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權威闡述

《<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權威闡述

焦佩鋒

中共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課程前言

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學習下《<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這部著作。

這部著作是馬克思在41歲的時候,對自己大半生的政治經濟學研究進行了一個總結性的著作。這部著作最主要的一個特點是對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進行了一個權威的表述,在所有的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著作當中,它最權威,也最明確,所以學習這部著作對我們端正馬克思主義信仰、掌握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理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習近平同志在2011年 5月13日,在中央黨校2011年春季學期第二批入學學員開學典禮上指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包含著經典作家所汲取的人類探索真理的豐富思想成果,體現著經典作家攀登科學理論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艱辛歷程。閱讀經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訓練思維方式的過程,就是培養高瞻遠矚的戰略洞察力和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的過程,會使我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他們崇高風範和人格力量的熏陶,從而實現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華。

在此,他主要講的是馬克思經典著作的主要特點和它所能給予我們的思想力量。我想在馬克思主義著作系列當中,《序言》這部著作能夠充分給予我們思想境界的提升和道德情操的升華。

而在今年的政治局第11次學習當中,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有主要是從哲學高度強調要理解、支持新一輪改革。在這次中心組學習會議上,我覺得有三點值得我們去掌握。第一點就是,我們黨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視在思想上建黨,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條就是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和武裝全黨。學哲學、用哲學,是我們黨的一個好傳統。所以細心的同志會發現,我們黨總是在歷史和現實發展的重要關頭,總是要學馬克思主義一些經典著作,溫習一些基本理論,因為這些理論能夠有助於我們很好地把握歷史和現實的發展動向,從而統一思想、堅定認識,繼續往前走。

所以習近平同志進一步指出,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只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我們才能不斷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斷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那麼在這段話裡邊,習總書記指出,我們才能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那麼什麼叫規律性認識呢?翻遍我們黨的一些重要文獻,包括一些黨報告,我們會看到,在每次論述發展和改革、建設等問題的時候,我們都會講到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互動性關係,這次改革我們中央尤其又對這個理論進行了一次強調,這就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說明基本矛盾理論是代表了我們對社會治理、社會轉型等等問題分析的一個重要理論工具,它也代表了我們規律性認識的一種自覺。所以這是政治局關於歷史唯物主義學習的第二點。

第三點,習近平同志指出,要學習和掌握社會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只有把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結合起來觀察,把社會基本矛盾作為一個整體來觀察,才能全面把握整個社會的基本面貌和發展方向。那麼在序言這部著作當中,社會基本矛盾理論是一個亮點,馬克思也是第一次在這個著作裡邊全面完整的將社會基本矛盾運動進行了一個動態性的描述,他告訴我們社會和歷史發展它有一個辯證過程,它不是僵化的、不是形而上學的,所以我們會看到生產力發展就會對生產關係、對經濟關係提出進一步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改革這種生產關係,否則就會變成對生產力的阻礙。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這些範疇我們都非常熟悉了,但是將這些範疇、將這些原理運用於我們的建設和改革當中,還需要一個很長的路要走。如果要形成全黨的自覺,我相信還需要一個過程,所以這也是政治局第11次學習強調社會基本矛盾分析法的重要性所在。這個理論在《序言》這部著作當中也是得到了全面的闡述。我們在後面的講解中會看到。

那麼我們現在看到這幅照片是馬克思的墓碑像,在馬克思的墓碑上刻著兩句話:第一句話是「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在他墓碑的下面刻著另外一句話:「以往的哲學家都在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上面這句話如果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關於政治運動的一個綱領的話,下面這句話就是代表了馬克思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和以往的哲學家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非常強調我們不僅要解釋清楚這個世界,同時還要改造這個世界,這個改造的前提是我們對社會規律要有所發現,這個社會規律就是社會的存在結構、社會的發展動機、社會運作的機理,還有我們如何評價歷史、評價個人,所有這些都在馬克思的序言當中得到了體現。「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是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提出的一句話。《序言》是寫在《宣言》之後,它也代表了馬克思對工人運動失敗以後,對自己提出兩個必然的反思,以及對全世界無產階級運動的一種反思,這種反思的成果最終反映在《序言》當中。

所以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當中有一個總結,馬克思的一生有兩個發現,第一個發現是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我們看到,通過恩格斯的表述,馬克思的第一個發現並不複雜,恩格斯說到: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發展的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茂蕪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因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即構成基礎。也就是說,我們的經濟發展源於一個簡單的事實就是我們有吃、喝、住、穿這些基本的需要,就是有這些基本需要的不斷存在,我們要滿足這些需要,才要不斷生產,才有物質資料的生產,而這個生產的過程構成了我們的經濟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發展起來了國家制度、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等等,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那我們再想想馬克思墓碑上那句話:「以往的哲學家都在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馬克思和其他哲學家一樣,也在解釋世界,但是解釋世界的基礎和原則、標準是不一樣的,馬克思尤其重視通過人的感性需要,就是吃、喝、住、穿這些基本需要,來研究人類社會歷史存在和發展的命運,所以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這個規律也在《序言》當中得到了體現。

第二個,馬克思還發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這也是馬克思的第二個發現、第二個功勞。馬克思的畢生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對現代社會進行研究,研究資本運動的規律,研究資本、剩餘價值產生的秘密,所以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講話當中,就是因為這兩大發現,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了科學,我們將他作為我們的指導思想也是源於此。就是因為他比其他的哲學家們更現實、更具有實踐性、更具有真理的意識,所以我們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們的指導思想,取得了革命和建設的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通過對馬克思一生的回顧,我們可以看到,本《序言》是兩大發現的代表作,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馬克思在《序言》中這麼說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那麼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就是來自於《序言》。

另外一句話:「資產階級的生產關係是社會生產過程的最後一個對抗形式,……人類社會的史前時期就以這種社會形態而告終。」所以在馬克思看來,資本主義社會是資本統治勞動,是資本統治人、是物統治人的歷史,在這種歷史當中,由於異化勞動和私有財產的存在,人和人之間並不平等,因為財產關係使得人與人之間並不平等,因為由這種不平等造成了階級關係,造成了階級對抗,所以在馬克思看來,馬克思主義者的任務就是要消除、消滅資本主義方式,最終結束人統治人、資本統治勞動的異化的歷史,最後進入真正的人類社會、人類史,而這個人類史就是我們所指的就是共產主義史。

回到《序言》,《序言》的結構與內容:全文共七段,根據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闡述自己考察資產階級經濟制度的順序、研究計劃和主要方法。第二部分(第3-6段):闡述自己研究政治經濟學的動因、經過和結論。其中,第4段是重點段落。第三部分(第7段):總結全文,表明自己的治學態度和理論立場。篇幅並不長,只有2000多字,最重要的是第二個部分,我們可以看到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理論、主要精神都在第二部分得到了闡述。

今天這次課我主要是想分享三個方面的重要內容:一、馬克思研究政治經濟學的經過;二、《序言》的基本思想;三、《序言》的理論價值和當代意義。

一、馬克思研究政治經濟學的經過(一)馬克思的生平略記

第一部分,馬克思研究政治經濟學的經過。我們先來看一下馬克思的生平略記。1818年,馬克思生於德國特利爾一個富裕的律師家庭,馬克思從小就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所以他的家鄉特利爾城也是自由主義氛圍濃厚、開明的城市。1830年,進入特利爾中學,在畢業論文中提出,畢業立志「要為人類幸福而工作」,從小立下大志向。1835年,馬克思進入波恩大學攻讀法律。大學畢業以後,馬克思求職失敗,為《萊茵報》寫稿,進而成為該報編輯。大半生主要靠稿費和朋友接濟度日,飽受貧窮、飢餓、疾病、驅逐、攻擊、失親之苦。所以以大學生活為分水嶺的話我們可以看到,馬克思的前半生和後半生是一個很明顯的落差,他的早年生活無憂無慮,用今天的話來說他就是富二代,燕妮的父親是公爵,用現在的話說是官二代,所以兩個人結合,用今天來看完全可以過上好日子。但是馬克思選擇了要為人類幸福而工作的共產主義事業,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就會得罪當局、得罪普魯士這些保守的分子,所以他就遭到了來自各方的批判、來自各方面的攻擊,所以馬克思的後半生更多是生活在貧病交加當中,所以1883年3月14日,因病去世,享年65歲。

(二)馬克思在求學時期思想及著作

我們簡單的把馬克思一生的主要著作和遭遇的問題來看一下。中學畢業時在《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這篇作文中就說: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不應認為,這兩種利益會彼此敵對、互相衝突,一種利益必定消滅另一種利益;相反,人的本性是這樣的:人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達到完美。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勞動,他也許能夠成為著名的學者、偉大的哲人、卓越的詩人,然而他永遠不能成為完美的、真正偉大的人物。……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發揮作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這段話是馬克思在17歲時寫的,這段話我相信他感染了全世界無數的共產主義者,所以,這段話的文采和它反映的思想,是非常感染人的,很有感染力。馬克思在此主要揭示了一個困擾社會發展當中一個基本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好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集體利益與他人利益的問題。在此馬克思的立場很明確,個人利益要服從人類利益,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作為共產黨人,共產黨人最高的價值就是為人類的幸福而工作、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所以我們會看到好多英雄模範、榜樣他們都是舍小家為大家,在這個意義上,所有的共產主義者,所有的共產黨人的精神風貌都是一樣的。如果同志們對馬克思的一生有所熟悉的話可以看到馬克思並沒有放棄早年17歲說過的這些話,所以知道馬克思晚年依然投身於共產主義事業,他忘記了自己的貧苦,所以每當讀到這些話的時候,我們是倍受鼓舞的。

中學畢業之後,馬克思進入大學。其實馬克思是讀了兩次大學,馬克思在《序言》中交代說,我學的專業本來是法律,但我只是把它排在哲學和歷史之次當作輔助科學來研究。

1835年,馬克思進入波恩大學,第一志願是法律,由於常常喝酒鬧事,學業不長進,所以,其父令其轉學。1836年,進入柏林大學,旋即「投入黑格爾哲學」的懷抱,但是,他加入的是以弘揚無神論和激進民主主義的「青年黑格爾派」,這為他告別黑格爾埋下了伏筆。因為「老年黑格爾派」宣揚的是黑格爾的有神論的宗教思想,而「青年黑格爾派」更多崇尚的是他的辯證法,他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所以馬克思說他進入波恩大學,第一志願是法律,但是轉學之後,他把它排在哲學和歷史之次當作輔助科學來研究。

(三)馬克思研究領域的轉向

馬克思在《序言》中繼續指出,1842-1843年間,我作為《萊茵報》的編輯,第一次遇到要對所謂物質利益發表意見的難事。萊茵省議會關於林木盜竊和地產析分的討論,當時的萊茵省總督馮·沙培爾先生就摩塞爾農民狀況同《萊茵報》展開的官方論戰,最後,關於自由貿易和保護關稅的辯論,是促使我去研究經濟問題的最初動因。在此,馬克思對自己在青年時期的職業選擇、專業選擇交代的很清楚,上波恩大學他最初選擇的是法律,但是由於學業不長進,老馬克思給馬克思轉學了,轉學去柏林大學以後,馬克思學的是哲學,黑格爾的哲學讓他迷醉,馬克思由於廢寢忘食以至於生了病,但是即使在生病期間,馬克思手裡捧的仍是黑格爾著作,所以馬克思在大學期間更多的是像一個哲學青年,但是當馬克思離開大學以後,到社會上找工作,沒有找到工作,他其實是想當一個哲學老師,到大學教哲學,但是沒有找到工作的情況下,開始給《萊茵報》寫稿,寫稿子報紙上就要討論一些社會現實問題,這些社會現實問題是什麼問題呢?現實問題關於當時關於林木盜竊和地產析分的討論,就是因為這個問題使得他由哲學轉為經濟學。

在此我要補充一點就是林木盜竊問題,就是促使馬克思思想轉變的一個關鍵問題,當時在德國的萊茵河地區,由於馬上要過冬了,萊茵河地區河邊的農民去河邊的樹林里撿一些枯枝樹葉以備冬天取暖用,但是這些樹林、這些樹木屬於私有地主的,在這種情況下,農民撿拾枯枝樹葉的行為就觸犯了私有地主者的利益,在此情況下,萊茵省議會就組織大家在《萊茵報》展開討論,馬克思參與了這場討論,馬克思看到,哲學在現實生活面前其實我們應該更加關注經濟問題,僅僅訴諸於黑格爾理性,抽象的哲學無法解決現實中的問題、無法保障弱者的利益,這和他在17歲時在畢業論文中講的為他人而工作的價值,所以馬克思毅然選擇去研究經濟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它將哲學的目光深入到了「法律」和「市民社會」的關係中討論,「法律」和「市民社會」這兩個範疇,這兩個概念最初是黑格爾法哲學中的關鍵詞,馬克思對黑格爾的法哲學原理非常熟悉,那麼為了解決使我苦惱的疑問,我寫的第一部著作是對黑格爾法哲學的批判性的分析。黑格爾當時是馬克思的思想導師,在馬克思心中,權威性很高、地位很高,所以馬克思力求將社會生活當中的這些問題帶到黑格爾的著作當中,以求得到解釋,但是馬克思發現,黑格爾的回答不能使他滿意,他對黑格爾的法哲學進行了批判性分析,馬克思寫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發表在1844年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鑒》上。在這部著作當中,馬克思就明確指出,真理在彼岸消失之後,那麼我們的目光就應該回到此岸世界,回到現實生活之中,所以對天國的批判就要變成對塵世的批判,這是馬克思在導言中的名言,這樣標誌著馬克思開始告別黑格爾,逐步創立唯物主義世界觀。

馬克思繼續說道:我的研究得出這樣一個結果:法的關係正像國家的形式一樣,既不能從它們本身來理解,也不能從所謂人類精神的一般發展來理解,相反,它們根源於物質的生活關係。就是說法律的本質來源於市民社會,而不是說先有法律後有市民社會,而是先有市民社會,先有市民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物質生活的存在,我們因為這些社會關係才確定了法律。所以當市民社會變化以後,我們的法律也跟著變化。那麼在黑格爾那裡,法律具有權威性,所以馬克思認為,必須回到市民社會當中,來研究法律存在的命運,研究法律的本質。

在林木盜竊法的問題上,馬克思曾經指出,盜竊的本質源於我們有不公正的法律的存在,所以法律是為富人說話的,萊茵省議會關於林木盜竊問題的討論其實是為富人說話的。馬克思終於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對黑格爾進行了徹底的批判,但是黑格爾將物質關係的總和概括為「市民社會」,馬克思在超越黑格爾基礎上指出,對市民社會的解剖應該到政治經濟學中去尋求。在此我們要注意到,在1844年左右開始,馬克思二十多歲的時候他的目光已經開始進入到政治經濟學,因為馬克思認為,他有一個判斷認為在政治經濟學中存在著「市民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命運。

所以我們就會看到這樣一個邏輯,就是馬克思首先關注的是法律、法的關係、國家的形式,進一步他將目光投入到物質生活關係(市民社會),再進一步他認為必須到政治經濟學當中去解決使他苦惱的那個物質利益難題,這是馬克思早年的問題意識。

那麼反過來,在旁邊的恩格斯也對馬克思的這段經歷有過佐證,恩格斯指出:「我曾不止一次地聽到馬克思說,正是他對林木盜竊法和摩塞爾河地區農民處境的研究,推動他由純粹政治轉向研究經濟關係,並從而走向社會主義。」所以馬克思由一個哲學青年變成社會青年,這種社會青年不是我們所說的那種貶義,而是說他開始關注社會問題存在背後的動因是什麼,所以他開始研究社會的經濟關係。

恩格斯繼續說道:「馬克思著手研究有關物質利益的問題,……得出這樣一種見解:要獲得理解人類歷史發展過程的鑰匙,不應當到被黑格爾描繪成『大廈之頂』的國家中去尋找。」黑格爾將國家視為一種最高的觀念,它具有神性,是絕對精神的完成,馬克思認為應該到市民社會當中去,到政治經濟學當中去尋求解答物質利益問題的答案,所以恩格斯也指出,關於市民社會的科學,也就是政治經濟學。這就是恩格斯對政治經濟學的一個定義。

(四)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研究

那麼在巴黎期間,馬克思和恩格斯相遇,馬克思因為看到了異化勞動存在自由財產的問題,所以他開始研究政治經濟學,而研究政治經濟學第一部重要著作就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其主題:深入剖析「物質生活關係」,馬克思在這部著作中也提出一個鮮明觀點:私有財產是工人異化勞動的產物,在這個意義上批判像亞當斯密、威廉佩里、李嘉圖這樣的古典的經濟學家,他認為,私有財產和工人的異化勞動緊密相關,而不是說和工人的抽象勞動有關。你如果抓住了異化勞動就能看到私有勞動產生的秘密,就能發展這個社會當中有個工人階級,有無產者,那麼馬克思認為這個問題的出路在於揚棄私有財產,只有揚棄私有財產和人性的全面復歸,共產主義才能實現,這是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提出的觀點。那麼,這些觀點為提出階級鬥爭理論,發現剩餘價值規律奠定了基礎。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馬克思從早年開始,一直到中期、一直到晚年,到寫《資本論》,其實馬克思的問題意識一直是非常清晰的,非常明確的,那就是對社會生活的物質關係、經濟利益關係始終沒有放棄,所以這使得我們理解他的階級都正理論,理解他的學說,理解他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前提、主線。

在巴黎,馬克思與恩格斯結成莫逆之交。馬克思在《序言》當中說道,自從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批判經濟學範疇的天才大綱發表以後,我同他不斷通信交換意見,他從另一條道路(即發表在《德法年鑒》上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得出同我一樣的結果,當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魯塞爾時,我們決定共同闡明我們的見解與德國哲學的意識形態的見解的對立,……這個心愿是以批判黑格爾以後的哲學的形式來實現的。……我們見解中有決定意義的論點,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為反對蒲魯東而寫的著作《哲學的貧困》中,第一次作了科學的、雖然只是論戰性的概述。

在此,馬克思其實在《序言》中交代與恩格斯的相遇,以及與恩格斯的志同道合。在《德法年鑒》上,馬克思也發表了自己的著作,恩格斯也發表了他的著作,但是都看到了社會的無產者、看到了工人階級,看到了工人階級的經濟狀況、社會地位。所以馬克思指出,恩格斯批判國民經濟學家和恩格斯在批判國民經濟學家的同時,他也在批判國民經濟學家,反而他們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就是因為有這個結果存在,他們開始和德國的意識形態進行批判,馬克思告別了費爾巴哈、告別了黑格爾、告別了費希特等等這些人,所以他認為德國的形而上學、德國的意識形態、德意志的意識形態不能解決市民社會物質利益難題,緊接著馬克思也將這些論點鞏固在《哲學的貧困》這部著作當中。

但是很不幸,1845年,由於馬克思的觀點得罪了當局,他被法國政府驅逐,開始移居到布魯塞爾。馬克思指出,我在巴黎開始研究政治經濟學,後來因基佐先生下令驅逐移居布魯塞爾,在那裡繼續進行研究。在這個期間,馬克思寫了兩個很著名的著作《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和《德意志意識形態》等。在這兩部著作當中,馬克思提到了這些很著名的觀點:第一句就是刻在馬克思墓碑上的話:「以往的哲學家都在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市民社會是全部歷史的發源地和舞台。一切歷史衝突都根源於生產力和交往形式之間的矛盾。這句話出自馬克思和恩格斯合寫的《德意志意識形態》,在這部著作當中,生產力、交往形式或者交往關係這些概念馬克思提出來,而且他們之間的矛盾關係和社會分工問題,以及意識形態、社會分析問題等等基於生產力和社會交往之間的矛盾進行了系統的分析,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當中還指出,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與之相應的是在《序言》這部著作當中,馬克思提出社會存在決定意識,而不是意識決定社會存在。所以我們可以看到20多歲的馬克思和40多歲的馬克思其實在社會歷史問題上,他們的觀點具有一致性,儘管表述不同,但是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那麼1847年,馬克思對蒲魯東的庸俗經濟學理論進行批判,什麼叫「有決定意義的論點」呢?馬克思指出,「經濟範疇只不過是生產的社會關係的理論表現,即其抽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剩餘價值、利潤率等等這些東西其實他們的生產關係是他的理論來源,我們只是對這個社會關係的抽象而已。這些一定的社會關係同麻布、亞麻等一樣,也是人們生產出來的。所以我們每天在滿足自己基本需要的時候,我們也在生產、在更新、在豐富我們的社會關係。社會關係和生產力密切相聯。隨著新生產力的獲得,人們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隨著生產方式即謀生方式的改變,人們就會改變自己的一切社會關係。這句話很有啟示意義,所謂的經濟範疇其實並不抽象、並不深奧,它其實和我們的社會生活關係密切相關,那麼謀生方式也就是我們的生產方式,自從有人類歷史以來,我們為了使自己綿延發展,我們每天就必須和自然世界之間、人和人之間必須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傳遞和交換,所以在此過程當中,在這種謀生過程當中,我們會建造和改變自己的一些生產關係。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事實,並不複雜。

馬克思形象的指出: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這句話我們可以再做一個延伸,互聯網才會產生網民,蒸汽磨時代、手推磨時代是不可能產生網民的,不可能產生網路的,這也可見我們的生產方式、我們的謀生方式對那個社會形態所起到的標誌性意義。人們按照自己的物質生產率建立相應的社會關係,正是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會關係創造了相應的原理、觀念和範疇。這是多麼清楚的表明,社會存在決定意識、生活決定意識,而不是說我們先有一個觀念,然後再有一個社會,這就是一個有決定意義的論點。

我們繼續往前走,馬克思在1848年左右,歐洲工人運動風起雲湧,資本主義有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資本家階級和工人階級之間的矛盾非常尖銳,工人運動爆發了,我們知道爆發了歐洲三大工人運動,在這個時期馬克思以為無產階級革命的高潮到來了,共產主義可以很快就實現了,所以他甚至將燕妮的嫁妝典當掉,然後買了一台高速平板印刷機印傳單,參與了並且指導了工人階級參加運動,但是1848年後期,工人運動就被鎮壓下去了,所以在血與火面前,馬克思看到了資本主義還有頑強的生命力,在此情況下,他從社會舞台退回到書房,開始了經濟學的研究,對於這段經歷,馬克思在《序言》中也進行了交代:1848年和1849年《新萊茵報》的出版以及隨後發生的一些事變,打斷了我的經濟學研究工作,到1850年我在倫敦才能重新進行這一工作。不列顛博物館中堆積著政治經濟學史的大量資料,倫敦對於考察資產階級社會是一個方便的地點。因為這個地方資本主義發展的最成熟、最快,而且階級對立也最明顯,所以馬克思在英國的倫敦,在大英博物館研究資本運動的總攻勢,研究剩餘價值產生的秘密。最後,隨著加利福尼亞和澳大利亞金礦的發現,資產階級社會看來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這一切決定我再從頭開始,批判地仔細鑽研新的材料。這就是馬克思後半生所進行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政治經濟學。

那麼我們可以把馬克思從早年到晚年所寫的著作,他所關心的問題以及這些著作所表現的主題進行一個總體的回顧。1835年,在17歲的時候,他《中學畢業作文》中指出,為人類解放而工作。24歲在寫的《博士論文》中提出,要弘揚人的自我意識。1843年,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提出,市民社會決定法律的本質。我們的目光應該從天國轉向人世,他已經看到了德國哲學、黑格爾的法哲學的虛偽性和抽象性。1844年,他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指出,私有財產來自於異化勞動。1845年他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問題在於改變世界。所以他的實踐主義立場也非常的鮮明。1846年28歲的時候,他和恩格斯合寫了《德意志意識形態》,這部著作主題主要是批判唯心史觀,創立唯物史觀。如果說我們把馬克思一生的著作,關於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著作要摘出兩篇的話,其中第一篇就是《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二篇就是《<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第一步著作是馬克思、恩格斯經過反覆討論寫來下的,但這部著作的主題主要是批判唯心史觀,批判黑格爾、費爾巴哈這些舊唯物主義在歷史問題上所犯的唯心主義錯誤。馬克思認為,我們應該從社會生活本身出發,從現實的人的交往實際出發,來揭示市民社會存在和發展的秘密。1847年在29歲時,他寫了《哲學的貧困》,主要是批判蒲魯東,揭示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性。

蒲魯東曾經有一個可笑的邏輯,對於資本主義社會,他有好的方面也有壞的方面,怎麼辦呢?我們拿掉壞的方面,保留好的方面。馬克思認為蒲魯東的這種做法是非常天真的,這種資本主義好的方面和壞的方面來自於資本主義方式本身,如果你不批判資本主義方式本身,而訴諸於這種機械的拿掉壞的,保留好的這種方式的話,無異於空想。所以這就是機械的唯物主義或者叫僵化的辯證法。

在1848年工人運動起來的時候,馬克思為共產主義同盟寫了《共產黨宣言》,他標誌著社會主義創立,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兩個必然的論斷,他認為共產主義的勝利和資本主義的滅亡是 「兩個必然」。他同時指出也是後來對中國革命產生重大影響的理論就是階級鬥爭理論、階級分析方法,毛澤東同志對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理論、階級分析方法的運用到了藝術化的程度。馬克思曾經在這部著作中指出,以往的人民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1848年在歐洲革命失敗以後,馬克思回到大英博物館,開始研究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在41歲的時候,他對唯物史觀進行了權威的表述,提出了「兩個決不會」論斷,「兩個決不會」就是說,新事物來自舊事物,新事物從產生和發展到壯大,和舊事物有一個不斷反覆鬥爭、妥協循環往複的過程。

在此之後,馬克思主要就是研究《政治經濟學批判》,根據我們出版的《資本論》第一卷,其實就是他 關於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第一部分,他所留下的《資本論》及手稿,主要是和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講話裡面所講的馬克思的第二個發現的關係,就是揭示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剩餘價值存在的秘密,這就是第二個發現。所以一個《序言》還有資本論這兩大發現的重要著作。

(五)馬克思的主要著作及政治經濟學研究計劃

我專門做了這樣一個表格,希望能夠形象的反映出馬克思的研究計劃和結果。馬克思在晚年其實立下的宏願是要寫一部大書,鴻篇巨製,這部書的名字叫《政治經濟學批判》,他原打算是寫六大分冊,《資本》分冊、《土地所有制》分冊、《僱傭勞動》分冊、《國家》分冊、《對外貿易》分冊,還有《世界市場》分冊。但事與願違,這些都沒有寫成,而著手主要是寫了《資本》分冊,而《資本》分冊他原打算寫四篇:《資本一般》篇、《競爭》篇、《信用》篇、《股份資本》篇。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後三篇也是沒寫成,只寫了《資本一般》篇。《資本一般》篇他又想寫三大部分:《資本的流通過程》部分、《資本的生產過程》部分和《兩者的統一》部分,在世的時候主要是發表《資本的生產過程》,也就是《政治經濟學》的第一分冊裡邊的資本生產過程,馬克思在世的時候被編輯出版,也就是我們今天所指的《資本論》第一卷,在馬克思逝世以後,恩格斯根據馬克思的手稿編輯出版了《資本論》的第二卷和第三卷,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資本論》三卷本。可以看到馬克思的研究計劃和最終形成的結果其實是有很大的出路。我們看到馬克思原先定義的《政治經濟學批判》這本書的鴻篇巨製的總標題最後變成了《資本論》第一部分的副標題。這篇《序言》就是指1859年6月出版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第1分冊),馬克思專門為這個分冊寫了一篇《序言》。馬克思在世的時候,《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被一版再版,而《政治經濟學批判》(第1分冊)卻沒有再版。所以我們會看到,在馬克思晚年的著作體系中,《序言》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它是代表了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一個總說明,他是寫在最前面的內容,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理論、基本原理也在這部著作當中得到了重要闡述。

所以通過回顧馬克思一生的經歷、著作、主題,我們會看到至少有這三門的特點:1、馬克思本是富家子弟,但他選擇了為窮人爭辯、為弱者抗爭、為人類解放的共產主義事業;2、馬克思一生經歷了無數次飢餓、貧困、疾病和詛咒,來自各方面的批判、驅逐,在這樣的情況下,燕妮是他最堅實的依靠,恩格斯是他最忠實的朋友;3、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特點是現實性、人民性。馬克思的思想、理論、哲學總是充滿了現實性,他講的從來都是「市民社會」物質生活當中的事情,脫離於人的事情,脫離於人的生活事件之外的事情,他不感興趣,他也不願意去談,所以他的問題意識是連貫的、是一致的、是明確的、是鮮明的,它要求我們必須回到現實的生活當中來看待社會存在的命運、歷史發展的命運。還有第二個特點是他的人民性,我們會想到馬克思在17歲的時候,在中學畢業論文中說的那句話,要為人類而工作,人之為他人而活著,不可能成為一個有限的、自私的人,所以他的理論、學問是服務於勞苦大眾的、服務於弱者的,服務於大多數人的,所以他的人民性是非常突出的,所以我們黨把他作為我們的指導思想也就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有這樣鮮明的特點,因為他是為人民而工作,為人民服務的一個理論,他代表大多數人的意願和理想。這是今天的第一部分內容。

二、《<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的基本內容和主要思想

第二部分,我們想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序言》的基本內容和主要思想。首先馬克思說,預先說出正要證明的結論總是有妨害的,讀者如果真想跟著我走,就要下定決心,從個別上升到一般。這就是他的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比如什麼是從個別上升到一般呢?我想我們對這個方法都特別熟悉,先研究具體的問題,然後我們把這個問題擴大化,延伸起來,比如說對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對商品本身的研究擴展到經濟領域,擴展到整個人類社會、歷史,這個方法也非常簡單,就是通過對大量具體的經濟事實的研究,得出一般性、普遍性結論。

重點是學習《序言》中馬克思所交代的研究政治經濟學的成果。馬克思自從早年開始,對經濟事實、對資產階級的政治自決、對經濟政治學本身非常感興趣,他明確交代了這麼幾項成果,我們概括為思想理論:社會結構理論、社會基本矛盾理論、社會評價理論、社會形態理論。在此我想特別說明一下就是,社會基本矛盾裡面所講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是我們從動態的角度來講社會存在和發展的一個動力機制,這幾個概念我們也可以把它從社會競技學的角度來講,分析社會的結構。所以社會結構理論我們還是沿用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這麼幾個靜態的結果來分析政治經濟學的框架、社會發展的生產力水平、經濟交往水平、意識形態水平等等,所以是一個理論我們從兩個角度,有利於我們深化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

(一)社會結構理論

第一項成果是社會結構理論。馬克思在《序言》中說道:我所得到的、並且一經得到就用於指導自己研究工作的總的結果是: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係,即同它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係。這些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築豎立其上並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我剛才講了,社會結構理論其實是我們還是沿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這幾個概念對社會的靜理學分析,我們會看到,馬克思在交代關於政治經濟學研究總結果的時候,首先就是靜態上描述什麼叫社會生產、什麼叫生產關係、什麼叫社會意識,這些東西怎麼來的,其實是對社會生活的一個基本概括。那麼就是因為人要存在,人的需要存在,我們必須進行社會生產。那麼在生產當中,我們就會發生和別人的交往關係,這就是生產關係。這些生產關係總和構成了社會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築豎立其上並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也就是說,生產關係是現實基礎,上層建築和與之相適應的意識形態屬於在生產關係之上的東西。這是一個社會大概就分為這麼四個層次,我們可以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這兩個層次解析解構一個社會,我們也可以從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關係來解讀,我們也可以同時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總和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這三大層次來解構一個社會的架構。這就是社會結構理論給予我們的啟示。我們簡單把這幾個關鍵的概念再仔細梳理一下。

我們天天掛在嘴邊的都是在講生產力、生產力,啟示生產力包括兩大部分:一個是硬體部分,一個是軟體部分。硬體就是必不可缺的,比如說要有人,要有勞動者,要有生產工具,要有自然資源。軟體是指為了保持生產力的穩健發展、持續發展,我們必須要有管理,要有服務,要有分工,要有協作,要有科學技術,要有政策制度,所以生產力的發展是硬體和軟體相結合的結果,有時候生產力的發展是來自於硬體,比如說勞動工具落後了、勞動者的素質上不去,有時候是我們的資源枯竭了,這會導致生產力的停滯。有時候是因為我們的管理和服務比較落後,我們的分工協作不明確,責任不明確,有時是我們的科學技術手段比較落後,導致的生產力的落後。所以要發展生產力是軟體和硬體要素都結合的比較好的結果,所以生產力也是一個系統工程。

在此把握生產力概念要注意四點:它是人和自然之間的改造與被改造關係。一方面,人從自然獲取資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另一方面,自然環境也改造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所以我們和環境之間,人和自然之間,人和人之間天然的處於一種關係當中。我們不能拋開這種關係,我們不能簡化這種關係,而去講人怎麼發展、生產力怎麼發展。

第二點,它是多種要素共同參與、相互作用的結果。剛才我講到了,生產力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如果我們單講人的發展而不講勞動工具的發展、不講制度建設、不講管理和服務,那麼生產力的發展也是成問題的。我們只是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

第三點,它的發展是個歷史過程。一般是由低到高、由簡單到複雜,但也有停滯、倒退。

第四點,人是生產力中最關鍵的因素。人是生產的主體,也應成為分配的主體;收入和分配必須對等,否則社會容易出問題。就是人生產的積極性來自於哪裡呢?首先來自於人的需要,當這種需要被滿足以後,還要繼續進行生產。但是人生產必然有生產的產品,有勞動產品,勞動產品往往就會有剩餘,剩餘產品怎麼分配,如果公正的分配,這是取決於生產能否繼續進行的一個前提。所以生產力不是一個單向的因素,他和我們的生產制度也結合在一起。所以這就涉及到生產關係概念。但是我們看到,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

馬斯洛曾指出,人的需要有這麼幾個層次:最低層次是生理需要,接下來是安全需要,再往上是社交需要,再往上是尊重需要,最後是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些需要存在於每一個人身上,處在社會當中國的所有的人都有好多需要,我們首先是滿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在滿足這些需要的前提下,我們需要社會尊重,最後需要實現自我價值。

所以人的需要是生產力發展的動力,我們原來只講抽象的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但是生產力來自於哪裡呢?來自於人,來自於人的需要,需要導致了生產,生產的產品我們在社會領域進行交換、分配,那麼這些產品被消費之後,新的需要產生,我們就需要進行生產,就這樣一個循環關係,這是生產力發展的動力。

我們會看到,經典思想家、革命家、政治家非常重視生產力問題,馬克思認為,生活導致了生產。他說: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而且,這是人們從幾千年前直到今天單是為了維持生活就必須每日每時從事的歷史活動,是一切歷史的基本條件。所以人的存在就需要滿足自己的生活資料,這些生活資料生產才有了人類歷史。所以我們必須我們的生活當中去發展人類歷史存在的前提。

在生產力問題上,毛澤東的觀點是發展生產是黨的中心工作。他曾在晚年指出:中國一切政黨的政策及其實踐在中國人民中所表現的作用的好壞、大小,歸根到底,看它對於中國人民的生產力的發展是否有幫助及其幫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縛生產力的,還是解放生產力的。

鄧小平的生產力觀點就更鮮明,社會主義就是要消滅貧窮。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搞社會主義,中心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產力。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所以空間社會主義人民不信,我們必須發展生產讓人民富起來,這樣人民才會跟著你走,這是最管用的東西。這是生產力概念。

我們再看生產關係,簡單來講,生產關係就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關係。生產資料所有制是判斷其性質的根本標誌。

馬克思曾指出:「黑人之所以是黑人,只有在特定的關係下, 他才成為奴隸。紡紗機是紡棉花的機器,只有在一定的關係下,它才成為資本。脫離了這種關係,它也不是資本了,就象黃金本身不是貨幣,沙糖並不是沙糖的價格一樣。」這段話非常鮮明,非常形象的說明了生產關係的意義,我們都生活在這個社會當中,我們每天都在創造生產關係,我們在適應生產關係。其實社會的發展,社會形態的變遷,其實是生產關係的變革。黑人之所以是黑人,只有在特定的關係下,因為有僱傭勞動,有機制的存在,有買賣關係的存在,有黑奴貿易的存在,黑人已經不簡單的是一種人種,而是商品可以買賣,那麼紡紗機、黃金、砂糖都一樣,這個東西放在這裡他只是一個簡單的物,但是給他賦予價格,將其進行交換,進而產生剩餘價值,價格有漲落,這都是和社會的生產關係有關係的,所以我們必須致力於研究社會的生產關係。

生產關係包括這些東西:生產資料所有權、占有權、使用權、分配權。隨著人類社會發展程度越高、越複雜,生產關係這些所有權益之間的關係也更加複雜。

把握生產關係概念要注意3點:生產資料所有制是反映生產關係性質的根本標準。它體現的是人對勞動成果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關係。

生產關係具有歷史性。每個社會形態都有一種主導性的生產關係與之相適應。就像馬克思之前所指出的一樣,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大資本家的社會。

第三點,生產關係主要有公有制和私有制兩類。只不過公有和私有的主體、程度有所不同。就是說社會勞動產品,就是我們所講的分蛋糕的問題,這個社會不可能出現絕對的一等一的公平,要麼是一種理想,要麼決定平均主義的社會是不存在的。所以社會分配當中,往往有公有和私有這兩種類型,只不過公有和私有的主體、程度有所不同。

這個社會的分配相對正義的話,社會的勞動產品被大多數人佔有,這個社會就相對公正,如果說少數人佔有,社會就會不穩定。所以縱觀人類歷史,大致可以看到生產關係會對社會發展產生這樣的影響:當生產資料公有制佔主導地位的時候,意味著多數人佔有社會產品,在這種情況下,分配公正、社會安定。反之,生產資料私有制佔主導地位,意味著少數人佔有社會產品,在這種情況下,分配不公、社會不穩,兩種情況的交替和相互作用,最後演變出一部分人的歷史。所以光強調生產也不行,還得強調分配,分配不公會影響生產;分配合理、分配公正會促進生產。所以其實我們是在做一件大工程,就是怎麼調整生產力的良性發展,怎麼使生產關係服務於生產力的良性發展,使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生產關係進步。

那麼我們會看到,從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以及到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我們的生產主體和分配主體其實應該對等,在奴隸社會,因為生產主體是奴隸、農奴,分配主體是奴隸主;封建社會生產主體和分配主體不對等;資本主義社會,生產主體和分配主體不對等,所以說這些社會在馬克思認為都應進行批判,而且恰恰事實也證明了往前走的命運就在於此,所以在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全體勞動者和人民既是生產主體,也應成為分配主體。生產問題和分配問題解決好了,這個社會必然是和諧社會,必然是理想的社會。

上層建築是在生產關係之上的,是經濟基礎之上的,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政治上的上層建築,一個是思想上的上層建築。政治上的上層建築就包括黨派、政府、軍隊、監獄、法庭等等;思想上的上層建築包括哲學、宗教、藝術,所以這些東西都是我們人類社會生活中發展起來的,就像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樣,是以為有生活的需要,才有了宗教、哲學、藝術等等。

我們講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研究的第一個成果就是提出了社會結構理論,這個社會結構就是大概分為三個層次:一個是生產力層次,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總和構成社會經濟基礎,而這個經濟基礎又決定相應的上層建築,反過來,上層建築也會對經濟基礎產生影響。所以這個社會結構理論和社會現實之間是這樣一個對應關係,強調生產力的話我們就要做大做強產業,把蛋糕做大,強調生產關係就是要平衡收入分配,強調上層建築就要做好頂層設計,做好制度設計,統一思想認識,只有這三個層面相對的處理的合理、統籌安排,那麼這個社會才表現的穩定,反之如果說我們沒有把生產力的部分做好,或者說生產力的要求不去重視反而去強調生產關係的話,這就無異於緣木求魚。

所以社會結構理論也啟示我們,社會穩定也是社會結構的穩定,等於社會要素的「各就各位」和勞動產品的「按勞分配」。所以屬於生產力層面的問題我們一定要下大力氣去解決,但是屬於上層建築層面的問題,屬於政治上、思想上的問題,我們也要分清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決,屬於頂層設計的問題,我們要及時發現,以便進行處理,屬於思想觀念的問題我們就要敞開討論,要統一思想。這是第一個成果。

(二)社會基本矛盾理論

馬克思在《序言》裡邊揭示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第二個成果:社會基本矛盾理論。他指出,社會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活動的現存生產關係或財產關係發生矛盾。於是,這些生產關係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這是其實馬克思在《序言》裡面從動態的角度對社會的運行機制進行的一次描述,就是說,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是最活躍的、最根本性的因素,它的發展就會導致與原來的生產關係和財產關係之間產生矛盾,因為與生產力相比,生產關係具有相對的滯後性,於是如果我們不重視,不注意忽略這種生產關係,或者視而不見的話,那麼社會就會產生動蕩、產生衝突,在極端情況下,社會革命的時代就來了。與此相應,這種信息,這種要求會傳遞這種矛盾,會傳遞到上層建築中去,所以馬克思指出,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

我們看這個矛盾是這樣的,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生產關係的發展,生產關係對上層建築提出了要求,首先生產力是最活躍的因素,它體現社會進步的要求,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具有相對滯後性,必須及時調整和完善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思想觀念。這也就是我們改革的必要性,所以到這個關口就必須改,如果錯過了這個社會歷史發展機遇,那麼我們就要付出慘痛的代價,中外歷史無數次的歷史運動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這就是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規律。

我們要將我們的規律上升到規律層次,就像馬克思所說的,那麼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矛盾不可調和的時候,革命就伴隨而生,這是社會發展的極端形式,革命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表現,當生產和分配嚴重不對等的時候,生產者和分配者的利益嚴重不對等的時候,革命就到來了,它是新舊事物對抗的極端形式,所以我們作為社會治理者,我們都不願意社會出現革命,所以要重視這個規律對社會進行有針對性的或者全面的或者重點進行改革。

所以改革是社會治理的常見形式。它的實質就是理順生產力、生產關係,和上層之間他們之間的和諧關係,目的是解放、發展生產力,弱化社會風險,實現長治久安,那麼改革一般都是漸進式的,所以改革分階段、分步驟進行。

那麼進入這個理論我們看到中國的現實會看到,其實上一輪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為全面撥亂反正,將大家的目光和注意力都集中到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工作上來,但是我們全面撥亂反正第一個是思想路線方面:破除「兩個凡是」,確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第二個是政治路線方面:破除「階級鬥爭為綱」論,確立經濟建設中心論;第三個組織路線方面:破除「四人幫」的影響,確立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就是有這三大方面做保證,所以我們的改革大幕才得以順利拉開。那麼這35年的成就和35年前那場解放思想,真理標準大討論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真理標準大討論好像表面上看起來是思想理論問題,實際上它其實是生產力發展,我們在上層建築意識形態裡面的一個表現。大腦敞開了,思想束縛沒有了,體制僵化沒有了,所以改革的步子才邁開了。所以我們國家才搞活了,把一個封閉的相對封閉的中國變成一個相對開放的中國,把一個相對貧窮的中國變為一個相對富裕的中國。所以小康的目標是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那麼本輪全面改革依然體現了對社會基本矛盾理論的尊重,習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我們提出進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適應我國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變化來推進社會發展。社會基本矛盾總是不斷發展的,所以調整生產關係、完善上層建築需要相應地不斷進行下去。所以社會在發展,我們對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也要進行不斷的調整,這其實是體現對社會矛盾運動的尊重,對規律的尊重。在這個意義上,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這是歷史唯物主義態度。所以說我們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們的指導思想,其實這就是馬克思的魂,這是馬克思主義的脈,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我們要尊重社會主義的發展,那麼我們就必須及時觀察到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制約因素,那麼這些因素我們就必須基於社會性矛盾裡面生產關係、上層建築,哪些具體的要素去把握去進行調整。

所以馬克思在經歷了工人運動失敗以後,在寫完宣言以後,那麼在共產黨宣言馬克思序言當中,在1848-1850年的法蘭西的鬥爭當中,對「兩個必然」有個反思,當歐洲革命運動到來以後,他以為共產主義可以馬上實現。那麼血的事實告訴他,在資產階級社會的生產力正以在整個資產階級關係範圍內所能達到的速度蓬勃發展的時候,也就談不到什麼真正的革命。只有在現代生產力和資產階級生產方式這兩個要素互相矛盾的時候,這種革命才有可能。那麼如果說是在馬克思的時代就是19世紀的話,資本主義可能在一國或者少數幾國擴展自己的生產關係,掠奪原料,然後營銷自己的市場,那麼在今天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經擴展到全球,所以它的生命力依然很長。如果我們藉助原來那種單獨的單純的以為,階級矛盾已經腐朽了、滅亡了,馬上可以就喪鐘敲響了。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必須重視到馬克思晚年對兩個必然的反思,這是有原話的。

對這一點恩格斯也表示贊同,他說歷史清楚地表明,當時歐洲大陸經濟發展的狀況還遠沒有成熟到可以剷除資本主義生產的程度。 1859年·恩格斯在:《卡爾·馬克思<1848-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一書導言》也這麼說。因為他們兩個都是那場運動的經歷者,所以他看到了資本主義生命的頑強性。

所以在《序言》當中馬克思明確提出了「兩個決不會」思想,他的原話是,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所以一個是絕不會滅亡,一個是絕不會出現。什麼呢?第一個是針對舊社會來講的,無論哪個社會形態只要它是歷史的產物,只要它是存在,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絕不會滅亡的,那麼資本主義也是這樣,它的生命力也是擴展,所以它也不會滅亡,這是第一個絕不會。第二個指的是對新事物而言,就是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和生產方式,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也就是說舊事物是孕育新事物的母體,這個過程充滿了鬥爭和對抗,甚至是犧牲或者是反覆,我們不能盲目,不能樂觀,以為好像它是代表先進方向這是一個總趨勢,好像舊事物就會自然滅亡一樣,不是這個樣子的,歷史是連續往前發展的,歷史之間的新陳代謝儘管好像有規律,有階段,但是它中間是連在一起的。新事物和舊事物之間充滿了鬥爭和對抗,犧牲、反覆,所以,人類始終只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任務本身,只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這就是其實馬克思是在告訴我們,不要脫離歷史,不要脫離社會生活,不要脫離社會的物質條件來看待歷史,給自己提出革命或者改革的要求。其實這個話我們可以把它轉化為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不說超越階段的話,不做超越階段的事,這是兩個絕不會給我們的真正的啟示。一定要從當地,我們的實際情況出發來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如果條件不成熟,我們就要等條件成熟的時候再解決。那麼條件成熟了,我們也要及時解決,這就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

(三)社會評價理論

那麼馬克思在序言當中關於歷史唯物主義還交代一個成果,那就是社會評價的標準問題。馬克思指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那麼在我看來這是歷史唯物主義關於社會評價的總觀點。正是因為物質生活的生產是社會發展變革的根本標準,所以,我們必須基於這個基礎來分析各類社會問題、辨析各種社會思潮。那麼尤其放在今天來講,今天的中國由於社會的發展出現了空前的活躍,利益群體多樣化,人們的認識、評價標準多元化,在這種情況下,那麼我們如何堅守自己的信仰立場,如何保持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的,把它作為我們的一個指導思想這樣一個基礎呢?那麼我認為我們還必須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那就是從物質生活的生產出發,把它作為標準也就是我們講的生產力標準。中國社會的進步?迂腐?完全基於我們對物質生活或生產水平的評價。我們想想35年的中國,35年之前的中國是怎麼樣的中國?35年之後的中國是什麼樣的?人民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我們吃什麼?穿什麼?我們接受什麼樣的教育?享受什麼樣的醫療?什麼樣的住房條件?社會的物質總產品、GDP是否增加,我想這都是一個最起碼的問題,我們不能拋開這些對社會進行一些非理性的評價。

所以馬克思在序言裡面也指出,在在考察這些變革時,必須時刻把下面兩者區別開來:一個是什麼呢?是生產的經濟條件,這一方面所發生的物質的、可以用自然科學的精確性指明的變革,也就是社會的進步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變革,另一種是人們藉以意識到這個衝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宗教的、藝術的或哲學的,簡言之,意識形態的形式。

所以我們判斷一個人不能以他對自己的看法為依據,同樣,我們判斷這樣一個變革的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為依據,就是我們不能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要從社會看得見摸得著的精確性的物質方面的變革出發,來看待我們的共濟,看待我們不足,來尋找我們的問題,來看待我們的成績,這樣的話才是歷史唯物主義,是辯證唯物主義的態度。所以我們的看法,我們的依據,我們的觀念,我們的意志,這些都必須從我們的物質生活的矛盾當中去,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現存衝突當中去解釋。我們不能拋開這個矛盾,拋開這個關係,而得出憑空的去想像,或者說出一些不負責任的話,對這個時代,對我們的政治進行批判。

所以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評價歷史人物不能脫離歷史背景,一方面是環境創造人。「個人總是在一定的物質的、不受他們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條件下活動著的。」歷史人物對歷史影響的大小與其面臨的社會條件和歷史任務有關。

那麼反過來說,人創造環境。歷史人物可以加速或延緩歷史進程。正是因為「秦始皇」、「拿破崙」、「毛澤東」、「鄧小平」的思想和行為符合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發展要求,所以,他們才被視為時代偉人。那麼我們再往前推,我們可以為今天這一講的之初,馬克思17歲在自己的中學畢業作文裡面指出,我們要為人類而工作,我們就不會享受到有限的自私的可憐的樂趣,那時我們的幸福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在悄然無聲的存在下去。面對我們的骨灰,那麼高尚的人們會撒下熱淚,我們想想這些歷史偉人、這些時代偉人,就是因為他們把握到了社會歷史發展的要求,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發展要求,所以他們勇立潮頭,引領時代發展,從而開闢了一個歷史新時代。那麼作為個體來講,或者作為組織來講,我們學習歷史唯物主義等等也就是要將自己融入歷史發展的大要求、大潮當中去,從而起到參與時代,引領時代,見證歷史,參與歷史,創造歷史這樣一個作用。我覺得這是學習歷史唯物主義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那麼在此意義上我們可以再回到之前,對當年的 「摸論」的再認識,這句話是陳云:「1980年12月中央工作會議的講話」指出的。他說,我們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穩。因為我們的改革,問題複雜,不能要求過急。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論研究、經濟統計和經濟預測,更重要的還是要從試點著手,隨時總結經驗,也就是要『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我們要動起來,光講數據,光講理論研究不抵用,所以我們必須要伸開我們的雙手,邁出我們的腳步,一步步往前走。

鄧小平曾經也指出,他說 我們現在做的事都是一個試驗,對我們來說,都是新事物,所以要摸索前進。那麼我們可能想像一下,35年之前的中國當時我們是怎麼樣的情況?在7 0年代初80年代末的時候。所以我們除了將腳伸進看不清腳的河水當中,我們去摸索的時候,我們找不到其他辦法。所以我們就必須靠自己,那麼前提是要解放思想,在這基礎上摸著石頭過河,行不行?我們先幹起來再說。所以鄧小平同志始終在鼓勵我們,改革開放要大膽的闖,大膽的試,錯了沒關係,但是最重要的是總結經驗。

同樣對他的「貓論」我們也要理性的認識,那麼這是有背景。最初是為了解放思想,搞活經濟。我們不能拋開當時的背景,拋開當時的歷史背景來單純的講這個東西,有多少好,有多少壞,進行不合理的加持循環。而且還是有底線。前提是愛黨、愛國、團結和發展,它不等於「有奶便是娘」的機會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所以現在這個中國的社會發展,社會思潮多種多樣,這當然是社會保持活力的一個表現,也是好事。但是我們不能用多樣性掩蓋我們的統一性,我們對基本的東西,起碼的東西的判斷。對已經成為定論的東西,然後進行無理化,進行無理的炒作,或者進行篡改,我們不能拋開歷史,拋開現實,拋開歷史的要求來否定歷史,或者說來偽造歷史。

那麼在今天認識本輪改革我們依然要遵循歷史唯物主義立場,習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我們黨現階段提出和實施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之所以正確,就是因為它們都是以我國現時代的社會存在為基礎的。那麼這個時代是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的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儘管現在中國的經濟總量是世界第二的,但是我們這個總量之後有不平衡,有差異性,有不協調,所以我們還必須新一輪的改革,從而要進行有質量的發展。

那麼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是從我國現在的社會存在出發的,社會存在決定意識,如果說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是關鍵的話,是意識的話,那麼這個意識來自於我們對現在的社會存在的判斷。對社會存在的把握,是從我國現在的社會物質條件的總和出發的,也就是從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要求出發的。所以我們在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各項內容基本精神的時候,必須要對我們國家的國情、區情、省情、市情、縣情結合起來進行認識,進行落實,而不是一方面學精神,另一方面在實際情況當中又那個東西放在一邊。社會存在決定意識,所以我們在理解中央精神,在落實中央精神的時候一定要把精神,但是同時更重要的事,是要和我們的實際出發,要和實際情況相結合,不能學理論和做實踐脫離開來。

(四)社會形態理論

那麼在序言當中馬克思還表明了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第四個成果:這就是社會形態理論。簡單來講兩個方面,一個是「四形態」論,一個是「兩形態」論。什麼呢?就是關於人類歷史發展的幾大形態?

馬克思首先依據生產方式的演進,提出「四形態論」,他說,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希臘羅馬的、封建的、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作是經濟的社會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在這段話當中關鍵詞是經濟的社會形態,那麼關於人類歷史我們有好多標準進行分析,進行劃分,歷史的寫法可以有好多種,寫作歷史的原則也可以有好多種,但是在歷史唯物主義的意義上,歷史必須按照經濟的生產方式來進行寫,那麼在此意義上,那麼原始社會的生產方式和封建社會的生產方式、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方式和共產主義的社會的生產方式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在具體的年份上可能略有差異,略有出乎,但是佔主流,佔主導地位的生產方式的樣態,我們在心裏面必須清醒。那麼原始社會比如石器時代,我們靠打制石器,那麼在封建社會,我們靠鐵器,那麼資本主義社會明顯靠機器、大工業。那麼相應於勞動工具變革相適應的是,那麼我們的經濟作用方式也不一樣。比如像物物交換是怎麼樣的?那麼靠什麼物。貨幣的產生髮展,它的樣式和變化都不同。

那麼第二個馬克思是依據生產關係的性質,提出了「兩形態」論,馬克思指出,資產階級的生產關係是社會生產過程的最後一個對抗形式。人類社會的史前時期就以這種社會形態而告終。這就是兩個形態理論。我們可以把迄今為止的人類歷史分為兩段,一段是人類的史前時期,這個是在馬克思意義上講的,就是人的貽患事情,包括資本主義在內的整個人類歷史,那麼馬克思也指出了我們生活在奴役當中。那麼最初的話,比如我們定位自然,自然的力量過於強大,人的力量過於渺小,過於微弱。所以我們必須敬拜天,敬拜神,對吧。到了後來人的生產發展,人的眼界開闊了,人對自然的認識加深了,所以人的人類生活開始發展起來,開始繁複起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人類的歷史開始多樣化,豐富化,各個民族都在創造歷史,物質成果也增加了,文明形態也增加了,我們的服飾、我們的飲食,我們的建築,我們等等文化都發展起來了。但是馬克思看到在這種情況下,人依然沒有得到自由全面的發展。人要麼活在物的奴役和壓迫當中,要麼活在人的奴役和壓迫當中。那麼在馬克思的眼中,資本主義其實就是表面上看是物和物的關係,實際上是人和人的關係。所以他要結束這種資本對勞動的統治,結束資本家對工人階級的剝削,結束這一社會現實,最終過渡到真正的人類歷史。那麼真正的人類歷史就是共產主義社會,這是馬克思對人類歷史的發展提出了一個兩個形態的理論。

其實兩種理論,兩個視角!我們可以看到從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再從資本主義社會到共產主義社會一條線,和馬克思所講的人類的史前時期和真正的人類時期是一致的,只不過是劃分的標準不一樣。前一個是依據生產工具、勞動工具,或者是經濟的社會形態進行劃分。第二個是我們依據人的發展方式,科學發展為什麼以人為核心呢?因為人是生產力當中最活躍的因素,人是社會的歷史的主宰,人是人類史的主宰,人是自己命運的主宰。我們的發展最終是為了人的發展,而不是多造一些高樓,多造一些大廈,所以人的發展和物的發展必須結合起來,所以這兩種視角也啟示我們,對待馬克思這樣的態度。我們在評價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時候,學習馬克思理論,繼承他的理論的時候一定要知道他,他是什麼理論,講的是什麼問題?針對的是什麼問題?而且他講的這些問題,這些觀點,他背後的標準是什麼?不同的理論可能是不同的觀點,不同的標準得出來的,我們不能使用這個,否定那個,也不能說以點帶面以偏代全覺得就這一個東西就全部都是馬克思主義的,這是一種歷史的態度。

三、《<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的理論價值和當代意義(一)《<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的理論價值

那麼今天這次課的第三部分我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序言》的理論價值和當代意義,那麼序言是一部很重要的著作,它是馬克思晚年所寫的。那麼它首先表明了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立場,恩格斯指出這個原理不僅對於經濟學,而且對於一切歷史科學都是具有一個革命意義的發現。比如說在序言當中馬克思說,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在歷史上出現的一切社會關係和國家關係,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論觀點,只有理解每一個與之相應的帶來的物質生活條件,並且從這些物質條件中被引申出來的時候才能理解。這就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原來,也就是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什麼原理呢?就是社會生產力、生產關係,社會基本矛盾這個理論。它不僅是個發現,而且我們要善於這個發現來指導我們的生活,指導我們的認識。

第二點它是糾正唯心主義的思想武器。首先作為正面我們要利用這個歷史唯物主義,要正面的研究、分析社會,要指導我們的行動和思想,另一方面告訴我們要防止唯心主義的片面的、機械的、簡單的、僵化的看待問題。那麼恩格斯也說:「這個原理看來很簡單,但是仔細考察一下會立即發現,這個原理給一切唯心主義,甚至最隱蔽的唯心主義當頭一棒。關於一切歷史的東西的全部傳統和習慣的觀點都被這個原理否定了。」那麼歷史唯物主義的對立面是歷史唯物主義,那麼歷史唯物主義要求從現實的人,現實的人的生產,現實的人的需要以及為了這些需要而導致的生產和交往,這件事情出發來認識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命名,認識人們之間的經濟關係,認識人們之間的政治關係,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我們只有從這個基礎上,來認識人類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內在機制,我們才能得出符合實際情況的,能夠指導我們下一步發展的理論和指導原則。反之我們從抽象的、神秘的、主觀想像的這些東西出發,這些抽象的理論原則出發來指導我們的實踐,來給歷史,給社會提供分析方法的話,那麼我們只能得出脫離實際的結論。如果用這些理論也指導我們的實際的話,那麼我們只能走向錯誤,走向片面。

第三個這個理論有鮮明的階級立場,列寧曾經指出:「只有馬克思的哲學唯物主義,才給無產階級指明了如何擺脫一切被壓迫階級至今深受其害的精神奴役的出路。只有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才闡明了無產階級在整個資本主義制度中的真正地位。」那麼馬克思是一個哲學家,他是一個理論家,他是一個思想家,但是他的思想和理論是有現實針對性的。他是服務於社會的大多數人,那麼在資本主義社會它是主要針對廣大的窮人和廣大的無產階級,社會的弱者那些社會的邊緣人群。那麼他們的勞動和收入之間不對等,嚴重不對等。所以馬克思認為只有首先看清資本主義的秘密,然後在揭示剩餘價值存在秘密,然後最後揭示階級在這個社會的地位,這是我們來批判資本主義,來超越資本主義的一個前提。所以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它不是泛泛而談,而是針對一般的人類歷史。人類社會以外的歷史比如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是怎麼發展的?那麼這個原理和當代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僱用勞動是怎麼產生的、私有財產是怎麼產生的、異化勞動是怎麼回事、剩餘價值是怎麼回事、剩餘價值的新形式什麼,所有一些都是馬克思理論處於的現實感,這種現實感是告訴無產階級自己的階級地位,自己的經濟處境。

所以我們在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時候,學習歷史唯物主義的時候,一定要善於把它的階級性和科學性結合起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要求。所以我們讀馬克思的著作,不能只讀《共產黨宣言》,不能只看到階級鬥爭,也要看到階級與鬥爭理論,《共產黨宣言》背後的科學性,階級鬥爭白熱化其實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白熱化的表現。從這個一般原理出發才有了這個激烈的社會鬥爭,所以在此意義上我們一定要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的科學性和階級性結合起來,把它的現實性和人民性結合起來,而不能只抓住一個方面就認為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全部,否則我們就犯形而上學的錯誤。

第四點序言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它是41歲的馬克思對自己大半生經濟學研究過程的總交代。在馬克思所寫的關於歷史唯物主義的諸多著作中,它最明確、最全面、最權威,它是後人考察馬克思一生的思想發展、邏輯進程、理論成就的經典文獻。因為它代表馬克思在序言當中提出了兩個絕不會,代表對共產黨宣言發表時期的工人運動蓬勃發展的時候,馬克思對兩個必然的一種清醒冷靜的分析。他回到圖書館,回到大英博物館以後,然而資本主義也發生了新變化,所以他結合新的材料,然後自己的經驗和教訓提出的更具科學性的,更具理性價值的兩個絕不會理論。所以最好的辦法,如果我們要讀馬克思著作,要把序言和宣言結合起來讀。如果說宣言兩個必然揭示的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發展趨勢,對人類未來發展方向的一種總的判斷的話,那麼宣言,序言所揭示的是產生這種趨勢共產主義產生這種過程的漫長性,曲折性,一種理性的分析。只有把這兩部著作結合起來,我們才能得到更加全面的馬克思主義的立場。

(二)《<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的現實意義

那麼下面我們再來討論一下,《序言》的現實意義。在我看來這篇序言的現實意義主要表現三個方面,其中前兩點最重要。第一個是我們要從規律層面把握髮展生產、推進改革、維護穩定之間的關係。第二個要從科學層面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本質,這是當代中國最大的政治。第三點我們要弘揚馬克思那種踏實、勤奮、求真務實的治學精神,弘揚要創建學習型政黨。我們分別來看一下。

關於第一點,我們必須走科學發展之路!當前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我們一定要理解科學發展觀提出的必要性。那麼科學,意味著實事求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中國最大的實際。貧窮往往只有一種或者貧窮往往是相視的,但是富裕可以有很多種。我們已初步告別貧窮,但是,如何將富裕全面化、長久化?這顯然是更為嚴峻,更為深遠的問題。科學發展觀在這方面顯然能夠給予我們很好的指引。因為科學發展觀更加強調以人為本,強調科學發展,強調和諧發展,強調統籌發展,強調協調發展。所以,如何落實科學發展觀顯然是一個十分緊迫的問題。科學發展觀已經提出10多年,但是,受GDP主義影響,許多行業和部門依舊自行其道,這恰恰是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巨大障礙,也是影響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巨大障礙。

那麼我們也可以在網路上經常看到,各種各樣的吐槽,其中有一條,這是近幾年我們關於人和自然環境的關係,第一張圖,我們在新聞上也有報道,我們在海洋捕撈過程當中,我們知道漁網密不透風,直接連撒下去的魚苗都撈乾撈盡了,直接割斷了自然與生態之間的平衡,所以我們把海里的東西吃光吃絕了,把地里的東西吃光吃盡了。

第二個這是礦山開採,濫采亂伐,大煤礦小煤礦,各種各樣的礦山資源被開發,最後導致這種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修復,有的時候可能無法修復,那麼有時候修復起來非常漫長。這是一種,這非常形象的說明我們的一些思維。

所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如果我們把地球扭幹了,把地球榨乾了,我們還能去哪裡?有人可能會開玩笑說,我們上可能會去月球,這個目前看來只是個空想,而且只是對少數的科學家,專業人士才能起作用,而且成本太大,所以與其這樣還不如保護我們的地球,守住我們地球。所以我們看到一些可喜的變化,就現在敢於向自己的慾望說不,就前兩天廣東我們政府出面大規模的銷毀了6.1億噸非法象牙及其製品。這個事情在網上評價很高,也說明我們敢於向慾望說不。這是關於發展,所以發展我們都支持,但是什麼樣的發展這顯然是更深層次的問題。

第二是不失時機地深化改革,那麼改革是為了發展,這是我們的出發點,我們不是單純為了改革,改革其實是為了實現中國社會,中國人民更為幸福,更為美滿的生活,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我們的全面小康。

但是改革要靠內因起作用,我們要激勵和發揮人民的積極性、創造性。而不是說某個領導幹部或者某一個群體,某一個組織,某一各方面的改革,本輪的改革要充分發揮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只有人民做主體,我們的改革才會聲勢浩大,我們的改革才能更加徹底,更加全面。所以對於本輪改革,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聽口號,宣傳口號,開會議,發文件這些層面,要真真正正研究中國社會在2020年之前,我們要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我們還要哪些方面結合自己當地的實際情況,還從哪些薄弱環節,哪些老大難問題,哪些是新問題。

第三個改革要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這就是涉及到改革的條件問題,條件不成熟的我們要麼等待,要麼創造條件,要麼學習借鑒,所以呢說法要多樣,但是我們態度要端正,要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否則我們要把問題越鬧越大。

第四點是要保住歷史、保住特色。我們的改革是一種連續性的改革,而不是僅僅把好東西全部搬過來,而把自己的歷史和特色給它割除掉。

第五點是切忌用落後的觀念、機制管理先進的經濟。所以社會在發展,我們的思想也要與時俱進,一定要看到火熱、鮮活的社會生活,對我們的思想觀念、體制機制方面提出新要求,嚴峻要求,要把這些要求自覺的把我們思考問題的重點,思考問題的核心,把這些問題的要分析清楚。從而建立新的,更有效的體制機制,從而為我們的改革,我們的發展保駕護航。我想這是本輪改革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我們可以看到在新一屆領導集體在改革問題上的決心非常巨大,比如說習近平同志曾經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

那麼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所以我們要把一個落後的中國變成一個先進的中國,變成一個現代化的中國。所以我們在國際上的形象,我們在國家的發展,發展的結構,我們發展的方式,發展的理念都要進行全方面的變革,當然改革是有風險的,改革也是會遇到阻力的,這無數次的證明說明了這一點。

那麼這些困難,大概只有這幾種,比如說體制慣性之難:改革一定會在之前長達7、8年的體制依賴當中,那麼會形成一些我們對體制的依賴,那麼這種依賴會產生什麼心裡呢等候觀望,所以這一輪改革雖然我們是從上到下強調,在貫徹,在落實的,在宣傳的改革,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異口同聲的,能夠不約而同的和中央站在一起。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重視,需要看到這種體制貫徹的問題。

第二還是行業整合之難:比如說部門權益整合,那麼中央也看到了改革有對己的利益的調整,要破除利益固化的問題,那麼在這動乳酪的過程當中,必然會產生對改革的阻撓,或者說不理解,或者說不支持,或者說不配合,這些都是存在的,我們要白交驚嘆。所以做好解釋、協調、配合工作,那麼在民族的大利益面前,小利益服從大利益,當然這中間相應的建設體制機制、建章立制,將改革落到實處,才有權責界定姿態,比如說一把手政治,還有不作為和亂作為的現象。我們以改革的名義最後實際干出不利於改革發展的事情,這都是我們要制定政策,頒布文件要經過反覆討論的。

所以一定要把權力和責任分清楚,比如說市場和政府之間,政府的職能部門和相關部門之間,要害部門和非要害部門之間,主要領導和非主要領導之間,權力和責任這個權力的邊界怎麼劃分,這都是我們要在改革當中要解決的問題。

還有利益整合之難:新舊利益主體之間的博弈甚至對抗,那麼改革改革如果我們一方面要服務於經濟轉型,社會治理體系的現代化,那麼必然是原來一些舊的利益主體就會出來阻撓,那麼就新的一些利益主體,這些利益主體的對抗我們也要注意到,及時做好防範和預防工作。

還有第五點信息對稱之難:比如說我們這次改革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那麼市場的作用擴大以後,那麼政府的作用會受到影響,那麼我們如何避免這種市場經濟這種天然的一種趨利性和政府的監管之間這種「躲貓貓」的現象。我們是要發揮更好的政府作用,但是政府和市場是兩個主體,兩個主體分為兩種本質,那麼市場的趨利性和政府的公益性、服務性之間怎麼定位,由此而來的信息如何對稱、溝通和共享,這也是一個困難。

還有對應之策,那麼對這些困難面前,改革出現困難是非常正常的,我們是為了實現這個社會更好的方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為了實習人民的幸福,所以在此意義上有困難很正常,克服困難也是應該的。在此情況下,我認為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有怎麼幾個舉措,第一個是態度要明確:這輪改革是必須改的,如果不改我們就要落後,所以說到底是我要改不是別人要改,是我們,要發揮自己改革的主動性,積極性,所以我們是說到做到。

第二個本輪改革的眼界要寬廣:我們不要過多的執著於或者糾纏於為什麼要改革,或者說我們要改革哪些方面。這輪改革是我們有理論支撐,像序言裡面講社會基本矛盾裡面這個運動,如果你不及時的改革的話,那麼你生產力的發展提出對生產關係的要求,對上層建築體制的要求,如果不改革的話,那麼這個社會就會出現不穩定,所以要必須改革,這是理論的依據。那麼歷史的依據是我們就是因為改革才取得了成績,如果不改革我們這個從1841年以來中華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和壓迫,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們其實為中華民族更強的屹立於世界民族之列,屹立與世界的東方,我們有一個民族復興偉大的中國夢。還有現實就是現代的中國,在整個世界經濟貿易格局當中中國所處的地位,我們所處的產業鏈條,我們所面對的競爭壓力等等這些東西都必要要求改革來自於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等方面。所以我們眼界一定要寬廣,還有在未來的意義上,如果不改革,如果我們固步自封,守著這個已有的成就,那麼顯然這是對歷史不負責,對未來不負責,對人們不負責。

但是本輪改革也不是隨便改:應該改的領域比如說在重要領域、關鍵環節,國有企業改革,稅制改革、城鄉一體的問題,這就是制約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我們必須改。但是什麼東西不能改:比如說我們的國家的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會的政治制度,還有黨的領導,這些東西是不能改的,不是說全面改革不是說什麼東西全部不講原則的,不講底線的。

還有方法要穩妥,我們的改革方法從來都是先試點—總結—再試點—再推廣,這種循環往複的過程,這是積極穩妥的改革。所以改革首先要找准癥結,找准問題所在買第二個是創造條件,在這種基礎上我們對症下藥,只有問題解決,只要中國社會推向前進。

還有舉措要適度:既要防止過快也要防止過慢,過快的改革條件不成熟,思想跟不上往往會適得其反,過慢的改革會延誤發展機遇,會錯過戰略發展機遇期,那麼我們的民族夢,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會被滯後。

關於穩定方面,當前全黨上下都在貫徹落實群眾路線,進行群眾路線教育,我認為走群眾路線最靠譜的是「維穩」,走群眾路線最靠譜的是「維穩」。那麼我們看兩張圖就很明顯的表現出來,一個是我們被動的維穩,哪裡有火源,哪裡有火苗,我們就往哪裡噴。另一方面走到人民群眾中間和人民達成一片,連成一體。發揮人民群眾的這個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形成團結一致萬眾一心的這樣一種局面,這是改革和發展需要的一個大環境。所以我們要黨性和人民性天然的聯繫在一起,馬克思主義講的就是人民的大多數人的利益問題,而不是少數的,少數部門的幾個人的利益。所以我們要相信群眾,要依靠群眾,我們要為群眾辦實事,發自內心的把群眾放在心上,去想他們所想及他們所及,這樣的話,我們走到哪裡群眾會保護我們,去支持我們,所以廣大黨員幹部一定切記不要把自己和群眾隔開來、分開來,更不要高高在上。

所以維穩,穩定也是我們一個發展前提。維穩要有原則:合理、合法的訴求我們要予以保護,那麼無理、非法的要求我們要堅決排除。我們也要有方法化被動為主動、以情聚人、以理服人,維穩要有科學的機制:比如我們要做到軟硬結合,要建立相應的機制,信息溝通機制、財物保障機制、幹部考評機制、心理疏導機制等等這些機制,這是我們維護穩定的一個機制建設。

所以在我看牢發展、改革和穩定之間,相輔相成,發展中有改革,改革中有發展,穩定中有發展,穩定的環境有利於發展,那麼發展起來又有利於穩定,所以這三者是相輔相成的。這是第一個現實意義就是從規律層面把握改革和發展、穩定之間的關係。

第二個現實意義就是我們從科學層面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本質,那麼當前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是當今世界兩種主要的生產方式和社會文明類型。那麼在序言當中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命運也進行了揭示,而中國現在依然在堅持社會主義,但是我們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事業。如何理解這些問題呢?

我認為首先我們不要低估資本主義的自我調解和利益,馬克思說任務本身只有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和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過程當中才會產生。資本、資產階級的生產關係在社會生產關係中最後一個對抗形式,這裡所說的對抗不是指個人對抗,而是指從個人的社會生活條件中生長出來的對抗;什麼意思呢,就是資本主義社會會存在的社會條件依然存在,這些社會條件有利於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更強的生命力,所以我們不要盲目樂觀。但是,在資產階級社會的胎胞里發展的生產力,同時又創造著解決這種對抗的物質條件。」這就是事物的兩面性,我們既要看到主要方面,也要看到次要方面。既要看到趨勢也要看到過程。所以我們首先先要向人家學習,畢竟資本主義代表著在歷史當中文明發展先進方面。

所以當年鄧小平也曾指出我們學習和利用資本主義國家一切有用東西時,思想要更解放一些,膽子要更大一些、步子要更快一些、辦法要更多一些,而不要被「姓社還是姓資」問題的抽象爭論束縛住自己的思想和手腳,邁不開前進的步子。因為學習和利用這些有用的東西,不存在『姓社姓資』問題,但只要有用,有利於人民生活的發展,有利於我們的三個標準,那我們就要大膽的採用,它們是人類社會共同創造的文明成果。」所以我們不要被『姓社姓資』問題的意識形態所困擾和束縛。只要有利於中國社會的發展,只要有利於中國社會進步,我們就會大膽的學,大膽的闖。所以鄧小平說:「社會主義」就是「共同富裕」。「一個公有制佔主體,一個共同富裕,這是我們所必須堅持的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相比,我們就是不搞兩極分化,我們要共同富裕。」

所以必須實現「先富」和「後富」的關係。鄧小平曾經在1993年指出「分配的問題大得很。少部分人獲得那麼多財富,大多數人沒有,這樣發展下去總有一天會出問題。分配不公,會導致兩極分化,這個問題要解決。過去我們講先發展起來。現在看,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所以我們要看到成就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們的大戰略,鄧小平同志當年我們提出的三步走戰略,先富、共富、後富的原則。那麼今天我們的改革,一方面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我們還有一個共富的任務,還有個後富的問題,所以既要釋放紅利也要分配紅利也是意識唯物主義的態度。分配問題和生產問題、消費問題必須要解決的很好。生產周期和分配周期分別要對等起來,否則社會要出現問題,否則我們的發展成果就會被消費或者說被葬送掉。

那麼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解是這樣的,首先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不公平的發展,非正義的發展我們是不要的。第二個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你看到我們新一屆的中央領導集體也是依然研習了我們的三步走戰略,依然研習了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概括;而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人和人的和諧,人和自然之間和諧,我們不要在衝突上,不要在強烈當中來發展;而和平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所以說我們在國際社會上,我們不是依靠暴力,不是依靠霸權來發展,我們是走和平發展的道路,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重要維度。

所以社會主義是人間正道,鄧小平曾經說 「我相信,凡是符合最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受到廣大人民擁護的事情,不論前進的道路上還有多少困難,一定會得到成功。」那麼在這個意義上,他和馬克思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本質和精神是高度一致的。因為我們是為大多數人謀福利的,所以有困難一定會克服,沒有困難是不可能的,但是有困難,我們一定會得到民眾的擁護,因為我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所以社會主義是人間正道。

序言最後一度段就是第七段落馬克思表明了治學精神,他說,我的見解,不管人們對它怎樣評論,不論它多麼不合乎統治階級的自私的偏見,卻是多年誠實研究的結果。但是,在科學的入口處,正像在地獄的入口處一樣,必須提出這樣的要求:這裡必須根絕一切猶豫;這裡任何怯懦都無濟於事。馬克思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所以當社會現實的發展佐證了他的理論,不正確的時候,馬克思馬上回到博物館開始研究新材料,解決新問題。所以在序言當中提出了兩個絕不會。

那麼學馬克思主義,為了信仰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曾經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那麼馬克思主義歷史和現實都證明馬克思主義能夠指導我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當中取得一個有一個的成績,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所以我們要信馬克思主義,這是歷史得來的結論,但是信仰不能代替學習。我記得列寧在《青年團的任務》中給青年說過這些話,他說:老一代人的任務是推翻資產階級,新一代人面臨的任務就比較複雜了。年青一代的共產主義者應當在這塊地基上建設共產主義社會。你們當前的任務是建設,你們只有掌握了一切現代知識,善於把共產主義由背得爛熟的現成公式、意見、方案、指示和綱領變成能把你們的直接工作統一起來的活生生的東西,把共產主義變成你們實際工作的指針,那時才能完成這個任務。所以有信仰還不夠,我們還要學習,要把這些學習轉化成能力,這才是馬克思主義的立場。

所以你們看,我們會注意到這819講話當中,習近平同志指出黨員要堅定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信仰;要把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看家本領,要老老實實、原原本本學習馬列。第二點還是年輕幹部尤其要抓好理論學習,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解決問題,堅定理想信念。所以信仰和本領是聯繫在一起的,信仰和知識是聯繫在一起的,我們學知識,堅定信仰同時我們要運用這些知識來分析中國的改革問題,這是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落腳點,而不是僅僅說學完拉到,應付考核。所以一方面我們要學著作,要學精神,另一方面我們要把這些東西轉化為觀察、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說序言當中社會進入矛盾理論,那我們如何用這個理論來分析中國的歷史,分析中國的現實,分析中國這輪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這是我們學序言的應該有的一個基本意識。

所以這節課其實可以用十六個字來概括,首先是走進經典,來感受這部經典著作的基本內容和思想魅力,重溫理論,重溫歷史唯物主義關於社會存在的結構理論,關於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理論,關於社會評價的標準理論,那麼目的是為了有兩個,第一個是堅定信仰,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科學性的信仰,對馬克思主義人民性的信仰,對馬克思主義現實性的信仰,還有最後落腳在現實上,就是用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理論,這些基本精神來分析我們的現實,來找準定位,來找准我們重要戰略機遇期,來抓住機會,來促進改革,來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英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導言-Part IV
淚痕春雨漫評唯物史觀 犧牲精神普遍存在的原因
淚痕春雨漫評唯物史觀 不同的生產力階段 同一地區的價值是不同的

TAG:經濟學 | 歷史 | 經濟 | 政治 | 政治經濟 | 政治經濟學 | 批判 | 主義 | 歷史唯物主義 | 序言 | 權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