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你的第一次人生危機

無憂無慮大概是二十年前的事,風華正茂發生在大學,人生到了二十五六七八歲?日子可不那麼好過了。你是不是覺得「中年危機」中的男女都很可笑?那離我們可遠著呢!別高興太早,現在的時代節奏這麼快,身後的90後們已經偷偷叫你「老男人」或者「老女人」。而比這更可怕的是,你發現你終日愁眉不展,睜眼閉眼一堆煩心事——你是不是整天都在「糾結」?對的,就是糾結,當發現這一點的時候,恭喜你,你離「白痴兒童歡樂多」又遠了一些,你已經成熟到可以步入「青年危機」的程度了。比如你發現奧運金牌和選秀冠軍都比自己輕好幾歲,而自己已經不可能變得更美、長得更高或者腦子更快,也沒有找到那個他或她,也沒有成為自己幻想的那個樣子;不知道該學著前衛抓住青春的尾巴,還是繼續自己並不前衛的生活態度;發現爸媽老了,自己竟也開始有了頸椎病並且無法再通宵打牌或者唱K,開始琢磨身邊的人是不是結婚的對象、孩子該生在哪一年,決心不能再沒心沒肺的活著了……因為,轉眼就該準備中年危機了。 「青年危機」這個詞就是由「中年危機」而來。美國人亞歷山大.羅賓斯寫了一本名為《1/4生存危機:你二十幾歲時遇到的人生挑戰》(Quarterlife Crisis:The Unique Challenges of life in Your Twenties)的書。書里收集了100多個小故事,都是關於人們二十幾歲的時候,從學校畢了業,如何經歷人生新的挑戰以及認識到自己所需要擔負的責任,並且完全走入成年人的世界。 讀完這本書的人並不因為發現30歲以前的日子原來不那麼好過而更加沮喪,相反,那些平時在他們心裡冒進冒出的不穩定感、「無法承受壓力之大」 、焦慮等等都紛紛在羅賓斯的敘述中得到了印證,這又是一件多麼令人感到欣慰且大鬆一口氣的事啊。 作為一個現實世界的新進入者,青年危機是必須要度過的一關。 為了買房於是背上幾十年的貸款 在二十五六歲之前可能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堅決不要買房子。」那時候想到一兩百萬或者二三十年這些令人驚悚的數字,就情願當作不知道有這回事。 是怎麼幡然醒悟的已經忘記了,好像之前那些鴕鳥一樣的想法比起擁有一套自已的房子來說就可以被拋到腦後。但是日子一天天過去,有時候忍不住要想:錢還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兒啊。危機指數 實際一點說,如果現在你的月供是3000元,那10年後還是3000元,從經濟學角度看這筆買賣並不虧。 人際關係:發現在學校里沒有學過人際關係。重新估價親密的人際關係 別人對我笑的時候我是不是該全心全意回報微笑:實力和人緣究竟哪個更重要;如何與半生不熟的人們保持一種長期的有禮節的往來關係。我們發現之前學校里沒有一門課程叫「人際關係」,即使有過將近20年與同齡人打交道的歷史,但這似乎和現在的處境是兩碼事。何況,昔日親密無間的夥伴關係如今也不一樣了。危機指數 沒什麼,你一輩子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如果你不在意了,那麼請直接跳到中年危機。 變身購物狂 購物狂這種事發生在女人身上的概率比較高,不過也不排除男人加入購物狂的隊列。發展到這個程度,基本上在乎的已經不是買來的東西本身,相反,喜新厭舊和更新換代的速度只會越來越快。購物狂們糾結的關鍵在於心中的另一個聲音會對自已說:這些錢拿去干點別的什麼不好么?危機指數已經找不到存在感了。 缺乏生活經驗好不容易說服父母同意自已從家裡搬出去獨住,或者終於從戀受步入了婚姻,結果卻發現自已是一個缺乏生活經驗的人,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打擊。不知道蛋炒飯不是直接把大米倒在炒鍋里和雞蛋一起炒出來的是極端案例,不知道怎麼換燈泡繳水電費的人不在少數。危機指數你還小呢,再等兩年才會危機。 對身份認定的混亂感在22歲走出大學校門之前,大多數人被賦予的角色一般只有兩個:子女和學生。這兩個角色既不需要主動做什麼來證明它,互相之間也不會產生任何衝突。離開學校,我們先是成為員工甲,然後還有可能管理起一個團隊,有了一起生活的伴侶,接著有了自已的小孩.不同的身份接踵而至,在尚未能駕輕就熟地擔當它們之前,混亂感讓人頭暈。危機指數如果這種狀態持續三年以上,升級為5星。 覺得壓力大「壓力大」已經成為了一句口頭禪。對於加班和出差頻繁的人來說更是如此。有人說,恨不得早晨醒來的時候睜開眼就發現自已經退休了。又有人說,我加班加得連退休這回事都沒空去想。到了30歲選擇跳槽的人當中,一部分就是沖著「壓力比原先的工作小」而去。在抗壓能力這一點上,星座說也許有點道理。危機指數如果你還產生過35歲退休的想法,那麼,你完完全全處在青年危機中了。 養成了一些不太好的習慣,比如抽煙、喝酒、打麻將、對性的態度比較隨意如果要說這些習慣並沒有什麼不好的理由,那可以羅列出一大篇來,但如果要說出它們分別都有什麼好處,恐怕也列不出幾條,除了能說自已是一個熱烈地隨性地生活著的人,還能有什麼呢。危機指數原因太複雜,很難說清與青年危機哪個是因哪個是果。 健康問題二十幾歲的人總是覺得自已有足夠的本錢可以不用那麼關心健康的生活方式。脂肪肝、骨質疏鬆、血壓偏高,當看見一年一度的體檢報告上赫然出現了這些字眼,簡直要懷疑自已拿錯了一份50歲人的報告在手裡。危機指數身體走下坡路並不可怕,可它打擊的是一直以來以為自已身強力壯並可以繼續身強力壯下去很多年的那份自信心。 對於理財沒有概念很少有人會從拿到第一份薪水開始就做好了周密的財務管理計劃。一是經濟獨立的新鮮和興奮打倒了適當花銷的理智,另一個則是覺得財務管理至少得有財可理吧。可是一夜之間幾乎身邊所有人都把大盤掛在嘴邊了。這裡所說的並不指2006-2007發生的誰炒都賺的狀況,而是工作三四年的這一批人中買股票、買基金的人數陡然增多。這樣的問話經常能聽見:「誰懂?帶我一起買吧。」一個朋友圈裡,稍微有點常識的人成了核心人物。股票、基金、不動產、保險等等,到底該以哪種方式進行財務管理和規劃,更有人神秘兮兮地說:「期貨!我們一起去炒期貨吧。」危機指數你已經遠離無憂無慮了。 不想結婚不想結婚的想法仍然堅定地樹立在頭腦里。「我沒有遇到最喜歡的人」、「我還不想把一部分生命投入到做飯刷碗洗衣服的無限循環」 、「我喜歡自由的單身生活」,但同時,來自外界的壓力隨著年齡增長也越來越大。危機指數不是不想結婚,是不想和現有的侯選人中的任何一位結婚。 這骨子裡恐慌感,絕對危機!工作遇到瓶頸說不清楚這是一種什麼感覺。就是連續幾個月都達不到良好的工作狀態。一切還是按部就班地在運轉,也沒有什麼艱險阻擋在眼前,可是思維似乎桔竭了,甚至憑空生出一種無力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危機指數不就是對工作沒信心沒動力嗎?和中年危機一樣,只不過那是對婚姻和生活沒信心沒動力。 以前的那個夢想又冒出來了,到底要不要去做?偶爾,在年未年初做回顧或者新年計劃的時候,從前有過的那個夢想會從某個不知名的角落裡又冒出來。比如去美國讀幾年書,或者開一間屬於自已的工作室,抑或那時期待從事的並不是目前所在的行業。這麼想著的時候,忍不住為這個夢想做起一番規劃,不過,通常劇情就發展到這裡為止。危機指數開始心不在焉了吧?同上面一條一樣,對照下中年危機的狀態,然後看看能否嘲笑一下自已。 戀愛談了幾年,父母催著結婚談戀愛、結婚、這在長輩看來最順理成章的事,在當事人雙方眼裡可能就不是那麼回事。即便是一場戀受談了六七年,兩人也可能還沒在結婚這件事上達成共識,更別提經濟壓力和婚前恐懼。這時候父母問:「到底什麼時候結婚?」這就和聽到他們說:「為什麼不把給你買的那些高考題庫都做完?」一樣煩心。危機指數谷歌一下「七年之癢」。 意識到父母都老了在曾經的二十幾年裡,父母簡直就是萬能的。不過當我們用一個晚上給父母解釋如何拿手機發簡訊時,是否意識到以後我們就是父母所能依賴的呢?危機指數這危機真要持續好多年。 結了婚要不要小孩父母有他們的理由,如果超過30歲再生小孩就是大齡產婦了。可是,工作都這麼忙碌,哪有功夫顧及到小孩,這往往作為應付父母的擋箭牌。當然,他們會有另外的說辭,孩子出生之後可以由他們負責照顧。針對這一條拒絕的理由變成了,工作壓力這麼大,精神和身體的狀況都無法調整到適合生小孩的標準,既然生養Ta,總要讓Ta健康吧。這樣的拉鋸戰會持續好久。危機指數 糾結啊!不過這比到了中年危機時再糾結要好一些。 單身生活並不那麼好玩一個人住第5年,已經充分具備應對陌生人敲門、下樓倒個垃圾把鑰匙鎖在屋裡、水管爆裂等突發情況的辦法,在不願出門而冰箱里可用的食材又所剩無幾時時候能做出一頓讓自已感到一絲小快樂的晚飯。不過,單調、乏味、沒有溫暖的感覺等辭彙也常常出現在抱怨的語句里。深更半夜抱著一桶薯片坐在電視機前看直銷節目,捫心自問,很難說過這樣的單身生活是心甘情願。危機指數 它從來不曾好玩過。如果覺得過得得心應手樂不思蜀,那才危機呢。 發現從事的工作和之前所學的東西沒什麼關聯計算機專業畢業生髮現教科書比實際工作足足要落後好幾代,新聞專業畢業生髮現在實踐中獲得的知識遠比坐在課堂里聽來的理論要重要得多。還有一大部分人選擇了與專業根本無關的工作,等到想起對自已的求學生涯進行回顧和總結的時候,除了結下幾段同窗情誼,對其餘的有人不免要憤憤地全盤否定。危機指數人生就是如此。 對未來的不確定很難準確又全面地說出影響我們產生這種對未來的不確定感覺的因素。選擇那麼多,慾望那麼多,每一天我們都有可能做出連自已都意想不到的事,何況是未來。我們遙望這個面目模糊的未來,有時充滿期待,有時又感到有點畏懼。危機指數 未來可能性之一:到科技足夠發達的那一天,去當一個超人也不一定。
推薦閱讀:

柯雲路:女人25歲後如何成功嫁出去?
大25歲男友卻滿足不了我
女人過了25歲就不值錢了
18歲~25歲女性70%是「大叔控」

TAG:人生 | 危機 | 第一次 | 25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