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各朝代帝王——清(三)

本文編輯:南京師範大學 葉夢怡

手閱原創:紅色歷程 唐楊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1831年-1861年)

即帝,清朝第九位皇帝,入關後的第七位皇帝,年號「咸豐」,清代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手中握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

奕詝即位後便勤於政事,大手筆的對朝政改革。但此時的大清帝國內憂外患不斷,先後爆發太平天國宗教運動以及第二次鴉片戰爭,最後以簽定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收場。咸豐朝以後也因企圖重新扭轉對內交外困的局面而開啟洋務運動。

奕詝在位十一年,咸豐十一年(1861年)崩於承德避暑山莊,享年31歲。上廟號文宗葬於定陵。

鎮壓太平天國

道光帝死前一個月就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咸豐帝即位後發展更為迅速。咸豐帝對起義的態度很明朗,就是堅決鎮壓。太平天國攻城略地,八旗、綠營一敗塗地。咸豐帝依靠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等漢人組織勇營來對付,降旨曾國藩在湖南以在籍侍郎辦團練,後來擴充為湘軍。咸豐帝最終依靠湘軍改變了形勢,抑制住並最後打敗了太平天國。

第二次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之後,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不滿足於已經獲得的侵略利益,在咸豐年間,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隨著英法艦隊攻陷大沽炮台,咸豐帝派桂良、花沙納往天津議和,與英、美、法、俄分別簽訂《天津條約》。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兩國再次組成侵華聯軍,大舉入侵。英法聯軍隨即攻佔天津,並向北京進犯。咸豐帝派欽差大臣往通州和。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圓明園、清漪園等處被焚掠。咸豐帝自圓明園倉皇逃亡熱河,命恭親王奕訢留京議和。

巧斗奕訢

道光晚年時,傳位的問題日趨臨近,第四子奕寧(咸豐)和第六子奕炘成為了皇位最有力的爭奪者。咸豐的老師,侍讀學士杜受田,一心希望咸豐繼位。他清楚地分析了兩位皇子的長處:咸豐的優勢在於仁厚孝順;奕炘的優勢則是聰明伶俐。而步入晚年的道光皇帝更需要的是一位孝順的兒子。一次,諸皇子們隨道光皇帝去南苑打獵,杜受田告訴咸豐:「你到了南苑,只要坐著看兄弟們驅馬打獵,自己千萬不要射殺任何動物,並且約束你的隨從也別去打獵」。打獵當天,大家都有所收穫,皇子中奕炘的獵物最多,而咸豐卻一無所獲。當老皇帝責問時,咸豐答到,兒臣雖然無能,但是只要動手,決不會一無所獲的,只是想到此時正值春季,萬物繁衍,不忍射殺,也不願和兄弟們爭個高低。他的回答深深打動了道光皇帝,道光皇帝一心想為天下百姓選擇一位仁厚的皇帝,咸豐自然比盛氣凌人的奕炘更和老皇帝的胃口。道光就密寫了咸豐的名字,放在錦匣之中。

好吃涼粉

咸豐帝愛吃涼粉。他微服私訪,在大街胡逛,看到有賣涼粉的。他一口氣吃了兩碗涼粉。吃完後,直誇涼粉味道好極了。為了能天天吃這人間美食,便把賣涼粉的叫到了宮中,一連吃了一個月的涼粉。頓頓吃,天天吃,咸豐帝最後直接吃膩了涼粉,在短時間之內是不會再吃了。賣涼粉的後把祖傳手藝傳給了御廚,也好日後能隨時為皇帝做涼粉。

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1856年—1875年)

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八位皇帝,年號「同治」。為清文宗咸豐帝長子,生母為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共在位13年。同治帝在位期間,清政府依靠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在位期間清朝先後平定陝甘回變,同時興辦洋務新政,清朝後期出現了一個政治穩定的時期,史稱「同治中興」。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親政,同治十三年(1874年)崩於北京紫禁城養心殿,終年19歲,廟號穆宗,葬於河北省遵化清東陵之惠陵。

辛酉政變

亦稱「北京政變」,1861年(咸豐十一年)咸豐帝病死後,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的一次宮廷政變,打倒了顧命八大臣勢力,輔弼皇太子載淳為帝,總攝朝政。慈禧、慈安兩太后開始垂簾聽政。但實際上,慈禧掌握清政府的最高權力,歷時四十七年之久。

同治中興

清朝後葉,同治帝在位期間(1862-1874年)的一個中興階段。適逢1860年清政府與英法媾和,及太平天國被消滅(1864年),政治上出現了一個和諧時期。主要體現洋務運動上,其主持大臣主要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和胡林翼。對清朝來講,一方面歷史包袱嚴重,另一方面固有利益階層沒有掃除,改革阻力大成果小

修園之爭

同治十二年(1873年),載淳親政,時年18歲。他親政時,詔「恪遵慈訓」,就是要遵守聖母的懿旨。同治親政只有一年多的時間,他親自主持經辦的一件大事就是重修圓明園。

慈禧退簾後,回憶起當年的圓明園生活,她懿旨重修圓明園。因為花費巨大遭到百官反對。恭親王奕訢、大學士文祥等十人聯銜疏奏,請停止圓明園工程卻遭革職。眼看君臣矛盾爆發,兩宮太后只好出面調解最終雙方互做妥協,重修圓明園改為修葺三海。至此,圓明園重修宣告結束。耗費了480多萬兩白銀的這項工程,有100座500間殿閣亭榭動工在建,沒有一座完工。

愛吃食物

載淳曾讓一個小宦官拿著自己御筆批的字條到內務府領500兩銀子去買木瓜吃。內務府負責人榮祿前來奏請:「各宮所需木瓜有專門部門供給,沒必要再花這麼多冤枉錢!」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1908年)

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父親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婉貞為慈禧皇太后親妹。在位三十四年。

同治十三年(1875年),被兩宮皇太后立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後由慈禧太后一人垂簾。光緒十五年(1889年),載湉親政,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但卻受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光緒帝打算依靠袁世凱牽制住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這一股勢力,但反被袁世凱出賣,從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政變後大權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對外宣稱光緒帝罹病不能理事,實將他幽禁於西苑瀛台,成為無枷之囚。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暴崩,享年38歲,廟號德宗,葬於清西陵之崇陵。

收復新疆

光緒元年(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左宗棠根據敵我情況和新疆地區的地理條件,制訂了緩進急戰、先北後南的戰略方針。光緒三年(1877年),清軍開始向南疆進軍。阿古柏見大勢已去,於五月下旬逃至庫爾勒自殺。清軍挾連克三城餘威,開始部署收復南疆八城之戰。光緒四年(1878年,清軍克複和闐。至此,新疆全境除伊犁地區外,全部收復。光緒七年(1881年),中俄通過談判,中國收回伊犁。

清軍收復新疆之戰,粉碎了英、俄勾結阿古柏侵佔新疆的企圖,維護了中國的領土主權,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維新變法

甲午中日戰爭後,清政府,割地賠款,倍受欺侮,帝國主義列強又進而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在社會上積極宣傳、組織變法圖強,以挽救深重的民族危機。民族危機啟發了載湉變法的決心。新政措施雖未觸及封建統治的基礎,卻因措施代表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為封建頑固勢力所不容。慈禧太后在光緒皇帝宣布變法的第五天,就迫使光緒連下三諭,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區的軍政大權,準備發動政變。載湉發布御令,企圖形成自上而下的全國改良性運動,但遇到大多數地方頑固勢力尤其是慈禧太后的阻撓和破壞,以失敗告終。

中法戰爭

光緒八年(1882年),中法戰爭爆發,清軍恐怕「失和」而「退讓」。光緒十年(1884年),法國艦隊司令孤拔率領艦隊駛入福建水師基地馬尾軍港。清軍被迫迎戰。同年,法軍又進攻吳淞口。法軍再侵犯台灣淡水、雞籠(基隆),台灣軍務大臣劉銘傳率領守軍扼守淡水,擊退敵軍侵略。第二年初,法軍在水路進攻浙江鎮海,在陸路進攻鎮南關,清軍獲得「鎮南關大捷」。但光緒十一年(1885年),清朝「以勝求和」、「不敗而敗」,派李鴻章同法國代表在天津簽訂《中法新約》。

瀛台囚帝

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西太后發動政變,以光緒帝的名義發布詔書,稱光緒帝有病,再次由西太后聽政。光緒帝被趕出養心殿,軟禁在慈寧宮左邊偏房,日夜有十六名太監看守。西太后想廢了光緒,但中外反對,便只好將他遷禁瀛台。八國聯軍入京,西太后帶光緒逃離北京。回京後,又將光緒囚禁瀛台。光緒在瀛台終日看書、寫字、聊天、睡覺,並幾次試圖逃離,沒有成功,天長日久,積鬱成疾,於三十四年於瀛台涵元殿含恨而死。

死因之謎

光緒的病情突然轉危,不久死去。而光緒入殮也一反常規地由宮內太監辦理,諱莫如深。據說是慈禧令太監將他毒死的。有的學者認為,由於袁世凱的叛賣告密,使慈禧鎮壓了維新運動。袁世凱擔心慈禧死後光緒重新執政,將會問罪於他,於是就與慶親王勾結,打算廢黜光緒,立慶親王之子為帝,事不成,就下手毒殺了光緒。又有學者認為光緒是病死的。政治上的失意,長期的精神抑鬱,更使他患有嚴重的神經官能症,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癥狀相繼出現,逝世前一年已病入膏肓,直接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心肺功能的慢性衰竭,並發急性感染。這一說法為多數學者接受。在2008年,經過對光緒皇帝殘留的一縷頭髮的鑒定,證實死於砒霜中毒。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1967年)

字耀之,號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也稱清廢帝或宣統帝。醇親王奕譞之孫,載灃長子。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統治結束。九·一八事變之後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滿洲國的傀儡皇帝溥儀一生四次結婚,娶過五個女人。溥儀著有自傳《我的前半生》,其獨特的富有戲劇性的經歷,多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

1967年,溥儀因腎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先葬於八寶山,後遷於清西陵內崇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

讀書生活

溥儀讀書極不用功,除經常生病不上學外,還不時讓太監傳諭老師放假。他讀書的興趣遠不如對毓慶官外那棵大檜柏樹的勃勃興緻。溥儀常常蹲在那兒看螞蟻,一蹲半天,玩得把吃飯都忘掉。後來又被蛐蛐、蚯蚓所吸引,叫人搬來大批古瓷盆缸餵養這些昆蟲。老師們對於這個學生無可奈何,只好採用權宜辦法,每天早晨起來後,由總管太監張謙和站在卧室外,把昨天的課文大聲誦讀幾遍給溥儀聽;在溥儀到太后面前請安時,則以「見面禮「,讓他在太后面前把書從頭念一遍,促使他記憶。這樣,學了幾年,當然背不出幾篇文章。滿文學得更糟,連字母都沒學會,隨著師傅伊克坦的去世而徹底了結了這門功課。

遜清皇室小朝廷

1912年宣布退位後,清遜帝溥儀在內廷依然保持著的一個清王朝殘留下來的微型小朝廷,使當時的京城既有在紫禁城內廷的清朝小皇帝,又有在中南海的中華民國大總統。而且這個小朝廷依然稱孤道寡,封官賜謚,仍保持帝王氣派,與民國政府分庭抗禮。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面臨軍事上的壓力,溥儀被迫召開了最後一次所謂御前會議,交出了皇帝印璽,收拾了私物,遣散了太監和宮女。於當日下午,被監護離開皇宮紫禁城,搬到什剎海後海北岸甘水橋附近的「醇親王府」。遜清小朝廷遂宣告滅亡,清王朝亦被徹底終結。

傀儡皇帝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溥儀在日本駐屯軍司令官土肥原賢二的幫助下從天津潛赴旅順,不久到奉天。1932年,日本扶持溥儀在東北地區建立滿洲國。1934年改國號為偽「滿洲帝國」,改稱「皇帝」,改元「康德」。三月一日登基。還兼任偽「滿洲帝國」陸海空軍大元帥、「滿洲帝國」協和會名譽總裁。日本關東軍司令官率日本200多名官員出席儀式,並與出任「滿洲帝國」總理大臣的鄭孝胥換文,表示當場予以承認。溥儀作為當時亞洲一個政治人物兩次登上《時代》周刊,特別是該周刊有關「解決遠東危機的四個人」的畫像中。

集體皇帝

溥儀自述 :「我曾經做了四次皇帝。第一次是三歲時繼承先人的皇位。第二次是1917年,張勳在北京復辟,擁戴我做了十天的皇帝。第三次是1932年,日本人在東北把我扶上了滿洲國皇位,這一幕在1945年結束。第四次當皇帝,是在前年。我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獲得了選舉和被選舉的全部權利。現在我同其他中國人民一樣,是一個『集體皇帝』。」


推薦閱讀:

美教練機墜湖兩中國學員失蹤是怎麼回事?
中國記憶——五千年文明瑰寶展之玉器(2)
中國史上十大末代帝王
熱話題與冷思考 ——從蘇聯模式到中國道路的對話
中國「剩女」面臨嚴峻擇偶難題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