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之七重因果的修法(十二)
菩提心之七重因果的修法(十二)
益西彭措堪布
午四、若未通達則不獲聖者地道
【此如前說趣大乘門是發心理及以大悲為根本理,善別此等,以觀察智思擇修習後生證悟。】
按照上述「入大乘門唯是發心」及「大乘以大悲為根本」的道理,善加辨別這些,以觀察慧思惟抉擇之後反覆串習、護持,就會生起感受體會。
【若其知解未善分別,惟專策勤略生感觸,全無所至。】
如果未能善加辨別這些道理,只是一味地勤修,略生一點感觸,則什麼地方也到達不了。
即只憑簡單想一想、生起一點感受,不可能進入大乘五道十地的境界。
比如修大悲,通過如理辨別,內心真正把大悲執為大乘道的根本之後,再精勤觀修三有眾生的苦惱,由此引生廣大平等的悲心,則是名副其實的大悲。
【修餘事時皆如是知。】
修他法時,也要如此了知。
比如,修皈依、修業果、修出離心,都應當先以智慧辨別引起正見,然後持續不斷地串習,才能達到修量。只是稍作念修,則很難以真正轉變心相續。
首先引起正見,以正見攝持,持續地串習,才是牢靠、直接的修法,不會流於表面,變成影像般的修行。
午五、慈悲生起之量
【其悲生量者。】
【《修次初篇》云:「若時猶如可意愛子身不安樂,如是亦於一切有情慾凈其苦,此悲行相任運而轉[1],性相應轉[2],爾時即是悲心圓滿,得大悲名。」】
《修次初篇》說:如同可愛的孩子身體不安樂那樣,如果對一切有情慾遣其苦,具有這悲憫行相任運而轉,此時即是悲心圓滿,獲得大悲之名。
【此說心中最愛幼兒,若有痛苦,其母能生幾許悲痛,即以此許而為心量。若於一切有情悲任運轉,說為圓滿大悲體相。由此生起大慈之量,亦當了知。】
這是說,在心中最疼愛的小兒有痛苦時,母親能產生多大的悲痛,即以此作為悲心之量。如果對一切有情悲心都能任運而轉,說明此是圓滿大悲的體相。依此類推,了知大慈生起之量。
【又彼論續[3]云:「由修如是大悲力故,立誓拔濟一切有情,願求無上正等菩提以為自性菩提之心,不須策勵而得生起。」此說能生願心之因,須前所說如是大悲[4]。】
《修次初篇》接著說:「由於修持如是大悲的力量,以立誓拔濟一切有情、願求無上菩提為自性的菩提心,不必策勵就能生起。」這是說能生願菩提心之因,需要上述這種大悲。
換句話說,不必功用、欲拔眾生苦的大悲心生起時,以它為因,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不必策勵便可任運發起。
午六、對菩提心遣除疑惑分五:一、初發心須具足如上之量 二、斷除獲得發心的增上慢後,將菩提心作為教授中心勤修 三、未生非造作菩提心之前,也可依儀軌受願行菩薩戒 四、以菩提心獲得佛果之理是中觀唯識大論所說 五、菩薩與聲緣修悲無量心之差別
未一、初發心須具足如上之量
【由此當知大菩提心發生之量,此非已至高上聖道所有發心,初發業者所有發心,說為如是。】
因此要知道,大菩提心生起之量並非已經達到了很高聖道時的發心,而是說初發業者的發心即應有如此的水平。
引教證明:
【《攝大乘論》亦云:「清凈增上力,堅固心升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
「清凈增上力,堅固心升進」,是說最初發起菩提心的四種差別相。
一、「清凈力」:具足菩提心以違品不能勝伏的善根之故,具有清凈力。
二、「增上力」:以世世不離善知識的願力攝持的緣故,具有增上力。
三、「堅固心」:以善知識攝持終不捨棄菩提心的緣故,意樂堅固。
四、「升進」:生生世世增上善根的緣故,向上升進。
具有這四種功德相,則是真正的菩提心,這是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的修道中,最初入下資糧道時實修的內容。
【三無數劫起首菩薩,亦鬚髮起如是之心。】
《攝大乘論》說到,三無數劫中最初的菩薩也必須發起如是的菩提心,即資糧道菩薩在發心上也應具足如是之量。
未二、斷除獲得發心的增上慢後,將菩提心作為教授中心勤修
【故全未知此之方境,僅作是念:為欲利益一切有情,願當成佛,為此義故我行此善。發此意樂便大誤會,未得謂得,堅固所有增上之慢,不以菩提心為教授中心而善修習,追求餘事,勵力欲想超邁多級。了知大乘扼要觀之,實可笑處。】
因此,全然不知菩提心的方境(絲毫不了知發菩提心方面的事,不了知其中境界),而只是想:為利一切有情,願我成佛;為了成佛,我行持此善法。發起這一意樂,便生起大誤會,認為我修得了菩提心,堅固增上慢。因此不把菩提心作為教授中心善加修習,卻追求其它事,努力妄想跨越次第。這在了知大乘扼要的人看來,實為可笑之處。
以上談到由增上慢造成的不良傾向,就是自以為具足菩提心而不善勤串習。
有人想:既然如此,每次修善法之前就不必發菩提心了。
駁斥:此處僅遮止誤認相似發心為真實發心,並非遮止相似發心。如果生不起真實菩提心,又不發相似菩提心,則連相似發心的功德也不具足。因此,每次做善法時,至少要發起造作菩提心。
【多經宣說諸勝佛子於多劫中,尚須執為修持中心而正修學,況諸惟能了知名者。】
許多佛經中都說到,殊勝菩薩尚且還要在多劫之中將菩提心執為修持中心真實修學,何況僅在詞句上了解菩提心的初學者。
【又此非說不修余道,是說須將修菩提心,而為教授中心修習。】
再者,這並非說不必修持其它道法,而是強調必須將菩提心作為教授核心來修習。
未三、未生非造作菩提心之前,也可依儀軌受願行菩薩戒
【總未能生前說領感,若善了知大乘學處,堅信大乘,亦可先為發心正受律儀,次乃修習菩提之心。】
雖然總的沒能生起前面所說的感受(不需造作便生起的感受),但如果善能了知大乘的學處,堅信大乘,也可以先發心正受菩薩律儀,其次再修習菩提心。
【如《入行論》,先受律儀及菩提心,次於彼學六度之中,修靜慮時乃廣宣說修菩提心。然為成就此法器故,於先亦須修眾多心,謂思惟勝利、七支歸依、修治身心、了知學處、發心欲護。】
以《入行論》為例,論中首先受律儀及菩提心,其次在學習六度中的靜慮度時,才廣說菩提心的修法。然而,為了成為發心的法器,發心之前也要修習眾多善心,即思惟發心利益、七支供與皈依、修治身心、了解學處、發心欲護戒等等。
寂天菩薩在《集學論》中說:相續中沒有真正生起願菩提心時,按願心儀軌發心。又在《入行論》中說:沒有真正生起行菩提心時,按行心儀軌發心。阿底峽尊者、仲敦巴格西和宗大師等,皆隨同寂天菩薩的說法。
真正要實修菩提心,多方面的前行基礎都要堅固。修成了法器再來實修菩提心就很穩當。因此,不能只以打坐前粗略地想一想「為利有情願成佛」為滿足。
未四、以菩提心獲得佛果之理是中觀唯識大論所說
以菩提心進道最終獲得佛果之理,為大乘中觀及唯識大論中所說。
【故進道中,修空性解須漸增進,尚有名在,然此相等大菩提心,亦須善修上上轉勝,令道升進,名亦弗存。】
因此,在進道中,尚且有「修持空性見解,需要逐漸增進」的說法存在,但同等重要的菩提心也需要善加修習、上上輾轉增勝而令道升進,卻連說法也不存在。
一般不了解聖道關要的人,對於空性都很重視,也知道在資糧道和加行道中需要逐步使空性的見解生起、圓滿,見道之後還要繼續進修;然而,對於修菩提心卻非常輕視,沒見到「菩提心需要不斷實修,當依修菩提心進入更高地道」的說法。
【此於一切佛子惟一真道《波羅蜜多教授論》[5]中,宣說二十二種發心,從諸論師[6]解釋此等進道之理,應當了知。】
這在一切佛子唯一真實之道的《現觀莊嚴論》中,宣說了二十二種發心,應當按照諸論師解釋此等進道的道理獲得了知。
《大乘莊嚴經論·發心品》中,同樣說到大乘的二十二種發心。全知麥彭仁波切說:「始於勝解行地、終至十地的諸種發心,與二十二種比喻對應,圓滿攝盡了一切大乘道的關要。」
事實上,從資糧道開始直至成佛,都要菩提心和空性雙運來修持,只有雙修,才能一級級修上去。
未五、菩薩與聲緣修悲無量心之差別
從所緣、行相、思惟、作用、心力五方面來說明:
一、所緣不同:小乘的悲無量心緣一切眾生,不能像菩薩緣分類無量的眾生。
二、行相不同:小乘的悲無量心只是想從總的痛苦中救拔眾生、願其遠離痛苦,並非如菩薩具有荷擔拔除眾生苦之重擔的意樂。
三、思惟不同:小乘不會從無盡理門思惟眾生苦,菩薩則從十方、三世、體性等眾多異門思惟眾生之苦。
四、作用不同:聲緣修悲希求回報,菩薩發心唯求利他,發心上有廣狹的差別。
五、心力不同:聲緣對利他有疲厭心,菩薩無論多久利他、做何種利他事業,皆無疲厭。
巳三、修增上意樂分四:一、真實修習之理 二、斷疑 三、宣說彼等須護持、相續修習 四、必須相續修習的原因
【第三,修增上意樂者。】
午一、真實修習之理
【如是修習慈悲之後,應作是思:噫!此諸有情可愛悅意如是乏樂、眾苦逼惱,云何能令得諸安樂、解脫眾苦?便能荷負度此重擔,下至語言亦當修心。】
如上修習慈悲之後,應當想:噫!可愛的諸母有情如是缺少安樂、為眾苦折磨,我要怎麼才能讓他們獲得安樂、解脫諸苦呢?由此便能荷擔救度眾生的重擔,下至語言中也要修心(不但從內心深處生起如是意樂,口中也要念誦這樣的誓詞,不斷使增上意樂強化)。
小結增上意樂:
一、體相:以串習大慈大悲的力量,引起由我一人承擔為一切眾生遣除所有痛苦、將其安置於無上安樂的承諾之心,是增上意樂的體相。
二、分類:由我直接遣除眾生痛苦之心;由我直接讓眾生獲得安樂之心。
在《菩薩地》中還談到十五種菩薩的增上意樂,有最上意樂、遮止意樂、波羅蜜多意樂乃至俱生意樂等。譬如:菩薩對於佛法僧最上真實,生起了殊勝意樂,叫菩薩最上意樂;菩薩對於所受持的凈戒律儀,生起了殊勝意樂,叫菩薩遮止意樂;菩薩對於所修證的布施、安忍等波羅蜜多,生起了殊勝意樂,叫菩薩波羅蜜多意樂。
三、釋詞:增上意樂需要觀待當時的內容來解釋,此處特指大慈與大悲增強至殊勝的意樂。
譬如,商人談生意,經過多次洽談後,決定必須按這種方式來承擔責任。同樣,菩薩通過修習,最後斷定由我來荷擔眾生離苦得樂的重擔,此承擔之心即是增上意樂。
午二、斷疑
【前報恩時雖亦略生,然此說者,僅生慈悲與樂離苦,猶非滿足,是為顯示,須有慈悲能引是心,我為有情成辦利樂。】
雖然前文修報恩時也大略生起了,但此處是說:僅僅產生願給予安樂、遣除痛苦的慈悲還不足夠,這是為了顯示需要有慈悲,能引起「由我來為有情成辦利樂」的增上心。
午三、宣說彼等[7]須護持、相續修習
【又此非惟於正修時,即修完後,一切威儀皆能憶念,相續修習增長尤大。】
不但在正修時修習,而且修完後在行住坐卧等威儀中都要能憶念,這樣持續修習,修法的進步尤其大。
【《修次中篇》云:「此即大悲,或住定中,或於一切威儀之中,於一切時一切有情皆當修習。」】
《修次中篇》說:這是說修大悲,或安住定中修,或在一切威儀中修,總之,任何時候對一切有情都應修習。
具體可按《華嚴經·凈行品》而修習,即正在做種種威儀時,隨六根趣入種種境界,相應發起種種大願,由此能將修心貫徹到日常生活中。
比如,《凈行品》說:「涉路而去,當願眾生,履凈法界,心無障礙。下足住時,當願眾生,心得解脫,安住不動。正身端坐,當願眾生,坐菩提座,心無所著。以時寢息,當願眾生,身得安穩,心無動亂。」
讀誦《凈行品》並且熟記在心,做任何事時,皆憶念與當時威儀相應的涅槃法,發願讓一切眾生獲得安樂、解脫,由此不間斷地把一切無記威儀轉為道用,成為修持慈悲、增上意樂的善巧方便。
【悲是一例,隨修何等所緣行相,一切皆同。】
修悲只是其中一例,實際上,不論修習何等所緣行相,都要座上正修、下座護持,使其相續不斷。
午四、必須相續修習的原因
【如大德月大論師云:「心樹自從無始時,煩惱苦汁所潤滋,不能改為甘美味,一滴德水有何益?」】
大德月說:這棵心樹從無始以來就一直為煩惱苦汁所滋潤,不可能頓時變成甘美甜味,所以單憑一滴功德水有什麼利益呢?
這是「杯水車薪」之意,以一杯水去救一車柴所燃起的大火,力量微小,無濟於事。
【謂如極苦「嘀噠」大樹,以一二滴糖汁澆灌不能令甜。如是無始煩惱苦味熏心相續,少少修習慈悲等德,悉無所成,是故應須相續修習。】
譬如,極苦的「嘀噠」大樹,只用一兩滴糖水澆灌並不能讓它轉成甜味。同樣,無始以來煩惱的苦味一直熏染心相續,只憑稍稍修習慈、悲等功德,不會有任何成就,因此必須持續地串習。
在「修法軌理」中,宗大師曾說:「所言修者,謂其數數於善所緣,令心安住,將護修習所緣行相。(「修」,即反覆讓心安住在善所緣上,護持好所緣行相,不讓它間斷。)蓋從無始,自為心所自在,心則不為自所自在,心復隨向煩惱等障,而為發起一切罪惡。(無始以來,自己被分別心支配,卻不能駕馭自心,心又隨著煩惱等障礙轉,從而發起一切罪惡。無始以來心一直是這樣串習。)此修即是,為令其心,隨自自在,堪如所欲,入善所緣。(「修」,即為了讓心隨自己自在,能如願安住在善所緣上。)」
以上點明了修的要點。顛倒心識是由無始串習所成,絕非一兩次修習就能轉變。
在「聞法軌理」中,宗大師教誡說:這就像罹患嚴重的麻風病,手腳脫落,單靠吃一兩次葯全不濟事。我們無始以來恆受煩惱重病折磨,如果只依教授修習一兩次,根本不夠。因此,要對圓具一切道的支分精勤,如瀑布一般以觀察慧不斷思惟。
審查自己的心態,無始以來念念只為自己著想,即使有一點利他心,畢竟太微弱,只修一兩次慈悲心怎麼可能扭轉如此深重的習氣呢?西藏的無著菩薩都需要多年修菩提心,何況凡夫?所以,必須持續不斷地觀修。
卯二、修習希求菩提之心分二:一、以信和欲引起發心之理 二、宣說以大悲為因由自力發心殊勝
【第二,修習希求菩提之心者。】
辰一、以信和欲引起發心之理
【由如前說次第所致,便見利他定須菩提,起欲得心。】
通過修持前面所說的次第,便能見到若欲利他則必須成佛,由此發起欲得佛果之心。
以下便宣說為了成辦利他必須求證菩提的根據:
雖由修持發起了慈、悲、增上意樂,立誓救度眾生,但衡量身口意的所作,下至不能給予一位眾生圓滿的利益。不但一般凡夫,即便人天極具能力的轉輪王、帝釋、梵王也遠遠做不到;不但人天尊主,即便聲緣阿羅漢、凡聖菩薩雖有許多功德,但也無法圓滿成辦一切有情的所有利樂。因為:一、因上,福慧二資糧未能圓滿;二、體性上,一切身口意的功德並未成就一切種智的自性;三、作用上,不具足滅盡粗細勤作、任運成辦利益一切有情的事業。
所以,利他方面,唯有佛才具足圓滿成辦無量眾生暫時、究竟利益的最大能力。按《瑜伽師地論》所說,到了佛位,自己從輪涅粗細苦惱的怖畏中無餘解脫,具有能將有情從一切怖畏中救度出來的善巧方便——身、口、意、業之功德任運自成,又具有大悲心,能對有恩無恩的眾生無偏平等地利樂。總之,佛陀具有無量智悲力功德,真正堪能圓滿利他,因此為了利他必須上求佛果。
【然僅有此猶非滿足。】
但僅有這方面的希求心仍不足夠,還應認識「自利也必須成佛才能圓滿」。由於見到他利與自利都必須成佛,而引起決志成佛的欲心。
以下講「自利也必須成佛」。
【如歸依中說,由思惟身語意三事業功德,先應儘力增長凈信。論說信為欲依,次於彼德發起誠心證得之欲,則於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種智必不可少。】
按下士道皈依中所說,先應儘力思惟佛陀身、語、意、業的功德,增長對佛的清凈信,再由「信為欲依」而對佛功德發起誠心求證之希欲,由此必能了知對自利而言,一切種智也必不可少。
總之,由思惟佛功德,增長對佛的清凈信;由對佛功德的清凈信,發起成佛之欲。
「數數思惟、憶念大菩提的功德」是必不可少的,不可能憑著空洞的「大菩提」三個字,就發起強烈的希求心。
試想,若對大菩提沒有具體、深刻的了解,憑什麼生起強烈的希求心呢?因此,必須依靠《寶性論·菩提品》、《大乘莊嚴經論·菩提品》、《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等大論,對諸如大菩提遠離二障、具一切功德、由串習二資糧之因出生、大慈大悲普利眾生、四身五智等各種斷證功德,主動尋求了解,否則不容易引起對大菩提的希求心。
辰二、宣說以大悲為因由自力發心殊勝
【能為引生髮心之因雖有多種,然悲為勝,自力所發極為殊勝,此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經》所說。】
雖然能引發菩提心的因緣有多種,但以大悲最為殊勝,以自力所發極為殊勝。這是《修次初篇》中引用《智印三摩地經》所宣說的。
發心四因是種性圓滿、善友攝受、悲愍有情、不厭患生死難行,四力是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其中,以悲心為因的自力發心極其殊勝,七種因果教授正是以悲為因而修發心的修法。
卯三、明所修果即為發心分三:一、發心總相 二、發心差別 三、不廣說征難
【第三,顯所修果即為發心者。】
顯示以上修的結果是發起世俗菩提心。
辰一、發心總相
【總相如前所引《現觀莊嚴》教義。】
大乘發心的總相,即《現觀莊嚴論》中所說:「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也就是希求利他之欲和希求成佛之欲。
辰二、發心差別
【其差別者,隨順《華嚴經》義,《入行論》云:「應知如欲往,正往之差別,如是智應知,此二別如次。」】
發心的差別,在《入行論》中隨順《華嚴經》的經義說:如同想去和真正行動的差別,智者應了知願心和行心依次有如是的差別。
【此說分為願、行二種,異說雖多。】
此處說世俗菩提心分成願、行兩種,對此有多種不同的說法。
比如,印度佛智論師認為:凡夫的菩提心是願心,聖者的菩提心是行心。印度法友論師認為:無儀軌而發心是願心,依儀軌發心是行心。還有論師認為:下資糧道的發心是願心,其上的發心是行心。
【然作是念:為利有情,願當成佛或應成佛,作是願已,於施等行隨學未學,乃至何時未受律儀,是名願心,受律儀已,當知此心,是名行心。】
本論的觀點是:為利有情願成佛,這樣發願後,不論是否修學過布施等行門,在未受菩薩律儀之前,此心叫「願心」;受了菩薩律儀之後,此心叫「行心」。(即以受菩薩戒為分界,菩薩戒攝持前的發心是願心,攝持後的發心是行心。)
【《修次初篇》云:「為利一切諸有情故,願當成佛,初起希求,是名願心。受律儀後修諸資糧,是名行心。」】
《修次初篇》中說:為利一切有情之故,願我成佛,最初生起希求心時,叫願心。受持菩薩律儀後修習各種資糧,叫行心。
辰三、不廣說征難
【此中雖有多種征難,茲不廣說。】
《四家注》中說:有關菩提心的問題,雖有許多辯論,但宗大師在《現觀莊嚴論·金鬘疏》中做了詳細解釋,這裡不作廣說。
以上修持菩提心,心力強者對於相關的大經論都要尋求了解,一般人至少應了達七因果的原理和方法。
-----------------------------------------------------------
[1]任運而轉:不必勤作、自然趣入。
[2]性相應轉:以其自性自然相應地趣入。與「任運而轉」詞義相同。
[3]原文「緒」應改為「續」。
[4]原文「大慈」應改為「大悲」。
[5]《波羅蜜多教授論》:《現觀莊嚴論》的詳細名稱。
[6]諸論師:中觀和唯識的論師。
[7]彼等:指修慈、修悲、修增上意樂,更廣指一切修法。
◎本文轉自:顯密文庫
推薦閱讀:
※土登翁修堪布:你懶誰崩潰
※勸發菩提心集卷中
※黃柏霖警官:愛欲會障礙你發菩提心 障礙你一向專念
※5.什麼是菩提心,如何發菩提心?
※第八節 發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