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村裡的年輕人 |
風景如畫的琴壇村 |
汪勝
琴壇村是浙西偏僻貧窮的小山村,山勢險峻,在金華市素有「小西藏」之稱。2009年,時任村主任將穿村而過的龍潭溪承包出去,一年才16000元。
在城裡討生活的年輕人不幹了,他們「殺」回了村,用183個紅手印成功地啟動了村主任罷免程序。2010年4月,琴壇村再次召開村民大會,選出了新的村主任。
這座山村的「地震」,震波不僅傳到金華市、浙江省,還傳遍全國。在「地震」中,那些原本在城市討生活的年輕人在村裡樹起了威信和號召力,也找到了自己的價值。他們是新版的「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打通琴南公路
連接琴壇村和琴南公路的那座長20米的橋樑,雖然兩頭的橋基都已修好,但通往橋邊的道路狹窄,預製橋面運不進去。必須要先拆除村中幾戶村民的房屋,工程才能繼續。
2010年11月,恰逢婺城區啟動村級組織換屆,鄉黨委決定,提名廖祥海任琴壇村黨支部書記。
廖祥海在市區經營模具生意。三十齣頭,個兒不高,一頭黑髮,臉上顯得有些秀氣,寬闊的肩膀,經常穿著休閑外套,微笑中透著一股子剛毅堅強的性格,一看就是踏實肯乾的年輕人。
高中畢業,他就離開了大山,到金華闖蕩,修路小工、餐館服務員、廚師、裝潢設計……
儘管學歷不高,在學校喝的墨水不多,但勤能補拙、踏實肯乾的道理,廖祥海認。在朋友的幫助下,他干起了模具,從此認定了做模具生意。
肯吃苦、講原則、負責任,剛入行時,廖祥海就自學編程,苦幹勤干,積累了一點經驗以後,他和堂姐合開了一家模具廠,而且慢慢有了規模。
逢年過節,回到大山,大家笑著喊他「老闆」。當選村支書後,廖祥海索性搬回來住了。
從「老闆」到「書記」,廖祥海適應還挺快。每天一大早,廖祥海就匆匆起床,走出家門,繞著龍潭溪步行。看著清澈見底的溪水和溪水中靈動的魚兒,他的身心也舒展了。
龍潭溪是廖祥海童年的記憶,雖說已經有些年頭沒有住在村裡了,但是,童年的小夥伴一起在龍潭溪中玩耍、嬉戲的場景卻十分清晰地浮現在廖祥海的眼前。
琴壇的早晨,特別清新,幽靜的空氣中透著絲絲甜味。村民們三三兩兩背著鋤頭上山勞動去了。他們看到廖祥海,一個個都打起招呼,有的還停下手中的活,和廖祥海攀談起來。廖祥海就村裡的事情請大家支招,大家也都願意向他反映。
他們覺得,年輕人回村,是真正為老百姓做事。
這些天,廖祥海接到了一項特殊任務:配合做好琴南公路建設,打通卡住琴南公路咽喉的最後200米。
琴南公路從琴壇村與安山線交接處開始,一直到南坑村,再從南坑村到武義縣白姆鄉黃斜村為止,全長約7.4公里。公路修好後,琴壇村的村民可以從村中乘車到箬陽鄉政府駐地。
早在2007年,婺城區開始實施聯網公路惠民政策,當年10月,琴南公路立項並開工建設。然而,當路基修到最後幾百米時,卻遇到了拆遷政策處理難題,導致橋樑板、沙石料、機械無法運入,整個工程因此停滯,一停就是5年多,路邊的雜草已有七八十厘米高,很多村民開始在路上種植作物。
從龍潭溪琴壇村入口到琴壇村禮堂,這一段是琴壇村人口比較集中的地方,不少村民的家就安在這裡。
很多村民認為,線路設計不夠合理。
200米路段上的房屋拆遷一直沒有進展,琴南公路就只能擱淺。
連接琴壇村和琴南公路的那座長20米的橋樑,雖然兩頭的橋基都已修好,但通往橋邊的道路狹窄,預製橋面運不進去。必須要先拆除村中幾戶村民的房屋,工程才能繼續。
「既然是修路,我們就要配合。」廖祥海知道,作為區里的重點工程,琴南公路建成,可以極大帶動琴壇村的發展。
廖祥海多次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並挨家挨戶走訪徵求大家意見,大家態度不一。
「沒什麼好說的,說了也沒有用!」
「過去,什麼東西都要從外面挑進來,至少現在已經可以繞道通車了。」
「我們平時基本不去箬陽,有事情可以去安地或者直接去金華。」
……
這些看似簡單的回答,似乎代表著村民對琴南公路的淡漠態度。
然而,琴南公路的建成,對很多人來說都很重要。
每個星期五,琴壇村在箬陽鄉小學念書的孩子們要回家過周末。因為路途比較遠,從周一到周五,他們都住在學校,只有周末回家。學校幾乎每周都為琴壇村的孩子們開綠燈,讓他們早些回家,因為他們要走近10公里的山路。走得快一點也要個把小時,天氣不好的時候,得走兩三個小時。星期一回校,孩子們早上4點就要起床往學校趕,很多時候天都還沒有亮。
如果琴南公路建成通車,孩子們就不用這麼辛苦。
村民張增友說,從女兒讀幼兒園起,大家就盼著公路早點修好,可以和其他村的孩子一樣,坐公交車上學。即便坐不上公交車,家長騎車送送也方便些。
因為路上石頭很多,很多孩子每學期運動鞋至少要穿破4雙。
除了上學的孩子,很多村民也希望琴南公路早點通車。琴壇村村民的經濟收入都來自農業生產,而茶葉是大多數家庭的經濟支柱。身處大山深處,平地很少,只能發展茶葉,但是,很少有村民將茶葉拿到箬陽去賣,儘管那裡的茶葉每0.5千克要貴10多塊。
村民們寧願拿到金華的茶葉市場去賣,坐車去很方便。
離琴壇不遠的黃斜村更偏僻,去武義縣城要先坐車去箬陽,再到安地,經金華到武義縣城,全程要3個小時。如果琴南公路通車了,村民們就可以直接從琴壇走,不用繞道箬陽。
廖祥海鐵了心要把琴南公路修好。他咬咬牙,再大的困難也要克服。
村裡的老祠堂也要拆除,這樣才能啟動琴南公路建設。大家展開了激烈的爭執。
「村裡就一個祠堂,拆了,以後開會都沒地方了。」
「我們先拆掉,剩出三米修路,然後我們造回去。」
「祥海書記,你畢竟年輕,錢從哪裡來,這是現實問題。」
「我說大家,你們聽我的,相信我,老祖宗留下的祠堂,不會拆了就算了,我們造回去。」
廖祥海鐵了心,硬是說服大家,把老祠堂拆掉。隨後,四處「化緣」建起了融居家養老、文化服務、黨員活動、民宿等於一體的辦公樓。
2012年9月,施工隊伍順利進場,建設工程得以重新開工。2013年8月,公路主體工程全線貫通。當地群眾從此告別祖祖輩輩走過的高低不平的崎嶇山路,走上寬敞、平坦的水泥路。
黑窯里走出來的新主任
燒炭的那幾年,全身都是黑漆漆的,就連咳出的痰都是黑色的。有一天晚上,因為燒木炭的疏忽,山上起了火,張明華連忙叫起還在熟睡的劉香花,衣服都沒穿整齊就跑出去救火。
時間過得很快,廖祥海在村書記的位置上已經幹了一屆。2013年,新一屆村兩委換屆如期舉行,因為出色的工作,廖祥海繼續當選為琴壇村黨支部書記。在外創業的張明華當選為村主任。
琴壇村經歷過罷免村主任事件,任職琴壇村的村主任除了工作能力以外,還要多幾倍的膽識、能力、為民。
當選村主任之前,張明華在金華做生意,而且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村民們希望,這位在外創業的年輕人能夠和廖祥海一起,共同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張明華兄弟姐妹5人,家境貧寒,大弟弟到了9歲都沒能走進學堂,這成了張明華心中的一根刺。初中畢業後,他就放棄繼續求學的機會,開始打工賺錢,供弟弟們讀書。
1993年,張明華與鄰村賢惠能幹的劉香花結成了夫妻。為了撐起整個家,夫妻二人謀劃著找一些掙錢的行當。當時農村裡落後,除了電燈,基本上沒其他的電器,冬天取暖主要靠平時用土灶做飯積累的木炭,而山裡的冬天特別寒冷,這種炭火耗時短,基本不夠用,山上硬柴燒的「白炭」,質量好,煙味少,需求量大,夫妻倆決定一起上山燒炭掙錢。
燒炭是個苦行當,不僅所需的柴火要一根根的砍伐,而且要在深山老林的羊腸小道上將柴火肩挑出來,無法使用任何的機器和輔助工具,需要的體力和耐力非尋常活計能比。
另外,燒炭的土窯也是自己用黃泥澆築的,每次燒炭都是柴在窯里燒,人在窯外烤。每次燒炭,夫妻二人都分工明確,劉香花負責把木柴從上面的煙囪遞給窯里的張明華,然後輪流看火。什麼時候閉窯很關鍵,閉早了是柴,閉晚了是灰。燒好的炭火全部裝袋,次日螞蟻搬家一樣地把它們挑出深山販賣,合計下來一天能掙六七塊錢。
這一燒就是好幾年,兩個人的家就是窯邊上的一個小窩棚,吃飯睡覺全在裡面。
張明華忘不了,燒炭的那幾年,全身都是黑漆漆的,就連咳出的痰都是黑色的。有一天晚上,因為燒木炭的疏忽,山上起了火,張明華連忙叫起還在熟睡的劉香花,衣服都沒穿整齊就跑出去救火,好在火勢不大,沒有釀成大禍。
張明華覺得,繼續燒炭不會有出路。這以後,一有空隙時間,他就下山往人堆里鑽,想方設法打聽新門路。
終於,村子裡的一百多畝茶葉山即將公開招標。張明華覺得,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經過激烈的競爭,張明華終於競標成功。拿下這塊地,因為茶葉生意穩定,他準備兢兢業業,大幹一場。
天有不測風雲,現實與夢想總存在一定的差距。他是村裡最早辦齊制茶機器的,可山裡的條件差,村裡的變壓器時不時就電壓不足跳閘,或者乾脆燒壞。沒辦法,張明華只能用柴油機臨時發電,費成本不說,還增加了很多不便,要是碰上沒電又沒油,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張明華只能幹瞪眼。
平日里,為了趕茶葉旺季能賣個好價錢,天才蒙蒙亮,張明華就與工人們一起上山採茶,下午三四點鐘回家炒制茶葉,一直要忙活到凌晨兩點多,這樣每日的循環往複,張明華體力嚴重透支。
張明華清晰地記得,最忙的時候,他三天三夜都沒合眼。當時,制茶工藝落後,除了剛開採那幾天的新茶行情好一點,其他時間根本賣不出好價錢。
劉香花的工作則是每天為丈夫和30幾個工人上山送飯,一天要送好幾次。
下雨天,茶園裡毛毛蟲很多,噴洒農藥的時候身上濕漉漉的,非常難受,一不小心還可能中毒。但只要有收入,不管再苦再累,張明華始終堅持辛勤勞作,他堅信天道酬勤。
因為放心不下家中還在上學的小弟,張明華堅決不肯外出創業。
「只有他們考上大學,成家立業,我才放心,那是我的責任。」張明華總有自己要堅持的原則和底線。終於,兩個弟弟不負所望,一個進了銀行,一個成了醫生,出人頭地。張明華的擔子終於放下了。
1998年,兩個弟弟的工作穩定後,張明華又向朋友借了2萬元在市區工商城開了一家快餐店。說來滑稽,剛開快餐店的時候,張明華很多東西都還不會用,煤爐也是第一次看到。但張明華敢做敢闖,他聘請專業廚師負責炒菜,自己則每天早上去市場採購食材,一段日子下來,效益不錯。
後來,經朋友幫帶,張明華開起了喜糖店,經過多年的口碑累積,喜糖店經營一直爬坡,而且還拓展了婚禮策劃等新項目。
回憶起以前的苦日子,張明華感觸良多,現在日子是比以前舒坦了,但是村子裡需要幫助的人還很多,大山裡的苦難也還在繼續。
「錢是賺不完的,還是回去搞好村子吧。」鄉親們的信任與支持,讓張明華做了最後決定。劉香花也很支持丈夫。
就這樣,張明華接過了村主任的接力棒。
鄉村游帶動發展
張明華又和村兩委商議,在村集體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於2016年8月投資5萬多元開通了無線網路,率先在婺城區內整村實現了wifi全覆蓋。
脫貧攻堅,關鍵在於帶頭人。帶頭人就是領頭雁,往哪裡飛,資源豐富,頭雁知道。
張明華,就是這麼一隻領頭雁。
張明華認為,琴壇村生態優勢得天獨厚,琴南公路建成後,村裡與外界的聯繫也日益緊密起來,外來自駕游旅客迅速增加,遊客也不斷湧入。
「因地制宜發展生態休閑旅遊,保護和挖掘客家文化,通過探索市場化運作模式來捕捉遊客消費興奮點,通過旺盛的人氣帶動百姓增收,這是我們的出路。」
張明華的思路,很快得到了村兩委的一致認同。
年輕人的想法,也贏得了鄉親們的掌聲。
鄉親們說:「高山茶、野生獼猴桃、鄉野土蜂蜜……這些山裡貨,以後將會一路俏銷。」
由此,「華東客家第一村」的旅遊品牌打響了。
每當周末,琴壇村就驟然熱鬧起來,攜家帶口前來小山區休閑旅遊、體驗農家之樂的都市遊客,便會穿梭在村中的大小弄堂,在步步登高的石子路上,留下他們難忘的腳步。
村中的農家樂也是家家客滿,鄉土小菜成了客人們的首選。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因鄉村旅遊業的發展,撬動了全村的經濟動脈。
原來金華的大南山中還有這樣一塊風水寶地,真難得。初到琴壇遊玩的遊客,都會紛紛感慨這裡的美景。
2015年,村裡又辦起了10個客家土菜館和15戶客家民宿,深度發掘琴壇村客家特色飲食、客家特色小吃文化,利用鄉村自然環境、景觀、特色文化,讓人們深度感受民風、民俗。
遊客的增多,人氣的集聚,也使小山村接軌都市有了便捷的通道。但是如何引得進、留得住客人呢?張明華又和村兩委商議,在村集體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於2016年8月投資5萬多元開通了無線網路,率先在婺城區內整村實現了wifi全覆蓋。無線網路儼然成為「浪漫琴壇」的免費宣傳員。僅國慶黃金周期間,就接待遊客6000多人,收入30多萬元。
村莊發展了,給村民帶來的效益是實實在在的。村民廖昌明說,以前,他和妻子在外打工,一年忙到頭,只能賺兩三萬元。2016年9月,他回家辦起了農家樂和民宿,一年下來,年收入就達到了8萬元。
琴壇,也以一種嶄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示婺南山村的秀麗風光。村民張志英笑容滿面,眼下正是旅遊旺季,他經營的土菜館,日營業額達到了萬元。「農忙時採茶,農閑時把鍋刷」成了不少琴壇村民的生活常態。
遭遇遷墳大考驗
可是,子孫們提出,我們外遷了,現在生活得順利太平,日子也和和美美,萬一遷了祖墳,壞了風水,哪個來承擔?一席話後,談判進入僵局。
這些榮譽,以廖祥海、張明華為主的年輕村幹部絕對實至名歸。短短几年,他們把一個一窮二白的村子打造成「華東客家第一村」。
鄉村游給琴壇村帶來發展的同時,停車難問題隨之而來。建一個停車場,緩解遊客停車難勢在必行。
「琴壇村地理位置特殊,到處的墳山,墳墓不搬遷,怎麼建?」箬陽鄉黨委多次找廖祥海、張明華,山區要發展,這事得抓緊!兩位年輕人心裡比誰都明白,再難,也要咬牙做。
遷墳可是大事,工作巨細無遺,公墓建設要先行。
公墓建起來了,廖祥海、張明華隨即召開村兩委會,決定分組行動;同時,號召黨員、村民代表帶頭表態。
「遷墳是早晚的事,騰出土地是為了琴壇的發展,琴壇發展了,老祖宗看在眼裡,肯定也高興。」
於是,村兩委實地編號登記一穴穴墳墓,然後,開啟進戶工作。
一次次的走訪,一次次的動員,廖祥海和張明華充當宣傳員,別人指著鼻子罵,他們賠著笑臉;別人胡攪蠻纏,他們擺事實、講道理;別人閉門謝客,他們拉著一群親戚、朋友,軟磨硬泡。
耐心、細心、誠心加上不灰心,一來二去,廖祥海說服了不少人。但張家遷祖墳的事,卻怎麼也談不攏。
張家祖墳有5個。子孫們很多已經不在琴壇,外遷到武義。工作難度可想而知。張明華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前前後後10多次,這頭答應了,那頭反悔了。最後好不容易談妥,外遷武義的子孫派出十多個代表來談判,一起到現場查勘。
可是,子孫們提出,我們外遷了,現在生活得順利太平,日子也和和美美,萬一遷了祖墳,壞了風水,哪個來承擔?一席話後,談判進入僵局。
張明華苦口婆心:「兄弟們,你們是外遷了,可祖先在這裡,從琴壇出去的子孫,從內心講,你們也希望祖輩的村子發展好。你們和琴壇也是一家人,一家人談話,我們不套近乎,有啥說啥。兄弟說話,我們也都不能生氣。」張明華的一席話,打破僵局。
「能不能不遷?不說遷墳費一個祖墳補償一千,我們每穴補助村裡一萬,保住祖墳,不能破了風水。」
「墳肯定要遷,這沒得說,還是那句話,村子發展了,兄弟回家也才有光榮。」張明華態度堅定。與此同時,張明華找到了張家80多歲的長者張根盛。
「張大伯,我是明華,遷墳的事還要請您出馬幫忙。您是張家的長者,我覺得,您說話肯定行。」
張根盛一聽這話樂了,這年輕人挺會說話,這些年,看著村裡在他帶領下富裕起來,老伯心裡明白,這孩子肯幹事。他本就有心出手,於是順水推舟,攬下了這事。
隨後幾天,張根盛把兒子叫回來,一起做外遷武義子孫的工作。最終,張家祖墳搬遷成功。
張明華聰明,懂得服軟變通,但一定要在他的原則內。如果要破規矩,他絕不答應。也正是這樣的規矩,張明華得到了村民們的認可。
遷墳後,村裡建起了4000平方米的停車場,大大緩解了鄉村游村裡停車難問題。
村裡的發展也邁上了發展的新台階。
看著村莊發展,張明華有說不出的高興。生態環境優美了,基礎設施健全了,遊客們自然就紛至沓來,村民的腰包鼓了,臉上也樂開了花。
如今的琴壇,再也不是蓬頭垢面的邋遢模樣,你走近她,彷彿走近一位美麗善良的採茶女,純潔明亮的雙眸、精緻得體的髮髻、山花點綴的腮紅、一襲青綠相間的羅裳……她一招手,便能令人神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