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醫專家群關於頸椎病的專題討論(二)

編者按

美國中醫校友聯合會(TCM American Alumni Association—TCMAAA),主要是由從中國各正規中醫院校的畢業生並在美國的行醫的代表的各校友會組成的聯盟組織。

這個組織包含了很多學有所成的知名學者,專家,教授,都是在不同專業領域的領軍人物。他們主要利用美國中醫微信群作日常的學術交流平台,除學習經典,技法交流,病例分享外,他們還舉行很多高水平的學術講座,專題討論。

《中醫藥導報》公眾號專題推出由TCMAAA田海河會長、魏輝老師、歐陽暉老師主持的「頸椎病專題討論」。上一期,我們發表了嚴興華教授、樊鎣博士的發言,這一期,帶給大家的是陸飈老師以及劉寶庫老師的精彩言論。


頸椎病的針灸治療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陸飈 Biao Lu

作者簡介

陸飈,師從楊甲三、鄭魁山老專家,頗得真傳,結合自己三十多年的經驗,獨樹一幟,形成了大道至簡的針灸風格,尤其是扎跳的特殊得氣手法,效果彰顯。他在北中醫美國群、美國中醫聯合群、國際中醫聯合主群里都是受人尊重的大專家,人人尊稱他為「陸老」,他在全美巡迴演講,到處轟動。


頸椎病的病因病機

頸椎病是一種無菌性炎症引起的軟組織粘連水腫,繼而影響到骨骼神經血管等各種組織結構的一系列病理反應。那麼身體為什麼會產生無菌性炎症?除了外傷,慢性勞損等原因,中醫認為有外邪侵入因素。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即便是有外傷病史,外傷損傷了局部組織,使得局部組織抵抗力下降,也更容易誘導發生外邪尤其是風寒濕,所謂的痹邪侵入局部組織如肌肉、筋膜、肌腱、血管、骨骼、神經等組織,而成為內經中所描述的肌、筋、脈、骨痹等痹證,即五痹。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外邪,單純的外傷恢復很快,而且疼痛程度有限。組織形態學上的改變,都是基於外邪入侵後逐漸形成的病理反應。並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先有組織形態上的改變然後產生疼痛。好比上呼吸道感染,是先有病毒,細菌的侵入才產生的一系列的上呼吸道粘膜的充血水腫。病毒細菌離開機體了所有炎症就消失了,而不是反著來的。

頸椎病的治療

本病的治療方法豐富多樣各有各的優勢,如手法複位、中藥內服、藥物外洗、拔罐艾灸、刮痧運動等。我們這裡只想談一下針灸治療,針灸治療的方法也很多,如遠端取穴、局部施針、阿是、溫針等。我們的治療以簡單容易為主,主要取肩井為主扎跳,行使溫通或燒山火手法,使局部出汗,或只是扎跳通電。一般短期及遠期效果顯著,副作用有限,病人痛苦小。膽經的這個穴位可以疏散風寒,解表驅邪。膽經主骨所生病,本身又有補腎的作用,扶正驅邪兩相宜。

頸椎病的保養

本病一定要注意工作姿勢,注意避免著涼,運動,以及飲食起居,睡眠的保證調節都很重要。

針刺松解術治療眩暈型頸椎病經驗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劉寶庫 Baoku Liu

作者簡介

劉寶庫,針灸博士,主任醫師,生於1965年,1988年畢業於長春中醫藥大學針灸骨傷專業,早年師從針灸名家劉冠軍、紀青山、王富春、骨傷名家劉柏齡。臨床後又師承上海名醫朱南山之曾孫--香港名醫、拉筋術創始人朱增祥、針灸手法名家張縉、上海針灸臨床家林其雄。畢業後在吉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軟傷科從事硬膜外麻醉下手法複位結合上海宣氏軟組織松解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針推結合治療頸、肩、腰、腿等運動損傷。 1992年來美後,為探求針灸治病原理,針刺手法物質學基礎,開始進行人體屍體解剖臨床研究,經過多年潛心研究觀察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專治經筋病針刺手法-----「針刺松解術」即疤痕松解術(scar tissue releasing technique) 。


頸椎病是針灸門診常見病,多發病,其發病率高,病群廣,病程長,病情重,癥狀複雜,後果嚴重,給病患帶來的痛苦已遠遠超過了病患和專業人士的想像!並且越來越趨勢年輕化,已不再是中老年特有的疾病。

因頸椎是整個脊柱中活動量最多,範圍最大,功能最齊全,結構最複雜的關節組織,每一個活動都離不開肌肉,筋膜,肌腱,神經,血管,脊髓,椎間盤,韌帶,關節囊,滑膜等軟組織參與。反之,以上任何一個組織的病變也會引起頸部的功能與活動異常,所以,任何外傷,勞損,外感等因素使頸椎及其周圍的軟組織很容易受到損傷,導致筋傷、筋結、筋聚、筋走、筋轉、筋翻、筋離、筋斷,最後導致筋縮等病理性改變。傷筋就會動骨,動骨就會使頸椎排列順序出現異常(如頸椎生理曲度或減小或變直或成多個彎曲或反成角或滑脫或側彎等等),又因病人對此病認識不足耽擱治療或醫生的治療失當,長期以往發展成頸椎病。

椎動脈型頸椎病癥狀表現為頭暈,跳動性頭痛,呈陣發性,尤其晨起或轉搖頭易加重,常伴有頸痛、僵硬、視力模糊、昏花、眼睛易疲勞不欲睜、精力不易集中、情緒低落、抑鬱、性慾減退、情緒不穩、易激動、失眠、記憶力減退、後枕部酸緊不適、頭腦不清、聽力下降等癥狀。針灸對此病的治療有其獨特優勢,有立竿見影的特殊療效,針灸不只是可以止痛,減輕癥狀,更重要的是通過針刺以後,將退化、僵硬的肌肉,肌腱等軟組織迅速變松、變軟,使經筋柔韌如初,從而增大了椎間隙,解除了病變組織對椎動脈壓迫而治癒。

頸性眩暈的針灸治療經驗與體會

1對頸椎病病因的思考

頸性眩暈是因頸椎及其周圍軟組織病變引起的,由於軟組織病理改變往往常常被臨床各科醫生所忽略,從而影響臨床的診斷及療效。不論是西醫和中醫目前對此病的認識大多從理論到理論去闡述,沒有把理論與臨床實踐有機地充分地結合起來。西醫大多從骨質上病理改變去論述,中醫大多從經絡功能去論述,其實兩者的論述原則上並沒有不妥,但筆者認為還不夠完善,不能充分地反應出認識頸椎病的全貌。筆者認為從臨床到理論,從理論到臨床再從臨床回到理論時,才可能較全面地完成對頸椎病認識論的全過程,針灸的療效才有保障。不論誰來作為術者,療效可以控制,手法操作可以複製,預後可有預知性。

頸性眩暈到底怎樣形成的呢?首先要想到的是此病和影響其血運的動靜脈有關,那麼,我們要特別了解頸部動脈的循行路線與周圍組織毗鄰關係後,才能對此有個清楚地認識,從而才能知常達變,運籌帷幄。對臨床療效才能有準確的預見性和可控性,頸性眩暈最常見的病因為椎動脈受到壓迫。隨著年齡的增長,組織開始老化,日常生活的工作壓力,急慢性損傷,運動創傷和長期反覆持續的一種低頭體位(手機、電腦等),精神緊張等原因使其周圍的肌肉,韌帶,筋膜提早勞損,勞損後即出現出血——>滲出——>發炎——>增生——>粘連——>瘢痕-——>筋聚——>筋結——>筋縮的病理改變後椎動脈弓受到壓迫刺激,導致頭暈。

椎動脈在頸部循行路線可分為四段,究竟哪一段出了問題會真正地引起該病的發作呢?在以往的其他書籍中,大多數學者認為盧氏卡關節(LUSKA)病變是引起頸性眩暈的主要原因。但筆者從臨床實踐中觀察發現,最常見的病變區域應為枕下三角結構和寰枕筋膜,其病理改變包括此三角尺寸的改變和組成此三角的三塊肌肉(即頭後大直肌,上下斜肌)。急慢性損傷,使這些肌肉產生了無菌性炎症,同時,這些組織在康復過程中增生、痙攣、僵硬、攣縮、硬化甚至鈣化,使組成枕下三角的肌肉柔韌性及彈性喪失,使此三角尺寸縮小壓迫了第三段遊離的椎動脈弓,導致了腦部血運減少,產生眩暈。還有另一個常見原因,顱底部寰枕筋膜,此筋膜勞損後,組織增生、增厚、僵硬使整個顱底部如橡皮筋纏住了一樣,從而擠壓了其內的枕大神經和入顱前第四段椎動脈。此動脈被壓變形,變扁,嚴重影響了內耳、小腦、丘腦、基地動脈等血運,出現了臨床常見癥狀如頭痛、頭暈、頭腦不清、昏沉、記憶力減退、耳鳴、耳聾、情緒低落、憂鬱、心煩、失眠、嗜睡、易疲勞等複雜臨床癥狀。

2對頸椎骨質增生的再思考

頸椎病的椎間盤退變導致骨質增生,是臨床各科醫生和常見有關頸椎病的參考書公認的原因,但大家往往只注重強調骨質增生這一結果,而忽略導致此結果的基本病因。其實頸椎病的病因根據筆者觀察,首先是從頸部肌肉,筋膜的病變先開始,逐漸演變成骨質結構的改變,這個過程大概需要十至二十年的時間。因為這些軟組織的病變,導致了整個頸椎動力失衡,使頸椎的曲度、活動度、排列順序、椎體間的壓力等改變,頸椎間盤的新陳代謝發生障礙。頸椎間關節突關節壓力,摩擦力增加,關節囊損傷,關節軟骨很快就磨損掉,就會產生無菌性炎症。這樣的炎症會刺激筋膜等組織增生、瘢痕、佔位、纖維化、鈣化、骨關節融合,從此頸椎僵硬,活動受限等,從而出現一系列複雜的臨床癥狀。

肩部肌肉,筋膜的勞損也是導致頸椎病的主要原因,因為這些肌肉如斜方肌,肩胛提肌,胸鎖乳突肌等等,這些肌肉或起點或止點皆與顱骨和頸椎相連,並參與維持頸椎穩定和活動,在日常活動中很容易損傷,使頸椎產生結構和病理上的改變,導致了頸椎病。筆者認為,以上這些肌肉,筋膜,韌帶,肌腱就像頸椎的幾套內外衣,尺寸大小彼此相匹配才相稱,才不會影響彼此的功能,一旦這種關係被破壞,使整個頸椎緊縮起來,影響了整個頸部血運,椎間盤受壓後不能及時從上下椎骨板汲取營養,變硬變脆,任何誘因皆可導致破裂,從而加速了整個頸椎退變過程。勢必遲早會導致頸椎病變。不但如此,這些肌肉,肌腱的移行端又與帽狀筋膜融匯形成頭皮,頭皮亦好像顱骨的一層外衣,真尺寸大小必須和顱骨相襯,一旦頭皮及顱骨上的筋膜發生病變,勢必改變了頭皮與顱骨的關係,使頭皮變小變緊,頭皮與顱骨的空間減小使一些在頭皮與顱骨間的組織如神經、血管受擠受壓,無論這種壓力輕重皆可產生病人不適的臨床癥狀。所以,頸椎病亦間接導致了頭部和五官等疾病,這一點也是臨床各科容易忽略的地方,使頸椎病的診斷治療成了灰色地帶,亦屬於各科,亦可不屬於各科,給病人帶來極大的困擾,由此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3關於頸椎病診斷的思考

頸椎病的臨床診斷要精確,臨床常依賴於X光,CT,MRI等,實際上這些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頸椎病初,中並非上述檢查所能發現,而是依賴於醫生的臨床檢查,特別是手對頸部軟組織(特別是經筋-即神經,筋膜)的感知更為重要,等到X光,CT,MRI等檢查為陽性時,那已是頸椎病後期的階段,其實頸椎病的診斷,治療和癌症一樣,完全可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早期治癒。在臨床中,醫生除了聽患者主訴外,四診和參中的切診(亦觸診查體)更為重要,醫生手下感覺為診斷首要。切診是對前面三診綜合性的客觀判斷它們是否準確加以評估,所以細心檢查時可發現經筋形狀、結構、彈性改變,如筋走、筋翻、筋離、筋結、筋聚、筋斷等改變,這種臨床發現,不僅診斷有益,對頸椎病療效判斷亦不可缺少。

4關於臨床取穴的思考

從以上病例看,治療頸椎病最常見的穴位為阿是穴,還有風池、天柱、肩井、夾脊穴、風府、啞門等。

阿是穴,「人身寸寸皆是穴」是指阿是穴而言,正常的穴位,是看不見、摸不著,而阿是穴是有形態的,有陽性反應的,它的位置可能是固定的,也可能是不固定的。它有時隨著病情的變化而變化,隨體位變化而變化,隨環境變化而變化。所以,阿是穴是在動態中定位,在動態中取穴並且始終貫穿於整個治療中,人體的阿是穴多少也是亞健康病情輕重的重要客觀標誌。針刺松解術就是使這些阿是穴有陽性轉成陰性,由有形變無形的過程。

風池穴,其穴位於枕下三角附近,治療後即可使枕下三角三塊肌肉,筋膜鬆軟了,從而使椎動脈弓所在的空間得到擴大,壓迫亦解除了,與此同時,導致手足少陽經阻塞壓力亦解除,達到了經絡疏通,氣血通暢,病變自除。

啞門穴,風府穴針刺治療主要目的是解除了寰枕筋膜緊張度,使其增厚筋膜變薄、變松、變軟,彈性自然恢復,從而解除了椎動脈入顱前的壓迫。與此同時督脈自然通常無阻,腦髓才能得以滋養,頭腦請,耳聰目明亦成必然。

天柱穴,針刺治療目的是要把寰枕筋膜兩邊緣,頭大直肌,頭頸夾肌,豎脊肌松解開,使其鬆軟,這樣才能打通膀胱經脈,氣血通暢,使頭皮,大腦得以濡養,使萎縮或增生,增厚變硬的頭皮變松變軟,腦組織得到了充足氣血供應後才有可能康復,記憶力佳,發落止。

肩井穴,針刺治療後,松解了斜方肌(包括了上,中,下三角)、岡上肌、肩胛提肌,使通過該處的手足少陽經、小腸經、膀胱經、手陽明經等一起打開,經脈通、氣血流、上背暖、病痛除。

頸夾脊穴,針刺後松解了豎脊肌,頭頸夾肌,迴旋肌,多裂肌,橫突間肌,項韌帶等組織,使其瘢痕解結,鬆軟,減壓,松筋結,開關節,督脈,膀胱經,少陽經經脈自通,頸部柔軟,靈活,活動自如。動脈壓迫得以解放。

天窗穴,缺盆穴,針刺後,松解了前三角肌群,胸鎖乳突肌,減輕了其病變時對頸總動脈,動脈竇的壓迫,從而疏通了經過該區域的手足陽明經,手足少陽經等經脈,使氣血得通,血壓得調,其病自復。

下關穴,頭維穴,針刺後,松解了顳肌,使顳動脈減壓,太陽區悶痛,跳痛解除,頭腦清,心煩減,目清涼。

5什麼是針刺松解術

如下是本人經過多年潛心研究觀察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專治經筋病針刺手法-----「針刺松解術」即疤痕松解術(scar tissue releasing technique ):(其組合手法包括:跳動術(輸刺跳,報刺跳,揚刺跳,齊刺跳,排針跳,小跳,中跳,大跳,淺跳,深跳,單跳,眾生跳,似跳非跳,隨意跳);3D 術;釘針術;震顫術;落針術;漏屋術;滯針術;白虎搖頭;蒼龜探穴;呼吸補瀉;燒山火;透天涼;抽添術;二龍戲珠;透刺術(順透,斜透,橫透,弧形透);盤旋術;滾動術;抽絲剝繭術;踱步術;縫紉術;點刺術;雀啄術;辮刺術;「三才」刺等)通過特定針刺手法將病變的組織(即疤痕組織)轉變成(松疤,解疤,溶疤,平疤)正常組織的方法。針刺松解術的治療原則:使病變的經筋病「緊的變松,短的變長,厚的變薄,硬的變軟,從而達到松則不痛,經絡無阻,氣血暢通」。清明之府得以濡養,髓海由虛轉實,實而不眩。

6關於針刺松解術手法的思考

針刺松解手法是以」三才「針法為框架的複合手法,每「才」又以震顫,雀啄,屋漏痕、透刺、盤旋、蒼龜探穴、白虎搖頭、燒山火等手法同時進行。行針幅度少則幾微米,多則幾厘米不等,是根據病變區域的大小、病位的深淺、病程的長短、筋結、筋聚、筋走、筋離、筋翻、筋斷等程度來辯證去評估,兩手陰陽配合,針尖所到,主治所及。如外科手術刀一樣對每層組織必須清楚,如「庖丁解牛」,每次行針手法一定要清楚,既分「天、人、地」又按層次分,每個手法的目的,針對的是什麼病變組織,必須做到診斷清、穴位準、手法明、針尖到位、反饋感知,可隨時創造針感,隨時控制針感,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做到徹底松解治療各層組織病變。

7關於針刺松解術手法的作用

針灸為什麼能治療頸椎病甚至能治癒頸椎病?這是每位針灸醫生在臨床中常被病人問及的問題,也好回答也不好回答,中醫通常解釋是--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通則不痛。但筆者通過長期臨床實踐,屍體解剖研究認為,針灸通過經絡治療此病是間接的,而通過經筋(即神經,筋膜)治療此病才是直接的。筋膜(經筋)組織是由膠原蛋白組成,組成正常組織時稱為「溶膠」,病變時稱為「凝膠」,也就像冰和水的關係,正常時是「水」,不正常時是「冰」。「溶膠」是水,「凝膠」是「冰」,水是軟的,而冰是硬的,所以,肌肉和筋膜正常是軟的,異常時是硬,但經筋病變時,組織間隙變窄變小,使經脈(神經,動靜脈)受壓,受阻而致病,但兩者可以相互轉化,針灸手法就是給力[解除,給能量(氣血營養),使「凝膠」變「溶膠」好像給冰加熱後變成水的過程]的作用的同時,又有松解瘢痕手法(把冰擊碎一樣),這樣加速了病理(冰)轉化成生理(水)的康復過程。即河床(痙攣的肌肉,筋膜)修好了,淤泥(瘀滯氣血)清了,河水(氣血)自然順江(動,靜脈)而下,暢通無阻,直奔大海(腦髓海)。此病好轉痊癒已順理成章,療效亦在醫生掌控之中。

8針刺松解術的副作用

病人經松解術治療後,或多或少有些酸楚;酸痛;血腫等不適感是正常現象,針刺畢竟是一種創傷,只有這樣老化的組織才有機會逆轉回正常組織,也符合《內經》所云「有故殞,亦無殞也」之理。術後用按摩、熱敷會或洗熱水澡即可清除。

9針刺松解術的科學依據

針刺松解術是以「西醫為體,中醫為用」為出發點,以現代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等為物質基礎,中西醫相結合認識疾病為思路,以培養醫生有一對「鷹」一般眼睛,一雙「盲人」般的手為標準,以微米為單位來研究針刺手法,使針刺手法科學化,量化。逆經筋其病理,還原其生理。通過手法刺激給予病變組織能量,改變其結構,肌纖維重新排列有序,恢復正常生理功能為目的。

10針刺松解術與傳統教科書的手法有和不同?

針刺松解術是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說得清,講得明,手法細膩,安全,可以重複,可以複製,易傳承。傳統手法個體差異大,不規範,針下組織結構不清,安全性差,手法粗糙,療效不確定、不能準確預估。

11關於頸椎病的預後判斷

針灸治療此病的效果,完全可以預知,心中一定要有數,即可以判斷此病可恢復到何種程度,醫生一定要對治療前後的檢查做比較,手一定要對病變組織在治療前後有所感知,針灸醫生要把自己雙手培養成盲人的雙手那樣敏感,切診時一定要能精確地分辨出從皮至骨之間的每一層組織結構,手下一定要能分清正常與異常組織,這樣才能知常達變,治病才能左右逢源,遊刃有餘。一旦頸部軟組織達到一定鬆軟度,頸椎生理曲度才有可能恢復。頸椎活動範圍增大,即松則不痛,此病療效可持續長久。否則,還容易複發。

12鍛煉與保健問題

完全康復是病人和醫生共同追求的目標,但事實並非如此。醫患配合才能做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人每天為工作為生存,勞苦愁煩,積勞成疾,不可避免,醫者囑其病人提高鍛煉和保健意識在治療後必不可少。鍛煉可讓頸部肌肉運動協調,使肌細胞增大、增強,富有彈性,筋膜有韌性,耐疲勞能力增加。囑咐病患如有不適,及時治療,要養成定期隨訪的習慣,把此病的複發消滅在萌芽狀態。人體保健就像車的保養一樣,你對它關愛保養得當,車子就會少出問題,甚至不出問題。人體經常鍛煉,經筋就會柔韌,增強耐力。健康就會少出毛病,生命質量提高了,人也就健康長壽了。所以勁椎病的防治也是現代養生保健的重要環節。

未完待續

前期回顧:美國中醫專家群關於頸椎病的專題討論(一)

作者:歐陽暉,嚴興華,樊鎣等


推薦閱讀:

【焦點新游】未知之地:迷失的記憶 (Nowhere: Lost Memories)
【詩歌專題複習】——遺民詩人
慶祝新中國成立60年·輝煌體育系列專題:人物篇 新華體育
【專題筆記】太極拳的三個不分家
【烘焙糕點】中秋節美食專題

TAG:美國 | 中醫 | 頸椎 | 頸椎病 | 專家 | 討論 | 專題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