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不溫不火的中日關係

  2015年,超過500萬中國遊客訪問了日本,他們在日本的購物費用大致超過了1萬億日元。中日民間的交往盛況空前,但中日關係卻依舊不能走出不溫不火的狀態。500萬中國遊客在日本每天讀的報紙是在強調「牽制中國」,在傳播各種厭華消息,打開電視看到的是安倍內閣要派海上自衛隊去南海巡航的直播。來中國訪問的日本遊客,可能要面對中國的抗日電視劇,特別是電視劇中的日本軍官說的那些日本人聽不懂的「日語」,讓人哭笑不得。一種巨大的尷尬還是籠罩在中日兩國上空。民間交流並不能完全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

  中日兩國現在都在面臨著一種轉型:中國取得了經濟上的巨大成就,但經濟增長速度已經在2015年明顯放緩。對於這种放緩,中日兩國有不同的理解。中國7%上下的 GDP增長率,意味著這一年創造出來的新財富比上一年多出了近萬億美元,如果與2007年14%增長率所創造出來的財富做一個比較的話,今天中國生產財富的能力不是減少了,而是增加了將近三倍。但是,日本似乎只看到了中國GDP增速的降低,他們更願意強調,和2007年相比,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僅有那時的一半,認為中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遭遇了巨大困難,在經濟上要儘可能遠離中國。

  日本也在轉型。安倍晉三內閣在謀求讓日本成為「正常」國家。軍隊能夠出國參加美國發動的戰爭,這該是很多日本政治家在談建設「正常」國家時的主要內容。為了說服國民,政治家和媒體需要炒作中國威脅論。應該說戰後70年里,如此高頻率談中國威脅,媒體如此強烈主張牽制中國,這還是第一次。

  過去,日本指桑罵槐地炒作朝鮮軍事威脅,也曾有過十分逼真的蘇聯威脅論,但這些都比不上2015年轟轟烈烈的牽制中國論。日本最高政治家對媒體公開談中國是日本的「敵對國」,似乎不這樣做不足以讓日本國民容忍新的安保法。

  日本在軍事和經濟兩個方面「牽制中國」

  在2015年,日本在軍事上謀求「集體自衛權」,在經濟上積极參加美國主導的TPP,日本媒體反覆將其動機解釋為「牽制中國」。

  從中國在整個2015年對日本集體自衛權的表態中,我們很少聽到堅決反對的聲音。這主要在於,中國把2015年視作獲得抗戰勝利最值得紀念的一年,十分希望借70周年的機會,完成與日本的和解,徹底轉變中日關係。

  中國並不是不關心日本集體自衛權的保有問題。特別是戰後70年,每隔幾年美國會發動一場戰爭,戰爭的正義性在哪裡?戰爭的結果給世界帶來了什麼?需要探討的問題很多。日本的集體自衛權是一種不問美國發動戰爭的正義性,只希望保有參加美國在世界任何地方發動戰爭的權力。這裡包含著日本看到美國國力出現了衰敗以後,要借日美軍事同盟的關係,獲取參加戰爭及發動戰爭的「正常」國家權力的強烈願望。

  經濟上牽制中國的行動更加明顯。參加TPP本來是日本國家的既定方針,和牽制中國沒有太直接的關係。但日本媒體解釋日本參加TPP談判,用的最多的詞也還是「牽制中國」。和這種牽制直接發生關聯的是,日本大幅度減少了對華投資,中日貿易出現了很大的下滑。2015年中國與世界主要國家的貿易增幅不大,但減少得比較快的國家,最為明顯的該是日本。

  在軍事及經濟兩個方面實施對中國的牽制政策,是這些年的日本國策,這條政策不論在民主黨執政期,還是現在自民黨獲取了政權以後始終如一,但只有到了2015年才在安倍內閣時期發揮到了極致。

  這個國策的實現是日本以犧牲經濟為代價的。2008年以後,中國經濟再度進入騰飛時期,中國的近鄰幾乎都通過搭車的方式多多少少獲得了經濟發展的機會,也只有日本把重點放在了牽制中國上,至今沒有從「失落的二十年」中掙脫出來。

  在「一帶一路」上日本不與中國合作

  「一帶一路」是中國2015年外交、經濟中的重點,包括中國在內的「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有44億人口,是世界上最有發展速度、最有發展前途的地區。日本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的報告認為,2010年到2020年,亞洲基礎設施每年的市場需求為8000億美元。

  中國在提出建設「一帶一路」倡議後,為滿足亞洲在基礎設施方面的市場需求, 2015年中國主導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亞洲本地區只有日本明確表示反對成立這樣的銀行。

  2015年也是中日在亞洲激烈競爭鐵路等項目的一年。先是中國在印度尼西亞獲得了建設高鐵的項目。日本政府發言人在得知印尼將高鐵建設項目交給了中方企業後,公開表示「不可理解」,安倍首相也直接向印尼表示了「不滿」。接著日本向印度提供上萬億日元的低息貸款,使用貸款的時間長達50年。通過這樣的方法,日本拿下了印度的高鐵建設項目。中日在鐵路方面的競爭今後還會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以更為激烈的方式展開。

  今後,更多的基礎設施建設會隨著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在東南亞、中亞甚至不少非洲國家開展起來。凡是中國企業去洽談項目的國家,大致不久就會有日本企業跟進。

  中日在「一帶一路」上展開激烈競爭,比速度、比質量、比可持續性等等,應該說這有利於基礎設施的建設。但印尼高鐵50億美元、印度150億美元的項目,與亞洲10年內8萬億美元的市場需求相比規模很小。中日放下無意義的競爭,共商建設亞洲地區的基礎設施大計,對中日兩國及亞洲都有利。

  扭轉中日關係亟需解決的問題

  回顧2015年,人們可以看到,扭轉中日關係亟需解決幾個問題。

  首先是中日兩國民眾往來極度不平衡的問題。2015年中國赴日旅遊人數比2014年的240萬人,增加了一倍多。大量中國民眾訪日,增加了對日本的理解。從民意調查的數據看,中國方面對日好感度在2015年出現了較大的改觀。但由於日本輿論將牽制中國作為主要報道內容,大量關於中國環境惡化的消息充斥日本報紙雜誌,2012年以後日本來華人數連年減少,日本民眾對中國的理解將更加依賴那些炒作牽制中國的媒體,從民間的角度改善與中國的關係,也將會變得更加困難。

  其次,過去日本一直是中國接受國外直接投資的主要國家,但安倍在2013年出任首相後,日本企業對華投資迅速減少。想要通過在中國市場的投資來理解中國,在今後會變得更加困難。中國企業也在增加對日投資,但目前規模還非常小,不足以改變日本對中國經濟的理解程度。

  其實,中日兩國的文化發展方式、經濟發展階段不同,兩國互補的可能性要大大超過彼此間的競爭。在2015年,兩國之間儘管有高層的短暫交流,但政府之間的交流遠不如中美、中歐緊密。在這一年裡,中美、中英等均簽訂了數百億美元的政府項目,而中日之間已經多年沒有簽訂政府經濟交流項目。

  2015年,中日在歷史問題、領土問題之外,由於日本需要保有集體自衛權,需要參加TPP,政府及媒體均強調牽制中國,因此這一年中日關係能夠維持不溫不火實在已經非常難能可貴。

北京周報 2015年12月28日

http://www.beijingreview.com.cn/shishi/201512/t20151228_800045432.html


推薦閱讀:

新時代的男人與女人關係的絕妙比喻
女朋友害怕親密關係,作為戀人該怎麼辦?
哪種八字的女命婆媳關係緊張?
如何在職場上與同事搞好關係
牢固人際關係的36計

TAG:中日關係 | 中日 | 關係 | 2015年 |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