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秋色圖》:青綠山水的又一傳世經典
9月15日,「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在故宮博物院開展,分前後兩期,10月29日,以《千里江山圖》為中心的第一期展覽結束。31日起,下半場將亮相,其「主角」正是來自趙伯駒的傳世名作《江山秋色圖》。
同屬青綠山水長卷的《江山秋色圖》,被稱為《千里江山圖》的姊妹篇。作為一幅宋代精品大作,《江山秋色圖》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江山秋色圖》為宋氏宗親趙伯駒所繪,青綠設色絹本,縱55.6厘米,橫323.2厘米。
這位南宋畫家,擅長人物、花卉、山水畫等,筆墨秀勁工緻,著色清麗雅緻,又能融合北宋以來水墨山水畫之精華,故能於青綠山水的復興浪潮中別開生面。
趙伯駒以水墨為重,青綠為輔,形成「小青綠山水」體系,成為山水畫的水墨、淺絳、青綠三大形式之一。他的青綠山水,改變了唐代濃艷輝煌的裝飾性,代之以秀麗和清雅的文人趣味,「精工之極,又有士氣」。
歷代著錄的趙伯駒作品很多,其山水畫作品有《江山圖》、《溪山晚照圖》、《岳陽樓圖》等,氣勢壯闊,功力深厚,頗得後世畫家的推崇。
即將展出的《江山秋色圖》為高頭大卷青綠山水巨作,採用傳統的散點透視法,將高遠、平遠和深遠結合起來,得到和諧的整體感。
與《千里江山圖》厚重沉穩的青綠石色相比,《江山秋色圖》勾、皴更為精細工緻,並用墨青色層層烘染,整體色澤不似《千里江山圖》那麼濃郁,但清新典雅而富有變化。畫卷前部有一條長河曲折遠逝,後卷可見崇山峻岭連綿如龍脈,虛實相生,盤桓而上。卷中山重水複,間以竹林喬木,樓觀屋宇,山莊茅舍等人物活動,設色艷麗和諧,造型準確生動,體現出宮廷畫院特色。
山水畫家黃公望評價「其山川深秀,樹木叢密,丘壑有情,人物勇健,羽鱗生動,旗幟鮮嚴,輿馬森然,台榭壯麗,路徑分明,此千里(伯駒)聚精會神之處,余每一展視覺神思飛揚,欲搦管摹其一丘一壑,如執千鈞,徒生羨望」。
中國書法講究章法的貫氣,山水畫講究山勢的脈理。縱觀北宋全景山水畫無不用心於此,《江山秋色圖》可謂典範,崇山峻岭圍繞一條主線展開,每一座山峰,也自有其曲折盤桓的脈絡,因而能錯綜複雜而不亂。
《江山秋色圖》所畫為北方山水,畫中有青山碧水、殿宇村舍,棧道、橋樑穿插其間,又有蒼松翠柏,茂林修竹,移步換景,令人玩味不盡。山石用小斧劈皴法,再施以青綠重色;樹木、建築刻畫細膩精謹,點景人物描繪細緻入微。
趙伯駒畫此作時身居江南,在畫作中對北方崇山峻岭大好河山的細緻描繪,或多或少地表達了他對失去故土的思念情懷,如此一來,為《江山秋色圖》蒙上了一番隱喻而凝重的現實意義。
如今,這幅傳世經典即將在故宮展出,等待世人的到來。
(本文綜合光明日報、鳳凰網等媒體綜合報道)
【附】《千里江山圖》全景欣賞:
推薦閱讀:
※屹立千年的中國山水:大師李可染作品
※客廳山水畫多大尺寸合適?
※尋龍點穴之砂形五體,山勢,山水交媾,朝山,頓筆,羅星,水口砂
※客廳掛什麼畫風水好 山水畫裝飾風水小家居
※家居搭配什麼字畫好,一幅山水畫搭配好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