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肥胖病

人體脂肪積聚過多而致體重超出正常標準的疾病。當實際體重比正常體重超過25%~34%時,為輕度肥胖;超過35%~49%時,為中度肥胖;超過49%以上為重度肥胖。大多數肥胖屬於單純性肥胖,也有繼發於其他疾病者。肥胖病常伴見頭身困重,短氣,乏力,頭暈,胸悶,心悸,浮腫等癥狀。由於脂肪堆積,氣血運行不利,易於引起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膽石症、痛風、脂肪肝等多種疾病。肥胖病可見於任何年齡,但以中年以後為多見。古代文獻中有關肥胖的記載頗多。《素問·通評虛實論》指出:「肥貴人則高梁(膏粱)之疾也。」《素問·奇病論》也說:「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說明其時已認識到肥胖與飲食享用過豐直接有關。病因病機 肥胖病多有家族史,但除遺傳因素外,與飲食習慣也有一定關係,如喜甜食、肉食。人到中年以後,身體由盛轉衰,腎失溫煦,脾胃運化功能亦有所降低,加之活動量減少,遂使水谷精微不得正常敷布,留聚不去而為脂膏,易致痰濕內生、氣滯血瘀。故肥胖病的病機,以脾腎陽虛為其本,以痰濁瘀滯為其標。辨治 肥胖病辨證主要應分清虛實。虛者責之脾腎,或益氣健脾,或補中昇陽以助脾運,或溫養腎陽而利水道。實者要區分痰濁、痰熱、瘀血、滯氣,或溫化,或清化,或活血,或行滯。其中又多虛實兼見之證,故須辨明主次,標本兼顧。總之,肥胖病的治療要根據情況分別用藥,不可徒恃一方一葯,更不可一概投以瀉劑,圖快一時。肥胖病辨證常見以下證型:①氣虛痰濕證。身體逐漸肥胖,或由瘦而胖,肌肉鬆軟,活動欠靈活,嗜睡貪眠,自汗,短氣,多痰,納差,便溏,舌質淡胖,苔白膩,脈緩滑。治宜健脾燥濕化痰,常用平胃散合二陳湯,加山楂、薏苡仁、干荷葉、冬瓜皮、雞內金、党參。氣虛清陽不升者可酌加黃芪、葛根、升麻、柴胡。②陽虛水停證。形體日豐,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肢冷畏寒,面目浮腫,小便短少,脈弱,舌淡。治宜溫腎利水,常用金匱腎氣丸合防己黃芪湯加減。也有脾腎兩虛者,除上述見症外,尚見食少、便溏、乏力,則宜脾腎兼補,方如嵩崖脾腎丸。③血瘀氣滯證。肥胖而兼胸膺刺痛、隱痛,痛處固定,脘腹脹滿久久不愈,舌色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脈澀或弦細。女性病人常伴月經閉止或月經不調。治宜活血化瘀,常用血府逐瘀湯加減。④胃熱濕阻證。多食易飢,口渴喜飲,頭身有沉重不適感,大便乾結,或周身刺癢,頭面生瘡,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治宜清熱導濕,用防風通聖散加減。針灸對肥胖病有一定效果。常用穴位有氣海、關元、天樞、大橫、足三里等;或梁丘、公孫。每次針一穴,然後埋針。耳針可取止餓點、胃、脾、心、肺、內分泌、神門,每次選2~3個穴位,埋針。亦可在上述穴位用王不留行種子貼壓。氣功、太極拳也有助於減肥。肥胖病患者要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儘可能不吃或少吃甜食、糖果,尤忌含脂肪高的肉食,多吃蔬菜,不大量飲酒。積极參加各種體育鍛煉。長期從事腦力勞動者更應調整其生活規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不可輕信宣傳和廣告。至於由其他疾病,如內分泌病、下丘腦綜合征、濫用激素綜合征等引起的肥胖,則應重點治療原發病。當進食熱量多於人體消耗量,造成體內脂肪堆積過多,導致體重超常,實測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以上,並且脂肪百分率(F%)超過30%者稱為肥胖,實測體重超過標準體重,但<20%者稱為超重。肥胖病系指單純性肥胖,即除外內分泌、代謝病為病因者。本病是以形體發胖超乎常人,並伴睏倦乏力等為主要表現的形體疾病。病因及流行病學:1.遺傳因素單純性肥胖者多有家族史。常常父母肥胖子女也出現肥胖。有人統計父親或母親僅一方肥胖,其子女肥胖約佔40%左右;父母雙方肥胖,其子女肥胖約佔60%左右。遺傳因素造成的肥胖常自幼發胖,且伴有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2.飲食因素熱量攝入過多,尤其高脂肪或高糖飲食均可導致脂肪堆積。據對2319名20歲以上人群調查炊事員相對進食豐美,肥胖發生率高達60%;食品廠、啤酒廠的工人發病率高達44%;而一般工人僅佔15%。有人統計381名肥胖者,以飲食不合理為肥胖原因者佔有54.3%,說明飲食不合理為肥胖的重要因素。3.活動與運動因素運動是消耗能量的主要方式。運動減少,能量消耗降低,未消耗的能量以脂肪儲存於全身脂肪庫中。有人統計散步、跑步所消耗的能量與靜坐時比較有明顯差異。故認為活動量的減少也是導致肥胖的因素之一。有人統計381名肥胖者,以不運動貪睡為肥胖原因者最多,佔68.8%,說明活動與運動在肥胖病中的重要作用。4.神經精神因素實驗及臨床中證實下丘腦在高級神經調節下有調節食慾的中樞,其中腹內側核為飽食中樞(又稱厭食中樞),興奮時有飽感而食慾減退,抑制時食慾大增。腹外側核為食餌中樞(又稱嗜食中樞),興奮時食慾旺盛,抑制時則厭食或拒食。正常情況下二者相互調節,相互制約,當二者功能紊亂時,飽食中樞抑制或食餌中樞興奮均可提高食慾而致肥胖。此外,食餌中樞功能受制於精神狀態,迷走神經興奮而胰島素分泌增多時,常出現食慾亢進;精神過度緊張而交感神經興奮或腎上腺素能神經受刺激時,食慾受抑制。腹內側核為交感神經中樞,腹外側核為副交感神經中樞,二者在本症發病機理中起著重要作用。5.代謝因素肥胖者合成代謝亢進,與正常人相比有著顯著差別。特別是脂肪合成增加而分解減少,在休息和活動時能量消耗均較一般人為少。此外,體溫升高,基礎代謝要隨之增高,而肥胖者對環境溫度變化之應激反應低下,所以肥胖者用於產熱的能量消耗減少,把多餘的能量以脂肪形式貯藏起來,形成和維持肥胖。6.內分泌因素肥胖者胰島素分泌偏多,促進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另一方面肥胖者又存在胰島素抵抗,脂肪細胞膜上胰島素受體較不敏感,脂肪細胞上單位面積的胰島素受體密度減少,也促進脂肪合成。進食過多可通過對小腸的刺激產生過多的腸抑胃肽,腸抑胃肽刺激胰島β細胞釋放胰島素,同樣促進脂肪合成。隨年齡增高甲狀腺功能、性腺功能亦趨低下時,脂肪代謝發生紊亂,體內脂肪分解減慢而合成增多,使脂肪堆積。有人統計產後婦女占女性肥胖67.3%,說明體內激素的變化與肥胖有一定的關係。肥胖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是複雜的,有若干因素需要考慮,如遺傳因素、飲食生活習慣等,但進食熱量多於人體消耗量而以脂肪形式儲存體內為肥胖病的直接起因。肥胖發生率女性多於男性,35歲以後發生率增高,以50歲以上最高。有人統計3496例,肥胖者佔10%,年齡35~55歲,佔74%。肥胖不僅影響工作、生活、美觀,更重要的是對人體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現今已經證實在肥胖人群中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中風、膽石症及痛風等疾病的發病率明顯高於非超重者。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壽命延長,肥胖患者有所增多,肥胖病的防治工作已經受到重視。在我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變化,肥胖病的發病率也有逐年增高的趨勢,特別是女性肥胖病明顯多於男性,約佔已婚育齡婦女的20%以上、不論國內國外,肥胖病都已成為當前最廣泛的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
推薦閱讀:

不好好吃晚餐,肥胖易找上門!
如果早點做基因檢測,他可能就不會……拿報告的老王后悔不已
內臟肥胖的減肥秘籍
為何肥胖女性常常伴有月經異常
禾生特膳:一胖毀所有,毀的不止是身材還有健康

TAG:肥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