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談冷漠

談冷漠

尹金福

冷漠是一種行為;冷漠是一種手段;冷漠是一種心態。

冷漠,對於有些人來說,是一種恐懼,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似乎經不起這種冷漠的攻擊。

冷漠似乎也是敵人的伴侶,對於敵人來說,冷漠也許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最好手段,冷漠可以使人以思考,可以使人煥然一新。

冷漠一個人,可以使他振作,但同時也可以使一個人低沉,以致走向失敗。

當今社會上有許許多多的大學生中,有許多可謂是天之驕子,但是,有的個別學生整因為朋友、同學、家長的一句話使之做出了難以置信的「蠢事」。原來,冷漠的一句話會有這麼大的魔力!

想這樣的事情還是屢見不鮮的。來字四川的某大學生,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受到父母的冷漠,最終選擇了跳樓自殺。

冷漠一個人是一種可怕的事情,俗話說:「人最怕冷漠。」但是在冷漠中,也有受到啟發與同情,從此也不再被冷漠。

冷漠是一隻可怕的老虎,但我們可以改變這隻老虎的性格,從此變為一隻性格溫順的老虎。

人們都知道英國著名的足球巨星貝克漢姆,知道他是一個奢侈的人,對金錢不放在眼中。這也許是高額的工資造就出來的,常常因一些小事而擺所謂的大牌,因此冷漠身邊的球迷。但這樣是不合情理的答案最終是被冷漠。這個冷漠不是來自自己,而是來自喜愛他的人。

冷漠可以使人有冷漠他恩的習慣,從而去冷漠他人,可以使人走向墮落的。冷漠不是在什麼場合都存在的,在奧運會的賽場上中國是無法被冷漠的,冷漠是可怕的,但是實力可以戰勝冷漠。冷漠——一個成功路上的石子,如果你認真的來看待它,它有可能成為你心中的一塊金子。使你的人生燦爛多彩!佘宗明談冷漠—— 冷漠碾壓著道德底線

2011年10月20日 08:03來源:法制日報

10月13日,在佛山街頭一名兩歲女童被兩輛車先後3次碾軋,7分鐘內十多名路人對此不聞不問。冷漠,刺痛了人心。在慘案中,司機的兇殘、路人的拒救,交織成了面色冷漠的眾生相。痛感、悲憫心匱乏,彷彿「人性方向盤」失靈的推土機,橫衝直撞,盡情碾壓著道德倫理的底線。

究其癥結,不過是「行善有風險」,出手不得不謹慎。將道德流失歸咎於「世態使然」,是公眾一貫的邏輯轉化。你看,「彭宇案」殷鑒在前,「做好事遭惡報」,誰還敢冒險救人?理由看似鏗鏘,其實是偽命題——真正道德,理應跳出物化的代價考量。行善成本,不應是冷漠的通行證。「人們一切不幸的根源,不是饑荒,不是火災,也不止是那些作惡者,而在於他們各自為生」,托爾斯泰如是說。打破「流沙格局」,構築人際關懷,需要價值秩序的重新梳理——在社會儲藏室里,多放置些「人本關懷」。人性復甦了,道德方能走進「春天裡」。談冷漠 zhangdelight  (2011-10-19 13:55:41)

也許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人們的口袋是鼓起來了,可是人們的道德底線卻步步下滑。我自己不是什麼名牌大學畢業,在很多那些名牌大學畢業的人眼裡看來是低他們一等。也許他們就是這麼想的,他們不時炫耀自己的牌子。奇怪了。

我是不喜歡炫耀的人,也沒有炫耀的資本。每每和他們談起社會問題的時候,他們認為只要合法的,就可以做。他們才不顧什麼道德譴責。我很驚訝,和他們討論半天,他們說我不可理喻。哎,我真的不可理喻?

今天我看到拾荒婆伸手救助女童的事情忽然想起來發表感慨。這位物質如此貧乏的人還知道社會的良心。而我知道那些名牌大學的人真是丟失了社會良心。我不是故意提名牌大學,而是這些人喜歡稱道自己是名牌大學的人。我沒有絲毫貶斥名牌大學的意思。名牌大學自有自己的實力。

我想的是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受了名牌大學熏陶的人,竟如此沒有社會良心。他們動不動說有錢就移民,孩子也去國外讀書什麼的。沒有對社會和對國家的責任感。是的,國內有些貪官污吏,國內的制度不夠健全,但是需要你們大家來清除,來完善,不是逃避。

這裡姑且說遠了。還是回到社會良心上來吧。我想這是教育的缺陷,不僅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已經是社會教育的缺陷了。

有時想想我都痛心。社會的良心啊,怎麼就有人這麼漠視。談冷漠

二十四畫生的個人空間

小悅悅事件,見證了國人的淡定,其實就是冷漠。

回到魯迅,也刻畫過類似的冷漠。人血饅頭。

其實,人的冷漠是鍛鍊出來的。曾經的國人,反對腐敗的熱情,足於讓學生面對坦克。後來漸漸淡定,到現在基本冷漠了。接著,是城管的殘忍,野蠻的拆遷,富士康的跳樓,三聚氰胺的憤怒,蘇丹紅,到地溝油,潲水油,到癌症村,艾滋村,再到一個老人在橋下被凍死,無數的類似情節,幾乎榨乾了人們的熱情,慢慢的就淡定了,接著就冷漠了。

網上的憤怒,充其量只是一種證明自己是活人的舉動,其實並不能改變什麼,以後,很可能連這種憤怒也會慢慢淡定,終於冷漠了。

冷漠的背後,是每一個人的自知,這種社會,你不能依靠。你只能靠自己。再壞的事發生,也不會有正義的熱情會來幫你。隨之就是質疑,我們要這樣的社會幹嘛?但是這樣的質疑很快就會覺悟,就是意識到社會不是用來幫你的,而是要你為他納稅,為他效力,為他服務的。至於他的回報,就是冷漠。你自己要去面對一切。這是這個社會用法律規定的。

很快,人們就會因為身處這種冷漠的社會中產生一種無助和絕望。然後巴不得這樣的社會趕快解體,或許在重建中才有希望。人心就是這樣崩潰的。接著,一有風吹草動,整個社會接著也就崩潰了。

有人呼籲拒絕冷漠,這很好,企圖力挽狂瀾,但是一旦熱血沸騰,面對一些列的社會醜惡現象,你還能活多久,不被跨省,不被艾未未?所以最終是冷漠者證明自己的明智,於是繼續冷漠著。等待最終的社會解體。

人為什麼要組成社會,本來就是因為需要被關愛,有事需要社會給予幫忙。因此才交出自己的獨立,自己的自由,想要和社會交換一種更大氛圍的安全,更大範圍的協作,如果一個社會,只會要求每一個人都獨立面對所有的挫折,所有的不幸,那麼,他們為什麼要參與這樣的社會?

冷漠,是因為社會已經拒絕對任何人提供有效的協助和必要的關愛,人們只好以冷漠面對這個只會索取而拒絕付出的社會。就像面對一個殘暴的陌生人,惹不起,難道還躲不起。你別說,還真是躲不起了,一旦立法,懲處見死不救的人,那麼,那個當事者,就要面臨兩難,一個是對死者負責任,另一個是對法律負責任。左右都是責任。這不,你還哪兒躲去?

人為刀鉏,我為魚肉。這樣的困境正是冷漠者最大的悲哀。

但或許是更冷漠的理由。武則天與彭宇案——再談冷漠 前天小悅悅死了,這真是一個悲劇。許多人都在罵見死不救的路人,可換位思考一下,自從2007年以來,助人的風險越來越大了,英雄流血又流淚。就我所知道的,以一己之力改變了社會風氣的,也就武則天和「彭宇案」中的老人和法官了。     武則天登基以來,為了維護統治,獎勵告密任用酷吏——不要和我說她的功績,大唐以來寬容的社會風氣被她破壞殆盡。告密如何告?非親近之人如何知其密?告密為何告?無非陷害他人以泄私憤或者求自己的升官發財。武則天一朝,凡屬告密之人,國家都要供給驛站車馬和飲食。即使是農夫樵人,武則天都親自接見。為獎勵告密,武后對告密者破例授官,以賣餅為生的侯思止,是一名無賴,因誣告舒王元名與恆州刺史裴貞謀反,被任命為游擊將軍、侍御史。王弘義,以無德行見稱,告鄉里謀反,擢授游擊將軍、殿中侍御史。是年殺安南王穎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殺故太子賢二子,唐之宗室至是殺戮殆盡,其幼弱倖存者亦流嶺南,又誅其親黨數百家。「羅織」一詞從何而來?不就是武則天的寵臣來俊臣的創造么?《舊唐書·酷吏傳上·來俊臣》:「招集無賴數百人,令其告事,共為羅織,千里響應。欲誣陷一人,即數處別告,皆是事狀不異,以惑上下。」 反右、文革時期告密更是成風,這裡就不說了。     再來說「彭宇案」,其實在這個案子之前,就有救人反被訛詐的。還記得《離開雷鋒的日子》么?講的就是雷鋒的戰友退役後救人反被誣告的事情,但主人公喬安山還是相信世間是有好人的。「彭宇案」本也就是一個個案,但這事發生在06、07年,互聯網非常強大的年代。正是由於網路的發達,使得這個案子備受全國人民的矚目,使得很多人都寒了心。被救的老太太是一方面,這類人中國永遠都不缺少;但最可惡的是這個案子的主審法官,他一句「不是你撞的你為什麼要救」更是讓人崩潰,他似乎從來不相信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於是他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摩了一下他的同胞。審理案子的時候不僅沒有遵循「誰主張誰舉證」這個原則,更不用說「無罪推定」了。我不知道其他人怎樣,反正我在大街上看到類似事情是不敢上前的,我家很窮,還有N年的房屋貸款要還,我哥還得結婚,我爸媽還要養老,在醫保社保都不給力的情況下,我們一家只能靠那點錢來維持。我知道我很自私,可我沒有辦法。小悅悅事件中的路人肯定也有此考量,有時候,人的冷漠都是被逼出來的。     在網上看了幾個時評,說什麼不要拿「彭宇案」做遮羞布,說人的冷漠是內因,彭宇案只是一個外因,不錯,彭宇案是外因,可如果沒有這個外因,冷漠怎會催化的這麼徹底?我不相信人生來就是冷漠無情的,性格的形成都是後天養成的,每個人都是一個沒有橡皮擦的畫布,一旦畫上了就是一輩子的事情。
推薦閱讀:

你和朋友之間最寒心的事?
人際的疏離未必不好
社會冷漠(旁觀者的冷漠)是社會問題嗎?
美文欣賞:請用冷漠埋葬我今夜的期盼

TAG:冷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