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年能生產多少架戰鬥機和發動機?

圖片為中國海軍航空兵裝備的殲-15艦載戰鬥機,該型戰鬥機將參加9月3日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空中分列式,據了解,自2013年殲-15艦載戰鬥機開始批量生產以來,中國海軍航空兵已經完成接收首批10架殲-15戰機的工作,而且第二批殲-15戰鬥機也已經開始加速生產步伐。

【鷹眼圖說軍事 海外評中國第121期】中國每年到底能生產多少架戰鬥機和發動機呢?這是中國軍迷和外國軍事媒體十分關心的問題,近日,美國媒體就中國戰鬥機生產、航空工業能力進行了一輪討論,這些討論也許未必能夠準確詮釋中國戰機工業能力的全部,但卻至少能夠為我們勾勒出中國航空工業在戰鬥機和發動機生產上的輪廓。

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一年能生產10萬架各型號軍用飛機的時代不同,現代戰鬥機生產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精密,由於現代戰鬥機上有大量的電子設備和計算機系統,這對戰鬥機生產造成了巨大的挑戰,我們知道,飛機和發動機製造技術所涉及的領域包括裝配、鑄造、鍛造、成形、機械加工、特種加工、焊接、熱處理和表面處理、工藝檢測、複合材料加工等等很多方面,它是由一個國家的科學與技術的基礎能力和水平所決定的,一個國家的技術和工業水平直接決定了戰鬥機生產的產能。

如果一架戰鬥機的零配件需要大量依靠國外進口,這就必然會影響其生產效率,因為這中間還多了一個生產協調的問題,但那些技術水平強大的國家則完全不需要顧慮這些。例如,美國目前在F-35戰鬥機生產線已經可以確保該型戰鬥機的年生產量達到每年100至150架,而其最高生產目標是每年300至360架,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能力,中國戰鬥機和發動機生產也曾經受制於零配件進口的問題影響,例如殲-10戰鬥機的一些複合材料和電子設備曾經進口過法國和以色列的產品,這些都讓殲-10戰鬥機最初的產量維持在每年20架上下。

但隨著中國航空工業技術能力的提高,中國殲-10戰鬥機的國產化率從最初的65至75%,提高到目前的90%左右,除去發動機外,殲-10B/C戰鬥機實際上已經完全實現了國產化,也就是說,中國想生產多少就能生產多少不受外國限制,限制中國戰鬥機和發動機生產效率的主要還是需求量影響,因為現代戰鬥機的售價是極其高昂的,以第五代戰鬥機為例,一架出口給日本的美國製造F-35售價高達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億元,如果中國一年訂購和生產戰鬥機為60架,那麼其一年的花費約合計為200億元人民幣,這可不是個小數目,更何況這還僅僅是戰鬥機自身的價格,並不包括空空導彈等武器、維修、維護保養和備用發動機、飛行訓練等等費用。

所以,決定戰鬥機和發動機年生產能力與需求量有關,我們以日本為例,得益於工業技術能力的提高,該國在戰鬥機生產能力上其實並不低,但受制於可憐的訂單數量,日本在2000年後開始生產的F-2戰鬥機其年產量只有個位數,因為其總需求量只有不到95架,而美國之所以要求洛馬公司達到年產360架戰鬥機的能力,也是因為美軍數千架戰鬥機訂單讓生產企業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來解決生產效率的問題,比如脈動生產線和協同生產技術等等。

圖片為F-35戰鬥機的脈動生產線,大家注意了啊,這個脈動可不是維生素功能飲料,現代戰鬥機脈動裝配生產線最初從福特公司的移動式汽車生產線衍生而來,是連續移動裝配生產線的過渡階段,不同的是脈動裝配生產線可以設定緩衝時間,對生產節拍要求不高,當生產某個環節出現問題時,整個生產線可以不移動,或留給下個站位去解決,當飛機的裝配工作全部完成時,生產線就脈動一次。簡單講,戰鬥機的脈動生產線類似於將戰鬥機當作汽車來生產,這與過去的停機場式戰鬥機生產明顯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

2010年5月28日,中國第一條飛機整體裝配脈動式生產線——「飛豹」飛機脈動生產線在中航工業西飛總裝廠正式投入使用。這條脈動生產線通過數控定位器多自由度調姿定位技術、大部件自動化對接技術、數字化測量技術和軌道移動技術等先進裝配技術的集成應用,全面提高了飛機的總裝配技術水平和裝配質量。在飛豹戰機之後,我國又在殲-11和L-15教練機的生產線上實現了脈動式運行,這些都提高我軍戰鬥機和發動機生產的效率。實際上,上面列舉的脈動生產線的例子只是中國提高飛機生產效率的一個方面,近年來,中國在飛機裝備製造業的進步是全面性的,無論是、複合材料加工、零配件加工能力,還是飛機總裝、調試和生產裝配水平,中國絕對是進步最大的優等生。

那麼,現在中國一年到底能生產多少戰鬥機呢?大家知道,中國目前有三個主要的戰鬥機和戰鬥轟炸機生產廠商,分別是沈飛、成飛和西飛,這三家生產廠生產的戰鬥機和戰鬥轟炸機分別為:沈飛的殲-11、殲-15和殲-16系列;成飛的殲-10和殲-20系列;西飛的殲轟-A/B系列,外國媒體稱,從2013年5月至2014年年中,沈飛一共生產了10架交付海軍的01批殲15、4架交付空軍某部的殲11BS、6至8架已經交付海軍某部的殲11BH、8架交付海軍另一單位的殲11BSH和8架殲11BH、以及從1611到1614的4架殲16原型機,保守估計,其年產量也應突破40架。而成飛大約在同一時間生產了40至50架殲-10A、殲-10S和殲-10B戰鬥機,以及4架殲-20原型機,加上西飛生產的12架殲轟-7A/B飛機,合計年產量大約為100架左右,這個數字略低於美國,但高於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二。而航空發動機從太行到無人機用渦噴發動機,大約年產量為90至120至台左右。

最後外國媒體還對中國2015年度戰鬥機和軍用航空發動機生產量進行了預測,他們預計中國沈飛2015年將生產20架殲-11和6架殲-15、12至16架殲-16,合計約為43架,成飛大約生產50架左右的殲-10,西飛大約生產4至6架殲轟-7A/B,共計95至100架戰鬥機,而且2015年,其他飛機生產企業還將生產20架教練機、20架特種飛機、100架直升機和15架轟炸機。配套發動機產量大約為100至120台。


推薦閱讀:

三主要道甚深引導筆記·開妙道門 改正動機與觀察所修之法
說明司馬遷《史記》的寫作動機-慧光異言堂 ::
逐步推進 盤點各車企1.2T發動機戰略
德國賓士發動機製造過程全剖析

TAG:中國 | 發動機 | 戰鬥機 | 生產 | 戰鬥 | 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