
有的人見他人苦,即自己苦,為他人修道發奮圖強,這是大乘菩薩知見,更有人受佛學熏陶,因知一切眾生皆具佛一樣的無漏智性,因迷於外境而不覺知,只要迴光返照,即能恢復本性光明,起諸妙用,這是最上乘的佛知見。
另外有人心外取法,住著神通,這是外道知見,接下來為大家分別解說正知見:
一、一切眾生皆可成佛
我們和諸佛的本性是一樣的,沒有區別,用它來修證,在本體上熏修,把顛倒妄想轉化,恢復本來面目,而不是在色體上修,不向外求,就一定可以成佛,如向外馳求,今天到這裡、明天到那裡,或在色身上著力,求來求去,結果求了一場空。
佛開悟後的第一句話就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佛既然說了,一切眾生皆有如來的智慧功德,怎麼顯現不出來呢?那是因為眾生在迷惑之中,尚未覺悟,因為妄想執著的障礙,所以對於自身本具的智慧光明,種種功德之相,不能證得。「妄」就是虛妄,就是錯誤,因心在妄動,才看見萬類萬物,我們不但妄想,而且執著,「執」是堅持,「著」是粘住,妄想既然是錯誤的,執著就是堅持錯誤。眾生由於妄想執著,起惑造業,不但障蔽了本有的佛性,而且招致種種業報,沉淪生死苦海中,輪轉六道,無有出期。
《心經》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是性體,無論是凡人、聖人都是一樣的,佛性沒有分別,佛之所以神通廣大妙用無邊,而我們卻不能,是因為佛的性體上的污垢都清洗乾淨的緣故,而我們卻因為粘著事物假象顛倒妄想,玷污了本性,就像太陽被烏雲遮蓋了一樣,陽光顯現不出來,所以不能體現神通妙用,但是不論烏雲有多厚,遮蓋時間有多久,太陽還是存在,陽光未曾少一分,等烏雲散後,太陽就光芒萬丈地顯現出來了,也就是說,只要我們把性體上的污穢、積垢清洗乾淨,就和佛一樣光明,即所謂在凡不減,在聖不增。
綜上所說,一切眾生皆可成佛,只是在於覺悟修行的時間早晚先後不同而已罷了。
二、無常、苦、空
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無常,都是苦,都是空,沒有一樣是常住永恆的,也沒有一樣是真實純樂無苦的。《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就好像我們在夢境中有美女、金錢、高樓大廈,又或是有獅子、老虎、惡鬼夜叉,不論是好的,不好的,歡喜的,恐懼的,一醒來後,就都沒了,而這些美女、獅子、老虎從哪來的呢?它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客觀存在的,更不是你旁邊的人給你製造的,而是你自己製造的。所以說一切唯心造,一切夢中的境界,都是我們自心所幻出來的,我們知道把剛才睡覺中出現的景像叫做夢,但不知道其實我們現在睜著眼睛說話時,還是在夢中啊!對你來說,你周圍的人,包括山河大地都是你心中所幻出來的,所以說一切都是夢,就好比肥皂泡,出現時,五顏六色,十分好看,但沒有實質,當下破滅,全體皆空,我們常記得童年時美好的時光,彷彿就在昨天,可一轉眼,現在早成大人了,孩子都已上學,而當年英俊瀟灑的父母,現都已是滿頭白髮,皺紋滿面了,當年的我早就沒有了,童年時的我早就不存在了,一切也就一轉眼都變了。當年的我哪去了?還不都是肥皂泡,都不真實,所以說世間的一切,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對象,只是隨緣而已。
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初次宣傳他的學說為初轉法輪,主要宣講四諦,四諦的重點放在人生現像上,人生的全部不外乎兩方面,一是染(苦、集),一是淨(滅、道)。四諦的組織又以苦諦為根本。「集」是集苦,「滅」是滅苦,「道」是滅苦的方法,四諦中的苦諦,主要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取蘊。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不可避免,但人的要求,常常違反這種規律,要求不老、長生等等,因而產生痛苦,而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則是人與人的社會關係,是不合理的社會制度造成的,在階級社會裡,敵對的人總是多的,而往往會合在一起,親愛的人往往被拆散,不得團聚。物質生活的要求常常得不到滿足,這些都是痛苦,深追一步,苦的總原因是什麼?佛認為是「求不得」,為什麼「求不得」是苦的總原因呢?佛又以為是由於「五取蘊」,他分析人的構成不外乎五種:色——物質,受——感情、感覺,想——理性活動、概念活動,行——意志活動,識——統一前幾種,各類的內容相當複雜,積為一類故稱之為「蘊。」五蘊與「取」(指一種固執的慾望)聯結一起,產生種種貪欲,所以又名「五取蘊。」據釋迦看來,人一旦有了五取蘊,就會產生苦,所以五蘊是苦,這種苦,歸根結底是由於貪欲之集諦而生,消滅貪欲,就消滅了苦,這就是滅諦,使人獲得解脫。
說到無常,我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休和尚九歲時,有一天在大殿裡做功課,做好功課後,就去找師兄玩,當他在方丈室找到師兄時,師兄正在哭呢。「你哭什麼?」「不得了了,我惹大禍了。」一休說:「我們是學禪的人,不能哭啊!」「你不知道,這櫃子裡有師父最喜歡的東西,他平時背著我拿出來看,自己欣賞,就是不讓我看,今天師父出門了,我實在忍不住,看看到底是什麼?我就打開了,看見是個瓷器,我也拿在手裡玩一玩,不小心,一下子摔壞了,這回不得了了,我看我真的要死了。」「唉,你別哭了,你把這個東西交給我,算是我摔的」。師兄說:「算是你摔的!我怎麼報答你呢?這樣吧,師父說回來給我帶饅頭,我給你吃。」就這樣,饅頭歸一休吃,瓷器算一休摔的。一休就把碎瓷器包在一起放在口袋裡了。
師父回來後問:「一休啊,你在用功嗎?」「啊,我一整天都在大殿參禪,非常專心,參一個問題。」師父說:「你參什麼問題呀?」他說:「我就是要參,到底有沒有一個人是不死的?有沒有?」「唉呀,我的傻徒弟啊,哪有一個人是不死的,一切都無常啊,哪有一個人能不死哪!」「啊,這樣啊,師父,人都是要死的,通通是無常的,沒有人不死。那麼東西呢?有沒有一樣東西能夠常存啊?」「一樣啊,無情之物也是無常啊,總是要壞的,因緣聚了就有,因緣散了就壞。」「噢,是這樣,這樣的話,如果我們心愛的東西,要是壞了的話,我們也不應該傷悲啊?!」「對呀!緣散就壞了,自己心愛的東西緣散了,就沒有了。」「師父,這兒有一個緣散就壞了的東西。」一休把口袋裡一包碎瓷交給師父,師父接到就沒有發脾氣。
這是一個很深刻的故事,若不是在這樣問答的情況下,師父定要大發脾氣,所以遇到煩惱,你正念當頭,思想正確,就可不動無明,沒有脾氣可發,我們就是要有個正念,看這些都是無常,都是肥皂泡,破了沒有什麼傷心,得了也沒有什麼可喜,更不值得我們去追求,一切一切都是如此,這是我們第二個信念。
三、信因果輪迴
佛教最基本的觀點是主張宇宙間一切事事物物,都是彼此相依而共存,有因就有果的。《阿含經》雲:「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說明一切事物生住的基本法則,也就是其存在的形式。佛教的認識論以緣生義來說明,緣是事物生住所依賴的條件,任何事物都不是本來自有,而必須依賴內在和外在的種種條件才能生起和暫住,所以說一切事情都是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有一分辛勞,就會有一分收穫。
佛教認為一個人未來的前途,都是一個未知數,其好壞由自己現在的作為來決定,自己的前途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像我們經常聽到[種瓜得瓜]的說法,但佛教更徹底的說應該是[因緣果報],就是說佛教在因與果之間,十分重視一個[緣]字,比如說:我們種下一顆瓜子在地下(因),但如果沒有日光、水分、肥料或人工的辛勤培育(緣),那就會影響到種子的萌芽,茁壯和開花結果了。
因此,假如一個人前生雖然種了善因,但他今生如不繼續修持,不行善來為助緣,就會影響到善果的成長,也不見得會有豐收,同理,假如一個人前生做了壞事,如果他今生能改過自新,去惡為善,就可能不會招致惡果了。為什麼說[可能]不會招致惡果呢?我們打個比方:一個人如果吃了毒藥,送到醫生那兒救治,這個人的下場有兩種:一種是化險為夷,另一種是死亡,為什麼這個人吃了毒藥(惡因,比喻做壞事),送到醫生那兒醫治(善行,比喻做好事),卻也[可能]死亡呢?這最少牽涉到三方面:
1、他中毒的深淺——做壞事的多少,犯的罪是哪一類等;
2、他送醫的快慢——悔悟的遲早;
3、救治的得法與否——行善的多少,行善的種類與以前所造惡因之間的關係。
以上三點,都可以決定這一個人是否會招致[惡果],佛教對這種[前世做壞事,今世雖努力行善,也可能招致報應]的問題持以下三種態度:
一、繼續更積極地行善,因為這些善行仍然在來日會有美滿的收穫,千萬不能灰心。
二、對這種不可能改變的[惡果](佛教稱之為[定業]),佛教安慰人們要勇以忍受,因為君子敢做敢當,既然做錯了事,如同犯了法律就要安心、耐心地接受處罰,怨天尤人或蓄意逃避,都是弱者的表現,都是一種不負責的行為。
三、要從這些痛苦的報應中,切實地反省,從此更加謹慎小心,知道因果報應絲毫不差,就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更要努力奮發,千萬不可消極、洩氣或自暴自棄。
有人說:為什麼有人今生行善,卻反而窮困潦倒,倒楣透頂,而一些壞人終身作惡,卻反而逍遙自在,富貴長壽?
佛教認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行善為什麼遭惡報,是因為這個行善的人以前曾做了壞事,恰好到目前因緣成熟,就先嚐到了惡果,而他的善行卻要在來日方能有善報,佛教又認為因果報應有的今世做今世即報,有的卻要經過一世或幾世才會有報應的,為什麼呢?舉例說明:
1、今世做今世報應——如種蕃茄,一個月就能收成了;
2、今世做經過幾世以後才報應——如種蘋果、葡萄,要經過幾年以後才會有收成。
我在重慶佛學院修學時,當時華巖寺大殿有這麼一副對聯:
善報、惡報、遲報、速報、終須有報,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哪能無知。
所以說一切惡事,就算是芝麻大的壞事也不可以做,因為一個小小的癌細胞,可能就會攫去你的寶貴生命,帶給你極端的痛苦。
世間人每天辛苦努力的工作,為了什麼?什麼力量在推動,使他們勤苦工作,早出晚歸?我想大家都能答出,是「名」和「利」,利比名還重要,假如今天一點好處都沒有,一分錢都得不到,你肯不肯去工作呢?自然就懈怠了,提不起勁,不肯工作了。所以社會運作的動力根源就是「利」,其次就是「名」。
眾生都有身見,執著這個色身是我,所謂身體要保養好,吃的好、穿的好、睡的好、樣樣都要好,因為要享受,所以不怕做傷天害理的事,殺人、搶劫、放火、戰爭,都是為了這個軀殼,可憐這些凡夫痴迷不悟呀,只為了眼前的快樂,不顧將來的惡果,你搶劫就要吃官司、坐牢。你殺人,就要被判刑,被槍斃,眼前的受報不算,將來還要到地獄受慘報,不得了哇!佛教講六道輪迴,天,修羅,人是三善道,畜生,鬼,地獄是三惡道,墮入惡道,多劫難出,苦不堪言,所以我們要從這樣無邊無際苦惱當中出去,只有靠佛法了,佛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就清楚地告訴我們,眾生沉淪六道痛苦無量,都是冤枉的在受苦,都是在做惡夢,都是由於妄想執著,一時的顛倒,只要能轉迷為悟,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就能恢復本有的佛性,可以出六道,得到徹底覺悟,出離生死流轉,圓成佛道。
諸位!用功吧!努力吧!
第三章幾種應該了解的佛理
(一)三皈依
既然信了佛,便要有一種儀式的證明,使自我成為一個真正的三寶弟子,就像信基督要受洗禮一樣。「皈」,歸向、歸宿的意思,「依」,依賴、依靠、依託的意思。所謂三皈依,即是:
1、盡形壽皈依佛陀;
2、盡形壽皈依達磨;
3、盡形壽皈依僧伽;
盡形壽就是儘自己今生的身形壽命終止為期,都皈依三寶,誓願不再皈依其他的外教,由於信仰的誠切,故發出誓願盡形壽皈依三寶的呼聲。
第一、皈依佛陀,佛陀亦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為「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皈依覺,兩足尊的意思,因為佛是大覺悟的人,智慧圓滿,對於宇宙人生的萬物萬法,若事若理皆能徹底了悟,洞達無遺,又慈悲具足,於一切眾生,猶如愛子,平等普度,不生分別。普通一般的宗教學說,亦談仁慈博愛,而比之佛的大覺悟,大慈悲,則猶有不及之處,因佛的慈悲,不但愛愍一切所謂高等動物的人類,而且愛愍一切低等動物的微細生命,一切眾生平等普愛,猶如愛護自己親生的獨子一樣。又佛具智慧慈悲,而此智慧慈悲是每一個人,每一眾生,都具有的,所以每個人,每個眾生都可以作佛,那麼皈依佛陀,也可以說是皈依各人自己具有的自性佛陀,這與普通一般宗教所說如皈依上帝自己不能做上帝,皈依梵天自己不能做梵天,是全異其理,全異其趣的了。皈依覺也就是對自己對事物從迷惑顛倒回來,正覺不分別,不執著,轉貪嗔癡為戒定慧,轉煩惱為菩提,所謂兩足尊即是福慧具足圓滿了。
第二、皈依達磨, 就是皈依法寶。也就是皈依正,離欲尊。「達磨」之義為「法」。佛所說的經藏和律藏,佛弟子所說的議論,都稱為法寶。又法寶,不但指經律論三藏經典的文字,更指三藏典籍所詮釋的義理,因其義理能生智慧,能代表佛陀的思想,能詮顯宇宙人生的真理,教人如何立身,如何處世,如何離苦,如何得樂的方法。所以要皈依真正的佛法,不要皈依邪法,天魔外道的法。離欲尊就是說人人都有一種「欲」,而這欲真是害死人,人為何不能成佛,就因有這欲,有欲就有貪心,嗔心,痴心,而學佛法就要離欲,心依正法,沒有邪心邪見,所以沒有人我分別,沒有貢高我慢、貪、愛和執著了,能這樣就叫離欲尊。
第三、皈依僧伽,就是皈依僧寶,也即皈依淨,眾中尊之意。僧伽的原義是指一個有組織有規律的團體生活,中國人每以僧為出家人之姓氏,或一個出家人就叫做僧,都是錯誤的,其實僧伽的意義為「六和合」,是指出家人共同合聚過一種清淨的集團生活,至少三四個人以上。凡是有真修實學的僧人,皆可為我作皈依師,僧者,淨也,清淨和合的意思,六根清靜,一塵不染,眾是指團體、社團。中國學佛的人,向來有一種不太正確的觀念,是覺得學佛需要皈依一個師父,皈依師父之後,便認這個師父才是我的師父,其他的僧人不是我的師父便不理睬他,這是很不對的,因為分別心太重,不合佛法平等的道理,學佛的人應對一切僧伽都要恭敬才對。
佛法僧稱為三寶,因為寶是寶貝、有價值的東西,是世間最有價值最名貴的物品,用此以喻三寶之可尊可貴。試想,佛是人格高超,智慧圓滿,慈悲雙修,福德具足的人,不是值得尊貴嗎?法是指示人生宇宙的真理,開闢人類的光明正路,是一種高尚的文化,不是值得可尊貴嗎?僧是有組織有規律的清淨社團,又是代表佛法的人物,等於普通社會的教育家或道德家,這不值得可尊貴嗎?由是之故,謂之三寶,所以學佛的人受了三寶的真淨功德的洗禮,才算是真正的佛門弟子,早晚課誦念佛的時候,應要禮念三皈依,這表示不忘三寶。
(二)三法印
世間的宗教種類繁多,可以說是百家爭鳴,也全都說的頭頭是道,尤其是各種經過偽裝和包裝的附佛外道,更是使人看的眼花撩亂,聽的如醉如狂,不過有智慧的人仔細想想,難免疑竇叢生,無所適從,到底誰說的才是真正的佛法?才是普遍而永恆的真理?這就必須藉助於「三法印」了。
三法印。是三種經過佛陀印證過的真理。印,有不可變更,永遠真實不虛的含意。三法印有什麼作用呢?打個比方:就像我們平常在銀行或郵局留存的印鑑,領錢人必須蓋上相符的印章才行,否則銀行或郵局就不承認他是原主人,懷疑他企圖混騙盜領,因此,就會拒絕給付。
三法印指的是:1、諸行無常印;2、諸法無我印;3、涅槃寂靜印。這些都是佛從因果法則上,觀察、體驗得來的,世間的一切的道理或說法,合乎它的就是佛法,違背它的就不是,以下分別解釋:
1、諸行無常:從時間來看,世間的一切有形事物,都在一定的因果法則下,不斷地遷流變化,沒有一樣東西是真的永恆不變的。像:天地間的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人間的生老病死,聚散不定等,都是無常的鮮活見證。所以,佛教不相信有[恆古不起波浪的大海],[永遠青春貌美的甜妹兒],[蒼翠長綠的青山],[永不褪色凋零的玫瑰]……因為一切萬物時時刻刻都在變異之中。違反了這個[無常]法則,像鼓吹和某某師學法可以不老,煉丹吃藥可以長生,死後可以復活等等,就不是佛法。
2、諸法無我:從空間上來看,世間的一切事物,不論有形、無形,都沒有它永恆、獨立存在的實體,因為萬事萬物都是條件組成的暫時現象。像:有形的汽車它只是由數千種零件組成的——拆了它,根本就找不到絲毫有汽車的影子;而無形的喜怒哀樂,也是緣起幻有的——事過境遷,猶如春夢了無痕。
法,在此指一切事與物——包括物質與精神兩方面,我,在此指獨立自存,而能自己作主宰的意思,由於諸法都是緣生緣滅,既無本體,也無自性,生滅由不了自己,所以才說「無我」。
所以,如果有人主張:天地間有造物主——不論叫老母、上帝或玉皇大帝,這種論調就違背了「諸法無我」印,一定不是佛理。
3、涅槃寂靜,涅槃又叫圓寂或滅度,具備一切功德叫圓,平息一切煩惱叫寂,除盡生死的種子叫滅,超越生死的苦海叫度。所以唯有涅槃的境界是「寂靜」的——沒有煩惱的搔擾,沒有生死的怖畏,能享受生命永恆的安樂、寧靜與自在,因此任何人想要獲得真正的解脫無礙,一定要通過自我的奮鬥努力,修持身心,斷絕煩惱和生死的種子,才能達到涅槃寂靜。如果有人說:不必通過「涅槃」之門,某某神能賜給你永生,某某人能叫你即刻成佛……這些都是混淆因果的胡說八道,絕對不是佛法。
(三)法四依
船隻航行在茫茫的汪洋大海,須要依靠羅盤的指引,人行走在漫長的菩提大道,也須要有修學指南的憑藉——佛學上稱它叫[法四依]。
法四依指的是:1、依法不依人;2、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3、依義不依語;4、依智不依識。下面簡單說明:
1、依法不依人:法,是顛撲不破的客觀事實,是亙古長存的真理,而人是因緣暫時幻有的生命體,人固執而善變,對於真理的判斷與認知,經常出自主觀的愛憎,因此,依賴人——對人盲目的崇拜與幻想,常常不自覺地跟著人走上傲慢、偏見與錯誤的道路。如此,距自覺覺他的目標,不就背道而馳了嗎?所以佛主張以真理(法)為師,而捨棄崇拜偶像的盲目追隨——包括天地間的一切鬼神在內。
2、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了義經就是直接而徹底地闡明真理的經典——也就是無所隱瞞,一語道破完完整整的事實真相。不了義經就是為了利生弘法的方便,而暫時所作的承諾和譬喻。打個比方,某人得了肝癌絕症,不久於人世。醫生對病人輕描淡寫地說:「好好休養,沒什麼嚴重。」這種安慰的法門,就叫:不了義經。而醫生對他的家人就會據實告知:「肝癌是絕症,目前的醫藥也無能為力。好好地照顧他,配合治療來減輕他身心即將承受的巨大痛苦。」這種公佈真相,讓家人有心理準備的說法,就叫了義經。
再打個比方:念句佛號就可以往生西方,這是方便說法,是不了義的;對正常的人,就要這樣如實告知:念佛之外,還要具足一切善根福德因緣(服務人群,造福社會)。才能往生極樂。這才是真正的了義。
能分辨了義與不了義,才能快樂自在地學佛,才不會辜負世尊循循善誘的一番苦心,才能確實步上萬無一失的成佛之道。
3、依義不依語:語言文字是傳道的媒介。換句話說:真理(義)是含藏在媒介(語)之中。就像:伸出手指頭指著月亮——指頭是[語],月亮是[義]。所以看佛書,聽法語,千萬不要執著於經文的表相,一定要深入文字的底蘊,探討它的實義,吸取它的真髓才好。
有人不知要[依義],卻一味地[依語],所以才會一臉茫然地指著《金剛經》說:你看,經上明明這樣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可見念佛是邪門外道,殊不知,佛的意思是:如果一個人只會用嘴巴來念佛,求佛,卻不懂得反求諸已——不知道如來(真理)在自己的心中,那麼這種[心外求法]的修行,就是邪道。
因此,佛教反對望文生義或拘泥於文字,文字像「船」,可以運載我們過河,一旦過了河,千萬不要再頂著這船走路了。[依義不依語]幫助我們掌握佛典的旨趣所在,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4、依智不依識:佛家所說的「識」,類似今日心理學的認識作用。它是我們的妄想之心攀緣(接觸)外境所產生的。用佛教術語來說,就是六根(六種感覺器官或神經——指眼、耳、鼻、舌、身、意根)和六塵(指六種可以和六根相互接觸的對象——指色、聲、香、味、觸、法)相遇,因而生起六識(六種感覺或知覺的作用——指眼、耳、鼻、舌、身、意識)。像眼睛(眼根)看外在的形形色色(色塵)就會產生美麗或醜陋(眼識),耳朵(耳根)接收不同的音波(聲塵)就會產生悅耳或吵雜(耳識);舌頭(舌根)品嚐不同的食物(味塵)就會產生酸甜或苦辣(舌識)……等認識(感覺)作用。
一般人常常以為這些感覺或認識是真實的,進而執取,貪戀不捨。其實[識]是虛幻不實的,像眼睛看到外在的沙漠,往往出現[海市蜃樓]的錯誤認識,又耳朵聽到風吹草動,也會誤以為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所以佛典上將「識」比作「幻事」——像魔術師所變幻的東西,雖歷歷在目,依然是空花水月。
如此說來,識的產生,是由於根與塵的相互接觸,是暫時生起而幻有的,所以佛陀不贊成拿這些[不實的認知或感覺](識),來作為我們尋求真理,解脫煩惱的依靠。
識,既然不能做為我們的依靠,那麼依靠什麼好呢?佛家認為依靠「智慧」最好,這裡的智慧不是指小聰明而言。小聰明,佛家叫[世智辯聰],孔子稱為[小慧],都不是出自圓滿的覺悟所湧生映現的,佛家認為我們要依靠[真實的智慧],才能解除一切迷惑,指示平坦穩當的修行康莊大道,而不致於誤入旁門小徑,佛家稱這種真實的智慧叫[般若]。
(四)八正道
佛在四諦裡告訴我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取蘊。而人生的一切苦難,都是由於自己的起惑造業(不明是非,胡作非為),自行招集而來的,如果想滅絕這些苦難,消除這些苦惱,得到真正的永恆快樂。則必須修行正道才行,正道一共有八種,所以稱作[八正道]:
1、正見——正當的見解;
2、正思惟——正當的目標或抱負;
3、正語——正當的言語;
4、正業——正當的行為;
5、正命——正當的生計(職業);
6、正精進——正當的努力;
7、正念——正當的憶念;
8、正定——正當的禪定。
人如果能按照這八種正直的道路去走,就可以逐漸地脫離苦惱而得到真實的快樂。
一、正見
所謂正見就是對於事物的真正了解,我們一般人對於事物的觀察都是不徹底的,只了解事實真相的片面或一部分,就如盲人摸象:各人只接觸了象的一部分,就以為自己已經了解像的整體了,實在是既膚淺而又可笑的。
因此正見就是要認真分析事理。了解真相,不可以淺嚐而止,稍微懂了一些,就自以為是,這容易形成偏見與誤解。
二、正思維
正思惟就是用理智,來決定我們所追求的目標,它是正確還是不正確?如果不正確,我們要毅然捨棄,如果正確,那麼我們就要勇往直前,至死不渝。
決定我們的目標正確不正確,理智要考慮的是:正確的目標必須要愛護一切眾生,舍已為人,不用暴力;如果我們努力的目標,只是一條滿足自己慾望的道路,而為了達到自私的目的,又不惜犧牲別人,逼害別人,那麼這一個目標就必須要捨棄了。
三、正語
正語就是規規矩矩,誠誠懇懇地說話,包括:
(1)不說謊話;
(2)不造謠生非,不挑撥離間;
(3)不用尖酸刻薄,粗魯無禮的言詞批評和罵人;
(4)不講一些無意義的、無益處的廢話。
四、正業
正業就是合乎道義、榮譽與和平的行為。佛教的五戒就是要使人能達到這個目標。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邪淫和不飲酒。
五、正命
正命就是以正當的職業來生活,換句話說,就是自己所從事的職業,不能與道德法律相抵觸;不能為了一個人一已的私利,而犧牲或損失許多人的快樂和幸福。例如:販毒、走私和偽造假藥等。很顯然,一個人能夠選擇正當的職業來生活,那麼工作和生活本身,就是一種修行,反之,則是時時刻刻在造惡業了。
六、正精進
正精進就是以堅定的意志,持續不懈地努力,不達到成功決不中止。
佛以牛做比喻說:「牛負著重荷,在深泥沼裡前進,它雖疲乏,而眼神卻堅定地向前望著,它永不懈怠,直到它走出了泥沼。」正精進就是為了達到修行的目的,必須腳踏實地,按步就班地邁進,不可太急切,因為欲速則不達,佛相信:穩定的邁步,比拚命的飛奔更可靠。所以正精進告訴我們,做事要想成功,除了有恆的努力之外,還要努力得當,既不懈怠,也不操之過急。
七、正念
正念就是要保持清醒的明覺,確確實實地了解自己的一切所作所為,以及所遭遇的事。
佛告訴我們說:「我們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念所造成的。」所以人必須要有正確的心念。要怎樣才能有正確的心念呢?就是對於一切事物,要保持不斷的警覺和深入的觀察,以期獲得正確的認識,佛教提出[四念處]作為我們的修行方法。
1、觀身不淨——我們的身體充滿著糞、尿、汗臭、污穢不堪。美麗、潔淨只是暫時的,年老了或一場大病下來就不美麗了,三天不洗澡或一場運動下來就不潔淨了,因此不要迷惑於外表的美麗與潔淨,要努力修養自己的心性——只有我們的佛性才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觀字有觀察、了解的意思)。
2、觀受是苦——受就是苦和樂的感覺,世間的快樂都是暫時的,苦和樂是孿生兄弟,如影隨形。一對新人挽手步入了結婚禮堂,當莊嚴動人的音樂響起,掌聲雷動,萬人祝福——但今日的相逢已註定了來日的別離(就是愛別離苦),死亡的陰影已經布下了天羅地網,他們永遠無法逃脫,又愛的愈深,痛苦也愈深,今日的山盟海誓,就是明日的肝腸裂斷,又何曾有一絲兒真實?
世上的快樂是因緣所生的,像所謂[家庭的快樂],就必須建立在家庭中每一個分子的健康與合作,如果有人意外死亡或彼此勾心鬥角,那麼這個家庭就破碎了,快樂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緊接而來就是痛苦。
又所謂[做官的快樂],也是不實在的,有一天不能做官了,懊喪,痛苦也就來了。因此我們不必汲汲於虛名假譽的追求,應該多修養品德,淨化心靈,只有「涅槃」——超越苦樂的解脫,才是永恆的幸福。
(3)觀心無常——我們的心經常都是受外境的引誘,盲目追求美麗的東西,喜歡美妙的音聲,貪求美味的食物,迷惑於舒適的感受等等;而且經常[見異思遷],自己無法控制。所以說「心如平原走馬,易放難收」。它會到處闖禍,會不顧一切地胡作非為,帶給自己莫大的煩惱和苦楚,因此不得不小心。
所以要「明心」,「修心」:要能做到控制心、駕馭心,不要讓心帶著我們去瞎闖,引誘我們去做壞事,這就是[觀心無常]。
(4)觀法無我——宇宙中的萬事萬物(即所謂諸法),都是隨著因緣而生滅;因緣合則生(像:氫氧化合成水),因緣散則滅(像:水可電解成氫氧)。因此在事物的本身並沒有一個常久存在,永不改變的[本體]。
以人為例。人的身體是四大(地、水、火、風等四種元素)假合而成的,四大不調就生病,四大散離就死亡。(如風大散離,人沒有呼吸就死了,又火大散離,人體冰涼,又怎能生存?)人不能叫自己不生病,也無法叫自己不死亡,人對自己沒有[自主]之權,這就是「觀法無我」的道理。
八、正定
正定就是經由正當的禪定而達到身心解脫的悟境。人類的心識通常就像一架沒有調整好焦距的照相機一樣,無法將眼前的景物,拍下明確而清晰的影像,而正定就是用來幫助我們[調整]焦距,讓我們能清楚地認識、看清這個世界。
二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經由[正定]而覺悟,從此他雖然同凡人一樣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但他已進入一種和諧、寧靜、平等與平衡的境界中。這個境界是無法用語言、文字形容的,除了人們親自去證悟、體會之外,一切解釋都是多餘的,因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以上所解釋的就是八正道的道理,所有的人類,乃至一切眾生,要想達到永恆、真實的快樂,必須照著這八種方法去做,才有成就的希望。
(五)十善
在我們日常行為中,哪十樣算是善行?如能夠做到這十善的要求,你將會比目前的生活更加快樂和幸福。佛教認為一個人的行為造作,都是由三個方面表現出來的。
(1)身——由我們的身體所造作的壞事有三樣,即:殺生、偷盜、邪淫。
(2)口——由我們的嘴巴所造作的壞事有四樣,即:妄語、綺語、惡口、兩舌。
(3)意——我們心中的壞念頭有三樣,即:貪欲、嗔恚、邪見。
所以這身、口、意業叫[三業]——即三種行為的造作,綜合這三業所造的壞事就叫十惡,如果能夠不違犯,那麼就叫做[十善]了,現簡單說明:
(1)不傷害有生命的生物;
(2)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據為已有;
(3)避免不正當的淫慾;
(4)不說謊,不偽證;
(5)不以惡毒、污穢的話罵人;
(6)不挑撥離間,不搬弄是非,破壞人與人之間感情;
(7)不說放蕩輕浮,邪穢不正的話;
(8)不非分貪取,貪得無厭,應知足少欲;
(9)平心和氣,不惱怒,不發火,凡事皆做退一步想;
(10)不可昧於事理,不明是非,凡事應以智慧觀察,憑理智思考,不要產生偏見與誤解。
十善的前四項,加上不飲酒就是五戒,五戒的具體內容,後面會詳細說明。
(六)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是用來解釋人為什麼會在生死苦海中打轉、輪迴的原因所在,具體為:
(1)無明;(2)行;(3)識;(4)名色; (5)六入;(6)觸;(7)受;(8)愛;(9)取;(10 )有;(11)生;(12)老死。
用淺顯的白話解釋是這樣的:1、一個人由於過去世的無知愚蠢,不明善惡是非(無明);2、結果做了許多的壞事(行);3、有了惡因這一世就投胎受生(識):4、在胎中身心慢慢地發育(名色);5、到快出母胎時,眼、耳、鼻等六根都具足了(六入);6、出世以後,就跟外界有所接觸——眼會看、耳會聽、鼻會聞等(觸);7、慢慢地對外界的苦樂能有所感受(受); 8、後來就對一切美好事物起了貪愛之心(愛):9、有了貪愛之心就想去追求(取);10盲目追求就為自己又種下了來世的惡因(有);11、有了惡因以後,就又要在來世投胎受生(生);12、有了生就會再有衰老、死亡的現象(老死)。
生命就是這樣:由始而終,終而復始,流轉輪迴不停的,像蠶的一生:卵→幼蟲→成蟲→繭→蛾→卵→……那麼十二因緣的道理,給予我們什麼啟示呢?
眾生會衰老、死亡,就是因為我們有[生],有生才會有死,而我們所以會投胎到人間來,就是因為我們以往的無知和愚蠢、不明是非、胡作非為所致,因此,我們這一世要努力行善,斷絕一切惡因,免得以後又遭受輪迴苦報。
十二因緣告訴我們生死的原因,提醒我們要進一步去研究如何了脫生死的威脅。否則醉生夢死,苦難永無休止之日。不過,有一件事不得不了解的,那就是輪迴,受報,並不是出自神或佛的處罰,而是因果自然的演變,佛直接了當地告訴我們:只要去掉「無明」,就不會有「行」,沒有「行」就不會有「識」……沒有「生」當然就不會有「老死」了——這才是解脫之道。
第四章 願
佛是怎樣成的?是由於行菩薩道成的,菩薩道怎麼行的?是由發菩提心來的。所以發無上菩提的大願就成為菩薩因行與如來果??證的唯一無二的推動力,沒有這一推動力,菩薩因行固然無人去行,如來果證亦復無人去證。
願——就是立願,要以利他為本,就是要拔除一切眾生和自己的生死根本。眾生本來都是佛,而自己和眾生都在迷惑,輪迴六道,枉受種種苦惱。立願就是把大家喚醒,從夢中醒過來,不要受這些苦,也就是發菩提心。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曰:「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千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華嚴經》雲:「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由此可見,發心之急切,不可緩也。
這樣說來,發菩提心,在大乘佛法中具有怎樣的重要性,應該是誰都可以體認到的。做個大乘佛法行者,而說不要發菩提心,那將是不可思議的事,中國一向所流行的佛法,不但是大乘佛法,而且是最上一乘。一般佛法修行者,照理都是菩薩,而且是發過菩提心的。但如去問許多學佛的人士,你是不是發了菩提心,那我敢說,大多數的佛徒,不知如何答覆。
現在「發菩提心」是句口頭禪,常常掛在口頭上來講的。但至於什麼叫菩提?什麼叫菩提心?如何來發菩提心?恐怕還有很多人不怎麼親切了解,要知道發菩提心絕對不是一件平常的事,而是極為稀有、極為難得的。一個佛法修行者,真正發了菩提心後,那他在佛法中的地位,固然極為崇高,就是他所獲的功德也是極為廣大。因為一個發了菩提心的人,當下就可尊稱他為菩薩了,菩薩之所以稱為菩薩,就在他已經發了菩提心。發了菩提心的人,雖還是個普通的凡夫,但已不是博地凡夫,而是成為凡夫菩薩。不過,菩提心的生起固然極為難得,但亦容易退失,一個發了菩提心的人,如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受不了種種的挫折,而又一旦喪失菩提心時,那他的菩薩資格也就因之取消,所以是菩薩非菩薩,關鍵不在別的方面,而在於是否發了菩提心,以及是否能永恆的保持不失來決定的。
一、菩提心的尊貴殊勝及其功德
講到菩提心的尊貴,要從比較式舉喻來說明,始能顯示出來,佛陀在大乘經典中特別指出發菩提心的尊貴明文,可以說很多很多的,現簡單舉出幾則來談談:經中舉喻說,如有一大龍王,在這大龍王的頭頂上,戴著一頂很大的如意妙寶王冠。由於有這如意妙寶王冠戴在大龍王的頭上,於是使得任何怨敵都不敢來侵犯他,更不要說想恐怖他。這譬喻是說,一個發了菩提心的菩薩,在其頂上戴有一顆菩提心及大悲心的妙寶王冠,不但一切惡趣的有情,沒有辦法來侵怖菩薩,就是天魔外道等,要想來侵犯菩薩,也是無能為力的,發菩提心是怎樣尊貴,於此可見。
經中又舉喻說:世人所認為最珍貴的寶物,莫過於金剛寶,一顆完整無缺的金剛寶,固然是價值連城,即便將這金剛寶打破,成為殘缺不全的,而它在眾寶中仍然超勝其它一切珍寶,如果拿這破碎的金剛寶,去救濟無數有所缺乏的貧人,同樣會發生救濟的作用。
這是以金剛寶譬喻菩薩所發的菩提心,以完美無缺的金剛寶,譬喻廣大圓滿的菩提心。
經中復舉喻說:如有一人提一盞燈,走到暗室裡去,而那暗室裡的黑暗,不是一年兩年才有的,有的已是幾百年、幾千年所充滿的黑暗,雖然如此,但當這一盞燈提進去時,由燈所放射的光明,立刻驅除了這千百年來所有的黑暗,當知這提燈的人,就是發菩提心的菩薩,所提的一盞燈,就是菩薩所持的一切智心大光明炬,暗室中的黑暗,就是眾生內心中的無明黑暗,一個發了菩提心的菩薩,持著一切智心的大光明炬,入於眾生的心意暗室中去,使眾生不可說百千劫已來,所積集的一切煩惱障、一切業障以及無明黑暗惡皆消除得乾乾淨淨。由此可知發菩提心,在佛法的修學上,是珍貴到什麼程度了!
以佛法說,一個人在世間上,不論做了什麼好事,必然有他所得功德,而發菩提心同樣有他所應有的功德,發菩提心所獲得的功德,好似虛空一樣,廣大無比,殊勝莊嚴,究竟廣大殊勝到怎樣,要從功德的校量中才能顯現出來,例如印度的恆河是有很多的沙的,假定以一粒沙即是一佛世界,如是有像恆河中這麼多沙的佛世界,設若有人將這麼多的佛世界堆滿七寶,用以供養諸佛世尊,諸位可以想像得到,其人所得的功德,真是大的無可形容。但佛告訴我們,如果另外有一個人,能至誠懇切的合起掌來,一念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那這發菩提心的人所得功德,遠超過上面以恆河沙數佛剎七寶供養諸佛的功德,還要來的大,因此我們亦可了解發菩提心的功德,是怎樣的廣大殊勝了。
為什麼要這樣說明菩提心的尊貴、殊勝以及廣大功德?當知十方諸佛,不論是過去已成佛的,現在正成佛的,沒有不是由發菩提心而來、發菩提心而得成佛的,所以發菩提心尊貴、殊勝以及廣大功德,自就不難明白。
諸位不妨自問一下:學佛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不是希望自己將來成佛?假如是的,那你就得發菩提心,如不發菩提心而希望成佛,那是絕對做不到的。其次,請再問一下;發菩提心的目的是為成佛,然為什麼定要成佛?成佛,固然會得相好莊嚴,圓滿一切功德,但這並不是主要的目的,成佛的真正最大目的,還是為了度化眾生,所以發菩提心,不但是希望自己將來能夠成佛,而更重要的還是當下就能去度化眾生,深入社會,接近人群,隨分隨力的以佛法開導群迷。以一句慣話來講:發菩提心有兩大目標:向上,成佛是我們的目標;向下,度眾生是我們目標。所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就是此意。
二、菩提心為入大乘的不二法門
佛法有大小乘的差別,這是誰都知道的。不用說,入小乘有小乘的門路,入大乘有大乘的門路。入小乘的唯一門路,是所發的厭離心,沒有發厭離心,絕對不會走上聲聞的解脫道,而入大乘的不二法門,則是現在所說的發菩提心。如果沒有發菩提心,自亦不會走上菩薩的菩提道。且這菩提心不論什麼時候在身心中生起,縱然其他的功德還沒有發生,而你已經進入大乘之門。不過話說回來,發起的菩提心,如一旦退失了,那你在佛法中,縱然具有通達空性等的種種功德,仍然是墜入於聲聞等地,喪失了你做大乘行者的資格,所以是不是已入於大乘之門,完全看你菩提心的有無而作決定的。
關於這個,佛在《華嚴經》中,曾經這樣說過:「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種子。」種子是就因說,從世間看是怎樣的種子,就結怎樣的果,種子是有各各不同的,如麥種子,谷種子,豆種子等,是為各自不同的不共因,因為這些不論與怎樣的緣合,谷種子終不能為麥種子的因,麥種子終不能為谷種子的因。可是水土空氣溫度肥料等,則為一切的共因,因為這些與谷種子合,就成為穀苗的因,與麥種子合,就成為麥苗的因。它們是不簡別什麼對象的,與怎樣的種子結合,就助長怎樣東西的生長。當知現在所講的無上菩提心,就是佛苗因中的不共因,如谷麥等的各各不同的種子,為成佛的主要因素。
《寶性論》說:「信解大乘為種子,慧是能生佛法母。」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信解大乘而所發的菩提心,猶如為父的種子,通達諸法無我的殊勝慧,猶如慈愛的母親。為種子的父親,設若是屬於漢族的,那他所生的子女,必然是屬於漢族,絕對不會生為藏人或蒙族人,所以父是子姓的決定之因。至於母親,不論你是藏人還是蒙族人,如與漢族的男子結合,就生出漢人,如與蒙族的男子結合就生出蒙人,所以說母是生子的共因。本此應知:通達無我的般若智慧,是三乘聖者的共母,諸佛固然依於般若波羅密,聲聞、緣覺同樣是依於般若波羅密,三乘聖者的共母般若慧的自性亦是性空,是從諸法平等一味的空相上講,然般若慧是有大、小乘不同的,如小乘人唯有通達人無我的般若慧,而大乘人卻有通達人、法二無我的般若慧,總結來說:如世間的生男育女,必須具有父母雙親,無父固然不生,無母更不要說,大乘佛法的道支圓滿,則須以方便為父,以智慧為母。方便之父是什麼?發菩提心,智慧之母是什麼?證空性慧。一個修行佛法者,如果自認是大乘的話,必鬚髮菩提心,什麼時候菩提心在你的身心中生起,什麼時候就安立你為大乘行人。
(三)菩提心是成佛正因
世出世間一切事願,無不由信願而得成就。世間商賈投資營利,農民春播秋收,對此信而無疑,願而修行,以習見習聞,所以,無須專談信願。淨土往生,事業非常,眾生以未曾見聞而疑怪,所以啟信發願,不可或缺。
修淨土的人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答案是必須深信切願念佛。藕益大師曰:「信願為慧行,信願是往生淨土的指南針;由此信願才能執持名號,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自可感生淨土。」又曰:「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 」
西方極樂世界乃阿彌陀佛願力所成,淨土法門乃阿彌陀佛願力所啟。淨業行人慾生淨土,應發願求生,以求生彼土的願力,感阿彌陀佛願力接引,帶業往生,橫超生死。所以世尊殷勤勸令發願。《阿彌陀經》三番勸願,一番勸信,悲心特切。阿彌陀佛大願之船能運載一切眾生到西方淨土,倘若眾生不願乘坐亦不得到。
唯此求證無上菩提的心願,究竟要怎樣才能發起?現在簡單略說兩種:一、內在的自性發,吾人的內心本來具有菩提的覺性,但它在為煩惱之所蒙蔽的時候,覺的力量過於薄弱,不能發生強有力的作用。如人在有病的時候,運動的精神必然是提不起來的,雖在煩惱迷惑動亂不安的狀態中,但菩提的覺性仍然存在,並未因此而消失掉,但欲離此動亂不安之相,則非證得佛果菩提不可。有了這一念要成佛的心,當知這就是內在的自性發菩提心。二、外在的資助發:或有人說,內在既可發菩提心,為什麼現在不見眾生自發?由於沒有外緣的資助。什麼是外緣資助?就是善友與聖教,如聽聞大乘聖教,以此聖教經常的熏習,於是自己發起大菩提心,是為聖教力的資助發。或觀佛菩薩的神通、道力等,使自己發起大菩提心,是為善友力的資助發。
根據以上所說的,我們可以知道,真正修學大乘佛法的人,不但自己必鬚髮菩提心,同時還應勸導他人發菩提心,唯有人人發菩提心,佛法始能繼續弘揚,眾生始能普被救濟!相信不但中國佛教振興有望,即使娑婆世界眾生亦能得益。因為佛教四眾,真能懇切發心,則此娑婆世界,就成佛化世界,而呈現一片和樂自由的氣氛,還在憂慮什麼氫氣彈、核子彈?今日這個世界,所以如此紊亂,處處殺氣騰騰,就因佛法未能傳播到世界的每一角落,灌輸到每個人的心田中去。發了菩提心的我們,如能人人弘揚佛法,使佛法普遍流行在世間,轉化穢惡的世界,是即太虛大師所說「人間淨土」的實現!
第五章 行
行——就是一切行持,就是我們的修行,也就是我們的行為和造作。佛法講求「解行相應」,能理解多少,就應該做到多少。如果光是理解而不肯去做到,那就是「知而不行」,就等於不知。佛教提倡「知行合一」,說明一切進化都顯現在「行」。如果求知解而離開實踐,就只不過是一種空疏的道理,既不能夠在生命中發酵,也不可能變化氣質,更談不上完成佛法人格化的生命的熔鑄了。
周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句話大家太熟了,乾卦代表天,行是運動的意思,這是教我們效法乾卦。道家老子也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修養如效法大地一樣,地給我們住,給我們生長萬物,供給我們食,我們一切都靠地,人類沒有土地就完蛋了。但是我們還給土地的是糞便垃圾,可是土地不計較,照舊生長出東西來供我們食、用、享受,所以人的胸襟要效法地,而地是靠什麼能夠這樣?靠宇宙、靠天,而天則只有付出,沒有收回去,像太陽一樣,只放射出來,並未從地上吸收什麼。而宇宙則是效法道,道是什麼?是自然的,沒得什麼效法了,總之是教我們做人的精神,應效法自然的法則,只有付出,沒有收回,這是老子所講的「道」的精神,也就是《易經》上的「天行健」。天體不斷在動,永遠在動,假如有一秒不動,不必要用原子彈,整個宇宙都要毀滅掉了,第二句話「君子以自強不息。」正如老子所說的一樣,做人要效法宇宙的精神,自強不息,一切要靠自己的努力,要自強,依靠別人沒有用,一切要靠自己不斷努力,假使有一秒鐘不求進步,就已經是落後了。
「行」可以從近處,小處著手,有些人眼高手低地說:「我要救蒼生於水深火熱。」愛說笑!你沒有那個力量,你不如從救自己做起。學佛的人首先要學做人,做一個好人。如果做人的基本條件都做不到,哪裡還談的到做人師,做菩薩,做佛!現在學佛的人有一種通病,往往出家人不如居士,居士又不如普通人,為什麼?因為某些學佛的人未能深明佛理,好高騖遠,專尚空談。有些學佛的人,好一點的則坐禪念佛,只顧自利的生活,下一點的,則給人念念經,拜拜懺,以無上尊貴的法寶,去換取衣食的代價,因此被人譏笑、輕賤。
綜上所說,真正學佛的人,要發無上心,使生命有了寄託,使自己的真理智抬頭,讓自己的真感情擴張,在理智上,希望到達不疑之地,在生命上,希望得到心靈的完全淨化,發掘出存在的真實和生命的真義,把握住生命的永恆,因為真實的都是永恆的,當你證得真實的時候,你就會擺脫生死,贏得生命的究竟解脫。自己解脫了,立下度脫廣大有情眾生的宏願,如此發心,才是學佛的正因,有了正因,必定獲得正果。
一、修福
各位也許會問:「為什麼不談佛,不談佛法,而談修福?」因為使眾生幸福是佛出世的本懷,佛之所以出現世間,就是為了除苦予樂——除掉眾生的煩惱痛苦,給予眾生喜樂和幸福,而眾生之所以活的不幸福,是因為走的方向不對,南轅北轍了,所以修福就很有探討的必要了。
幸福不但是世尊出世的本懷,也是人人的合理願望,據我所知,想成佛的人不多,想過好日子的人倒不少,哪怕他活得很辛苦,很受罪,他也願意多活幾年,你若是要他擺脫肉體,擺脫家庭,讓他馬上成佛,他反而會害怕,會拒絕,因為他所要的只是幸福。
什麼是「幸福?」《書經》裡所說的「五福」為最好的解釋了,五福是:一長壽;二富貴;三康寧;四好德;五善終。只有五福合起來才能構成幸福美滿的人生,一分開可就不妙了,比如說,有的人雖然長壽而沒有福氣,有的人富貴而短命,有的人貧賤而善終,有的人富貴卻十分操心……人生境遇多的不勝枚舉,所以說只有五福全部臨門才是十全十美的。但現實中追求幸福的人多,得到幸福的人少,為什麼?主要是觀念錯誤,認為幸福是無條件的,是靠運氣。其實幸福是有條件的,你在追求幸福的同時,你必須具備幸福的條件,而且你還要先付出代價,因為想獲得必先付出,付出是獲得的前提,如果你不想付出,只想獲得,天下絕對沒有這回事,比如說那些搶劫、綁架的人,他不想付出什麼,但是他得付出生命,愈不付出愈倒楣,所以說我們要完成任何一件事,有的付出時間,有的付出心血,有的付出金錢,有的付出勞力,總是有代價的,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
那我們追求幸福要具備哪些條件呢?以下分別說之:
(一)忠誠
「忠」就是忠厚,忠厚的人表面看來,他是常常吃虧,實際上他佔了大便宜,因為一個心存忠厚,不跟人計較的人,他的兒女都很優秀,他的太太也很賢淑,所以說:「吃虧就是佔便宜」。我們做人一定要忠厚。
「誠」就是誠懇。有很多人,心地很忠厚,但是態度卻很隨便,人際關係不調和,我們要活的幸福,人際關係要好,如果你沒有親和力,和別人都處不好,那你天天都是煩惱,如果你態度誠懇,即使你做錯了,別人都肯原諒你。
(二)謙容
「謙」就是謙虛,所謂「謙受益,滿招損」。你如果不謙虛,人家就不認可你可以談問題;張良若是不謙虛,那圮上老人就不會說「孺子可教」,也就沒有以後的漢初事業,所以人的謙虛很重要。
「容」就是包容。天下沒有完美的人,太陽表面有黑子,白璧有微瑕,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物,你必須要包容。如果你深信因果,你就更會包容,因為錯誤恆等於煩惱,你只要說錯一句話,馬上就會招來煩惱。聽錯了也會煩惱,別人本來不是講你,你懷疑是在講你,那你不是自尋煩惱嗎?就算他是真的講你,人只有被殺死的,沒有被講死的,你管他幹什麼呢?所以說做人一定要包容。你看,肯包容的人,多半都是活的很幸福;不能包容的人,就不會幸福,一天到晚與人家冷戰,結果打敗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三)勤儉
「勤」是勤快、勤勞,古人說「業精於勤」,你如果勤快,你的事業就會精進,就會愈做愈好。
「儉」是儉樸,就是不要浪費。
(四)調和
家庭調和之後,才有溫暖;同事間調和,工作才會順利;內心要調和,才會活的幸福。如何調和?最低限度要像現在這個樣子,現在我正在說話,你正聽著;我不說的時候,你的心空空的,什麼都沒有,這個就是調和,這也是「保留餘地」,這個就是充實、儲蓄生命力,就是真正的「入靜」。「靜」是什麼?「靜」是生命力的充電;「動」是什麼?「動」是生命力的充沛伸張,你如果不能「靜」,你必然也不能「動」,所以這也是調和之道。你若是不擅於調和,你只動不靜,精力有限,最後動的太多了,變成動物了。所以要懂得動靜的平衡、身心的調和,這一點非常重要。
(五)自律
自己約束自己,語言行為都不隨便,不該講的話就不要講,不該做的動作就不要做。例如在街上,邊走邊抽香煙就是不自律,隨地吐痰,這也大煞風景,有些養狗的人,帶著狗隨地大小便,人家沒注意踩上一腳,這都是不自律,沒有公德心。像這樣的人干擾了別人之後,他會快樂嗎?
佛教所謂的「業」,是思想、行為的總和,你做了不好的事、造了惡業,必然得到惡報。所以「菩薩畏因,凡夫畏果」。菩薩知道做了壞事必有惡報,所以他不敢造因,凡夫做什麼事都率性而為,等到報應來了,害怕也來不及了。所以說人要自律才不會惹禍。說自律,其實就是忍耐,因為不如意的事情十常八九。若不能忍耐,難免會跟人吵架,當你生氣準備吵架的時候,我建議你解個小便回來再說,小便解完了,氣多半也消掉了。
(六)尊重
要做到尊重別人。《法華經》里有位常不輕菩薩,見了狗,他都磕頭,並且對狗說:「你也有佛性,將來也會成佛。」什麼叫做佛性?佛性就是覺性,覺性就是生命的基本屬性。人如果沒有知覺,就不叫眾生,而叫眾死。我們是有知覺,佛跟我們不一樣,佛是純知覺——除了知覺,什麼都沒有,純知覺是不是不起作用了?不!現在我們說話、聽話,都是純知覺,假如不是這樣,那我就是大妄語。我們說第一句話的時候,沒有準備第二句,當開口的時候,並沒有念頭。
平常就練習尊重別人,不管是大人小孩,不管是動物植物都要尊重。生命不只是人或動物,植物、礦物也都有生命,植物是准動的生命。礦物是不動的生命,整個大宇宙,用佛經的術語來講,叫做「大圓覺海」。用現代的語言,就是「生命之海」。生命的海洋里,沒有一樣不是生命。
我們對任何一種東西都要尊重,一隻小小的茶杯都要尊重它、感謝它,因為它給我們提供了服務。當你心態最好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一切都是生命的存在」。
有些人就會有這個經驗,當你心態最好的時候,你看看家裡的暖瓶,電視機,甚至所有的物體,背後都有淡淡的黃光,都有光影;也就是說它的光子體浮現了。
別人家的為什麼不浮現呢?因為物以類聚,你的心光不足以喚醒它,它就不會浮現,你的心態升華,它就跟你起共鳴。
為什麼禪師可以傳心?也是物以類聚,他的本心浮現,就可以喚醒你的本心;如果他的本心也睡著了,他就沒有能力喚醒你睡著的本心。所以我們對人要尊重,要向常不輕菩薩看齊,這也是幸福的條件之一。
(七)敬畏
敬畏上天,敬畏佛祖。宋明儒家的功夫就是「主敬存誠」;主敬,不是說周圍沒有人就可以懈怠,就可以隨便,還是要如見大賓一般,這就是「慎獨」的精神。要「主敬存誠」,對每一件物體都要敬,不能因為生氣,一句話不高興就把那盛飯的杓子往地上一摔,那叫不敬,它又沒得罪你,你幹嘛要摔它?這個叫「遷怒」。我們不管對人,對每樣物品都要敬。
我有一個朋友,他??在辦公室裡,如果上司誇了他兩句,他做事便很順利,回家見到兒子,就抱起來舉在頭上,甚至騎在他脖子上。他若是在公事上碰了釘子,事情做的不如意,回家見小孩迎上來,他伸手就是兩耳光。這是個事實,我偶而也會這樣,但程度沒有這麼深,人人都會犯這個毛病。有的人沒有發露,有的人發露了。所以凡事一定要「心存敬畏」,不要隨便「遷怒」。
(八)謹慎
我們知道諸葛亮的一生,就是得力於謹慎。我們說話以前應三思,話到口邊留半句;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很小心、謹慎,就不會出毛病,就不會招來煩惱,就不會破壞幸福。人活在煩惱裡,是不會幸福的,人要想不活在煩惱裡,就要特別謹慎。很多人說話放肆、隨便,第一次說錯話,第二次、第三次依然說錯,明天、後天乃至於明年都還是如此,那就叫不謹慎。謹慎就是謹言慎行,說話不隨便,做事行動不隨便。我們能夠做到不隨便,才會珍惜自己的幸福,才能擁有、保有幸福。所以謹慎雖說是老生常談,但很重要。
(九)反省
反省什麼呢?凡是影響幸福的東西,我們都要反省,凡是影響幸福的限制因素都要去掉,我們就一定能幸福。因為有些事情,當你過於關注事情現象的時候,往往執著於形式,結果忽略了根本。
有一個老禪師遇見了一個失戀的女孩,於是,有了下面的一段對話。
禪師:孩子,為什麼悲傷?
女孩:我失戀了。
禪師:哦,這很正常,如果失戀了沒有悲傷,戀愛大概也就沒什麼味道。可是,年輕人,我怎麼發現你對失戀的投入甚至比對戀愛的投入還要傾心呢?
女孩:到手的葡萄給丟了,這份遺憾,這份失落,您非個中人,怎知其中的酸楚啊。
禪師:丟了就是丟了,何不繼續向前走去,鮮美的葡萄還有很多。
女孩:等待,等到海枯石爛,直到他回心轉意向我走來。
禪師:但這一天也許永遠不會到來,你最後會眼睜睜地看著他和另一個人走了。
女孩:那我就用自殺來表示我的誠心。
禪師:但如果這樣,你不但失去了你的戀人,同時還失去了你自己,你會蒙受雙倍的損失。
女孩:狠狠地傷害他,我得不到的別人也別想得到。
禪師:可這只能使你離他更遠,而你本來是想與他更接近的。
女孩:您說我該怎麼辦?我可真的很愛他。
禪師:真的很愛?
女孩:是的。
禪師:那你當然希望你所愛的人幸福?
女孩:那是自然。
禪師:如果他認為離開你是一種幸福呢?
女孩:不會的!他曾經跟我說,只有跟我在一起的時候他才感到幸福!
禪師:那是曾經,是過去,可他現在並不這麼認為。
女孩:這就是說,他一直在騙我?
禪師:不,他一直對你很忠誠。當他愛你的時候,他和你在一起,現在他不愛你,他就離去了,世界上再沒有比這更大的忠誠。如果他不再愛你,卻還裝得對你很有情誼,甚至跟你結婚,生子,那才是真正的欺騙呢。
女孩:可我為他所投入的感情不是白白浪費了嗎?誰來補償我?
禪師:不,你的感情從來沒有浪費,根本不存在補償的問題,因為在你付出感情的同時,他也給了你快樂,你也多了一段經歷!
女孩:可是,他現在不愛我了,我卻還苦苦地愛著他,這多不公平啊!
禪師:的確不公平,我是說你對所愛的那個人不公平。本來,愛他是你的權利,但愛不愛你則是他的權利,而你卻想在自己行使權利的時候剝奪別人行使權利的自由。這是何等的不公平!
女孩:可是您看得明明白白,現在痛苦的是我而不是他,是我在為他痛苦。
禪師:為他而痛苦?他的日子可能過的很好,不如說是你為自己而痛苦吧,明明是為自己,卻還打著別人的旗號。年輕人,德行可不能丟喲。
女孩:依您的說法,這一卻倒成了我的錯?
禪師:是的,從一開始你就犯了錯。如果你能給他帶來幸福,他是不會從你的生活中離開的,要知道,沒有人會逃避幸福。
女孩:什麼是幸福?難道我把我的整個身心都給了他還不夠嗎?您知道他為什麼離開我嗎?僅僅因為我沒有錢!
禪師:你也有健全的雙手,為什麼不去掙錢呢?
女孩:可他連機會都不給我,您說可惡不可惡?
禪師:當然可惡。好在你現在已經擺脫了這個可惡的人,你應該感到高興,孩子。
女孩:高興?怎麼可能呢?不管怎麼說,我是被人給拋棄了,這總是叫人感到自卑的。
禪師:不,年輕人的身上只能有自豪,不可自卑。要記住,被拋棄的並非就是不好的。
女孩:此話怎講?
禪師:有一次,我在商店看中一套高貴的西服,可謂愛不釋手,營業員問我要不要。你猜我怎麼說,我說質地太差,不要!其實,我口袋裡沒有錢,年輕人,也許你就是這件被遺棄的西服。
女孩:您真會安慰人,可惜您還是不能把我從失戀的痛苦中引出來。
禪師:是的,我很遺憾自己沒有這個能力。但,可以向你推薦一位有能力的朋友。
女孩:誰?
禪師:時間。時間是人最偉大的導師,我見過無數被失戀折磨得死去活來的人,是時間幫助他們撫平了心靈的創傷,並重新為他們選擇了夢中情人,最後他們都享受到了本該屬於自己的那份人間之樂。
女孩:但願我也有這一天,可我的第一步該從哪裡做起呢?
禪師:去感謝那個拋棄你的人,為他祝福。
女孩:為什麼?
禪師:因為他給了你尋找幸福的新的機會。
說完,禪師離去了。留下的路便由這位失戀的女孩自己去走了。
以上故事說明安然對待命運不是很難,主要是看你如何去想清楚自己。
(十)感恩
每天看報紙,新聞說:「伊拉克,阿富汗每天爆炸死了多少多少人。」我們想想自己天天過著安樂的日子,就要知足,就要感恩。
人若不借父母之緣,就無法出生到這個世界上,在成長的過程中,衣食住行都靠別人的貢獻,自己才能生活。而陽光、空氣、水的無償之愛,父母出自天性的呵護之愛,國家的栽培及教育之關愛,社會大眾相輔相成的協助與友愛,都是我們這一趟人生之旅所應該知恩感恩與報恩的對象。
佛教有「上報四重恩」——感謝天地、父母、國家及眾生的恩。為什麼要感謝眾生?因為沒有眾生,你我都活不下去,所以要心存感激,人才會變得厚道,厚道才能載福。你若不厚道,很尖刻,忘恩負義,那你這個人不會有福氣,福氣都被你破壞掉了。
(十一)守法
有很多不守法的人,一旦犯了法,法院開傳票,一家人都不得安寧。一個進步的國家,進步的社會,一個高水平的國民,他都重視守法。外國那些自由主義者也承認「國家是必要之惡」。雖然它是討厭,但它是必要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國家,哪有個人?所以守法是幸福的先決條件。你若是犯了法,不但破壞了自己的幸福,也破壞了別人的幸福。
(十二)弘法
我們講佛法,強調種因,種善因莫過於弘法。弘法貴能以「法」來供養眾生,這叫做「法布施」。一切供養,以法供養最為殊勝,「法」是救心的。真正的法供養,就是幸福的根源,功德最大。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而救人慧命,那是永恆的功德;救人一命,他可以活下去,救人慧命,他可以成佛。成佛以後,他可以照亮世間,照亮宇宙,他能散播幸福,所以這也是我們所講的幸福的條件,你若具備了以上這些條件,鐵定會得到幸福。
二、去除無明
「無明」就是習氣,「無明」就是陰暗,為什麼要去除無明呢?因為這些因素足以破壞我們的健康,破壞我們的人際關係,破壞我們的良心道德,破壞我們的幸福,阻礙我們成佛。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因素。
(一)虛偽
虛偽的因,必得幻滅的果。有些人活得很虛偽,他見了你,滿臉笑容,但卻只是皮笑肉不笑,面笑心不笑,明明心裡很恨你,卻是滿臉堆歡,曲意奉承,這就是虛偽。人生已經如夢幻泡影般地不真實了,他再給加上一點虛偽,這樣的人只有活在虛假之中,活在賣不掉票的表演當中,他不但不幸福,而且很可憐。
(二)愚迷
就是愚昧加迷信,愚迷的人善惡不分、是非不明,也弄不清楚正邪,這樣的人怎麼會幸福呢?先說迷信吧!很多人去拜佛燒香,求佛祖保佑,老實告訴你,除非你具備了這個條件,種了善因,否則不管是上帝或佛祖,他都不會保佑你,不會給你特權的。
(三)吝嗇
吝嗇就是小氣、刻薄,人有再多的錢,死的時候一毛錢也帶不走,所以做人不要太吝嗇,該花的錢要花,對大家有益的錢要花,無謂的浪費,就不要花,這才合乎中道。
(四)依賴
依賴是一種壞習慣,不努力充實自己,老想去依賴別人,靠著託人情,送紅包來謀取升遷,這不合乎中道。你不具備這個條件,勉強爬上去,最後還是會跌下來。
(五)懶惰
懶惰是許多人的通病,不願下工夫??,只想等運氣,結果越等越倒楣,所以我們不要懶惰,要勤奮,下紮實的功夫,然後向時間討回績效,時間過去了,效果必然呈現出來,要愛惜光陰,用今天的努力,贏取明天的成功,而不要讓懶惰奪走了我們的幸福。
(六)恐懼
恐懼多半來自於我執,人的基本慾望是自我保存,是佔有,是支配,是權利,基本慾望的伸張、膨脹、就妨礙了整體的進步與和諧。一般人活得很可憐,白天怕人,晚上怕鬼。
恐懼只會讓人活在煎熬裡,活在壓縮裡,我們雖然不強調「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但是人只要愛惜身體,保持身心平衡,是可以長命百歲的。你不用怕,凡是正直的人,沒有被鬼打死的,只聽說壞人有被鬼討命的,是不是真討命?也不知道,但起碼良心在煎熬他。所以人應拋棄恐懼,不要在恐懼的陰影裡過日子。
(七)虛榮
虛榮心就是愛面子,面子來自我執,若是沒有我執,還要什麼面子呢?要面子常常害死人,所謂「死要面子,活受罪。」人不需要講求面子,錯了就認錯,有多大的力量就表現多大的力量,凡事不要超越自己的能力,也不要超越自己的本分,如果超越了,就破壞了自己的幸福。
(八)不滿
人之所以對生活不滿,就是因為違背了中道,想念太多。如果你編織的幻想太多,明天一出門,遇到跟你想的不同,你一定很失望,失望之餘,就會產生不滿,你幻想著別人會對你好,到時候他對你禮貌不周到,進門來連杯茶都不替你倒。那樣你會不滿,甚至生氣。其實人家拿你當自己人,你要喝茶就自己倒嘛!若是人家沒倒茶,你也生氣,人家抽煙沒有遞給你,你也生氣,那你也未免太愛生氣了!所以不滿也是破壞幸福重要的因素。
如果你有太多的不滿,人際關係不好,會活得很苦。人際關係不好的人,大部分是習慣於不滿,對小孩不滿,對先生也不滿。先生高高興興的,累了一天回來吃晚餐,做太太的說:「你看你吃飯,還有聲音,跟隻豬一樣。」她先生就吃不下去了。其實她先生是因為她做的菜特別好吃,在品嚐美味,她不但不高興,還說吃的像豬一樣,這就是把內心的不滿亂發洩,亂發洩就會傷害別人。
(九)猜疑
猜疑是煩惱的根源,我們交朋友不要猜疑,有疑惑,不清楚可以質問,但是不要去猜,質問沒有關係,猜疑會帶來煩惱,猜疑會錯怪人,凡是沒有證據,沒有事實,沒有結論,就隨便用猜想,用主觀去下判斷,那結果一定是錯誤的。
(十)擔心
擔心為什麼會破壞幸福呢?擔心是一個負面的禱告,小孩子不在眼前,好久沒來信了,你就擔心:「他生病了吧?要不要緊?」你這等於在詛咒他。所以一個人不必自找精神負擔,儘管你是處處為別人擔心,但天天作負面的禱告,天天詛咒他,總有一天會靈的。可見擔心會破壞我們的幸福。
(十一)逃避
有很多人欠債,聽到外面有人敲門,立刻就躲進廁所裡去,同時告訴家人:「你就說我不在家。」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殺了人自首,還可能減免刑罰,逃是逃不掉的啊!種瓜得瓜,有因必有果,你怎麼逃得掉啊?逃避不但逃不掉,還要付出利息。這件事沒有解決,永遠有壓力存在,多拖一天,你就多一天的精神負擔,長痛不如短痛,是好是壞,馬上解決,這不是很好嗎?當然,有很多不光是藉錢的問題,很多是逃避責任。
一個人不可以亂種因,種因必得果,做些不該做的事,逞快意於一時,那不是幸福,那是不明因果,後患無窮。所以人不要逃避,做事要慎始慎終。我們有能力還多少錢。就藉多少錢,沒有能力,就不要藉,有能力幫人家忙,就答應,沒能力幫就不要答應,以免到時候做不到,又想逃避。
(十二)殘忍
我們看到許多人為吃青蛙,把青蛙開膛破肚,剝皮剁頭,還有人把魚活煮,這都是很殘忍的行為。佛教中有一首偈「欲免世間刀兵劫,奉勸世人不殺生。」你想活的好,也必須叫別人活的好,你若殘害別人的生命,你就不可能有美好的生命。
(十三)貪婪
貪婪就是不滿足,總是感覺不夠,貧乏易造成貪婪,貪婪是貧窮的特徵,岳飛有句話說:「文官不貪財,武官不怕死,則天下太平,國富民樂。」
(十四)縱慾
夫妻之間,尤其是新婚夫妻,不要縱慾,要互相和諧。在欲界天的男女,兩個人手握在一起就滿足了。所謂「靈肉合一」,兩個靈魂溶成一個,沒有比這個更崇高的愛了,若只想發洩,那是動物的本能。太重視本能的夫妻,是不會太調和的。因為他太主觀了,他不會去留心別人的感受,也沒有付出應有的關心,這是不對的。
縱慾也包括放縱食慾,有好東西就拚命地吃,東西是人家的,命卻是你自己的,拚命的吃,病從口入,吃死了怎麼辦?縱慾還包括很多,有人看小說,一夜不睡覺;有人打電動玩具,忘記了一切;有人下象棋,也會廢寢忘食,這都是縱慾。凡有所好,必有所執;有所執,就有所偏;有所偏,就有所缺;有所缺,就有所失。一定會耽誤正經事,影響生活的幸福。
(十五)牢騷
發牢騷就是埋怨,說長官對不起我,父母對不起我,朋友對不起我,兄弟對不起我,上帝也對不起我,反正我很可憐就是了,這就是牢騷。牢騷就是自我催眠,本來活得很正常,牢騷一發,會使自己變得很煩惱,越發牢騷越煩惱,這就是惡性循環。你如果不發牢騷,過去的已經過去,明天好好地干,付出今天,贏取明天,那必然明天會更好。
(十六)嫉妒
嫉妒就是肚量窄,不能容人,怕別人比你強。有個女同學,她家裡有個親戚從大都市回到鄉下來,她就跟我說:「我表姐回來了,我真看不慣她,鞋跟那麼高,也不怕把腳扭斷了,嘴巴擦得那麼紅,像吃了人似的,頭髮捲捲的,像雞窩一樣……」講得要多難聽,就有多難聽。她是不是很古板呢?不是!她是嫉妒。過了幾年,她也到都市升大學,放假回來,跟她表姐一樣,高跟鞋,口紅,燙得頭髮捲捲的。我說:「你以前不是說你表姐如何如何嗎?」她低著頭不說話,還罵我:「死鬼!」好像是我錯了一樣。
一個人不要嫉妒,嫉妒不但給自己製造煩惱,也給別人製造煩惱。也不要怕別人發財,別人發財有他的因果,不必在雞蛋裡挑骨頭,故意找一些毛病,不願意承認別人的好處。久而久之,讓嫉妒破壞了你自己的幸福。
(十七)傲慢
傲慢是魔的標誌,你看那些外道,都是很傲慢的,學正法的人,都是很謙虛的,傲慢會影響我們的心態,會使別人遠離我們,破壞我們的親和力,所以不要傲慢,要謙虛。
(十八)發怒
你發了脾氣之後,再去照照鏡子,那裡面根本不是你,而是魔鬼。人的相貌是會改變的,你生過氣之後,你的祥和沒有了,暴戾之氣呈現出來了。你的呼吸不一樣了,心跳的頻率不一樣了,吃東西的味道不一樣了,走路的姿勢不一樣了,說話的聲音不一樣了,甚至辦事的效率也大大地降低了。學佛的都應該知道,「怒火能燒功德林」。是說你生氣的話,你過去所修的功德,統統沒有了;你過去下的苦心,統統白費了。而且發脾氣能招魔,因為魔感覺你與他同類了,物以類聚嘛!你若是沮喪,就會引鬼。所以說我們不要發怒,也不要沮喪,既不招魔,也不引鬼。久而久之,就能養成一股祥和之氣。
(十九)挑撥
所有宗教都是主張和諧的,挑撥離間,誹謗傷害是最缺德的事。佛教有兩舌、惡口的戒律,「惡口」是講不實在的,難聽的話,相當於誹謗傷害;「兩舌」就是這邊說一套,那邊說一套,傷害人家的和氣,挑撥人家的感情,這種作為是很難維持幸福的。所謂「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各種修行都是靠自己努力,而不要去誹謗別人。
(二十)賭博
我所講的賭博,包括買投機性股票。有人說:「我聽老師的話,沒有買股票,結果少賺了多少錢,。」沒錯,你是少賺了錢,但是你保住了命。一個人不要太健忘,辛苦錢雖然來的困難,但是可以保有;投機錢來的容易,保有卻很困難,而且容易造成你的墮落。
我認識一個人,炒股票賺了不少錢,買了汽車,換了洋房,太太也換了個年輕的,西裝上午穿一套,下午又穿一套,神氣得不得了。轉眼之間。股票跌垮了,房子、車子都抵了債,太太也走了。因為那是利害的結合,一旦利害條件改變了,夫妻感情也沒有了。所以夫妻之間要互敬互愛,互相包容,即使太太不漂亮,但她是跟你同甘共苦的夥伴,你不可以隨便換太太,更不可以隨便給孩子換媽媽,那是極為殘忍,極不人道的事。因為賭博而破裂的家庭,比比皆是,所以最後一點我特彆強調——不要賭博。
三、持戒
佛陀制戒的目的,是希望佛弟子們如法持戒,如法持戒的作用是為增長功德,但此功德之來,均由悲心的陶養而起,看五戒的表面,是消極的不作惡,而無積極為善的作用,事實不然,如能稍加體察,便可明白,守持五戒,實也含有無限悲心,此謂悲心,可以解作同情心的擴大,這是推已及人而及於一切眾生的同情心。因為不忍自己被人殺害,所以知道他人乃至一切眾生,都有不忍被殺被害之心,故有不殺生戒;因為不忍自己的資生財物遭人偷盜,所以知道他人乃至一切眾生,都有不忍被偷被盜之心,故有不偷盜戒。以下的三戒,亦可准知,因此我們可以說,持戒的功德,固然由於信仰而來,也由於悲心的陶養而來。佛的功德最大無極,佛的悲心也是最大無極,那就是同體大悲了。
所以在佛典中,每稱五戒為五大施,持五戒而能持到徹底,絕不僅止於止惡,當能做到行善。不殺生而要護生與救生,不偷盜而要行布施,其餘三戒,亦可推知。不過五大施的本意,是在施予一切眾生的無畏懼心,由於我持殺戒,不必怕我傷害;由於我持盜戒,不必怕我偷盜;由於我持淫戒,不必怕我淫污其親屬;由於我持妄語戒,不必怕我欺騙;由於我持飲酒戒,不必怕我因飲酒而瘋狂。故稱五戒為五大施。
在當前人類世界,可以說人人都生活在恐懼之中,除了時時擔心著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我們在報紙上,也可天天看到人間悲劇的報導,那無非是為了金錢女人與酒的作崇,而演出了層出不窮的罪惡,那些罪惡的類別,又皆不出殺盜淫妄的範圍。因此,人類安全,雖有法律的保障,但法律只能制裁於事後,卻不能防患於未然。要殺人的,要偷盜的,要姦淫的,要欺騙的,依然我行我素。生活於現世界中的人,誰也沒有把握絕對不受殺盜淫妄等災禍的威脅。正因為如此,我們要提倡五戒的受持。如果多一個人受持五戒,便為人類社會減少一分製造災禍的威脅,人人受持五戒,我們的世界,便是人間的凈土了。最要緊的,佛教的五戒,能夠擴大同情心而至一切眾生,受持了五戒,可施人類以無畏,也施一切眾生以無畏,這是其它世戒所不及的。比如基督教的不殺,只是不殺人,而不戒殺人類之外的動物;中國儒家主張推仁及物,但卻並不戒殺其他的生物。受持佛戒功德之大,也即在此,因為持一殺戒,便於一切眾生份上得到不殺的功德。如果人皆受持五戒,不唯人類可以和樂相處,一切眾生也可解除人為的災禍了。
五戒是一切佛戒的基礎,進入佛門之後的在家弟子,便應受持,所以通稱之為在家戒。五戒的第一條是不殺生,第二條是不偷盜,第三條是不邪淫,第四條是不妄語,第五條是不飲酒。前四條就不多說了,不飲酒有些人不理解,酒是米造的,為什麼要戒?因為酒能迷醉亂性,使人昏迷失性,妄做妄為,破壞種種好事,比如你以前做了許多有功德的好事,因為醉酒的關係,往往作惡為非,會把這些功德都損失了。前四戒殺、盜、淫、妄四種為性戒,犯之得根本重罪,酒是「遮戒」,須遮防之。受了三皈五戒,只要能如法奉行,絕對可保不墮三塗——地獄、惡鬼、畜生。五戒的功德,可以保住人生,乃至可以上升天道為天人。
四、廣大的行——六度與四攝
廣大的行,即是做利益眾生的廣大事業,也就是菩薩行。因菩薩的境界:即動一念與眾生無益的便不動,做一事與眾生不利的便不做。根據這意思為出發點,所以菩薩的願行,是廣大無邊的。雖然,約而言之,菩薩的行門,亦不出六度與四攝。
怎樣叫六度呢?度是濟渡義,是說學菩薩的人依此而修,便可渡過凡夫生死的大海,到達聖人真理的彼岸,否則不修六度,便要永遠浮沉於生死海中。
一布施度,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以資財產業惠施於人不使人缺乏為財施;以世間學問樂濟人群乃至以佛教善導大眾為法施;有人發生生命的威脅或將失去自由時,以種種方便解除威脅保障其生命安全與自由為無畏施。其原則,不僅僅以財物施人,凡能利益群眾的都名為布施。
二持戒度,戒的意義,是止惡行善,不但消極的禁止行惡,更要積極的努力行善。
三忍辱度,是發菩提心之後,遇到任何逆境違緣來打擊,都能忍受,不因此而退初心。故真能行忍,是出於智力的行為,大度的容忍,是根據緣起性空的智力,等運同體的悲願,才能做到。佛法不僅為個人忍,也要為眾生忍,到達無諍的程度時,就成了八風吹不動,即對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的八種現象,無一不能忍的境界。所以解脫的菩薩稱為已得無生法忍,對於內六根的眼、耳、鼻、舌、身、意不著,於外六塵的色、聲、香、味、觸、法不受,即稱為法忍。
四精進度,精是精純無雜,進是進增不退。輕之於舉手投足之勞,重之於負擔天下國家大責,其間不容許有個私心打算,都在精純無雜中排除惡法,勤勞實踐其它五度,不休不息,不稍鬆懈,百折不撓,克服種種的難關波折,才是菩薩的精進行為。
五禪定度。禪之梵語為「禪那」,義為「靜慮」,與「三摩地」的「定」相通,故合言禪定。禪定的原義,是學習菩薩道的人,應將自己散漫紛亂被環境所擾亂所動搖如塵飛揚,不能控制的心境,用禪定的方法使其專註一境,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故修禪定的工夫,不是靜坐枯寂、萬念俱灰的消極行為,而是培養精神,使精神健全的活動力,此活動力能為積極承辦一切事業的智源,故禪定的後果,便是智慧。智慧與禪定凝結一境,便可發生種種大力大用,故禪定能發揮其智力,摧破煩惱,解脫生死,其要義皆在此一著。
六智慧度。世間的一切學問亦是智慧,但以佛學的眼光看來,這種智慧多是未能徹底究竟。而佛學上的智慧是由禪定之力所引發的,其徹見宇宙人生的真理,是真常不變的。
什麼是菩薩的四攝行呢?
一布施攝,遇求財產的施以財產,求知的人施以佛法,菩薩能與眾生精誠親愛,就易於攝化。
二愛語攝,隨眾生個性不同,以慈悲慰喻之言令生歡喜,則易攝受,使令學佛。
三利行攝,菩薩身語意行皆以利人為主,故能發生感召之力,使人於不知不覺中走上佛學的途徑。
四同事攝,菩薩教化眾生,深入民間社會各個階層,和光同塵,不分階級,與眾同事,令易受化,此四攝法,是菩薩攝化眾生的手段,權巧方便的法門,導諸眾生,歸向佛法,是其主要的目的。
六度和四攝合而言之,是我們修菩薩道的福智二種資糧。但應該注意的是在修每一度,每一攝時,應該心無分別,不生執著,如修「布施度」時,應以無分別心、平等布施,不生貪著。金剛經雲「無住相布施」,是由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因施心無所貪著,則其所得福智亦無限量;否則,如人作了一件好事,即貪著其功德多少,懷得懷失,則雖有功德亦是甚少甚少,所謂「量大福也大,機深福也深」,心量廣大,福德亦大,在這點上,學佛的人是不可不注意的!
第六章 靜坐與修定
(一)靜坐
靜坐可以澄清思慮,增進健康,是修養身心的一種重要方法。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免不了有種種疾病,一切疾病又可分為身和心兩方面,除身上所發生的疾病以外,凡一切貪欲、憤怒、憂怖、驕慢等等不正常的思想現象,都叫做心病,我們平時往往只注意身病,對於心病,一般都不予重視。實際上,身病的發生大部分是由於心虛氣弱;而心虛氣弱,主要是由於憂思驚怒,心神惱亂所造成。凡貪食,貪得貪勝等等都足以招致病病;且貪之不得,勢必生嗔,貪嗔發展的結果,可以使心蕩氣促,膽驚肝火旺,六脈震動,五臟沸騰,因而氣血耗損,風寒暑濕,也都乘虛而入,各種藥石,只能救身病於一時,假使不從根本治療,那麼雖一時痊癒,而致病的根源未去,仍隨時有遭其侵襲的危險。
人們在忙於生活、人事之餘,不知設法安定思想,降伏煩惱,甚至有貪得無厭,縱慾忘身的,這樣處處與自己過不去,神誌既然渙散,氣血便失調和,因此往往遭受疾病羸弱的痛苦,這是非常可惜的。據研究,人在精神好的時候,可以分泌出一些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醯膽鹼,這些物質有利於身心健康,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經細胞的興奮調節到最佳狀態。相反終日鬱悶憂傷、貪嗔癡慢,就會使這些有益激素分泌紊亂,內臟器官功能失調,發生胃痙攣,引起血壓升高,造成冠狀動脈閉塞,還特別容易引起心髒病。所以我們要求身體的健康,自應去除疾病,要除病就須先補氣,要補氣就須先養性,要養性就須先調伏煩惱妄心。
靜坐的實踐,可以使我們散亂的心念,逐步歸於凝定,心定則氣和,氣和則血順,不但可以卻病強身,而且可以去除主觀的迷妄,獲得究竟的安樂,所以靜坐的確是最基本的修養法。
(二)修定
我們在人生的歷程中常不免發生各種苦惱,而許多苦惱大都由思想紛擾,痴迷不覺而來。譬如迷於財物,往往有因盜竊而犯法的苦,迷於愛情,往往有因失戀而自殺的苦。事已過去,還是攀緣計較,自找麻煩;事尚未來,卻先比量分別,不肯放鬆,這一切,主要是由於缺乏定力的緣故。可見自心放蕩失主,實是世間第一等苦人。只有努力修定,才能由弱轉強,由愚轉智,明辨邪正,有力把持,在驚濤駭浪中,如如不動,不被苦惱所迫。我們研究學問,完成事業,處理問題,應付變患,也都非定力不可。
此外,根據佛法的觀點,宇宙間事事物物,無非都是因緣和合而生,雖然幻象宛然,客觀存在,但卻生滅變化,了無實性。我們的肉體,無論如何強固,也終有變壞的一天,不能例外,因此,有智慧的人,必須一眼看透宇宙人生的所以然,進而研習佛法,破除對身心等的執著,來轉生死為涅槃,轉煩惱成菩提,所謂「生死事大」,是何等值得我們的警惕!而修定實是解決我們生命史上這一問題的重要手段。
與定有密切關係的,有戒和慧的兩方面,所謂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無上智慧,必由定發,無漏大定,必從戒生。因此清淨持戒,來對治貪嗔癡等煩惱和殺盜淫等惡業,實是修定的重要基礎。
定的境界,大有深淺,有世間禪定,出世間禪定和出世間的上上禪定等。因此修持的方法,也就無量,而且本來在行、住、坐、臥的一切時中,都可修定,但由於我們散亂的力量很強,在靜中修持必較動中容易得力。因此修定的人,除必須受持淨戒和親近良師益友外,在初下手時,一般都要以靜坐為基礎。在坐時一切放下,身心收斂,外境不擾,內心無喘,身、口、意都安住在清淨的律儀中,自可徐徐入定,而且迷妄若去,心體現前,自能逐步證入寂照不二的境地,所以古德說:「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畢竟碎為塵,一念淨心成正覺。」可見靜坐又是轉迷成覺,得定開慧的一門不可缺少的功夫。
(三)靜坐的方法
(1)靜坐前的準備
靜坐時最好能另覓靜室,假使條件不許可,那麼就在臥室中,窗門宜開,使空氣流通,但有風處不宜坐,門能關閉更好,以免別人的騷擾。坐時或另備坐墊或就在床上,但總以平坦為宜,座位上需鋪被褥或墊子,務使軟厚,以便於久坐。在入坐之前,應寬鬆衣帶,使筋肉不受拘束,氣機不致阻滯,但在秋冬寒冷時,兩腿必須蓋好,以免膝蓋受風。
(2)靜坐時的姿勢——調身
靜坐時的兩腿必須盤起來,先將左腳加到右股的上面,再將右腳板上來加到左股上面來,這種坐法普通叫做雙盤膝,也叫雙跏趺;因為這樣的姿勢,可使兩膝蓋的外側,都緊靠著褥墊,全身的筋肉,正像弓弦的伸張,坐時自然端直,不至於左右前後的倚斜。不過這種坐法,假使初學的和年齡較高的,覺得難以仿效,那就不必勉強,可改用下列方法。
盤時可隨各人的習慣,或將左腳加到右股之上,或將右腳加到左股之上,這種坐法普通叫做單盤膝,也叫單跏趺。比較雙跏趺有些缺點,因為假使將左腳加於右股之上,那麼左膝蓋外側必落空。不能緊靠著褥墊,身子易向右傾斜,但初學的人,不能雙盤,自然以單盤為宜。但須注意姿態端直,能使身體不傾斜,那麼功效還是一樣的。
初學盤腿的時候,必將發生麻木或酸痛,必須忍耐,練習久後,自然漸進於自然。當麻木到不能忍受時,可將兩腿上下交換,假使再不能忍受,那麼可暫時鬆下,等麻木消失後再放上去,假使能十分忍耐,聽其極端麻木,漸至失失感覺,此後它能反應,自然恢復原狀,經過這樣階段,幾次之後,盤坐時便不會再麻木了。
(3)靜坐時的胸部、臀部和腹部
胸部可微向前俯,使心窩降下,所謂心窩降下,就是使橫膈膜鬆馳,胸內肺與胃之間有橫膈膜,恰在外部兩肋間凹下的地方,叫做心窩。我們初學靜坐時,常常胸隔閉塞不舒,這是說明心窩沒有下降,這時可用下面所說的調心一節,繫心臍間或臍下的辦法使橫膈膜鬆弛,心窩處輕浮而不著力,久後自能降下,而得舒適。
臀部宜向後稍稍凸出,使脊骨不曲。脊骨的形狀,本來三折如弓,在臀部處,略向外彎,所以坐時臀部宜向後稍稍凸出;但不必有意用力凸出,可依循自然的姿勢。
腹的下部宜寬放鎮定,鎮定下腹的目的,是在使全身的重心安定。
(4)靜坐時的兩手
兩手伸掌,以左掌放在右掌上面,兩拇指頭輕輕相抵,這叫「結手印」,也叫做「三昧印」或「定印」,安放在臍下跏趺之上。假使單跏趺,是右腳加在左股上,那末應將右掌安放在左掌上。兩手這樣安放,既自然又安適,且最能助長定力。
(5)其它
1、頭頸正直,但須自然不可故意挺直。
2、兩耳宜如不聞。
3、眼宜輕閉,也有主張兩眼微開的,這叫做垂簾,大抵坐時易於昏睡的,宜用這個方法。
4、口宜噤閉,舌抵上齶,也是使筋骨團結的意思。
5、呼吸宜用鼻,不可用口。
6、坐時臀部也可墊高一二寸,以各人的舒適為度,並須使腎囊不受壓迫。
7、身宜平直,脊骨不要曲,要自然安穩地端正而坐,因為身正則氣正,氣正則心也正。
8、坐畢將起,先想氣從全身毛孔放出(否則以後坐時,可能會感到煩躁不安)。
然後漸漸動身及舒放兩臂,並將兩手搓熱,撫摩面目,然後放足,用手按摩足部畢,緩緩起身。
(四)調息念佛
我們平時的心念,頃刻千里,最難降伏,因此修心的人,每每苦於無從下手,以致流而忘返,痛苦浩然。而佛法中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實是收攝萬念,最易下手,最為穩妥的一種方法。這一法門,以深信、切願來執持一句彌陀名號為綱要,不但下手簡易,隨時隨地提起就是,便於任何人的學習,而且即淺即深,能圓攝一切法門。若能至誠懇切,驀直念去,不管妄念紛飛,我只全身靠倒,一念提起則一念覺,念念提起則念念覺,久久純熟,自能使煩惱妄想,潛移默化。所以徹悟禪師說:「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假使我們能這樣念得一句彌陀熟,自然生時遠離煩惱,死後往生極樂,不離當念,得大法樂,真是我們生死凡夫,迷途的良導,苦海的明燈!所以大乘經典隨處讚揚,祖師大德苦心提倡。
念佛功夫本來要在一切時,一切處,抖擻精神,念茲在茲,假使悠悠忽忽,實難得念佛的實益。為了使念力容易純熟,在坐中調息念佛,實是一個善巧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在坐時,心中跟隨自己鼻端的呼吸,來默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可在吸時念「阿彌」,呼時念「陀佛」,或呼時念「阿彌」,吸時念「陀佛」。
念時的快慢,可隨呼吸的長短,總以不急不緩,聽其自然為宜。這樣在坐中萬緣放下,安心默念,由呼吸出入的自然規律,佛號也就隨之而念念不斷,心息相依,經過持久練習,心相愈來愈靜,氣息也若存若亡,而一句佛號仍綿綿密密,不散亂,不昏沉,漸漸證入無念、無不念的境地。所以《坐禪三昧經》說:「菩薩坐禪,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這樣的靜坐念佛,不但能使妄想消落,正智現前,同時,因調息之故,又能使氣血流暢,體力輕健。此外,若用數息念佛的方法(即一呼一吸,念佛號一句,隨默數一,這樣連續數至十,再從一數起,或連續數至一百,再從頭數起)也是可以的,可隨各人的情況相宜而行。
淨土宗有十念法門,即連聲念佛,盡一口氣為一念,此是藉氣束心的作用。唐飛錫法師在《念佛三昧寶王論》中,對隨息念佛,更有明確的說明。他說:「世上之人,多以寶玉、水晶、金剛、菩提,檀木為數珠矣,吾則以出入息為念珠焉,稱佛名號,隨之於息,有大恃怙,安懼於一息不還屬後世者哉!餘行住坐臥,常用此珠,縱令昏寐,含佛而寢,覺即續之。」這正是調息念佛的寶貴開示。
結束語
佛法如大海,轉入轉深,循序漸修,自然入軌,初學佛人,必先從明理生信處下手,信心既深,必發大願,願心懇切,必起正行,正行專一,自易純熟,功夫純正,業力得消,具足資糧前進不已,必然識心達本,永離虛妄苦惱,恢復本有的清淨光明、究竟菩提。這就是涅槃的彼岸,這就是我們真實的目的!
以上寫了這麼一大篇,說它是禪嗎?那麼禪是什麼?說它不是禪,那什麼是禪?
「佛者——覺也」,真正的法是建立在感受跟感覺上,你若是有禪的感覺,我這是如假包換的禪,你若是沒有禪的感覺,那我在這裡寫的都是廢話,對你是浪費了時間和生命,因為時間就是生命。
今天大家有這段法緣,真的是「緣生可貴。」因為一個人能夠遇到正法,需要十八萬劫的十八萬次方的時間。人,不會輕易遇到正法,而遇到正法以後,如果業障很重。也接受不了正法,也不可能得到別人給你的正受。
最後我祝福每一位讀過本書的人:希望佛法的真理,能夠破啟你對人生的迷茫;指引你對生命的徬徨;解答你對宇宙真相的疑問。但願每一個人都能點燃自覺的心燈——享受幸福快樂的生活;同時一燈引燃一燈,再指引其它徘徊迷途的人,啟迪他們的疑惑,讓智慧的火炬,帶給黑暗的宇宙予永恆的光亮。
佛歷二五五一年六月十二日 夏一文合十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讓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子的責任.希望大家發心,成為法的傳遞者和播種者.將手中的法寶.一化為十.十化為百.讓千千萬萬的眾生.都能步上成佛覺悟之道!
(完)
※凈土法門法語:佛事--學佛網
※奧運冠軍邢傲偉的學佛心路
※學佛,你真的行動了么?
※學佛的人自己要反省啊!你什麼時候想過要救眾生?
TAG:學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