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學問大: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簡介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簡介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主要表現在黃芪具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利水消腫等功效,同時可以將黃芪和茯苓、党參,以及鯉魚、大棗、粳米等食材一起調製出美味養生的「芪苓鯉魚湯」和「參芪大棗粥」食用,在補充營養的同時還能治病養生,下面養生中國中醫就為大家詳細剖析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希望對於大家的日常保健生活有所幫助。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主治功效】

  黃芪的功效主要表現在黃芪具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用於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黃芪益氣補中,生用固表托瘡。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藥用配伍】

  補中益氣

  (1)脾胃虛弱、食欲不振、食少便溏、肢倦無力等症,常與党參、白朮、山藥同用

  (2)氣虛下陷、內臟下垂,如脫肛、子宮脫落、胃下垂等,常與党參、升麻、柴胡等同用,方如補中益氣湯。

  利水消腫

  (1)急性腎炎水腫,用於陽氣不足所致的虛性水腫,並常與防已、茯苓、白朮等合而用之,方如防己黃芪湯

  (2)慢性腎炎水腫、脾腎虛者,常與党參、白朮、茯苓同用。

  托瘡排膿

  (1)陽氣虛弱,用於瘡瘍久不潰破而內陷,有促進潰破及局限作用。癰疽久不穿頭,常與穿山甲、皂角刺、當歸、川芎同用。

  (2)瘡瘍久潰不愈,用於瘡瘍潰破後,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銀花、皂刺、地丁等。膿液清稀,常與党參、肉桂等同用。

  此外,黃芪還應用於糖尿病、腦血管意外後遺症、高血壓病、風濕病、多發性神經炎、肌無力症等多種疾病。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食療】

  (1)芪苓鯉魚湯:

  材料選擇:黃芪50g,茯苓30g,鯉魚1尾。

  調製方法:鯉魚洗凈,黃芪、茯苓以紗布包紮,加水同煮,以生薑、鹽調味。飲湯吃魚。

  (2)參芪大棗粥:

  材料選擇:黃芪15g,党參10g,大棗30g,粳米100g。

  調製方法:黃芪、党參煎水取汁,與後二者一同煮粥食。

  食療功效:本方以黃芪、党參補脾益氣,用大棗協同奏效。用於脾虛氣弱,體倦乏力,自汗,飲食減少,或易於感冒。

  以上有關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的介紹可以作為大家養生保健的參考,在實際食用時,特別是在中藥黃芪的購買時,不要因為黃芪價格便宜而在地攤購買,最好到正規的中藥店購買,並就遵醫囑。


推薦閱讀:

原來墨汁還有這麼多學問
關於佛法與世間學問的區別
佛學問答(第五輯)03 如本法師著
凈空法師佛學問答(三)

TAG:中醫 | 養生 | 方法 | 學問 | 作用 | 中醫養生 | 黃芪 | 功效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