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推手功夫提高的途徑和方法
太極拳推手功夫提高的途徑和方法 |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135 更新時間:2011-7-4 17:51:37 |
1.搭手輕靈不用力,慢慢畫圈練聽勁 聽勁相當於現代體育中的放鬆訓練和感覺訓練的綜合方法。通過接觸點來感知對方來勁的大小、方向、變化等。初學推手時,除了必須符合習練太極拳的「松、靜、穩、勻、緩、連、合」七字訣外,重要的是必須遵守沾、粘、連、隨四字法則。內中的關鍵是要心靜、氣斂、松腰、步穩,全身肌肉、關節松沉,不可用一點拙力,更不要過早問勁兒。這樣才練得全身感覺敏銳,達到微動即知的地步,對提高推手中的應變能力有決定性意義。反之,如果推手時雙臂用力,肌筋僵硬,氣血上浮,那就聽勁不好,聽勁不快,盲目地攻守,很難進入懂勁階段。 2.先求開展漸緊湊,不先動步不丟頂 太極推手功夫要先練開展,後練緊湊,不可先後倒置。練功實踐證明,練慣了緊湊再練開展是很難的。先練好開展有兩個好處。首先是從大處下功夫擴大不丟不頂的限度。隨著功夫加深,感覺更靈敏,聽勁更清楚。這時再把限度逐漸收縮小,形成自然的緊湊功夫。其次是先練開展也可使兩人都有更多更好的機會練攻守技巧,習者不能求勝心切,應互給機會,深深體會,經常推練,技巧自會獲得。 推手雙方要放長身手互相推逼,被逼者只許坐身接受對方推逼,然後順勢化開;決不許用力抵抗或用力撥開,做到「不頂」;也不許先動步來調整,被逼得實在無法化開時,才能順勢退步。如退半步就夠,不要多退,不與對方離開做到「不丟」為主。照這樣練一個比較長的時期,可達到坐身穩而大,接應的經驗提高了,這是基礎功夫。此階段在推手時要用感覺細心體會「不頂」還有引動對方落空的用意。「不丟」也要用感覺粘住對方,一面跟隨一面輕輕送勁,迫使對方陷入不穩或者背勁的局面。如對方背至不能掙扎,我就可發勁。如對方硬掙扎,我可鬆開勁順勢上引而發放。雙方推手就是要互給、互找這樣的機會,都得以提高。 3.擎引松放細心找,脫手離開意不斷 太極前輩李亦先生的《撒放秘訣》對太極推手作了概括。內容是「擎起彼身借彼力,引到身前勁始蓄。鬆開我勁勿使屈,放時腰腳認端的」。推手時要細心體會運用四個字的意思。「擎」是上提拔高的意思,就是順勢用適當的手法,利用對方的勁力將對方身體擎起,用意不用力,即使用力也是「四兩撥千斤」中的小力,而不能用全部力氣將對方提起。「引」就是牽引的意思。在隨曲就伸中,用意識把對方牽引到自己身前,將要落空還沒落空時,為蓄勁的開始。怎樣蓄勁?就是必須斂意、斂氣,把勁力收斂到脊骨內。「松」是鬆開自己的勁,還不能被對方壓扁,不能僵滯。此時,要放鬆腰脊、胯、肩、肘、腕各關節,又要在上肢保持一定的勁。承受對方勁力時,上下肢不要過度彎曲,使對方在無察覺中身變騰虛,處於被動。其關鍵是接觸點內貫適量勁,腰胯還能靈活,順勢放鬆我原有較大的勁力,為發放前瞬間的大松作準備。「放」是發放的意思。要求自身上下一致,完整一氣。在對方拔根後,把全身所蓄的勁力,由腳而腿而腰,從脊骨中一呼而出,發出松凈沉著、專註一方而有彈性的整勁。做法是:腳蹬地、伸腿、長腰、豎脊、懸頸、消肩、展臂、直腕、彈指。 往複循環的推手或散手,無不是一化一發。擎、引、松三字屬化的範疇,放即是發。太極拳主張先化後發,每次發放前或擎、引、松三字,或引、松二字,或松一字。但到較高級階段,也有雙方互不接觸,看清來勢進手就發的憑空化打情況。總之,使用中要活用拳架,活用「八法」和「四字訣」的結合。 推手過程中出現二人手臂突然離開時,不能用重新停下來搭手的辦法。要繼續做不丟不頂的想像動作,勁雖斷開但意念別斷,使手重新連在一起,回復原狀。這種情況在推手中會很多,必須認真練習不可放棄。此法對今後推散手或應用上,都是重要的接手法訓練,為更高一層次的進手、憑空化打功夫打下基礎。 4.摸索體會力規律,破除神秘忌雙重 實踐證明,太極拳不但符合力學原理,而且在推手中大量地運用各種力學規律,習者要細心體會摸索。推手時力學規律運用較多,而且有靈活多變及綜合運用。有初級推手功夫的拳友,推手中可對較典型的力學規律進行摸索試用,隨功夫加深再逐步擴大範圍。 ①合力的運用。當對方出手向我攻擊,不能從相反方向用力抵抗,而是應順著對方進攻的方向,加力於他的力上,以求產生更大的合力。雙方兩力的夾角越小合力越大,反之則合力越小。 ②慣性的運用。「每一個作用力總是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利用這一規律,太極出手以用力越少為好。這樣可以不引起太大的反作用力作用於自身。推手時可以主動向對方問勁引出其反作用力。也就是我加力於對方身上時,對方用力反抗,我「聽」到此勁後,立即將自己的勁力減少或鬆掉,使對方受慣性支配,繼續前進而失去平衡,我再乘機順勢發勁擊之。此過程中,如對方身體向前傾很猛,可向其左右或相反方向去加力,對方是很容易被發出的。如果對方前傾不大,而且還用力掙扎,我可向原方向繼續加力於他身。 ③力偶的運用。力學中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平行力稱為力偶,力偶可以產生轉動。推手中如對方以右手擊我左肩,我的左肩應順來手的方向放鬆轉身避讓,同時我立即以右手擊對方的左肩,不用多大力就能使對方旋轉,即「左重則左虛而右已去」。如此時對方右手遇虛而回抽,就可產生合力使其向後傾退或跌出。對方以左手擊我右肩也可以此類推。拳架中「野馬分鬃」的勁也是利用力偶使人轉動的例子。推手中可利用的力學原理還很多,如轉動、滾動、螺旋、槓桿、圓弧與直線運動等。 「雙重」是太極推手之大忌,必須克服之。也就是推手中不能出現兩力相頂、相抗,或與此方向相反原理相同的硬拉等。即兩力相抵或相爭是雙重行為。「雙重」不克服,推手技藝難以提高,終受人制。 由於太極推手有時能把對方騰空跌出丈外,而不傷分毫,使人們感到神秘。加上有些人故意誇大神與氣的作用,使一些習拳者迷而不解。實際道理很簡單,這就是對方重心被破壞,意氣上浮拔根而起,雙方力量在同一方向上合二為一的作用。 5.友誼推手守規則,體健藝增重拳德 在太極拳界約定俗成的規則,各派、各地雖有不同,但共同的有三條君子協定。 一是推手時互相愛護,互給機會,互相幫助,共同提高。重拳德、拳風,不做有害於健康和有損友誼的任何事情。二是對初學拳友或未在一起習過推手的拳友,一律不發勁;對老拳友也必須提前相約或粘而後發,點到為止,不使對方發生跌仆和誤傷。三是禁止使用帶傷害性的手法和粗暴動作,如采、拿不過重,不發冷彈勁,偶有不慎立即主動道歉。 |
推薦閱讀:
※太極拳資料
※木雲三君的太極拳
※洪式太極拳基本功之一 ----雲手 張秀山
※陳家溝不是太極拳的祖庭
※太極拳的手型手法、眼法、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