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宗性起思想的形成,佛教網

華嚴宗性起思想的形成

廖明活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六期

1995.03 出版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發行

頁31-56

--------------------------------------------------------------------------------

頁31

關鍵詞:本有 如來藏 佛性 性起 法藏 修生

華嚴宗 《華嚴經》 智儼 緣起 緣修 覺體

引 言

性起」觀念在華嚴宗教學裡佔有重要位置,佛教史家往往把它

跟天台宗的「性具」觀念對舉,視之為華嚴宗思想的主要標識。華嚴

宗教學體系之形成,以智儼(602-668)和法藏(643-713)二人貢獻

最大,而他們均曾論說性起問題。本文試通過分析智儼和法藏在這方

面的言論,顯示性起觀念在早期華嚴教學裡的意義和位置。又智儼和

法藏討論性起,一是以《華嚴經·如來性起品》為立論根據,故以下

簡述此品的內容。

華嚴宗性起思想的淵源:《華嚴經·如來性起品》

華嚴宗以發揚《華嚴經》的教旨為其教學依歸。現存全本《華嚴

經》有兩種漢譯:一為六十卷本,由佛馱跋陀羅(359-429)於晉末、

劉宋初年間(418-421年)譯出;一為八十卷本,由實叉難陀(652-

710)於唐朝武后在

──────────────────────────────

*香港大學中文系講師。

頁32

位期間(695-699年)譯出。而智儼和法藏的著作所依用的,要為是前

者。此本《華嚴經》共分三十四品,其中第三十二<寶王如來性起品>

,乃是華嚴宗「性起」觀念的出處。(注1)此品除了以「如來性起

」為標題外,並以名為「如來性起妙德」的菩薩為角,而且一再用到

「如來性起正法」、「如來性起法雨」、「如來性起不思議智」等一

類辭語。近代學者曾把這些辭語摘出,跟此品現存異譯本同一地方之

用語比較,發現六十卷本作「如來性起」之處,其它譯本則或作「生

如來家」,或作「如來出生」,或作「如來出現」,或作「如來種姓

」,或作「如來性」,均沒有譯作「如來性起」。(注2)由是遂有學

者認為六十卷本這特殊譯法,反映了其翻譯者的特殊思想觀點。(注

3)

<如來性起品>記述普賢菩薩向性起妙德菩薩宣說如來所現起的諸

相,包括正法相、身相、言音相、心意相、境界相、行相、菩提相、

轉法輪相、涅盤相、見聞供養所種善根相共十種,文內大力渲染如來

的超越性、遍及性和平等性。例如以下一節有關如來的正法相的文字

,便是典型例子:

如來性起正法功德無量,行無量故;充滿十方,無來去故;

離生住滅,無有行故;離心意識,無有身故;性如虛空,悉

平等故;一切眾生無我我所,無有盡故;一切剎無盡,無有

轉故;不斷未來際,無有退故;如來智無礙,無二平等,觀

察有為無為故;成等正覺,饒益眾生,本行迴向自在滿足故

。(注4)

──────────────────────────────

注1 有關<如來性起品>的內容,除了閱讀原經文外,可參閱鍵主良

敬:<華嚴經性起品·研究>,《大谷大學研究年報》第25期(

1973年),頁72-153。

注2 有關<如來性起品>的異譯本及其「性起」用語的比較,參閱高

崎直道:<華嚴教學·如來藏思想>,收入中村元(編)《華嚴

思想》(京都:法藏館,1960年),頁282-289。

注3 例如鍵主良敬指出六十卷《華嚴經》的譯者佛馱跋陀羅跟鳩摩羅

什(344?-413)同時,鳩摩羅什是以性空觀念為其思想骨幹,

而佛馱跋陀羅在其翻譯中則高舉「性」的觀念,顯示出其思想

進路跟鳩摩羅什有所不同。參見氏著,前引文,頁84-89。

注4 《大正藏》,卷9,頁614中。

頁33

這裡形容如來的正法相,說它是「離生住滅」、「離心意識」、「一

切剎無盡」、「不斷未來際」,為超越物質、精神、時空規律的限制

;又謂它是「功德無量」、「充滿十方」、「性如虛空」,為遍及所

有的存在;並聲稱它見「一切眾生無我我所」,其智為「無礙」、「

無二平等」,突出其等視一切分別的性格。

<如來性起品>為了顯示如來的超越性,在闡述如來的心意相時,

聲稱如來的智慧並非志氣卑劣的小乘人和罪孽深重的有情所能悟入:

如來智慧大藥王樹,、唯除二處不能生長:所謂聲聞緣覺涅

盤、地獄深坑、及諸犯戒、邪見、貪著非法器等。(注5)

這節經文以如來智慧譬喻大藥王樹。大藥王樹在所有地方都能生長,

唯在水輪和地獄中不能生長。同樣,如來智慧在所有處所都能成就,

祗有兩處除外:一為聲聞緣覺所證得的涅盤境、二為斷盡善根(「非

法器」)的有情所在的地獄深處。不過,在其它更多地方,當談到如

來跟眾生的關係時,此品所強調的,要為如來的遍及性一面。在闡述

如來身相時所提出的著名日出譬喻,便是明顯例子:

譬如日出,先照一切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剛寶

山,然後普照一切大地。....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復如是,成

就無量無邊法界智慧日輪,常放無量無礙智慧光明,先照菩

薩摩訶薩等諸大山王,次照緣覺,次照聲聞,次照決定善根

眾生。隨應受化,然後悉照一切眾生,乃至邪定,為作未來

饒益因緣。(注6)

根據這節經文,正如在日出時,日光先照大山王,次照大山,最後普

照一切大地;同樣,如來之智慧日輪,常放無量光明,先照大菩薩,

次照緣覺,次照聲聞,最後悉照一切眾生;甚至罪障深重,必定墮地

獄的有情,也不除外。又此

──────────────────────────────

注5 同前注,頁623中。

注6 同前注,616中。

頁34

品在闡述如來的心意相時,更從如來智慧之無所不包,無所不至,進

而主張無有眾生不具足如來的智慧,祗是他們現時顛倒,未能覺察:

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有眾生,無眾生身,如來智

慧不具足者。但眾生顛倒,不知如來智。(注7)

並繼而設微塵經卷的譬喻,為之說明:

譬如有一經卷,如一三千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一切所有,無

不記錄。....彼三千大千世界等經卷,在一微塵內。一切微

塵亦復如是。時有一人出興於世,智慧聰達,具足成就清凈

天眼,見此經卷在微塵內,作如是念,「云何如此廣大經卷

在微塵內,而不饒益眾生耶?我當勤作方便,破彼微塵,出

此經卷,饒益眾生。」爾時彼人即作方便,破壞微塵,出此

經卷,饒益眾生。

佛子!如來智慧、無相智慧、無礙智慧,具足在於眾生身中

,但愚痴眾生顛倒想覆,不知不見,不生信心。爾時如來以

無障礙清凈天眼,觀察一切眾生,觀已作如是言:「奇哉

!奇哉!云何如來具足智慧在於身中,而不知見?我當教彼

眾生覺悟聖道,悉令永離妄想顛倒垢縛,具見如來智慧在其

身內,與佛無異。」如來即時教彼眾生修八聖道,舍離虛妄

顛倒。離顛倒已,具如來智,與如來等,饒益眾生。(注8)

這節經文表示就如有盡錄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所有之經卷,藏於一微塵

內,有一智者見得此事,遂破壞微塵,使經卷顯現,以饒益眾生;同

時,如來之智慧具足於眾生身中,如來知悉此事,於是教眾生修八正

道等,叫他們離開虛妄顛倒,具見其本有的如來智慧。還有當此品闡

述如來的菩提相時,亦從言如來菩提身無處不至,進而言一切眾生之

心悉有諸佛的覺(「菩提」)性:

如來菩提身無處不至,無處不有故。....此菩薩摩訶薩自知

身中悉有一

──────────────────────────────

注7 同前注,頁623下。

注8 同前注,頁623下-624上。

頁35

切諸佛菩提。何以故?彼菩薩心不離一切如來菩提故。如自

心中,一切眾生心中亦復如是。(注9)

智儼的性起思想(注10)

《華嚴經·如來性起品》這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和覺性的說法,叫

人想起佛教的心性本凈思想,尤其是大乘佛教的如來藏學說。(注11

)根據這學說,一切眾生原來皆具有如來的覺性,只是這覺性現時

為煩惱覆蓋,未被覺察;當眾生聞法修行,去除煩惱,顯現覺性,便

是成佛。這如來藏學說在南北朝時代頗為流行,在那時形成的地論學

統和攝論學統,把如來藏觀念跟瑜伽行學派的阿賴耶觀念結合,來說

明流轉還滅的現象,建立一套以清凈本心思想為骨幹的存有論。(注

12)華嚴宗的教學乃是地論和攝論教學的延展,(注13)其存有觀深

受如來藏學說

──────────────────────────────

注9 同前注,頁627上-中。

注10 有關智儼的性起思想,近人論著頗多,可參閱木村清孝:《初

期中國華嚴思想·研究》(東京:春秋社,1977年),頁554-

558;中條道昭:<華嚴·性起>,《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6

卷第2號(1988年),頁743-745;石井公成:<智儼·性起說>

,《·······》第67期(1979年),頁123-151;玉城

康四郎:<華嚴·性起·就··>,收入宮本正尊等(編):《

印度哲學·佛教·諸問題》(東京:岩波書局,1953年),頁

281-287;鍵主良敬:<智儼····性起思想·一特質>,《

大谷大學研究年報》第39期(1987年),頁49-92;鐮田茂雄

:《中國華嚴思想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

所,1965年),頁566-570;Robert M.Gimello,"Chih-Yen

(602-668)and the Foundation of Hua-Yen Buddhism,"

Ph.D.diss.,Columbia University,1976,PP.442-445。

注11 有關<如來性起品>的思想跟如來藏思想的關係,參閱香川孝雄

:<大乘佛教思想·研究----華嚴經如來性起品····>,《

佛教論叢》第11期(1966年),頁126-128;高崎直道,前引

文。

注12 有關地論學統和攝論學統的心識思想,參閱阪本幸男:《華嚴

教學·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56年),第2部,第2篇

,第2章;勝又俊教:《佛教····心識說·研究》(東京:

山喜房佛書林,1961年),第2部,第3篇。

注13 華嚴宗的教學深受地論和攝論學統的教學所影響,是近代中外

佛學界一致的看法。例如近代日本華嚴學專家高峰了州,作《

華嚴思想史》,歷述中國、日本歷代華嚴學的演變,當中便有

專章講述地論和攝論學統的思想。

頁36

所影響;(注14)而<如來性起品>的言論既然有跟如來藏教義相通之

處,由是它吸引了華嚴宗諸師的注意,受到他們特別重視,是很自然

的事。

在華嚴宗的教學史里,智儼居於始導地位,華嚴宗的不少基本教

義,都可溯源智儼的著作。(注15)智儼的早期作品《搜玄記》,為

《華嚴經》的注釋,書內有數處地方談到性起,對華嚴宗性起思想的

形成,有深遠影響。《搜玄記》解說<如來性起品>的引論部分,對「

如來性起」的標題,作出如下界定:

「如來」者,如實道來成正覺,「性」者體,「起」者現在心地

耳。(注16)依這裡的解釋,「如來」是指踐履如實真道所成就的覺

悟,「性」是指體;如是「性起」一辭中「性」字,乃是表覺體。

至於「起」字,這裡說是表「現在心地」;而所謂「心地」,當是指

心活動的領域。(注17)如是看,根據智儼的理解,「性起」乃是說

以覺為性的體,在心活動的領域顯現。

在界定「如來性起」之標題後,《搜玄記》繼而分「始終」和「

闊狹」兩方面,分辨性起的分齊:

問:性起分齊云何?

答:此有二義:一始終相對(明分齊)、二闊狹相對明分齊

。初始發心至佛性起,終至大菩根、大涅盤、流通舍利

也。闊狹頓悟及三乘始終、出世至聲聞緣覺、世間下至

地獄等諸諸位也,仍起在大解、大行、大見聞心中。(

注18)

───────────────────────────────

注14 智儼和法藏都很重視如來藏觀念。有關二人的如來藏學說,參

閱石井公成:<智儼·如來藏思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

28卷第2號(1980年),頁805-808;石橋真誡:<華嚴教學··

··如來藏思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5卷第2號(1987

年),頁636-640。

注15 有關智儼的生平,參閱木村清孝,前引書,頁373-376,及Robert

M.Cimello,前引文內有關章節。有關智儼的學說和其對華嚴宗

教學形成的貢獻,參閱木村清孝,前引書,第2編,第3-7章,及

Robert M.Gimello,前引文,第5章。

注16 卷4下;《大正藏》卷35,頁79中-下。

注17 地論學統所提據的《十地經論》,便這樣界定「心地」:「『

心地』者,隨心所受三界中報。又隨心所行一切境界,亦名『

心地』。」(卷1;《大正藏》,卷26,頁129上。)

頁37

行、大見聞心中。(注18)

就「始終」方面看,眾生從開始發菩提心,到最終證入涅盤,凡其心

有向善之念,便是覺體起現之時。就「闊狹」方面看,下至地獄界之

眾生,下至頓悟菩薩,當生起大解、大行、大見聞心,便為覺體起現

之事。為了顯示性起範圍之「闊」,智儼假藉以下問答為之說明:

問:若聲聞等有性起者,,何故文雲於二處不生根?

答:言不生者,不生菩提心性起芽,不言無果葉。若無者塵

微中不應有經卷。....若細分別,地獄無果葉有體,聲

聞有體及果葉也。(注19)

本文上節曾提到<性起品>為了突出如來的超越性,以如來智慧譬喻大

藥王樹,說如來智慧於聲聞緣覺和地獄有情之處不能生根。這譬喻似

乎是要表示聲聞緣覺和地獄有情跟如來的智慧斷絕,不能有性起的事

。以上的問答對此作出解釋,指出經文所以說聲聞緣覺和地獄有情不

生如來智慧,只是說他們「不生菩提心性起芽」,不是說他們「無(

菩提心性起)果葉」,又進一步細分別聲聞緣覺和地獄有情,以為前

者是「有(性起)體及果葉」,後者是「無(性起)果葉、有(性起

)體」。這些解釋和分別的意思都不大顯明,不過其主旨在申明聲聞

緣覺與及地獄有情皆有覺體,可以有性起的事,則是很清楚的。

綜合以上所引述《搜玄記》解說<如來性起品>部分的條文,可見

智儼以為「性起」是表示覺體在眾生心現起,並主張一切眾生皆有覺

體,其起大乘心,作大乘行,皆為性起之事。又《搜玄記》解說<十

地品>部分,詳細闡述《華嚴經》的緣起觀,其文一再提到<如來性起

品>,對了解性起觀念在智儼整體存有觀中的位置,頗有幫助。《搜玄

記》稱《華嚴經》所說示的究極緣起道理為「法界緣起」,總別之為

「菩提凈分」和「凡夫染法」兩方面:前者關乎清凈法的生起,顯示

還滅解脫之因;後者關乎染污法的生起,顥示流轉生死

──────────────────────────────

注18 卷4下;《大正藏》,卷35,頁79下。

注19 同前注。

頁38

之因。《搜玄記》進一步界別「菩提凈分」為「本有」、「本有修生

」、「修生」、「修生本有」四門;而在說明前兩門時,引用到<性

起品>的話。很明顯,智儼以為這兩門所說示的,即是<性起品>所明

性起道理。智儼這樣申述「本有」一門:

言「本有」者,緣起本實,體離謂情,法界顯然,三世不動

故。故<性起(品)>云:眾生心中有微塵經卷,有菩提大樹

,眾聖共證。人證前後不同,其樹不分別異,故知「本有」

。(注20)

依這裡所述,「本有」是指緣起的根本。這根本為最究極的真實,其

自體是遠離所有言謂情執,不會隨著時間轉變而遷動。在這裡智儼引

用<性起品>「微塵經卷」的譬喻,說明這究極真實自體,亦即眾生心

中所原來具有的覺(「菩提」)性;而所有眾生都具有同一的覺性,

雖然他們證得覺悟的時分前後有所不同。至於第二「本有修生」一門

,智儼如此狀述:

言「本有修生」者,然諸凈品本無異性,今約諸緣,發生新

善。據彼諸緣,乃是妄法;所發真智,乃合普賢。性體本無

分別,修智亦無分別,故智順理,不順諸緣。故知「修生」

即從「本有」,同性而發。故<性(起)品>云:名菩提心為

性起故。(注21)

「本有修生」是說以「本有」的究極真實為本緣,「生」起清凈法。

究極真實乃是諸清凈品法的聚合,而清凈品法本來是沒有差異性的。

當究極真實應會外緣時,又發生新的清凈法,例如真實智。外緣是虛

妄的,而真實智則是跟普賢之智相同,(注22)為無分別相,正如究

極真實為無分別相一樣。從真實智本性跟究

──────────────────────────────

注20 卷3下;《大正藏》,卷35,頁62下-63上。

注21 同前注,頁63上。

注22 普賢為著名的菩薩,《華嚴經》的不少章品均為普賢所說。例

如<如來性起品>前之<普賢菩薩行品>,便詳細記載普賢講說菩

薩所當修習和修成之各種正行。智儼在科別《華嚴經》的章品

時,合<普賢菩薩行品>和<如來性起品>為一單元,以為它們是

以「自體因果」為主題。智儼又認為<普賢菩薩行品>是明性起

之因,<如來性起品>是明性起之果。參見《搜玄記》,卷4 下

;《大正藏》,卷35,頁78下。

頁39

極實理相順,而不跟虛妄的外緣相順,可見它是「本有」的究極真實

本性發用的結果,以究極真實為本因。智儼在這裡又再提及<性起品>

,以為此品說「菩提心即性起」,即具有「本有修生」之意。(注23

佛教提出緣起學說,是要說明流轉生死和還滅解脫的本因;而智

儼闡述的「法界緣起」,其「菩提凈分」方面解釋了清凈法的成因,

顯然是跟還滅解脫的本因之問題有關。合觀智儼對「菩提凈分」四門

中之「本有」和「本有修生」兩門的解說。可見智儼以為清凈法的現

起,以至還滅解脫的證成,乃是眾生「本有」的覺性起現,從而「修

生」種種清凈法,由是而有的結果;而根據智儼,這亦正是《華嚴經

·如來性起品》所要說示的道理。這裡要一提的,是智儼在舉出「本

有」和「本有修生」兩門,強調眾生「本有」的覺性為還滅解脫的本

因之後,繼而又舉出「修生」和「修生本有」兩門,那時他指出眾生

「本有」的覺性現時為煩惱隱覆,要使它顯現,便得「修生」清凈法

,而這又是以聽聞聖教為緣;可見智儼沒有忽視外緣和後天修為對達

成還滅解脫的重要性。

《搜玄記》注釋<普賢菩薩品>和<入法界品>部分,也曾提到性起

。前者有以下的對話,論及性起和因果的關係:

問:性起絕言離相,云何有因果?

(答:)有二意:一、為經內因中辨性起,果中明性起,故

二也。

二、性由不住故起,起時離相順法,故有

因果也。

問:起時離,與緣修何別?

答:緣修離緣則不成,性起無緣即不損,故別也。(注24)

這對話表明覺「性」原來是遠離一切分別相,非語言所能詮述。只是

由於《華

──────────────────────────────

注23 「菩提心即性起」一語不見於<如來性起品>。惟<如來性起品>

闡述如來之菩提相時,說:「彼菩薩心不離一切如來菩提故。

如自心中,一切眾生心中亦復如是。」(《大正藏》,卷9,頁

627中)此語當是此節經文意思的綜括。

注24 卷4下;《大正藏》,卷35,頁78下。

頁40

嚴經》對性起的演說牽涉及因和果的觀念,更且由於當覺「性」體不

止住而「起」時,它會順應世間法,現起因果相;由是之故,也便說

性起有因果。這對話又比較了「性起」和「緣修」的「離相」性。「

性起」是以覺體為本據,而覺體本來便是無一切分別相,其「離相」

性非是來自外緣,故說它是「無緣即不損」。而「緣修」所修成的「

離相」性,乃是後天修習所生顯,而正如上節指出,智儼認為後天修

習是以聖教為緣,故說由「緣修」所達成的「離相」性,是「離緣則

不成」。很明顯,這裡所謂「性起」跟「緣修」的分別,無非是本文

上面所提及的凈分緣起中之「本有」、「本中修生」兩門跟「修生」

、「修生本有」兩門的分別。至於<入法界品>的注釋,有以下一節比

較「入法界」和「性起」之闊狹分齊的文字:

二、闊狹者,唯在大乘心,小菩薩、聲聞、凡夫不說「入法

界」。....「性起」宗欲明約法辨分齊,故通;此明約入心

辨分齊,故局耳。性起約法,假使不證,不名不起。(注25)

這引文指出「入法界」是約「入心」之事說,而事實上有入法界心之

事者只有大乘菩薩;故「入法界」的範圍是「狹」、是「局」,不包

括小菩薩、聲聞、凡夫在內。相反,「性起」是約道「理」說,而依

道理觀,眾生皆具有覺性,即使現時未能證入真道,並不表示他們將

來不會有性起之事,故「性起」的範圍是「闊」、是「通」,涵攝一

切有情。智儼在這裹顯然是要通過對比「性起」和「入法界」,重申

性起為一切眾生所可以有的作用。

智儼的晚年作品《孔目章》,有專章解說<如來性起品>之性起

,其文如下:

性起者,明一乘法界緣起之際,本來究竟,離於修造。何以

故?以離相故。起在大解、大行、離分別菩提心中,名為「

起」也。名為「起」也。由是緣起性

──────────────────────────────

注25 卷5上;《大正藏》,卷35,頁87下-88上。

頁41

故,說為起;起即不起,不起者是性起,廣如經文。

此義是一乘。若證位在十地,若善巧在十迴向,若應行即在

十行,若應解即在十解,若應信即在十信終心勝進位中,若

究竟即在佛果。....(注26)

這解說指出「性起」乃是最圓滿的一乘教的教義,是關乎法界緣起之

本際的觀念;而從《搜玄記》對法界緣起的析述看,智儼所謂法界緣

起之本際,無非是覺體。這覺體是「究竟」的真實,非緣「修」所「

造」;這點從它原來是遠「離」所有分別「相」,便可以見得。眾生

發「離分別菩提心」,起「大解」,習「大行」,這一切皆是覺體的

「起用」,常途多是緣起層面了解「起」;而作為緣起本際之覺體的

起用,則是另一形式的起;故對比緣起層面的起,乃說性起的起為「

起即不起」。

又《孔目章》解說性起義一章附錄曇遷之<亡是非論>全文,其後

有以下案語:

此又順性起故,錄附之。(注27)

曇遷(542-607)為著名的地論師,兼通《攝論》,對《華嚴經》亦

有研究。(注28)其<亡是非論>分十點,說明是非分別為虛妄,教人

要無是無非,以達到喪彼我、去得失、「任放無為、逍遙累外」之境

界;(注29)其立論和措辭,明顯是深受《莊子》書影響。今智儼以

為此論是「順性起」,大約是因為他以為此論所申明之,「亡是非」

之義,具見於性起學說用來形容覺性之「離相」、「不起」等觀念內

──────────────────────────────

注26 卷4;《大正藏》,卷45,頁580下。

注27 同前注,頁581中。

注28 有關曇遷的生平,參閱道宣(596-667);《續高僧傳》,卷

18;《大正藏》,卷50,頁571中-574中。

注29 參見《孔目章》,卷4;《大正藏》,卷45,頁581中。

頁42

法藏的性起思想(注30)

智儼的弟子中,以法藏最負盛名,對華嚴宗教學體系的創立之貢

獻亦最大。法藏著述宏富,現存署名法藏所作的論著有二十多種,當

中不少提到「性起」,而以《華嚴經問答》和《探玄記》兩書的論述

最詳細。以下主要以這兩種資料為根據,探討法藏的性起思想。(注

31)

依上文的闡述,「性起」一辭源自《華嚴經·如來性起品》。此

品以如來所顯現的各種性相為主題,當談到如來的智慧性和覺性為遍

及時,透露出一切眾生皆具如來的智慧性和覺性的構想。智儼解說性

起,主要是環繞這構想,作出進一步發揮。《華嚴經問答》採取相同

進路,而且其立論之設題和用語,處處顯示受到智儼性起思想所影響

,可視之為智儼性起思想之詮釋。

《華嚴經問答》討論性起,首先談及「緣修因果」和「性起因果

」這區別:

從聞熏習等三慧方便緣,以修行所生顯之義,名為「緣修因

果」。即此緣修因果法,順自不住實性故,雖隨緣生顯,而

從本不生。不生故,生即不生;不生相不可得之義等,名為

性起因果」。....

其無緣修,即無性起;無性起,即不成緣修。然即其緣修是

離相順體,

──────────────────────────────

注30 有關法藏的性起思想,參閱方立天:《法藏》(台北:東大圖

書公司,1991年),頁163-169;楊政河:《華嚴經教與哲學

研究》(台北:慧炬出版社,1980年),頁367-372;中條道昭

,前引文,頁745-747;玉城康四郎,前引文,頁287-297;遠

藤孝次郎:<華嚴性起論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4卷

第1號(1965年),頁214-216,<華嚴性起論考(續)>,《印

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5卷第2號(1967年),頁523-528;鐮田

茂雄,前引書,頁570-571;Peter N.Gregory,Tsung-mi and

the Sinification of Buddhi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pp.157-163.

注31 有關法藏的生平,參閱方立天,前引書,頁1-19;鍵主良敬、

木村清孝:《法藏》(東京:大藏出版社,1991年),頁48-

88。有關法藏的著作,參閱吉津宜英:《華嚴一乘思想·研究

》(東京:大東出版社,1991年),頁130-150;鍵主良敬、

木村清孝,前引書,頁90-98。

頁43

故為性起性起即是隨緣,故為緣修。雖無二體,二義不相是也

。(注32)「緣修」和「性起」的區別,是智儼《搜玄記》所提出的

。智儼所謂「緣修」,是指眾生得到聖教等外緣熏陶,修習善行,從

而生起各清凈品法,這引文說「緣修因果」是表以聞、思、修「三慧

」為因,(注33)經由修行,從而顯生諸清凈果法,正是同一意思。

至於「性起」方面,智儼所謂「性起」,是指眾生覺體順其所本有之

覺性,現起種種清凈品法。這引文談「性起因果」,則是由「緣修因

果」說來,從而論及「緣修」和「性起」的關係。引文表明由緣修而

生現的清凈果法,是當覺體不止住時,順其實性所生顯;它們雖然直

接是隨緣修生起,其本源則是那沒有生相(「不生」)的覺體。引文

以為「性起因果」即是表「不生」的覺體實性,「生即不生」地顯生

諸清凈果法,其對「性起」的理解,跟智儼並沒有重大分別,不過其

解說凸顯了「性起」和「緣修」關係的密切:蓋眾生的覺體現時為煩

惱覆蓋,要通過後天的「緣修」,方能順性而起,顯生清凈法,此所

以說「無緣修,即無性起」。反過來說,眾生所以會接受外緣影響,

以至修善行,生善法,乃是因為他們先天具有覺性,此所以說「無性

起,即不成緣修。」又緣修所修顯的清凈法為離相,跟覺體為離相相

同,故說「即其緣修是離相順體,故為性起」。而性起所顯生的清凈

法,是隨緣修而起現,其實即是緣修所修顯的清凈法,此所以說「性

起即是隨緣,故為緣修。」

本文上節述及智儼在論說「法界緣起」時,把其菩提凈分方面,

細分為本有、本有修生、修生、修生本有四門;當中前兩門是有關性

起,後兩門是有關緣修。《華嚴經問答》對「本有」和「修生」兩門

的前後關係,有如下的意見:

若有機緣眾生,以性種為前,習種為後利益,即說「本有」

前有,「修生」後有;若有眾生以「修生」為前,「本有」

為後利益,即說性種為

──────────────────────────────

注32 卷下;《大正藏》,卷45,頁609下。

注33 聞、思、修三慧分別指由聽聞、思量、修習佛法所成就的智慧

頁44

後,習種為前。但隨機緣處中說耳,勿見法定本有前後,

....是故諸聖教之說前後不定。(注34)

本文上節已指出「本有」和「修生」作為菩提凈分的兩門,前者顯示

眾生先天所有的覺體為還滅解脫的超越根據,後者顯示後天修為為還

滅解脫的必需條件。以上所引《華嚴經問答》的話,申明「本有」和

「修生」兩門沒有輕重之別。它指出佛陀因應不同機緣,當談到還滅

解脫時,有時以先天「本有」的性種為前、後天「修生」的習種為後

;有時以後天「修生」的習種為前、先天「本有」的性種為後;(注

35)而其實「本有」和「修生」兩者並無定然前後之序,對還滅解脫

是同等重要。

智儼在《孔目章》解說「性起」時,曾說「由是緣起性故,說為

起;起即不起,不起者即是性起」。(注36)以下《華嚴經問答》解

釋「性起」及說明「緣起」跟「性起」的分別的一節話,可視為《孔

目章》這段文字的註解:

性起」者,即本具性,不從緣有。言「緣起」者,此中入

之近方便,謂法從緣而起,緣起無自性。故起本具性,即其

本法性不起中,令入解之。其性起者,即其法性,一切法性

即其無起以為性故,即其法性皆以不起為起。....

言「起」者,即其法性,離分別菩提心中現前在,故云為起

。是即以不起為起。如其法本具性,故名起耳,非有起相之

起。....

雖待無分別心方起,與本不起全非別相。性全現前,起與不

起,同無異故,無增減故。是故經中以虛空中飛鳥所行所不

行,俱無別空,而為喻說(注37)

──────────────────────────────

注34 卷下;《大正藏》,卷45,頁610上。

注35 「性種」和「習種」是兩種解脫的因,前者是無始以來法爾本

有,後者則是由後天修行而得。

注36 參見同注26引文。

注37 卷下;《大正藏》,卷45,頁610中-下。

頁45

綜觀這節話的意思,是要表明由性起而顯生的諸法,原是覺體實性所

「本具」,非緣修所創造。當覺體實性離分別念,它們便會現前,這

便是「起」的意思。這裡所說的「起」,並無常途所謂「起」之由無

至有的意思,故又可說是「不起」;由是乃說性起是「以不起為起」

,「非有起相之起」。這是「性起」跟「緣起」最大不同的地方。引

文借用<性起品>鳥行虛空的譬喻,(注38)顯示性起所起之法跟覺體

實性的關係:正如無論鳥兒飛過不飛過,空間都是一樣,沒有改變;

同樣,無論「起」與「不起」,由性起而現前的諸法都是本具於覺體

實性內,並無增減。

智儼闡述性起,力言性起是一切有情皆可以有的作用。《華嚴經

問答》也是一樣;而對《華嚴經·如來性起品》謂如來智慧樹於地獄

和聲聞緣覺之處「不生」長的話,它作出這樣解釋:

約本實皆有,無不生芽;然約行用,故簡別也。....約行中

有向背,故曰生不生。(注39)

這引文指出約「本實」來說,地獄有情和二乘人其實皆具如來智慧,

都可有性起之事。而經文說「不生」,原來是就「行用」之向背方面

說。至於甚麼是「向背」,《華嚴經問答》繼而有如下說明:

若能自知自性起法,名為「向」;不知自性起菩提,名為「

背」。若約此義者,但發無上菩提心,乃名為芽生;不發無

上菩提心者為背,不名芽生。地獄二乘涅盤等永不知自性起

法,故不生芽;若人天等中能如是知者名為順,名生芽等。

若不知者,不生芽。又自雖不知,而有果葯等,為二乘人等

;不入時中,行德等可回心也。....雖自以不回,而約其法

,不無性起之起,故得也。(注40)

──────────────────────────────

注38 發見六十卷《華嚴經》,卷35;《大正藏》,卷9,頁626上。

注39 卷下;《大正藏》,卷45,頁611上。

注40 同前注。

頁46

這節文字首先解釋「向背」的意思,以「向」為指「能知自性起法」

,「背」為指「不知自性起菩提」;以為經文所以說地獄有情和二乘

人「不生」如來智慧,乃是鑒於他們不知道自身有如來的覺性,可有

性起的作用。這節文字繼而對智儼就同一經文所作的解說,作出申釋

。正如本文上節所述,智儼以為經文說二乘人和地獄有情「不生」如

來智慧,是說他們「不生菩提心性起芽」;智儼又界別二乘人和地獄

有情,以為前者有性起果葉,後者無性起果葉。(注41)以上引文對

智儼這些解說作出詮述,指出謂二乘人和地獄有情「不生菩提心性起

芽」,是說他們不知道自已有性起的本能,沒有發追求無上菩提之心

;又指出謂二乘人有性起果葉,是因為二乘人修習種種行德,而這些

行德有叫人迴轉二乘之心、轉向大乘的果效,究其本是性起的表現。

至於地獄有情,由於他們並無這些行德,故謂他們無性起果業。

從以上的論析,可見《華嚴經問答》在性起的問題上,基本上承

襲智儼的說法,對智儼的說法一些欠明晰的地方(例如其說性起是「

起即不起」,說二乘人不生菩提心性起「芽」而又有性起「果葉」)

,作出了說明,並突出「性起」(「本有」和「緣修」(「修生」)

之密切關係,提出性起「本具」的觀念,此其貢獻所在。不過自日本

僧人凝然(1240-1321)對《華嚴經問答》的作者表示懷疑後,古今

不少學者都認為《華嚴經問答》非法藏所親撰;(注42)由是書內所

表達的性起思想,是否真能代表法藏的觀點,是有待商榷。至於在可

信的法藏著作中,論述性起問題最詳盡的,要為是《探玄記》。《探

玄記》是法藏對《華嚴經》的注釋,是公認的法藏代表作之一。《探

玄記》注釋<如來性起品>的引論部分,首先界定「如來性起」的標題

,繼而分十門申述性起觀念的宗趣,是研究法藏性起思想的最重要參

考資料。以下是法藏對「如來性起」這標題的釋義:

──────────────────────────────

注41 參見同注19引文。

注42 有關《華嚴經問答》疑偽,參閱遠藤孝次郎:<華嚴性起論考>

,頁216;吉津宜英:<舊來成佛····>,《印度學佛教學

研究》第32卷第1號(1983年),頁243。

頁47

《佛性論·如來藏品》云:「從自性住,來至得果,故名『

如來』。」不改名「性」,顯用稱「起」,即如來之性起

又真理名「如」名「性」,顯用名「起」名「來」,即如來

性起。此等從人及法用題品目。(注43)

法藏以為「如來性起」有「人」和「法」兩方面的意義。他引用《佛

性論·如來藏品》的話,說明「如來性起」在「人」方面之意義。根

據《佛性論·如來藏品》,一切眾生約其自性說,皆與佛陀無異,而

這自性無論在因位時或在果位時,本體皆是不二,沒有變改。(注44

)法藏表示「如來性起」的「如來」是指這自性,「性」是指這自性

的「不改」,「起」是指這自性的顯用。又法藏認為「如來性起」除

了可以理解為表「人」所具有的佛性之顯用外,亦可以理解為表理「

法」之顯用,那時「如」和「性」兩字是表「真理」,「來」和「起

」兩字是表顯用。

《探玄記》在界定「如來性起」的「人」和「法」兩方面的意義

後,進而分十門,析述性起學說的旨趣,那時其論說的重點,基本是

放在「人」方面,亦即是在人所具有的佛性之顯用問題方面。首先第

一分相門把佛性劃分為理、行、果三種,以為它們各有「起」義:

初分相者,「性」有三種,謂理、行、果。「起」亦有三:

(一、)謂理性得了因,顯現名「起」;二、行性由待聞熏

,資發生果名「起」;三、果性起者,謂此果性更無別體,

即彼理、行兼具,修生至果位時,合為果性,應機化用,名

之為「起」。是故三位各性各起,故云「性起」。今此文中

正辨後一,兼辨前二也。(注45)

佛性有三種的說法,出於《佛性論》。《佛性論》把佛性分為「住自

性性」、

──────────────────────────────

注43 卷16;《大正藏》,卷35,頁405上。

注44 參見卷2;《大正藏》,卷31,頁795下-796上。

注45 卷16;《大正藏》,卷35,頁405上。

頁48

「引出性」、「至得性」三種;指出第一種屬「道前凡夫位」,為未

修道的凡夫所有;第二種屬「從初發心,上窮有學聖位」,為在修學

階段的聖人所有;第三種屬「無學聖位」,為證得極果,無可再學的

聖人所有。(注46)上引文所謂「理」佛性,當即是「住自性住」,

這種佛性是凡夫所具有,惟現時被煩惱所覆;當得到了因照察,便會

現「起」。(注47)上引文所謂「行」佛性,當即是「引出性」,這

種佛性是在修學過程中,由聽聞聖教,得聖教的熏習,從而生「起」

。上引文所謂「果」佛性,當即是「至得性」,是「理」和「行」兩

種佛性兼具,為修學至佛果位時所獲得,有應機而「起」各種教化的

作用。這引文最後指出《華嚴經·如來性起品》所演述的,主要是第

三種佛性之起,亦兼明前二種佛性之起。

第一「分相門」把佛性分為三種,顯示每一種佛「性」皆有「起

」義。第二「依持門」進而辨明這三種佛性之間的「性」和「起」關

系:

二、依持門者:

一、行證理成:即以理為「性」,行成為「起」。此約菩薩

位,以凡位有性而無起故。

二、證圓成果:即理、行為「性」,果成為「起」。此約佛

自德。

三、理行圓成之果為「性」,赴感應機之用為「起」。是即

理行徹至果用故起,唯性起也。(注48)

這裡約菩薩、佛自德、佛果用三重,分述三種佛性之間的性起關係:

(1)約菩薩的層面:菩薩所以發起修「行」之事,生起成就佛「果

」的願求,乃因他們性本具「理」。故約菩薩說,是理佛性為

「性」,行、果兩種佛性為「起」。又凡夫雖亦具有理佛性,

但他們未曾發願修行,故說他們是「有性」

──────────────────────────────

注46 參見卷2<三因品>;《大正藏》,卷31,頁794上。

注47 「了因」是因的一種,有照了顯發,叫本來存在的果得以呈現

的作用。

注48 卷16;《大正藏》,卷35,頁405上-中。

頁49

(有理佛性)「無起」(無行、果兩種佛性)。(注49)

(2)約佛自德的層面:佛的圓成「果」德的現起,是本具的「理」

性,經由修「行」,去除煩惱,而成就的結果。故約佛自德說

,是理、行兩種佛性為「性」,果佛性為「起」。

(3)約佛果用的層面:佛的圓成「果」性有赴感應機,興起各種方

便行的作用。故約佛果用說,是果佛性為「性」,赴感應機之

用為「起」。

第二「依持門」就「依持」說性起,其所謂「性」,乃是表能依

能持;其所謂「起」,乃是表所依所持。又此門分述三種佛性之間的

性起關係,義分三重;當中第二的佛自德和第三的佛果用兩重,明顯

是由第一的菩薩一重發展而來,而菩薩一重如上面所述,是以理佛性

為能依能持的「性」,以行、果兩種佛性為所依所持的「起」。如是

看來,理佛性乃是最根本的能依能持,它攝持了其它兩種佛性及它們

所起的一切作用。這點正是第三「融攝門」所要指出的:

三融攝門者,即行依理起,即行虛性實,虛盡實現,起唯性

起。乃至果用,唯是真性之用。(注50)

既然行佛性是依理佛性而起,則行佛性是虛,理佛性是實;行佛性是

用,理佛性是體。而果佛性跟理佛性的關係,也是如此。又法藏以為

理佛性不但以行佛性和果佛性為用,更且是原來具有行佛性和果佛性

。第四「性德門」說:

四性德門者,以理性即行性,是故唯理性起。....前(「融

攝門」)約以理奪行說,今約理本具行說。....以如來藏中

具足恆沙性功德故。《起信論》中,不空真如有大智慧光明

義、遍照法界義等。(注51)《涅盤》云:

──────────────────────────────

注49 法藏在這裡謂凡夫「有性」而「無起」,是就當下凡夫未曾起

願修行而說,他並非認為凡夫不能有性起之事。《探玄記》稍

後論及<性起品>謂如來智慧樹於地獄和聲聞緣覺兩處「不生」

時,便明確指出這是「約現在說」;要是「約當來」,則這兩

處的有情悉能生如來智慧,皆可有性起。參見同前注,頁411中-

下。

注50 同前注,頁405中。

注51 參見《大乘起信論》;《大正藏》,卷32,頁576下。

頁50

「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注52)解雲

:此即無為性中,具有有為功德法故。....是故藉修,引至

成果位,名為果性。果性赴感,名為「性起」。(注53)

這裡申述理佛性原來具足行佛性、究實唯有理性起這道理,舉出如來

藏觀念;認為佛典講如來藏具足恆河沙數的功德,即是表示理佛性本

具行佛性。這裡又引用《大乘起信論》和大乘《涅盤經》這兩種如來

藏系經典的話,認為《大乘起信論》在談到眾生的真如心之不空方面

時,謂真如心有大智慧光明,《涅盤經》在談到眾生所有的佛性時,

謂佛性即是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即是智慧;都是在闡發「理本具行」

的思想。至於這裡最後提出「果性赴感,名為『性起』」這兩句話,

當是因應《華嚴經·如來性起品》的性起觀的特點而說,顯示<性起

>所關涉的性起,主要為赴感應機的果性起;而並無把「性起」一辭的

外延,規限在果佛性之範圍內的意思。

以上所分析《探玄記》論述性起的章節,都是環繞佛性觀念立論

;這跟智儼的著作討論性起,以覺體觀念為本,為同出一轍。(注54

)不過智儼傾向於就覺體的「現在心地」層面講性起,其設論多是自

眾生因地的角度出發。而《探玄記》則把佛性界別為理、行、果三種

;除了自眾生因地角度,講理、行兩種佛性之起外,亦配合其所注釋

的<如來性起品>的內容,更多自佛果地角度講果佛性之起。比起智儼

的著作,《探玄記》是較注重性起觀念在果方面的意義。這點從其在

第一「分相門」,指出<如來性起品>是「正辨後一(果性),兼辨前

二(理性和行性)」;及其第四「性德門」以「果性赴感,名為『性

起』」

──────────────────────────────

注52 此言參見北本《大般涅盤經》,卷27,<師子吼菩薩品>第11,

《大正藏》,卷12,頁523中。

注53 卷16,《大正藏》,卷35,頁405中。

注54 「佛」意思是「覺」,而「佛性」觀念跟「覺體」觀念一樣,

是關乎覺悟的根據和特性的問題。

頁51

兩語作結,便可以看出來。又在其後數門中,《探玄記》一再顯示了

性起思想這特點。例如第六「染凈門」論及性起是否包括染法的問

題,說:

染凈等法,雖同依真,但違順異,故染屬無明,凈歸性起

....若約留惑,而有凈用,亦入性起收。....(眾生及煩惱

)皆是(性起)。何以故?是所救故,所斷故,所知故,是

故一切無非性起。(注55)

這引文的前半指出染污法雖然是依佛性而起,(注56)但其性跟佛性

相違,故不能說是性起;而清凈法則是依佛性而起,其性又是跟佛性

相順,故可說是性起。而後半則轉而謂一切法,包括惑縛、迷染眾生

、煩惱法在內,都是性起;理由是惑縛有時會被聖者藉助,為濟渡有

情的媒介,而迷染有情、煩惱法和一切法又分別是聖者救度、斷除和

認知的對象。這裡把染污法,以至一切法都歸入性起範圍,是就證得

佛果的聖者的角度設論;其所指涉的性起,明顯是果性起。又第八「

通局門」以講果性起該「通」一切有情無情,為《華嚴經》所開示的

圓融教學的殊勝地方:

若三乘教,眾生心中但有因性,無果用相。此圓教中盧舍那

果法,該眾生界,是故眾生身中亦有果相。....若三乘教,

真如之性,通情非情;開覺佛性,唯局有情。....若圓教中

,佛性及性起皆通依正。(注57)

這裡比較了一般大乘教和《華嚴經》的圓教之性起觀,(注58)指出

一般大乘教只講眾生心中有因佛性,不談眾生有佛果用;並且把果佛

性的外延,「局」限於有情的範圍內。圓教則進而就果佛性的遍及,

把一切眾生,以至無情的草木,都包攝在果性起範圍內。由是圓教亦

講眾生身中有佛果相;而圓教所明的性起

──────────────────────────────

注55 卷16;《大正藏》,卷35,頁405下。

注56 大乘佛教的如來藏緣起學說,主張眾生界的染污法,為如來藏

受到無明煩惱所熏習,從而生起。在如來藏系經典里,「佛性

」被用作「如來藏」的同義辭。

注57 卷16;《大正藏》,卷35,頁405下。

注58 在法的著作里,「三乘教」往往泛指一般大乘教。

頁52

是遍「通」各類有情(「正」)和其所居的住無情處所(「依」)。

(注59)

除了較多從佛果層面理解性起外,《探玄記》的性起教學的另一

值得注意地方,是它把性起觀念跟華嚴宗的萬法一體,相攝無礙的宇

宙觀連結,以前者為後者的理據。(注60)這點見於第九「分齊門」

九分齊門者,既此真性融遍一切,故彼所起亦具一切,分圓

無際。是故分處皆悉圓滿,無不皆具無盡法界。是故遍一切

時、一切處、一切法等,如因陀羅網,無不具足。(注61)

這裡指出既然性起是遍通一切法,由是其所起的每一法,當亦是遍通

一切法,以至於無限。就如帝釋天的寶網上懸掛著無數明珠,每一明

珠悉映現其它一切明珠,而珠影又交參,重重無盡;同樣,宇宙的每

一分處悉涵具其它一切時、一切地的分處,交相涵攝,圓滿無遺。

結 論

性起」為華嚴宗教學的重要觀念,本文對其來源及其在早期華

嚴宗教學裡的意義,作出分析。「性起」觀念源出六十卷本《華嚴經

·如來性起品》,而此品所謂「性起」,基本上是指如來所顯現的各

種性相。又此品分述如來所顯現的諸性相,在狀述如來的智慧性和覺

性為無所不及時,提出一切眾生悉具如來的智慧性和覺性的說法。這

說法在華嚴宗教學的始創者智儼的著作里,得到開展,成為智儼的性

起思想的主眼。智儼強調一切眾生同具如來的覺性,皆

──────────────────────────────

注59 「正」和「依」即「正報」和「依報」,前者指依過去善惡業

因而感得的果報正體(如感得為人果報者具備四肢五官,感得

為畜牲果報者具備羽毛齒革),後者指相應正報而得的居住處

所的果報(如生為人者有相應的舍宅為依報,生為畜牲者有

相應的巢穴為依報)。

注60 一般闡述華嚴宗和法藏的思想的書籍,都會詳細申述這種宇宙

觀。可參閱方立天,前引書,第五章;鍵主良敬、木村清孝,

前引書,頁228-233。

注61 卷16;《大正藏》,卷35,頁406上。

頁53

可以有性起之事;並表示性起之為「起」,乃是「不起而起」,跟緣

起層面所談的「起」,意義完全不同。署名法藏所作的《華嚴經問答

》,對智儼的性起學說這些論旨,進一步作出鋪述。至於法藏的代表

作《探玄記》,則除了像智儼的著作般自眾生因地的層面講性起外,

同時亦從如來果地的層面明性起,其立論較全面,亦較忠於<如來性

起品>的原意。更值得注意的是《探玄記》從「果性起」為融通一切

法,推論出一切法為互相交攝,皆悉圓滿;把性起觀念跟華嚴教學的

一即一切,相融無礙的宇宙觀連結,從而突出了性起觀念在華嚴思想

整體的意義。

頁54

提 要

性起」觀念在華嚴教學裡佔有重要位置,史家每把它跟天台宗

的「性具」觀念對舉,視之為華嚴宗思想的主要標識。本文對性起

念的來源及其在早期華嚴宗教學裡的意義,作出分析。「性起」觀念

源出六十卷本《華嚴經》之<如來性起品>,而此品所謂「性起」,基

本上是指如來所顯現的各種性相。又此品分述如來所顯現諸性相,在

說明如來的智慧性和覺性為無所不及時,提出一切眾生悉具如來的智

慧性和覺性的說法。這說法在華嚴宗教學的始創者智儼(602-668)的

著作里,得到開展,成為智儼的性起思想的主眼。又智儼界定了「性

起」一辭的涵義,對「性起」跟「緣起」的關係、「性起」跟「緣修

」的分別等問題,都有清楚說明,奠定了華嚴宗性起思想的基礎。智

儼的弟子法藏(643-713)為華嚴宗教學體系的建立者。法藏除了像智

儼般自眾生因地的層面講性起外,同時亦從如來果地的層面陳述性起

。更值得注意者,是法藏把性起觀念跟華嚴教學的一即一切、相融無

礙的宇宙觀連結,從而突出了性起觀念在華嚴思想整體的意義。


推薦閱讀:

21世紀有沒有什麼新的哲學思想或思潮?
如何提升看電影時思考的深度?
如果以中國歷史的角度,公元元年應該是哪一年?
世界上最優質的思想可能是免費的嗎?
如何看待「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

TAG:思想 | 佛教 | 佛教網 | 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