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找到喜歡的事情,選擇適合的工作?
大家好,我是 Taka~
前幾天,我有個朋友離職了,拉著我一邊吃串一邊絮絮叨叨。聊到一半我問她,為什麼要離職,她說不太喜歡現在的工作內容和環境了,想做點喜歡的事。
然後我問:那你喜歡什麼?她一愣,還不知道,這麼多年好像就是在被工作推著走,找找看吧。
不僅是換工作,找工作的時候很多人也同樣在迷茫。
因為工作不僅僅是一個讓你生存下來的東西,而是涉及到「你是誰」,「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對待世界的看法」以及「你和社會的關係」等等問題。
之前 Taka 寫過幾篇文章,都在說要行動,培養一個持久的愛好,把喜歡的事情深入下去。然後底下很多人的留言是,我知道要行動,但我不知道我喜歡什麼啊,我沒有特別的愛好,好像都沒什麼意思。
因為尋找喜歡的事情,合適的工作,都不是一鎚子買賣,而是要度過一段漫長和痛苦的時期。
你並不清楚自己的最終目標,很難馬上知道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和追求。就像開始了一段在海上的航行,拿著一張模糊的地圖,甚至都不知道終點在哪裡。
Taka 自己也是經過了好幾年(是的你沒看錯,不是幾天,不是幾個月,是好幾年)才慢慢找到點方向,甚至還在不斷變化,不斷尋找。
所以今天就講講我經歷的一些方法。
首先,我們來看下傳統的方式是什麼樣的?《轉行》里提到傳統的觀點是:
我們先要了解自己想要什麼,通過對過去經驗的反省,配合專業的諮詢老師來分析自己的性格特點,能力興趣,越清楚越好。其中可能要花點時間想想過去,你從哪些事情中獲得了成就感和成功。
一旦清楚了這些內容,就可以去尋找對應匹配的行業和職業。
再一步步根據目標制定行動方案,比如查詢閱讀資料,了解相關領域,對專業的人員進行訪談了解工作內容,最後找到一份適合你的工作。
Taka 大概在大三大四的時候,才開始對未來的發展感到焦慮,慌不擇路地用盡了當時我所有能想到的方法折騰:
看書,看電影;
諮詢朋友,學長,老師,家人;
去諮詢心理醫生;
去做專業機構的職業規劃(標準的職業規劃幾乎就是上面的步驟)。
然後你說效果呢,好像有道理,又好像沒用的樣子。
那時候老師給我的分析結果是我會更喜歡規則清晰,有序嚴整,需要耐心,和數據打交道的工作,比如會計之類的。
其實我家裡有人做這個事,但是我並不希望從事這個「我應該可能更適合」從事的工作,那該怎麼辦?於是我又繼續糾結。
所以後來慢慢發現,這種傳統方法背後默認了一個前提——「真實的自我」(True self):
在成年之後,你就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性格,愛好和能力特點,基本不會再改變了,所以通過對過去的總結和分析,就能找到對應的工作。
但是按照這樣的邏輯,如果我過去從來沒碰過鋼琴,是不是就發現不了「我可能擅長鋼琴」呢?
所以心理學家 Hazel Markus 的研究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就是「可能的自我」(Possible selves),包括你預期,希望,恐懼成為的自我。
也就是說,我們有很多個「自我」,你的愛好、性格、能力,不僅僅由過去的經驗決定,還有一部分是模糊不清的,是在我們對未來的希望和恐懼之中,一直在變化。
事實上,大部分人現在的迷茫就是因為過去經歷的太少,所以發現不了自己的愛好。
所以我們不僅需要反省來了解自己,更需要通過實踐來發現更多的可能性。
在我們無法清晰地認識自己的時候,應該怎樣開始呢?
大膽假設
專門在一天里抽一點時間,把你想成為的「自我」,想嘗試的角色列個表寫下來,比如:
選項一,成為一名作家
選項二,創辦一家公司
選項三,參與或組織一個公益項目
選項四,做一些和美食,紅酒,咖啡相關的事情
......
如果你覺得有困難,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幫助你寫下這個列表:
1.你有什麼羨慕的人,有哪些人是你的榜樣,為什麼你喜歡他們,他們做了什麼事情或者什麼身份讓你羨慕?
之前我們有介紹過目標管理的方法。《沒有目標很迷茫?5步教會你標杆管理》
2.如果你現在已經財務自由了,你想做什麼?
之前看過一本小書《101件事兒,死前要試試》,作者理查德·霍恩是一位英國的設計師,同時也是個冒險家,敢於嘗試不同的事情,比如徒手抓魚,體驗失重,當群眾演員...
其實這本書在豆瓣上的評分並不高,有很多人吐槽說不靠譜,不適合在中國實施。但是 Taka 一直覺得非常有趣而且很受感動的是,它喚起了我早已丟失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幽默感甚至冒險精神。
看起來天馬行空的事情,為什麼不能做到呢?不用火柴生火,午夜裸泳,追逐龍捲風...那些荒唐又不可思議的事情,通過拆分要點和竅門竟然都能完成,這裡面大部分任務作者都做完了,是我們的慣性思維束縛了自己。
你可以讓你的列表儘可能豐富,這些都是你可能成為的自我。
在假設過後呢,我們都可能幻想自己成為某個人,但大多數都沒有付諸真正的行動,在無數的可能性裡面猶豫糾結,不知所措。
最痛苦的就是,你一直沒有放棄夢想,但也從沒對夢想進行探索過。
所以在列好清單之後,至少將一個選項放到現實里進行認真考慮,哪一種是現在最吸引你的,哪一種是最容易去嘗試的。
試錯探索
《轉行》中提到,我們在探索職業和愛好的時候最大的錯誤,就是在明確自己的最終目標之前,遲遲不願跨出第一步。
先行動,再回顧和反思總結。
沒有完美的方法和捷徑,小步快跑起來,行動起來之後會自然出現更多的問題和可能。
通過一些小的探索和小的項目,來確認在上面的理想列表裡,哪些是可行的,哪些並不感興趣,哪些只是白日做夢。採取行動去看看結果會是什麼樣的。
▍比較/對比
在多種不同的角色和對象中進行比較,大腦愛「找茬」,能很快發現其中的不同,然後排除和刪減某些選項。
比如跟會計相比,我會更喜歡能直接幫助人的工作,比如和學術研究相比,我更想去影響別人......在不同的行為中,慢慢認清自己的目標。
▍上課/培訓
上課,培訓,考取證書也是一種探索的方法。
如果你現在想要嘗試新媒體運營,網上就有很多相對系統的課程,一般也不貴,也有很多免費的在線資源。通過一兩個課程的入門,就能大致清楚整個工作內容和需要掌握的技能。
大家想看哪個方面的課程或者領域的入門,可以在評論里告訴 Taka ,有時間就整理出來。
▍實習/兼職
這是最簡單,最直接,也是更快速的探索方式了。不要著急做決定,儘可能去嘗試不同的事物,用最小的項目和方式去參與和感受。
很多時候都是通過不經意的兼職機會,開啟新的領域。隨著時間和精力的投入,真實體會這些職業或者愛好是什麼樣的感受。
Taka 之前在諮詢了職業規劃還是迷茫的時候,也是無意中看到進化論在招人,誤打誤撞過來了,開始了新媒體的工作。
在實際行動過程中,我們嘗試不同的身份和角色,通過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你感覺好嗎,和你想像的一樣嗎),以及外界的反饋,可能會放棄一些選擇,也可能會對某些選擇進一步探索。
但是在嘗試中,需要注意幾點:
1.積少成多,不要期望一次到位。
我們經常會希望有某個重大的事情改變,或者什麼特殊的時刻一下子就能達到目標,找到終身的志向,其實往往採取「小成功」策略,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感覺到「甜頭」,才能繼續堅持。
小的探索往往是自發的,不成體系的,循環重複,甚至可能是進兩步退一步的,但都是朝著改變的方向。
2.給自己足夠的時間
有研究表示,大部分的職業生涯的轉變需要3-5年左右的時間。
同樣,想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適合的工作,也可能需要花費幾個月到幾年的時間。而且這個過程會充滿了困難,挫折,焦慮,自我懷疑,不確定性,也是必經的階段。
希望大家都能慢慢尋找,不斷反饋和調整,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
推薦閱讀:
※史上最長命帝王, 活了103歲, 熬死9位皇帝, 陵墓兩千年未找到
※找到對的人了、疼你一輩子。 找錯了人、就等於輸了全部。
※為什麼 155cm 的妹子總能找到 180cm 的男友
※家中的財位怎麼找?一張圖教你找到家中財位!
※【一點資訊】裝修|找到最準確的水電點位,帶來最便利的生活體驗 (Yidianzi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