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力防「八旗子弟」蛻變咋約法三章?
中國古代將治家與治國聯繫在一起,因為在以家族為本位的社會裡,家旺國必興旺,治家就是治國。自古中國,皇親國戚一向擁有至高無上的特權,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人為官,幸福全家。然而,一代偉人周恩來卻迥然不同,為啥他甘當人民的孺子牛?
雖然周恩來離我們遠去35年,但人們一直未淡忘他為人民服務的身影,一曲《綉金匾》的呼喚依然在耳旁回蕩,希望在天堂的總理能夠聽到我們的心聲:「周總理,我們想念您。」周恩來在治國與治家的關係上,為我們今天的黨員和領導幹部立了一面鏡子。
從周恩來言行上,我們能深刻地體悟到治家的重要性,周恩來不能容忍親屬搞特殊化,同時也要求領導幹部要過「親屬關」。周恩來經常向自己的親屬強調:「不要因為我是總理,就自認為有什麼特殊,造成不好的影響。上幾代,周家是個封建大家庭,你們要自覺改造自己,不能學八旗子弟。」
在周恩來二十多年的總理生涯中,周家逐漸形成了「十條家規」:一、晚輩不準丟下工作專程來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順路時去看看;二、來者一律住國務院招待所;三、一律到食堂排隊買飯菜,有工作的自己買飯菜票,沒工作的由總理代付伙食費;四、看戲以家屬身份買票入場,不得用招待券;五、不許請客送禮;六、不許動用公家的汽車;七、凡個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別人代辦;八、生活要艱苦樸素;九、在任何場合都不要說出與總理的關係,不要炫耀自己;十、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這十條家規是周恩來高尚品格的真實寫照,也展示了共產黨人處理家事與國事關係的崇高境界。
不妨看看時下的官場,可以這樣說,有的領導幹部不但自己搞特殊化,也縱容其子女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搞特殊化,再也不用遮遮掩掩,再也不用羞羞答答。一些地方政府存在制定政策先考慮特殊階層,安排工作提職晉陞把親屬和「圈子」里的人放在首位,把辦公樓蓋得像宮殿,把招待所修得像五星級賓館,坐著豪華轎車,吃著山珍海味,在群眾面前擺譜兒,抖威風,必然脫離群眾,其結果必然是權力失控、行為失范、決策失誤,禍國殃民。像這樣的領導幹部早把「永葆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的告戒拋到九霄雲外了。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在我國提倡年輕化的進程中出現了大量「官二代」擠入政壇,有相當部分「官二代」已經身居高位,在全國也具有相當大範圍的普遍性。近幾年,又出現了很多「富二代」利用其父輩積累的財富,要麼在國內名校拿到較好的學歷,要麼留洋印上一個「海歸」,甚至不惜用金錢換來一個MBA等高學位,他們憑藉超越常人的財力迅速在各級政壇暫露頭角,不難看出政壇上「官二代」、 「富二代」近親繁殖現象越來越嚴重。
古人云「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對我們今天的各級領導幹部而言,其言行舉止在群眾中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其品行作風代表黨的形象,如何真正做到「正人先正己」?在「官德」培育上,體現在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的「三實」精神;在人生價值上,體現在先憂後樂、助人為樂、知足常樂的「三樂」情懷;在勤政廉政上,體現在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的「三常」要求;在黨的作風建設上,體現在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三大作風。
俗話說,官者,公僕也。從周恩來身體力行的「十條家規」看,周恩來總理是黨風的楷模、治國的典範,同樣也是治家的榜樣。他對親屬的要求與教誨的點點滴滴,體現了一名真正共產黨員的本色。因為周恩來視人民為自己的衣食父母,所以「想念周總理」的呼聲才能響徹雲霄。周恩業的步調一致到底讓哪些領導幹部為之汗顏?常言道,在其位,謀其政。一個領導幹部對伴侶、對子女、對親屬的清規戒律能夠反映出他對黨的忠誠度,一個領導幹部若不能正確處理好家事,又如何能處理好政事、國事呢?(宋丞策)
推薦閱讀:
※清朝的八旗制度究竟怎麼回事?
※八旗與清初政局
※清朝八旗排序演變過程是怎樣的#
※本人滿族,漢姓白。世居北京朝陽門內,祖墳聽爺爺講在東直門外。不知道老姓和旗屬是什麼。忘各位大神解惑。?
※八旗制度研究述略
TAG:八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