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打春」,「立」是「開始」的意思,中國以立春為春季的開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古人將立春定為24個節氣之首。立春之日,晚上七點時仰望星空,可見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東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稱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立春的「立」表示開始,「春」表示季節,故立春有春之節氣已開始之意。農諺有「春打六九頭」、「幾時霜降幾時冬,四十五天就打春」之語,從冬至開始入九「五九」四十五天,因而立春正好是「六九」的開始。由來立春作為節令早在春秋時就有了,那時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個節令,到了《禮記?月令》一書和西漢劉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訓》中,才有24個節氣的記載。在漢代前曆法曾多次變革,那時曾將24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定為春節,意思春天從此開始。這種叫法曾延續了兩千多年,直到1913年,當時的國民政府正式下了一個文件,明確每年的正月初一為春節。此後立春日,僅作為24個節氣之一存在並傳承至今。習俗立春亦稱「打春」、「咬春」,又叫「報春」。這個節令與眾多節令一樣有眾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慶賀祭典與活動,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餅、春盤、咬蘿蔔之習俗等。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我國曆朝歷代的迎春儀式隆重而浩大。此時的立春已經超過了農曆24節氣只標示節令與氣候的功能,而是已經被當成一個節日了,因此在歷史上便演化出了許多圍繞立春而舉辦的活動及民俗,如「春娃」、「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等。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盤、吃春餅、吃春卷、嚼蘿蔔之俗,一個「咬」字道出節令的眾多食俗。春盤春餅是用蔬菜、水果、餅餌等裝盤饋送親友或自食,稱為春盤。養生飲食調養方面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素問藏氣法時論》說:「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過了立春就意味著春天要到了,萬物生髮,一派生機勃勃。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髮,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於一個「生」字。按自然界屬性,春屬木,與肝相應。肝的生理特點主疏泄,在志為怒,惡抑鬱而喜調達。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疏肝力理氣的草藥和食品,草藥如枸杞、鬱金、丹參、元胡等,食品選擇辛溫發散的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等靈活地進行配方選膳。在春季精神養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愉悅的好心態。同時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發陳」之時,借陽氣上升,萬物萌生,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通過適當的調攝,使春陽之氣得以宣達,代謝機能得以正常運行。 介紹公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後為雨水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330度,為交「雨水」節氣。雨水,表示兩層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我國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勸。」此節氣,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後食的樣子;五天過後,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天,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雨水節氣一般從2月18日或19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由來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每年的2月19日前後,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雨水節氣一般從2月18日或19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雨水和穀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 雨水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意思是說,雨水節氣前後,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書》中就有雨水節後「鴻雁來」「草木萌動」等物候記載。習俗民間到了雨水節,出嫁的女兒紛紛帶上禮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婦女,須帶上罐罐肉、椅子等禮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久不懷孕的婦女,則由母親為其縫製一條紅褲子,穿到貼身處,據說,這樣可使其儘快懷孕生子。此項風俗現仍在農村流行。雨水這天在民間還有一項特具風趣的活動叫「拉保保」。(保保則是乾爹)。而雨水節拉乾爹,意取「雨露滋潤易生長」之意。以前人們都有一個為自己兒女求神問卦的習慣,看看自己兒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個乾爹。而找乾爹的目的,則是為了讓兒子或女兒順利,健康的成長。於是便有了雨水節拉保保的活動。此舉一年復一年,久而成為一方之俗。養生在雨水節氣之後,隨著降雨有所增多,寒濕之邪最易困著脾臟。同時濕邪留戀,難以去除,故雨水前後應當著重養護脾臟。雨水節氣中,地濕之氣漸升,且早晨時有露、霜出現。所以針對這樣的氣候特點,飲食調養應側重於調養脾胃和祛風除濕。又由於此時氣候較陰冷,可以適當地進補,如蜂蜜、大棗、山藥、銀耳等都是適合這一節氣的補品。這種變化無常的天氣,容易引起人的情緒波動,乃至心神不安,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對高血壓、心臟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為了消除這些不利的因素,除了應當繼續進行春捂外,應採取積極的精神調攝養生鍛煉法。保持情緒穩定對身心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雨水後,春風送暖,致病的細菌、病毒易隨風傳播,故春季傳染病常易暴發流行。每個人應該保護好自己,注意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的發生。 介紹驚蟄(jīng zhé),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即為驚蟄,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蟄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gòu)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進入仲春,桃花紅、李花白,黃鶯嗚叫、燕飛來的時節。按照一般氣侯規律,驚蟄前後各地天氣已開始轉暖,雨水漸多,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由來和其他節氣相同,驚蟄日期也和農曆沒有必然聯繫。每年3月4日~7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驚蟄雷鳴最引人注意。如「未過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雲不開」。驚蟄節氣正處乍寒乍暖之際,根據冷暖預測後期天氣的諺語有:「冷驚蟄,暖春分」等。驚蟄節的風也有用來作預測後期天氣的依據。如「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驚蟄吹南風,秧苗遲下種"。現代氣象科學表明,「驚蟄」前後,之所以偶有雷聲,是大地濕度漸高而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或北上的濕熱空氣勢力較強與活動頻繁所致。習俗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2、「打小人」驅趕霉運驚蟄象徵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養生驚蟄時節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養生應順乎陽氣的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從飲食方面來看,驚蟄時節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動物脂肪類食物。可多食鴨血、菠菜、蘆薈、水蘿蔔、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藥、蓮子、銀耳等食物。由於春季與肝相應,如養生不當則可傷肝。現代流行病學調查亦證實,驚蟄屬肝病的高發季節。此外,諸如流感、流腦、水痘、帶狀皰疹、流行性出血熱等在這一節氣都易流行爆發,因此要嚴防此類疾病。 介紹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後(20日~22日)交節,農曆日期不固定,這時太陽到達黃經0°。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另《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有《明史?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中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便是說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並發出閃電。由來春分是從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開始至4月4日(或5日)結束。春分,每年公曆3月20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0度(春分點)時開始。這天晝夜長短平均,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稱「春分」。春分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其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徵,春分時節,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都進入明媚的春天,在遼闊的大地上,楊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漢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至於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習俗1、豎蛋春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2、吃春菜"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3、送春牛春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春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4、粘雀子嘴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元,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元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5、春祭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6、祭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此俗歷代相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養生由於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素問?骨空論》:「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傳統飲食養生與中醫治療均可概括為補虛、瀉實兩方面。如益氣、養血、滋陰、助陽、填精、生津為補虛;解表、清熱、利水、瀉下、祛寒、去風、燥濕等方面則可視為瀉實。中醫養生實踐證明,無論補或瀉,都應堅持調整陰陽,以平為期的原則,科學地進行飲食保健,才能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春天到來從立春節氣到清明節氣前後是草木生長萌芽期,人體血液也正處於旺盛時期,激素水平也處於相對高峰期,此時易發常見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壓、月經失調、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在此節氣的飲食調養,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熱、偏寒、偏升、偏降的飲食誤區,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其原則必佐以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涼,食後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 介紹清明節,英文標準譯名:Tomb-sweeping Day或者Pure Brightness。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的陽曆四月五日左右。(此節日現已列入國假3天)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在古時,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三月節」。由來《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習俗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清明節掃墓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說可以阻止鬼魂進宅。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養生「就中醫養生來講,清明是一個尤為重要的節氣。」中醫認為人應四時,春季萬物生長,機體也是如此。從中醫來說,吐納調息法對人體陽氣有益。因此,建議大家穿著寬鬆衣服多到空氣清新之處,比如公園、廣場、樹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盡量多活動,使陽氣增長有路。而立春之後,體內肝氣隨著春日漸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際達到最旺。常言道過猶不及,如果肝氣過旺,會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還可造成情緒失調、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發各種疾病。這段時間是高血壓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期,要予以重視。清明節又稱「寒食節」,有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禁火吃冷食的習慣。不過,有些人是不適合吃冷食的,在清明時節,凡是耗損或阻礙陽氣的情況都應該避免。清明時節的飲食宜溫,應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時令蔬菜,還有白菜、蘿蔔等也適宜多吃。另外,清明節氣中可多吃些護肝養肺的食品,比如薺菜、菠菜、山藥,對身體有好處。 介紹穀雨,位於二十四節氣表的第六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穀雨時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這時天氣溫和,雨水明顯增多,對穀類作物的生長發育關係很大。雨水適量有利於越冬作物的返青拔節和春播作物的播種出苗,古代所謂「雨生百穀」,反映了「穀雨」的現代農業氣候意義。但雨水過量或嚴重乾旱,則往往造成危害,影響後期產量。穀雨在黃河中下游,不僅指明了它的農業意義,也說明了「春雨貴如油」。中國古代將穀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嗚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勝降於桑。」是說穀雨後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著布谷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然後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由來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這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所以說「春雨貴如油」。穀雨是「雨生百穀」的意思,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下而上也」,故此得名。穀雨時節,南方地區「楊花落盡子規啼」,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自然景物告示人們:時至暮春了。關於穀雨節的來歷,據《淮南子》記載,倉頡造字,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黃帝於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布倉頡造字成功,並號召天下臣民共習之。這一天,下了一場不平常的雨,落下無數的穀米,後人因此把這天定名穀雨,成為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習俗1、禁殺五毒穀雨以後氣溫升高,病蟲害進入高繁衍期,為了減輕病蟲害對作物及人的傷害,農家一邊進田滅蟲,一邊張貼穀雨貼,進行驅凶納吉的祈禱。2、漁家流行穀雨祭海穀雨時節正是春海水暖之時,百魚行至淺海地帶,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俗話說「騎著穀雨上網場」。為了能夠出海平安、滿載而歸,穀雨這天漁民要舉行海祭,祈禱海神保佑。3、走穀雨古時有「走穀雨」的風俗,穀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4、喝穀雨茶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穀雨摘茶習俗。5、穀雨食香椿北方則有穀雨食香椿的習俗。6、穀雨祭祀文祖倉頡「穀雨祭倉頡」,是自漢代以來流傳千年的民間傳統。7、洗澡消災避禍在西北地區,舊時,人們將穀雨的河水稱為「桃花水」,傳說以它洗浴,可消災避禍。養生穀雨到來,暮春到了,萬物生長漸旺,天氣也漸熱。中午氣溫較高,但早晚氣溫仍較低,因此早晚時要適當加穿衣服,尤其要注意切勿大汗後吹風,以防感冒;過敏體質的人外出時還要預防花粉過敏,預防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的發作。此時陽氣漸長,陰氣漸消,要早睡早起,不要過度出汗,以調養臟氣。另外,由於穀雨時節雨水較多,要防濕邪侵入人體,出現肩頸痛、關節疼痛、脘腹脹滿、不欲飲食等病症。在情志、運動方面也如清明節養生一樣,保持心情舒暢、心胸寬廣,聽音樂、釣魚、春遊、太極拳、散步等都能陶冶性情,切忌遇事憂愁焦慮,甚至動肝火。此時,肝臟氣伏,心氣逐漸旺盛,脾氣也處於旺盛時期,正是身體補益的大好時機,但不能像冬天一樣進補,應當食用一些益肝補腎的食物,以順應陰陽的變化,為安然度過盛夏打下基礎。 介紹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農曆的立夏。「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由來立夏時節,萬物繁茂。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所以,我國古來很重視立夏節氣。據記載,周朝時,立夏這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並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習俗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宮廷里「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 立夏日,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 有的地方還有立夏日稱人的習俗。養生立夏之後,天氣逐漸轉熱,飲食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立夏以後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總之立夏之季要養心,為安度酷暑做準備,使身體各臟腑功能正常,以達到「正氣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傳統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因此,值此時節,人們要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臟的保養,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介紹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每年5月21日或22日視太陽到達黃徑60°時為小滿。由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所以叫小滿。南方地區的農諺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干斷思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裡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乾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習俗江南一帶則有「小滿動三車」的說法。它是對江南小滿農事的形象總結。所謂「三車」即水車、紡車、油車。在農諺中,百姓以「滿」指代雨水的豐裕程度,小滿正是江南早稻追肥、中稻插秧的時節,如若田裡不蓄滿水,就會造成田坎乾裂,無法插秧,影響農作物的收成。因此天旱的年份,人們會早考慮,巧安排,以人力或畜力帶動水車灌溉水田。過去行走在偏僻的江南古鎮水田邊,時常會見到水牛蒙住雙眼轉動水車的木車盤帶動龍骨水車提水,或人力雙腳交替踏車提水的情景。養生進入小滿後,氣溫不斷升高,人們往往喜愛用冷飲消暑降溫,但冷飲過量會導致腹痛、腹瀉等病症。此時進食生冷飲食易引起胃腸不適而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由於小兒消化系統發育尚未健全,老人臟腑機能逐漸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現此種情況。因此,飲食方面要注意避免過量進食生冷食物。 另外,小滿後不但天氣炎熱,汗出較多,雨水也較多,飲食調養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常吃具有清利濕熱、養陰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黃瓜、黃花菜、水芹、荸薺、黑木耳、胡蘿蔔、西紅柿、西瓜、山藥、鯽魚、草魚、鴨肉等,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膩、生濕助濕的食物,當然也可配合葯膳進行調理,還可以常飲些生脈飲以益氣生津。 介紹芒種,是農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75°時為芒種。由來芒種是表徵麥類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個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時至芒種四川盆地麥收季節已經過去,中稻、紅苕移栽接近尾聲。大部地區中稻進入返青階段,秧苗嫩綠,一派生機。「東風染盡三千頃,折鷺飛來無處停」的詩句,生動的描繪了這時田野的秀麗景色。到了芒種時節,盆地內尚未移栽的中稻,應該抓緊栽插;如果再推遲,因氣溫提高,水稻營養生長期縮短,而且生長階段又容易遭受乾旱和病蟲害,產量必然不高。紅苕移栽至遲也要趕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過遲,不但乾旱的影響會加重,而且待到秋來時溫度下降,不利於薯塊膨大,產量亦將明顯降低。農諺"芒種忙忙栽"的道理就在這裡。習俗送花神農曆二月二花朝節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此俗今已不存,但從著名小說家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中可窺見一斑:「(大觀園中)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千旄旌幢的,都用綵線系了。每一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事。滿園裡綉帶飄飄,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由此可見大戶人家芒種節為花神餞行的熱鬧場面。安苗系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於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養生中醫養生專家提示我們,芒種節氣的最佳時令飲食是:桑椹。又名桑果,早在兩千多年前,桑椹就已是皇帝御用的補品。成熟的桑椹味甜汁多,酸甜適口,又被稱為「民間聖果」。桑椹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腎經,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烏髮明目等功效,主治陰血不足而致的頭暈目眩、耳鳴心悸、煩躁失眠、腰膝酸軟、鬚髮早白、消渴口乾、大便乾結等症。桑椹入胃,能補充胃液的缺乏,促進胃液的消化,入腸能促進腸液分泌,增進胃腸蠕動,因而有補益強壯之功。現代醫學認為,桑椹果實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蔗糖、果糖、胡蘿蔔素、維生素(A、B1、B2、C)、蘋果酸、琥珀酸、酒石酸及礦物質鈣、磷、鐵、銅、鋅等營養物質。桑樹特殊的生長環境決定了桑椹具有天然生長、無任何污染的特點,被醫學界譽為"21世紀的最佳保健果品"。 介紹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為夏至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28″44),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南方各地從日出到日落大多為十四小時左右。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0℃左右。由來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古時夏至日,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疫癘、荒年與飢餓死亡。《史記?封禪書》記載:「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夏至作為古代節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遼史》),清朝又是「夏至日為交時,日頭時、二時、末時,謂之『三時』,居人慎起居、禁詛咒、戒剃頭,多所忌諱……」(《清嘉錄》)。習俗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麵條,俗稱過水麵,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煙台萊陽一帶夏至日薦新麥,黃縣(今煙台龍口市)一帶則煮新麥粒吃,兒童們用麥秸編一個精緻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裡撈,既吃了麥粒,又是一種遊戲,很有農家生活的情趣。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總稱伏日。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廣東地區,人們喜好在夏天滋補涼食避暑,因此居民在夏季普遍煲清補涼湯、涼茶、酸梅湯等比較傳統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而且夏天食物多調醋,少鹽、少姜、少蒜、味清淡,以粉面、瘦肉、青菜、瓜類等為主。養生在中醫養生理論中,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這一時節的養生保健,一方面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另一方面,夏至也是所謂「陰陽爭死生分」的時節,俗話說「夏至—陰生」,也就是說,儘管天氣炎熱,可陰氣已開始生長。在此時節,為順應自然界陰陽盛衰的變化,一般宜晚睡早起,並利用午休來彌補夜晚睡眠的不足。年老體弱者則應早睡早起,盡量保持每天有7小時的睡眠時間。夏至時節,大多數人會有全身睏倦乏力以及頭痛頭暈的癥狀,嚴重者可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於這一時節氣溫高,人體只能通過排汗來散熱,使人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時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使人體血容量減少,大腦會因此而供血不足,進而造成頭痛頭暈。造成頭痛頭暈的另一種原因是,人體出汗時體表血管會擴張,更多的血液會流向體表,這種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壓偏低的人血壓更低,從而發生頭痛頭暈。 介紹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slight heat)。《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 小暑養生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這時江淮流域梅雨即將結束,盛夏開始,氣溫升高,並進入伏旱期;而華北、東北地區進入多雨季節,熱帶氣旋活動頻繁,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開始增多。小暑後南方應注意抗旱,北方須注意防澇。全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需加強田間管理。小暑的標誌;出梅。入伏。由來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夏曆的六月,即小暑節氣的時候,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習俗六月初六日為「天貺節」。據史書記載,此節始於宋代哲宗元符四年。「貺」即「賜」,即天賜之節。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屬賜「冰麨」和「炒麵」之因,故稱天貺節。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小暑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伏日吃面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養生小暑是二十四節氣的第11個節氣,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春夏養陽」。所以人們在工作勞動之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熱在三伏」,此時正是進入伏天的開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們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民間度過伏天的辦法,就是吃清涼消暑的食品。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種吃法便是為了使身體多出汗,排出體內的各種毒素。天氣熱的時候要喝粥,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米、豬苓、澤瀉、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湯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適合此節氣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的防暑,但是不要食用過量,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嚴重的會造成腹瀉。民間還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說法。小暑過後,氣溫高、濕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乾的,可是經太陽一曬,溫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在上面坐久了,能誘發痔瘡、風濕和關節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長時間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介紹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這時正值「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颱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由來 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習俗大暑節氣的民俗主要體現在吃的方面,這一時期民間飲食習俗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吃涼性食物消暑。湘東南地區則流行一句廣東諺語: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仙草即「涼粉草」,有神奇的消暑功效,用它做成的「燒仙草」在外觀、口味、療效上均與龜苓膏類似。台灣則有大暑吃鳳梨之俗,乃是因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與此相反的是,有些地方的人們大暑時節偏要吃熱性食物。如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來「過大暑」。湘中、湘北素有一傳統的進補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雞。湘東南還有大暑吃薑的風俗,「冬吃蘿蔔夏吃薑,不需醫生開藥方」。中醫認為:大暑時節,梅雨剛過,人體容易為暑、濕、邪所侵,故而需吃熱性食物以驅除暑濕,恰合「冬病夏治」、「寒病夏治」之醫理。例如三伏天去拔火罐、貼「伏帖」最容易去除體內的寒,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養生大暑期間應該多吃絲瓜、西蘭花和茄子等當季蔬菜。大暑天氣酷熱,出汗多,脾胃活動相對較差。這時人會感覺比較累和食欲不振。而淮山有補脾健胃,益氣補腎作用。多吃淮山一類益氣養陰的食品,可以促進消化,改善腰膝酸軟,使人感到精力旺如果你是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那麼吃南瓜就最好不過。南瓜富含維生素、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而且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脂肪含量很低,多吃有助於降低血糖和血脂。另外,南瓜還能排毒養顏,愛美的女士當然不能錯過。俗語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吃薑有助於驅除體內寒氣,大家可以嘗試一下子姜炒牛肉、子姜炒木耳等菜式。但吃薑的時間也有講究,最好不要在晚上吃。冬補三九,夏補三伏。家禽肉的營養成分主要是蛋白質,其次是脂肪、微生物和礦物質等,相對於家畜肉而言,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其蛋白質也屬於優質蛋白。雞、鴨、鴿子等家禽都是大暑進補的上選。 介紹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8日或9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必定開始落葉,因此才有「落一葉而知秋」的成語。秋季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個節氣,是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後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餘威,立秋又稱交秋,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由來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是一個反映季節的節氣。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不僅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是說立秋過後,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接著,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並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習俗立秋的主要習俗有:立秋節、摸秋、秋忙會、貼秋膘等。立秋節,也稱七月節。時間在公曆每年8月7日或8日開始。民國以來,在廣大農村中,在立秋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預卜天氣涼熱之俗。還有以西瓜、四季豆嘗新、奠祖的風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風俗。摸秋,夏曆八月十五日,是為中秋節。這天夜裡婚後尚未生育的婦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貼秋膘,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養生立秋的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也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季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皆以養收為原則。秋內應於肺,肺在志為悲(憂),悲憂易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憂之情緒,所以在進行自我調養時切不可背離自然規律,循其古人之綱要「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 介紹處暑,二十四節氣之一。處暑節氣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50°。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了。雖然,處暑前後我國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貴陽一線以東及以南的廣大地區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區日平均氣溫仍在攝氏二十二度以上,處於夏季,但是這時冷空氣南下次數增多,氣溫下降逐漸明顯。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處暑養生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也就是說是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到此為止了。由來每年的8月23日前後(8月22日~24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二十四節氣的處暑。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習俗1、出遊迎秋祭祖、迎秋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此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2、放河燈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3、開漁節對於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後漁業收穫的時節,因為,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因此,從這一時間開始,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養生秋天陰氣增、陽氣減,對應人體的陽氣也隨著內收,為了貯存體內陽氣。然而,隨著天氣轉涼,很多人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早上不愛起,白天不愛動,這就是「春困秋乏」中所指的「秋乏」。要保證充足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習慣,爭取晚上10點前入睡,以比夏天增加1小時睡眠為好,並保證早睡早起。另外,適當午睡也利於化解秋乏。夏天結束了,就意味著秋季的開始。這個時期,氣侯逐漸乾燥,身體里肺經當值。秋天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保持飲食清淡,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物,如辣椒、生薑、花椒、蔥、桂皮、酒等;少吃油膩的肉食。多吃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西紅柿、辣椒、茄子、馬鈴薯、梨等;多吃鹼性食物,如蘋果、海帶以及新鮮蔬菜等。適量增加優 質蛋白質的攝入,如雞蛋、瘦肉、魚、乳製品及豆製品等。此外,還應多喝水,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 介紹白露(white dews)是24節氣之一,此時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曆的9月7日前後是白露。我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說此節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可見白露實際上是天氣轉涼的象徵。每年9月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交「白露」節氣。「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露是「白露」節氣後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古人在《孝緯經》中也云:「處暑後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由來白露是九月的頭一個節氣。露是由於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實際上是表徵天氣已經轉涼。這時,人們就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過,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因為白天的溫度雖然仍達三十幾度,可是夜晚之後,就下降到二十幾度,兩者之間的溫度差達十多度。陽氣是在夏至達到頂點,物極必反,陰氣也在此時興起。到了白露,陰氣逐漸加重,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稱之為白露。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還有句俗話:「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意思是說,白露前後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習俗福州有個傳統叫作「白露必吃龍眼」的說法。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在這一天吃一顆龍眼相當於吃一隻雞那麼補。浙江溫州等地有過白露節的習俗。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於此日採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後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炎)。民間認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絲和番薯絲飯後,不會發胃酸,故舊時農家在白露節以吃番薯為習。老南京人都十分青睞「白露茶」,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還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白露時節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養生白露是典型的秋天節氣,古語說:「白露節氣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意在提醒人們此時白天雖然溫和,但早晚已涼,打赤脯容易著涼。白露時節,支氣管哮喘發病率很高,因此要做好預防工作。此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煉,注意早晚不要受涼,對過敏性疾病積極預防。白露時節要防止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特別是因體質過敏而引發上述疾病的患者,在飲食調節上更要慎重,平時要少吃或不吃魚蝦海腥、生冷炙燴腌菜和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在白露一節氣中要預防秋燥,燥邪傷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現口乾、唇乾、鼻干、咽干及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癥狀。預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適當地多服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蔘、沙參等,對緩解秋燥有良效。 介紹按農曆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而「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後太陽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農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門開,雁兒腳下帶霜來」,東北地區降溫早的年分,秋分見霜已不足為奇。從秋分這一天起,氣候主要呈現三大特點: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的現象將越來越明顯,白天逐漸變短,黑夜變長(直至冬至日達到黑夜最長,白天最短);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將高於10℃以上;氣溫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漸步入深秋季節。南半球的情況則正好相反。由來秋分(autumnal equinox),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為「半」之意。 秋分「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秋分之後,北極附近極夜範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範圍漸大。 二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習俗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秋分這一天,我國很多地方的農村還有煮湯圓吃的習俗,除了自己食用外,還要煮二三十個不用包心的湯圓,插上細竹籤放在田邊地頭,這就是「粘雀子嘴」,寓意是讓雀子不要來破壞莊稼。在秋分時節,我國很多地區都要舉行「豎蛋」的民俗活動。很多地方在秋分時節要吃一種叫做「野莧菜」的野菜,有的地方也稱之為「秋碧蒿」。秋分一到,全家人都去採摘秋菜。採回的秋菜一般人家與魚片「滾湯」,燉出來的湯叫做「秋湯」。有順口溜這樣說:「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養生秋分節氣已經真正進入到秋季,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人們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原則,按照《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陰陽所在不可出現偏頗。要想保持機體的陰陽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氣的侵襲。同時,秋燥溫與涼的變化,還與每個人的體質和機體反應有關。要防止涼燥,就得堅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秋季鍛煉,重在益肺潤燥,如練吐納功、叩齒咽津潤燥功。飲食調養方面,應多喝水,吃清潤、溫潤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作用。 介紹寒露在二十四節氣中排列十七,於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增多,且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古代把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徵。仲秋白露節氣"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時已是"露氣寒冷,將凝結"為霜了。由來每年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習俗每年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養生「寒露」時節起,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從中醫角度上說,這節氣在南方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期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皮膚乾燥,皺紋增多,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甚至會毛髮脫落和大便秘結等。所以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要避免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在飲食上還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類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時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注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還應重視塗擦護膚霜等以保護皮膚,防止乾裂。 介紹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曆的10月23日。這時中國黃河流域一帶出現初霜﹐大部分地區多忙於播種三麥等作物。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咸俯。」 此節氣中豺狼將捕獲的獵物先陳列後再食用;大地上的樹葉枯黃掉落;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每年陽曆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霜降。霜降表示天氣更冷了,露水凝結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由來每年陽曆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秋晚地面上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結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結構疏鬆。《逸周書?周月》:「秋三月中氣:處暑、秋分、霜降。」《國語?周語中》:「火見而清風戒寒。」 三國 吳 韋昭 註:「謂霜降之後,清風先至,所以戒人為寒備也。」魏巍 《東方》第一部第十五章:「論節氣,還不到霜降,這裡已經下了好幾場霜。」 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可見「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開始降霜。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現的最後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習俗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在此期間,我國很多地區都有吃柿子的習俗。俗話說;「霜降吃柿子,不會流鼻涕。」山西:時值寒露抓秋耕,秋收秋種莫放鬆。采棉刨薯回茬麥結合秋澆快進行。澆地造林集飼料,山藥異地換種子。河北:寒露霜降,收割大豆。抓緊打場,及時入庫。晚茬小麥,突擊播種。收割山草,好喂牲口。菠菜油菜,種上幾畝。來年春季,能早收穫。山東:霜降一到,天氣漸冷。抓緊收割,地瓜花生。切曬瓜干,要趁晴天。地瓜入窖,不能放鬆。麥田苗情,檢查要精。缺苗斷壟,及時補種。養生霜降節氣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複發的高峰期。老年人也極容易患上「老寒腿」(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毛病,慢性支氣管炎也容易複發或加重。這時應該多吃些梨,蘋果,白果,洋蔥,芥菜(雪裡蕻)。霜降之時,在五行中屬土,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相互關係上,此時與長夏同屬土,所以應以淡補為原則,並且要補血氣以養胃。飲食進補當依據食物的性味、歸經加以區別。飲食養生學側重於根據食物的「性味歸經」來調節人體陰陽,滋養五臟六腑和預防疾病。因此,在傳統養生學中,食物也根據其「性味歸經」而分為了不同的類型。 介紹「立冬」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我國幅員 廣大,除全年無冬的華南沿海和長冬無夏的青藏高原地區外,各地的冬季並不都是於立冬日同時開始的。按氣候學劃分四季標準,以下半年候平均氣溫降到10℃以下為冬季,則「立冬為冬日始」的說法與黃淮地區的氣候規律基本吻合。我國最北部的漠河及大興安嶺以北地區,9月上旬就早已進入冬季,首都北京於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而長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節氣前後才真正開始。由來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對「立冬」的理解,我們還不能僅僅停留在冬天開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對 「立」的理解與現代人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麼簡單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意思。習俗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在現在,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一下。吃餃子:立冬節氣,有秋收冬藏的含義,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台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冬 泳:有意思的是,慶祝立冬的方式現在也有了創新,在哈爾濱,立冬之日,黑龍江省冬泳協會的健兒橫渡松花江,以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養生立冬以後,天氣轉寒,如何增強對寒冷的抗禦能力?不外乎使體內產熱增加,散熱減少,其方法與衣食住行無不相關。 調整飲食增加熱量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寒冷的環境,適當進食高熱量食品,能促進糖、脂肪、蛋白質的分解代謝。冬季飲食調養,宜用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也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避免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碳水化合物、脂肪都是產生熱能的營養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來自糧食和薯類,穀類食物不能減少,成年人日需400-500克。冬要溫補: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烏雞、鯽魚,多飲豆漿、牛奶,多吃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 介紹每年11月22日23日,視太陽到達黃經240°時為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10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這個時期天氣逐漸變冷,黃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令一致。雖然開始下雪,一般雪量較小,並且夜凍晝化。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暖濕氣流又比較活躍的話,也有可能下大雪。如1993年11月15~20日,北方一部分冬麥區就下了大到暴雪。「小雪」時值陽曆11月下半月,農曆十月下半月。「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此時由於「地寒未甚」故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由來小雪節氣到「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雪小,地面上又無積雪,這正是「小雪」這個節氣的原本之意。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此時由於「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數少,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小雪和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小雪日期的計算公式: [Y*D+C]-L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22.36,20世紀=23.08。舉例說明:2088年小雪日期=[88×0.2422+22.36]-[88/4]=43-22=21,11月21日小雪。 例外:1978年的計算結果加1日。習俗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曆十月吃糍粑的習俗。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後,一些人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曆十月吃糍粑的習俗。養生孫思邈云:「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結,不足以生存也。」合理的飲食,可以使人身體強健、益壽延年,而飲食不當則是導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為避免血液黏稠,應多食保護心腦血管的食品,如丹參、山楂、黑木耳、西紅柿、芹菜、紅心蘿蔔等。適宜吃降血脂食品,如苦瓜、玉米、蕎麥、胡蘿蔔等。這個季節宜吃溫補性食物和益腎食品。溫補性食物有羊肉、牛肉、雞肉、狗肉、鹿茸等;益腎食品有以腰果、芡實、山藥熬的粥,栗子燉肉、白果燉雞、大骨頭湯、核桃等。另外,要多吃燉食和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 介紹「大雪」節氣,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其時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後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東北、華北地區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幾毫米,西北地區則不到1毫米;大雪,雪的大小按降雪量分類時,一般降雪量5.0~10毫米。由來每年12月7日或8日,太陽黃經達255度時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大雪」。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大、範圍也廣,故名大雪。 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見,大雪節氣是表示這一時期,降大雪的起始時間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我國古代將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鵑鷗不嗚;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這是說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嗚叫了;由於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正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所以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也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習俗氣候:大雪時節,黃河流域一帶已有積雪,天氣寒冷。而江南才剛剛進入隆冬季節,氣溫將顯著下降,天氣寒冷,可能出現初雪和冰凍現象。這一節氣是我縣降水日數最少的節氣。農事:各地要加強冬小麥、油菜等春花作物的田間管理,查苗補缺,中耕鬆土,早施苗肥,培育壯苗。隨著隆冬季節的臨近,著手做好菜苗、果樹、苗木、花卉與家畜的保暖工作。日期計算:[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7.18,20世紀=7.9。舉例說明:2088年大雪日期=[88×0.2422+7.18]-[88/4]=28-22=6,12月6日大雪。養生此時,我國北方患感冒人較多,如能服點大雪順安養生湯,對抵抗寒邪襲之體表、口鼻很有益處。具體方法如下: 第一、在大雪前中後三天的酉時(17-19時,腎經主時):食用大雪養生湯。具體方法為:將冬蟲夏草3克、狗肉250克、上肉桂3克,用水煎煮(可放調味品),將狗肉和湯一塊服下。祛寒育腎。 第二、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進補」的大好時節。在大雪至冬至期間,可食用下列食品: 枸杞肉絲、木耳冬瓜三鮮湯。 介紹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國農曆 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還有關於該節氣的詩詞和影視作品。由來根據周朝的記載,民間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動,又因為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於我們現在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一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過「冬節」是自漢代以後才有,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就因曆法的不同,使得民間一直傳承著周曆曆法,認為冬至過後就是另一年的開始(才有吃圓仔後就 多了一歲的說法)這也是冬至為何在民間會那麼受重視,但是這樣的錯誤傳承,使得民間的觀念與目前擇日學上,所用的夏曆曆法有了很大的出入,這樣的錯誤觀念 應該矯正,把正確的曆法傳承才對。習俗餛飩麵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吃狗肉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吃餃子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紅豆糯米飯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養生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冬至一陽生」。按八卦學說,此時為地雷復卦。卦象中上面五個陰爻,下面一個陽爻,象徵陽氣的初生。我國古時曾以冬至定為子月,即一年的開始。在一天十二時辰中,子時也是人體一陽初生的時間。古代養生修鍊非常重視陽氣初生這一時期。認為陽氣初生時,要像農民育苗、婦人懷孕一樣,需小心保護,精心調養,使其逐漸壯大。因為只有人體內的陽氣充足,才會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所以子時、子月便在養生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冬令進補有三種說法:一是在立冬後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後;三是三九天。專家認為,冬令進補時間的選擇因人而異。患有慢性疾病又屬於陽虛體質的人需長時間進補,可從立冬開始直至立春;體質一般而不需大補的人,可在三九天集中進補。正如民間早就有"夏補三伏、冬補三九"的說法。冬至是數九的開始,因此民間認為,在冬至前後進補為最佳。 介紹小寒是第二十三個節氣,在1月5-7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285°。對於中國而言,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據中國的氣象資料,小寒是氣溫是最低的的節氣,只有少數年份的大寒氣溫低於小寒的。同時,有同名作詞人小寒。由來小寒是第二十三個節氣,在1月5-7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285°。對於中國而言,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據中國的氣象資料,小寒是氣溫是最低的的節氣,只有少數年份的大寒氣溫低於小寒的。同時,有同名作詞人小寒。習俗南京:吃菜飯古時,南京人對小寒頗重視,但隨著時代變遷,現已漸漸淡化,如今人們只能從生活中尋找出點點痕迹。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並不相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鮮可口。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可謂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媲美。廣東:吃糯米飯廣州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裡面吃。養生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 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日常食物中屬於熱性的食物主要有鱒魚、辣椒、肉桂、花椒等;屬於溫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香菜、薺菜、蘆筍、芥菜、南瓜、生薑、蔥、大蒜、杏子、桃子、大棗、桂圓、荔枝、木瓜、櫻桃、石榴、烏梅、香椽、佛手、栗子、核桃仁、杏仁、羊肉、豬肝、豬肚、火腿、狗肉、雞肉、羊乳、鵝蛋、鱔魚、鱅魚、鰱魚、蝦、海參、淡菜、蚶、酒等。特別要提出的是,小寒時節正是吃麻辣火鍋、紅燜羊肉的好時節。 介紹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1月20日前 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見前(小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這個時期,鐵路、郵電、石油、海上運輸等部門要特別注意及早採取預防大風降溫、大雪等災害性天氣的措施。農業上要加強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凍。由來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地區一年中的寒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我國古代將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就是說到大寒節氣便可以孵小雞了;而鷹隼之類的征鳥,卻正處於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於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禦嚴寒;在一年的最後五天內,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結實、最厚。 中國古代將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就是說到大寒節氣便可以孵小雞了。習俗按大寒節氣變化備農事大寒節氣里,各地農活依舊很少。北方地區老百姓多忙於積肥堆肥,為開春作準備;或者加強牲畜的防寒防凍。南方地區則仍加強小麥及其他作物的田間管理。廣東嶺南地區有大寒聯合捉田鼠的習俗。因為這時作物已收割完畢,平時看不到的田鼠窩多顯露出來,大寒也成為嶺南當地集中消滅田鼠的重要時機。如「大寒天若雨,正二三月雨水多」(廣西)、「大寒見三白,農民衣食足」(江西)、「大寒不寒,人馬不安」(福建)、「大寒白雪定豐年」(貴州)、「大寒無風伏乾旱」。小寒之後過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這時節,人們開始忙著除舊飾新,腌制年餚,準備年貨,因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到了。其間還有一個對於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臘八,即陰曆十二月初八。在這一天,人們用五穀雜糧加上花生、栗子、紅棗、蓮子等熬成一鍋香甜美味的臘八粥,是人們過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養生冬三月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此時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於相當緩慢的時候,所以此時應該早睡晚起,不要輕易擾動陽氣,凡事不要過度操勞,要使神志深藏於內,避免急躁發怒。大寒是冬季六節氣之一,此時天氣寒冷已極,故名大寒。大寒的養生,要著眼於「藏」。意思是說,人們在此期間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保持精神安靜,把神藏於內不要暴露於外。這樣才有利於安度冬季。總之,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之尾,也是冬季即將結束之季,隱隱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跡象。純手工製作,望大家喜愛j37huand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