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聖尋蹤——紀念杜甫誕辰1300周年
沿著杜甫的足跡,從西安繼續向西北行進,來到了甘肅省天水市。杜甫在這一帶生活半年時間,卻留下了117首詩歌,是其生平絕無僅有的。中國杜甫研究會會長張忠綱認為,杜甫在隴右的半年不僅是其人生的重大轉折期,也是詩聖詩歌創作的重大轉折期。
5月11日至14日,行走於杜甫曾經到過的南郭寺,踏上詩聖曾經登臨的麥積山,並對杜夫子書房台等遺址進行考證,收穫頗多。「隴右以前,杜甫主要是直敘時事,記寫他人,字裡行間多是關於政治、社會的。到隴右以後,他主要是通過自己的感受來折射時代風貌,由家國轉向自我,由社會轉向自然,行走於這裡的山川古迹,寫下了大量山水紀行詩。隴右時期是他生活與思想的轉折期,也是他詩歌創作的轉型期,在他一生的經歷與創作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在甘肅採訪期間,中國杜甫研究會理事、天水杜甫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天水師範學院教授聶大受對於杜甫在隴右的半年給出這樣的評價。
隴右半年作詩超百首
「杜甫在隴右的影響力超過了任何一位歷史名人,不僅僅南郭寺里有官方紀念杜甫的詩史堂等場館,民間也存在著子美閣、杜夫子書房台等諸多遺址和紀念物。」在火車站接站時,聶大受的話讓記者感受到了杜甫在這裡的特殊地位。
聶大受所在的天水杜甫研究會是全國除河南、四川外,頗具影響的杜甫研究會。自2006年成立以來,他們對於宣傳杜甫不遺餘力,每年至少舉行一次以上的學術研究或紀念活動,其出版的《詩聖與隴右》、《杜甫隴右詩集》等受到當地群眾追捧,一紙難求。
提到杜甫與「隴右」的關係,聶大受這樣解釋:唐代的「隴右」,轄境延至河西走廊及周邊青海,新疆部分地區,後人習慣多以隴右泛指今甘肅省地區,「小隴右」則主要指今甘肅省黃河以東至隴山地區。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辭棄華州司功參軍之職,攜眷西行,先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後至同谷(今甘肅成縣),寓居隴右約半年時間。
之所以到甘肅天水採訪,中國杜甫研究會理事、杜甫研究所副所長兼秘書長姜海寬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說,杜甫在隴右的詩歌不僅僅記錄著當地的山水,也記錄了他對家鄉的眷念,對於我們研究杜甫具有重要意義。
翻開詩卷,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在秦州寫下《月夜憶舍弟》一詩: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聽到秦州城樓上戍兵的更鼓和空中傳來秋雁的一聲鳴叫,引起了杜甫不盡的鄉關之思。「月是故鄉明」,他感到月亮也是故鄉的格外明亮皎潔。明月之夜,更引起對親人的懷念。一句「月是故鄉明」,曾使古往今來多少他鄉遊子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幾個月後,杜甫因衣食困難又攜帶妻小去同谷。當他到達赤谷時又寫道:「貧病轉零落,故鄉不可思。」詩人貧病飄零,路途艱辛,不由又想起了故鄉。同樣,在同谷,杜甫音訊斷絕,饑寒交迫,他懷念弟妹,思戀故鄉,百感交集,於是長歌當哭,寫下「同谷七歌」,呼喊「嗚呼五歌兮歌正長,魂招不來歸故鄉」,他對故鄉的懷念到了魂牽夢縈的程度。
留遺最多的山間古寺
杜甫在天水只待了三個多月,卻留給了後人許多遺迹。
聽說杜甫家鄉的人來了,原天水地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89歲的天水杜甫研究會會長桐樹苞主動當嚮導,陪同記者一行把天水有關杜甫的遺迹轉了個遍。
南郭寺是秦州杜甫遺迹、紀念物保存修建最多的一個地方。南郭寺因杜甫的詩而聞名遐邇,他在詩中所記寫的「老樹」和「北流泉」至今猶存。
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前行,踏入南郭寺,進到院內便能看到一株「春秋古柏」。古樹距今2500多年依然參天吐翠,為秦州十景之一。古柏前立有木匾,上書「詩聖杜甫行吟處」,記載了759年,杜甫遊歷南郭寺作下的「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老樹空庭得,清渠一邑傳……」一詩。可以想像,饑寒交迫的杜甫沒有失去文人的雅興,對於山頭古寺里的美景,杜甫一一記錄在心,吟唱千古。
南郭寺里還有興建於光緒年間的「杜少陵祠」,其中詩史堂里有杜甫以及其子宗文、宗武的塑像,常年接受群眾供奉,天水杜甫研究會的辦公室也設在這裡。「祠堂不大,但來這裡的人很多,香火旺得很。」 桐樹苞說,但凡來南郭寺的人,都會來祭拜杜甫,其形象已經深入人心,成為「神」一樣的聖人。
此外,南郭寺里還有二碑一像,尤其是近年來修建「二妙軒碑廊」,其以王羲之諸書法家之字,刊刻了杜甫在隴右創作的60首詩歌,成為遊人欣賞書聖之字和詩聖之詩的必到之處,在這裡人們能夠真切地獲取撫今懷古的悠悠情思。
超過時間界限的影響力
時至今日,天水市麥積區甘泉鎮柳河村依然被當地人叫做「東柯谷」。杜甫到秦州後,聽了別人對東柯谷的介紹,產生了隱居東柯谷的念頭。一千多年裡,當地人為了紀念杜甫,建起了杜甫草堂、子美閣,還有近現代的子美小學,這些遺迹的名稱帶有濃厚的紀念色彩。
從市區到東柯谷大約半個小時,因為下雨,山路泥濘,記者一行沒有走到杜甫曾經吟詩的「八股槐」下,卻近距離與杜夫子書房台、子美閣、杜甫草堂進行了接觸。
建於清末民初的子美閣同時供奉著觀音和杜甫,這很容易讓人感受到杜甫在當地村民心中的地位。在當地兩位自發保護杜甫遺迹村民的帶領下,記者爬上了子美閣,祭拜杜甫。村民告訴記者,長期以來,當地村民都會在農曆二月十九祭拜杜甫。從2006年開始,當地黨委政府組織了大型祭拜活動,每年的清明節,有數千名群眾來此祭拜,最多時達到了6000人。
同樣,在距離子美閣500米外的杜甫草堂和書房台等遺址,都由當地村民自發進行保護,每年來這些地方的群眾不計其數。「杜甫曾經到過東柯谷,但要說這些地方就是杜甫曾經講學、吟詩的地方很難考證,唯一能夠考證的就是,杜甫對東柯谷的人文風俗影響很大,這些遺迹已經成為當地的名片和精神寄託所在。」聶大受這樣說道。
杜甫在天水的影響力巨大,記者深有感觸。從南郭寺下來,記者一行應邀來到天水民俗博物院,參加由天水杜甫研究會、天水詩詞學會等主辦的「杜甫誕辰1300周年紀念活動」。活動中,天水地方文人,吟杜甫詩,作當代詞,顯示出當地群眾對於古代文學的繼承。當天水電視台、天水日報、晚報等媒體將焦點對準記者一行時,記者感受到了一份敬重,這種敬重別無他因,全因我們是來自杜甫家鄉的媒體。
「今年,我們要把杜甫紀念館建起來,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採訪中,桐樹苞不止一次表達了這樣的願望,他說,杜甫來過天水,這是我們的榮耀,我們不應該忘記這段刻骨銘心的歷史。
推薦閱讀:
※瞻仰葉劍英紀念園【組圖】
※周總理祭日在即,去他故里景區看看故居和紀念館吧
※(粉絲破萬紀念)順治與董卾妃,權力壓制下的反叛愛情
※紀念周恩來逝世42周年
※[現場]他們為什麼去故里紀念鄧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