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解
大乘《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解
一、昔日在燃燈佛的時代,雪山珍寶大師的弟子云童拜別師傅,下山游訪。他先參加了一個由婆羅門富豪舉辦的無遮大法會,用《毘陀論》對六萬個婆羅門做了法施,而被推上首席,得到了婆羅門富豪最高的財富布施,但云童只挑選了一根黃金手杖、一個黃金飯缽和一隻黃金水瓶和作為獻給珍寶大師的禮物。接著,他來到了蓮華城,聽聞燃燈佛將來這裡弘法,全城張燈結綵,都在迎接燃燈佛的到來。雲童善自思惟該用什麼來供養佛。他想到了用清凈無染、皎潔芬芳的蓮花來敬獻給佛,以表達自己五濁惡世誓先入的願力和決心。可是鮮花都由國王下令由王室統一收購以供養給佛,雲童在城內連一朵鮮花,甚至香油等供品都買不到。此時,有一個青衣女子迎面走來。他眼前一亮,發現女子手裡恰好捧著一束白裡透紅、新鮮欲滴的蓮花。雲童於是向女子求購蓮花。她不允,說是冒險違抗王命為供佛而準備的。最後,雙方達成了兩人生世共結連理的決定,雲童才得到女子的首肯,得償心愿,而以蓮花供養佛陀。燃燈佛終於來了,國王和王室成員以及城內的百姓都對佛頂禮膜拜,共同瞻仰佛的清凈法身。在佛行腳的前方,突然出現了一塊臭穢的爛泥地。眾皆掩鼻四散。唯有雲童脫下身上的鹿皮,且五體投地,以肉身為橋樑,恭請佛度過。佛度此爛泥地之後,正式為雲童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於五濁惡世,擊大法鼓,度諸眾生,不以為難,必如我也!
二、雲童欲供養佛,不是用的珍貴的寶物,也不是用華貴的衣服,他別出心裁地想到了蓮花。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花瓣落盡才圓成。正是因為它符合「萬法皆空」、一切皆「不住於相」的真理。佛陀百千萬劫難得遭遇,供養佛,當盡顯至誠的恭敬心。雲童作此供養,不為求財,更不為求名利,世間的福報對他而言,如過眼煙雲。他求的是圓成佛道,在五濁惡世,可以普渡眾生,讓眾生離苦得樂。能發這樣的大願,用來作為供品的,如世間的財富等等皆是俗物,只有聖潔、超凡拔俗的蓮花才能表達他的願力和精神。以蓮花供養佛,已經遠遠超脫了它本來的色相。「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三、雲童供養給佛蓮花時,把蓮花拋向空中,同時心中默默許願,說也奇怪,蓮花中的五莖直接飛到燃燈佛的頭頂上方,化成一座大青蓮華寶幢,另兩莖則護住佛的雙肩,隨同佛的前進而緩緩移動。當他五體投地、以肉身作為橋樑供佛度過爛泥地時,更是體現了無比清凈的恭敬心。雲童當時的心念僅是想盡一切辦法護佛蓮足而已,至於自己的身體髮膚,全都置之度外,因而當下即證得「身心圓明、隨處清凈、三輪體空、不動道場」!雲童深知,行布施,當「不住於相」。菩薩行布施,應當明了施者空、受者空、所施之物亦空的道理。「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三輪體空,才是真正的「無住相布施」。
四、大家都知道,佛教中有著名的指月喻。以手指月,譬喻通過佛陀的指點,眾生得以破迷開霧、明心見性;這個姿勢,在佛教的十二因緣說——生死輪迴圖中,我們也看見。以手指月,同於「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佛陀以手指月,是為了讓眾生看到皎潔的月亮,等同於渡船是為了讓眾得登彼岸。
五、「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法無定法,我們都清楚,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中的法,實際上都是意識的產物,這個世界,猶如萬花筒,有形的東西都有成住壞滅的過程,無形的東西更加不易捉摸。一切都處在無常變化之中,法塵當然也不例外。為求解脫而修道,為了成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來意謂成佛得道,只是藉此名來說明,恰似我們以明月來指代天上那個宇宙中的球體一般。因而有如是之說。
六、不執著於名相:世間的萬事萬物,五欲六塵、色受想行識……,沒有一樣可以脫離假名,一旦失去了假名,就都不可說明了。說到法相,也不過是個虛妄的表相,諸行無常。故不應取法相;而非法相也只是個和法相相對的概念,為另一名相而已,同樣不可取。同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皆不可取。
佛法,是珍貴的,可以讓眾生出離生死;然而即便是佛法,也不該執著,一旦執著,即是妄執,又墮入無明輪迴的惡性循環中去了。是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七、宇宙,上下四方曰「宇」,過去現在未來曰「宙」;同樣的,世界,「世」指的是時間,「界」說的是空間。宇宙、世界說明的都是恆久遠以來的時空。照佛經上說,存在於三千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也就是存在於無數的蓮華藏世界當中,從無始以來,流向無限久遠的未來。如恆河沙數的眾生,借因緣和合,流轉於浩瀚的宇宙之中,生死輪迴,周而復始。
八、一切眾生,上到天界,下到地獄,從較高級的生命形態,到低級的生命形態,從無形的,到有形的,林林總總,萬事萬物,都平等無異。我們都知道,人體是四大和合的虛妄之物,每分每秒都在變化,經歷著生老病死的過程。推而廣之,到樹、到鳥、到草、到蟲……,一切的一切,都處在無常中,都在承受著苦痛。認識到諸法無我,大到整個宇宙,小到一粒微塵,都是空幻不實的,無用執著。故而「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
九、世間的可見、可聽、可嗅、可嘗、可觸等諸物,或者不可見、不可聽、不可嗅、不可嘗、不可觸等諸物,都是了無分別的。宇宙萬有,實同一本體。故是相非相,非相非非相;佛即眾生,眾生即佛。是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十、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為了導引眾生認識到宇宙人生的真相,諄諄教誨、說法四十九年。因應眾生的根基,契理契機地為人們開示了八萬四千法門,以三佛乘(聲聞乘、辟支佛乘、菩薩乘)而別。
十一、佛陀,以及過去現在未來的諸佛如來,慈悲憐憫眾生身處三界火宅,沉溺於五欲六塵,承受著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在八風之中搖曳不止。佛為救度眾生,以四聖諦作為開導,教菩薩法,讓眾生止惡行善,得以出離生死輪迴,而入自在解脫之境。佛教大乘的八大宗派,各有各的修行方法和特色,說到究竟,都是為了證悟無上佛性。通達佛性、徹見明光,即入於涅槃。此經即為解說般若智慧,即為眾生「降伏其心」之作,即為一切大乘經典的總集。故而「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十二、宇宙人生的真相,是苦、空、無常、無我;可是眾生受無明習氣的束縛,卻看不破。佛在每個人的心中,可是眾生卻總是向外馳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諸相空相,空有不二,了了分明。還何用分別、妄想、執著?故而須菩提言:「是福德即非福德性」;佛說:「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十三、中國禪宗五祖弘忍大師在發現了寂寂無聞的慧能之後,為了破除他的空執,以杖擊地,示意他在夜晚三更時與自己來會面。弘忍在為慧能開解了《金剛經》之後,慧能從內心發出感嘆:「何其自性本自清凈, 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本無動搖, 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大師清楚慧能已經徹悟自性,於是把衣缽託付給了他。
十四、自性,本存在於眾生的心中,一旦開發出,浩浩渺渺,可以遍布無盡的虛空。可是,眾生被無明所困,不能覺知;眾生清凈的佛性,就是被俗塵雜念給遮蔽住了。如何撥開迷霧,掃盡塵垢,就是眾生修行的內容。對於世俗的慾望、雜塵,絕不該愛取,而應該清醒地認知其本性。是故「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十五、人對於世上的萬事萬物,都會產生苦、樂、舍三種感受。人們都願意趨樂避苦,因而從戀惡的分別,產生愛執。實際上,認識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會清楚垢凈無別。放下執著,不著污染,即見如來藏。清清凈凈的佛性,「本無所染,明妙坦蕩」,眾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十六、看到美女,我們如作不凈觀,美女也等同於一堆白骨;看到樹木,如把它分解開來,也只是一些元素的化合物…… 如此等等,一切的一切,實際上我們看到的,觸摸到的,都是事物顯現的假相。推及開來,其它有形的、無形的,表現的也都只是假相而已。這些幻相,對我們來說,可有可無,可實可虛,可空可有。是故「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十七、佛法,是無為法,是出離世間的,但是「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不離世間覺」,欲塵即蓮花、眾生即佛陀、煩惱即菩提。世尊說無有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應以名稱,不應以色相,不應以法相,而說「如來所得法」。「如來所得法」,非空相,非實相,有實有虛,亦「無實無虛」。
十八、「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則是離空相而行,即為著相,此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恰似人有善惡兩種念頭之分,當修行還不得力時,要藉助白豆、黑豆、瓶子來區分善念、惡念,等到惡念漸漸不起,甚至連善惡的區分都沒有了時,白豆、黑豆、瓶子也全都可以捨棄了。「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十九、在博客上看到有些朋友很喜歡強調「我」的概念,其實,這個所謂的「我」真的如此獨特嗎?在娑婆世界,就有多少個這樣的「我」呢?再推而廣之,到整個宇宙,又會有多少呢?無量無邊不可計數。人都是宇宙元素的合成體,因為因果業力,聚合在一起生死流轉於六道。「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我、你、他、她其實都一樣,在某個相同或者不同的時刻,實際上已經發生了變化,不再是從前的那個我、你、他或者她了,不論在何時,請想一想,你自認為的那個「你」,也就是你認為的自己,究竟是誰?
二十、恆河沙數的眾生存在於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作為宇宙能量的載體,沉淪於生死業海。佛教眾生要脫離苦海,去證真如法性,也就是去發現宇宙中存在的永恆不變的生命。這個恆常的生命就是佛性,就是明光,就是一切眾生的真如本體。而在此法身中,哪裡還有「我、你、他、她」的概念呢?大家都是一體同根的。「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二十一、菩薩,是覺悟有情的意思。為了度脫眾生,菩薩是不遺餘力的,「通常眾生照顧自己的心思,就是菩薩用來照顧眾生的心思」。「我」,只是世間法中的一個稱謂,究根底,其實是沒有意義的。說到「你,他(她)」,也是同樣。對於這樣虛無的概念,是可以捨棄的。因而,無我,無你,無他,或無她。「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二十二、色身,是四大宇宙元素的集合體,也是靈魂的載體。四大宇宙元素為空,故而色身亦空。一切色身,皆是如此;一切的非色身,亦復如是。種種色,種種非色,亦皆如是。是故「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
二十三、有人說,世界上除了雙胞胎之外,還總是會存在一些長相很相似的人,這樣的人我曾經遇見過幾對。本來生活環境可能天遠地遠,為什麼還會如此相似呢?人的色相,本來虛空,都只是一些有機化合物所顯現的外相,因而好看或者難看、相像或者不相像,實質上都沒有什麼分別。人、非人的色相;色相、非色相……諸相皆不可得。故而「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
二十四、大自然中,世界每年都要走過春夏秋冬,看盡風花雪月,這四季的變換、種種的景象,呈現出各種各樣的顏色,形成各式各樣的風景。這種種的色,都是幻變的;所顯現的種種相,也是幻變的。色即是相,相不異於色,本無具足,或不具足,是故「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二十五、「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眾生皆有佛性,佛念念皆眾生,唯願眾生得離苦。是心即佛,是心作佛,佛心即眾心,眾生心生一念,佛悉知悉見;哪怕細如毫髮,佛也能洞知洞見。故而「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二十六、諸佛的法身住於虛空之中,倏忽之間,能夠遍游無數佛國凈土。這個速度,不是凡塵中的飛行器、汽車等等所能比擬的。法身的旅行,猶如光,來去自在只在一念頃。我們的法身,也就是識體,也即你的心識。有誰能夠描繪得出心的形狀呢?心是有形的嗎?還是無形的?是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二十七、佛住在最高的法界當中,不生不死,無苦無樂,如如不動。這永恆不變的境界,也沒有過去、現在、未來。「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在一體同觀的宇宙,眾生沉溺於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輪迴往複里,因為不清楚自己從何而來,所以也不知道自己將歸去何方。而實際上眾生的心就在那裡,從來不曾改變過。
二十八、佛因應眾生的根機,為對治貪嗔痴的無明煩惱,開示了八萬四千法門,讓眾生方便修行證果。各個法門,無有利鈍差別,均是平等的;只要持心恆修,就能成就。去除妄心,而以清凈心,專心修持,即可得解脫。故「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十九、大乘的佛弟子首要當護的是菩提心。一旦失卻菩提心,即著私心雜念;一著私心雜念,即處妄念當中;一處妄念之中,即是妄想執著;一妄執,即困於無明。一旦無明,即著我、人、眾生、壽者,再修任何善法,也成妄修,無法成就。是故「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十、對世間的安逸享樂,我們不應貪著;對世間的財富名望,我們也不應貪著……超脫這世間的俗物,對於佛法,例如菩提心,我們亦不應貪著;對於清凈心,也是如此。故而佛說:「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三十一、面對著一支水,當人們的內心發出例如感恩等的真誠讚歎時,水將會形成異常美麗的晶體形狀。可知,眾生皆有佛性。同樣,對於四周的事物、人類、非人類……,實際上,我們全同一體,毫無例外。故而佛說:「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
三十二、當人出生之後,他(她)就用稚嫩的眼睛看著這個世界,慢慢的,他(她)就會辨別了:那是我的爸爸,那是我的媽媽;當人成熟了之後,他(她)就會頑強地追逐一些東西:我的財富、我的名望……我的一切。「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眾生不能捨棄我執,念念皆為有我,而成為生死輪迴中的一粒微塵。
三十三、「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宇宙、非宇宙,日月、非日月,星辰、非星辰,聖人、非聖人,物質、非物質,微塵、非微塵;相、非相,名、非名,人、非人,心、非心,一切、非一切……宇宙萬相,原本無相。
三十四、眾生的眼識通過肉眼看到世間的萬事萬物,紅的、綠的、紫的……五彩繽紛,絢爛奪目。樹葉從初生時的淺綠,到旺盛時的暗綠,再到飄落時的枯黃……這種種的色,也日復一日地在衰敗、再生。「花無百日紅」,在這虛幻的輪轉中,我們尋覓不到永恆。故而世尊說:「若以色見我,…不能見如來」。
三十五、眾生的耳識通過肉耳聽到世間的各色音聲,尖細的、溫雅的、低沉的……或悅耳動聽,或者鴰噪難聞。嬰兒從能發出滑嫩的乳聲,到成人後成熟的音調,再到年老時虛弱的語聲……這種種的音聲,也在高低起伏中變化。在這若有若無、虛無飄渺的幻變之中,我們撲捉不到哪怕是剎那的恆常。是故世尊說:「… 以音聲求我,…不能見如來」。
三十六、法身是如如不動的真體,無色無相,不著不住。在法界之中,法身盡虛空際,不能目測,不能耳聞。若以色見,或以音聲求,是想以實觀虛,以幻得常,真乃妄念。故而「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三十七、「昆蟲草木,皆不可傷」。世界上,不論有情無情的物命,都和我們息息相關,在往世,或者在無數久遠劫以前,大家互相都曾為親友眷屬。本是一體同根,只是因果造化,再見時互不相識。證悟成佛,何來相或非相?「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十八、在現在的五濁惡世,眾生遭受的災禍猶盛於從前。我們當生起慈悲之心,且付諸行動,救拔眾苦,令眾得樂。「濟人之急,救人之危」,做布施而不求回報。假如因此而兩手空空,可是心卻是充實盈滿的。什麼是空?什麼是有?空有原來並不是概念。當你看到了明光,才知道佛性是多麼的圓滿廣大。「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
三十九、佛法,原本作用於宇宙之中,充溢於整個虛空之間。誰說佛法是可見的?誰又能說佛法是不可見的?法,是無相的,又是有相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原無有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四十、「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這用來布施的寶物多到不可計數,但是也只能得到很大的福報而已;真正的菩薩行布施,不住於相,不住色聲香味觸法,此種布施,所得功德福德,前者比起來,雖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也。是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四十一、俗塵中,世人總是因為貪嗔痴而生計較,得失、名利……如此等等。因為得失心而忘掉了感恩、平等、清靜,故而不自覺地處在煩惱困苦當中。「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真正的布施,不是患得患失,而是廣大的利他。當我們脫離了這些所謂的欲塵俗相,我們就擺脫了自私之心。「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四十二、出世間的無為法,每時每刻,都在自自然然的發生著作用。輪迴著眾生,生滅著無情。這偉大的宇宙能量,不論你感知或不感知,不論你信奉或不信奉,自始至終他都存在且在運作著。恰如真如法性,從無始以來還將最後持續到永恆。是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