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開放課程-心理學導論筆記

1. Introduction

2.Foundations:ThisisYourBrain

3.Foundations:Freud

4.Foundations:Skinner

5.WhatIsItLiketoBeaBaby:TheDevelopmentofThought

6.HowDoWeCommunicate?:LanguageintheBrain,MouthandtheHands

7.ConsciousofthePresent;ConsciousofthePast:Language(cont.);VisionandMemory

8.ConsciousofthePresent;ConsciousofthePast:VisionandMemory(cont.)

9.Evolution,Emotion,andReason:Love(GuestLecturebyProfessorPeterSalovey)

10.Evolution,Emotion,andReason:EvolutionandRationality

11.Evolution,Emotion,andReason:Emotions,PartI

12.Evolution,Emotion,andReason:Emotions,PartII

13.WhyArePeopleDifferent?:Differences

14.WhatMotivatesUs:Sex

15.APersonintheWorldofPeople:Morality

16.APersonintheWorldofPeople:SelfandOther,PartI

17.APersonintheWorldofPeople:SelfandOther,PartII

18.WhatHappensWhenThingsGoWrong:MentalIllness,PartI

19.WhatHappensWhenThingsGoWrong:MentalIllness,PartII

20.TheGoodLife:Happiness

第一節課Introduction

教材:彼得?格雷的《心理學》第五版

閱讀書目:格雷?馬庫斯《諾頓讀本》

心理學研究領域:

1、神經科學

2、發展心理學(研究人類如何成長、發育以及學習)

3、認知心理學(用計算機方法研究心理學)

4、社會心理學(研究人類的群體行為,如何與他人交流)

5、臨床心理學(心理健康、心理疾病)

如今,經濟學和博弈論已經成為理解人類思維和人類行為的重要方法。心理學涉及的方面非常之廣。

問題:

1、人是如何發展的?哪些是先天的?哪些又是後天的?【發展心理學】

2、是什麼讓我們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為什麼每個人都不同?這些多大程度上是由基因決定的?又在多大程度上是被環境決定的?一個很好的例子便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3、什麼樣的人是迷人的?怎樣才算好看?【美】

4、人性的善與惡【道德】

5、心理疾病

一百多年前,一個叫蓋奇的建築工人被一根鋼管刺穿了腦袋,但奇蹟是,他並沒有死,他也沒有失明、失聰或是失憶。但是他完全變了一個人,他曾經是一個非常努力工作的好男人,但是現在他無法控制自己,他丟了工作,背叛妻子,不斷罵人和打架。(這是一個大腦如何影響心理的例證)

卡普格拉綜合症目前只有幾百例它通常是由於某種打擊而產生的。每個人的癥狀差異也很大。它表現為病人幻想自己親愛的人被另外的人替換掉了。並且通常與暴力並存。一個澳大利亞男子就因為幻想他的父親變成了機器人而將他父親的頭砍了下來。

科塔爾綜合症表現為你認為自己已經死了。這些癥狀都是因為大腦的某個特定部位受損而產生的

對這些極端例子的研究並不是因為對病態心理的好奇,而是因為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研究正常的心理和各種問題,能使我們了解正常生活。

第二節課Foundations:ThisisYourBrain

這一節課我們來講一講大腦見《心理學與我們》第二章神經科學與行為

有人認為,我們的一切情感、道德、自由意志,最終來源於大腦神經元集合,我們只是一堆神經元集合而已。但是大多數人並不接受這樣的觀點,他們持二元論,笛卡爾就是典型的二元論者。他認為,一方面,人類和動物一樣擁有生理基礎,但人類與動物的不同點在於人類具有無形心靈。總的來說,這個理論認為人的身體和心靈是分開的,二元的。

這種例子舉不勝舉,卡夫卡小說中主人公醒來後變成了甲蟲,或是巫師將人封印在豬的身體里,都是二元論的例子。

但是,現在科學的共識認為,二元論是錯誤的,並不存在一個與身體相分離的「你」。心理學家認為,心理是大腦活動的產物。

神經元神經元是大腦的基本單位。根據功能可以分為感覺神經元、運動神經元和中間神經元(負責聯絡傳遞)

神經遞質神經元之間有一微小的縫隙,稱為「神經遞質」。人類通過兩種藥物可以控制神經遞質,興奮劑和抑製劑

酒精就是一種抑製劑。或許你會奇怪,因為人喝了酒後會變得很興奮。事實上,酒精抑制的是大腦中的抑制神經。這些神經控制你的行為,讓你表現得像個紳士或者淑女,但是酒精使它們降低了效用。但是如果你喝多了,酒精就會抑制大腦中的興奮神經,那麼,你就暈倒了。

「百憂解」(一種抗抑鬱藥物)可以增加「血清素」(神經傳遞素),這樣就可以緩解抑鬱症

帕金森症會損害運動控制,引起帕金森症的原因之一是嚴重缺乏一種叫「多巴胺」的神經遞質。

大腦的處理速度為什麼這麼快?因為大腦採用廣泛分布的並行加工方式

大腦組織大腦皮層是心理活動發生的地方,也是所有神奇的事情所發生的來源。大腦皮層被分為幾種不同的腦葉。有額葉、頂葉、枕葉、顳(nie)葉。

大腦中存在對身體的定點陣圖。

1、定點陣圖具有地理特徵,身體部位挨得近,相應大腦皮層部位也鄰近

2、身體部位的大小和皮層大小不一致,大小取決於感受器官的多少。

大腦兩半球

用右手的人的語言功能是定位在左半腦的,數學運算和音樂則定位於右半腦。

交叉:左視野將投射到右腦,而右視野則投射到左腦。行為上也有交叉,右半腦控制左側身體,左半腦控制右側身體。

兩半腦通過胼(pian)胝(zhi)體相連接

1、為什麼一堆灰色的噁心的肉球會產生那麼多豐富的情感?雖然有心理學家和哲學家聲稱找到了答案,但還是持懷疑態度。一台計算機在某些方面可以做到和人類一樣,但是它們卻沒有情感。

2、心理活動的機械論觀點。我們研究人們如何作出決策,墜入愛河時會發生什麼。但是這卻很難與人類的內在精神價值聯繫在一起。很難解釋為什麼人們會去救一個落水的兒童。

面對這些矛盾,差不多有三種選擇

1、選擇拋棄科學心理學,接受身心二元論

2、接受科學心理學,拋棄人文觀念,認為這一切都是前科學

3、或者選擇調和,將科學心理觀和人文觀念相契合

第三節課3.Foundations:Freud

見《心理學與我們》P226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

精神分析理論弗洛伊德

行為主義理論斯金納

這兩個理論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它們涉及的範圍十分廣,它們試圖對世界上的一切作出解釋

本我:本能,人的天性,遵循「快樂原則」。進食、睡眠、性嬰兒

自我:遵循「現實原則」,象徵意識的起源。它介於本我和超我之間,使之平衡

超我:代表著道德本我和超我都是盲目的

人格發展期:

口唇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生殖期

防禦機制:

升華

投射

合理化:父母打孩子

退行

弗洛伊德認為夢境具有象徵性,可以反映出人的潛意識

學生提問:弗洛伊德理論都是建立在小孩擁有父母的假設之上的,處於一定的家庭結構之中,然而那些沒有父母的孩子,或是家庭不完整的孩子呢?【這個問題果然不錯,看來你的提問能力還太低。】

老師回答:我認為這個問題弗洛伊德本人都很難回答,但我猜測精神分析理論的支持者會說那些小孩會經歷心理創傷,所以不能完整地度過發展階段

學生提問:現代精神分析論者還認為女性沒有超我嗎?【看來耶魯的學生知識面很廣啊】

老師回答:正如你所提到的,弗洛伊德提出過一個臭名昭著的論點,認為相比男性而言,女性在道德上是不成熟的。我認為弗洛伊德會說女性有超我,但是比男性弱。而現代精神分析論者的回答會是多元的。

學生提問:升華和轉移一樣嗎?升華是否是轉移的一種?

老師回答:轉移是我不能對你生氣,只好遷怒於他人。投射是否認自己的慾望,而認為他人有這樣的慾望。升華是放棄了具體對象,保存或通過其他方式釋放精力。

學生提問:是否會有跨文化的差異?【這些問題都很厲害】

老師回答:這是個很好的問題。我們先放一下,之後會提到

對弗洛伊德理論的評價:

《記憶戰爭》是本好書,由弗雷德里克?克魯斯所著,他是對弗洛伊德批評最有力和最激烈的人物之一。

對於一個理論的問題,主要有兩方面:

1、這個理論本身被證明是錯誤的

2、這個理論概念模糊,以至於它難以被證明

可證偽性:這是指科學可以對自然和社會作出強有力的預測,並且這種預測是可以被證偽的。如果不能被證偽,那就算不上科學。

非科學假說最好的例子就是占星術。占星術的問題並不在於它們是錯的,它們連錯誤都算不上。

同樣的,弗洛伊德理論的最大問題在於它無法得到驗證。舉一個有趣的例子

弗洛伊德對A說:「你憎恨你的媽媽」

A說:「哇,你說得很對」

弗洛伊德說:「我是正確的」

弗洛伊德對B說:「你憎恨你媽媽」

B說:「滾蛋,你這個瘋子在胡說八道些什麼」

弗洛伊德說:「你剛才的反應正好命中你的要害,你將這種想法壓抑在潛意識中。我還是正確的。」

雖然弗洛伊德在心理學領域很著名,但是他的學說很難被分進某個心理學分支當中。雖然很多人會研究弗洛伊德,但是很少人把自己當做精神分析論者。

但是,說了這麼多弗洛伊德負面的東西,雖然他的大部分理論是遭到駁斥的,但我們必須承認,在大量的個案研究中,我們發現人的心理的確存在無意識。

閾(yu)下:下意識

諾伯特?施瓦茲的試驗:

所有人被要求在腦中想自己所愛的人。A組被要求列出愛人3個優點;B組被要求列出愛人10個優點。最後問所有人,你有多愛ta?結果發現,A組的人更愛他們的愛人。

原因在於哪裡?不在於B組不愛自己的愛人,而在於他們被要求想出10個優點,事實上很少人有那麼多優點。這樣就會降低他們對愛人的好感度,而人們通常不會意識到改變他們想法的原因。

這個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一個人對其他民族的偏見,是由於一些他自己無法察覺到的因素所造成的。

老師:我在讀研的時候,發現兩件事情,一個是不要用紅筆打分,二是不要問「大家有沒有問題」,因為學生都害怕提問,當你問出這樣的話時,就算原本有疑問,腦子也一下子空了。或許我應該問「你們的問題是什麼」【這種上課方式著實很幽默,還可以打消學生的問問題的顧慮】

學生提問:弗洛伊德相信藥物治療嗎?

老師:儘管弗洛伊德是個神經學家,他對大腦和神經非常著迷,但他不相信藥物治療。事實上,包括現在的心理治療師都會告訴你,藥物治標不治本,它們可以緩解你的癥狀,但你的問題不在於癥狀。

學生:能談談關於夢的研究嗎?

老師:「夢」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我會用一節課的時間講夢。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但是精神分析理論中夢是願望和滿足的象徵的這一觀點尚未得到證實

學生:伊拉克特拉情結(戀父情結)

老師:伊拉克特拉情結其實就是陰莖嫉妒。我甚至可以對你說,伊拉克特拉情結是弗洛伊德對俄狄浦斯情結(戀母情結)的補充。

第四節課4.Foundations:Skinner

見《心理學與我們》第五章——學習

為什麼大腦的大多數活動是無意識的?而一小部分活動是有意識的?

一部分心理學家和生物學家得出的解釋是——欺騙。

行為主義——斯金納

行為主義理論在斯金納生前就存在。斯金納有名的原因在於他整理了行為主義的理論,並讓人們所廣為熟知。

行為主義理論由三個非常極端而又有趣的觀點組成:

1、非常強調學習的作用。一切都是經驗的產物,不存在人性,人具有很強的可塑性

華生曾說,給他一些健全的孩子,給予一定的條件,他可以把他們培養成

醫生、律師、政治家甚至小偷,而不需要考慮他們的偏好。

華生是一個平等主義者,他認為決定一個人的在於學了什麼而不在於種族和先天。

【這裡需要搞清前因後果,是因為他強調學習的作用導致他是個平等主義者,還是因為它是個平等主義者,所以他才強調學習作用?】

2、反心理主義。他們認為諸如弗洛伊德的那些慾望、滿足等都是不可觀測的,是不科學的。他們致力於建立一門可觀測的心理科學,諸如刺激、反應、強化、懲罰。

3、生物之間並不存在很大的區別。所以行為主義者研究動物,然後推斷其他動物和人類

學習的三種形式:

1、習慣化

2、經典條件作用。這是巴普洛夫提出的,這是一次意外發現。

狗(被試),食物(無條件刺激),鈴聲(條件刺激),唾液(條件反射)

無條件刺激引起了無條件反射——本能

當條件刺激和非條件刺激反覆同時出現,條件刺激就會造成條件反射

強化嘗試:鈴聲有食物=唾液

非強化嘗試:鈴聲無食物(反覆多次)=無唾液

自我恢復

刺激泛化

系統脫敏療法

現在認為,經典條件的作用在於預測和準備。當條件出現時,你可以預測將要發生什麼並做好準備。在《發條橙》這部電影中,幾個心理學家對強姦犯和暴力犯進行治療,治療的原理就是基於經典條件作用。他們給罪犯喂葯,使他們感到噁心,並使他們眼睛睜開,觀看暴力鏡頭。藥物是無條件刺激,暴力鏡頭是條件刺激,噁心是條件反射。這樣就可以使他們在暴力行為前感到噁心。

3、操作性條件作用。學習行為與成功和失敗之間的關係。它與經典條件作用的不同點在於它是自主的。

桑代克做過一個實驗,將小貓放在迷宮裡,只要壓動槓桿就能出去。他發現貓無法通過頓悟和思索來解決這一問題。貓通過試錯逃出迷宮,經過多次嘗試之後,它們就學會了壓動槓桿以逃出迷宮。這種行為被稱為「效果律」,即行為傾向隨獎勵增加而增加,隨懲罰增加而減少。

正強化和負強化。負強化和懲罰有很大的區別。正強化是你在刺激中得到了獎勵。負強化是你迴避了某種厭惡刺激。

行為塑造。顯然,有很多時候你並不能被動等待別人去做某事,然後你再給予獎勵或懲罰。有時,你需要進行積極主動的引導。在訓練過程中,對接近行為進行獎勵。

初級強化物。對於豬來說,食物就是最基本的初級強化物;挨打和驚嚇就是負強化物。【不是說負強化不等於懲罰嗎?】

代幣法。對於狗來說,「gooddog」並不是初級強化物。但是可以利用經典條件作用,將「gooddog」和獎勵聯繫起來,反覆幾次,「gooddog」就成為了一種獎勵。這就是代幣法。人們經常利用代幣法來訓練非人類動物,可以提高效率,降低訓練難度。

【可能不只是動物,例如幼兒園的「小紅花」制度】

比率強化、時間強化。現實中,並不是每一次令人滿意的行為都會得到獎勵,而是經過幾次或經過一段時間才給予獎勵。

固定、變化。固定是獎勵的比率和時間是固定的。變化則相反。

部分強化效應:不要進行連續強化,間隔強化會使行為持續時間更久。

拒絕孩子最差的方式就是:「不行」「不行」「不行」「不行」……「好吧」

這樣,孩子就會明白他多試幾次就會成功,下一次,他就會不斷地嘗試。

學生:在強化消失後是否會發生消退?

老師:exactly

對行為主義理論的評價:

相信大家都認為行為主義理論的三條觀點都是錯誤的。

首先,大量不同形式的證據證明了先天知識和先天慾望的存在。

第二條,心理狀態雖然是不可觀測的,但科學研究的很多東西都是不可觀測的,像物理就是如此。

第三條,托爾曼的經典實驗表明:動物不需要強化也可以學習。訓練白鼠走迷宮。發現獎勵有助於白鼠走出迷宮,但並不是必要條件。

第四條,對於學習來說,真的沒有物種局限性嗎?答案同樣是否定的。

加西亞效應:當你噁心的時候吃下生魚片,你可能會對生魚片產生厭惡,即使你知道噁心和生魚片之間沒有聯繫。但加西亞效應是專門針對味道和噁心的。如果在吃生魚片時電擊你,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恐怖症:恐怖症和進化有很大關係。很多恐怖症並不是後天的,而是先天的。比如人類和黑猩猩就特別怕蛇。

《<言語行為>述評》喬姆斯基的這篇論文可以說是終結了行為主義理論。

他對行為主義理論的不可證偽性提出質疑,認為這些概念太過模糊。

雖然行為主義的統治地位已經不復存在了,但它還是留給了我們很多遺產。例如:

學習機制,特別是非人類動物的學習機制。如習慣性、經典條件反射、操作性條件反射

第五節課5.WhatIsItLiketoBeaBaby:TheDevelopmentofThought

見《心理學與我們》P207第11章——人的畢生發展

皮亞傑認為兒童是主動的思考者,他常把兒童稱為小科學家。他並不對兒童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認知的起源和發展。

胚胎重演律:個體的發展重演了種族的發展。現在看來這個觀點完全錯誤,但當時皮亞傑對此深信不疑。皮亞傑認為,對兒童的研究可以得出認知發展的一般規律。

同化:反應範圍的擴大。順應:改變你的行為方式。

皮亞傑認為兒童通過這兩種學習機制渡過各個階段,提出了「階段理論」。

第一階段:感知運動階段。這一階段,兒童是純粹的自然生物。「客體永久性」:即使看不到某物,也知道其存在。這一階段兒童沒有客體永久性意識,看不到一個東西,他會認為其消失了。皮亞傑認為,這一階段的兒童並沒有客體意識

第二階段:前運算階段。4、5歲。兒童開始可以在腦中構建世界。但這種能力是有局限性的。局限一:兒童以自我為中心,此處並不含貶義,而是兒童完全沒有意識到別人眼中的世界和自己的世界是不同的。證據之一便是「三山模型」。

另一發現是「守恆」: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徵不會因為相關特徵的改變而改變。例如,小杯子里的水倒進大杯子里,水量並沒有改變。但是兒童並不能意識到這一點。

第三階段:具體運算階段。7—12歲。兒童可以解決「守恆」問題,但抽象思維能力仍然有限。直到12歲,兒童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才逐漸成熟。

一定程度上,皮亞傑比弗洛伊德和斯金納都成功。原因在於這些論點是可證偽的。

與此同時,他的理論當然也有局限性。

理論上的局限性,如他是否真的解釋了兒童從具體到抽象的轉變、關於客體永久性的論斷

研究方法上的局限,皮亞傑喜歡用問答的方式,但是兒童的語言能力並不成熟,很可能導致人們低估了孩子的理解能力。

現代嬰兒認知研究:

以前的研究都建立在一個假設之上——嬰兒是愚蠢的。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嬰兒可能比想像中聰明。

對嬰兒的研究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設計精巧的研究方法。可以通過嬰兒眼睛的注視時間來判斷

他的反應。一些實驗證明嬰兒有對客體永久性的意識。但是,有一點共識,很多知識的確是通過後天學習得來的。那麼,問題就是,兒童是何時,又是如何獲得這些能力和知識的?

答案之一就是神經元的成熟。發展過程中,並不是大量生長出新的神經元,而是不斷地消除多餘的神經元,並且神經元之間的聯結也越來越緊密。

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抑制能力。很多獨立研究表明,兒童缺乏自我抑制能力。

學生:在探究嬰兒擁有什麼類型的概念時,是否對嬰兒進行了判別式條件作用?

老師:我不是很清楚。有同事說,這種方法並不如其他方法有效。操作性條件作用的部分問題在於,很難使嬰兒按照系統的方式行動,所以注視世間法更為精確。

孤獨症,發病率一般在千分之一,一般為男孩。他們並沒有生理上的缺陷,但是會有語言和社交上的缺陷。實驗:在A前面放一大一小兩塊巧克力,問你,A會選擇哪塊?答案是很明顯的。但是孤獨症兒童會聳聳肩,說「我怎麼知道」。【我怎麼覺得我的癥狀很像……不過我更覺得我做出這個選擇是因為這個實驗太無聊了】

錯誤信念任務:

女性的社交能力比男性強。甚至有人認為,相對於女性而言,男性患有輕微的孤獨症。

一些孤獨症患者在數學、音樂和藝術方面有極高的驚人的天賦,這好像就是上天拿走了一些,又賜予你另一些才能。但這只是非常極端的例子,大多數孤獨症患者並沒有特別高的天賦。

如果你不喜歡孩子,不喜歡發展心理學,認為研究嬰兒和兒童對於成人沒什麼用,那麼引述一位心理學家的話。如果你想知道斑馬是帶著黑色條紋的白色動物還是帶著白色條紋的黑色動物,你成天到晚盯著它看,永遠都得不出答案,要知道答案,就要研究它早年,研究它胚胎髮育時期是怎樣的。

萬物如此,皆因其本

第六節課語言

HowDoWeCommunicate?:LanguageintheBrain,MouthandtheHands

見《心理學與我們》P137語言

語言的基本事實

任何一種語言都能夠描述抽象概念

語言如何不同?

達爾文認為:語言是天生的。有一些例子證明:任何一個種族都有語言,但這可能只是一種文化,就像所有的種族都用餐具,並不是因為人類有天生使用餐具的特性。

但是,歷史上的很多事例可以證明語言是天生的。例如在奴隸貿易中,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奴隸會創造出一種「混雜語言」。但是在這樣的社會中成長的下一代,他們根據混雜語言創造出了另一種語言,被稱為「克里奧爾語」。

所有語言都是具有創造性的。任何健康的人都有能力組織好語言。

史蒂芬?平克——《語言本能》

語音,是語言的聲音系統

單詞間的分別。在你聽英語的時候,你會發現說話者所說的單詞之間有停頓。但這只是錯覺,這種停頓是不存在的。若是有測量聲震的示波器記錄的話,你會發現沒有停頓。但當你聽另一種語言時,你就察覺不到這種停頓了。

語素,一個掌握兩門語言的人,腦中可能存著2—3萬個辭彙,而他們可以在一秒鐘內運用他們。

語法,「有限域的無限應用」,你掌握的辭彙再多,也是有限的。但是你卻能用有限的辭彙創造出無限的語句(DNA和音樂也差不多)。那是因為你有組合系統。遞歸

學生:生理正常,但是卻生活在沒有語言環境中的孩子,他們的語言水平?

老師:存在這樣的例子。這種情況屬於「語言隔離」,語言是需要交流互動的。比如說失聰兒童,如果他有同樣失聰的兄弟姐妹,就算你不教他手語,他們也會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手語,即使不成熟。

學生:我們創造語法的能力,是否存在天生的局限?

老師:是的。語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會限制我們創造語句,但仍然能產生無限多的句子。就像在數學上,即使把你規定在奇數這個子集里,你同樣可以得到無限多的奇數。

語言的發展

諾姆?喬姆斯基提出了一個激進的觀點:我們完全不應該把語言學習當做是學習行為之一,而應該把它當做發育的過程。語言的學習和四肢的發展是同樣的道理。語言可以在沒有訓練的情況下習得。【why?】

一種叫「特殊言語損傷」的遺傳障礙

有些兒童足夠聰明,渴望交流,具有社會性,但他們無法學習語言。

嬰兒對語言的語言是非常敏感的,即使他們不知道語言的內容是什麼,但他們卻能分辨出不同的語言。但是,大約在12個月之後這種敏感便消失了。

7個月大的時候開始說出第一個詞。18個月大的時候會組織一些簡短的句子。從7歲青春期,學習語言的能力開始降低。【所以,學習語言的年齡段是非常重要的】

學生:成年人對嬰兒說什麼或怎麼說會影響孩子學習語言嗎?

老師:不會。

第七節課

ConsciousofthePresent;ConsciousofthePast:Language(cont.);VisionandMemory

繼續上節課內容

任何動物都有它們自身的交流方式,形式主要有三種:

1.一系列有限的叫聲,如黑猩猩

2.一種連續的模擬信號,如蜜蜂的舞蹈

3.對某一主題的隨機變化表述,如鳥鳴

但是,動物是無法學習人類的語言的。即使你看到一兩個黑猩猩說著類似人類語言的辭彙,這也是經過長期訓練偶成的,這和嬰兒牙牙學語不一樣。人們之所以對猩猩說人語感興趣可能是因為猩猩很聰明,但這不是一個很好的理由,很多孩子也很聰明,但是他們會有語言障礙。第二個理由是黑猩猩是人類的近親,所以人們猜測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和人類有共同點,但黑猩猩和現代人至少隔了500萬年,這500萬年足以使人類進化出語言功能。

閱讀並不像語言那樣是與生俱來的,它是經過後天學習習得的。

最後一個問題是:語言和思維的關係。

這個問題可以分解為兩個小問題:

1.抽象思維必須有語言的參與才能實現嗎?研究這一問題的方法之一就是,研究無語言生物,如嬰兒和黑猩猩。

2.語言相對論。薩丕爾—沃爾夫假說。語言結構是否會影響思維方式?

學生:為什麼一些人學習語言非常輕鬆?

老師:這個問題可以是針對母語學習者,也可以是針對非母語學習者。

讓我們先來聽一個關於愛因斯坦的故事。愛因斯坦直到4歲才說話,他當時說話的情景是這樣的,「湯太燙了」,他父母驚愕地看著他,「你以前從來沒說過一句話啊」。「因為直到剛才,一切都還好啊」。這當然是杜撰的。

相對而言,女性比男性在語言學習上有輕微的優勢。語言學習也可能是環境因素導致的,或者是遺傳因素,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確切的答案。

語言功能大腦半球單側化。《心理學與我們》P38

如果你是右利手,那麼很可能你的語言控制更多地集中在左腦。

如果你是左利手,或者左右都行,則更加不一定,可能在右腦,可能左右兼有。

學生:相對於只學一門語言來說,在同一時間學兩門語言的學習效率是不是更低?

老師:按照常識來說是這樣的,但是語言發展研究的一項驚人的發現是,同時學習兩門語言的孩子,和只學一門語言的孩子相比,並沒有什麼弱勢。

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學習多種語言會導致認知障礙嗎?即,同時學習多門語言,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嗎?No

人們的記憶經常出錯。

911發生時你在哪裡?大多數人會很快回憶起自己當時在哪裡,和哪些人在一起,都在幹什麼。但他們往往是錯的。曾有心理學家在9.12這一天問被試,昨天你在哪裡在幹什麼。過了一年兩年後再問他們,發現他們的回答和之前的回答不相一致。

感知

人工智慧之父曾想製造出一個可以像人類一樣識別物體的機器人。他說:「噢,這是個很難的問題。」於是他把這個問題交給一個研究生,讓他用一個暑假的時間做出來。可事實上,目前為止,人類根本不可能製造出這樣一個機器人,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或許建立在一些假設之上。

投射到視網膜的圖像是二維的,但你看到的世界卻是三維的,你是怎麼做到的呢?答案是你會通過線索和假設來理解世界。當然,這些假設並不一定是正確的,在視錯覺中,這些假設就是錯誤的。如格式塔原則見《心理學與我們》P59

深度:見《心理學與我們》P63

雙眼視差、對象重疊、相對大小、紋理梯度、線條透視、經典錯覺(繆勒—萊耶錯覺即箭形錯覺、潘佐錯覺、【波多根夫錯覺】)羅傑謝巴德——謝巴德旋轉桌【惡魔的雙交叉】

記憶

當你問一個失憶者,「你叫什麼名字」時

他回答「我不知道」。看起來他是一個失憶者,但他至少還會說中文。他還會咀嚼,會拿筷子,會吃飯。這些都是他後天習得的。所以說,我們在電影里看到的那種失憶一般是——自傳體失憶

廣義上,遺忘分為兩種。人們經常搞混。一種是失去對以前事物的記憶。

另一種是馬特?達蒙遺忘症:你喪失了形成新記憶的能力,永遠停留在「現在」。

感覺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見《心理學與我們》P109

外顯記憶:你能意識到的記憶,如你昨天晚上吃了什麼

內隱記憶:無意識的,如怎麼騎自行車

語義記憶:對客觀事實的記憶,如單詞的意義、加拿大的首都是哪裡

情景記憶:自傳式的。如「上個星期你在飛機場登記離開了北京」

見《心理學與我們》P114

編碼、存儲、提取(回憶、再認)

這些把我們引到另一個問題——注意

我們不可能記住所有的東西,那麼我們為什麼會關注一些事而忽視另一些事?

注意就像記憶的聚光燈一樣

注意決定

一些注意是需要費神的,一些注意是隨意的

斯特魯普效應

人的注意是有限的,我們的注意範圍非常狹窄

變化盲視丹?賽門斯

第八節課

8.ConsciousofthePresent;ConsciousofthePast:VisionandMemory(cont.)

丹尼爾?西門斯變化盲視

感覺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之間的區別:

最大的區別就是儲存容量的不同,長時記憶有海量的儲存容量。

認知心理學家喬治?米勒認為,短時記憶的儲存容量是七加減二,即5—9。

「七加減二」個什麼?米勒回答是「組塊」,組塊是基本的記憶單位,「組塊」不是恆定的,比如,aboy,如果不把它們組合成單詞,那麼就是4個組塊,組合成兩個詞aboy,就是兩個組塊。

人的記憶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的理解程度。比如,在一個不會國際象棋的人面前擺上一副棋,過一段時間讓他重新排過,對他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一個國際象棋手就可以在很短時間內搞定。

如何讓短時記憶轉變為長時記憶?

保持性複述,即重複,但這種方法很多時候並不能把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

更好的方法是將信息結構化,並進行組織

「加工深度」實驗

記憶的最好方法就是為信息賦予含義

如何提取信息?

提取線索:你昨天約了人吃飯,但是你忘了,第二天你剛看到他這個人,就想起吃飯的事情。

相容性原則,即「情景依賴記憶」或「狀態依賴記憶」。當你考試時,如果能回憶起當時老師講這個知識點的情景,你則更容易回憶起該知識點。——回到知識學習的原始情景中

精細複述:你對信息的思考越多,你越容易回想起它。試著將信息與儘可能多的事物聯繫在一起。

記憶幻覺:感到曾經經歷過某事

遺忘見《心理學與我們》P121

為什麼我們會遺忘?(可能的解釋)

1.大腦作為生理客體,自然會衰退

2.干擾。接受的信息越多,越容易發生混淆,越難以提取信息

3.提取線索有所變化。

童年遺忘症:人們很難回憶起年幼時的記憶。你的第一記憶是什麼?大概在幾歲?

沒人知道這到底是為什麼。有人說是因為提取線索發生了很多變化。有人說是語言改變了記憶系統。有人說是神經系統的成熟改變了記憶。

腦損傷

逆行性遺忘:失去對過去的部分記憶

順行性遺忘:科爾薩科夫綜合症,遺忘—虛構綜合征:失去形成新記憶的能力。事實更複雜一點,他們能夠形成新記憶,但僅局限於一些類型。他們可以形成內隱記憶【見第七課】,如果你讓他們玩一個新的遊戲,每一次玩之前他們都會說「我沒玩過這個,但我可以試試」,但是你會發現他們玩得越來越好。也就是說,患者失去了形成能夠被自己意識到的外顯記憶的能力。

史蒂夫?切奇研究記憶是如何被暗示和引導性問題灌輸進大腦的。(如何灌輸虛假記憶)

伊麗莎白?洛夫托斯

人在催眠狀態下的回憶並不是精確無誤的,人被催眠後意識並沒有喪失,有時人們所說的只是編造出來的,這並非說他們在撒謊,而是催眠釋放了最為演員的你,你自己相信那些虛幻的記憶是確實發生過的。

壓抑記憶

閃光燈記憶,如關於911那天你在哪裡的記憶

第九課

9.Evolution,Emotion,andReason:Love(GuestLecturebyProfessorPeterSalovey)

今天請到了一位客座教授——彼得?薩洛維——耶魯學院院長。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人類情感。

愛情的定義

羅伯特?斯滕伯格:親密、激情、承諾見《心理學與我們》197

問題在於,如果不完全具備這三要素,那會是什麼情感?

僅有親密,那被稱為「喜歡」,普遍存在於友誼當中。

僅有激情,斯滕伯格稱之為「迷戀」

僅有承諾,稱之為「空洞的愛」,如「為了孩子我們最好還是在一起」,又如包辦婚姻。包辦婚姻的離婚率並不比自由戀愛而結婚的離婚率高。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包辦婚姻的時代是一個不贊成離婚的時代,離婚成本相對較高

親密+激情,「浪漫式愛情」——大多數戀愛初期都是如此

親密+承諾,「友誼之愛」——密友,也是柏拉圖式的愛情

激情+承諾,「愚昧的愛」

社會心理學家對「愛」的研究實際上已經轉為了對「吸引」的研究

七個要素

三大要素:

空間越近,越容易相互吸引。要強調的一點是,前提是「一切其他條件均相等」

越是相似,越容易相互吸引。前提仍是「一切其他條件均相等」

越是熟悉,越容易相互吸引。【在現實生活中,看起來沒那麼簡單】

另外的四個要素:

能力:一般來說,人們更喜歡那些能力強的人。但是物極必反,能力太強的人,各方面都很出色的人,會給別人壓力感,使別人感到自慚形穢。所以,人們更喜歡的是那些偶爾也會出錯的能力強的人,這被稱為「出醜效應」(埃利奧特?阿朗遜)。能力強的人出糗,你會覺得他更有魅力了,而平庸的人出醜,你會覺得他更差勁了。

外貌:這裡有個有趣的實驗。在調查問卷中,當被問到在交往中哪些因素是你認為重要的時,人們會說熱情很重要、幽默很重要、同情心很重要、智慧很重要、但是長相不重要。但是如果要求被試去參加速配相親會,決定他們第二次約會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呢?——外貌。我們總說外表不重要,但是我們卻很重視。不過好消息是,研究表明,外表在決定第二次約會時的確很重要,但是決定長期關係的因素卻不會像外表那樣膚淺。

「假捲髮」實驗。一個美女假扮成心理學研究生,對被試進行人格測評。當美女戴上假髮,打扮得很醜的時候,無論對被試的測評時積極還是消極,他們都顯得不太在乎。當美女打扮得很漂亮,並對被試做出積極評價的時候,被試會非常高興。當美女打扮得很漂亮,並對被試做出消極評價的時候,他們會很失望。並在以後的日子裡,他們會努力嘗試著討好美女,以證明她的結論是錯誤的。這說明,魅力大的人對我們的評價會給我們造成更大的影響。

改變:我們對改變很敏感。「我愛你,我愛你,我愛你,我愛你……」聽多了會煩的。

增益效應:原本我們很討厭的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我們越來越好,則我們會對他更有興趣。損耗效應:真正傷害你很深的人,恰恰不是那個原本你就討厭的人。你原本就討厭的那個人,那個見一次煩一次的傢伙,過段時間就根本傷害不了你。而那個你們彼此相愛的人,對你逐漸冷淡了,你反而會很受傷。你也只能被你愛的人傷害。但那個一直很愛你的人,有時不善於表達他對你的愛。那個你很討厭的人,開始對你示好,即使是一點點的改變,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你。

【怪不得別人說,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就像三上,原本覺得三上這個人很討厭,但是逐漸發現自己誤解了他,他的一點點改變就讓人覺得這個人更有魅力,甚至比丸子更好。】

喚醒原因錯誤歸因:當我們心理被喚醒的時候,有時我們不知道原因是什麼,所以我們編造了一個理由,即歸因錯誤。你以為你戀愛了,其實並不是。在一些實驗中,即使喚醒原因看起來很明顯,但你還是會受其影響。

錯誤歸因還是用於家庭暴力。我的一個女同事曾說,三十年前她和他現在的丈夫談戀愛的時候,他們經常吵架。有一次,她的丈夫沖她大聲吼叫,還用拳頭砸她的車窗(沒有傷害她),她說,那時候她覺得,他是真的愛她。我們把這些暴力行為錯誤地歸因為愛情:如果他不愛我他就不會這麼生氣。【是不是錯誤歸因?對我來說還真有點複雜】

學生:三大要素更容易影響最初戀愛還是長期關係?

老師:儘管我認為兩者兼有,但理論上更容易影響最初關係。這僅僅是因為在大多數實驗中,實驗時間是針對最初吸引的,長期關係較難跟蹤。這也是為什麼雖然我的主題是愛情,但我講的內容更多的是吸引。

學生:人們能否同時對多個人懷有真愛?

老師:學界存在爭議。我猜,你可以同時愛幾個人,但你會感到很矛盾。

第十課

10.Evolution,Emotion,andReason:EvolutionandRationality

之所以要在心理課上討論進化論和自然選擇,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我們的心理機制本身就是進化的、自然選擇的結果。

終極導因:是指事物存在的第一原因

引信導因:是指現在做某事的原因

如果你問別人為什麼要吃飯?假若你不說自己是個哲學家,別人肯定會把你當白痴看待。

我們吃飯完全出於一種自然的生理機制,我們不會說我們吃飯是為了傳播自己的基因,恰恰相反,我們說那是因為我們餓了。但是,「餓了」和「傳播基因」並非衝突,而是處於同一問題的兩個層面之上。這個問題和為什麼人們會保護自己的孩子一樣。

人們在進化過程中,並非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了適應環境,有很多行為都是意外的副產品。那麼哪些事物是意外,哪些又是適應性產物呢?「音樂」就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事物。還有諸如足球、賽車等事物,這些都是在近代才產生的。

我們將討論是什麼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的差別?這裡還引申出群體差異、性別差異的問題

普羅費認為,孕婦之所以會產生孕吐等不良反應,是因為這些反應有助於抵抗那些對胎兒有害的食物,這是一種保護機制。

在上節課中,彼得?薩洛維教授講到吸引有三大要素:接近性、相似性、熟悉性。但進化心理學家認為有地方弄錯了,想想看,最接近你、和你最相似並且最熟悉的人是誰?是你的家人,但是你並不會覺得他們有多麼性感。其實從進化生物學角度來說這並不難解釋,我們會被他人所吸引,但是親屬除外,和大多數動物一樣人類也禁止亂倫,因為和親屬結合對我們的後代不利。人們不會和自己的親屬發生性關係,但問題在於誰是你的親屬?在很多情況下,你並不知道對方和你是不是有血緣關係。有研究說,人們更傾向於不和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人發生性關係。

人的理性

卡寧曼和特沃斯基研究了人們的理性和決策力,在經濟學界和心理學界掀起了一場革命。卡寧曼因此還獲得了諾貝爾獎。

在決策過程中,大多數人使用的是直觀推斷法。

框架效應:你的最終決策取決於選項的框架。還結合了損失規避的概念:人們厭惡損失。

聰明的廣告設計師和決策者會以不同的框架方式突出不同的重點。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一個漢堡包的廣告中,給出80%沒脂肪和20%含脂肪的選項,再笨的廣告經理也知道該選哪個。當消費者感覺某一價格帶來的是「損失」而不是「收益」時,他們對價格就越敏感,人們對於「損失」的重視要比同等的「收益」大得多。

【把手給我,和抓住我的手】

這種效應不只存在於人類當中。

人們喜歡獲得而厭惡損失,即使在事實上兩者處於平衡。

另一個例子是基礎概率:現在有70個律師和30個工程師,告訴你約翰是個保守的人、不關心政治、不善交際、喜歡木匠活、航海和解決數學問題。大多數人認為約翰是個工程師。假如現在把數字調換一下,30個律師和70個工程師,人們不會改變對約翰的看法。人們會忽略掉基礎概率。我們的大腦不是進化來做基礎比率運算的。

第三個偏見是可獲得性偏差:當我們在判斷一個特殊的事件時,它會導致我們用記憶中對該事件已經獲得的信息來判斷事件的可能性。通俗點說,當我們對某件事聽得越多,我們認為其發生的可能性越大,但事實上可能並非如此。我們往往會高估影響力顯著的死亡風險。正如人們擔心自己遭遇空難的概率要大於遭遇車禍的概率。

最後一個例子是確認偏誤:人們傾向於尋找支持自己理論或假設的證據,選擇性的注意、收集信息,同時按照支持自己想法的角度解讀獲取的信息,從而產生的認知偏誤。【聽起來和先入為主差不多】

第十一講(emotions1)

1、(一些事件)不是這個世界的必然事實,而是我們腦中的真相。

科學的工作:對「常識」提問。

2、Withoutemotionstodriveuswewoulddonothingatall.

Lifewouldbeimpossiblewithoutthoseemotions.

3、目前已經知道大腦額葉負責情感,但定位仍不明確。(《笛卡爾的錯誤》(Descartes"Error)Damasio)

4、用表情表達情緒,是靈長類所共同的行為。

5、微笑是一種本能。盲兒會微笑,其他靈長類也會微笑(動物微笑的種類遠小於人類)。微笑只在相互交流時出現(?)。

杜氏微笑:開心。泛美微笑:禮節。Coysmile:尷尬、緊張。

6、婚姻的「喪鐘」,是相互間的蔑視(contempt)。

7、恐懼的主題是在進化中產生的。

8、進化論中曾經的難題:Altruism。——解決:「自私基因理論」。(最冷血的理論,解釋了最溫馨的現象。)

思考問題的時候,有時應該放棄「人」的視角,試著從其他生物角度去思考問題。

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GENE。

9、寶寶可愛,是因為我們認為他們可愛,而不是他們真的可愛。(純粹的生物心理學推論,得出了看起來很唯心的說法。)

(PS:因為我們認為寶寶很可愛,所以寶寶所具有的特點,成為了可愛的源泉,我們會覺得擁有這些特點的其他事物「可愛」。如:大腦門,大眼睛、翹鼻子、小模小樣等等,這些特點在很多「可愛」的卡通形象中得到放大。與「可愛的寶寶」相同的理論應該也可以應用於「美麗的女孩」。同時具有「美女」和「寶寶」特點的人,必然會人見人愛。)

第十二講(emotions2)

1、由《帝企鵝日記》中複雜的繁殖撫育行為談生物繁殖行為的神奇。

2、幼兒從父母那裡得到的不只是食物,還有安撫。早期對養育者心理上的依賴,對靈長類生物心理成熟來說十分重要。

3、非親屬間的利他行為的解釋。Reciprocalaltruism,解決:依然是「自私基因理論」。群體中總是有互惠者和欺騙者,其比例在環境不變時保持穩定。「囚徒困境」。

欺騙和反欺騙的鬥爭,是進化的主要動力之一。

4、「最後通牒遊戲」:非理性行為更能保護個體。

5、「榮譽文化」在不同社會中價值不同。

Everythingisthewayitisbecauseitgotthatway.

PS:這堂課中,用了相當長的時間對「囚徒困境」和「最後通牒遊戲」遊戲進行討論,一再的證明,這個世界並不是按照理性原則進行運作。在一個較長的時間、空間範圍內,理性是正確的;但若局限於一定的時間、空間中,感性判斷就佔了上風。由於對每個生物個體(人)來說,所處的時間和空間都是極其有限的,所以按照純粹理性進行生活,必然失敗。

第十三講

1、性格和智力的差異是人與人差異的根源。

2、性格,一種較為穩定的個人特徵。

3、心理測試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墨跡測試」無用!

4、「大五類」性格分類(OCEAN:openess,conscientiousness,extroversion,agreeableness,neuroticism.)

5、智力。智力有多個相對獨立的方面,但各方面也相互關聯。IQ值,可以大體體現一個個體的社會地位。

6、影響一個人性格的因素:遺傳、共享環境、非共享環境。雙生子研究。

7、帶著懷疑的態度去看待那些「當然」的問題。

第十四講

1、性,是人類活動的關鍵環節。但人們用於「性」上的時間並不多。

2、生物的兩性分化,依然是一個米。

3、生物學認為:無生殖的性行為,都是反常的。

4、我們的身體和大腦為成功生殖而進化,但我們可以利用大腦去選擇自己的命運。

5、某物產生的原因與能推翻它的原因,在邏輯上是分離的。遺傳的並不意味著必然的,環境的也不意味著易變的。

6、親本投資(parentalinvestment)理論。進化結果:雄性是兇猛的,雌性是挑剔的。

7、選擇配偶:共性:漂亮,聰明

女性關注權利、地位,關注對方是否為孩子投資。而不關注年齡。

男性關注女性懷上孩子的能力。

8、「漂亮」意味著:年輕,健康。

9、對「均衡」臉型(漂亮)的偏好是先天的。

10、女性對男性的判斷雖月經周期有變化。

11、性別認可(性別差異的來源),目前還不知道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自我性別分隔,發生在4-11歲,隨不同文化不同

12、純粹的同性戀為何會出現,仍不得而知。(轉帖)

第十五講道德Morality

1.道德情感MoralFeelings

道德情感包括譴責,羞恥,自豪,憤怒,也包括喜愛,關心,期望別人的善意,對別人的背叛/誤解的沮喪。問題是這些是怎麼在進化過程中保留下來的.

1.1成因

答案在之前講述情感時已經提到了。一個是血緣選擇,另一個是非血緣間的合作。

由於你對血緣關係的人的善意,照顧,乃至犧牲,使其生存幾率增大。哪怕是你無私的犧牲了生命,可是具有無私特徵的基因,卻通過血緣關係者得到更好的傳播。久而久之,超過了自私特徵的個體。

而非血緣之間,為了解決囚徒困境的兩難選擇,合作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動物會為同類發出預警信號,會彼此摘虱子,會交換食物。同時會懲罰欺騙者,作弊者。以及產生相關的道德情感如內疚(背叛了別人的合作),憤怒(合作時被別人背叛)。

和道德相關的幾個特殊因素。

1.2共鳴(empathy)

每個人都會共鳴(empathy)。共鳴簡單的說就是:你的疼痛我能感覺到,你的沮喪會影響到我的心情。這是天生的本能,我們的大腦就是這樣編輯的。比如看電影,看到有人中了斷子絕孫腳,我們會不由的全身一緊。比如看到有人被鎚子砸到手指,會不由的蜷縮一下。

這種共鳴在嬰兒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嬰兒對其他嬰兒痛苦的哭聲,會有反應,會焦慮,並相應的哭起來。

黑猩猩也有類似的行為。一個實驗,猩猩可以踩一個踏板得到食物。同時會電擊在他的旁邊的籠子有另一隻黑猩猩。所以第一個黑猩猩明白,如果要吃東西,就要折磨另一個同類。結果表明,雖然這個猩猩不會餓死自己,但是他會盡量堅持一個長時間不吃東西。說明他不想引起另一個猩猩的痛苦。這個共鳴的現象只是出現在同類之間。如果把上個實驗中的另一個黑猩猩換成老鼠。第一個黑猩猩,會很高興的一邊吃東西,一邊看著老鼠痛得跳。

實驗表明,共鳴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道德判斷和道德行為。比如,在實驗中,試著誘發你對某人的痛苦的共鳴,在接下來的實驗中,你會對該人更友善。又如每個人的共鳴程度不一樣,人們對別人被鎚子砸到手指的感受程度各有不同。數據表明,高共鳴,和受歡迎程度之間有很高的正向相關性。

在精神病患者中,這個天生的共鳴功能是缺失的。尤其是體現在虐待狂,連環殺人犯身上。

1.3團體內外

我們的喜愛,關心,親近,共鳴等並不是無區別的。我們關心自己的孩子,多過朋友。關心朋友,多過陌生人。我們喜歡自己的團體的成員,多過其他團體。我們同時是很多團體的一員。比如,男性,耶魯學生,年輕人,白人,黑人,亞裔等。團體對你的道德情感,道德觀有很大的干擾。最好的例子就是Robber"sCave。

實驗過程是一群11,2歲的男孩在進行夏令營活動。他們都是精心挑選的,中產階級的,種族類似的,信仰類似。隨機分為兩組,自己選出了首領,並分別命名為鷹隊和蛇隊。當兩個小組安排進行一些競爭性的活動時,小組之間的火藥味越來越濃。但小組內的團結性顯著增強。

(按,增強團體凝聚力的一個辦法就是製造一個敵對團體甚至是假象敵對團體。所以近幾十年xxx的亡我之心一直不死)

並且分別演變出自己的文化。雖然他們都是隨機分配的,但是還是能標榜成自身團體比敵對團體優秀的特徵。比如,鷹隊以潔凈,不講髒話,組員以彼此尊重而自豪,並認為蛇隊骯髒,野蠻,不修邊幅。而蛇隊認為鷹隊都是好好男孩,大人的乖乖寶。

(按,因為是隨機分組,並不是他們的行為具有他們所標榜的特徵。而是相反,因為標榜了這個特徵,團體內的表現行為會不由自主的靠攏)

最終這一切演變成為敵對,暴力,攻擊。在一個競爭活動後,鷹隊失敗後,憤怒的燒了蛇隊的旗幟,並作為導火線,引發了一系列的彼此攻擊行為。

心理學家的組織者很高興。「敵對文明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很有意思」。「現在問題是怎麼樣可以讓他們再彼此成為朋友,怎樣可以消除敵意?」

首先,三方和平會談,無效。同意和談的被各自組內成員指責為叛徒。

然後,打散小組,組織以個人身份報名的奧運會。失敗。雖然個人各有勝負,但是各隊把個人成就當做團體榮譽,以金牌總數彼此競爭。

然後,組織共同吃飯,失敗。演變成對食物的爭奪。

共同看電影,更多的髒話,打架。

共同的放焰火,簡直是一場災難。實驗險些因此中斷。

共同聽教會禱告,無效。不過有趣的是鷹隊完全融入禱告。他們是乖乖寶。不過他們學到的是,「「我要學會愛我的鄰居。」蛇隊呢,我應該愛每一個隊友,欣賞他們。「我愛他們,而不是那些渣滓鷹」。

所有的都失敗了。。。

最後,終於,僅有一個方法管用。組織者告訴孩子,通往夏令營的水管斷了。他們必須要全力合作才能解決問題。只有這樣類似的一個超級難題/超級敵人才能把兩組融合到一起。

所以根據這個結論,請寫下來,要讓世界大同,融合所有交戰的國家,宗教,的唯一可能性是外星人入侵。

另一個問題,關於分組。並不是一定需要很明顯的共同特徵。甚至可以隨機到,所有的學生投硬幣,正面的一組,反面的一組。然後隨機給一個人100塊錢,讓他給大家分。結果表明,對同組的人分到的更多。

分組和道德有什麼聯繫呢?人們對同組人的道德容忍度更大。在比如,你是中國人,我也是中國人,我對你的道德責任,義務,認同,比對一個印度人來的更大。

2.道德判斷MoralJudgments

道德判斷,並不是前面提到的共鳴,喜愛,關心,愛意。而是對一個事物,行為的對錯,好壞,公平與否的判斷。

(按,我可以對你有共鳴,喜愛你,關心你,孝敬你,但是這和對你的行為的道德判斷沒有交集)

2.1三要素

三要素分別是,評價evaluation,責任obligation,約束/制裁sanctions

假如我說「我不喜歡草莓冰淇淋。」這是一個評價。但它不是一個道德判斷。為什麼呢?因為我不認為它帶有一種義務感。我不認為任何人有責任吃或不吃草莓冰淇淋。而且它不包含的制裁的概念,這意味著我不認為任何人應該因吃草莓冰淇淋而被處罰。

另一方面,如果我說「我不喜歡殺孩子的殺手」,這就是個道德判斷。我不喜歡殺孩子的殺手。你喜歡殺嬰兒。我覺得我們有責任不殺嬰兒。如果你不同意我的看法,你錯了,你應該停止殺害這些嬰兒。如果你沒有停止殺害這些嬰兒,我覺得你應該因殺害嬰兒而受到懲罰。「三要素具備,所以我對「不殺嬰兒「的評價成為一個道德判斷。

有些尼採的信徒質疑道德感。這裡我們做提到的不僅僅包括像有關政治問題,或在諸如墮胎或死刑一樣大的道德問題,也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不經意的道德判斷。比如,你是素食者嗎?有沒有做慈善事業?你的生活,你和誰ooxx,什麼情況下,什麼條件下?這些都算是道德問題。

2.2道德推理moralreasoning

有些道德判斷是普世的,是與生俱來的,每個人都有的,在嬰幼兒,靈長目身上都能觀察到的。如對作弊者欺騙者(cheater)的憤怒,和懲罰衝動。對共享者的感激。以及在囚徒困境中所提及的內疚,及憤怒。這些都是基礎。

在此之上,不同的文化產生了不同的道德判斷。科學家通過問捲來調查個中不同,如

「人們很自然的自發的對各種事情感到憤怒,驕傲,厭惡,內疚和羞恥。有一個長長的清單:「自慰,同性戀,性禁慾,一夫多妻制,墮胎,割禮,體罰,死刑,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資本主義,民×主,焚燒國旗,超短裙,長頭髮,沒有頭髮,等等等等,家長和孩子們在同一張床上睡覺,父母和孩子不是在同一張床上睡覺,婦女允許工作,婦女不允許工作。。。」

不同的人的答案都不同,你可能對吃肉沒意見,有意見,你可能對離婚有不同的看法。你們大部分人應該都同意婦女應該允許工作。應該都同意,至少不在道德上譴責同性戀。應該對一夫多妻比較冷漠。應該沒有人對禁慾感興趣。

Shweder認為有三套不同的道德思維框架。

1自治道德觀,就是我們文化(美國的)中哲學家所持有的道德觀。包括ren權,ping等,zi由等符號。

2集體道德觀,如責任,地位,等級,相互依存的關係

3神聖道德觀,如純凈,聖潔,污染和罪惡等概念

所以舉例來說,當我們談論男人和婦女的權利時,美國人會說,他們是有知,zi由的生物,有權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除非有充足的理由指出該行為影響到其他人的zi由。

但是如果是個你是一個集體道德觀者,你可能會說,男人和女人有不同的權利和不同的責任。他們生來就是做某些事情的,所以,他們有義務遵守它們。

而神聖道德觀,你可能會認為有些限制,如女性月經時不應該準備食物時,因為它會污染食物。你可能認為ooxx和ren權,zi由無關,應該考慮的是污染和罪惡等因素。

西方文明是高度認同自治道德觀,所有的討論都是在這個框架下的。比如討論墮胎。正方會說,胎兒是個有知的生靈,有生存的權利,有不被別人包括母親傷害的權利。反方就說,女人有支配自己身體的權利,作為身體的一部分,母親有權決定如何處理。

關於仇恨言論,則是在言論zi由和信息,教育質量之間的爭論。這就是人們如何在同一個道德觀框架下討論問題。

有趣的是,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我們會被一些潛意識的道德判斷影響。比如自治道德觀的人都同意,只要不傷害任何人,就沒關係。比如說性態度,你們大多數人應該都同意,在成年人,自願,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按:在公共場所不允許是因為會從感觀上,情感上傷害到別人),應該尊重其權利。所以同性婚姻,關係應該都是正常的。因為符合上面的三條件。問題來了,考慮下面這個情形,

朱莉和馬克是親兄妹。他們在大學暑假一起去法國旅行。一天晚上,他們住在附近的一個單獨的海灘小屋。他們決定他們想做一個有趣的事情,ooxx。至少,這將是一個新奇的經驗。朱莉已經服用避孕藥但馬克還是使用安全套以備萬全。他們都很享受這段時光,但他們決定不這樣做了。他們會把這一晚當做彼此的秘密。你怎麼看?他們應不應該做?

大多數被訪問者都認為不應該,是不道德的。但是再細問,為什麼?作為自治道德觀的人不能簡單的以「很噁心」作為答案。所以有人說「呃。。。他們會生下畸形兒」,「不,請仔細看,他們做了雙重的避孕措施」,「呃。。他們是未成年」,「不,他們都成年了」最終受訪者耍流氓了,「反正就是不行」。

另一個故事

自家的狗被撞死了,晚上多了一盤肉。你的看法?

(按,這個對中國人應該沒有困惑,百無禁忌的吃族)

又如,廁所的地板髒了,抹布找不到了,正好有個國旗,借來用用,擦擦地板。

關於以上,Yale聽課的學生大概是一半一半的贊同,反對的比例。社會上大部分的普通人的看法是,這是絕對錯誤的。

最後一個,最有挑戰性的,一個小夥子,覺得孤獨,所以他從超市購買了冷凍雞,帶回家,並與它發生了關係。然後做飯吃掉了它。

那些同意以上所有的是真正贊同自治道德觀的人。那些不同意的,你應該詳細寫下你反對的理由。反對者都很聰明,可以輕易給出各種理由。如「容易得病」。但是捫心自問,你真的是因為這些理由而反對嗎?到底還有什麼因素在影響我們的道德判斷?有時,我們的道德直覺可以使我們感到詫異。

3.道德行為MoralActions

3.1Milgram的服從實驗

權力服從研究(ObediencetoAuthorityStudy)是一個針對社會心理學非常知名的科學實驗。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測試受測者,在面對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

具體的實驗步驟就不詳述了,可以參考wiki和下面的視頻。

(按:教授說由於一些道德的原因,這個實驗現在已經不允許了。但是我看到一份2009BBC做了個同樣的實驗。見下列視頻,1是原版的,2是2009BBC版的

1.

1/3""Obedience""Milgram"sexperiment(196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2PGnHHnRMk

2

Milgram"sObediencetoAuthorityExperiment20091/3

在進行實驗之前,米爾格倫曾對他的心理學家同事們做了預測實驗結果的測驗,他們全都認為只有少數幾個人—10分之1甚至是只有1%,會狠下心來繼續懲罰直到最大伏特數。

結果在米爾格倫的第一次實驗中,百分之65(40人中超過27人)的參與者都達到了最大的450伏特懲罰—儘管他們都表現出不太舒服;每個人都在伏特數到達某種程度時暫停並質疑這項實驗,一些人甚至說他們想退回實驗的報酬。沒有參與者在到達300伏特之前堅持停止。後來米爾格倫自己以及許多全世界的心理學家也做了類似或有所差異的實驗,但都得到了類似的結果。

實驗本身受到了關於在科學實驗上的倫理質疑,因為這項實驗對參與者施加了極度強烈的情感壓力(雖然這種壓力可以說是由他們本身自由操作所造成的),儘管這項實驗帶來了對人類心理學研究的寶貴發現,許多現在的科學家會將這類實驗視為是違反實驗倫理的。

米爾格倫則辯護道,之後的調查發現當時的參與者中有84%稱他們感覺「高興」或「非常高興」參與了這項實驗,15%參與者選擇中立態度(有92%的參與者做了事後的調查),之中許多人事後還向米爾格倫表達謝意。而且米爾格倫還不斷接到這些前參與者想要再次協助他進行實驗,甚至想加入他的研究團隊。

實驗者,發現自己在別人的命令下,可以變成殺人兇手。作為心理學家,我們沒有權利對實驗者這麼做。人們可以自身去發現這種可能,但是我們沒有權利,創造一個讓你以為你殺了個人的環境。即使它是偽造的。

當然造成這樣可怕的服從結果的條件也是苛刻的。首先必須有個權威,如果命令者沒有穿白大褂,只是普通人,服從的幾率下降。如果命令者強調,他可以負全責,服從的幾率上升。實驗者和受害者的距離,如果面對面,服從的幾率下降。實驗者是否有類似的經歷,對類似服從環境是個全新的體驗。如果有過類似經歷,更傾向於做出正確的道德判斷。

4正負向道德推動力

4.1模糊個人存在deindividuation

模糊個人存在的作用就是可以降低個人所應該承擔的責任感。

團隊作惡和個人作惡所產生的內疚感是不一樣的。團隊往往起到了降低要背負的責任感的作用

接受命令也能起到降低責任感的作用。常用的借口如「不是我的錯,我只是執行命令而已」。Milgram的服從實驗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還有一個例子,KittyGenovesecase。

http://en.wikipedia.org/wiki/Murder_of_Kitty_Genovese

「一九六四年,住在皇后區的珍諾維絲小姐(KittyGenovese)被歹徒當街刺殺身亡。

當時有三十八位鄰居從窗戶親眼看到她被歹徒追逐長達半個小時的過程,但是沒有一位目擊者打電話報警。」

這個在國內已經司空見慣了。但是事實並不是我們相信的那麼簡單。袖手旁觀,人性泯滅等。因為群體導致個人責任感的下降。有相關的實驗,「一名學生在房間內假裝自己癲癇發作。隔壁房間只有一個人,聽到這位學生發病後,前往協助的機率是八五%。如果實驗對象認為,還有四個人也聽到這名學生正在發病,他們馳援的機率降為三一%。

在另一個實驗中,看到門縫冒出濃煙的人,如果周遭沒有旁人,會報警的比率高達七五%;如果還有其他人一起看到,則報警的比率只有三八%。

換句話說,此時身處團體之中的個人,把採取行動的責任分散到所有人身上。」

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在馬路上出事了,心臟病,骨折。。。你應該怎麼做?單單喊救命是沒有用的。因為喊救命的目標人群是所有的圍觀者。群體導致個人責任感的下降。你可以喊,「那個穿綠毛衣的小夥子,打電話給110」。你獲救的幾率會更多。

4.2詆毀Denigration

泯滅道德的一種辦法是自己不當人看.喪失自我,把自己交給團體,交給命令,交給周圍的人。另一個方式就是不把對方當人看。比如距離,包括物理距離,心理距離。你更容易殺掉一個人如果你們之前的距離遠。比如在Millgram的實驗中,原始實驗是分別在兩個房間,通過話筒交流。如果面對面,服從的幾率下降,作惡的幾率下降。

另個方式是不用他們的名字,反而是一些侮辱性的,非人的代號,或者只是簡單的數字,就更容易誘發犯罪。比如在偷渡時,被稱為cargo貨物的人群,就很容易受到悲慘的對待。在聯合國的ren權宣言上有一條,就是每個人都有有自己的名字的權利。聽來很奇怪,其實是有其內在的智慧的。(按:比如911的紀念日回蕩在紐約上空的是每個遇難者名字。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傷亡數字。數字會降低你的道德感,降低對豆腐渣工程的問責慾望。艾末末的受難學生姓名統計,是有其內在的智慧和道理的。)

噁心是個生理反應,同時也是個心理活動。有些東西,在世界範圍內,人類都會產生噁心的反應。如糞便,尿液,血,嘔吐物,腐屍,腐肉。對人的觀感,也能讓人產生噁心的感覺。如果某個人,某個人群,使你有噁心的感覺。你更容易對其犯罪,或者說道德感降低。二戰時,納粹當時對猶太人的描述就是納粹挑起對猶太人的噁心感,從而可以更心安理得的成群屠殺。

(按,比如如果你心中對某些人群有噁心感,如乞丐,殘疾人,妓女,小三。你對她們的道德判斷就會相應出現偏差。)

4.3交流

一個向善的力量,就是交流和相互依賴。《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湯馬斯.佛里曼:「我之所以不要轟炸日本,因為我開的轎車是日本製造的」。根據他的「戴爾衝突防制理論」(DellTheoryofConflictPrevention)

兩個國家只要同為某個大型全球供應鏈(如戴爾的供應鏈)的成員,彼此間就不會爆發戰爭,因為身處同一個大型全球供應鏈的人,再也不想打舊式的戰爭。他們希望及時供應市場需要的商品與服務,享受因此日益提升的生活水準。

這個理論,一個側面說明,彼此依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戰爭和衝突的可能性。同理,也用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比較有名就是「接觸假設TheContactHypothesis」在某些條件下,對立團體之間的直接接觸能夠減少他們之間存在的偏見。這裡所指的條件包括:地位平等(Pettigrew,1969);有親密的接觸(Cook1964?,Herek1993);團體有合作,並有成功的機會(Aronson1978);團體有支持平等的規範(Blanchard1991)。

之前的TheRobber"sCave,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為了共同的目標而通力合作。美國軍隊里的種族對立,就比社會上來的少。因為在部隊中,滿足有共同的目標,地位平等,有親密的接觸等條件

4.4換位思考

最後,如果你能夠從另一個人的角度換位思考,你對他的關心程度就會增加。所以注意一下馬丁路德金的演講。很少有乏味的哲學觀點,更多的是,邀請他的聽眾,大多是白人,試著從一個黑人的角度思考。

再如使用比喻,比如想要讓你關心墮胎,就要用即將出生的孩子,(按:而不僅僅是一塊肉)來形容。想要讓你關心小動物,就用人來比喻。想要和你套近乎,就會說你是我的兄弟,親人,而不是說是陌生人。

最後,課下作業,如果你被邀請參加Milgram的服從實驗,你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第十六講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在教科書中分為兩大部分:個人對他人,群體,社會的認知,和社會環境對個人的影響。由於「社會環境對個人的影響」在之前的課程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如囚徒困境,服從實驗,本課和下一課更多是關注在個人對自己,他人,群體,社會的認知和偏見。

問題一,六度分隔理論和心理學有什麼聯繫?(提示,參考第13課)

接下來,講述幾個效應,

spotlighteffect焦點效應

你以為自己生活在聚光燈下。

個人理解,個體傾向於高估別人對自己的關注。或者說相對於關注別人,每個人更忙於對自己的關注。所以想做什麼就做吧,別怕出醜,沒有人關注你,或者說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多人關注你。

thetransparencyeffect透明效應

你並不像你想像中的那麼透明。

個人理解,

1, 每個人都是天生說謊者,(之前有一課提到說謊是進化形成的本能,大猩猩用毛髮樹立來欺騙決鬥的對手,假裝自己更強壯),你的思想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明顯,或者說,正是因為透明效應所引發的心虛,導致謊言的失敗。

2, 你的思想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明顯,所以在講故事,回憶,複述,笑話時,要充分考慮到聽眾的背景,經歷,認識的區別,而進行足夠的鋪墊。沒有人有讀心術。我們傾向於過分估計聽眾的理解程度。

LakeWobegoneffect烏比岡湖效應

給自己的許多方面打分高過自身的實際水平,或者說是自我拉抬偏差(self-enhancingbias).

問題二,請問上述三個效應/偏差有什麼共性

接下來,CognitiveDissonanceTheory認知失調理論

首先要講confirmationbias證實偏見。人們更傾向於從信息中驗證/證實自己的固有信念,認知,而不是證偽。比如你是左傾,你會傾向於從一堆雜誌中挑起左傾雜誌閱讀。你喜歡布希,就會只關心他的好消息,忽視負面信息。你相信中醫,就會只關注證實中醫的信息,不信中醫就只關心證偽的信息,只有一些牛人,才能兼顧雙方的證據並作出客觀的正確的判斷,比如孫中山,比如魯迅,比如我。。。

課上提到關於confirmationbias的巧克力豆實驗,很有意思,可以試試,很簡單。

有三顆m&m,不同顏色,比如1,2,3

然後讓對方,在1和2中挑一個吃了,比如對方挑了1號

然後讓對方,在剩下的2,和3中挑一個,絕大多數人挑3號。(實驗對象,包括大學生,4歲小孩和猴子)

問題三,請試解釋上述實驗和confirmationbias的關聯

大意是當一個人自願的處在極為荒唐的處境中,大腦會自動形成一個貌似有理的幻覺解釋。比如,

呆伯特:為啥你還在這個爛公司,低薪,高壓,老闆笨?

員工:為啥啊,這太荒唐了,一定有原因的。

。。。

員工:我知道了,因為我愛這份工作。。。

認知失調理論在現實中,有各種不同的體現,

比如,在歐美的大學,在加入一些學生社團,有orientation的過程,一些體罰,整人的小活動(電影社交網路中也有提及),事實證明,經過這些折磨的人對集體的認同度更高。

比如,在選舉活動中,有一部分是無償義工,但是在實驗中,給其中一部分人薪水,最後調查表明,無償義工,比有償工作人員更熱愛工作。

再比如,兩組孩子學畫畫,一組給予物質獎勵,一組沒有。長期表明,有獎勵的孩子更加認為畫畫無意義,他們學畫畫只是為了獎勵。沒獎勵的孩子,更加傾向於熱愛畫畫。

問題四,CognitiveDissonanceTheory認知失調理論和問題二的答案有什麼關聯?

講完對自己的看法規律,再看看個體對他人看法的特點:

1, fundamentalattributionerror,基本歸因錯誤。我們在評價他人時,總是傾向於低估外部因素的影響,而高估內部或個人因素的影響。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兩個隨機試驗者,投硬幣決定一問一答,提問方問一些很個人的問題,「我的狗狗的名字是什麼,我家有幾個卧室。。。」,回答方,一直搖頭說不知道,不知道。整個過程由一群觀察者旁觀,最後讓觀察者根據自己的感覺,評定雙方的IQ,提問者的IQ相對較高。顯然,觀察者把「不知道,不知道」的原因,沒有歸咎於環境,規則,而是歸因於個人因素。

歸因錯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把演員的角色和演員本身混淆起來。比如,Friends里有一集,一個美女觀眾,把Joey的醫生角色和Joey混淆了,一直堅信Joey醫術高超。

不同的文化對歸因錯誤的影響也不同,在一些東方文明中如印度,更多的是注重情景的影響。從名言中可以略知一二,「時勢造英雄」vs「性格決定命運」。

問題五,想像一下,在不同歸因的文化中,新聞對殺人犯的報道有什麼不同?

2.我們喜歡的人的特點,注意這裡有個前提,之前愛情那課也提過了,在所有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Allotherthingsbeingequal)

2.1空間距離,我們更傾向於和近距離的,天天看到的成為好朋友。

2.2熟悉度,或者說對越熟悉的東西越喜歡的現象,心理學上稱為「多看效應(themereexposureeffect)」。不僅僅是人,圖片,照片都有類似現象。

2.3相似度,類似的人更加彼此吸引,同時好朋友之間,會變得更加相似。婚姻也是一樣,男女相似度可以預測婚姻的成功性。

2.4最後,所有人都喜歡面容姣好,帥哥美女。

問題六,為什麼面容姣好,身材完美的帥哥美女,同時和聰明,有能力,有社交能力有高度正相關性?

從而引出

馬太效應:MatthewEffect「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最後是關於一個MatthewEffect的近期觀察實驗。學者通過停車場的錄像觀察發現,丑孩子比漂亮孩子受到更粗魯的對待。所以該學者給出結論是:相比之下,父母更不在乎,不關心丑孩子。但是Paul有些出離憤怒了。他給出另一番解釋

問題七,猜猜Paul的解釋是什麼(提示參考第十三課差異(Differences))?

第十七講社會心理學,及心理學兩大謎團

本課的上半節繼續討論關於社會心理學的範疇,下半節試著解釋心理學的兩大謎團。

1.1

印象(impression)的形成和影響

1.2

對特定群體的看法-教條印象(stereotype)

2.1小謎團

2.2大謎團

1.1印象(impression)的形成和影響

第一印象很重要。由於confirmationbias的存在,為確認固有的觀念而傾向於重視有利證據,而忽視或歪曲不利證據。相關實驗,在上第一節課之前,有一半的學生被告知,教授很嚴肅冷酷,另一半,告知教授很和善,幽默。在結束後的調查中,學生對教授的印象更偏向於開始被告知的性格。

【第一印象形成不僅僅局限於面對面的見面,也包括口口相傳,網路聊天】

【同時,不僅僅是對人,對事件也有第一印象,比如上節課對中醫的看法】

第一印象的形成很快,

【問題1,猜猜第一印象的形成需要多久?】

第一印象有一定的正確率,包括判斷「大五性格(BigFive)」,同性戀。快速形成的第一印象,不是完全正確,但是比隨機判斷的正確率高。

從另一個角度看,對他人的看法,印象,對當事人有什麼影響呢?心理名稱叫「自證預言」

self-fulfillingprophesy,或者,畢馬龍效應Pygmalioneffect。如果你被認為/評價/期望有類似的特徵,進而你會表現出該特徵。

【問題2,誰記得曾經的一個出自春晚的春聯完全表達了這個現象】

有名的實驗:

1968年,兩位美國心理學家來到一所小學,他們從一至六年級中各選3個班,在學生中進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發展測驗」。然後,他們以讚美的口吻將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名單通知有關老師。8個月後,他們又來到這所學校進行複試,結果名單上的學生成績有了顯著進步,而且情感、性格更為開朗,求知慾望強,敢於發表意見,與教師關係也特別融洽。

實際上,這是心理學家進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實驗。他們提供的名單純粹是隨便抽取的。他們通過「權威性的謊言」暗示教師,堅定教師對名單上學生的信心,雖然教師始終把這些名單藏在內心深處,但掩飾不住的熱情仍然通過眼神、笑貌、音調滋潤著這些學生的心田,實際上他們扮演了皮格馬利翁的角色。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因此變得更加自信,奮發向上的激流在他們的血管中蕩漾,於是他們在行動上就不知不覺地更加努力學習,結果就有了飛速的進步

【個人問題,此題無答案,歡迎討論。之前講過IQ的高遺傳性。只有非共享環境能有一小部分的影響。這個實驗就是影響的一種方式?這種環境對IQ的影響是長期的嗎?還是只有長期暴露在這種環境中才能造成IQ的永久差別?之前13課講差異時,提過不同群體的IQ差異不是遺傳而是環境造成的,大概就是社會,環境對不同群體(黑/白,男/女)的不同期望值,進而引起的Pygmalioneffect而形成的?同時由於共享環境完全無影響,也就是說父母的高期望,高鼓勵並不會產生這種影響。證明這個父母無影響的實驗也很好做,找四組,1.在家被鼓勵+在學校被鼓勵,2.在家被貶低+在學校被鼓勵,3.在家被鼓勵+在學校被貶低,4.在家被貶低+在學校被貶低。我的猜測是IQ的變化1=2>3=4】

1.2對特定群體的看法-教條印象(stereotype)

在15課道德中,通過Robber"sCave的實驗講過人們傾向對非自身所在群體產生敵對意識。如果基督vs伊斯蘭,中國vs美國,黑人vs白人。但是stereotype是從另一個角度討論對群體的看法。

Stereotype在日常英語中是個貶義詞。但是在心理學上是個中性詞。是指對某一類事物的固定看法。比如看到類蘋果物,覺得它能吃,看到類狗物,覺得它有攻擊性。。。stereotype的存在是人們有能力對新奇事物分類,並從固有經驗中賦予該事物的某種特徵。(雖然可能是錯誤的)。

Stereotype的積極方面。

1stereotype並不一定都是壞印象。比如你可能認為Yale的學生都很聰明

2stereotype基本上很準確。

【在生存中stereotype很有用,所以stereotype才能作為人類的共同特徵保留下來】

Stereotype的消極方面

Stereotype並不是完全的準確。

【問題3,不準確的來源很多,有人要猜猜嗎?】

Stereotype分為三種,public公開,private私密,unconscious無意識

公開,就是在公開場合對某群體的看法,比如我覺得城市人與農村人享有一樣同等權利

私密,內心的真正看法,比如農村人都來城裡,北京不就亂了嗎。

無意識,就是連自己都不知道的對某些群體的看法。Paul進行了隨堂實驗,不過也提到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哈佛的網站去做測試-內隱聯繫測試,我找到了中文版的鏈接。

https://implicit.harvard.edu/implicit/china/

【我的第一個測試,相比較於年老,你對年輕有中度的自動化偏好。】

最後,研究這些有什麼用?無意識stereotype會影響一些決定。比如警察對持槍犯的開槍與否,可能取決於其對黑/白人的stereotype。又如一些HR在同樣的條件下,可能對一些性別有偏愛。

【問題4,怎麼避免無意識stereotype?】

2.1小謎團–睡眠和夢

睡眠是一種動機,就像餓要吃,渴要喝一樣。

睡眠分為NREM(非快速眼動睡眠)和REM(快速眼動睡眠)兩個階段

最開始是NREMI(過渡階段)->NREMII->III->IV(深度睡眠)->III->II->I->REM

如此反覆4-5個循環,就是一次完整的睡眠。

根據腦電波,REM階段的腦電波和清醒時相似,眼球快速轉動,但身體放鬆,也是做夢的階段。

為什麼要睡覺?有很多種解釋,可能最好的解釋就是使人體各個器管機能恢復。荷爾蒙,大腦,內臟,免疫系統等等。最好的類比是,你要是修車,要先把車停下來,關上發動機。如果強制不讓人睡覺。最後不是困死的。而是因為免疫系統失靈,而病死的。從進化的角度,為了減少因視力下降而帶來的危險而在夜間減少活動,同時降低能量消耗,減少進食次數。

夢總是讓人著迷,特別是哲學家。比如「你現在是活在夢中嗎?」又如「你應該為你在夢中的行為而有負罪感嗎?」

心理學的答案是1.你現在不是做夢。2你不用負罪。除非你是經過訓練的清醒夢掌握者(可以自我選擇的夢)

【這個清醒夢很有意思,還真的有訓練步驟http://www.wikihow.com/Lucid-Dream。雖然不知道效果。Wiki上的貼圖時用的是太乙金華宗旨的一副出竅圖。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832563324/

竟然和盜夢空間也有關係。因為可以清醒做夢,所以要有能力判斷現實與夢境(Realitytesting)http://en.wikipedia.org/wiki/Lucid_dream

根據剛才關於夢的過程,每晚大約有4-5個夢,夢留下的記憶很脆弱,如果是在REM階段驚醒,夢的記憶比較深刻。如果準備記錄自己的夢,最好的時間就是剛剛睡醒的時候。dreambank.net已經收集了2萬多個夢。大多數的夢都是不好的,並不是那種噩夢,不過從0到10,多數都是在5.5左右不好的程度。女生希望自己能夢到浪漫,歷險。男生更希望夢到和陌生美女ooxx。大約有10%的夢是和性有關的。

【問題5,最常做的夢是什麼?飛?墜落?被追趕?】

為什麼做夢?佛洛伊德對夢的解析並沒有科學的證據支持他,(具體參見第三課佛洛伊德)。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夢是整理記憶的副產物,就像是睡眠是整合身體的一個過程。在睡眠過程中,記憶被分類整理到大腦的不同部位,就像是電腦備份一樣。但是在整理過程中,一些記憶碎片隨機閃現在意識中,彼此連成故事,就成了夢。從這個角度講,夢並沒有任何適應環境的作用,只是系統的一個副產品。【換句話講,可有可無,在進化中沒有任何優勢。不會因為有夢,或者無夢,多記了幾個夢,而形成任何生存優勢。】

2.2大謎團–笑(出聲的笑)

不知道有多少人觀察過嬰兒的笑聲?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笑是一個超級不解之謎。為什麼人類在一些特別的場合發出這種奇異的噪音?這對個人,群體有什麼作用?為什麼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保留下來?

【注意,這是分析一個心理現象的典型思路。而不是直接的灌輸答案】

近十年來,RobertProvine專註關於笑的研究,他和他的學生在各種公共場所搜集笑,以及原因。大量數據顯示,大多數的笑的原因,並不包括任何形式的笑話,或者幽默。

【研究的第一步,搜集大量可觀察,可分析的數據,現象】

再看看,我們對笑聲知道些什麼?笑聲是人類共性,跨文化,跨種族的共性。很早就顯現出來了,大概3個月的嬰兒就會出聲笑了。目的是社交,交流。因為它聲音很大,它不像飢餓,飢餓是無聲的,不需要向他人傳達信息。但是所有有聲的現象,都是為了向他人傳達信息。

【分析現有資料,認知,信息,】

笑聲是不由自主的,而且富有感染性。最好的例子就是看情景喜劇,是的背景笑聲,你會因感染,而跟容易笑出聲來。

動物也有類似的發聲行為。猴子在攻擊時發出笑的聲音。黑猩猩在彼此胳肢是發出笑聲。

咯吱的定義是身體接觸,作為虛假攻擊的一部分。注意一定是雙方明了的虛假攻擊。沒有人被打劫後還哈哈大笑的。

進而,推測,笑是虛假攻擊的信號,和相對應的反饋信號和群體攻擊的信號。

【給出猜測】

再對照之前整理的案例,大多數笑,來自揶揄,取笑,甚至某種程度的侮辱。大多數的笑包含著一定程度的攻擊因子,不過都是輕微的,或者是非真實的攻擊。

另一種現象,就是集體攻擊。比如在一個團體作惡時,在沒有威脅的情況下,總是整體發出笑聲,作為整體攻擊的信號,同時增加團結度。可以參考地痞流氓調戲民女時,每個人獰笑的嘴臉。

對於笑,並沒有一個定論。還有一種說法是,當不好的事發生了,不過不是發生在你和你親人的身上,而是發生在他人身上。【個人的一個例子,有個朋友用熱油刷鍋,突然犯2,忘記是油,還以為是水,結果紅燒豬蹄。大家樂不可支。如果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是悲劇,發生在別人身上,就是洗具】

總之,現階段能總結到的幽默的共性是,有傷害形成,並且很輕微(輕微到不能引起同情,共鳴,恐怖,悲哀等情感),比如路人踩到香蕉皮摔個屁股蹲,我們會覺得可笑。但是如果摔倒,磕到腦袋,腦漿迸射,應該沒有人再覺得可笑了吧。所以幽默中的傷害是有共性的,比如尷尬,黃色笑話,某些髒話,香蕉皮,臉上的米粒,掉褲子之類的。而且還要有一定程度的突然性,或說不可預測性。

【問題6,為什麼我們不能自己咯吱自己?】

第十八講

何為異常:異常與否不過是一種人類的自覺,常常受『社會規範、目標對象的個性、背景』等因素的影響;目前心理學領域一致認為「異常具有三大典型特徵:悲痛、功能失調、感覺及行為異常」。為了更公正、客觀地診斷心理異常,經過多年的努力業界頒布了《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

  然後,按照《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分別講述兩類情緒異常的典型特徵。其中,針對『嚴重抑鬱症』的DSM診斷標準:

  ① 悲傷或快感缺乏症(在日常生活中興趣或快樂減少);

  ② 至少具有如下癥狀中的四種(體重或食慾的明顯變化、失眠或嗜睡症、精神運動型遲緩或興奮、疲乏或無精力、注意集中力減弱或無決斷力、自殺的念頭或行為);

  ③ 以上必備癥狀至少持續2周以上;

  針對『躁狂症』的DSM診斷標準:

  ① 至少一周以上地表現出『異常且持續性增強的開朗健談或易怒心理』;

  ② 至少具有如下癥狀中的三種(過高的自我評估或宏偉規劃、睡眠需求減少、比平時更健談或談話時具有緊迫感、跳躍性的思維或念頭、容易分心、目標導向性活動或興奮感增強、過分涉獵『愉悅但有危險的活動』);

  最後,在情緒障礙的治療的理論基礎上,討論各種藥物和心理療法:

  ⑴生物學理論及其療法:

  ① 神經傳遞素與情緒障礙有關,尤其是『一元胺』(如:血清素、降腎上腺素、多巴胺);

  ② 遺傳基因、神經傳遞素與壓力的關係:當代最新研究發現「血清素傳遞基因的某些變異形態能預測哪些人在面對壓力時易患抑鬱症」;Caspiandcolleagues於2003年發現「血清素傳遞基因上具有1到2個短等位基因的人在面對壓力時易患抑鬱症」;

  ③ 利用上述原理和發現,能治療『情緒障礙』的藥物有:單胺氧化鎂抑製劑、三環抗抑鬱劑、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製劑、選擇性降腎上腺素再吸收抑製劑、鋰、安定;

  ④ 電休克療法:大腦能捕獲『在大腦的6~12個區域通過電流而產生的感應』、患者首先被麻痹且肌肉放鬆、具有高響應率和高複發率;

  ⑤ 較新的生物學療法:rTMS(用『高強度磁脈衝』重複刺激『患者的特定大腦區域』以使其活動)、迷走神經刺激(用『心臟起搏器』等小電流設備刺激『患者的迷走神經』);

  ⑵『認知和行為』理論及其療法:

  ① 理論基礎:Beck的認知行為三部曲(抑鬱症患者採用負面的、消極的觀點看待『自己、未來和世界』),由此抑鬱症患者具有『特殊的認知缺陷和偏差』---思維模式的扭曲(『全-無』思維模式、帶有情感的推理、人格化)、對負面事件的錯誤歸因(內在的、穩定不變的、全球範圍的);

  ② 認知理論的實驗證據:對『但負面認知的大一新生』進行為期2年的跟蹤調查;

  ③ 認知和行為療法,即CBT療法:首先,確認患者負面思想的主旨和誘因;在治療師的幫助下,挑戰患者的負面思想(患者負面思想的證據何在?是否有其它途徑考察其境遇?當最後情況發生時,如何處理?);接下來,幫助患者認清『其負面思想和假設』;改變有抑鬱症有關的環境因素;最後,傳授患者『擁有應對不快境遇的情緒控制技巧』;

  ④ CBT和藥物的對比試驗:CBT在預防抑鬱症複發上更有效;

  ⑶人際理論理論及其療法:

  ① 人際理論:『負面的自我認知觀』和『人際關係的期望值』是基於患者個人的成長經歷;

  ② 人際理論療法:與CBT相比,具有較少的結構化;更看重患者的過去而非現在(CBT更關注患者的現在);主要考察四方面的問題(悲痛或損失、人際間的紛爭、人際間角色的轉換、人際交往技巧的缺乏);幫助患者了解『人際間的問題與成長經歷的聯繫,並為改變人際關係而做出選擇』;

  

  

影響『主觀診斷』的因素:

  第一個因素屬於『社會標準』:您是否被診斷為患有一種精神疾或精神毛病,在很多程度上,取決於『您所擁有的社會或文化規範』。

  第二個因素與『目標個體的某些特徵』有關,尤其是『性別』有關。我們有些性格陳規,『性別』決定了『哪些行為時可接受的』,因此我們對『是否異常』的主觀判斷也受『性別角色』的影響。

第二個影響『是否異常』的因素是『環境因素』。因此,您展現某一特定行為的環境也極大地影響了『您的行為是否被他人視為異常』。

在臨床心理學領域,我們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啟發式探索發,用以判斷『某物是否異常、不健康、有麻煩』。我們常稱其為3D的三個典型特徵是『痛苦』、『機能失調』和『異常』。因此,那些『能導致自己或他人非常痛苦』的行為常常被貼上『不正常或不健康』的標籤。我們將討論的『抑鬱症』就是個最好的例子,『抑鬱症』就是一種『痛苦的狀態』---不快、悲哀,您可以會感受極其糟糕以至於想要『自殺』;這種非常非常高級別的『痛苦』正是將其歸為『心理疾病』的部分原因。

  另一些心理疾病並不會導致自己痛苦,但能導致他人痛苦;如『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會無視他人的權利,會毫不猶豫地偷竊或傷害他人,對他人的感受毫無『同理心或同情心』可言,因此能給他人造成巨大傷害,但自己卻對其所作所為毫無痛苦。但這類行為能導致他人極大痛苦,這也就是『為何將其視為異常行為或精神疾病』的原因之一。

第二個一般標準時『功能失調』:如果一系列的行為讓某人不能正常地生活,那也會將其視為『異常或精神疾病』。同樣,抑鬱症就是個好例子;抑鬱症患者通常會變得『完全無法正常地生活』---他們不能起床去上課,不能去工作,不能與其朋友進行交往,隱居並完全於世隔絕;因此,他們會失去工作,考試不及格而退學。這種『功能的完全衰退』是我們將其(抑鬱症)視為『最衰弱的精神疾病之一』的原因。

最後,『異常』:行為或感覺極其與眾不同;因為其嚴重地受到社會準則的影響,這或許是三者中最具爭議性的。---在某種文化中視為異常的,在另一種文化中視並未被視為異常的。但對某種文化而言,如果某些行為是完全不能被接受的、極其異常的,那他們很可能被視為『異常』。

那麼我們如何將上述三者整合在一起呢?在當今美國『臨床心理學和精神病學』領域,用於診斷(精神疾病)的手冊被稱之為《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或DSM,現已是第四版;它大約在上世紀50年代產生,且在50、60年代的早期版本是基於佛洛依德的理論,並具有較強的主觀性。但自從1980年以來,經過大量努力使標準更為客觀,從而制定出一系列行為或觀察(規範),那些觀察對診斷某人具有某些癥狀是必須得---那些癥狀是可觀察的,您能在其他患者身上觀察到『他們能可靠陳述(的癥狀)』,且那些癥狀在『不同臨床醫生』間能達成一致。因此,DSM列舉了『診斷某種心理疾病所必須的癥狀列表、所須表現的癥狀數量』,且將『痛苦』、『功能失調』和『異常』等理念融入了標準中。我在討論『情感障礙』等特殊類型時,將給您列舉幾個案例來解釋『這些標準』。

下面我將用幾個『情感障礙』的例子來說明「我們是如何診斷和理解精神病理學」,但須告之您們的是「情感障礙是人們日常面臨的最常見的心理疾病之一」。其中有25%的女性會在其生命中經歷嚴重的抑鬱階段;13%的男性會在其生命中經歷嚴重的抑鬱。因此,這些都是人們所經歷的極為常見的心理問題,尤其是您們這個年齡。大學時代是發病的高峰期,尤其是抑鬱症的首發高峰期;同時,也是『雙相障礙』或『躁狂-抑鬱症』的高峰期,20出頭的『青春期晚期』正是這些心理障礙症的高發期。

為此,『情感障礙』可劃分為『單相抑鬱症』和『雙相抑鬱症』,其中『單相抑鬱症』僅具有抑鬱症的癥狀;而『雙相抑鬱症』則是患者陷入抑鬱症和躁狂症間的惡性循環。這裡是DSM對『嚴重抑鬱症(最嚴重的抑鬱症形式之一)』的判斷標準。前面已經提及,DSM建立了一套相對可觀察的判斷標準、須滿足的癥狀數量、為了進行診斷所須表現的癥狀。那麼,DSM對『嚴重抑鬱症』的第一判斷標準就是,個體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悲傷』、或『興趣減少或快樂減弱』,即『快感缺乏』的癥狀。為此,要滿足第一標準,您須具有上述癥狀中的某一項。您可能會感覺『悲傷和憂鬱』,或實際上感覺『抑鬱』;有些人對這些感受很強烈,但另一些人對『悲傷或憂鬱』感受並不強烈,但他們會說「沒人什麼東西能再引起他們的興趣了」---這好像「情感從他們的生活中被吸走了」一樣;他們在活動中不再感受到昔日的快樂;他們不再想和其朋友打成一對;他們不再關注美食,不再感受到健康和快樂。

除『悲傷或快感缺乏』外,每個個體須具有至少4項如下癥狀。第一,他們會表現出明顯的體重和食慾的變化。為此,您可能會『完全喪失食慾並體重暴減』,或『狂飲暴吃』。我有個曾患過一年左右抑鬱症的密友,她的體重曾暴增了50磅,因為她只想吃東西,尤其是在晚上狂飲暴吃。

第二,睡眠障礙---『失眠症』,即不能入睡,或『嗜睡症』即是睡不醒。有一種失眠症的特殊形式尤其可能發生在抑鬱症中,期間您在夜晚能進入睡眠,但會在凌晨三四點鐘醒來,且完全不能再入睡了,然後清醒到天明。但另一些人會想終日長睡,在一個剪輯中我將給您們展示『某個婦女談及一天會睡20到22個小時,起床吃點東西然後繼續入睡』,因為她仍感覺筋疲力盡。

第三個標準是『精神性運動阻滯或亢奮』。運動性阻滯較為常見,即是「與個人運動有關的所有事宜均變慢」---他們會緩慢地行走,他們的反應時間會變慢。因他們的行動變慢,抑鬱症患者更容易發生事故---當他們駕車或穿越路口時,一輛車突然向他們駛來,他們不能敏捷地反應,因此會陷入更多的意外事故。且他們說話速度也會變慢---他們講話非常緩慢,好像即使是說一句普通的話也會耗費大量的體力。極少部分人會變得『急躁不安』而非『緩慢』---他們會表現出亢奮,並感到坐立不安;但亢奮比運動性遲緩更為罕見。患者的確會感覺勞累、疲憊,就好像他們完全沒有精力;他們不能起床、不能運動。正如我曾說過,他們只是想一直躺著。

第五個標準是『無價值感或過分內疚』。他們可能會感覺「每件事都是他們自己的錯」,這種『內疚感』或『無價值感』甚至能導致精神錯亂。他們可能與現實疏遠。當一個抑鬱症患者與現實失去聯繫時,通常有些『導致情緒低落的主題』---他們會相信「他們自己就是魔鬼撒旦,且他們必須自殺」,因為它們給世界帶來了邪惡;他們會相信「那些偶然事件是他們自己的過錯」,比如,剛剛爆發的洪水是他們導致的。因此,無價值感和內疚感完全脫離了現實,是精神錯亂的。更為常見的是,他們只是不切實際,自尊心上極為消極(對自己的評價很低),自我貶低自己,感覺自己愚笨、沒有價值、醜陋且一無是處。

第六個標準是『注意力下降或無決斷力』。當您患有抑鬱症時,您很難集中注意力;讀了一遍又一遍,您完全不知所云;上課時您不能集中精力聽講座,因此去上課是無用的;您須做決定選擇論文的主題,這就像世上最艱巨的事一般。您無法做出任何決定,您不能思考任何問題;您的思想完全混亂、無法控制。

接下來就是『自殺的想法或行為』,這表明「您開始考慮自殺,考慮死亡」。事實上,一小部分人將其付諸行動,嘗試『自殘』或『自殺』。當然,應該說「自殺的想法和行為並非僅發生在抑鬱症中」,事實上自殺會發生在每一類精神疾病中,但在抑鬱症中尤為普遍。

因此,除『悲傷和快感缺乏』外,您須具備上述癥狀中的四項,且這些癥狀並非是您所經歷的某個糟糕的一天;為了得到明確診斷,這些癥狀須持續出現至少2周時間。事實上,大多數嚴重的抑鬱症持續時間遠遠超過2周;如果不進行治療,所經歷的平均時間至少為6個月。因此,人們長期處於這種『令人痛苦的狀態』,但DSM中的最少標準是至少2周。

我想就幾件事情進行解釋。

其一,『我們都曾經歷過的普通的悲哀心情和消沉』與『她所經歷的某種逐漸衰弱的、無法抗拒的抑鬱症』間存在區別。誠然,沮喪具有連續性,您因考試發揮不好或與男女朋友分手,這種連續性會讓您完全喪失正常的機能、像植物一樣生活。如果我們確信「在那些日常的沮喪和真正的憂鬱症間存在界限」,那會非常完美;但事實上並不存在非常清晰的分界線。有不少人患有『比Tara所談及的憂鬱症更為溫和的形式』,但卻仍具資格診斷為憂鬱症,且仍在遭受這些癥狀的折磨。因此,我不希望您們有此錯覺「如果您們未患有『Tara曾有過的那些在連續憂鬱症末期』的可怕癥狀,那麼您們就未患上憂鬱症」,因為事實並非如此。那些『行動遲緩、生理機能受阻』的人們---他們的生活極不開心---已患有『需要被幫助和關心』的心理疾病了。如果不加治療,正是『這種較為溫和的憂鬱症形式』能惡化為『較嚴重的形式』,這就是『憂鬱症的延續性』。

另一件我想解釋的是「在患病早期,即使感覺非常抑鬱,她曾強迫自己振作起來,認知過好每一天」,這正是很多憂鬱症患者的典型特徵,我們將其稱之為『帶傷前進』。在那些日子患者強迫自己振作起來,試圖讓自己正常運作,試圖不讓他人知道『他們有些異常』,試圖跟上他們的學業和工作(的進度);但他們卻非常痛苦,他們不能運作在他們能掌控的層次上。這非常普遍,其部分原因在於「患者並未感覺他們須進行治療,或患者恥於因患憂鬱症而進行治療或尋求幫助」。因此,他們只有帶病前行,有時會在一種非常可憐的狀態下持續多年,直至他們最終到達崩潰、必須給予幫助時。

另一種情感障礙就是我曾提及的『雙相障礙』,它包括『抑鬱症的癥狀或階段』,但另一方面還有一段與抑鬱症截然不同的階段,即『躁狂症』。因此,患者在『意志消沉的抑鬱症』和『亢奮的躁狂症』間惡性循環。下面來描述『躁狂期』的特徵。】

第一個標準,患者並非『感覺消沉、憂鬱或抑鬱』,而是異常且持續地具有『逐漸增強的開朗健談或易怒心理』---這並不是因為某天您獲獎或得了個『A』而導致的愉快心理,而是『某種異常積極、開朗健談的心理至少持續一周』;然後患者須具有三條或以上的如下癥狀。

第一,膨脹的自尊或誇張。患者會感覺自己是世上最聰明、最具創造力、最富見解、最具能力之人;且他們非常樂意告訴他人這一點。因此,他們認為「我對自己的評價完全沒有問題;如果您不認可我(對自己的評價),那是您的問題」。

第二,對睡眠的需求降低;患者一晚僅睡幾個小時,起床後急切地開始新的一天。第三,患者比平時更健談;他們談話很有緊迫感,且語速極快---他們談話極快的原因之一是『他們的思路像疾馳的野馬,為了將其思想表達出來他們不得不極快地談話』。如果您不能跟上他們的語速,那是因為『您們不夠聰明以追隨其思想』。他們有太多的想法,且須將其表達出來。

第四,患者們很容易分心,然後會增加DSM稱之為的『目標導向行為』。他們的宏圖大業出自於一些『偉大的計劃』---即『掙大錢』;且無論多麼荒謬,他們都會滿懷熱情地追求其計劃。因此,對患者而言,將整個家庭里的銀行存款取現、賣掉其房產、賣掉汽車和小孩等並不罕見,以巨大的熱情來資助其『偉大的計劃』---在未來的互聯網上掙大錢。

第五,患者也會參加各種各樣的、DSM稱之為的『愉悅但危險的活動』---如『性亂、吸毒、賭博』,並感覺自己處于飛奔之中,且沒有什麼能阻止自己。他們認為「自己聰明、有抱負、有機會,那麼就一定能達到目標」。因此,個體須具有三項以上的上述癥狀,並加上『過分的亢奮、且常常易怒情緒』---這並非『快樂和樂觀』,而是『急躁、易怒和一觸即發』。有時他們會變得很暴力,因為他們是如此的躁動不安和易怒。

下面點評幾件Bernie(男性『雙相障礙』患者)提及的事宜:其一,正如『抑鬱症』,『躁狂症』也具有連續性。因此,『躁狂症』能從『相對溫和的形式』發展為『及其嚴重的形式』,甚至到『精神病的層次』。那麼躁狂症患者會失去與現實世界的聯繫,並不將自己視為『魔鬼撒旦,或犯下大錯』,而是將自己視為『超人』---如『救世主』或『愛因斯坦』轉世,或擁有超自然的能力,因此,他們所聽所見、他們的幻覺和錯覺並非實際存在的『宏偉計劃』。Bernie的躁狂症並未惡化到最嚴重的階段,但仍讓其陷入麻煩之中。

事實上,有不少人糾結在較輕微的『躁狂症』和『抑鬱症』中,曾有人認為「那些慢性的溫和躁狂症患者(尤其是那些聰明且具有才氣的患者)能讓躁狂症為其所用」。霍普金斯大學的教授KayJamison曾寫過一本精彩的書---對一些知名的作家、詩人和音樂家(如RobertSchumann),和政治家(丘吉爾)寫過一些歷史傳記,並認為「這些名人事實上都患有輕微的『雙相障礙』,靠其卓越的智慧和才能引導和疏導其躁狂期,並為其所用。」還有不是觀點認為「不是非常成功的CET曾患過輕微的慢行躁狂症」---他們能每晚只睡幾個小時;他們顯然很自信、自大;且他們能維持這種適度的躁狂症,控制並疏導躁狂症,讓病為其所用。

但在很大程度上,躁狂症能讓人陷入巨大的麻煩中---性亂而讓人承擔性病的風險、吸毒、牢獄之災、破產等。躁狂症的負面後果常常促使患者去尋求幫助,並不是因為「躁狂症本身是煩人的」,而是「躁狂症會突然躍變為令人衰弱的抑鬱症」。

雙相障礙比抑鬱症更為少見。大約22%的女性和13%的男性在其一生中會患上抑鬱症;但僅有1%的人會患上雙相障礙,且男女比例大致相當。雙相障礙在很多方面與抑鬱症存在明顯差異。

下面給您們展示一些有關『抑鬱症』的統計數據,就『單純的抑鬱症』而言,其發病存在著巨大的年齡差異,一項『針對15到55歲間人群』的全國性的調查統計數據顯示「15到24歲到達發病頂峰,隨後有所下降,在35到45歲又到達一個發病較高的區域」,這項研究涉及數千人,且均不是『尋求治療的患者』,而是『隨機抽取的樣本』。從大多數全國性統計中,令人吃驚的是「抑鬱症在年老的人群中的發病率極低,尤其是在80到85歲的人群中」,該現象的原因有趣令人感興趣。

有人認為「隨之年齡的增長,您會更加明智」,這從一個側面解釋了「為何在年長人群中抑鬱症發病率較低」。另一些人認為「與您們的祖輩相比,當代人(年輕人和您們的父輩)更易於患抑鬱症,因為社會的架構、家庭結構和歷史文化均發生了重大變化」。另一些觀點是「因為抑鬱症會對您們的生理產生負面影響(與心血管疾病、中風、免疫系統疾病等致命的疾病有關),那些長期患抑鬱症的人就更易早亡,這也就是老年人發病率低得原因」。但我們並不明白『哪個解釋正確』,也許在某種程度上都正確吧。

在抑鬱症中還存在性別的差異。這些數據出自一份對『數百個有關兒童和青少年的調查研究』的整合編輯,這些研究考察『那些尚未完全成型但已具有抑鬱症特質的問卷調查』,如像您們大多數人曾參與過的『Beck抑鬱症調查』。如您們所見,數據表明「13歲前,男孩患抑鬱症相對少於女孩;但大約從青春期開始,女孩患病率則急劇上升,而男孩則保持不變或略有下降;在18到20歲期間,女孩的患病率大約是男孩的兩倍,這個比率與成人的患病率保持一致。」

對上述數據有不少假設性解釋。生物學假設與『荷爾蒙』有關;社會學假設與『某種壓力』有關---尤其是相對於男孩而言,女孩所遭受的虐待。我們不變明了其原因何在,或許是很多因素綜合在一起形成了2:1的男女患病比率。

下面討論『情感障礙的主要理論和治療方法』,主要有:生物學的理論及療法、認知行為的理論及療法、人際理論和療法。

首先,談論『遺傳因素』。眾所周知,遺傳與情感障礙(尤其是『雙相障礙』)有關。以雙胞胎和家族史研究為例(這實際上是很多研究的綜合),在單卵雙胞胎中,如果其中一個患有雙相障礙,另一個患雙相障礙的幾率為60%;在異卵胞胎中,如果其中一個患有雙相障礙,另一個患雙相障礙的幾率為12%.因此,上述巨大的差異強有力地表明「遺傳是傳遞雙相障礙的一個重要因素」。類似地,您與『雙相障礙患者』的血緣關係越遠,您患病的幾率就越低。那麼,『雙相障礙患者』的隔代親戚患病幾率僅為2%,這僅略高於1%的總體人群患病率。

就『純抑鬱症、嚴重抑鬱症』而言,某些種類的障礙症具有比其他種類更強的遺傳因素。尤其是,那些稱之為『早發性抑鬱症』的人群---他們在童年或青春期早期就首次患上抑鬱症---貌似擁有更強的患病遺傳因素。然而,那些因成年遭受重大生活變故(如精神創傷或失敗)而導致抑鬱症的患者就較少與『遺傳因素』有關。

還有不少『神經傳遞素』與情感障礙症有關。一元胺是曾被研究得最多的一種經典神經傳遞素。您們肯定聽說過「血清素與抑鬱症有關」,還有兩種一元胺(降腎上腺素和多巴胺)也與情緒障礙(抑鬱症和雙相障礙)有關。過去認為「抑鬱症患者在身體、大腦中沒有足夠『維持身體正常運轉』的神經傳遞素(尤其是,血清素)」;但現在有關『神經傳遞素作用』的理論更多地與『神經傳遞素的受體及其功能』有關。其理念是「像血清素等神經傳遞素地受體不能有效地運轉;因此即使在大腦的突觸中有足夠的化學物質,這些神經元也不能利用他們,因為這些受體不能適當地運作」。因此,那些緩解抑鬱症的藥物所完成的功能就是『增強那些神經傳遞素功能』。

當今正進行的一項有趣研究就是考察『遺傳性易患病神經傳遞素的功能與壓力間的交互關係』。我們耶魯這方面的世界級專家就是去年加入的JuliaKim-Cohen;另一位精神病學的專家JoanKaufman也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近期的一些研究發現「血清素傳遞基因的某些變異或多態性能預測---哪些個體在面臨壓力時會患抑鬱症」。

AvshalomCaspi及其同事曾做個一個經典的研究,並發現「在血清素傳遞基因上,具有1到2個短等位基因(一種在血清素傳遞基因上的特殊變異)的人,如果當其面臨壓力,就更有可能發展為抑鬱症」。但重要的是『須詳細剖析該現象』。這並非真的與『您所具有的基因』有關;如果您從未遭遇重大壓力(如虐待),無論您擁有什麼樣的血清素傳遞基因,您並不比他人更易患上抑鬱症;但如果您擁有1或2個短等位基因,且您在童年遭遇到虐待,您就比他人有更大的幾率在生命中的每個時期患上抑鬱症。該研究被複制到其它樣本,用其它類型的重大創傷(進行替換);其基本原理是「基因上易患病體質和重大壓力的交互作用會在某些人中產生抑鬱症」。當然,這並非在所有的基因型易患病體質,或所有類型的抑鬱症上都成立;但這種血清素髮現已複製到至少4個不同的研究項目中。因此,這貌似是個相當可靠的結論:基因並不能決定情感障礙症,但基因和壓力的交互作用則是情感障礙症的一個巨大風險因素。

大腦中一些區域的功能失調或紊亂與情感障礙症有關。您們曾學過,前額皮層是大腦中『負責高級複雜思維、問題解決和目標導向行為』的區域。在抑鬱症患者中,其前額皮層活動性低下表明「前額皮層在難以集中、目標導向行為、規劃、問題解決和調節情感等方面發揮了作用」。

杏仁體是大腦中負責『處理情感信息』的區域。具有情感障礙的患者表現出『杏仁體對情感信息的過分敏感』;在抑鬱症和雙相障礙症患者中也是如此。海馬體是大腦中與『記憶力和精神集中』有關的區域。慢性抑鬱症患者表現為『海馬體萎縮』---這或許與其集中和注意力的問題有關。最後,前扣帶皮層是大腦中與『多種不同行為』有關的區域,但與情緒障礙症有關,尤其是應對壓力的反應---面對壓力選擇應對的行為。前扣帶皮層功能失調會涉及到『人難以恰當地面對壓力、難以選擇應對的行為、當其行為失效時難以改變其行為』等。

按照生物學理論,有很大不同種類的藥物來治療情感障礙;兩類較老的藥物是『單胺氧化酶抑製劑』和『三環抗抑鬱劑』。『三環抗抑鬱劑』在某種程度上現在還在使用,比較有效。約60%的人反響不錯,但有不少副作用,且過量服用會致命。業界一直在探尋替代性藥物,『選擇性複合胺再吸收抑製劑』或SSRIs實際上已佔據了市場,如『帕羅西丁』、『百憂解』等。百憂解曾於1987年引入美國市場,且已佔據了『治療抑鬱症、焦慮症和其它眾多障礙症』的市場。這些新葯並不比老一代的抗抑鬱劑更有效,但其副作用較少,且較易為人們所接受。

最近,這些『選擇性複合胺/降腎上腺素再吸收抑製劑』的預期作用是「阻止血清素或降腎上腺素再次吸收回發送神經元」。因此,藥物會在突觸里產生更多的神經傳遞素。儘管有不少人對『這些相當有效的藥物』並未立即產生反應,患者須輪換使用這些藥物直到發現一種對其有效的。

鋰是一種治療『雙相障礙症』的藥物,它通過『穩定不同神經傳遞素系統的數量』來穩定患者波動的情緒。但鋰的問題在於其巨大的副作用,也對妊婦和胎兒有危險。因此,很難長期服用該葯。鋰存在較多的胃腸副作用;因鋰僅對躁狂症有效,而對抑鬱症無效,人們常常同時服用鋰和抗抑鬱劑。

最後,抗精神病藥物用於幫助『那些與現實脫離的患者』,有時也用於治療『那些脫離現實的情緒障礙症患者。』

下面介紹『心理社會治療』。認知行為療法是基於『AaronBeck的抑鬱負面認知理論』---AaronBeck是賓大的精神病學家,為這方面的工作奠定了基礎。認為「這隻適用於抑鬱症,而不適用於雙相障礙」。抑鬱症患者用負面的、消極的觀點看待『自己、未來和世界』---Aaron將其稱之為『負面認知三部曲』。這種負面認知源於『特定的認知缺陷和偏見』;因此抑鬱症患者表現出『思維扭曲』,『要麼全有要麼全無的思維模式』就是「認為事物要麼是好的要麼是壞的」,他們無法看見中間的灰色地帶。『情感推論』的例子就是,如果我感覺自己是個失敗者,那我就必定是個失敗者;如果我覺得自己笨,那我就必定笨。『個性化』是在抑鬱症患者中常見的『自我貶低』。這些『扭曲的思維、扭曲的解釋方式』能產生『對自己和未來無望』的總體負面觀。

抑鬱症患者也將負面事件歸咎於其內在因素,即他們總是責備自己;他們將所見的醜惡現象視為常態(在世界範圍內永遠存在);他們認為那些醜惡現象會影響其生活的方方面面,進而滋養了他們的抑鬱情緒和『生活就是糟糕的』之普遍性假設。負面認知理論能預測抑鬱症,最佳研究之一是由坦普爾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共同完成:他們確認了一批『具有負面認知或負面歸因模式』的大一新生,但這些新生還從未經歷過抑鬱期;如何他們跟蹤調查了這批學生兩年---紅色柱狀線表示『具有負面認知模式的新生在兩年半內發展為抑鬱症的比率』,對比一下『沒有負面認知模式(的新生在兩年半內發展為抑鬱症)的比率』。如您們所見,兩者間存在實質性差異。因此,可預測地,這些性格可預測『您患抑鬱症的風險度』。

相應地,存在一種基於『Beck理論』的認知行為療法。其主要步驟包括,鑒別一個人負面思想的主旨並觸發那些負面思想,然後通過一系列問題幫助該人挑戰其思想,如「有何證據證明他們的想法?是否有其他途徑(角度)看待問題?如果壞事情真的發生,他們應如何處理應對?」因此,臨床治療師會幫助患者認識到『其負面信念和假設』,並挑戰『其真正價值觀』,然後改變『與抑鬱症有關的環境因素』。為此,治療師會挑戰您(原有的)理性思維;但他們也意識到「抑鬱症患者的生活中不時會有不利的事情發生」,然後他們會鼓勵您『用更積極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去改變環境』;他們還教會人們『管理自己情緒的方法』,以防止他們跌入抑鬱症的深淵。這些認知行為療法已被表明是卓有成效的,且在某些方面如藥物治療一樣有效。

對比試驗:這是一個近期曾實施的對240名嚴重抑鬱症患者的實驗;採用『認知行為療法』或『帕羅西丁(一種SSRI藥物)』,他們對患者進行了為期4個月的急性治療,當然還有一個服用安慰劑(一種糖丸)的實驗對照組。八周後,儘管『服用帕羅西丁的藥物組』略高於『CBT認知組』,但紅色的藥物組與黃色的認知組則相對持平;十六周後,按照患者不再抑鬱的比率,藥物組與認知組則完全持平。因此,兩組均會導致60%的患者不再抑鬱。

採用『認知行為療法』反覆實驗後所發現的一件事是,CBT不僅能有助於患者擺脫當前的抑鬱症,還能避免將來抑鬱症的發生,因為CBT教會人們用新的技巧和方法處理新出現的壓力。在上述同一研究中,他們額外追蹤調查了患者12個月,對藥物組,一半的患者繼續服用全劑量藥物以考察『僅靠藥物是否能避免抑鬱症』;另一半的患者則將『帕羅西丁』替換為『安慰劑』。先來看看『安慰劑組』的情況。

不幸的是,如果您能用藥物擺脫當前抑鬱症的癥狀,且您在不採用任何心理療法的情況下停葯,那您抑鬱症的複發率會很高。那麼,在這群240個人之中,停止積極藥物治療後的一年內複發率高達幾乎80%---當然,這些人未曾進行過任何CBT治療。那些繼續服用『帕羅西丁』的患者,複發率為50%。但那些曾進行過CBT的患者,複發率僅為35%。該發現被複制後進行過反覆實施,即「認知行為治療(CBT)能明顯降低抑鬱症的複發率」。

一段CBT的視頻演示,剪輯中AaronBeck的女兒及繼承者表演了角色,並展現了「她如何追蹤並幫助『一個剛失業並處於極度抑鬱中的紳士』挑戰其自身的負面認知。」

剪輯中,AaronBeck的女兒讓患者挑戰自己的負面思想,並將其記錄在案。CBT的一個主要前提就是「CBT並非僅在治療過程中才又有效」;事實上,治療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而是『患者在療程間的實踐』。而她(治療師)所做的就是「當患者感到失望、消沉時,幫助患者說出一系列的(鼓勵)話語」;她還幫助患者進行所謂的『預先處理』---預料『那些將觸發患者負面情緒和負面思想的情況(境遇)』,然後想出『患者在那時能實施的方法』以與其負面思想搏鬥(抗衡)。

兩種心理療法的比較:認知行為療法是非常結構化的,它具有關注性強、療程較短等特點。另一種在對抑鬱症的心理療法是『人際療法』,其理論基礎是『自我負面看法』與『對自我的期望』間的關係是基於成長過程中培養形成的『負面自我觀』。因此,治療師的使用就是「幫助患者了解其負面自我觀,及這些負面觀點如何植根於他們的往昔經歷中」。『人際療法』的結構化程度不如『CBT』,且它更關注過去;而CBT則更關注現在,並處理當前患者面對的局勢,以開發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有少數研究將『人際療法』與CBT進行了對比,對人際療法IPT的研究遠遠少於CBT。但這對某些人來說是個積極的可替換性選擇,尤其對那些『抑鬱症與反覆發作的人際關係有關』的患者。

最後,有關『抑鬱症』的好消息是「有眾多可替換的療法,有不少治療藥物和至少兩種較為有效的心理療法」;因此,抑鬱症患者絕非坐以待斃,而是『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最佳療法』。感謝大家的光臨~~

第十九講:精神疾病

19.WhatHappensWhenThingsGoWrong:MentalIllness,PartII

在客座教授Nolen-Hoeksema講解的『精神疾病』的基礎上,Paul教授在本講繼續講解『臨床心理學』中的其他精神疾病。首先回顧了人們對『精神疾病』觀念上的變化(惡魔附身、社會的異端、疾病);我們在生活中可能遇見的精神疾病(失語症、人面失認症、易餓病、戀物癖、健忘症、孤獨症);本講著重講解了四種心理障礙(精神分裂症、焦慮症、解析性障礙、人格障礙):

㈠精神分裂症:大約有1%的世人患精神分裂症,也是精神病院最為常見的疾病,曾被視為二十世紀的麻風病;從字面上看,精神分裂症源於兩個希臘單詞(分裂、現實)的組合,表明「該病主要表現為與現實分離,而非人格分離」;患者中男女比例大致相當,但男性發病年齡更小;

① 主要癥狀(至少具備2個以上):四個陽性癥狀(幻覺、錯覺、語言失常、行為失常)、一個陰性癥狀(缺乏正常的認知和情感);

② 精神分裂症的子類:偏執狂型(具有『被迫害、自大』的幻覺)、緊張型(對環境反應遲鈍、無目的的成為動作、機械性地模仿他人的說話)、紊亂型(對瑣事具有幻覺或錯覺、言行失常、缺乏情感);

③ 病因理論:缺乏區分和協調『其思想和感知』的能力;因脫離現實而陷入『無法糾正其言行』的惡性循環之中;精神分裂症與遺傳因素(家族史)有關,也受『環境誘因』得影響(早期:產生時的環境、出生前的病毒感染;後期:充滿壓力的、困難糟糕的家庭環境);

④ 多巴胺理論:體內過多的多巴胺會導致精神分裂症(理由:減少體內多巴胺的藥物能緩解其臨床癥狀、增加多巴胺的藥物能導致暫時性的臨床癥狀);但該理論不能解釋『精神分裂症的陰性癥狀』和『大腦結構的差異』等說明「神經分裂症遠比我們現在所想像的更為複雜」

⑤ 文化差異在精神分裂症上的表現: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精神分裂症的發病率大致相同;欠發達工業國家中患者的恢復率高於發達工業國家;

㈡焦慮症:其重要癥狀是悲傷、持續性焦慮或為減輕焦慮而帶來的不適應行為;對『害怕或恐懼』具有瀰漫性的、模糊的感覺(每個人都會經歷焦慮,但當焦慮具有非理性、無法控制的、破壞性等特徵時就會成為一種病症)。

① 無顯著特徵的焦慮症GAD:大約5%的人會在其生命中某個時候患上『GAD』;對很多事宜多少抱有持續性的擔憂;其生理癥狀有頭痛、胃疼、肌肉緊張、易怒等;GAD的發展模式(『遺傳上的易患病體質』導致『過分機警』,進而會『因生活中的巨變或重大事件』導致『GAD』);

② 恐懼症:對某一特定對象、事物或社會環境持續的、不正常的或不合情理的恐懼,以致於要避開這些引起恐懼的刺激物;『經典的條件反射模型』具有的問題(恐懼症患者常常並不具備某種創傷經歷的記憶;擁有創傷經歷的人並不一定會患恐懼症);『備戰理論』---我們人類已進化形成對某些恐懼事物的敏感性,那些恐懼物在我們的進化史中曾危急到我們的生命安全。

③ 強迫症:非理性的、煩擾的意念常常闖入我們的正常意識;為了減輕其妄想,患者常常強迫性地完成一些重複性的行為動作;『檢查和清洗』是最常見的強迫性衝動;患者在『尾狀核』中有增強的神經活動;

㈢解離性障礙:具有記憶分裂的特徵;患者突然忘記其身份或經歷中的某些方面;除某種特定環境下患者不能回憶起其『身份或經歷』;但某種程度的解離是正常的;

① 解離性失憶症:又稱為『心理性失憶症』,僅具有『記憶喪失』的癥狀;通常是有關『創傷事件』的記憶喪失,患者仍能記『其身份和大部分過去經歷』;患者也可能完全失憶(在無新身份替代的情況下,患者完全忘記其身份)

② 解離性神遊症:又稱為『心理性神遊症』;被新身份替代的完全失憶症(神遊狀態:經歷社會巨變、離家出走、逐漸形成一個新身份、明顯忘記了過往生活);如果神遊症減輕,老身份會回憶起來,但新身份會徹底忘記;

③ 解離性人格障礙DID:又稱為『多重人格障礙症』;同一人在不同時期會表現出『二個或多個截然不同的人格』;著名案例包括Sybil,曾被視為『刑事辯護』案例;通常DID患者在其童年發病(早於10歲),大部分患者為女性,大部分患者回憶『在其童年遭受了折磨和性虐待』並具有『創傷後精神緊張性障礙PTSD』的癥狀;

④ 解離性障礙症的原因:在生理上或性上曾遭受過虐待;但很多患者並未發展成為DID;因此,『遺傳上的易患病體質』與『虐待』相結合會發展為DID(DID患者比其他人更易被催眠,或許是在催眠的恍惚狀態下處理『其虐待處境』)

⑤ 對DID的爭議:少於四分之一的心理學家相信『DID是一種有效地障礙症』;統計數據表明『這具有美國特色,其它各地較為罕現』;那DID是否是『治療師建議』或『患者扮演』的結果呢?在何種程度上DID是『正常心理的極端形式』?

⑥ 人格障礙症:在醫學範疇內,大多數殺人犯都不是精神病患者;

⑦ 反社會人格障礙:『道德上的瘋子』或『精神變態者』;患者通常為男性;典型特徵(自私、冷酷無情、衝動、性亂;缺乏愛、忠誠、內疚和焦慮;容易厭倦並喜歡尋找刺激)

㈣精神病治療方法:縱觀人類精神病的治療史,精神病的治療是相當野蠻和失敗的(中世紀至17世紀,精神病被視為『與魔鬼的結合』,患者通常被折磨、懸吊、火性或投入大海;18世紀,患者被視為『精神變態者』,通常將患者逐出社會;18世紀開始改革,建立醫院對患者進行治療,部分患者經治療得以好轉);治療方法是否有效?(下回分解)

本課程的最後一個主題:臨床心理學,也被稱之為『變態心理學』或『精神病理學』。對我們大多數人而已,這正是心理學真正從事的內容,是有關心理疾病、臨床心理師的科學。本課題始於上周客座教授Dr.Nolen-Hoeksema的講座,今天我將繼續對該課題的講解。臨床心理學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科學上,而且表現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嚴格地將,在座各位在其生命中的某個時期都會患上精神疾病;一些人在服用『百憂解』、『左洛夏』、『安必恩』、『安非他酮』等類似藥物以治療其面對的心理問題;例一些人則向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社會工作者或其他人尋求幫助。

在耶魯求學期間,您們中那些現在還未患精神疾病的童鞋將會患上。求學在不少人一生中是個艱難的時期,期間心理疾病會找上門來。據估計,一半的美國大學生會患上心理疾病,在大學生、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中,這一數字高居不下;您們中半數人會患上各種各樣『嚴重到需要治療』的心理疾病;即使那些未曾直接遭受精神疾病折磨的童鞋,您們也無疑會經歷『心愛之人、家人或朋友會遭受類似疾病』,如『老年痴呆症、『精神分裂症』、『抑鬱症』或『某種焦慮症』。因此,臨床心理學對個人的重要性體現在「讓我們了解哪裡出了錯、如何最好地對其治療」,當然不容低估。

當我們談及『心理失調(情緒障礙)』時,其範圍非常廣;您們在紐黑文大街上就能看見其涵蓋的『原型精神分裂症』---某人一邊走一邊打手勢、自言自語並有時大聲尖叫;還包括『酒精上癮』、『可卡因上癮』和其它上癮癥狀;還包括『唐氏綜合症』或『孤獨症』、老年失憶症、青少年抑鬱症、社交恐懼症(患者不敢出門)。當然也存在些『難以明了』的棘手案例---如,當我在談話時那個傢伙在拍我的照片,且讓我產生社交恐懼症。有如,僅從『我與照片中的人揮手道別』等日常反常的言行,很難區分「我是否患上精神疾病」。那麼,設想『一個無良知的殺手,或像JohnGotti一樣的暴徒』,他是否患有精神疾病?這涉及到一個較深層次的問題,我們將在本講結束時進行詳細講解。

那些荒唐滑稽的表演算是精神疾病嗎?這是源於《Seinfeld》里一個角色Kramer的一張照片,顯示出『他在最近幾個月里異常古怪的行為』,這是其扮演者陷入麻煩的照片。那些行為古怪的人患有精神疾病嗎?在何種程度上,古怪的行為會演變為精神疾病?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如像極端無私的行為等)是精神疾病嗎?】蝙蝠俠將其大部分時間用於助人為樂,他每晚僅睡一小時且惡夢相隨,隨後打擊犯罪。如下情形又如何呢?---幾個月前《紐約客》曾報道,有關經濟富裕、家庭和睦的男子將其一個腎捐贈給一個陌生人,他曾說道「我有兩個腎,不過是一個小手術和疼痛,卻能救人一命」。其老婆大罵道「您簡直就是患了精神病,您的所作所為太瘋狂了」。那我們應該如何界定(精神疾病)?為此,如何界定精神病,涉及到很多哲學和道德上的問題。

那我們應如何看待精神疾病?有幾種快速便捷的方法。過去認為「嚴重的精神疾病是由於惡魔附身而導致的」。如果您讀過《福音書》,耶穌就曾四處流浪,將惡魔從瘋癲的人身上祛除,這就是一種我們看待『瘋癲之人』的通常方法---我們現在知道『這種方法是不對的』。那些『不被社會所認同的人』有如何呢?包括精神病醫師ThomasSzasz在內的一些人認為「當我們將某人貼上精神疾病的標籤時,這並非醫學上的決定,而是一種社會判定,其目的是為了將某些背離社會規範的人逐出該道德體系之外」。教授本人並非不贊同這個觀點;我們不應將精神病人是為『邪惡之人』,而是應將其視為『病人』,否則,我們對『精神病患者』的尊重將會連『罪犯』也不如。

如今這並非完全荒謬的觀點。在世界上很多國家裡,與政府唱反調的『持不同政見者』常被定性為『精神病患者』,並被扔進神經病院。在美國,那些試圖逃避奴隸制的黑人就曾被視為精神病患者---如果他們未患精神病,為何他們會反對奴隸制呢?直到1973年,同性戀者在官方文件中仍被歸為『精神病患者』。現在人們來看到這一現象,並非反映了『醫學分析的不公正』,而是反映了『人們反對同性戀的偏見』;這是政治、社會和道德上的偏見,而非『公正的醫學評判』。即使現在,在我記憶中,包括『小布希,尤其是柯林頓』在內的每一位美國總統,都被其反對者描述為不僅是『可怕的、邪惡的、無用的』,還被視為『精神病患者』;在某種程度上,一些有名望的聰明人總將『每位正統』視為『精神病患者』,並將其刊登在《時代》雜誌上。現在,姑且不論『上述言論是否準確』,須指出的是「我們常使用醫學標籤,尤其是像精神病患者、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等標籤,將『那些我們反對的人』逐出門外。」

儘管這種觀點並非完全正確,但「不存在精神病」一說卻是言過其實。有些神經病患者卻是具有『病症』,這些『病症』與我們認為某人具有生理疾病(如癌症)同出一轍。這些『病症』損害了患者的機能,使患者不能正常運轉;患者會變得缺乏創造力、生產力和活力。當然,也會存在極少例外,這些例外與個人偏好有關,Nolen-Hoeksema博士曾說過「從各方面來看,少數精神病的例外對患者也是極其有害的」。再者,當患者通過治療得以康復後,他們會變得更有能力、更快樂、能更好地融入社會,他們不會選擇回到患病的狀態---這說明了「精神病的確是種嚴重的疾病」。因此,『心理疾病的當代治療』將患者當成『生理疾病』一樣的『疾病』來進行治療;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和『癌症』差不多的疾病,應該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

以上就是『整個變態心理學領域』所涉及的巨大範圍。我們已在前面的講解中討論過很重精神疾病,例如,我們曾在『基於及如何運作』的講解中討論過『健忘症』;曾在『社會推論』中討論過『孤獨症(自閉症)』。還有很多病症,我不準備對其通讀;這裡有些人們感興趣的主要癥狀,它們出自於《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您們不須完全通讀該手冊,這只是些您們可能感興趣的案例,在一些『主要的癥狀中』有關兩性差異的案例---女性更易於患『焦慮症和情感失調』;男性更有可能還『物質障礙症』,尤其是『酗酒』;男女患『精神分裂症』的幾率相等,但『反社會人格障礙症』---也被稱為『反社會者』或『精神變態』---則男性患者占絕對優勢。我們在後面將談及這點。

今天我在此想回顧一些主要的病症。因上周已深入講過,我不會談論『情緒障礙』,但會快速回顧『精神分裂症』,精神紊亂可分為『焦慮症』、『解離症(人格分裂)』和『人格障礙』,這些都是主要的心理問題。當一個心理學家或精神病醫師在從事其工作時,會著重關注『具有上述問題的人們』;其實某些癥狀較為罕見,某些像焦慮症和情緒失調的癥狀則非常普遍。

世上大約有1%的人患精神分裂症,且因其嚴重性(非常可怕的癥狀),精神分裂症成為精神病院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精神分裂症在二十世紀被視為『麻風病』一樣,在過去的一百年時間裡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會上無立足之地;他們被拒絕、被排除,我們不知道如何治癒和幫助他們。『精神分裂症』一詞源於『分裂』和『精神』二個術語的組合,其理念就是『與現實分離』。強調其詞源的含義非常重要,因為有時人們將『精神分裂症』與『人格分裂』相混淆,且不時將『精神分裂症』與『多重人格』等同視之。這顯然是不對的,『多重人格障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精神障礙症,是屬於『解離性障礙症』;『精神分裂症患者』並不擁有多重人格,而是一種『與現實脫離的癥狀』。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男女比例大致相當,但男性發病較早;正如您們所見,精神分裂症的首次發期就在『您們上大學期間』。

精神分裂症有五大癥狀,其中四項為陽性癥狀(即患者所具有的『正常人沒有的』異常癥狀),一項為陰性癥狀(患者不具有的癥狀)。下面詳細討論其癥狀,『幻覺』就是『並非真實存在的』一種感官體驗。為此,最典型的幻覺就是『幻聽』,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聽到聲音,尤其是『有人告訴他們去做什麼』,但這並非真實的聲音。有時,精神分裂症患者會出現『幻聽』,或『幻視』,甚至『幻嗅』和『幻味』,但『幻聽』是其最重要的癥狀。有時這些聲音似乎出自於『患者自身』,為此,患者有時為了阻止這些幻覺而做一些異常之舉,如『嗡嗡叫』、『數數』、『張開嘴巴發出啊啊啊』;一些患者會採取這種舉動來阻止幻聽。

另一個癥狀就是『妄想症(錯覺)』。幻覺與錯覺的區別就是,『幻覺』是一種錯誤的、並非真實的感官經歷;而『妄想或錯覺』則是一種不正確的、您不應具有的信念。同樣,如何界定『幻覺』與『錯覺』也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RichardDawkins曾在《上帝的錯覺》一書中描述道「很多人擁有這種大眾性的錯覺,並相信:存在一個創造世界的超人,他在關注著眾生」;異鄉人認為『將其稱之為錯覺是一種冒犯』,且對此百家爭鳴。

具有妄想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具有一些其實怪想;他們常常認為自己就是名人。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宗教信仰,且認為自己就是救世主耶穌。在1959年,密歇根州醫院就曾收留了3位耶穌,他們曾聚在一起相互交談。『錯覺』的一個主旨就是所謂的『疑心病,或介入觀念』;『疑心病』就是「各種發生的事情都與您有關;您聽見人們竊竊私語就認為他們在談論您;您拿起報紙就認為,裡面的加密信息都是針對您的;您或許相信某種無所不能的強大勢力(如外星人、聯邦調查局、中情局、政府)正密謀對付您或試圖操縱您;您或許相信他們在策劃邪惡的計劃來對付您」。

還有一個癥狀就是『胡言亂語』。某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喋喋不休,胡說八道;如果您在街上聽見一個精神分裂症患者說話,有時完全是一派胡言,不僅僅是他們所表達的毫無理由,而且是思維混亂不清。有時患者也表現出『紊亂的行為』,古怪的動作;最極端的情形就是被稱為『緊張性精神症患者』的運動性動作,此時患者不能運動,常保持一個姿勢。

以上(幻覺、錯覺、多疑、胡言亂語)就是精神分裂症的陽性癥狀;主要的陰性癥狀就是『缺乏正常的思維和情感』,即『情感缺乏』。因此,某些精神分裂症患者沉默寡言,對情感反應及其遲鈍,對任何事情毫不關心。

精神分裂症有五個不同的子類,在此將討論其中最為有趣的三個子類。其一就是『類偏執狂的(多疑的)精神分裂症』,該類患者認為「其它人在窺探和密謀反對他們」;他們常常有偉大的錯覺,認為他人都在嫉妒他們;他們或許認為自己擁有超自然的能力,他們就是上帝或救世主。其二是『緊張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對周圍環境反應遲鈍,他們通常只是重複他們的說話,並無自己的見解。其三就是『精神紊亂的精神分裂症』,即您們所認為的『精神病,瘋子』。他們的所作所為完全沒有意義,他們具有錯覺和幻覺,並常常胡言亂語。他們可能具有危險性,並被視為『危險人物』;他們無能生活自理,無法過上常人的生活。

很難準確地指出上述所有問題的根源所在,但一個概括性的總結是,不能將您的思想和感知統一起來,不能分清其主次從而不能協調它們的關係,不能通過一種邏輯結構,將您的經歷排列成一種合理的、現實的時間順序。這就是『出錯』的關鍵所在,其結果就是「您與他人、社會失去了聯繫」。『失去社會的聯繫』表明「您不能得到現實的經驗」。如果我開始行動異常,且無人關心,那我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反常;如果我處於一個『關心我』的友善群體中,我的狀況可能得以控制。因此,精神分裂症就是某種『認知問題的惡性循環』,那麼您具有的『與他人失去聯繫』的問題會加重、惡化『您的認知問題』,如此往複,不得解脫。

已有不是人研究過『精神分裂症的遺傳學』;很清楚,精神分裂症有強遺傳作用。某人就有多大的風險患上精神分裂症取決於『家庭成員是否患上該疾病』。比如,如果您有一個患精神分裂症的同卵雙胞胎,那您就50%的幾率患上精神分裂症。我們在討論『性取向』已明白,『同卵雙胞胎的幾率僅為50%』表明「還存在一個環境因素」;如果完全由遺傳決定,那其幾率應為100%。因此,一種解釋是,您的基因使您易於患精神分裂症,但您是否會患病取決於「您所處的環境發生了什麼,您對某些誘因的敏感性」。

某些誘因可能會發生在早期。有證據表明「精神分裂症甚至與出生時的心理創傷有關」;另一些證據表明「精神分裂症與病毒性病毒有聯繫」。例如,有更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生在冬季,這個微妙的差異但貌似存在這個『更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生在冬季』的可靠地影響;因為更多的人會在冬季生病,當存在某種流行病或瘟疫時,此時出生的人患精神分裂症的概率就會階躍性地增加。

最近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與弓形體病(有貓糞所導致的一種失調症)有所關聯」。對此有關的實驗涉及問患者的父母一個問題「當您們小孩出生時,您們是否養了貓貓?」如果答案是『對呀』,貌似證實了『養貓家庭的患病率高於不養貓家庭』。

另一種不同的誘因是『充滿壓力的家庭環境』。與為患精神分裂症的人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貌似的確擁有更壓抑的家庭環境。現在,我們須小心對待這個誘因;當我們談及『普遍性的個體差異研究』時,我們須牢記『方法上的謹慎態度』。記得我們在談論『世上最糟糕的研究時』,一個特徵就是「糟糕的研究未能分清其因與果」。有可能是,難以忍受的家庭環境增大了『患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有也可能是,患精神分裂症的小孩、或將會患病的小孩難以用某種方式處理,才導致其壓抑的家庭環境。因此,並不清楚「是由糟糕的家庭環境導致了精神分裂症,還是由精神分裂症導致了糟糕的家庭環境」。

曾一個非常流行的『精神分裂症理論』認為「精神分裂症是由過多的多巴胺造成的」。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遞素,且有理由認真探討該觀點。一些『減少多巴胺』有助於減緩(精神分裂症)癥狀;如果我讓您服用一些是您體內多巴胺飆升的藥物,您將會暫時患精神分裂症---您將患上所謂的『苯異丙胺性精神障礙症』,且會導致您產生一些類似精神分裂症的癥狀,如幻覺、錯覺等。以上就是該理論的內容,但我們現在知道「因至少2個理由,該理論並不完整」。其一,該理論並未解釋『精神分裂症的陰性癥狀』;該理論解釋了幻覺和錯覺等癥狀,但未解釋『情感缺乏、靜默、獃滯』等。其二,存在某些涉及『擴大腦室和減弱額葉活動』的大腦結構差異;這揭示來哦「精神分裂症所具有的問題遠比其它理論(如多巴胺理論)認為所具有的更為複雜」。

將以一個神秘現象結束對精神分裂症的討論,這個『神秘現象』在Gray教材里進行了詳盡討論。神經分裂症的癥狀和發病率在各地相差不大,但與發達工業國家相比,欠發達工業國家的康復率較高。無人知曉其原因所在,我在此列舉三個可能性。其一,在欠發達工業國家裡家庭的言論自由度較高,因此存在較少的評判和指責。其二,在欠發達工業國家裡,較少使用『精神抑製劑』;而『精神抑製劑』能有助於減緩癥狀,但也會減弱其康復。其三,如果您們將精神分裂症視為一種短暫的障礙症,那麼在某種程度上更有可能心想事成(使患者康復)。

我要討論的第二類精神疾病比『精神分裂症』略微常見,就是稱之為『焦慮症』的典型精神疾病。焦慮症的主要紊亂就是『焦慮』,您們有過不少焦慮。無論是『焦慮』還是『為減少焦慮而產生的不適行為』都是持續性的。當然,每個人都經歷過焦慮。如果您未曾經歷,那您必定是個『異人』,且您不能在世上正常地生活;但如果您經歷過多的焦慮,您就會患上焦慮症---焦慮症是無法控制的、無理性的,會讓您的生活一團糟。僅有屈指可數的幾種焦慮症;最簡單的就是『這種普遍意義上的焦慮症』---大約5%的人在其一生的某個時候會患上這種焦慮症,而後您會終身為此憂慮。您會非常焦慮、始終擔憂,且您可能變得麻木不仁。您會產生如下生理癥狀:頭痛、胃痛、肌肉緊張和易怒。

有證據表明「普遍意義上的焦慮症與遺傳因素有關,在某種意義上與嚴重的抑鬱症有關」。貌似其病源在於患者童年的心理創傷;對此一些人建立的模型是「當您年幼時,您經歷了某些可怕的事情」。這種焦慮症會讓您非常機警,您不再信任這個世界,糟糕的事情隨時總會發生。且由於您過於機警,在經歷了人生痛苦後您很有可能會患上這種普遍意義上的焦慮症。

第二種焦慮症就是我們曾在課堂上討論過的『恐懼症』,即強烈的、非理性的害怕或恐懼。患者可能集中在某些特定的物品、事件或社會環境;這張圖表表明了『不同的恐懼症、不同的物品,及人們害怕它們的比例』。這張圖表的要點不是體現在其細節,而是表明「某些東西是大多數人所害怕的,而某些東西卻完全沒有多少人害怕」。從以前的課程中我們診斷,最大地恐懼對象是『蛇』,約40%的人認為『她們害怕蛇』;然後就是噁心的『老鼠』、『貓』---如果您怕『貓』,那您的確有些異常。

有一個經典的『恐懼症調節反應模型』,我們熟悉其『為何不是個有益的理論』。很多害怕蛇的人從未有過與蛇可怕的經歷。再者,很多有過可怕經歷(如車禍、電擊或槍擊)的人並未患上恐懼症。這引發了一個更為合理的理論,即『備戰理論』,我們已進化形成對某些恐懼事物的敏感性,那些恐懼物在我們的進化史中曾危急我們的生命安全。我們可能對此形成恐懼的反應。

最後一種焦慮症就是『強迫症』。強迫意念是一些『能強行侵入您的意識』的非理性的、煩人的思想。大約2%到3%的人會受到『強迫意念』的攻擊,並會導致一些強迫性行為、為減輕『強迫意念』而完成一些重複性動作。例如,您可能被骯髒的念頭所困擾,您骯髒的雙手,污穢的身體;這可能導致您強迫性地沖洗;您可能認為「上帝在向您發怒」,這可能導致您強迫性地禱告。純凈和宗教是強迫症共同普遍的主題。您理智地知道『這些不合理的行為』,但您自己卻不得不做那些事。有時我們擔憂「我未曾將門鎖好」,然後返回並不停地檢查。但我認為『這表現出一些強迫症的癥狀』,因為我知道『我曾鎖了門』,但卻憂慮「我是否鎖好了門?」

檢查和沖洗就是最常見的強迫症,但這似乎是某種『神經心理學』現象;至少與『尾狀核』內的強烈神經活動有關。有趣的是,您可能會認為「強迫症是某種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的障礙症」,但事實上用影響血清素水平的藥物能很好治療強迫症。作為一種神經傳遞素,血清素對強迫症有很好療效。因此,如果您患上強迫症,您會發現藥物治療簡單易行。

我們已討論了『精神分裂症』和『焦慮症』,對此有何問題?

學生:OCD強迫症與『抽動穢語綜合征』有何不同?

教授:好問題---『強迫症』與『抽動穢語綜合征』有何關係?『抽動穢語綜合征』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神經生理綜合征,其患者並無強迫性的意念,但會導致『無意識的痙攣和戰慄』,有時會喊出一些下流話或禁忌語。因此,『抽動穢語綜合征』非常特殊,而『強迫症』則更為廣泛,且『強迫症』不僅涉及行為,還涉及『控制行為的思想』。

學生:個體能同時患上多種精神病(如雙相障礙症和精神分裂症)嗎?

教授:絕對會,事實上一些精神障礙症是『聯合發病的』,如像某種瘋狂地觀點認為「這些精神障礙是同時出現」。因此,如果您患上了某種嚴重的抑鬱症,如情緒失調,您也會患上焦慮症。因此,不幸患上某種精神病並不會對另一種疾病產生免於性。

學生:何種情形下迷信會變成像『強迫症』一樣的精神病?

教授:我從未考慮過這個有關『迷信』的有趣問題,我認為「這取決於迷信的嚴重程度」。如果您僅擁有某種未經科學證實的迷信念頭「把腳踏在一條裂縫上,就會踩斷您母親的脊柱」,或「打碎了鏡子會有厄運」,那對您而言無傷大雅,是無害的。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迷信已到了『逐漸形成某些怪異的儀式』的程度---您須非常小心地走路,以至於當您踩在一條裂縫上時,您須折返並重新走一遍。如果您到了那種程度,您可能會轉變為強迫症。通常,強迫症與某種宗教或魔力顯靈有關,於此您相信「您必須做某些事,或某些可怕的事會降臨」;在這種情形下,您們可將『強迫症』視為極端的、愚蒙的迷信,但簡單的迷信不會如此。

學生: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危險?

教授:從統計上來看,情況並非如此,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有可能是『受害者』而非『害人者』。精神分裂症患者是相當無助的。可能會有某個『精神分裂症患者傷害他人』的案例,如,偏執狂可能會有『傷害他人』的幻覺,且的確會有這種案例,但就大多數而言,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多的是『受害者』而非『施暴者』,他們非常易於受到傷害,因為他們無法與他人交往,他們常常無法保護自己。

學生:藥物療效可以持續多久?

教授:您是指「藥物對精神分裂症的療效可以持續多久?」

學生:患者須堅持服藥?

教授:對,通常而言,我認為『患者須堅持服藥』。我想不出任何例外。藥物的療效是短暫的。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如果您患上強迫症或抑鬱症,您須終身服藥」。例如,如果您患上輕微的抑鬱症,服用『百憂解』或『威博攜』之類的藥物,直到幾乎完全重返過去的美好時光、使自己振作起來,當其離開藥物之後,患者就痊癒了。但正如Nolen-Hoeksema教授所說「除非患者已形成了其應對技巧,他們很有可能會舊病複發,並再次患病」。因此,藥物的生理療效始終是短暫的,尤其是那些精神分裂症患者,但藥物通常能有助於患者擺脫其病症(焦慮症、或抑鬱症)。

《心理學導論》第二十講:美好生活:幸福

20.TheGoodLife:Happiness

首先,教授承接上講的問題:精神治療有效嗎?一些人治療後感覺會好些,也許是患者的癥狀有所改善,但教授認為「這通常是一種回歸平均值效應」。

⑴神經治療的總體療效:接受治療的患者會好於不接受治療的;須對症下藥(認知行為療法對嚴重抑鬱症效果更好;藥物對雙相失調更有效);

⑵療效中的不確定因素:不確定因素是指「與某種特殊療法無關,但對效果至關重要的因素」,主要有支持(患者在治療中感受到接受、移情、鼓勵和指導等)和希望(患者對治療充滿信心,安慰劑的療效來自於『對改善病情的信心』而非『藥物的實際療效』);

接下來,討論了積極心理學的關注所在:幸福,並講解了以下問題:

⑴您有多幸福?按照1到10的幸福指數,大多數人認為「其幸福指數為7到8」;一項對『幸福指數均大於5』的42個自認為幸福的國家的調查表明「最快樂的國家是瑞士(8.39),最不快樂的國家是保加利亞人(5.03),而美國的幸福指數為7.71」---教授在此提示「須謹慎對待上述數據」,因為人們常常會高估其幸福指數;

⑵什麼是幸福?幸福就是動物已追求到目標的一種滿足狀態;Pinker曾表述道「當我們健康、營養良好、舒適、安全、順利、見多識廣、受人尊敬、擁有愛和被愛時,我們就處於一種比較幸福的狀態」;但幸福卻並非如此簡單,缺乏必備的生存和物質資料時我們肯定不會幸福,但如果擁有了也不一定會提高幸福感,因此,

① 幸福並非我們想像的那樣變化無常:幸福有某個設定點或遺傳決定的範圍,因為人類具有『適應性』,無論狂喜還是巨悲,一段時間後人們的幸福感會回歸其平均值;但人們會常常無視『特定生活事件的日常無關性』,以誇大生活巨變對幸福的改變;

② 『享樂單車』的暗示:擁有並非幸福的關鍵所在;解決之道有二,其一,不斷追求新奇之物,其二,走下單車,放棄對享樂的追求,而尋求一些實質性的目標,已獲得持久性的幸福感(如家人、朋友、長遠規劃等);

③ 幸福是相對的:幸福之人就是比其連襟多掙100元錢;

④ 我們對『過去快樂或痛苦的經歷』常常以一種有趣的方式進行曲解:人們更看重結果而非過程;因此,結果對人類至關重要。

最後,教授提出對本課程的建議「謹慎而又樂觀地對待心理學的發展」。

上講我們回顧了『精神疾病的治療史』,可謂『駭人聽聞、失敗和武斷』;在很大程度上,我們當今做得更好,Nolen-Hoeksema博士在其教材里回顧了一些『不同障礙症的療法』,包括精神分裂症、焦慮症、抑鬱症等。每個人都關心的問題時「治療有效嗎?」事實證明這個問題難以道明。問題在於,如果您詢問參加治療的人們「治療後您感覺好些嗎?」在很大程度上人們會肯定告訴您『他們感覺好些』---這完全可能是一個所謂的『回歸平均值』所造成的統計副作用。

『回歸平均值』的理念如下,橫軸表示時間,縱軸從上至下表示「您的心情感受由狂喜、不錯到糟糕進行上下波動」;事實上您日常生活中,您的心情將經歷如此的起伏波動,某些日子您會到達平均值,某些日子您會高於或低於其平均值。在統計上,因為其統計必然性,如果某物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動,其走勢將會趨近於平均值。何時人們會去接受(精神)治療?當然,當感覺快崩潰或非常糟糕時,人們會去進行治療;即使治療完全無效,如果在感覺很糟後您的心情的確會上下波動,那您的心情可能會得以改善而非繼續惡化。因此,即使精神治療完全無效,通常的趨勢可能會發生(改善)。

因此,治療後情況變好並不能說明什麼(療效)問題。在您生活中最糟的那天,您可在學院的頂樓裸跳幾分鐘;我保證『第二天您可能會感覺好些』---這並非表明「裸跳有助於您改善心情」,相反,這僅表明「在最糟的那天之後,通常您不會再像那樣糟糕了;情況可能轉壞,但通常會趨於平均值」。例如,在治療前,這些抑鬱症患者在統計上是均等的;他們都去尋求治療,但因在本案例中治療師數量有限,一些人被置於等待序列,另一些人能得到治療,且為隨機抽取(具有完美實驗的條件)。在本案例中,那些獲得認知培訓的患者會逐漸好轉,其抑鬱度指數低於那些『完全為獲得治療的患者』。

一般而言,我們可得到有關治療的一般性結論:治療基本上是有效的。接受治療的患者比『不接受治療的患者』有所改善,這並非僅因為「他們選擇了治療」,而是「那些處於絕望的患者去尋求了幫助」,那些尋求幫助的患者比『不尋求幫助的患者』有所改善,治療在很大程度上起了作用;我們不能治癒很多精神疾病,但我們能改善其癥狀。

對病下藥(不同的療法對不同的疾病其作用);抑鬱症的治療能闡明這點。如果您患有普通的單向抑鬱症,您會感覺非常悲哀,且您換伴有其他癥狀,一種優秀的療法就是『將認知行為治療和抗抑鬱葯(如SSRIs)結合使用』。如果您患有雙向抑鬱症,認知行為療法就沒有效果,但藥物治療師您的最佳選擇。每種心理障礙都有其最佳治療方法。如果您患焦慮症,認知行為治療可能有所幫助;如果您患精神分裂症,認知行為治療可能完全沒有幫助。因此不同的心理障礙最好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最後,治療師的水平也參差不齊,有些能勝任,有些則較好,而有些卻一塌糊塗。因此,治療師的治療效果也存在巨大差異。

最後,拋開『療法和治療師的差異』不談,治療通常有效嗎?答案是肯定的,且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那些臨床心理醫生所謂的『不確定因素』,這是個所有治療法所共有的特徵,並包含兩個因素。

其一是『支持』;無論您涉及何種療法---無論是『心理分析師』、『行為治療師』、『認知治療師』,還是『為您開藥的精神病醫師,或帶您參加各種鍛煉、記錄病歷的某人』---您都會得到某種『支持、認可、同情、鼓勵或指導』。您會與人接觸,至少在某些日子裡您會擁有『真正關心您、希望您有所好轉』的人,這種支持和關懷至關重要。

此外,您還擁有『希望』;有代表性的是『治療背後的熱情』---這種感覺或許會讓患者好起來,且希望的力量是強大的。有時這種希望能在『安慰劑療效的紅體印刷字』中看見,它表明您可能從治療中受益,患者的受益並非由於『治療師對患者施加了任何特殊治療』,而是『病情會有所好轉、某些治療將有助於患者』的信念。這種信念是某種『自我實現的預言』---即,人們下意識地按照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會讓預言最終實現。『安慰劑療效』通常被用於『某種表示鄙視的方式』,「噢,那不過是一種安慰劑」,但安慰劑能有強大的(療效);即使按照心理學的理論觀點,安慰劑是無效的,即使治療師繞著您跳舞---當患者安坐在椅子上觀看治療師跳舞,如果患者相信『跳舞將有助於其病情的好轉』,那也是有幫助的。以上就是我要講的『治療』。有何問題?

Bloom教授:問題是,『回歸平均值』假設貌似有些武斷,因為它依賴所謂的平均值;通常事後您能應用一個平均值並表述道「請看,這就是平均值」,但事前我們如何得知平均值呢?很好的觀點,當我們談及『回歸平均值』時,的確採用了某些假設,即「的確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一個平均值,事情圍繞該平均值起伏變化,且在很大程度上像『情緒』等事件的變化正是如此」。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我們都有一個平均的心情,且我們會有順心的日子,也有不順的日子;通常有可能是「您在某個不順的日子後,將繼續不順、一天不如一天」,但就統計而言最好的情況是「如果您經歷了不順的一天,您將回歸平常的日子(平均值)」。您可能無法看見『臨床上的平均值』;您可以自己畫張『情緒圖』,圖中您在最鬱悶的日子後遲早會有可能上升。同理,當您最快樂的日子後,情緒變壞的幾率相當大,這沒有什麼不可思議的,『樂極生悲』嘛。基因該假設,的確存在一個固化在我們體內的平均值;如果人類的行為是任意武斷的,那這條曲線就應該是隨機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貌似擁有某個設定點和回歸狀態,這使得『平均值』這一理念成為心理學上的一條斷言。

Bloom教授:好問題。在那個研究中,有個『告之會導致焦慮』的完美前提---「我知道您來此是為了尋求幫助,但我們不能給予您幫助。恭喜您,您成為了實驗對照組的一員」,這的確會引起焦慮。在另一個研究中,實驗對照組成員並不知道「自己成為實驗對照組」。因此,有時您能干預道「恭喜各位在『心理學導論』課上『抑鬱症』得分較低的童鞋,我們將為您們做點什麼」;而後餘下的童鞋甚至並不知道『他們已被選中』。因此,您的觀點是非常準確的「知道自己未被選中具有其負面效果,且回應的方法是,您們在另一個不採用相同方法的研究中」。

暫且將例外置於一邊,適應的問題在於有時被稱之為『享樂的單車』,其理念是『為幸福而享樂』(享樂=幸福)。您不停奔跑,但無論您跑得多快,您都呆在原地,您會習慣於它。適應就像『您步入非常燙得熱水池,您會習慣的;如果您步入冷水池,您也會習慣的』。順境、逆境您都會適應的。聖經中的這個故事常常被引用來闡明這個觀點,傳道書里有個國王無所不有,他擁有花園、公園、葡萄園、城堡、奴隸和妻妾---男女寵妾都有。這位國王無奇不有,但這並不能讓其快樂,在此他說道「我討厭生活。生活就如同虛無和追逐風一樣,且世上已沒有什麼值得擁有了」。

當然,在那些前面我提及的書籍中,作者提出了『如何處理快樂單車』的建議。如何應對「一旦獲得了您夢寐以求的東西,您就會習慣它,且也會失去其魅力」?那麼,一種答案就是「擁有並非快樂的關鍵所在」。您很快就會對擁有的東西習以為常。在此,您有兩個選擇;其一就是不停地獵奇。那麼一個為忘其姓名的傢伙曾寫道「哦~這就是享樂單車。對付它的訣竅就是,始終嘗試一些不同的東西;下周與一個您從未有過性關係的人做愛;然後就去攀登珠穆朗瑪峰;如果您厭倦了這些,那就去做個會計;厭煩了,帶呼吸器去潛水;又厭倦了」。他又無窮盡的想法,這是種可能的對策。如果您不停變換您所做的事情,您絕不會習慣任何事,您將永遠幸福。至少有人這樣認為。另一種保守的選擇,走下『享樂單車』---放棄『追逐幸福』這件事,然後去尋找更具實質性的目標,這些目標並不能讓您擁有『快速獲得一種簡單層面上的快樂』一樣的幸福感,而是如像『家人、朋友和長期規劃』。

因此,科學幸福觀的第一寓意就是「您的幸福感實際上是相當固定的」。幸福感部分因『遺傳因素』而保持固定不變;部分因為『您將習慣於您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而保持不變。第二,幸福感是相對的。有大量關於『金錢、權利和幸福』的研究,記得我曾說過「幸福與您是否出生在富國或窮國無關」;只要您處在一個不會被餓死的國度,您的幸福度指數與國家的富有與否無關。但這並不表明「幸福與您掙多少錢錢無關」;事實上,在某個設定點和範圍內,金錢和職業對您幸福感存在一定影響。如果您極度貧窮,無論您身處何地,身邊有何人,您都不會幸福快樂。但只要您不是極度貧窮,您的幸福感取決於『您的相對環境』。這是一個老觀點,H.L.Mencken曾寫道「一個富有的男人就是比其連襟多100元掙錢」。其理念是,重要的不是「您掙了多少錢」,而是「相對於您周遭的人,您掙了多少錢」。

為此研究者們調查了不少人「您會選擇哪種情形?如果您的每個同事都掙6500元,您希望掙7000元;還是如果同事都掙8000元,您希望會掙7500元?」是『您拿多少錢回家』重要,還是『相對於他人而言您掙多少錢』重要?當然,這兩者都是影響快樂的因素,但在上述案例中人們更偏好『相對收入』。如果能高於周圍同事的收入,人們更偏好『掙較少的錢錢』。有關『英國社工』的研究表明「其幸福感、健康、情感質量和有多熱愛生活並非取決於『他們能掙多少錢』,而是『他們與其它人的對比』。」

我們人類史非常重視『社會地位』的靈長類動物,您在社會等級制度中的角色和地位對『您的幸福程度』產生了極大影響。這毫無秘密可言。歌劇明星MariaCallas和英國教授StanleyFish擁有同樣的商談策略,據小道消息傳言,當Fish應聘時曾說道「我不想談薪水,我的腦海里也沒有一個特定的數字;我只是希望比『本部門的最高薪酬者』高出100美元」。看了,教授的確深蘊『幸福所在』。當其走進辦公室時聲稱「我比每個人的薪金都高,我不在乎薪水有多少,只要比他人高就行」。這就是『幸福的相對性』。

現在我們應給那位國王一些建議。首先,按照Nolen-Hoeksema博士的觀點,國王患有『輕微的單向抑鬱症』,因此國王應服用『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製劑SSRIs』和進行『認知行為治療』。然後,教授認為,國王須搬出城堡到個安靜之地,因為忙碌城堡中的噪音充滿壓力感;且國王應休掉其寵妾,而找個『王后』;國王需發展其社交圈,加入一個俱樂部、慈善團體,或培養點愛好。好~有何問題。

問題是,人們會習慣於『社交圈的變化』嗎?單獨拘禁和囚禁就是個例子。人們會習慣於很多事情,會習慣於『社會地位的變化、社交圈的改變、如何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等,且這種改變是難以恢復的。如果您在耶魯很受歡迎,而您被關進了監獄,或許您在頭幾天非常不開心;但假定您在監獄裡也同樣受歡迎,如您們喜愛您,您擔任了獄中讀書俱樂部的頭。當然,您是不會願意進監獄的,但如果您在此是個快樂的人,那您在獄中將也是個快樂之人。

最後一個案例涉及『對過去快樂和痛苦經歷的評價』。我將談論曾獲得諾獎的心理學家之一,DanielKahneman曾對幸福研究感興趣。您們會牢記其理性地對待幸福研究。有人曾看過《馬拉松人》一片嗎?本案例涉及到一個『牙醫折磨』的場景。設想您將去看牙醫,牙醫將折磨您或清潔您的牙齒,但這的確很痛苦也很恐怖;您會大汗淋漓,緊握拳頭,這個過程會持續一小時;當結束時牙醫會俯身道「我們已經做完了。如果您希望,我們現在就停止;但如果您願意,作為對您的額外關照,我們會以微疼處理的5分鐘來結束」。這貌似是一種非常奇怪的詢問。這裡有個選擇,您會選哪個?『一個小時的非常痛苦的過程』,還是『一個小時非常痛苦的牙齒處理過程,外加5分鐘的微疼處理』?誰會選前者?那誰會選後者?】

的確,後者更疼;前者是一個小時的疼痛,而後者是『一個小時的疼痛,外加幾分鐘的微疼』。貌似沒腦的人才會喜歡後者,但當您經過了兩種處理方式,並進行事後回憶「您們將對後者有更多的好感」。Kahneman的觀點是,當您事後追憶時,您不會將您所經歷的快樂或痛苦累加起來,相反,您的記憶非常偏好『高潮和結局』。您可以設想上述場景,第一個情形是經歷前者,您離開時會說道「哦,天啦,簡直太恐怖了」;而後一個場景您會說「噢,是有點疼,在中間有些恐怖,但結束時就比較好了,有點微疼」。這表明「總體而言,結果很重要」。

Kahneman在實驗室做了如下實驗,將『實驗者的手泡在冰上中』使其承受微疼,讓『實驗者做非常痛苦的結腸鏡檢查』。結果表明「如果您希望給人們留下『對恐怖事件』的好回憶,或不太糟的記憶,其策略是以微疼結束。」最好,結束至關重要。另一個例子,一場大部分時間(90%)都很精彩有趣的派對,最後10%的時間裡某人扇您耳光並向您潑污物,對比『派對部分時間有人扇您耳光並向您潑污物,但最後10%的時間裡有人讚美並友善地待您』---當您事後回憶時,如果您將所有經歷累加起來,前者更完美,但後者更具吸引力,因為結尾的力量巨大,結尾更重要。

在結束本課程之前,首先感謝給位助教的出色工作。我們在本課程中討論了不少主題:夢、證詞、記憶、抑鬱、語言、幽默、善良和邪惡。心理學是個廣泛的領域,本課程僅涉及冰山一角,本校有不少優秀的學者、教師和課程會對各種主題進行收入細緻的討論。儘管我明年就不在耶魯執教,如果各位對有關領域感興趣,我會給您們提供詳細的意見和建議。

當然,您們中並非所有人最終會選擇心理學專業;有些人會選擇認知科學,但據我所知「您們中有些人可能是第一次也許也是最後一次上心理學課」。為此,我想強調兩點來結束本課程;第一點有些謙遜。我曾坦誠相告,本課程中有些關於大腦的基本問題至今無人能給以解答。我們知道「大腦之精神生活之源」,但我們對『大腦是如何運作的,這個生理器官(一團血肉)是如何產生意識的』一無所知。

我們知道「人格的差異一半取決於遺傳因素」,但我們不知道「如何解釋例一半的發生」;這可能是與經歷有關,但我們缺乏完善的理論解釋「何種經歷會讓某人具有冒險的個性,而另一個具有膽怯的個性;一個刻薄而另一個很知足」。我們明了「很多社會影響會使某人對他人做出一些可怕的舉動」,但不能回答一些更難的問題「為何有些人不受其影響,為何有些人無論身處何地都會做好事,甚至是英雄之舉」。因此,我們今後的工作任重而道遠;心理學是個激動人心的領域,因為有很多我們須了解東西。

第二點就比較樂觀。我們最終會通過各種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或更多的問題,本學期我們曾討論過的『可構建的科學理論』有『進化論的、神經病學的、發展心理學的、計算的』,然後通過實驗和觀察的方法來驗證它們。最後,我們自身最重要和最隱私的方面---我們的信念、情感、決斷力、甚至我們的是非感---都可以通過『構建和驗證科學假說』來加以解釋。我之所以樂觀的理由是「從很多成功案例中,我們已了解到很多有關我們大腦的奇妙和重要的方面,且沒有理由認為以前成功之路會在未來失效」。

在第一堂有關『大腦』的課上,我以討論人們的憂慮而結束那堂課;坦誠地講,有人會認為那很恐怖;有人認為「對意識(研究)的科學方法會抹殺人們的獨特性,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人類」。我並不贊同。通過本課程,如果有什麼我試圖說服您們的,那就是「您越深入地研究人類的意識及其科學運作的方式,您就會越欣賞它的複雜性、獨特性和美」。這就是傳授心理學的一大壯舉;感謝各位的光臨,祝各位期末考試好運。


推薦閱讀:

中國最特別的一個鄉:雖然落後,但是很「開放」,一妻多夫制
【TY】花夫人:每朵花都有開放的機會……
德經 14、自由開放
最新消息!澳大利亞維州開放888永居申請啦!等待四年的澳洲綠卡即將到手!
天陽·晴朗實景樣板區開放好評如潮·每日商報

TAG:心理學 | 大學 | 心理 | 開放課程 | 筆記 | 課程 | 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