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食療勿陷誤區
一段時間以來,「食療風暴」席捲全國,書店裡的各類養生書籍成了「暢銷書」,大街上打著「食療」旗號的餐館生意興隆……但隨著一批「偽專家」的面目被相關部門揭露,食療養生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而面對流傳在人們當中的各種養生方法,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合理取捨,避免陷入誤區?
俗話說,葯療不如食療,葯補不如食補。食療,自古以來便是我國傳統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學認為,飲食營養不單是維持生命活動、機體生長發育的重要物質基礎,而且可以飲食為藥餌,通過合理搭配人們的日常飲食來調節和影響機體各方面的功能,從而達到祛病健體或預防疾病的效果。西醫學也認為,通過合理膳食、健康飲食,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一方面能夠為機體提供強大的能量;另一方面還能調節機體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保證機體的正常運轉,恢復減弱的器官功能,激活機體健康的免疫基因,進而提高機體的活力和免疫力。與此同時,食療還具有簡便易行、安全可靠的特點。俗話說:「是葯三分毒」,無論中草藥還是西藥,往往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和依賴性,而食療養生都是採用常見的食物,一般沒有毒副作用,讓大家在日常用餐中便可達到調理身體、預防疾病的目的。
●食療不能包治百病
在商場工作的小劉平時喜歡記錄一些養生方面的小竅門,前不久,小劉扁桃體發炎,他記得有位「國醫專家」介紹大量喝綠豆湯可以清熱解毒,於是買來不少綠豆,每天熬湯服用。結果兩個星期後,小劉扁桃體發炎並未好轉,因治療不及時,還引發了急性腎炎。
解讀:講究食療,但還是應強調以治為主,食療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完全靠食療治病,是不可取的。現代醫學也用數據告訴我們,合理的飲食、適度的鍛煉、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明顯降低許多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但是這些,卻並不能完全代替藥物治療。
第一,食物難以促進體內形成抗體。食療防病的機理在於增強細胞營養,進而增強抵抗力。但在面對外來病毒的侵襲時,如乙肝、腦膜炎等病毒,只有通過注射疫苗才能形成抗體。
第二,藥物治療對治療急性疾病的功效是食療不能比擬的。食療中發揮作用的主要是營養素,但在面對外侵感染性疾病時,營養素基本起不到作用。此時就應該採取藥物治療,直接殺死病毒。
第三,食療周期長,不利於對疾病的控制。科學研究發現,某些食物中確實含有藥物成分,但由於含量低,必須大量長期食用才可能起到對體內病變抑制的作用,不利於對病情的控制,容易因周期過長產生其他病變。
第四,食療的劑量難以控制。相比藥物而言,食物中藥物成分的含量並不固定,人體的吸收程度也不盡相同,因此用食物治病很難做到對體內病變的「精確打擊」,出現「補益過頭」及「補益不足」的情況。
因此,單純通過食療就想包治百病是不科學的。食療最適合於作為一種保健以及輔助治療的方法,真正有疾病還是應去醫院診治。
●科學食療謹防誤區
中學教師老林是個煙民,一次他從保健書上了解到,魚肉脂肪具有抑制香煙誘發肺部炎症的作用,此後他便經常吃魚,但在前不久的體檢中發現,他的血小板凝聚性偏低,這讓患有高血壓的他發生腦出血的幾率增高。醫生告訴他,魚油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可引起自發性出血,患有高血壓、腦血栓的人不宜盲目大量進食魚類。
解讀:食療進補過程中,要綜合考慮自身的體質特徵和實際需要,避免食療誤區,做到科學食療,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體質要區別。由於人們的體質特徵各不相同,僅憑個別癥狀難以確定正確的進補方式。比如,我們傳統中醫認為,人的體質可分為寒、熱兩種,寒性體質又可細分為陽虛型、氣虛型和血虛型,熱性體質分為陰虛型和陽熱性,每種體質的食療進補方式不盡相同,倘若隨意進補,很可能會出現祛病不成反添病的後果。
進補應適量。食療雖然是以日常所需食物進行滋補,不會產生什麼副作用,但是,也要注意掌握火候,防止過猶不及。比如說,龍眼肉、阿膠具有強胃健脾之功效,但由於過於滋膩,如大量食用,很容易傷及脾胃。
宜忌須分清。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對食療的認識存在局限性,常常不顧及個人身體的實際情況,簡單地按照個人主觀意志進行食療進補,不辨宜忌,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誘發新的病症。
偏方勿篤信。不少人都相信一些民間偏方,實際上,盲目籠統地聽信這些偏方是十分危險的。比如,不少偏方都只是簡單地將人劃分為「寒底」、「熱底」後,針對錶面癥狀配置相應的食譜,實際上人體狀態相當複雜,很多人的臟腑都是寒熱夾雜,或濕熱並重、或表虛里實,不可一概而論、偏聽偏信。
推薦閱讀:
※女人在婆媳關係中的兩大誤區
※八字理論方法的最大誤區
※常見抗生素用藥誤區(青黴素)
※那些我們自以為是的營養誤區
※轉帖:香水你真的會用嗎?幾大誤區大掃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