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9)名家作品選

齊白石作品選…………………………………………………………2吳昌碩作品選…………………………………………………………3鄭板橋作品選…………………………………………………………4傅抱石作品選…………………………………………………………5黃賓虹作品選…………………………………………………………6潘天壽作品選…………………………………………………………7何香凝國畫……………………………………………………………8名家作品選 齊白石作品選齊白石(1864-1957)是中國著名的國畫家。原名純芝,字渭清,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別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縣杏子塢村人。11歲起學木工,每天工余辛勤刻苦學畫。20歲左右就成了雕花能手,人稱「齊木匠」。齊白石40歲後,遠遊南北各地,在7年~8年間幾乎走遍了大半個中國,祖國雄偉壯麗的河山,豐富了他的繪畫境界,後來整理遊歷所得,作《借山圖卷》50多幅,是他早期山水畫的重要作品。57歲後長居北京,手植花卉果木,養蟲養鳥,朝夕觀摩,藝術造詣益臻成熟,所繪畫的作品,都有獨創成就。擅長花鳥魚蟲,筆墨縱橫雄健,造型簡練質樸,色彩鮮明熱烈,並善於把闊筆寫意花卉與微毫畢現的草蟲巧妙地結合一起。也畫山水人物。齊白石一生共畫四萬多幅畫,寫一千多首詩,治印三千多方,為後世留下了許多藝術珍品。1953年他90歲生日時,文化部特授予「人民藝術家」的榮譽獎狀。1955年又榮獲國際和平獎金。他曾被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委員會主席團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1957年9月16日病逝北京。1980年1月15日,為了反映齊白石的偉大藝術成就,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齊白石作品選》特種郵票全套16枚。這套郵票圖案採用的16幅畫稿,都是白石老人60歲以後藝術上最成熟時期的作品,通過一草一木,一鳥一石,讓讀者領略到了這座藝術大山的無限風光。

T?44?(16-1)圖案採用了齊白石90歲那年創作的一幅《牡丹》。T?44?(16-2)圖案採用了齊白石20世紀30年代中期創作的一幅《松鼠葡萄》。T?44?(16-3)圖案採用了齊白石創作的一幅《酒蟹圖》。T?44?(16-4)圖案採用了白石老人為老舍所作的一幅國畫《蛙聲十里出山泉》。T?44?(16-5)圖案採用了齊白石創作的一幅《小雞》。T?44?(16-6)圖案採用了齊白石創作的一幅《荷花》。T?44?(16-7)圖案採用了齊白石創作的一幅《紅梅》。畫面上的題字,其中有這樣一句:「作畫貴寫其生,能得形神俱似即為好矣。」直接表述了齊白石在繪畫理論方面的深刻體會和獨到見解。T?44?(16-8)圖案採用了齊白石創作的一幅《翠鳥》。T?44?(16-9)圖案採用了齊白石創作的一幅《葫蘆》。畫面上題字曰:「頭大頭小模樣逼真,願人須識不共為君子身。白石山翁畫並題。」借物抒情,表達一種人生的深刻理解。T?44?(16-10)圖案採用了齊白石創作的一幅《聽聲》。T?44?(16-11)圖案採用了齊白石創作的一幅《藤蘿》。T?44?(16-12)圖案採用了齊白石90歲時為一友人畫的一幅《菊花》。畫面上題寫著:「有一友人求余作畫菊花壽人。」點明了繪畫的背景和真意。T?44?(16-13)圖案採用了齊白石創作的一幅《蝦》。畫面上題字曰:「齊璜心閑氣靜時一揮。」雖說是信手拈來,一揮而就,但恰恰表現出了白石老人高深的藝術造詣。T?44?(16-14)圖案採用了齊白石創作的一幅《荔枝》。畫面上題詩曰:「丹砂點上溪藤紙,香滿靜藍清露滋。果類自當推第一,世間尤有皆人知。」詩情畫意,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讚頌。T?44?(16-15)圖案採用了齊白石創作的一幅《白菜蘑菇》,在畫面上題字曰:「南方之菌遠勝蘑菇,惜不能還家共老婦喜食也。」表達了對故土和家人的思念之情。T?44?(16-16)圖案採用了齊白石創作的一幅《三壽圖》。畫面上題字曰:「晨起涼暢把筆一揮。」看似信筆而就,恰恰表現出了藝術大師爐火純青的筆墨功夫。

吳昌碩作品選吳昌碩(1844-1927)是中國近代篆刻家、書畫家。浙江安吉人。生於1844年陰曆八月初一日,1927年去世,終年84歲。人們尊稱他為「四絕畫家」,就是指他的作品中兼有書法一絕、詩詞一絕、篆刻(金石印章)一絕和繪畫一絕。自古以來,被譽為「四絕畫家」的很少,吳昌碩是其中比較傑出的一位。吳昌碩對藝術富於改革精神,他主張「古人為賓我為主」,「畫當出己意」,「貴存我」,是一位富有創造性的藝術家。他的繪畫題材無非是前人所畫的梅、蘭、菊、牡丹、荷花、水仙、蔬果之類,但他的繪畫重氣韻,講究布局,能運用獨自的造型語言寄託自己的真情,形成了一種嶄新的藝術面貌。他是中國書畫藝術繼往開來的一代偉大宗師,流風餘韻,至今不息。人民和政府高度評價吳昌碩的偉大藝術成就,特選在杭州他曾擔任第一任社長的西冷社內,設立了「吳昌碩先生紀念室」,陳列他的作品,使他的藝術光輝與湖山同壽。1984年8月27日,正值陰曆八月初一日,為了紀念吳昌碩誕生14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吳昌碩作品選》特種郵票,全套8枚。這套郵票的8枚圖案,圍繞吳昌碩曾經說過的「詩書畫印有真意,貴能深造求其通」這一中心,精選了包括牡丹、菊、梅、金石樂等內容的書法、繪畫、詩詞、篆刻八件精品,既像一部印製精美的吳昌碩袖珍作品集,真實地展現出了大師半個多世紀的藝術生活,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又準確地把握住了吳昌碩剛正自強、純樸善良、智慧勇敢的精神氣質和性格特徵,具有「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藝術效果。

T?98?(8-1)圖案按照中國著名畫家、上海中國畫院院長王個?m的提議,選用了吳昌碩的書法作品「金石樂書畫緣」。T?98?(8-2)圖案選用了吳昌碩1903年秋創作的一幅繪畫作品《雙桃》,自祝60壽辰。T?98?(8-3)圖案選用了吳昌碩1926年創作的一幅繪畫作品《芙蓉》。T?98?(8-4)圖案選用了吳昌碩78歲時創作的四條屏之一《紫藤》。T?98?(8-5)圖案選用了吳昌碩78歲時創作的四條屏之一《牡丹》。T?98?(8-6)圖案選用了吳昌碩78歲時創作的四條屏之一《秋菊》。T?98?(8-7)圖案選用了吳昌碩1902年繪畫的一幅《梅花》。T?98?(8-8)圖案選用了吳昌碩的兩方篆刻印章。鄭板橋作品選鄭板橋(1693-1765)名鄭燮,號板橋,江蘇興化人。清代著名書畫家,金石家,詩人。49歲曾在山東范縣、濰縣任縣令,後被撤職罷官,回到家鄉揚州,以賣畫為生。他與當時聚居揚州的另7位畫家一起,並稱「揚州八怪」。他的書法吸收真、草、隸、篆四種書體所長,還創造了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的新書體。

6-1「竹石扇面」。此幅竹石,以石塊作為前景,而將竹的主幹藏於石後,僅以兩三支竹枝旁逸斜出,枝上僅有數片葉,疏密有致。6-2「蘭花冊頁」。畫面僅兩叢蘭,聚於右上;其他部位皆為空白,疏密對比明朗。從畫面上可看出鄭板橋將書法溶入畫中的藝術獨創精神及高超的筆墨修養。6-3「蘭竹石大中堂」。構圖極具匠心:上有一叢蘭,下點一枝竹;其它部位皆布滿岩石,配置和諧。此畫的題跋很高妙,不同於前兩幅的以畫為主、題跋為輔,而是書畫各半,以輪廓線勾勒山勢,再隨山勢布局題跋,高低大小任其自然。6-4「竹石圖軸」。畫中的竹子瘦硬蒼勁,岩石遒勁。此幅竹以密取勝,竹與竹之間無一交叉,立竿、添節、畫枝、點葉均極富個性。6-5「瓶菊冊頁」。板橋的蘭竹石畫多以大地為環境背景;而此幅以一水盂柿花為題,勾花點葉,極富生活情趣,代表著板橋藝術上又一風格特點。6-6「書法扇面」。是漢隸與楷書相參,以漢隸為主的獨創字體的扇面。這一扇面的書寫布局疏密相間,是一幅被後人稱為「亂石鋪街」、不落前人窠臼、別具一格的板橋體代表作。鄭板橋的作品除紅色印章外,均以水墨作畫,不施粉底。為力求符合鄭板橋的氣質、風格,設計者選用古色古香、偏暖色調的綾子作襯底,每幅畫面的底色也相應加以調整,古樸又典雅。在整套郵票的排列上,中心是豎幅立軸,兩邊則以冊頁、扇面對稱,向左右延伸,在排列上形成音律的節奏感。傅抱石作品選傅抱石(1904-1965),我國著名中國畫畫家、金石家、美術史家和美術理論家。他祖籍江西新余,生於南昌。1933年留學日本,回國後任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教授、江蘇省國畫院院長、中國美協副主席、全國人大代表。傅抱石作畫,「師古人之心,不師古人之跡」。他推崇清代畫壇創新派大師石濤的創造精神,既融匯古代諸家之長,又不受前人成法速縛,勇於創新,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技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山水畫,意境深邃,氣勢磅礴,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他的人物畫,多取自古代文人高士及古詩詞中歌詠的人物,即所謂「上古衣冠」,造型典雅優美,神態豐富,線條飄逸,有濃郁的書卷氣。郭沫若先生評價說:「抱石作畫別具風格,人物善能傳神,山水獨開生面。蓋於舊法基礎上攝取新法,而能脫出窠臼體現自然」。1994年10月5日,是傅抱石誕辰九十周年。郵電部特發行這套郵票,共六枚。其中山水畫3枚,人物畫3枚。

聽泉圖洗手圖大滌草

擘阮圖虎跑山陰黃賓虹作品選在本世紀中國眾多山水畫家中,黃賓虹以其深厚的藝術功力,在古典山水繪畫藝術向現代山水繪畫藝術的過渡中,樹立了一個偉大的界標,堪稱一代宗師。黃賓虹(1865-1955年),名質,字朴存,號矛向、虹廬、虹叟,中年更號賓虹。原籍安徽歙縣,生於浙江金華,位於杭州。在父親和啟蒙老師影響下,黃賓虹6歲時便臨摹沈延瑞的山水畫冊。青年時代,他遊學揚州,交結文藝界人士,擅詩文、治印、尤酷嗜書畫,以後又遍臨唐宋名畫多年。清宣統年間,他在上海任《國粹學報》、《神州時報》及商務印書館美術編輯,並主編神州國光社出版的《神州大觀》,後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美術院校任教。解放後,他出任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華東分會副主席。黃賓虹的繪畫,博採眾長,我師我法,變異合理,來去自然,作品漸脫古人約束,形成自己獨特風格,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之境界。他平生遍游名山大川,注重寫生,稅稿盈萬。中年畫風蒼渾清潤,晚年尤精墨法,淋淳磅礴,氣勢非凡。眾人贊其「一生九十筆愈老,千軍為掃萬馬倒」。他對畫史、畫理也深有研究,著述頗豐,見解精闢,著《黃山畫家源流考》、《中國畫學史大綱》、《虹廬畫談》、《古畫微》、《賓虹草堂藏印》、《畫法要旨》等。與鄧實合編《美術叢書》,另有輯本《黃賓虹畫語錄》。潘天壽作品選潘天壽是繼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之後又一位推進中國畫發展的傑出藝術大師。1897年,潘天壽出生於浙江寧海縣一戶農家,父母為其取名天授(後改名天壽)字大頤,號阿壽。他後來作畫時常署雷婆頭峰壽者。1923年,他與諸聞韻先生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專創全國第一個中國畫系,後曾執教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浙江美術學院,他當之無愧地成為現代中國畫教學的主要奠基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曾任浙江美術學院院長、浙江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等職,1971年出去。

黃山松朝霞圖梅雨初晴

菊竹圖睡貓圖靈岩澗一角圖何香凝作品選何香凝(1878-1972),廣東南海人,生於香港,國民黨元老廖仲愷夫人。何香凝是中國最早的革命團體一同盟會的女會員,是一位傑出的革命家和政治活動家。新中國成立後,何香凝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國國民黨委員會主席、全國政協主席等職。何香凝又是中國最早留學日本學習繪畫的先行者之一,她曾在東京本鄉美術專科學校專攻山水、花卉,還在日本帝室畫師田中賴章門下學習動物畫,具有較高的藝術造詣。她一生創作豐富,除了畫獅、虎、梅、松、竹、菊之外,還繪有大量山水畫作。她的作品可稱作是中國現代史的縮影,記錄是本世紀初葉以來的變幻風雲,一幅幅獅、虎圖充滿著振興中華民族的自強精神;同時其作品也是她70年革命生涯和高尚人格的生動寫照,是中華民族畫苑中的瑰寶。1997年4月18日,何香凝美術館在深圳建成。

作品虎作品獅作品梅
推薦閱讀:

【名家十日談】天津作品風靡文壇
【珍品收藏】中國名家油畫鑒賞 2
名家字畫真跡天天拍[第一期]
五大名家談「自對」
清名家詞之六十 葉申薌《小庚詞》(一)

TAG:名家 | 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