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人堅守無名烈士墓群50年(圖)

這是一群無名烈士墓,僅剩墳頭。

原鄂豫皖省委舊址,亟待修整。你的名字無人知曉穿過紅安縣七里坪鎮熊家咀村一條窄窄的田埂,我們一行來到原鄂豫皖省委所在地姜家崗,此時已是初夏時節,遠處的油菜花漫山遍野,一棟棟小洋樓,散落在青山綠水間。七里坪鎮,曾名列寧市,黃麻起義策源地。這裡往北14公里,穿越此起彼伏的丘陵,繞過曲折的村村通水泥路,偏僻的熊家咀村姜家崗出現在眼前。這裡屬鄂豫交界地。翻過北邊的一個山頭,即是河南省新縣。姜能山,熊家咀村原支部書記。昨日下午2點,他帶著我們穿過村灣的小路,撥開兩旁的荊棘,不遠處的山岡上,分布著一處無名墓群。墓區約150平米,分3排,每排8個土冢。這裡,長眠著73名紅軍烈士,這裡沒有墓碑,誰也不知道,埋在這山岡上的人叫什麼名字。據隨行的紅安縣黨史辦副主任辛向陽介紹,紅安縣為革命犧牲的烈士達14萬人,其中無名無姓的有13萬人。像姜家崗這樣的無名烈士墓,在紅安縣有100多處,可唯獨姜家崗烈士墓群沒有墓碑。你的功勛萬古流芳俯身,姜能山一根根拔掉土冢上剛長出的雜草。姜能山擔心,沒有墓碑的紅軍烈士墓,容易被人淡忘。他期望,給他們立一個碑,在碑上刻上他們的故事,讓更多的人前來祭奠他們,記起那段歷史。姜能山的擔憂不無道理。原本73座土冢,因風雨侵蝕和人為因素,墓地已遭到較大破壞,僅剩24座墳頭。1962年,姜能山時任姜家崗大隊書記。當時,農民毀山改田,「他們在這裡挖出了大量棺材。」村裡的一位老紅軍陳明志告訴姜能山,這個山坡上,埋著73名攻打黃安縣城犧牲的紅軍烈士。據考證,1931年11月11日,紅四方面軍從七里坪揮師南下,發起著名的黃安戰役。經過一個多月戰鬥,紅軍攻佔黃安縣城,殲敵15000人,活捉敵師長趙冠英。此役後,黃安縣改名紅安縣,據統計,共和國有200名將軍是紅安籍人,紅安縣後被稱為中國第一將軍縣。黃安戰役異常慘烈,紅軍傷員人數激增,部分傷員被安排至姜家崗及周圍村莊,其中部分傷員因傷重不治身亡,當地群眾將他們集中安葬在姜家崗村東的山坡上。請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崗上據村裡的老人說埋在姜家崗的烈士大多都很年輕,20歲出頭。姜能山一直努力打聽:姜家崗烈士墓,到底葬著哪些人?他們來自哪裡?姓甚名誰?有沒有後人?村裡一位老紅軍陳明志曾參加過黃安戰役,在這個山岡上長眠著他的生死之交——高德福烈士,解放後,陳曾四處尋找高的家人,想讓高德福落葉歸根,回到家鄉河南新縣,然而直到陳去世,仍然未能了卻這個心愿。除了高德福,陳明志還知道這裡埋著一位李姓紅軍師長,至於其他人,無人知道他們的名字。陳明志說,高德福時任營長,黃安戰役中受重傷,被群眾用門板抬到姜家崗進行治療,最終犧牲,是他親手將高德福埋在這個山岡上。高營長的故事,姜家崗村無人不知。很多村民,都自發幫老紅軍打聽高營長的家人。1994年,一次巧合,讓老紅軍的心愿,變成了現實。姜能山就是見證者之一。那村莊依然安詳1994年,姜家崗村村民程如松的女兒,嫁給了河南新縣箭廠河高家灣的高定新。這一年,程如松到女婿家做客。閑談中聊起村頭的無名烈士墓,「裡面有個叫高德福的紅軍營長。」岳父的話,讓高定新及父親高厚學很吃驚,「他是我的爺爺,我們找他幾十年了。」程如松將事情原委說了一遍,69歲的高厚學激動得熱淚盈眶。原來,高德福是高厚學的親叔叔,當時,家家戶戶送兒去當紅軍,高德福也應徵入伍。1931年11月,高厚學的父親高德焱聽說弟弟在戰鬥受了重傷。他叫上2個村民,抬著擔架連夜趕到了紅安七里坪,準備接回弟弟,可找了數天無法找到,此後高德焱又在七里坪一帶,尋找了很多年,但總是空手而歸,直至含恨去世。曾親手為高德福趕製2雙布鞋的嫂子伍漢清,說起此事總是淚眼婆娑,「我當時要是留住他,他就不會犧牲。」從1931年起,高德焱和高厚學兩代人,苦苦尋找高德福的墓近60年。高厚學一家趕到了姜家崗村,可是無法確認哪一個是高德福的墓,他們對著每個墳頭上香祭拜。60多年的思念,化作行行熱淚,灑落在墳前。陪著他們一家的姜能山記得,高家人的哭聲,在山間回蕩很久。午後的陽光暖暖地灑在我們的身上,轉過一個路口,一棵高大挺拔的松樹巍然矗立,遠處的村莊寧靜安詳,80年滄海桑田,這塊鮮血染紅的土地上的人民,正邁向幸福的小康生活。誰來守護那些沒有墓碑的生命從姜家崗出發驅車一個多小時,我們來到河南新縣箭廠河鄉(原黃安縣箭廠河)高家灣,高厚學見到我們,連忙從角落的冰箱里拿出一包七八元的煙招待我們。高厚學說,高德福犧牲後,高德焱為了紀念弟弟,將他「過繼」給高德福,讓高德福有後。高家的經濟條件不好,兒子高定新今年43歲了,目前在大連一家工廠打工,月薪僅2000元。高家一直有個心愿,要為高德福和他的戰友們樹個碑,但力不從心。說到這裡,高厚學沉默了,他搓著滿是老繭的雙手,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土磚地,喃喃自語:「伢們還要再攢幾年錢啊!」事實上,紅安縣已著手普查轄區內零散無名烈士墓,該縣民政局優撫股長鍾克偉表示這項工作將持續到2014年。辛向陽表示,目前,紅安縣黨史部門已向上級主管部門建議,將姜家崗紅軍烈士墓群列為文物保護單位。此外,國家民政部也表示:2011年開始,依託現有烈士陵園,統籌規劃,力爭在2014年10月1日前完成所有散葬烈士墓的遷移、整合、修繕工作,基本建立起長效管理保護機制。守墓, 五十年美麗的堅守從1962年至今,50年來,姜能山一直默默守護著這片烈士墓。他給烈士墓添土、除草。「人心都是肉長的,他們死了,還得有個家,不能成為野墳。」土冢上,剛燒過的紙錢灰,尚未融進泥土。墓區的四周,不知名的野花競相綻放,那首著名的歌曲《啊朋友再見》的旋律自然地浮現在我們心頭:如果我在戰鬥中犧牲你一定把我來埋葬請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崗再插上一朵美麗的花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每當人們從這裡走過都說多麼美麗的花紅色記憶武漢晚報 中共武漢市委黨史研究室 聯辦尋訪無名烈士墓(一)本報記者 鄧進 張勇軍 文/圖這是一群無名烈士墓,僅剩墳頭。原鄂豫皖省委舊址,亟待修整。【記者手記】我們為什麼要尋訪那些無名烈士墓?湖北,中國工農紅軍的重要誕生地,土地革命戰爭的主戰場之一。黃麻起義、荊江兩岸年關暴動,無數先輩為探索革命道路前赴後繼,無數熱血青年,長眠在荊楚大地上。民政部資料顯示,自革命戰爭年代以來,先後約2000萬名志士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獻出了生命。目前,有姓名可考、列入各級政府編纂的烈士英名錄中僅有180萬人。如紅安縣犧牲的烈士就達14萬人,有名有姓的人僅2.28萬人。尋訪湖北境內的無名烈士墓,除了記錄他們不死的革命精神,更關乎生者對無名烈士的尊重和肯定。關注無名烈士,更體現了一個民族和國家的人道精神和生命理念。我們期待,通過我們的尋訪,讓更多的人,去銘記他們的故事,去告慰每一個普通烈士的英靈。
推薦閱讀:

捍衛邱少雲——關於英雄邱少雲的網路紛爭|高煒
羞煞多少記者?余旭母親清明憶女兒文給媒體人3大啟示!
江上青烈士兩女一子今何在?(圖)
李道洲烈士的幼子女及身後事,萬勿如趙佔英烈士!
讓英烈精神國家記憶照亮中國夢 ——寫在第三個烈士紀念日之際

TAG:烈士 | 堅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