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再認識

現狀堪憂

⒈發病率——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

隨著人口的老齡化,骨質疏鬆的發病率不斷上升。目前尚無確切的骨質疏鬆發病率。

據有關文獻報告,在美國、英國、義大利和日本等西方國家,50~69歲婦女骨質疏鬆患病率為20%~28%,70~79歲婦女骨質疏鬆患病率達到40%,80歲以上婦女患病率高達80%。

老年男性骨質疏鬆患病率要低於同年齡段女性。我國骨質疏鬆的患病率,在60歲以上人群中,女性約為30%~35%,男性約為10%。據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預測,我國約有8800萬骨質疏鬆患者,每年醫療費用按最保守的估計約需150億元人民幣!由此可見,骨質疏鬆已成為威脅中老年人健康、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公共健康問題。目前,政府已將骨質疏鬆與糖尿病、老年性痴呆一起列為三大重點攻關的老年性疾病,及早防治骨質疏鬆已 醫學界迫在眉睫的任務。

⒉危害——軀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三重危害

骨質疏鬆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造成腰酸背痛、身高變矮和駝背,影響生活質量。此外,更嚴重的是導致骨折。骨質疏鬆導致的骨折主要發生在四個部位:脊柱、腕骨、踝骨和髖骨。

如脊柱壓縮性骨折,嚴重時可造成截癱;腕部和踝部骨折,會產生劇烈的疼痛感,影響患者的活動能力;髖部骨折導致下肢運動障礙,許多患者加入殘疾隊伍,50%的患者需全天候生活護理,20%的患者需常年照顧。此外,尚有15%~20%的患者會因各種併發症,如靜脈栓塞、感染等死亡。存活者中,有50%致殘,生活質量大大降低。

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除了軀體方面的問題,因骨質疏鬆導致的骨折還同時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由於生活不能自理,不能獨立自由行動,引起焦慮、抑鬱和自尊心的喪失,使患者的情緒和社交受到很大的影響,不少人從此變得鬱鬱寡歡。美國一項對45~69歲婦女的研究證實,絕經後的骨質疏鬆患者多存在以上各方面的情況。

患者面對不能走動、將來可能發生骨折和疼痛,以及髖部骨折可能出現危害大的併發症,如衰弱、喪失獨立性和死亡等,其恐懼心理大大加劇。她們渴望減緩病情,保持獨立性和活動能力,同時擁有健康的外表、強健的骨骼和內心的平靜。

據調查,亞洲是骨質疏鬆的高發地區,全世界有1/3的髖部骨折發生在亞洲,預計到2050年,亞洲發生的髖部骨折將增至全世界的一半以上。美國的統計結果表明,美國每年約發生51萬例心臟病,23萬例卒中,18萬例乳腺癌,150萬例骨質疏鬆性骨折。

由此可見,骨質疏鬆骨折的發生率最高,心血管疾病和骨質疏鬆已成為絕經後婦女的主要疾病和死亡原因。

⒊病因——各不相同,可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骨質疏鬆分為三類:原發性骨質疏鬆、繼發性骨質疏鬆和特發性骨質疏鬆,病因各異。

原發性骨質疏鬆又分為兩型。其一為Ⅰ型,即女性絕經後骨質疏鬆,與卵巢功能衰退、血內雌激素水平降低密切相關。絕經後由於雌激素減少,骨吸收遠快於骨形成,造成骨量不斷丟失而導致骨質疏鬆。這種類型的患者脊椎與橈骨下端骨折的發生率明顯增高。其二為Ⅱ型,即老年退化性骨質疏鬆,主要病因是性激素減少和腎功能生理性減退,骨皮質和骨松質均受影響。這類患者除椎體骨折和前臂骨折外,還容易發生股骨頸骨折。

繼發性骨質疏鬆:由後天性因素誘發,包括物理和力學因素,如長期卧床等;內分泌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垂體病變、腎上腺皮質或性腺疾病等;腎病、類風濕、消化系統疾病導致的吸收不良、腫瘤病變等;藥物的應用(糖皮質激素、肝素和免疫抑製劑等)。

特發性骨質疏鬆:指男性發病年齡小於50歲、女性發病年齡小於40歲的骨質疏鬆,無潛在疾病,發病原因不明。

⒋患者的就診情況——患病數是就診數的900倍

骨質流失是歷經數十年的過程,一般人從30歲開始,每年大約流失1%,女性於更年期後達到高峰。女性在絕經後的5年內骨質丟失最快,約為骨峰值的1/3。男性在70歲以後骨量丟失最快。然而,長期以來,醫學界不同專業對骨代謝和骨質疏鬆的認識不盡一致,對病人的解釋和處理不同,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們對骨質疏鬆認識混亂。

不少女性認為,骨質疏鬆是隨著絕經、年齡老化而逐漸發生的一種正常的人體退行性病變,腰酸背痛、駝背彎腰、手腳不靈是老年人必然發生的生理現象。於是,許多老年患者在骨質疏鬆已發展到相當嚴重時,也不及時求治,不僅影響生活質量,還耽誤了治療的時機,最重要的是有可能導致致命性骨折。美國的一項統計數字顯示,在幾種常見病中,骨質疏鬆的估計患病人數與接受治療人數之比非常懸殊,說明此病遠遠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尚需在群眾中加強科普宣傳教育,以引起全社會的重視。

全民防範

骨質疏鬆的危害是潛移默化的,很容易被忽視,但它已成為危害人們健康的共同的敵人。只有全民積極行動起來,以防為主,才能最大限度地減輕這一疾病對人們造成的危害,可從以下抓起:

提升骨峰值

什麼是骨峰值?每個人一生中骨密度最高的骨密度值就是骨峰值。骨峰值一般出現在30~40歲,受出生後營養、發育和遺傳等因素的影響,骨峰值有高低之分。一般骨峰值持續數年後,骨量將逐漸下降。

一個骨峰值高的人,其骨內鈣含量較高,年長後發生骨質疏鬆的機會相對較少;即使發生骨質疏鬆,程度也輕,發生的時間也會 。為日後骨量丟失獲得一個較多的骨量儲備,必然會延緩骨質疏鬆的發生,所以,應儘可能增高骨峰值。提高骨峰值要從為胎兒提供各種營養素的准媽媽做起。孕前準備、孕期和哺乳期合理補充各類營養素,包括一定量的鈣劑,就可以為寶寶將來的骨峰值做準備。攝入足量的鈣和營養,並讓孩子在一生中重視體育鍛煉,這樣,孩子成人後就會有一個高骨峰值以受用一生。

抓住骨質疏鬆的蛛絲馬跡

骨質疏鬆往往是來得無聲無息的,當出現骨折現象時,已是嚴重階段了。建議當你有下列癥狀時,應立刻去醫院檢查診治。

⒈疼痛:最主要的癥狀。全身骨痛、無力,最常見於腰部、骨盆、背部區域,痛楚漸成持續性,並逐漸加劇。大多數為局限性,少數可伴下肢放射痛和麻木感。開步走或身體移動時,腰部即感到疼痛。

⒉身高變矮和駝背:最明顯的癥狀,就是脊椎壓迫性骨折,出現身高變矮及駝背現象,往往在腰背痛後出現,而且可繼續加重腰背痛。

⒊骨折:骨頭因疏鬆而變薄,變脆弱,容易造成骨折,可能會在轉身、打噴嚏、開窗、持重物等日常生活中發生。由於並非所有患者都有疼痛現象,所以往往到了骨折產生才知曉得了骨質疏鬆症,患者可能輕碰一下或摔跤就骨折。五六十歲常見脊椎骨骨折及前臂橈骨骨折,七八十歲常見肱骨近側端、脛骨、股骨及骨盆骨折。由於骨盆骨折有高達50%的死亡風險,所以不得掉以輕心。

⒋胸悶、呼吸困難:是嚴重的駝背或胸、腰椎壓縮性骨折後致脊柱後彎、胸廓畸形所造成的。

⒌其他:脊椎側彎、關節變形;牙齒過早鬆動等。

摘自《揚子晚報》 2003.11.20 《益壽文摘》 2004.03.09


推薦閱讀:

正確認識聖靈--作者:林獻羔
你認識李白嗎?
十個方法幫你認識你想認識的人
(1)這些漢字 你能認識一半,,,我就很佩服你了!!!!!!!!!
[乾貨]攝影照片後期先認識顏色 再說調色 著名攝影師惠繼清教您

TAG:認識 | 骨質疏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