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茶具鑒賞(四)
遼白釉盤口瓜棱執壺
這件執壺,出土於河北宣化遼代張恭誘墓。張氏葬於遼天慶七年(公元1117年)。執壺的通高為21.6厘米,口徑7.2厘米,底徑7.8厘米,系盤形花口,頸細長,腹圓有瓜棱,嘴位於肩部,頸、肩之間有曲柄,可惜已殘缺。這件執壺,與在同一墓中出土的點茶圖中燒水的壺相似,表明墓主人生前日常生活中,對品茶的執著。
從張恭誘墓中同時出土的壁畫點茶圖,可以看出,執壺是遼代用點茶法飲茶的主要器具。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壁畫右側繪的是一個紅色長方形桌,桌上放置茶具有6個茶盞,3個茶托,還有盤、盒等。桌的左前方著地放著一隻三足鐵爐,爐中炭火熊熊。炭火之上,置一白色長頸瓜棱執壺。其旁有一茶僮,手執團扇,躬身用力扇風,以加大火力,儘快將執壺中的水燒熱。桌後站著兩個人,從穿著打扮看,右邊的似為主人,手握一隻白色大盤,盤中有兩隻白色茶盞,似是等持執壺中水燒開,以便注湯入盞;左邊的一人雙手拱胸,側耳恭聽主人的吩咐,這是一幅為品茶作準備的點茶壁畫。壁畫點茶圖中的執壺與同一墓中出土的白釉瓜棱執壺相比,兩者均為白色,盤形花口,細長頸,長嘴稍彎,曲柄置於肩、頸、腹有瓜棱;這是我國遼代北方契丹民族所特有的點茶壺。出土壁畫圖中的執壺,腹呈橢圓,口上有蓋;而這件執壺,腹為圓形,口上無蓋,這正反映了遼代契丹族執壺造型的多樣性。
遼黃釉茶盞、托
這件茶盞、托出土於河北宣化。遼代張世古墓。張世古葬於遼大安四年(公元1088年),表明該器件屬於遼代晚期作品。
遼黃釉盞、托,由盞和托構成,一色黃釉,高7.2厘米,口徑6.8厘米,底徑5.7厘米。 盞口稍斂,收腹,下連托。托呈四瓣花狀,下為外撇圈足。整個盞托,敦實端莊,線條流暢,既古拙樸實,又富有地方民族特色。這是一件具有重要價值的古代茶具珍品。
遼代是公元916年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地方政權,先後與五代、 北宋並立。遼代的瓷器,以富有游牧民族特色的造型而著稱於世,這件飲茶器具所具有的豪放氣勢,正反映了契丹民族所具有的氣概,可謂是我國遼代契丹民族飲茶器具的代表作品。
遼黃釉瓜棱執壺
本世紀70年代以來,河北宣化郊外,相繼出土數座墓葬,內有不少茶具,黃釉瓜棱執壺便是其中之一。
這件執壺,出土於張世古墓。張世古葬於遼大安四年( 公元1088年),他曾以「進粟得官」,隨葬的黃釉瓜棱執壺,是遼代地方官吏使用的茶具之一,加之與眾不同的造型,更顯示了該器件的特殊價值。按照墓葬年份推算,這把執壺已有900年以上的歷史了。
此件器件通體一色黃釉,高16.3厘米,口徑3.6厘米,底徑7.8厘米。為瓜棱鼓腹,斂口直沿,塔形蓋,嘴置於肩部,相對應的一側有柄置於肩、腹間,可惜已失落,其底部有圈足。這把壺的造型,與在同地出土的遼韓世訓墓道壁畫「婦人品茶聽曲圖」中的執壺基本相似。該墓的主人韓世訓,葬於遼天慶元年(公元1111年),比張世古墓晚23年。此圖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 一是一個貴婦人坐於圓墩之上,雙手捧盞,正在聽琴觀舞;二是四個男子或彈琵琶,或起舞,或鼓掌,或送茶;三是在兩張桌上,分別放有盤、盞、罐、執壺等飲茶用具,整個畫面,反映的是貴婦人品茶、聽曲、觀舞的情景。桌上茶盞、茶托旁放著的一把白色執壺,與這把黃釉瓜棱執壺造型上十分相似。但與葬於公元1117年的張恭誘墓中的壁畫點茶圖上的壺相比,雖然都處於同一時期,但造型不同。後者顯然與宋代中期的執壺比較接近。陶瓷學家認為,遼代器具的造型一般可分為兩類: 一是中原型,與北宋中原器具比較接近;二是契丹型,為遼代本民族所固有。這件瓜棱執壺顯然屬於後一種類型。
遼黃釉龍柄盞
這件龍柄盞,出土於河南宣化遼代張世古墓中。宣化,位於河南省西北部,遼置歸化州,當時為我國北方契丹族地方政權轄地。墓主張世古,葬於遼大安四年(公元1088年),其妻焦氏於金皇統三年(公元1143年)與張世古合葬。出土的黃釉龍柄盞,通高7.5厘米,口徑13. 8厘米,底徑8.5厘米。侈口,弧腹,平足,厚壁,外加龍形耳狀柄,龍口咬盞沿,龍尾接腹下,猶如黃龍擊水蛟龍化雨,構思極為巧妙。
這隻龍柄盞,整體一色黃釉,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粗獷豪邁之氣,又有中原文化端中見秀之感。值得深思的是,其地當時並不產茶,茶主要出自南方,而遼代張世古墓中與黃釉龍柄盞同時出土的還有黃釉茶盞托、黃釉執壺、黃釉茶碗等茶具,說明當時我國北方飲茶也已成為習俗。據古陶瓷史學界人士考證,這些黃釉茶具為遼代境內的窯場燒制。有人推斷,至遲在遼代晚期,其地已開始燒制具有自己特色的茶具製品了。遼代的陶瓷茶具在受中原影響的同時,也留下了契丹民族文化特點的烙印。特別是在茶具的造型上,表現最為明顯。所以,古陶瓷學家認為遼代瓷器的造型有中原型和契丹型之分,前者可謂是農業經濟的反映,後者是畜牧經濟的產物。
明青花瓷鳳凰紋三系把壺
明永樂青花瓷鳳凰三系把壺,是明代的沏茶用具。壺的把柄製成竹節形,壺頸制三系,以便倒水時與壺蓋繫緊不脫落。青花裝飾紋樣是鳳凰紋、纏枝紋,紋樣疏朗,筆意自然。
明早期的青花瓷器,特別是永樂時的青花瓷器,在明萬曆和清康熙、雍正、乾隆時被大量仿造,那時制假者甚至嘗試摹仿諸如「暈散」效果等本屬於燒成上的缺陷。仿造品畢竟是仿造品,人們仍可從工藝燒成,所用泥料,青花料配比,以及繪畫風格等方面加以識別。目前流傳下來帶有永樂年號的青花或其它瓷器品種,幾乎很少是真正永樂時期的青花御瓷。雖說考古文獻中,把永樂看成明代最先在景德鎮燒造官窯的年代,但大部分帶永樂款的瓷器是明末清初仿造的,並非是永樂時期瓷器。這件明永樂青花紋三系把壺,且不說是真是偽,但其造型與青花紋樣的精美程度都堪稱是古代青花瓷茶具中的精品。
早期青花瓷器的鑒定,如果沒有款識,要準確地定出它們的年代是件困難的事,目前考古界人士對於沒有帶年號瓷器的斷代,把誤差限在50年左右。
明白瓷僧帽執壺
這件白瓷僧帽壺,通高19.0厘米,是明永樂時期景德鎮窯的製品。壺身通體施白釉,白中泛青,釉面晶瑩肥美,以單色釉突出器物造型的美感。壺口製作僧帽形狀,故名僧帽壺。帽沿就是口流,手柄邊制一繩系,以便倒水時系壺蓋。壺身沒有任何彩繪裝飾,壺體製作精緻。
僧帽壺,元代已開始燒造,其時造型比較敦厚。至明永樂時風格上比較雋秀。這種盛水注茶的執壺,它的造型是受外來造型影響的結果。
明永樂白瓷僧帽壺,造型奇特,釉色白瑩,為人珍視,所以後人多有仿製。鑒定時,要細心觀察永樂白釉層的肥厚滋潤感,注意明永樂白瓷製作工藝的時代特點。
明永樂白瓷暗花蓮卉紋茶碗
這件暗花蓮卉紋茶碗,是明永樂時景德鎮窯燒造的甜白瓷飲茶用具。傳世的明永樂時飲茶用器中,以青花彩繪瓷為多,甜白次之。暗花是指裝飾刻劃紋樣隱約可見,刀線較淺。
明代時,我國傳統制茶發生了重大改變。這一改變表明為:宋、 元時還盛行的團茶、餅茶、末茶衰落,葉茶和芽茶成為茶葉消費的主流。從而使飲茶方式也發生了改變,隨之而來的是飲茶用器的轉變。明代普遍使用的茶具和現代的較相似,為更好地襯托茶湯的色澤之美,茶具也推崇以白為上,明許次紓《茶疏》中就有「其在今日,純白為佳」之說。明·高濂《遵生八箋》中解釋其原因是「欲試茶色黃白,豈容青花亂之」。而明永樂甜白茶碗,增飾暗花紋樣,目的在於平添品茶情趣。
明寶石紅僧帽壺
這件宣德寶石紅僧帽壺,通高20厘米。為鼓腹、圓頸,僧帽式口,矮圈足。壺的一側有嘴,與頸部流槽相通;與其相對的另一側,有如意狀把柄與頸、腹相接。腹部上大下小。蓋上的一面有一流形與嘴相吻;另一面有系,與壺身的把柄相連;蓋上還有鈕,可隨時將蓋上下啟動。壺身施以一色紅釉,紅艷透光,煞是可愛。
寶石紅,實為紅釉的一種。因這種紅釉,明亮透紅,閃閃泛光,猶如紅寶石一般,故有「寶石紅」之稱。這種銅紅單色釉瓷器,始於明永樂年間,但它不同於鈞窯的銅紅瓷,「鈞紅」是紅中透紫或透青,常需兩次燒制而成;而由當時景德鎮窯燒制的寶石紅器皿,是生坯掛釉,一次燒成。這種紅釉具有鮮艷的紅色,燒制的難度很大,對燒成條件要求很高,質量很不穩定,有「火之藝術」之說,所以,要燒成一件寶石紅茶具極為不易。明代王世懋著《窺天外乘》,對明永樂、宣德年間瓷質茶具曾經作過這樣的評價:「永樂、宣德間內府燒造,迄今為跺。其時以棕眼、甜白為常,以蘇麻離青為常,以鮮紅為寶。」由此可見,這件僧帽壺之珍貴所在。明宣德寶石紅僧帽壺的珍貴,道理也在於此。歷史上曾出現過寶石紅瓷仿製品,清康熙仿明宣德寶石紅僧帽壺就是一例,此壺通高21.0厘米,造型與明宣德寶石紅僧帽壺幾乎完全一致,釉也很相似,幾可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但若細細體察,相互比較,才能從大小、形體、釉色中找到一些微小的差異,只是一般人難以識別罷了。
明紅釉瓷蓮瓣紋鹵壺
這件明宣德紅釉瓷鹵壺,器身刻有蓮瓣紋裝飾。壺的造型成凸字。直口扁腹。紋飾刀刻粗獷,利用高溫燒成時紅釉流淌露白使蓮瓣紋裝飾更為豐富。造型、紋飾和紅釉結合,尤如紅蓮盛開。
宣德紅釉,是在明洪武、永樂紅釉燒造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並影響到以後各朝紅釉單色器具的製造。紅釉器具在宋代均窯已經燒成,元代的釉里紅也是一種紅釉,但明初永樂、宣德紅釉色澤鮮紅,是紅釉製造的高峰時期。宣德紅釉器沿口常有一圈白釉寬線。紅釉器具紅色色澤變化較多,因此,古陶瓷研究和收藏界人士對其分類的命名也很多,有寶石紅、雞血紅、牛血紅、醉紅等等。由於明代紅釉器主要用作祭器,因此也稱「祭紅」,後人常用諧音字稱「霽紅」。宣德以後,紅釉器歷朝都有生產。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也燒造過紅釉瓷,當時紅釉的區分名稱更具體。如清康熙時因督陶官為郎廷極,就有了郎窯紅。清代的紅釉,釉面有垂流的叫郎窯紅;釉面不垂流,不開片,釉層薄,呈血紅色,色澤深沉,有橘皮紋的紅釉為祭紅。清代還有很多品種的紅釉,如豇豆紅、珊瑚紅、胭脂紅等。
明紅釉瓷蓮瓣紋鹵壺
這件明宣德紅釉瓷鹵壺,器身刻有蓮瓣紋裝飾。壺的造型成凸字。直口扁腹。紋飾刀刻粗獷,利用高溫燒成時紅釉流淌露白使蓮瓣紋裝飾更為豐富。造型、紋飾和紅釉結合,尤如紅蓮盛開。
宣德紅釉,是在明洪武、永樂紅釉燒造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並影響到以後各朝紅釉單色器具的製造。紅釉器具在宋代均窯已經燒成,元代的釉里紅也是一種紅釉,但明初永樂、宣德紅釉色澤鮮紅,是紅釉製造的高峰時期。宣德紅釉器沿口常有一圈白釉寬線。紅釉器具紅色色澤變化較多,因此,古陶瓷研究和收藏界人士對其分類的命名也很多,有寶石紅、雞血紅、牛血紅、醉紅等等。由於明代紅釉器主要用作祭器,因此也稱「祭紅」,後人常用諧音字稱「霽紅」。宣德以後,紅釉器歷朝都有生產。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也燒造過紅釉瓷,當時紅釉的區分名稱更具體。如清康熙時因督陶官為郎廷極,就有了郎窯紅。清代的紅釉,釉面有垂流的叫郎窯紅;釉面不垂流,不開片,釉層薄,呈血紅色,色澤深沉,有橘皮紋的紅釉為祭紅。清代還有很多品種的紅釉,如豇豆紅、珊瑚紅、胭脂紅等。
明青花瓷人物提梁壺
這件青花提梁茶壺,是明萬曆年間景德鎮民窯燒造的。青花色調,藍中泛紫。畫面圖案繁密,用筆粗獷,布局繁亂。瓷胎質地較粗,胎體厚重。萬曆的青花瓷發色雖達到明嘉靖時期的濃艷色彩,但質量有下降的傾向,繪畫上也開始變得草率。對於萬曆青花瓷質量下降,陶瓷史學界人士一般認為原因有兩點。一是萬曆時期王公貴族窮奢極欲,儘管江西災情嚴重,但仍有太監潘相督造瓷器,以到窯工童賓跳火自焚,激起了工匠的反抗。二是位於景德鎮麻倉山的優質瓷土礦開始枯竭,陶工不得不從很遠的地方去取土,因為缺少優質瓷土而導致青花瓷器質量下降。
但到明萬曆時,茶的炒制工藝已經十分嫻熟。期間,也出現過幾本茶學專著。從而推動了茶科技和茶文化的發展。
這件明萬曆青花瓷壺,是專供泡沏茶水的用器,不同於明嘉靖以前的一些瓷壺,既可作飲茶器具,也可作酒器或其它飲具用。萬曆時期茶學獨興於時,促進和推動了壺類器具中飲茶用具的專業化。
明青花瓷六棱提梁壺
這件明青花瓷六棱提梁壺,紋飾布局較繁亂,雲氣紋、人物、松林及蕉葉紋等繪畫風格繁縟麻密,幼稚滯拙。青花發色灰暗昏散。壺的造型為六棱瓣狀,流和提梁呈方形,採用模具成型。紋飾、造型具有日本特色。這是因為在16世紀後期(相當於中國明萬曆時期),日本豐臣秀吉時代的高僧千利休,創立茶道。提出茶道的根本精神是「和、敬、清、寂」四規,其中,清、寂的要求除茶室有幽雅清靜的環境和古色古香的陳列外,還對飲茶用器有嚴格要求。日本的陶瓷茶具的製造一直受中國的影響,茶道創立後,曾在明萬曆和天啟時間專門在景德鎮定製飲茶用器。這件明萬曆青花六棱提梁壺,很可能是當時為日本燒造的。
明青花瓷游魚紋茶碗
這件明代景德鎮民窯青花瓷碗,是古代飲茶用具,它的造型與胎釉製作不像官窯那樣精緻細膩,光潔漂亮。但民窯青花瓷的重要特色在於別樹一幟的繪畫。此瓷碗上的游魚,畫法簡潔,手法熟練、流利酣暢。畫意天真自然,有稚雅之趣。瓷碗上只畫了天趣橫生的幾條游魚,用筆剛健潑辣,構圖單純,大面積利用白中泛青的瓷面,使人感受到天水一色,水清魚現,富含意境之美,這與明末清初的畫家──八大山人畫意十分相似。
瓷器上的繪畫,明代官窯瓷以裝飾為目的,故青花彩繪都很工細,純裝飾性圖案是官窯青花瓷繪的主流。民窯把宋元時期發展起來的文人水墨畫技巧滲進了圖案裝飾里,使得瓷畫具有紙上水墨畫的效果。這種效果,使得中國瓷器的彩繪藝術語言更具東方情韻,瓷器上的彩繪,不同於紙面繪畫,器皿的體積感,使空間得以延伸,視覺藝術的視點也發生改變,可以多視點地觀看瓷繪圖式,這使其藝術語言更加豐富。這種瓷畫風格的形成,可能是匠師借鑒紙畫藝術的表現,經過長期實踐,才得以創作出來的。這件茶碗明顯具有八大山人的畫意,從而使它顯得更為珍貴。
明青花瓷乳虎紋茶碗
這件青花瓷乳虎紋茶碗,大約是15世紀時明代景德鎮民窯產的飲茶用具。該碗裝飾畫面用線活潑,縱筆揮灑,給人一種新鮮活潑的美感。乳虎的描繪生動活躍,筆調酣暢,氣韻天成,給人以栩栩如生之感。
中國民間藝人的美學品格是樸實無華的。藝匠的「通俗」性格,在明代民窯青花瓷繪中得到了充分發揮。他們不拘形似,天真樸拙。他們創作的青花彩繪瓷產品,與官窯相比,是官窯器所望塵莫及的。他們的個人美學品格在這件青花瓷繪「乳虎」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民窯青花乳虎紋瓷碗,是當時景德鎮生產的「大眾化」的日用品。有著一定民眾基礎和時代感;同時還蘊含著民眾的審美意識,有著雅俗共賞的民族美學傳統。乳虎紋瓷碗的彩繪,反映了民眾的美好願望和民俗風情,是一件民窯青花瓷茶碗的傑作。
明青花瓷花卉紋茶碗
這件青花瓷茶碗,口徑為10.3厘米,是明永樂時期由景德鎮窯燒造的。
這件茶碗造型奇巧,製作精緻考究,青花紋飾單純大方。碗壁內外裝飾有回紋、卷草紋、蓮瓣紋等,青花色澤鮮艷濃重。在製作工藝上,器物規整,修胎十分講究。在器底削足處理上,改變了元代的斜削方法,底足基本平削。在圖案布局上,改變了明洪武以前的多層次、繁密的格局,多留空白地。在繪畫用筆上,每一筆起筆落筆的筆跡都能看出濃淡。釉面白中泛青,由於燒成溫度較高,釉面內有微氣孔,釉色「肥亮」。
永樂青花茶碗,一些書上稱之為壓手杯。對於壓手杯底足的處理方法,在《留青曰札》中是這樣記載的「陶辨器足,永樂窯壓手杯,滑底沙足,宣窯壇盞,釜底線足。嘉靖窯魚扁盞,饅心圓足。凡陶器出窯,底足可驗火法。」永樂時的茶碗器形,在元代和明初洪武時期是沒有的,它是永樂朝才開始的。永樂時期的青花瓷器,明代特色已很明顯。歷史上,每個朝代的瓷器造型都有自己的時代特色,明代瓷器特點的產生,一般認為是從永樂開始的。所以,這件明永樂青瓷茶碗,是一件具有大明特色的早期茶碗,彌足珍貴。
明青花瓷纏枝花卉紋茶碗
這件永樂青花纏枝花卉紋碗,造型靈巧端莊,雋秀幽雅,工藝製作規整,胎體細膩輕薄,足跟較窄。古陶瓷研究界和收藏界稱這種造型的碗叫雞心碗。這件碗上的青花裝飾疏朗秀麗,筆意自然,釉面細膩、光潤。青花枝紋、波濤紋、回紋色澤鮮艷濃重,凝聚處現黑色斑點。
雞心碗在明代永樂瓷器品種中和壓手杯一樣,是當時飲具中最高水平的產品。碗類器皿從產生起,就以日用為主要目的。一件精美的用品,也是良好的收藏品和陳列品。明代永樂時期的雞心碗主要為宮廷皇家服務,也用來賞賜王公大臣,贈送有關國家使節。雞心碗類似飲用器具,質地要求很高,往往不惜工本,用最好的原料,由最優秀的匠師製造。
明代時,景德鎮不僅瓷器名揚海內外,茶葉生產也很有名。景德鎮自唐代開始,就是全國著名的茶葉產地,瓷器、茶葉是當地的兩大特產,也是重要的貢品。明代初期以後,景德鎮的瓷器生產有了飛躍發展,瓷器飲茶用具和茶葉相互輝映。從這件永樂青花瓷纏枝花卉紋碗上,即可窺見一斑。
明青花瓷鬥彩嬰戲杯
這件成化鬥彩嬰戲杯,以青花線條勾勒出紋樣,畫面主體是兩個放風箏的少年。在釉下青花勾成的輪廓線內隨意的填上釉上彩色,有爭相鬥艷的藝術效果。這件鬥彩瓷杯,紋飾線條纖細,用雙紅勾勒填色法,所填色彩較淡,用平塗的手法,色彩間分濃淡而不分陰陽,無任何渲染烘托。少年身上的衣服,只繪單色外衣,無內衣做襯托,這就是常說的「成窯一件衣」。胎質純潔細潤,胎體輕薄,迎光透視呈牙白色,如脂似乳,瑩潤光澤。釉質肥厚,光潔晶亮,胎精釉亦精。
鬥彩,又稱逗彩。在國外拍賣市場一個高12厘米的成化鬥彩小壇拍賣價高達100萬美元。
由於成化鬥彩瓷價值連城,所以成化以後仿者不斷,以清康熙和清末、民國初年仿造得最好。關於鬥彩瓷的鑒定,目前市面上鑒別的書籍不斷出版,但影響較大的有這樣兩本: 一是已故孫瀛洲先生編寫的《成化官窯彩瓷的鑒別》;一本是耿寶昌先生編寫的《明清瓷器鑒定》。
明玉盌
盌,古時為碗的異體字。玉盌系1956年發掘出土的明神宗朱翊鈞(公元1573年—1620年)墓中3000多件隨葬品之一, 距今已有370餘年的歷史,為皇帝用的飲茶器具。現珍藏於北京定陵博物館。
這件器物,金玉合制,由碗、蓋和托盤組成。碗用玉琢成,青白色,與普通碗相仿,圓形,有圈足。通高15.0厘米。胎薄明潤,光素無紋。蓋為金制,高8.5厘米,鏨刻而成。 蓋身鏤空鏨鏤有三排波濤中神遊的蛟龍,活靈活現,深蘊動態美。蓋口與碗口正好相吻,使之連成一體。蓋頂巧飾一蓮花形紐,使之更富生態。托盤中央凸起一圓圈,用來承托玉碗。這樣,這件器物兩頭金,中間玉,黃白相配,相映生輝,既雍容華貴,富麗堂皇,又色澤調和,典雅精美;再加上工匠們的精雕細琢,使這件玉碗的藝術價值非同一般,成為國寶。
明李茂林菊花八瓣壺
這把菊花八瓣壺, 通高9.6厘米,橫寬11.5厘米。呈菊花狀,整把壺輪廓除有水平方向的線條外,還有垂直或傾斜的「筋紋」線。粗看壺型好似一個罈子,只是另加上了柄和嘴。此壺整體上方圓互寓,剛柔相濟,使人在挺拔中見到端莊,瀟洒中顯見穩重,風格甚為高雅。現珍藏於香港茶具文物館。
菊花八瓣壺的製作者李茂林( 約公元1567-1619年),字養心。 是明代紫砂壺製作步入成熟時期的一位名家,以朴致敦古善制小壺聞名於世。「另作瓦囊,閉入陶穴」,是李茂林的一大貢獻,使紫砂壺的製作向前跨進了一大步。這裡所說的「瓦囊」,就是指燒壺時用的匣體。在李氏創造匣缽前,紫砂壺坯燒制時不裝入匣缽,與缸罐混放入窯燒制,成品不免粘上缸壇釉淚,影響美觀。自有匣缽以後,壺坯置於匣缽內燒制,不再與瓦罐陶缸直接接觸。壺坯燒制時受到保護,從此不再沾染釉淚釉斑,使紫砂壺的製作水平提高了一大步。
明時大彬僧帽壺
明代萬曆後期,宜興紫砂茶具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是供春的學生時大彬。時大彬做壺要求很高,稍不合意,即打碎重做,不留於世。現藏於香港茶具文物館的僧帽壺,就是時大彬的傑作之一。
這件僧帽壺,通高9.3厘米,橫寬9.4厘米。壺身的上部,口沿長有五瓣蓮花,壺蓋呈正五邊形,邊緣隱現在花瓣之中。蓋鈕為佛球狀,猶如僧帽之頂。壺頸不長,緊接花瓣,好比是帽沿,如此造型,活像一頂僧帽,僧帽壺之名,也由此而得。僧帽壺的壺底為正五邊形,再加上壺的嘴和柄的造型也非常奇特,整體給人以剛健挺拔,神韻自若之感,因而為世人稱絕。
傳說宜興金沙寺僧始創紫砂壺時,做的就是僧帽壺,他是仿造自己的僧帽製作而成的。後來,供春也製作過僧帽壺,時大彬也仿僧帽制壺。其實,據查證: 明宣德窯曾燒制過寶石紅僧帽壺, 這種壺的形狀是仿西藏茶壺的,造型與時大彬僧帽壺大同小異。而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至少比供春所處的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年) 要早70年以上,也就是說,僧帽壺並非金沙寺僧首創。
明時大彬三足圓壺
時大彬,別號少山,紫砂大家。他制的壺,初仿供春,喜作大壺,後作小壺。壺技超過其父時朋,也為後人所不及。製作紫砂壺時,他喜在陶土中摻雜鋼砂,或把舊壺搗成粉末重製,凡遇有不滿意之作,立即擊毀,不留人間。時人認為,時大彬的作品繼承了前輩技藝, 又有創新開拓,故而名噪海內。1984年從墓中出土的大彬三足圓壺,是時大彬壺由大改小的代表作之一。與壺同時出土的墓誌表明墓主是明代南京翰林學士華察之孫華師伊,卒於明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葬於明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表明此壺至少已有360年以上歷史, 現珍藏於江蘇無錫縣文物管理委員會。華氏當時是無錫望族。越劇《三笑姻緣》中大畫家唐伯虎在無錫華太師府屈尊當書僮,最後終於點中丫環秋香作妾。這個華太師,指的就是華察。不過,這是戲而非歷史。
這件三足圓壺,通高11.3厘米, 口徑8.4厘米。壺身呈球形, 素麵無飾。只是在壺蓋面上,環繞壺紐飾有四瓣柿蒂紋。壺的底部有三隻小足,與壺身有機結合,渾然一體,無粘接之感。壺嘴外撇,與柄對稱。在壺柄下方的腹面上,橫排陰刻「大彬」楷書。壺的通體呈褐色,面上有淺色針裝顆粒,雖不細膩,卻有「銀砂閃點」之譽,後人稱之為「砂粗質古肌理勻」。
1994年, 我國郵電部發行的《宜興紫砂陶》郵票中,其中有一枚的畫面就是時大彬的三足圓壺。它飲譽國內外,是明末紫砂器中不可多得的瑰寶,每每為收藏家所稱譽。
明時大彬六方紫砂壺
這把六方紫砂壺,出土於江蘇都丁溝鎮曹氏墓中。它是作為隨葬品於明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入葬,於1968年出土的,為一代「良陶」匠師時大彬的晚期作品, 距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屬泡茶、飲茶器具。現珍藏於江蘇揚州市博物館。
這件六方紫砂壺,整體通高為11.0厘米,口徑5.7厘米,底徑8.5厘米。一色赭紅,坯體含有小砂粒,所以,雖經打磨,仍少平整,欠明潤。壺身由六片大小相同的長方形平面組成一個菱柱形體,形態自然,無銜接之感。壺嘴、壺把和壺口處於同一高度。壺蓋圓形,中有圓錐形紐。這可能與時大彬的「天圓地方」的觀念有關。整把壺素麵無飾。只是壺底刻有「大彬」兩字,無署款蓋章,這與清代李景康說的時氏作壺「從未見署款而兼蓋章者」一說是相符的。
明時大彬雕漆紫砂壺
紫砂壺的裝飾形式很多,常見的有素麵素心,模擬仿生,題畫刻銘,掛釉加彩等幾種。此外,還有包錫、嵌玉、髹漆等裝飾方法。這把雕漆紫砂壺便是採用髹漆的裝飾方法。該壺系時大彬款,現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實屬一件珍貴稀罕之物。
這件紫砂壺,壺身呈四方形,其足由壺身的四個面延伸而成,每邊呈拱橋狀,看上去毫無故作姿態之意。此壺全身外髹紅雕漆,做工十分細膩,充分顯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水平。特別是壺身靠視線一面雕刻而成的「高士品茗圖」十分傳神,使品茗者更能體察到飲茶的樂趣。在這幅圖中,天空的雲彩,對面的群山,近旁的大樹和流水,展現了一派具有超脫凡塵野趣的品茗環境。而高士半倚方桌,茶童近旁奉茶,更加平添了「茶不醉人人自醉」的氣氛。
明徐友泉盉形三足壺
這件盉形三足壺,現藏於美國華盛頓藝術館。它的通高12.4厘米, 橫寬8.2厘米,仿青銅器盉的形式製作而成,給人以古雅之感。史載:「盉」原為酒器,標準的造型是圓口,深腹,有蓋,有嘴,下有三足或四足,這些特徵在這把壺上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作者徐友泉,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人。明代周高起在《陽羨茗壺系》中說: 「徐友泉,名士衡,故非陶人也,其父好大彬壺,延致家塾。一日強大彬作泥牛為戲,不即從,友泉奪其壺土出門去,適見樹下眠牛將起,尚屈一足,注視捏塑,曲盡厥狀,攜以視,大彬一見驚嘆曰:『如子智能,異日必出吾上。』因學為壺。」徐友泉製作的壺,壺式多仿尊諸器,泥色有原砂紫、海棠紅、淺墨、葵黃、梨皮等。吳梅鼎在其《茗壺賦》中稱讚徐友泉的壺藝是「綜古今,極變化,技近乎道,集斯藝之成。」徐友泉制的壺,以古樸風雅,妙出心裁,而為後人崇尚。然徐友泉直至晚年仍自嘆曰:「吾之精,終不及時(即時大彬)之粗」,充分表白徐氏對壺藝的無限追求。
明蔣伯海棠樹榦壺
在明代晚期的一批紫砂大家中,蔣伯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製作的海棠梅干壺,匠心獨俱,寓意深刻,堪稱一絕。
這件海棠樹榦壺,壺身正好為一段海棠樹榦;壺的嘴和把柄,也做成樹枝形狀,好似從海棠樹榦上伸向兩側的幾根分枝;壺蓋隱現在由樹榦形成的壺身之上。蓋上的鈕,又似一根彎曲延伸的短枝。在壺身上,還粘貼有從分枝上長出的若干海棠莖、葉,點綴其間,顯得生機盎然。整體造型,酷似一段海棠樹榦,故而名曰海棠樹榦壺。更有意思的是,在組成壺身的樹枝上有一隻鷹,樹下又有一隻熊,因為「鷹」與「英」是諧音,「熊」與「雄」也是諧音,以此隱喻「英雄」,而海棠在古時有「美人」之說,因此,又有人稱此壺為「英雄美人壺」。至於壺底上用楷書刻就的「萬曆癸丑」四字年款,表明該壺是公元1613年製成的。
作者蔣百,原名時英,字之敷。明代萬曆人,紫砂大家時大彬的弟子。與文人交往甚密,常和文學家、著名茶人陳繼儒切磋壺藝,成為知交,陳氏遂改其字「之敷」為伯。清代吳騫的《陽羨名陶錄》里說蔣伯為: 「因附高流,諱言本業。」然他的作品雅而不俗,堅緻嚴謹,後人譽稱他的作品為「天籟閣壺」,視為瑰寶。
明三寶紫砂壺
這件明嘉靖三寶壺,是紫砂壺開始興盛時的作品。作為紫砂壺早期的作品之一,它的造型當然脫離不了仿銅、仿瓷的幾何型式樣,但卻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當為至寶。
三寶壺的通高為5.5厘米,橫寬6.7厘米。嘴、柄、蓋、身配合得宜,看上去既小巧玲瓏,又顯得氣度不凡。在壺的底部,刻有楷書「大明嘉靖年制」字樣,刻字採用的三刀法。加之壺蓋行決造成三層塔形,壺蓋上的鈕,塑成三山形,這樣就使壺的主題,即三寶明白地揭示在人們面前,三寶壺之名也由此而來。
此壺在製作過程中,採用泥片拼接而成。壺的嘴和柄,用木片模壓,裝好後還可見到模縫。這類手工製作的紫砂壺,能使賞壺者津津樂道的是制壺者的走泥軌跡,盡收眼底。只是此壺的作者,僅根據現有資料尚難確定,好在它有確切的製作年代記載: 明嘉靖(公元1522—1566年)制,而這一時期的紫砂壺傳世之作,目前三寶壺可說是唯一的。這為研究紫砂壺的發展,研究紫砂壺早期的造型、製作和燒造,具有重要的意義。
明提梁紫砂壺
這把出土於江蘇南京中華門外馬家山墓中的提梁壺,是供春時代的作品。墓主吳經,為明代司禮太監,從同時出土的磚刻墓誌可知,吳經下葬於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表明此壺差不多與供春是同時代的作品,這也是目前唯一有絕對紀年可查考的我國早期宜興紫砂茶壺,只是壺的製作者還不得而知。
這件提梁壺,通高17.7厘米,口徑7.0厘米。壺身渾圓周正,近底部略收縮,提梁彎曲呈兩個倭墮的拱形,後部有一個小系,兩頭與腹肩相接。壺蓋扁平,壺鈕呈葫蘆狀。壺蓋與壺腹吻合不是常見的子母口,而是蓋內生一個「十」字形凸起,四角正好與壺口內沿相接,使壺蓋穩定於壺身上。壺嘴與壺身相接的壺面上方,環繞壺嘴根部,塑貼有四瓣柿蒂紋,其內為單孔與壺嘴相連。此壺泥色紅褐,質地比較粗糙。壺身的一側,還粘著淺土色的斑塊,表明做工亦較粗放。儘管如此,這把有確切年代記錄的先期紫砂壺作品,對研究我國宜興早期紫砂壺的製作、燒造,以及紫砂壺的發展,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此壺的珍貴也就可見一斑了。
明項聖思紫砂桃形杯
此杯為明代晚期作品, 距今已有400年左右的歷史,屬飲茶類器具。原為江蘇宜興儲南強先生珍藏,本世紀50年代初,儲先生將其慷慨奉獻給國家,現珍藏於南京博物館。
這件紫砂桃形杯,由杯和座組合而成,通高8.4厘米,杯高7.0厘米,口徑10.5厘米。它以連枝切開的交桃作杯,內外壁平整烏潤,整個杯將桃的枝、葉、果有機相聯。桃子豐碩肥大;與杯柄相連的枝幹,古老蒼勁,盤屈連叉,蘊含「此桃三千年一生實」之意。參差扶疏的大小桃葉,緊貼杯壁,顯得意氣風發。枝端上的小桃,為老樁增添了活力。而稍稍伸出的葉端、小桃和枝幹,處於同一水平面上正好三足鼎立,成了杯底的三個支撐點,使桃形杯穩定在底座上,桃杯外沿下,還刻有「閬苑花前是醉鄉,拈翻王母九霞觴」詩句,署名「聖思」,並鈐「聖思所作」陰文小印一枚。「聖思」,其人不詳。不過,儲南強先生曾於1924年請裴石民(公元1892—1977年)為桃形杯配置底座,內有題記,曰: 「聖思,相傳為修道人,姓項,能制桃杯,大於常器。花、葉、干、實無一不妙,見者不能釋手。廿年前,簡翁得此於燕市,歸而寶之。壺底葉小損微跛,名手裴石民,時方以第二陳鳴遠名於世,善為前人修舊。昨年用賓虹老人之意,為供春壺重配蓋。今歲復以鄙請,為此杯加一托,中虛而涵納之,趾乃足。遂為之記略,兼揚其藝絕,以光於陶史為二美」。但此題記為誰所作,卻不得而知。
明惠孟臣朱泥梨壺
這件惠孟臣梨壺,以朱泥為原料,在造型上匠心獨具,製作上精工極巧,大有獨領風騷之感,堪稱古代紫砂壺中的珍品之作。
這件朱泥梨壺,高9.0厘米,橫寬10.0厘米,為朱泥小把壺。壺身、壺蓋相連,形似一隻果。壺鈕是個小圓珠,壺嘴斜直,柄呈耳形,壺底落「知君於此景,孟臣」銘款。通體硃色,使人有格調高雅,線面明快, 輪廓清晰,神韻清爽之感。作者惠孟臣(約公元1598—1684年),明末清初江蘇宜興人。制壺以朱紫者多,白泥者少;小壺多,中壺少,大壺罕見。時人評惠氏制壺: 「大者渾樸,小者精妙。」由此可見,孟臣朱泥梨形壺的珍貴了。
明孟臣折腹壺
江蘇宜興紫砂壺,向以壺的造型和韻味見長,加上精細的加工技藝,歷來被視作拱壁,當作藝術品來欣賞。這把由孟臣壺藝、盧仝茶詩融為一體的紫砂折腹壺,已有300餘年的歷史。
這把折腹壺,通高6.6厘米,最大橫寬18.2厘米。造型屬標準孟臣式折壺,壺身輕而平滑,有光亮。其上刻有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句:「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其字為行草,流暢瀟洒。壺底落款: 「平生一片心 孟臣。」表明此壺為明末紫砂大家惠孟臣所制。壺的蓋上,以鈕為圓心,環形刻就「盧仝七碗香」五個字,製作者持壺身上詩的內容與作者,用簡捷的筆法在壺蓋書明,既告訴壺的主人,又因此增加了藝術感染力。
推薦閱讀:
※楊振寧:美與物理學(中國科學院)
※號稱史上最難申請的「中國綠卡」終於不再高冷!
※達磨祖師到中國傳法
※中國人的清官情結為何如此濃郁
※中國各省區極品名茶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