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行廉價車,南北大眾急需研發國際車型

謹行廉價車,南北大眾急需自主研發國際車型

文周麗君

【一家之言,未必周全。如有不當,儘管批評】

2013年3月9日,在一汽-大眾廉價車全新捷達上市之際,一汽-大眾銷售總經理胡詠透露,一汽-大眾正計劃開發定位低於捷達的廉價車型。另有跡象表明,已退休的老寶來可能會重出江湖,以更低價格銷售。

可以預見在未來兩三年後,一汽-大眾將出現一批廉價車型。上海大眾也不例外。

所謂的大眾廉價車,也是相對的

同是緊湊型車,售8.28-11.93萬的全新捷達,比售10.78-14.83萬的寶來的確低了很多,但對比售6.98~11.38萬的帝豪EC7、售6.59~9.99萬的比亞迪速銳、售7.39~9.49萬的長安逸動,全新捷達不僅談不上廉價,整體價位都高出了一萬多。而且在同一個價位,其配置幾乎都落後於帝豪EC7、速銳、逸動等幾款自主緊湊型車。如全新捷達的後輪剎車居然是鼓式的,其它幾款自主車型都是剎車更厚道的盤式。至於操控性,在小型車POLO基礎上拉長加重的全新捷達,能和原汁原味的緊湊型車比嗎?

當然,操控性、駕駛感受取決於很多因素,並不能把全新捷達一棒子打死。況且我國第一次購車者居多,多數在購車時,更注重品牌、口碑等,談操控人家也不懂,但有幾點可以明確:一汽-大眾所謂的廉價車,在整個車市,並不廉價;大眾廉價車,在未來一汽-大眾幾年內,會越來越多。

大眾相對的廉價車,危及「德系基因」

大眾廉價車越來越多,會出現幾個新問題:第一,隨著廉價車的增多,對一直令一汽-大眾引以為豪的「德系基因」這個核心賣點,會產生多少衝擊?當然,上海大眾也一直在強調「德系基因」的概念,只不過力度沒一汽-大眾這麼強罷了;第二,在優勢並不明顯的前提下,大眾廉價車能為南北大眾增加多少市場份額?

一汽-大眾在之前六七的年內,對「德系基因」的不斷強化,讓其樹立了鮮明的品牌個性。談到2006年上市的速騰、2007年上市的邁騰、2009年上市的高爾夫、2010年上市的CC等,都會很容易讓我們想到安全、品質、激情等,這些都是「德系基因」的核心概念。

在2006年速騰上市的新聞通稿里,強調最多的就是「德系基因」:作為德國基因的正統傳承者和PQ35平台的又一款力作,速騰轎車採用德國大眾全新的設計理念,內在沉穩、外形時尚。它以「德系高性能轎車」為產品定位,以「生為強者」為品牌個性,目標用戶群體直指時尚精英一族,志在成為同級別中的領袖車型……在後來陸續上市的幾款車型的新聞通稿里,唯一不例外的,就是強調「德系基因」的概念。

但在未來幾年,當我們談到全新捷達、老寶來,以及低價AO級車時,除了低價、拉長、本土設計外,其它什麼,還能給我們直觀感覺?還能讓我們聯想到更安全、更有品質的「德系基因」嗎?

回過神來,再讓我們細細品味下帝豪EC7、比亞迪速銳、長安逸動等幾款自主品牌車型,帝豪EC7總能讓人多少聯想到大氣吧?比亞迪速銳總能讓人多少聯想到科技吧?至少也能用遙控駕駛技術,和門衛等開開玩笑。長安逸動總能讓人多少聯想到有點操控感吧?

不可否認,這幾款自主品牌和真正意義上的具備「德系基因」的車型相比,在安全、科技、操控等各個方面,還是有不少差距的,但它們至少都或多或少擺脫了中國車給人低質低價、配置寒磣、設計磕磣等傳統印象。

現在有點時代大逆轉的感覺,在中國生產的德系車,倒是越來越像傳統的中國車,售價越來越低,配置越來越低,技術含量和設計元素,也是越來越不上檔次。中國車倒是有條不紊,越來越有洋氣,看看榮威系列,從安全標準,到排放標準,哪一條不是把歐洲的品質掛在嘴邊?再看看帝豪EC7,在2011年底,獲得了Euro-NCAP四星碰撞結果,大眾要是把全新桑塔納、全新捷達等,拿回歐洲做碰撞測試,結果會是怎樣,我們不得而知。

從奇瑞A3開始,到榮威550、350,以及之後的長城C30、帝豪EC7、EC8、比亞迪速銳、長安逸動、傳祺GA5、榮威950等,哪款在國內測試,不是五星標準呢?全新捷達、全新桑塔納,哪怕你們不去歐洲做碰撞測試,在中國就能達到五星標準嗎?同樣,我們不得而知。

請問大眾,你拿全新捷達、全新桑塔納等廉價車,怎麼捍衛「德系基因」的尊嚴?

「德系基因」被危及,大眾銷量難免受衝擊

「德系基因」是大眾在中國的最核心賣點,但如何轉換成市場銷量,需要拿捏。如上海大眾的「德系基因」概念雖然沒有一汽-大眾強,但銷量上卻一直力壓一汽-大眾。後來一汽-大眾也學會了拿捏。

2011-2012年,一汽-大眾一下子離冠軍更近了,甚至都問鼎了,哪怕有爭議。其中貢獻最大的車型,並非具有原汁原味「德系基因」的車型,而是2008年上市的新寶來、2011年上市的全新邁騰、2012年上市的全新速騰等「德系基因」有所退化的車型,三款車型都無一例外得拉長了,犧牲了部分操控的激情。

事實證明,為了銷量,一汽-大眾的「德系基因」不能丟。如依託「德系基因」,南北大眾2007至2010年,一直位居中國車企銷量排行的前三強位置。但還得根據中國實際,對「德系基因」進行改良。最典型的案例,當屬寶來由駕駛者之車,成功轉型至全能家轎之稱的新寶來,一下子由在2005-2007年,月均四五千輛的銷量,躍升至2009-2012年,月均1.5萬輛的銷量水平。收穫更大的還有朗逸,幾年以來的月均銷量,一直維持在2萬輛水平,2013年前兩月,就銷售了八萬多輛,領先於第二名一倍。

玩轉寶來、朗逸大獲成功後,大眾也是諳熟此道。但看看全新捷達、全新桑塔納,以及想想後繼的廉價小型車等,總讓筆者覺得,大眾這個步子是否邁得稍微大了點。這些廉價車,幾乎讓人感覺不到「德系基因」的存在。甚至覺得與吉利的帝豪EC7、比亞迪的速銳等充滿「中國基因」的本土車型比比,不僅沒什麼區別,更沒什麼優點。

全新桑塔納2012年底上市,在2013年1月銷售了7006輛,2月銷售了5961輛,環比下降了14.9%。雖然這個數據非常有利於證明筆者對「德系基因」被危機後將衝擊大眾銷量的判斷,但筆者必須得說句公道話,2月銷量下滑的參考價值不大,因為2月是傳統淡季,絕大多數在華車型的銷量都出現了下滑。全新桑塔納和全新捷達能否接受中國市場的考驗,關鍵看2013年下半年的銷量表現。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大眾如此肆無忌憚得稀釋「德系基因」,對其在華銷售的潛在威脅不可避免。隨著南北大眾緊湊型、小型車等廉價車型上市越來越多,以及同質化競爭越來越激烈,潛在威脅爆發的可能性越大。

2008年-2012年的4年時間,上海大眾不僅結束了自己沒有緊湊型車的歷史,而且一躍成了緊湊型車市的新霸主。在南北大眾最核心的緊湊型車市,上海大眾以朗逸為核心,目前已初步構建了高、中、低結合,兩廂三廂配合的立體攻防體系,與一汽-大眾形成了對壘之勢:新朗逸提升定位,對標A+速騰,老朗逸繼續對標再次上市的老寶來,入門級的全新桑塔納對標全新捷達,被命名為朗行的朗逸兩廂對標高爾夫。開啟了南北大眾全面同質化競爭,尤其是低價車型同質化競爭的新時代。

為了銷量,南北大眾似乎只能走低價路線

問題是,不走低價路線,南北大眾或許很難提升銷量。

從捷達、桑塔納,到寶來、速騰、朗逸、高爾夫,以及邁騰、帕薩特,大眾在華的款款車型,幾乎都是走量車型,月銷量都在萬輛以上。為了維持這些走量車型的銷量持續走高,南北大眾也是費盡心機,諸如簡配降價、多代同堂銷售等,都被大眾運用的活靈活現。POLO為了維持銷量,通過將後輪盤剎改成了鼓剎,減省後防撞鋼樑等不斷簡配降價。

寶來在中國的十年歷程,就是赤裸裸的簡配歷程。2002年上市的寶來,憑之後的1.8T發動機,不僅敢於以駕駛者之車自居,而且直接叫板寶馬3系。2006年新寶來上市,沒了1.8T,雖然徹底結束了駕駛者之車的時代,但依舊繼承了德系在安全、品質等方面的諸多優勢。基於寶來平台,於2008年誕生的新寶來和朗逸,則徹底走向了有中國特色的世俗化家轎時代。安全、品質等方面今不如昔。

除大眾將降價簡配發揮到淋漓盡致外,多代同堂銷售,更是讓人瞠目結舌。目前大眾在華所有緊湊型車,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捷達。在售捷達是捷達2,新寶來、新老朗逸,以及日後的朗行、可能上市的老寶來等,都是捷達4。上述這些車型,在國外都已經灰飛煙滅了。另外在售的速騰是捷達6。高爾夫則是捷達兩廂。當然,也可以說,捷達是高爾夫三廂。

目前,大眾又在醞釀POLO的多代同堂體系,全新捷達、全新桑塔納雖自居緊湊入門車型,但都是POLO的拉長車,屬於POLO後裔。中型車的帕薩特車型,也新老帕薩特、邁騰等同堂銷售。

無論降價簡配和同堂銷售,大眾在華都遵循的都是相對性的低價路線。如大眾的緊湊型車中,最新捷達速騰是最貴的,其它相對便宜點。在中型車,最新款的邁騰,也比新老帕薩特貴點。因為也只能提供差異化的低價選擇,才能將降價簡配和同堂銷售等,轉化成市場銷量。

至於大眾在華的降價簡配和同堂銷售的還能走多久,的確是個大問號。但有點可以肯定,這些行為都是在嚴重透支「德系基因」的品牌價值。

目前,速騰、高爾夫、CC、邁騰等最能代表「德系基因」車型,以及寶來、朗逸等,也能凸顯一定「德系基因」車型的銷量潛力,都被挖得差不多了。在中國每月的單車銷量排行中,南北大眾車型幾乎都佔了對半的席位。但中國市場,並非南北大眾獨大,還有一向不可小視的上海通用,以及虎視眈眈的長安福特、北京現代、東風日產等。

2012年,一汽-大眾銷售了134萬輛,上海大眾銷售了128萬輛,面對2018年各自的200萬輛任務,都還差個70萬輛左右。按目前年銷售15萬輛才算得走量車型的標準計算,未來南北大眾,還得再接再厲各自培養四五款走量車型。

再培養四五款走量車型,絕非小兒科,一般企業,有個一兩款銷量過萬的走量車型,已經謝天謝地了。

雖然南北大眾在SUV、MPV等車市還有一定空間,尤其是一汽-大眾。但必定這些是小眾車市,一年能解決掉20萬輛,已經很好了,剩下的50萬輛,不靠廉價車靠什麼?

低價路線是死路,只能背水一戰搞出口

如按前六年的2007-2012年速度發展,相信南北大眾完成各自的70萬輛缺口,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2007年,一汽-大眾銷售了46.9萬輛,六年後的2012年,銷量達132.89萬輛,增加了80多萬輛。同期,上海大眾銷量由44萬輛升至128萬輛,也增加了80多萬輛。2013-2018剛好也有六年時間。

問題是,中國車市的繁榮能否持續到未來2018年?從2011年開始,中國車市的增速已經趨於緩和,由之前的百分之二三十,滑落至百分之十以內。目前南北大眾在華似乎還保持著強勁增長態勢,如2012年一汽-大眾實現了同比28.4%的高增長率。但這種慣性能否一直持續到未來六年,真是很大的考驗。如上海大眾已經呈現明顯的增速下滑態勢,其2010年同比增長37.4%,2011年為16%,2012年則為9.8%。

隨我國車市整體趨冷,南北大眾面臨的挑戰是很嚴峻的,為了完成2013-2018年70萬輛的缺口,按現行模式,只能把最大希望寄托在廉價車上。但低價路線,極有可能是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其消耗的是大眾在中國最核心的賣點——「德系基因」。比較典型的例子如東風日產。依託「技術日產」的核心理念,曾坐擁天籟、軒逸、TIIDA、驪威、陽光等多款銷量過萬的車型盛極一時,但急於衝擊銷量,盛行偷工減料,不斷稀釋「技術日產」的品牌價值,再加2012年釣魚島爭端衝擊,東風日產在當年的銷量急劇下滑,不僅未能達成原計劃100萬輛的銷售目標,且對比2011年的80.8萬輛,其同比下降了4.4%,至77.3萬輛。

低價戰略只能死路一條,連吉利都幡然醒悟了,難道連國際企業大眾還不明白嗎?

如不走低價車,那隻能打破常規,搞出口,搶佔國際市場。

目前大眾在整個國際市場的發展,是非常畸形的,剛過去的2013年2月,大眾品牌在中國銷售了39.23萬輛,占其全球銷量的44%。這不僅比2012年的37.4%有大幅提升,在接下來幾年,隨全新捷達、全新桑塔納、老寶來、朗逸兩廂、AO級拉長車等一大批廉價車在中國的上市,該比例極有可能進一步提升,超過50%僅是時間問題。

在偌大的整個亞洲,似乎就中國市場屬於大眾的,其在東南亞、南亞等地的銷量非常有限,2012年在印度僅有11萬輛,僅相對於南北大眾一個月的銷量。在廣大非洲、俄羅斯等地的銷量也很有限。在全球第二大市場美國,也沒什麼優勢,2012年銷量僅有60萬輛,不到豐田在美國208萬輛的三分之一。最後就剩下歐洲、巴西市場稍微有點優勢。但別忘記了,目前大眾在歐洲等傳統市場,正受到現代-起亞、豐田等日韓車系的有力衝擊。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起亞銷33.74萬輛,增長15%;現代銷43.22萬輛,增長9%;豐田在歐洲銷售了83.8萬輛新車,同比增長2%。,大眾銷185萬輛,下滑6.5%。

大眾在國際市場,尤其是亞洲和非洲,應當還有很大的潛在空間。但在這些空間,大眾的國際車型,似乎都難以嶄露頭角。

為了出口,只能自主研發

至於口出,暫且不說南北大眾「偷工減料」的速騰、邁騰、高爾夫、POLO等,能否在歐洲、美國PK掉貨真價實的高爾夫、速騰、邁騰、POLO等,就連出口的機會,估計都得被大眾扼殺在搖籃中。除非南北大眾能自主研發出一款類似上海通用賽歐,能與大眾在國際市場的既有車型形成明顯差距的新車,或許還有一定討價還價的空間。

目前南北大眾自主研發的能力並不均衡,一汽-大眾更薄弱點。不過一汽-大眾董事兼總經理安鐵成,在2013年初,向媒體透露:一汽-大眾要在研發上實現車身的自主開發,按照現在開發的計劃和規劃,到2015年,一汽-大眾要實現整車開發。同步發展質量保障能力、成本優化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如果自主研發出來的新車,僅僅針對國內市場,就是所謂的廉價車,那我個人建議,南北大眾還是重點考慮如何維持好現有車型的生命周期吧。

研發自主國際車型,已是時不我待

目前,南北大眾的「德系基因」正不斷消失,本土化特色越來越濃厚,一場世俗化運動,似乎已不可避免。但佔40%銷量的中國市場,對大眾舉足輕重。如何確保南北大眾在世俗化的過程中,繼續發揮巨大貢獻,是大眾不得不認真思考的問題。其中必然涉及到對南北大眾的重新定位問題,尤其是從全球角度,如何定位南北大眾的未來。

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是在考驗大眾的智慧。

不幸的是,寶來和朗逸模式成功後,目前大眾雖然也在努力將這一模式複製到全球。但狼堡的幾位哥們,並不想把亞洲、非洲等割讓給中國的兄弟,讓他們去主導。其對南北大眾的現行定位,似乎就是在中國市場,周而復始得複製寶來朗逸模式,繼全新捷達和全新桑塔納之後,繼續複製到更廉價的車市。

幸運的是,目前為止,大眾的未來還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必定其在中國的形勢還沒有開始惡化,一切看似歌舞昇平,但哪天真惡化了,再去思考就來不及了。


推薦閱讀:

媲美瑞士巴塞爾的國際表展就在家門口·杭州日報
萬科A:前海國際收購正在進行 能否獲批暫不確定
烏克蘭各方簽署解決危機協議(國際視點)
8個來自國際設計大師的關於家庭裝修色彩搭配的建議
安倍深陷「低價購地門」醜聞,是否會走朴槿惠的老路?

TAG:國際 | 研發 | 車型 | 大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