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外的酒吧就是普通人隨便喝幾杯的地方,而國內很多都成了高消費場所?

如題。


魯迅《孔乙己》:

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櫃檯,櫃裡面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在每碗要漲到十文,——靠櫃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幾文,那就能買一樣葷菜,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馮驥才《俗世奇人·酒婆》:

酒館也分三六九等。首善街那家小酒館得算頂末尾的一等。不插幌子,不掛字型大小,屋裡連座位也沒有;櫃檯上不賣菜,單擺一缸酒。來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車賣苦力的底層人。有的手捏一塊醬腸頭,有的衣兜里裝著一把五香花生,進門要上二三兩,倚著牆角窗檯獨飲。逢到人擠人,便端著酒碗到門外邊,靠樹一站,把酒一點點倒進嘴裡,這才叫過癮解饞其樂無窮呢!

這樣的酒吧在功能和形制上,區別有那麼大嗎?

所以,我認為,經濟水平決不是主要原因。

49年後,社會結構的變化,才讓酒館消失了。


酒吧文化的形成與歷史上西方的生產力進步關係甚大,尤其是在通過工業革命迅速崛起的歐洲。生產力的進步極大改變了社會生產結構,原本被束縛在土地上的農民們源源不斷進城變成勞動力,他們成為碼頭工人、建築工人和車夫。被工業反哺的農業產生更多剩餘糧食,又有工業培養出來的大型酒廠將它們釀成更多啤酒商品,再有商業和服務業做最後的接力,服務於各行各樣的偉大勞動者們。於是,所有人的物質都逐漸豐富起來。

隨著生產力進一步提高,社會結構也在逐漸被改變,宗族式的大家庭開始被遷徙的潮流所沖刷,一個陌生人的社會逐漸形成,西方的人文主義和自由主義思潮逐漸佔據主流。陌生人之間的社交成為每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而酒吧恰恰成為最好的選擇:這裡環境簡單,聚會人數可多可少,程度可深可淺。碰到聊得來的可以多聊幾句,碰到聊不來的借口再打一杯酒就能巧妙閃開去找其他人聊。酒吧越開越多,價錢越來越親民,人們收入越來越高,久而久之,酒吧文化就這麼形成。

本人所在的荷蘭,酒吧實在太過火爆,以至於市中心及乎每一條小街都會有一個酒吧,有的酒吧甚至已經開了近200年。甚至本人所在的這所荷蘭高校,竟然每一個學院都有一個學生們全權經營的酒吧,不可思議!學院把大概100多平米的地方免費給他們用,學生們則以微薄的盈利運轉酒吧,啤酒售價僅比超市略高,連市中心酒吧價格的一半都不到。酒保們往往就是來掙點小錢的勤工助學學生們,好不和諧!筆者問過來自英國、德國、比利時等地的同事,他們本國的情況也大抵如此,這樣大家就不奇怪為什麼這些國家是啤酒大國了,啤酒和酒吧都是極其普通的東西。

而對中國而言,酒吧文化本來就是一種舶來品,就好比咖啡廳一樣。更何況我國收入水平長期跟歐洲沒得比,一些稍微有錢的人可不把這些奉為圭臬、作為跟「土包子」隔絕的屏障?

因此,長期以來我國酒吧銷售的本身並不是單一的商品,還包含大量的人工服務、租金(往往都是黃金地段)和一定程度的「智商稅」。去酒吧喝酒的,有幾個是真正懂酒和喝酒的,往往目的並不在於此。

那麼,你為了這些地方負擔額外的費用,豈不是正常了?

不過話說過來,這一切也在慢慢改變,酒吧酒類之外的附加屬性在慢慢減弱,也越來越回歸它本來的樣子,大城市已經有很多純喝酒的酒吧,聚會跟外出吃飯消費相當(更何況我這種只喝不吃的)。到最後理想情況下,酒吧應該是我們身邊普通或者稍好環境飯店的定位。

但這一切,最終的決定因素還是人們的高收入水平和全面陌生人社會的到來時間。


根本的原因是「舶來品的時代效應」,酒吧進入中國的時代是西方文化強勢的時代,所以它本身就帶著「高檔」,有錢人消費,的時代印象留下的烙印。

同樣,健身房,披薩,甚至KFC ,都是因為是舶來品,本來是尋常百姓家的正常消費,,但是到了現在仍然有人保留著從80.90年代帶來的輕奢感。


國外的酒吧也不全是隨便喝幾杯的吧,有便宜有貴的。

中國那種普通人隨便喝幾杯的地方,名字叫大排檔吧。


感謝邀請,認真作答。

這是我今晚準備去的酒吧:

不貴的哦,只要9.9元哈,國內的,有表演,有歌手,環境這些都還可以,沒有強制消費。

我寫的酒吧類、夜店類的文章蠻多,所以就有很多知乎好友諮詢我酒吧消費的問題。

昨天,有個網友問我:

因為裝修高檔,服務到位,他心裡很害怕這些地方是超高消費的場所,怕被坑,所以來問我。

我就大概給他說了一下類似清吧的定價。

後來他就大大方方去了:

也就幾十元。

國內的很多朋友去酒吧去夜店都習慣一大群朋友,因為害怕尷尬,我是屬於喜歡「安靜」那種人,所以我去玩,基本是我一個人。

這是我個人玩酒吧的攻略。

說下怎麼在酒吧省錢吧。

在香港蘭桂坊,只要不是最高端的那幾個需要排隊檢查入場的排隊夜店,其他的小酒吧一杯(瓶)啤酒一般15-30港幣,我個人覺得屬於平民消費了。

在普吉島的芭東夜市一條街,啤酒的價位一般是20-50人民幣,可以不用點半打、一打,一瓶即可。

你點一瓶,可以在那兒坐一晚上看節目。

但是,服務員也會一直在你身邊轉悠,希望你快點喝完了點下一瓶酒。

不管是國內國外,捨得花錢的高素質玩家,都是夜店工作人員最歡迎的。

只要你臉皮夠厚,只要你不怕尷尬,你在國內,也可以只點一杯啤酒,一杯雞尾酒,一杯洋酒,坐在吧台,玩一晚上。

————————————————

初級玩家的時候,我會點一杯,現在屬於中高端玩家了吧,我進夜店第一時間不會點酒,先觀察環境,評判夜店硬體軟體水準,再看氛圍以及美女、帥哥多不多,再決定玩不玩。

說得不好聽點,只要不怕無聊,只要能自嗨,一分錢不花,也可以在裡面很開心啊。

但是,酒吧有一些列的讓你消費低而產生尷尬的手段,也就有一系列刺激你消費的方法,所以水漲船高,價格自然就貴了。

在這篇文章中,我提出這幾個觀點給各位:

1:國內夜生活場所是分層次的。

有便宜的酒吧,但是人少,一般人不怎麼去。

男人去酒吧,主要是喝酒、泡妞,維護感情。

哪裡美女多,哪裡人氣旺,大家就往那裡跑。

以成都夜場為例子,最高端的酒吧啤酒780一打起點,人滿為患,絡繹不絕。

一些生意不好的場子啤酒150一打,但是生意並不好。

對於出來玩的一些新富起來的人來說,幾百塊錢的差價根本不是事兒。

酒吧,除了承載玩樂的功能,還有身份的象徵和虛榮心的堆積。

我們來看:

國內的某些夜店是會為消費冠軍準備慶祝項目的,也會讓這些客戶上牆,虛榮心得到充分展示。

這是一百支香檳和幾十支洋酒,一個老闆昨晚消費的,超過了絕大多數中國人一年的年收入。

那是我們的年收入,但是他的零花錢。

卡座的最低消費要6k。

這樣一來,就把很多不是一個層次的人隔絕了。

中國人太多了,有錢人太多了。

不是每個有錢人都喜歡玩夜店,但是總有些有錢人喜歡玩夜店,有這些土豪玩家在,出手闊綽,價格自然上漲了。

同一個夜店,有人消費50元,有人可以消費50000元,前面那些低消費是用來撐場面,充人氣的,夜店要掙錢,只能靠那些大客戶。

國內夜店屬於灰色地帶,一般提供邊緣以及實質性行為服務。

什麼東西對於性的吸引力最大?

那當然是真金白銀啊。

在夜店消費高的那些卡座的主角,常常成為眾多夜店女士艷羨的對象。

很多人說這些土豪是傻子,用5000元買一瓶成本價100元的酒,其實他們一點都不傻,他們在這裡高消費,買的不是這瓶酒,買的是一種身份,買給旁邊的朋友看,讓朋友們看到他的實力,也讓更多的女人投懷送抱。

在這種灰色、曖昧朦朧的氛圍下,夜店自然有了高消費的需求和實現條件。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人窮,沒有錢玩這些東西。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有錢人冒了出來,中國那麼大,總有那麼些有錢人要去夜店得瑟,所以夜店就慢慢成為高消費的代名詞。

其實,我作為業內人士,我想說句公道話哈:

夜店,哪怕是頂級夜店,也分低消費玩家和高消費玩家。

你們了解的詹姆斯哈登,在美國的夜店,也很貴的。

我前段時間去了泰國芭東的一個電音夜店,進場只需要購買50元的那種酒水,的確很便宜;但是,在上二樓的那個樓梯間,照樣有那種高大的黑人保安攔著你不準進去。

為什麼?

樓上是卡座。

也要消費到了一定的金額才能上去坐。

我沒去過美國,但是我相信哈登在美國夜店玩的時候,也不是平民消費的水平。

不止中國有高端消費的夜店,全世界都差不多,就是有錢人水漲船高,形成一定的壁壘。

如果要跟國外那種酒吧比的話,國內的民謠酒吧,小酒吧,清吧消費也不是很高。

馬上來第二個觀點。

2:中國小酒吧的氛圍不適合內斂的中國人

在夜店艷遇、搭訕、聊騷成功的概率遠遠大於在中國的小清吧、小酒吧。

上次去香港蘭桂坊,我都快看傻眼了,那些人就在那麼小的酒吧門口就可以自嗨,在中國,很少有人可以在小酒吧玩的很嗨。

我也看到了外國人在小酒吧搭訕聊騷,但是在中國的小酒吧,大家都很清醒,你做這些事情,難免會顧及周圍人眼光。

那麼怎麼才能肆無忌憚地尋求性呢?

好,那就去高端的夜店,那裡氛圍好。

高端的夜店需要絕佳的地段(租金高)、優秀的DJ,演繹人員、豪華炫麗的裝修、先進高級的設備,還有上交給有關部門的錢等等。

誰來為投資者買單?

那自然是昂貴的酒水了哦。

你看起來買的是昂貴的酒水,實在是為其他很多支付了成本:

夜店的裝修,夜店租金,夜店設備,夜店營銷費用,夜店駐場小蜜蜂等等等。

如果有一天,中國人不再那麼內斂,在小清吧也可以隨意談論性,那可能就有很多廉價的小酒吧生意好到爆。

但是,從我進入夜店行業以來,我沒發現有幾家小清吧的生意是很好的。(成都玉林西路的玉林小酒館是個奇蹟,那是因為趙雷《成都》那首歌的原因,人越來越多,去的人就越來越多了,其他的小酒吧生意不行)

鍾愛小酒吧的人很少,喜歡小酒吧氛圍的人的確是有,但是比起龐大的蹦迪軍團,還是不屬於主流人群。

(小酒吧的定價不算貴,但是也不便宜,這一點要注意哦)

3:

其他答主分析的那個中外傳統差異,以及酒吧這種舶來品在中國演變的過程等問題也好一個重要的原因。

——————————————-

如果你不需要炫富、裝逼、泡妞、強撐虛榮心,在中國,你也可以玩到很多性價比很高的酒吧。

比如我以前玩夜店的時候嘛,我知道裡面很貴啊,我就在外面買6瓶勇闖天涯把自己灌得二麻二麻再進去,我進去就點一杯幾十元的雞尾酒就可以很嗨了。

當然,前提是我熟悉,其次是我不喜歡跟人一起去玩,我基本上是一個人。

上個月在一個花場,一群朋友,我也是因為應酬關係,對方拉著我去高消費,我知道沒辦法躲得過,也是硬著頭皮消費了很多錢。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可以不去,但是我會失去失去更多。

為什麼要拉我去那裡消費?

他們想看我有沒有實力接下那單生意吧。

總之,不管怎麼說,努力賺錢,努力存錢,可以在很多行業體會到快樂。

也期待更多的工薪階層酒吧面市,但好像有些理想主義,畢竟工薪階層喝酒最喜歡的還是大排檔、火鍋店這些實惠的場所了。

別管錢多錢少,玩得開心就好,玩得安全最重要。


推薦閱讀:

單身經濟時代來臨,越單身越消費
被花唄毀掉的年輕人
餐飲設計│以消費為導向,餐飲裝修與色彩搭配的關係,你不得不看
傻狗啊傻狗,告訴我怎麼消費這55T豆註銷賬號?
「消費降級」假象,中國人要的品質生活對品牌意味著什麼?

TAG:生活方式 | 消費 | 酒吧 | 大眾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