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帖)獻給所有信佛和不信佛的人 摩訶馬甲

(轉帖)獻給所有信佛和不信佛的人 摩訶馬甲

1樓2011-07-05 22:44回複查看 (140)回復 (12)1樓

儒醫儒醫

積分38728 等級11 幫派成員

獻給所有信佛和不信佛的人********************************************************************

本系列已經發表於某世俗論壇,在這裡的內容與那裡同步。南無阿彌陀佛!願十方三世一切眾生信受佛法,願一切眾生獲得安寧快樂,願一切眾生證得聖果! 2009年4月25日 摩訶馬甲****************************************************************

《第一章 無盡緣起》 第一節 什麼是佛教?  什麼是佛教?你熟悉的算命占卜與佛教無關,塔羅星象歷來被佛教徒排斥,萬能的造物主在這行不通,驅邪避魔不過是人們的一廂情願,終日念佛並非佛教全部,死禪枯定那不是佛教,貪求名利絕非佛陀所願,衣著光鮮什麼也說明不了,繁瑣的教義精密的學說只是一個表象,美麗的傳說被赫然記載在史書中,末日預言被佛陀明令禁止,民主平等在兩千五百年前就被人提出並做到,科學發展到今天才恍然大悟,從古至今被無數人利用扭曲,如今更是邪說橫行,同時又有無數人願意為其捨生忘死。  你對它有太多的不了解,這就是佛教。  什麼是佛教?這個問題無論是在佛經中還是古德論師都給過標準答案。 佛教是釋迦牟尼佛創立的教派,佛陀的言傳身教和僧團的傳承組成了佛教,三藏經典、萬千法門、六度萬行無外如是。  佛經有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聖嚴法師在他的《正信的佛教》一書中總結說:「事實上,佛教的本質,並沒有迷信和正信的分別,佛教就是佛教,佛教的基本內容,到處都是一樣,永久都是一樣。佛教是從大覺的佛陀──釋迦釋尊的大悲智海之中流露出來,那是充滿了智慧、充滿了仁慈、充滿了光明、清涼、安慰的一種言教,根據這種言教的信仰而建立之教團形態,便是佛教。」  我們熟悉的「空中樓閣」、「一廂情願」等典故,我們常用的「世界」、「剎那」等辭彙,我們每人生下來都與我們相關的十二生肖都是出佛典。我們從文華到思想,從政治到軍事,從醫學到武術,從日常瑣事到衣食住行,可以說都與佛教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只是我們沒有留過心,不在意罷了。 《金剛經》中佛陀有言:「一切法皆是佛法」。 這些答案都是正確的,這就是佛教。但是,僅僅這樣說還有點令人意猶未盡。 佛教到底是什麼? 經過我仔細研究,努力探索,多方求證,胡思亂想之後發現:原來是因為佛教根本就一場戲劇。 佛陀根本沒有尊尊教導,也沒有語重心長,四十九年的講經說法竟然是在哄著一群小孩在玩,佛陀講著動人的故事,唱著美妙的詩歌,信徒們競相學習,樂此不疲,前赴後繼。他們快樂的做著自己的事情,在快樂中表演著千變萬化的佛法,展示著「法法皆是佛法」的妙理。  這就是佛教!  而這也正是佛教生生不息,延綿至今的原因。  這故事有傳說、有神話、也有佛陀本人的現身說法,這詩歌有誇張、有虛構、也有大羅漢們的親身示範。動人的故事和美妙的詩歌不僅建立了一代時教,而且影響到了萬里之外的五湖四海,形成了蔚然大觀。  我覺得無論是從對自己負責任的角度,還是對社會積極的角度,以至於從對宇宙人生探索的角度,都應該儘可能的去學習和了解這個古老和充滿活力的宗教。兩千五百年前的北印度菩提樹下,一位人類歷史上偉大的人物端坐在金剛石上,仰望明星,豁然頓悟,從而開啟了人類思想的一個新紀元。這個人就是古印度迦比羅衛國的喬達摩@悉達多太子。因為他是釋迦族人,所以又被稱為「釋迦牟尼佛」,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佛是「覺悟者」,釋迦牟尼又有「寂靜、能仁」之意。  在《阿含》經典中,佛祖釋迦牟尼叫做「瞿曇比丘」,實際是一個人。  這個偉岸傑出的人隨即開始了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精彩演出。時間長達四十九年,範圍遍及古印度大部。這場演出在佛陀去世後,被他的信徒們包裝和宣傳,千百世以下得以流傳,這場演出被後來人屢次翻拍、效仿,成為了「電影史上永恆的經典」。究其原因,這場演出不用替身,全部是演員獨立完成,而且真實性達到甚至是超越了紀錄片的程度,其故事的曲折感人更是別出心裁,令人拍案叫絕。  而尤其令人震驚的是: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離開我們,他就在我們身邊!  那麼這場演出到底是怎麼回事?佛陀在劇中的台詞,那些美輪美奐詩歌和催人淚下的故事又是怎麼回事?如果說這就是佛教,那麼真實的歷史豈不成了一場鬧劇?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第二節 酷斃的古印度文明     要想了解佛教,首先要了解古印度。   在公元前四五世紀左右,人類歷史發生了思想大發展時期,引用史學家的話說:那個時期是人類思想大爆炸,其代表就是歐洲的古希臘文明,黃河流域的華夏的文明,恆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這一系列的的精神思想,直接影響人類至今,東西方人受這一時期思潮的影響十分巨大,它改變了人類的歷史。回想歐洲蘇格拉底,華夏的百家爭鳴,古印度的婆羅門、沙門與諸師外道,他們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思想進行著人類真理的辯論,一個又一個光輝炫目的學說和一個又一個離奇怪誕的門派,他們交相輝映、層出不窮。  我覺得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個時代:「酷」。   歐洲文明和華夏文明流傳至今,不曾斷絕,而古印度文明隨著時間的消逝卻已經失去的了她昔日的光彩,變得模糊而朦朧。兩千五百多年前古印度,究竟是一個什麼樣子,那時候的印度人究竟信仰什麼,他們又是如何創造了「酷斃」的古印度文明。   在那個神奇的時代,人類的信仰是依靠神明的,這一點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在古印度都是差不多。華夏民族雖然相信有神明的存在,但是卻只有很少的人將那個「老天爺」當成是萬能的,盤古開了天后「就義」了,女媧補了天后「休假」了,老祖宗軒轅打下江山後也「下海」了。學術界考證說《史記》中記載的「三皇五帝」根本就不是被當成傳說,而是被當成真實歷史記錄在案的。看來中國人更多是著眼在當前,所以有人說「中國人從根本上講是現實主義」。   如果說中國人是現實主義,那麼古印度人更多的體現在理想主義方面。   古印度人的思想十分開放和先進,他們有婆羅門教為首的數十種宗教體系。佛經中記載古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   古印度文明的充斥著理想和浪漫,他們的信仰中「神明、咒語、不可思議」這些東西貫穿了古印度的文明史,滲透到了他的骨子裡。   比如他們的司法,他們將嫌疑犯放在被火燒紅的的石頭上,這樣就可以辨認出這個嫌疑犯是有罪還是無罪。因為他們認為「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清白的人絕對不會被火燒到,罪人也一定不過不會被神明放過。   還有他們的國家宗教婆羅門教,宣揚「梵天創世」,認為天有三十三天,世界有六道輪迴,並建立了「四種姓」制度,在古印度的各個角落都瀰漫著這種神秘而不可思議的信仰。   所以說,雖然古印度也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學說,也有客觀的辯證法,但是,那個浩瀚的文明給我的感覺始終是唯心的,而且是絕對唯心的,以至於那種神秘和不可思議成了「理所當然」。   這個現象我們現代人天真的把它歸結為「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低下導致了古人對神明的依賴」,引用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教授的一句話:「這是現代人的一種狂妄」。科學發展到今天,還遠遠無法解釋那種神秘和不可思議,否則那就不是神秘和不可思議了。   在此我無意探討宗教信仰的真實性和可行性,我們與其斤斤計較、求全責備的去苛求古人,還不如放開胸襟、用辯證和欣賞的態度去繼承先賢的精髓。   翻閱古印度記錄和傳說,那博大精深和龐大繁瑣的理論體系令人嘆為觀止,你會發現,古印度文明對於神明的崇拜絕對不是簡單的迷信,而是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充滿辯證思辨色彩的先進思想。古印度人在宗教實踐上可謂不遺餘力,所以有人說「古印度人重視實踐」,我們一定要明白,他這個「實踐」是以理想的宗教信仰為目標的;相比之下中國人在宗教實踐上遠遠不及印度人,中國人更願意置身於改造現實社會,所以宗教界認為「中國人利在解性」,我國唐代的智凱大師對於「性宗」經典《法華經》的研究竟然超了「性宗創始人」,號稱「大乘佛教八宗共祖」的古印度人「龍樹菩薩」。以至於梵僧將智凱大師的學說翻譯到了印度,供古印度人學習。中國人在宗教上「利在解性」正是由於「中國人更重視現實社會的改造」造成的。我國繁榮一千多年的禪宗就是徹底的「性宗」,而重視名相實踐的「法相宗」僅僅繁榮了幾十年。   比如,在中國仁孝的文化背景下,出家是有違孝道的,但是在古印度,出家修行是一種時尚和榮耀,他們那裡到處都有人赤身裸體、崇拜火焰、朝向陽光、絕食靜坐、全身塗灰、跳河自盡、身體倒懸、祈求造物主以及男女雙修。   季羨林先生曾經總結說:宗教總是用更低價的天堂門票騙取信徒。如果從中國人的角度看,這句話千真萬確,中國人更多得是把信仰當成精神寄託。而放在古印度卻未必,比如佛陀的堂弟提婆達多創立的教派,他的戒律是比佛教更苛刻的,但他的教派也延續了上千年。這種現象應該是古印度有別於現代中國的地方,古印度人更願意把信仰當成人生追求,而更苛刻的苦行從理論上會換來更理想的來生。古印度人在宗教實踐上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相比於中國人的「解性」,他們更注重「念性」,《含光傳.系》中就說「西域之人利在乎念性,東人利在乎解性也。」,「念性」就是口口相傳,頗有點「固步自封,墨守陳規」的意思,而「解性」就有「發展、創新」的意思。應該說,結合古印度和中國的佛教歷史來看,這個總結是基本符合實際的。比如古印度人傳授經教經常是不立文字,是彼此用語言流傳,所以在他們傳成過程中,往往會有依據相同或相似的話連續說上數遍,這樣大概是為了便於記憶。而當梵文本翻譯成為漢語時,就往往刪減掉其中重複的部分,這與中國人喜簡約,以「解性」為主有關,當然,玄奘所翻譯本除外。另外,古印度與中國畢竟是異邦,從文華風俗到生活常識都有很大的出入,這也為我們了解佛教產生了一些障礙。比如古印度所謂的「閻浮提」、「四大部洲」這些地理概念在中國是沒有的,比如「庵摩羅果」、「菩提樹」這些特有的物產也是中國沒有的,比如「三摩地」、「三摩缽底」、「靜慮」、「禪那」這些特有術語和意義相近並容易混淆的名相;又比如他們的生活習慣與我們的不同,例如在《地藏十輪經》中有一段說「善男子。譬如有人壓油為業。一一麻粒皆有蟲生。以輪壓之油便流出。汝當觀此壓麻油人於日夜中殺幾生命。假使如是壓麻油人以十具輪相續恆壓於一日夜一一輪中所壓麻油數滿千斛。如是相續至滿千年。汝觀此人殺幾生命。所獲罪業寧為多不。地藏菩薩摩訶薩言。甚多世尊。甚多大德。此人所殺無量無邊。所獲罪業不可稱計。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唯佛能知余無知者」,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慣很難解釋這一段,壓麻油怎麼會殺生?但是參考古印度的生活習慣你就會明白:佛經中的「麻油」和現在的植物油完全是兩個概念,古印度榨油時是要油籽生了蟲子才榨油的。所以才會有這段說法。   可見,對於古印度和佛教,我們還有很多不知道和不了解的地方。   所以,對於現代人來說,古印度文明是充滿無限幻想、無比浪漫的文明,同時也是難以理解、不可思議的文明,他們一代代口口相傳著先祖法脈,而不願意去用文字傳承,以至於接近「偏執」。正是這種「酷斃」了的文明,孕育和產生了我們「最酷」的宗教---「佛教」。   我個人認為,如果說古印度文明的各個宗派學說的碰撞是一場NBA全明星賽,那麼佛教就是這場比賽的MVP。****************************************************************第三節 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佛教神秘嗎?我覺得說她神秘她也神秘,說她不神秘她也不神秘。   當你了解了她的神秘,就沒有什麼神秘可言。   當你了解到神秘以後,你會發現:一切其實就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   雖然佛教中有很多號稱「即身成佛」、「頓悟成佛」、「走捷徑」的法門,但是我們會發現,在後代的解釋和著述中,往往會給這些法門給出「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判斷。   而根據我個人對佛教歷史的了解和對周圍人的觀察來看。沒有任何人實現了超越佛陀。   因為佛陀已經明確表示:釋迦之後、慈氏(彌勒佛)之前,不可能再有人說出與佛陀完全相同或是超越佛陀的法門。所以,那些所謂「即身成佛」的法門,我固然不能下斷言那是胡言亂語,但我可以負責人的說,現在一百個人裡面一百個人都修不成那種「法門」。所以您還是收起您急功近利的心,不要妄圖走捷徑,佛法門中說到底不能奢求捷徑,一名真正的佛教徒只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腳踏實地的修行。   正如世間所有的的事情一樣,佛教實踐最主要的就是「堅持」二字。因為根據佛教的理論,我們之所以輪迴六道,不是別的原因,正是我們自己被自己的思維和環境所迷。如果想要解脫,也只有從自己的思維和周圍的環境下手。佛教中沒有高下貴賤,沒有優劣之分,並不是所有的佛教徒都是高才勇哲,都是如同玄奘那樣的天才。更多而佛教徒就是普普通通的人,甚至於智商很低的人。佛陀有位大弟子十分駑鈍,佛陀教給他一句偈子,他讀了前半句忘了後半句,讀了後半句忘了前半句,但他精嚴持戒,無人能比,最終也獲得了阿羅漢果,與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連並列佛陀十大弟子,號稱「持戒第一」。   佛陀反覆強調:學佛就如登山,只要按照佛陀的教誨踏踏實實的前進,就一定會登上山頂,領略到奇觀。   而如果用好高騖遠,急功近利的心去修行佛法,往往會修成魔,會把邪魔外道招來。   佛教講「精進」是刻苦努力,一絲不苟的意思,絕不是叫人投機取巧,那樣只會適得其反。   佛陀就如一個領路人,他告訴我們這些迷路人光明在何處,但是卻無法代替我們把路走完。方向已經告訴了你,怎麼走,走多快就要靠你自己了,誰也左右不了你。佛教從來不承認造物主和最終主宰的存在,佛教認為人的命運掌握在他自己手中,無論是「因果報應」還是「輪迴思想」,都不能看做一無是處的迷信,真正的佛教徒不是迷信是正信,他們善於發問,善於總結,善於思考。因為你不知道如何掌握自己命運,佛教是告訴你如何掌握自己的命運,你可以不信,但是不要誹謗,因為你並不了解佛教。正如一個對你一無所知的人上來就因為別人的三言兩語就對惡口相加,我想你也會不樂意的。人要學會換位思考。佛教從來不懼怕辯論,從來不拒絕人們討論佛教法義,因為佛教認為佛法是真是不虛的無上正法,既然是真理,自然不怕討論。而據我所知,當一個人真正的深入佛教法義後,他往往會會為之折服。正如梁啟超所說:「有放萬丈光焰於歷史上者焉,則佛教是也。六朝至唐數百年中,志行高潔、學識淵博之士,悉相率入於佛教之範圍。」所以說,佛教其實並不神秘,他要告訴世人的不是不可告人的秘密,佛教唯恐人們了解不到佛法,因為真理不懼怕別人知道。佛教的修學就如同我們上學,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除了極個別的天賦異稟的人可以跳級(按照佛教理論那也是人家前世的善緣所致),絕大多數人都是按照這個程序一步一步來的,沒有說小學數學沒上完就能學會微積分的。當你寒窗苦讀之後,必然會有收穫,會得到回報。這就是佛教。   但是呢,佛教還是有他不同於世俗法的地方,當你真正的腳踏實地,心中沒有一絲一毫投機取巧心理的時候,「即身成佛」或許馬上就要實現了!   「平常心是道」。在我們這個浮躁的世界中,恰恰缺少這份淡定,人們更多的是在焦慮。當你體會這一點的時候,你才有可能真實的感悟到佛教,你會明白佛教不是貧窮,不是束縛,不是迷信,不是偶像崇拜,不是無知,也不是子虛烏有,更不是弱肉強食。佛陀告訴人的法是什麼?是無窮無盡的財富,是無拘無束得自在,是剛正不阿的骨氣,是眾生平等的胸懷,是無與倫比的智慧,是真實不虛的存在,更是無窮無盡的慈悲。   所以佛陀又被稱為「法王」,他為什麼要把這些無比神奇的法門一絲不漏的毫無隱瞞的告訴世人?這個問題您還是先自己琢磨吧。   呵呵。這是個秘密,一般人我不告訴他。****************************************************************第四節 不請自說     經藏,又稱「三藏十二部」經典, 「經藏、律藏、論藏」合成三藏,十二部是「一、修多羅、素怛纜;二、祇夜;三、和伽羅那;四、伽陀;五、優陀那;六、尼陀那;七、阿波陀那;八、伊帝目多伽 ;九、闍陀伽;十、毗佛略;十一、阿浮陀達摩;十二、優波提舍。」其中的「優陀那」意思是「無問自說」,也叫做「不請自說」。因為佛陀說法大多數情況下,都有人先行提問,然後佛陀根據題問者的問題進行說法,您可以留意一下佛經,其格式基本如此。但是,又少部分的經典是特殊的,那就是:無人發問,佛陀主動對人們宣說的經典,這類經典就是「優陀那」。「不請自說」的經典數量不多,但是十分重要。佛教說:「不請自說的經典是眾生最需要的法門,但是,其中道理又不是一般的聲聞弟子可以明白的,所以就無法發問,而佛陀以他的本願力,不等人來發問,主動為眾生宣說」,換句話說,「無請自說」的經典是佛教最玄妙的法門、是最符合佛陀本願的法門、是眾生最需要得到的法門也是救度這個世界最有效的法門。   而在為數不多的「不請自說」經典中,《佛說阿彌陀經》毫無疑問是最著名的。(有一位當代著名的僧人說這部經典是「唯一一部」不請自說的經典,露怯了。)   在佛教中,有很多的「不可思議」,太虛大師依照法相教義將其分為四類:1、三昧力不可思議;2、通力不可思議;3、借識力不可思議;4、善法力不可思議;5、願力不可思議。   我認為,《佛說阿彌陀經》統括了這五大不可思議。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那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    並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複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    『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    『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 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凈光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如有聞見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身報,同生極樂國。      您不自己體會一下永遠不會知道個中三昧。****************************************************************第五節 他們是角兒還是棒槌?     一談到信仰和宗教,立刻就會扯到「迷信」和「名師情節」,佛教也不例外。在佛教中,佛陀親口所說的經典叫做《經》(唯一的例外是《六祖壇經》),後代佛學大師為了闡述《經》而作的經典叫做《論》,這兩個基本是可以被當做佛教公里來被引用的(之所以說「基本」是因為不排除有偽經和翻譯、流傳過程中的問題)。除此之外的佛教書籍,說句實話,我都不敢保證他們絕對正確,尤其是近代以來。   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所謂「大師」、「高僧」的講經說法,您如果深入的了解佛教就會明白,是被佛陀在經典中斥為「吃教者」的大有人在。   如果說佛教是一場戲劇。如今有些所謂的佛教的「角兒」其實很多言論都是「棒槌」的說法。   為什麼這麼說,您聽我慢慢道來。   佛教發展到今天,再妄圖創立一個宗派已經實屬不可能,即使是對於各個宗派理論的發展,現代人雖然費盡心思的希望去繼承發揚佛陀遺教、大德論典,但事後看來,基本都有「蛇足」嫌疑。  我這麼說並非信口胡言。在佛教中有一個預言,佛陀入滅前說:佛教就如同世上所有的一切事物,也有「成住壞滅」,他創立的教派在經歷五百年「正法」、五百年「像法」和三千年「末法」之後,就會在這世界銷往,直到彌勒菩薩出世,人們才有可能再次在這個世界見到佛教。   關於「正、像、末法的說法有幾種,但無論哪一種說法,現在我們所處的時代毫無疑問是末法時期什麼叫「正、像、末法」?簡單來說:「正法」時代的人只要嚴持佛教戒律,就可以證果,正法時代有「教義、修行、證果」,是純正的佛教;像法時代人們只要修持禪定就可以證果,像法時代只有「教義、修行」了,證果的人日趨減少;「末法時代」就是我們所處的時代,只有「教義」這個虛幻的外殼存在,修行者日趨減少,證果者幾乎不復存在。    另外,佛陀在很多經典中預言道: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什麼叫「恆河沙」?就如同恆河中的沙子一樣多。而且佛陀還為阿難尊者解過一個夢,說出了毀滅佛教的根源不是其他人,恰恰就是佛教徒們自己,具體來說,就是那些利用佛教來迷惑世人,為自己的利益歪曲佛教的人。   雖然佛陀臨終前留下了「以戒為師」、「三法印」、「依法不依人」等等這些基本的辨別真佛法與假佛法的方法,但實際上,現實中,人們往往是「依人不依法」,他們更願意相信披著僧衣或是仙風道骨的人說的話。   而當他們親自閱讀佛經後就會發現,很多大師的很多關鍵性言論根本就是「棒槌」。   這個標準是這樣的,並不是說佛教徒不能說任何外道典籍,保持最「正宗風味」的玄奘大師尚且學習了很多外道知識。而是說,用外道理論作為方便向世人解釋佛法是可以的,但是,將外道法與佛法完全等同起來,則絕對是「棒槌」。   如果有人將儒家、道教、基督教、氣功、玄學等等學說與佛法完全劃等號,那麼絕對是會被正信的佛教徒喝倒彩的。再具體點:將菩提解釋為「精液」;將男女雙修認定是最終解脫;將《弟子規》、《論語》中的內容與佛教理論完全劃等號;將「如來藏」解釋為「上帝」;將飲酒吃肉說成真實方便;將佛教發展成氣功學說並以此來解釋佛法;否認佛陀的「正遍知」等等這些就是「棒槌理論」。(對事不對人,請各位高僧大師不要對號入座)   佛陀在各類經典中有過明確預言:末法時代的很多所謂「法師」,喜好外道典籍,喜歡在文字上下功夫,喜歡華麗的衣著和炫目的外表。佛教的沉淪由此開始。   看來現實完全應驗了佛陀的預言。   為什麼說佛教徒不應該將外道法與佛法劃等號,當然是有原因的,我且不說「佛法是至高無上的正法,沒有任何外道法可以與它相提並論」這樣的話,因為這樣說只會令不了解佛法的「自由人士」產生反感。我只想說一個真實的例子:我們熟悉的玄奘大師從印度留學歸來後,受到了唐朝政府的禮遇,一代帝王李世民給予了他十分優厚的褒獎,並受玄奘大師所請,親筆題寫了《大唐三藏聖教序》,佛教在當時全國範圍內蓬勃發展,與此同時,矛盾出現了。當時唐朝的官方宗教是道教,道家徒看到佛教僧人得益,自然會有所作為。他們怎麼做的呢?引用季羨林先生的話:道教徒是在巴結佛教,並說:出現了很有意思的情況,道家一廂情願的巴結佛教,但玄奘卻不買帳。   事情是唐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李世民下詔,命令玄奘和道士一起翻譯道家的無上寶典《道德經》,要將《道德經》譯成梵文傳到印度。雖然玄奘接受了翻譯外道經典的命令,但是,與道士們之間的矛盾也就展開了。比如對於《道德經》中「道」一詞的解釋,道教徒堅持用「菩提」這個詞來翻譯但是玄奘堅決反對,他主張用「道路」來解釋,精通梵文的季羨林先生從梵文語義出發,認為玄奘大師的翻譯是正確的,我們從佛教教義來看,「菩提」與「道」也確實不是一回事。最終,玄奘大師獲得了勝利。但事情並未結束,在翻譯「河上序胤」的問題上,道教徒與玄奘再次發生摩擦,玄奘大師死活不肯翻譯這個內容,最後這個是鬧到了唐太宗那裡,皇帝問玄奘為什麼不肯翻,玄奘給予了充分的回答:「觀老存身存國之文。文詞具矣。叩齒咽液之序。序實驚人。同巫覡之婬哇。等禽獸之淺術。將恐西關異國有愧卿邦。」。   結合我們所知道的古印度各個宗派的教義來看,玄奘大師的判斷是正確的,如果將這段內容翻譯成梵文傳到印度,勢必引起人家的嘲諷。   以上這個事例很好的證明了一個事情:佛法與外道法根本就不一回事。   將外道法與佛法完全劃等號的人就是佛教的「吃教者」。   既然如此,那些虔誠佛教徒為了捍衛自己的信仰和宗教,為什麼不對那些「吃教者」群起而攻之?   嘿嘿,說來遺憾,別說口誅筆伐,很多人恰恰就是被虔誠的佛教徒給捧起來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那些人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有很大的能力和威勢。   佛陀告訴我們,魔(暫時用這個詞來作為對你們的稱呼,希望魔們不要見怪)也會說法,而且說得「天花亂墜」。很多東西十分「有理」。但佛與魔的說法畢竟不同,魔在說的法90%正確,同時,就有那麼10%錯誤參雜其中,而這10%的錯誤恰恰就是關鍵所在。你如果因為那90%十分吸引人,而且如理如法就對這位「大師」心生渴仰,認為他是佛菩薩「倒駕慈航」再來人間,甚至願意為其當牛做馬供奉驅馳,對於他的說法全盤接受。那麼完了,這樣的心態就是代表,你接受那90%的同時也接受了那10%。看似只有10%,但後果其實很嚴重,因為那10%往往是關鍵所在,更何況,今天冒出個人帶10%的關鍵錯誤,明天冒出來個帶10%的關鍵錯誤,久而久之,佛教必然完全變樣,進而變成外道法,不復存在!這絕非危言聳聽!一個有良知的佛教徒應該奮起捍衛佛教,堅決抵制邪魔外道的滲入!  看到此處,有虔誠信仰的佛教徒一定激昂慷慨,大有掀起佛教革命的衝動,且住!呵呵,這種心態就是被人利用的根源!   作為一個理智的佛教徒,應該有理智的心態,學佛一定要用智慧去學,不能用感情去學。因為我們在很多情況下分辨不出什麼是真正的佛法,什麼是邪魔外道。   你還別不信,其實魔也會說「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也會說「魔說法是90%的錯誤加10%關鍵性錯誤」這樣的話,我們其實分辨不出來哪個是真佛子,哪個是「邪魔外道」,比如現在我問你:「我是魔嗎?」呵呵,你能分辨出來的嗎?   說了半天,難道佛教徒就必須墨守陳規,不能對佛教理論進行絲毫變通,不能用任何佛教教義意外的任何理論嗎?哎呀呀,我可沒有這麼說。您如果這樣理解我前面的內容那可是冤枉了我。  佛教必須要發展,必須要適應這個社會,這是一個稍有理智的人都會有認識。釋道安大師就曾感嘆「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   我只是說,發展可以,變通也未必不可以,但絕不能改變佛法的宗骨。如果改了,玄妙無上的佛法就會變成邪氣瀰漫的邪法。   這裡還要說玄奘。玄奘作為一位偉大的宗師,他創立的「法相宗」時中國所有宗派中最忠於古印度佛教風格的,也是保持了最純正傳承的一個宗派。它也確實繁榮一時,並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僅僅三代之後,這個宗派就徹底沒落,並且隨之消亡了。   反觀禪宗,自中華初祖達摩祖師以下的數代禪師,他們基本是以流浪民間、行腳化緣的方式進行傳教佈道的。而六祖慧能更是開了一代宗風,號稱「頓悟法門的見性成佛」,其門下流傳至今,連綿不絕。   究其原因,無非是因為「變通」問題。印度人利在「念性」,中國人利在「解性」。「法相宗」繁瑣的教義,沉悶的學院派風格,固守「五種性」制度,堅持認為有人畢竟不能成佛這些內容(在回中國之前,玄奘考慮到「人人皆有佛性」的觀念在中國已經深入人心,希望可以對這一點加以變通,於是去問他的老師戒賢大師,結果受到戒賢法師的嚴厲斥責,於是此事就此作罷),終於,這個大多數中國人無法接受的宗派在曇花一現後,最重歸於沉寂。而毛澤東主席十分推崇的六祖慧能大師則屬於「適應中國國情」的典範,他的「頓悟法門」,拋開了繁瑣的教義和理論,快刀斬亂麻,「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就連當初最基礎的「印心」經典都從《楞伽經》改成了更為簡短的《金剛經》。後來禪宗的「禪耕並重」和「百丈清規」更是為封建制度下中國佛教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所以,佛教需要保持她的宗骨,但並不是墨守陳規。   後代僧俗信眾,多有人言:「離經一字即為魔說」,強調戒律、經典、制度的重要性。從一個有組織的宗教來看,這些無可厚非。   然而,佛教畢竟是在這個世界的一個宗教,它也無法例外的遵循這個世界的規律。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角兒」的問題,固然有許多「角兒」的言談中參雜了不如法的東西,不可否認的是「棒槌」了,但是,咱也不能以幾句話就給人家扣個「邪魔外道」的帽子。人只要說話就會有錯,除非你永遠不說話。   所以,錯誤是在所難免的,是人就有錯,沒錯那就不是人。關鍵問題在於你肯不肯認錯。   如果一句話明明就是你說錯了,你還非要為自己「圓通」,進而用一套歪理邪說來辯護,已達到「永遠正確、千秋萬代、一統江湖」的目的,那麼我只能說這是「魔」。   而我們普通人面對那些「角兒」的言論不應該「追星」,更不應該迷信盲從,玄奘大師親自選擇的徒弟曾當面質問大師親手修改佛經的問題,怎麼號稱先進的現代人有的時候反而不如古人?  我覺得,現在這個世界上已經不再有佛,其實也沒有絕對的魔。我們應該理智的去看待佛教,去看待 「名師情節」。 人都有他好的一面,也都有不好的一面。我們沒有必要把「名師」的話當成真理,也不應該抓住別人的一點錯誤無限放大、一棍子打死。    近代有位「一行禪師」,他在與基督教徒接觸時,令冬樹開花,獲得了基督教徒的尊重。只不過,這絕對不是說:《聖經》就是《大正藏》,這麼說就成了「棒槌」。   人都會有錯,沒錯的那就不是人,了解到自己錯誤並加以改正的人就是聖人。****************************************************************第六節 您「般若」了嗎?  般若,梵文音譯,意譯是「智慧」,這個智慧不同於我們理解的聰明、不同於我們理解的高智商,這是佛家特有的「智慧」。具體來說,掌握了把自己和別人引向「彼岸」的方法就是有「智慧」,就是「般若」。考慮到沒有哪一個漢語辭彙可以確切的表達「般若」這個詞,而且般若一詞可使人獲得利益,所以仍用「般若」一詞,不再翻譯,這也是佛教對於翻譯學的一個貢獻的體現。   為什麼很多信佛、不信佛的人往往會生出這樣的疑問:怎麼看佛法與許多「外道法」、世間法如此相似?   信佛的人以此來解釋:一切法皆是佛法。   不信佛的人會說:類似於佛法的理論在很多地方都有,沒什麼了不起。   我覺得這樣的理解都是片面的,因為這樣理解忽略了一個佛教至關重要的、核心的、直接關係到佛法大是大非的問題,那就是「般若」。   「般若」的分類有很多種,太虛大師在在他的《般若波羅蜜多講錄(民國十年冬在杭州省教育會)》中有詳細說明,具體來說,佛教的「般若」分為「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和「實相般若」。若果按「豎的」來分,又可分為「加行般若」、「根本般若」和「後得般若」。   不是專業研究佛法的人,如果沒有心思去深究其理,大可暫時將般若理解為「佛教特有的清凈平等無上智慧」。   「般若」有什麼作用呢?我給您舉個例子您大概可以明白點:  我國蓬勃發展的禪宗大家都不陌生,那麼神乎其神的傳說,家喻戶曉的故事,婦孺皆知的高僧幾乎成為了中國的一種精神象徵。而實際上,我想在大多數人腦海中,禪宗的和尚最主要的就是「坐禪」,就是「一座七天七夜」不吃不喝。    其實錯了。   據記載,玄奘西天取經途中,碰到一位佛教徒,這個和尚獨自一人靜坐在沙漠中,玄奘看到他後叫醒了他,那和尚從定中出來後惶惶然的說:自己已經入定八輩子。   玄奘告訴他,現在是唐朝了,你快去投胎吧。於是那和尚歡歡喜喜的去了。   他生在了一個大富豪之家,因為投胎後有「隔世之謎」,所以他像普通的紈絝子弟一樣胡作非為,享受五欲,直到後來被菩薩現身點化,才重新歸入佛門。   你可以不相信這件事情的真實性,我只想表達:「死禪枯定」並不是佛教的東西。佛教不認為單純的入定就可以獲得解脫。  佛教管沒有般若的禪定說成是「冷水泡石頭」,不會有結果的。   其實說起來,禪宗最先並不是佛教特有,早在古印度婆羅門教眾中就有關於類似禪定的先關記載,他們管那叫「靜慮」,其實一樣的事。那麼佛教的禪定特點在呢,他為什麼顯得與眾不同?   原因就在「般若」上。釋迦牟尼佛將禪宗定位「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正是因為佛教的禪宗融入了佛法的「般若智慧」。  雖然「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拈花微笑」的傳說出自一部偽經《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但是,這個美麗的傳說恰如其分的體現了中國禪宗的特色。   別說「死禪枯定」不是佛教禪宗,就連後來一時勃興的「看話禪」也被一些人詬病,認為是禪宗沒落的開始,已經喪失了六祖慧能所創頓悟法門的本質。所以有人說:「看話禪興而禪宗亡」。  那麼什麼是正宗的頓悟禪宗?其實就是「直接印心」,沒有繁瑣的教義、沒有曠日持久的修行,也沒有畫蛇添足的論證。不需要文字,不需要語言,甚至不需要思維。只在那「會心一笑」的剎那,一切就完成了。   而「會心一笑」的剎那就是般若的體現。   我們參閱禪門公案,往往會發現許多令人難以理解的地方。比如罵佛呵祖、比如丹霞燒佛、比如南泉斬貓,等等這些,如果用正宗的佛教戒律來看,毫無疑問是欺師滅祖,叛經離道。但是,這恰恰就是中國禪宗的特點。對於不同的時間、地點、人物,禪師會進行臨機發揮,沒有任何束縛,自由自在,目的只有,點播人們「明心見性」,而他們用的方法,就是「般若」。你看到,摸不著,想不出來,他不是紅黃藍白黑,也不是大小方圓扁,更不是酸甜苦辣咸,這就是「般若」。它就是令你看到你的「真心」的智慧。   你的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舌頭嘗到的、身體觸摸到的,包括思維思考的,都不是「真心」,這些東西是在迷惑你,他們蒙蔽了你的真心。   而禪師們用他們的般若智慧,用最簡短的語言和動作,可以令你在一瞬間感受到佛法智慧的光芒,而那一剎那你體會到的「恍然大悟」,就是你的「本來面目」。   當你體會到這些的時候,你就悟入了禪宗門庭,剩下的修行事半功倍,不再走冤枉路。   這就是「般若」的妙用。   六祖慧能十分重視「般若」,在他的《六祖壇經》中,開篇就是談「般若」。他說:人的本心是一個金礦,人本身是一座擁有金礦的石山,而般若就是提煉真金的鍊師。   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外道法,一旦融入了般若智慧,都可以轉化為佛法,因為般若就是將人引向「彼岸」的。同時,如果失去了般若,那麼佛法就將不是佛法。比如有個六祖惠能大師的故事,據說他在五祖弘忍大師座下聽聞《金剛經》而有所得,五祖問他:「你是哪裡人? 來這裡求取什麼?」慧能回答﹕「弟子是嶺南人,來到這裡不求其它,只求『作佛』。」弘忍聽後問道﹕「你是嶺南人,哪裡能『作佛』!」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並無南北之分。」   那一問一答的剎那,就是般若光明的體現。這個東西只能意會不可言傳,開口即錯,不可說,不可說。   般若智慧十分神奇,據佛經說:人們如果用世間聰明,那麼他的聰明才智就如同用利刃斷泥石,聰明會越來越頓鈍,直到淪為平庸,而如果用般若智慧,聰明才智會與日俱增,越來越利。   怎樣,您「般若」了嗎?****************************************************************第七節 精密深邃的佛教義理       佛教理論的龐大、縝密、精微、深邃,毫無爭議的是世界第一。沒有任何一個宗教和任何一個理論體系可以和他相提並論。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我們如何來看待這個事情?   《首楞嚴經》記載:佛陀說:對於楞嚴咒的義理他如果完全用語言表達出來,從旦至暮毫不間斷,詞句之間也不重複,「經恆沙劫終不能盡」。   這一點在不信佛的朋友看來一定是難以置信的。   我先不說他的對與錯。我說三件事:唐代的玄奘大師是位不世出的傑出人才,僅適合於他稱號就多了去了,比如「旅行家」「宗教家」「冒險家」「哲學家」「翻譯家」,他又是「超級留學生」「宰相的才具」「一代宗師」等等等等。他在十幾歲時就通曉了漢地的經論。這樣一個聰明智慧的人,到印度去學習唯識。僅僅《瑜伽師地論》一書,他就足足聽他的老師「戒賢大師」講了兩遍,用時數年。他創立的法相宗自古以來號稱「難治」。   以玄奘法師的聰明智慧在臨終時也沒有完全貫通法相學,否則他何必求生兜率內院彌勒菩薩身邊?   還有智者大師,他在講解《妙法蓮華經》經題時,這個五個字連談九十天!而且絲毫不令人感到乏味,不說字字珠璣,也是玄妙無比。   又比如,我們熟悉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200餘字,很簡單,記憶力好的人讀上幾遍都能背下來,而實際上佛教為了解釋這200多個字,需要整個600萬字的《大般若經》,這還不算,你要想完全讀懂《大般若經》還必須閱讀其他典籍。   這就是佛法!   所以說,對我們暫時無法理解的事情,不要武斷的去否定人家。   對於佛教的傳承和發展,首當其衝的肯定是歷代的大德高僧和虔誠的在家佛教徒。但是,不信佛的人對於這些人往往是先入為主的將其定為「迷信、唯心」,從而完全用世俗觀點口誅筆伐。  另一方面,不信佛的人,研究佛教,試圖用哲學思想闡釋佛教的多了去了,而且他們也確實為佛教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即使他們自己未必是這樣的出發點。可即使如此,佛教徒卻根本不買他們的賬,一個虔誠佛教徒看到用世俗研究審視佛法的人,往往先將其定位為「不懂佛法」。   這樣的矛盾不單單存在於佛教,我覺得幾乎每一個宗教多或多或少會陷入這樣的境地。其實我們仔細想一想,大可不必去費盡心思論證佛教的是非對錯。引用季羨林先生的一句話:「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建國至今快七十年了。對無神論的宣傳可謂不遺餘力,對宗教的批評也可謂雷厲風行。然而結果怎樣呢?我們現在從許多刊物上都可以讀到,在蘇聯,宗教並沒有被消滅,而且還有一些抬頭之勢……對任何宗教,佛教當然也包括在內,我們一方面決不能去提倡;另一方面,我們也用不著故意去「消滅」。唯一的原因就是,這樣做,毫無用處。如果有什麼地方宗教勢力抬頭了,我們一不張皇失措,二不憂心忡忡。張皇無用,憂心白搭。宗教是在人類社會發展到某一階段產生出來的,它也會在人類社會發展到某一個階段時消滅。操之過急,徒費氣力。 「   不管你贊不贊成季先生觀點,他認識到「張皇無用,憂心白搭」說明先生是「明見於事」的。   對於佛教理論的研究,世俗觀念確實很難去講佛陀的教義融會貫通。   那麼解釋不了是不是說佛法就是錯誤的?那也不是。   我要說的是,佛教的是非對錯絕對不能用世俗邏輯來推理,用世俗觀念來衡量,那樣只會南轅北轍,不會得到一個正確的結論。  我舉個典型的例子:   任繼愈先生在他的《法相宗哲學思想略論》一書中提到:「單就理論上說,法相宗認為只有佛能斷盡有漏種子;有漏種子斷盡才是佛。這一循環論證的窘境,他們無法擺脫」。   看到這段話後,佛教徒會立刻給予激烈的反應,會列舉出千百記的例子來反駁這一觀點,會從各個角度推翻這個論點。   但是,我認為,單從邏輯來看,「只有佛能斷盡有漏種子;有漏種子斷盡才是佛」,這確實是個悖論,確實陷入了循環論證的境地。   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只要為自己確立「第一因」就可以了,就是為這個理論找一個最終可以依託的「真理」,就萬事大吉,一切都推到那個「真理」就完事了。   但是,佛教恰恰就是堅決的抵制「第一因」,反對有 「造物主」的觀念。佛教稱為「無始無滅」。這樣一來就有點麻煩了,佛教既不能像基督教那樣把一切都推給「萬能的上帝」,在世俗理論上又無法走出「循環論證」的怪圈。雖然佛教有個「阿賴耶識」,但若把這個名詞當成一切的依託,那麼還是會變成「第一因」。數學、哲學、邏輯學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佛教理論如果不能適應這個大環境,必然難以生存。    這樣看來佛教理論徹底完了?未必!   佛教是有辦法解決這類問題的。佛陀早就為我們準備了所有的法門。古往今來很多大德高僧為了把佛教理論完善,為了把各種學說圓融而進行了不懈努力。比如在法相宗里,有一個概念叫做:「四分說」,就是把人心理認識的發生和過程進行總結歸類,佛教先立了「見分、相分、自證分」,這個過程如果用專業唯識理論來解釋太繁瑣,我們用簡單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比如你看到一個東西,立刻分辨出那是什麼,你認為「看到和分辨出來」是同步完成的,其實錯了,這裡面有很多過程,你仔細你想想就會明白,其實你這個活動的過程我們可以姑且理解為「看,看到,思維」,這就是唯識學精微分析人類動作和思維活動的特點。可問題是,如果這樣的話,「思維」這一環就是最終結果,但是呢,佛教又不認為有個「最終」,所以,佛教在再立「證自證分」,就是證明「自證分」的心理活動,而僅僅立「證自證分」,那麼這個「證自證分」又成為了最終的結果,還是違背佛法本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佛教把「證自證分」的功能解釋為:「自證分與證自證分互相證實,所以不用再立第五分」。  這個難以最終定奪的事情就這樣解決了。   這是一種解釋,還有另外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出佛教徒的辨證思維和圓融無礙。   《成唯識論》是唐代玄奘大師所做,是法相宗的「鎮宗之寶」,這本大論對於「阿賴耶識」的論述可謂淋漓盡致,其精深程度歷來令世人側目,清末狀元夏同和,初讀此論 ,謂有如月下看花,再讀述記,如墮五里霧中。   如此精微細密的一個學說,以玄奘大師的博學聰慧,還是有一個問題無法完全用世俗邏輯來解決,這就是「阿賴耶識這個名詞」與「最終真實」的關係。根據佛教理論,阿賴耶識是諸識之本,萬物之源,成佛說到底就是在此識上下功夫,如此「厲害」的阿賴耶識立為「第一因」原本是再好不過,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佛教理論也不用這麼費勁的用世間名詞去解釋佛陀親身證悟的「圓滿真實」了。但是很遺憾,這樣是與佛教教義違背的,所以,真正的高人絕對不會抱著「阿賴耶」這個名詞不放。   怎麼辦,玄奘大師在《成唯識論》中這樣來解決這個問題:「然阿羅漢。斷此識中煩惱粗重究竟盡故。不復執藏阿賴耶。識為自內我。由斯永失阿賴耶名。說之為舍。非舍一切第八識體。」  也就說,在阿羅漢的果位的眾生不會再執著於「阿賴耶識」這個名相,同時,阿賴耶識的本體並沒有斷滅。   反過來看,阿羅漢捨棄了名相,不管阿賴耶識叫「阿賴耶識」,那麼阿賴耶識對於羅漢說就不是「阿賴耶識」,但阿賴耶識其實就是「阿賴耶識」。   正如《金剛經》中須菩提所說:「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實際上呢,須菩提尊者確實是「第一離欲阿羅漢」。這就是佛教的一個典型論證。   回過頭來看,「法相宗認為只有佛能斷盡有漏種子;有漏種子斷盡才是佛」這在世俗觀點看來確實是個悖論,我並不否認,單以此解釋佛教教義必然解釋不通。但實際上呢,人家佛教根本就沒有這樣來解釋。   佛教徒解釋這個問題十分巧妙,有一位佛教徒曾這樣來解釋這個問題:「做父母與生孩子的關係,並不是說做了父母才生孩子,也不是說生了孩子才能做父母,而是,生孩子與做父母這兩件事在同時的,是一個事情的兩個面。」   雖然那位佛教徒不承認「父母才能有孩子,有了孩子才能做父母」是個悖論,但這個說法確實為我們打開了思路:理論上的解釋不通在現實中完全成立!   在現實生活中,「做父母與生孩子」這個悖論的關係不會被任何人斤斤計較,這是不用解釋的事情。  換句話說,在實實在在的生活中,「父母才能有孩子,有了孩子才能做父母」這個「悖論是正確」的!   「正確的悖論」這大概就是佛教難以用世俗理論完全解釋的地方。   正所謂修證體會譬如「魚兒飲水,冷暖自知」,但卻無法為外人道。   也正是由於佛教可以通過現實生活的實際修證得到證實,所以雖然很多理論家試圖在邏輯上、理論上推翻佛教,但卻是徒勞無功,反之,那些妄圖單純依靠世俗考證、推理來證實佛教的人也是意義不大的。因為這麼做法無法代替實際的修證。   「畫餅充饑」永遠飽不了。   說通俗點,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會有如此堅定的信仰原因其實很簡單:他們看到了佛法的真實不虛。   比如今年NBA的幾個強隊,你說湖人強,我說騎士強,他說魔術強,都能列舉一大堆理由,都能說出一番道理,但不會有最終結果的,怎麼辦?佛教徒的邏輯很簡單:是騾子是馬牽出來遛遛,賽場上見,高下立判!就是這麼回事。   「實修實證」與「世俗理論」的矛盾是一直困擾世人的問題。但我覺得,佛陀在兩千五百年前就已經告訴了我們解決的辦法。不過我要賣個關子,留點貨,以後再說,呵呵。目前為止,「正確的悖論」的「個中三昧」只有您先自己品評了。記得一位老中醫說過:如今中醫之所以如此慘淡,並不是醫術不精,而是習中醫者道德淪喪,致使原本靈驗的醫方不再神奇!(確實,現在的中醫還有幾個是純正的?)   繁瑣深邃的義理成為了多少希望深入經藏的佛教徒望而卻步的鴻溝,這也是佛教不同於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只有一部經典的地方。普通佛教徒沒有足夠的時間、沒有足夠的精力、也沒有足夠的條件來閱讀浩如煙海的「大藏經」。我們應該感謝這個時代,過去只有在大型圖書館和大寺院才能看到的大藏經,如今用一個1G的U盤就全裝下了,這還不算,過去的僧人要想查閱一個問題往往是殫精竭慮、秉燭達旦,因為他們要在浩瀚的文獻中找到自己需要的隻言片語。我們現在幸運的多,我只需要在搜索欄里輸入自由要找的內容,所有與之有關的東西都會出現在我們面前。   古代的僧人不可能都有條件看全大藏經,在家居士更是如此,我們的幸運是顯而易見的。同時,從中我們也應該看到:古代的大德高僧真的很厲害,他們強悍的記憶力,超強的思維能力和堅韌的意志,真的是人類的一個個奇蹟!   這就是佛教的深邃,海洋和他比起來都顯得淺薄了!   但是,佛法無邊,佛陀為適合各式各樣的人,準備了無數的法門。雖然我們今生肯定無法學全佛法,但我們還可以「深入一門」,一樣可以體會到「彼岸」的光明,因為所有的法門都是指向一個「彼岸」。   我們應該學習什麼法門,什麼法門適合我們大眾「一門深入」?   且看下回分解****************************************************************第八節 您圓通嗎?     您覺得您自己「圓通」嗎?「圓通」這個詞出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意思是世出世間縱橫無礙,獲得大自在,六根互用,這就是圓通。我們不妨這樣解釋它:你從北邊過來後能不能回到南邊去?如何能就是圓通,如果不能就是不圓通。再比如說:你說了一句話,自己能不能自圓其說,如果能就是圓通,如果不能就是不圓通。更進步一說:你聽見個聲音,看見個東西,能不能剖析它的本質,並且不被他迷惑,如果能就是圓通,如果不能就是不圓通。   「最初看山是山,再看山不是山,最後看山還是山」,能做到就是圓通,做不到就是不圓通。   這就是圓通。   有人會說:「這個『圓通』怎麼有點象『圓滑』呀。」   您要說起來,還真有點相同,都有個「圓」字不是,但其實這兩個概念大相徑庭,根不是一回事。   因為「圓滑「是毫無原則的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而「圓通」則是既有原則的「變通」。這兩個概念絕對不能一概而論。   咱們不妨舉個例子:   過去有兄弟三人,老父親去世前說:「對門鄰居與我們吵過架,以後兩家不準往來。」恰巧,那一年鬧旱災,兄弟三人沒東西吃了,要想活命只有向鄰居去借糧。   老大牢記父親遺言,寧死也不去借糧食,最後活活餓死。   老三來個「不告而取」,偷了人家的糧食,雖然活命卻結怨更深。   老二主動登門拜訪,說明來意,願意與鄰居重歸於好,並請借給自己糧食,答應日後雙倍奉還。糧食借到了,老二活命了,日後 他果然雙倍奉還了糧食,兩家重歸於好。   這個故事中,老大是死腦筋鑽牛角尖,老三是「圓滑」,老二才是「圓通」。 如果您還不明白,咱就借今喻古:馬克思主義在蘇聯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武力奪取大城市是取得無產階級革命的不二途徑。於是乎,早期的中國***黨照本全抄。結果呢,損失慘重,戰果甚微。   信仰馬克思主義的人肯定會迷惑,馬克思主義難道在中國走不通?錯了,不是走不通,是有的人不會「圓通」。   毛澤東就是有「大智慧」的「圓通」高手,他清楚的看到「農村包圍城市」在中國的光明前途,而實際上也正是這個符合中國國情的路線帶領中國人民締造了新中國。   所以,馬克思主義是好的,無產階級革命的經驗也是好的,但是,絕不是說就要一成不變,永遠照搬。   世俗事情尚且如此,佛門之中號稱「大智慧」,更是如此。   您覺得自己夠「圓通」嗎?說實話,很多人認為自己是圓通,但其實他是「圓滑」。兩個詞只有一字之差,很難把握,但實際上真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尤其是在佛教法理上。   我本人就是這樣,看過幾本佛經後就唯恐別人認為我不圓通。   雖然現在我盡量在改進,但還是免不了會出現:用宗下批判教下,用小乘去破大乘,說著「般若」忽然冒出來個「阿含」,談著「法相」一會就拐到「法性」上去的場面。在論述事理上,佛教基本是遵循「古印度的因明」來立論、破論和闡述的,「因明」簡單的公式就是:「宗、因、喻」,「宗」就是「立論」,「因」就是「法義」,「喻」就是「事例」。簡單的說:你的論點,你的論據,你的推理過程和依據的定理、定律、法律,以及你的結論,環環相扣,十分嚴密。   違反了這個邏輯,別說普通人和你辯論,就算是孔明再世,玄奘復生也是辯不過你的,因為人家有規矩而你沒有規矩。不過在正式的「辯經」中旁邊的觀眾是絕對不允許你這樣胡亂出牌的,大家一起鬨你就直接拜拜了。   說了這麼半天您應該可以明白「圓通」大概含義了,您覺得自己「圓通」嗎?   如果您自認為自己很圓通,那恭喜您,咱們現在就可以一塊去進行一場精神暢遊,如果您不夠圓通,也沒關係,等什麼時候您圓通了咱們再一塊玩,這場遊戲的大門隨時向您敞開****************************************************************第九節 真實圓通

其實我們上一篇說的圓通與佛教教義中的「真實圓通」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不可同日而語的。我們能夠理解的圓通最多就是現實中的圓融無礙,而佛教中的「真實圓通」圓通竟然是「六根互用」。  

什麼是六根互用呢?《大佛頂首楞嚴經》中說的明白「異舌蚊香,無木而視」,也就是:眼睛(眼根)能當耳朵(耳根)去聽、能當鼻子(鼻根)去聞、能當舌頭(舌根)去嘗、也能當身體(身根)去感受;其他五個器官也一樣擁有另外幾個器官的功能。就是說,擁有「圓通的人他的任何一個器官都有其他器官所擁有的所有功能」。

   厲害吧,不可思議吧,覺得這不可信?您還別不信,真就有人證過圓通,還不是一個人,古往今來修學佛法的人修學圓通者層出不窮,得道者不在少數。  

   我隨便舉幾個例子:明代憨山大師親證耳根圓通,感受大光明藏。   無數虔誠的佛教徒親證念佛三昧.   他們都是修學圓通的成就者和見證人。   這麼玄幻、這麼神奇的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您不妨跟我一塊看個究竟。   「圓通法門」是佛教的無上法門,是通向涅槃解脫的一條捷徑,是千萬劫來修道者欲求而求不得的妙法。   這個法門出自號稱「佛教百科全書」的《大佛頂首楞嚴經》,在這部經中,佛陀親選了二十五位得道聖人,各自說出自己最初得道的方便法門,這二十五人每人一法,都是圓通法門,其中尤其以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最為優異。   不過呢,佛陀也說了:從本質上講這二十五位圓通大士所說的法門沒有高低上下的區別,只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的法門更適合這個世界的眾生罷了。也就是說:法無高下,只有對機不對機;葯無優劣,只有對症不對症。   咱們就著重來看與我們這個世界最有緣的「耳根圓通」和「念佛圓通」。「耳根圓通」就是將外界的聲音干擾全部排除出自己的聽覺之外,靜下心來,去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這個心不是我們的肉團心,而是深藏在你思維最裡面的真心),當一個人的定力達到了這樣的程度,他自然而然就會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這時不要留戀這種聲音,把這種聲音當作耳旁風,一段時間之後,內心裡的聲音沒有了,呈現出一片寂靜,但你也不能被這種寂靜迷惑,你要繼續保持清醒,最後,當你破除了這種「寂靜」的形態,宇宙人生的本來面目就展示在你的眼前了。   觀世音菩薩用這種方法超越了「世出世間」,洞徹了萬法底源,獲得了千變萬化,擁有了千手千眼。所以觀音大士才能隨意的救度眾生,彰顯大慈大悲。可以這樣說,如果不是「耳根圓通」,觀世音就不能被稱為觀世音,他也無法隨心所欲化度十方。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念佛圓通的準則是「都攝六根,凈念相繼」,用現在的話就是一心一意的不停地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   念到最後是怎樣呢?能夠獲得「無生法忍」,這個功夫是只有「七地以上大菩薩」才有的修為。「七地菩薩」是什麼概念呢?佛經中說:七地菩薩「盡真如際,名遠行地」。   看來念佛圓通也很厲害。   這麼厲害的法門真的存在?這簡直比武俠小說里的武功秘籍厲害多了,乾脆那些武林大俠不用去找武功秘籍了,直接練習圓通法門不就好了?   嘿嘿,這麼給您說吧,圓通法門比武功秘籍更難見到;而圓通法門您也別武斷的說它就是無稽之談,從科學教度還真能解釋通;另外告訴您,咱說著很輕鬆,您去試試就知道實踐起來有多難了,就算你知道了這個法門,真正練起來並不容易。剛才已經說了,「圓通法門」出自《大佛頂首楞嚴經》,這不佛經本身就非同小可,還記得在前面提到的智凱大師嗎?就是這樣的一位大德高僧,為了看一眼《首楞嚴經》向西方足足拜了一十八年,直到圓寂也沒能見到此經。因為這本佛經是天竺諸國的國寶,嚴禁外傳,屬於高度機密。後來一位梵僧叫「般喇密諦」,他本著濟世救人的情懷,發願要把此經帶到中國,他把自己的胳膊生生剖開,將此經塞進肉里,然後縫合,這樣才得以把梵文《首楞嚴經》帶出國境。這位梵僧後來到了中國廣州後遇到了被貶的宰相房融,房宰相是位虔誠的佛教徒,當他見到般喇密諦後,他也很希望一睹真經面貌,但是當般喇密諦從胳膊中取出《首楞嚴經》後卻發現,梵文佛經已經模糊不堪,難以辨認,關鍵時刻,房融的女兒出了個主意,人奶可以將模糊的字復原。萬般無奈,只有一試,結果竟然成功,《大佛頂首楞嚴經》上的字跡顯現了出來,可以付諸翻譯了。   房融見到這本佛經後,由懷迪口述,他親自潤筆,將這本曠世奇書翻譯問世,而這本佛經得以廣泛流傳同樣歷盡坎坷。   就其過程來看,這本經典著實不比武林秘籍來得容易。我們現在可以看到這本經典,實在不應該忘記那些為了這本佛經歷盡艱辛的前輩們。   這本佛經如此重要,固然有它的道理,經歷千餘年長盛不衰也絕對不是偶然的,歷代佛教徒將其奉為至寶,關於它的著作更是層出不窮。這一切如果要找一個原因的話,那隻能是:這部佛經裡面的法門和內容是可以得到證實的。 也就說,圓通法門是可以通過實際修行得到證實的。所以雖然有這樣那樣的非議,甚至於望文生義、自以為是的武斷結論,比如呂澂就寫過一本書叫做《楞嚴百偽》,但是,這些言論無一例外的都遭到有一定修為的佛教徒的強烈反對。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說是因為佛教徒迷信而產生的固執導致佛教徒將「佛經」都視為真經,那是荒謬的,佛教徒從來沒有否認過偽佛經的存在,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偽經的口誅筆伐。那為什麼佛教徒就偏偏對這本《首楞嚴經》如此偏愛,百般呵護呢?   原因恐怕已經呼之欲出,因為佛教徒通過切身的修證感受到此經所說真實不虛,是絕對的真經,竟然是真經,虔誠信仰者自然不惜用鮮血和生命來捍衛他們的信仰。   在這裡我想說一件事情:為什麼世人幾乎都說「阿含諸部」是真經,而對大乘佛教相關經典的真實性提出這樣和那樣質疑;相反,佛教徒為什麼對於「阿含諸部」的重視反而不如大乘佛教的相關經論(這個現象在中國尤為明顯)。   這個事情究其根源,就是世俗觀念與宗教信仰者所處的層次不一樣造成的衝突,這也是幾乎所有宗教信仰與世俗觀念難以相容的原因所在。我這麼說,不是毫無根據的。我們來看,「阿含諸部」是佛教經典早期集結的結果,屬於「最接近真實的釋迦牟尼」的經典,而大乘佛教相關經典則是龍樹菩薩從一個叫「龍宮」的地方帶出。世俗觀念自然先入為主的去否定大乘佛教,而更願意相信阿含諸部;但是,佛教徒通過對佛法的探討修證,切實的感受到,大乘經典才是「了義經典」,才是佛陀對於宇宙真理的最高闡述。   於是乎,世俗考證學與宗教信仰者的實修實證形成了矛盾。近代從日本興起的「佛教考證學」就是這類矛盾的代表之一,他們完全從世俗考證學角度出發,以此來衡量佛經與佛法,而忽視了佛教真正的精髓:「以人為本」,這與重視自身修為的佛陀本意是背道而馳的。   通過這件事情,我們不難看到,由於人類更願意相信自己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所以造成了那些先知先覺的人所說的話與大多人的思維方式格格不入,也就造成了先驅者的悲哀。   比如:一千年有人告訴你「天圓地方」,三百年前有人告訴你他能在天上飛翔,一百年前有人告訴你他到過月亮上。   那個人在那個時代會遭受怎麼樣的待遇?   可是,人們卻往往不會這麼想,人類更多的是「自己打倒一個統治者,然後自己再確立一個統治自己的人;自己革新了一種思想,卻又將自己束縛在另一種思想之中」。   佛經在兩千五百年前就已經告訴了人們「地圓學說」,就已經告訴了人們地球之外的世界有「星系」,也告訴了人們什麼是微生物。直到今天,更多人不願接受佛教,認為那是迷信。人類更願意相信能給自己帶來「電視、手機、醫療、汽車」的科學。而佛經中雖然有一些說法得到了當代科學的證實,但是,更多的現象是如今的科學解釋不了的。於是佛教徒說那是因為科學發展太有限,世俗人說那是因為佛經說的是迷信、是傳說、是神話。   誰對誰錯咱暫且不論,我們只能說,佛教是客觀存在的,而且信徒巨億,源遠流長,既然如此,咱們與其爭論不休,還不如直接去領略一下她的別樣風采,「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你自己真正了解了,你才有能力判斷她的對錯與否。   首先你要明白,「耳根圓通」與「念佛圓通」,包括「二十五圓通」,說到底都是一種「止觀」功夫,說「止觀」您不明白的話,「禪定」您總知道吧?「圓通法門」就是一種禪定功夫。  只不過入定的門徑不同,所有才有各種各樣的說法,而一旦入了定,達到甚深「三摩地」,各種圓通最後證得的都是「六根互用」的境界。所以說,圓通法門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要有「正定」。什麼是定力?說的通俗點,工作起來在辦公室只坐一個小時就想著回家打麻將,開始神不守舍,坐立不安,這就是沒有定力;一旦回到家,四個人圍起來,打麻將成夜成夜不覺得累,這就是入了「定」,只不過這個定是「邪定」,你越定就越容易得「腦病、腰椎病、心血管病」等各種邪病,所以是「邪定」。   什麼是「正定」呢?這就與科學有聯繫了,根據科學發現,放鬆狀態下來精深輕微集中的時候有利於人的內分泌和神經功能。  具體說「耳根圓通」,此法門更絕,它是將注意力集中在「聽聞」上,這就是它出類拔萃之處,《首楞嚴經》說的明白:「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偉大的專家們終於在不久前證實了聽力對於人類智力、思維、記憶力的重要意義。雖然偉大的專家還沒有完全將「耳根圓通」的奧秘用科學完全證實,但我們相信有一天他們一定會做到的。  比起「耳根圓通」,「念佛圓通」就簡單點,你不用想方設法去將自己的聽覺關閉,你只需要把注意力儘可能的集中起來不停地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足夠了。   但是,如果你就把這個法門理解為關起門來喊幾嗓子佛號,唱幾首佛曲,那可是大錯特錯了。這個法門看起來簡單,而它恰恰是最不可思議的法門。   所謂:今生不修念佛法門,如入金山空手而還。   這句話絕對不是空穴來風、無中生有。   為什麼文殊菩薩揀選圓通時,明選了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但對「念佛圓通」根本沒有就沒有相應的提示,也沒有表露出任何讚揚的跡象。   近代佛學大師,凈土宗的十三祖印光大師告訴我們:文殊菩薩其實是暗選了大勢至菩薩的「念佛法門」。   印祖依著他的證量將《念佛圓通章》列入了凈土五經之一。   藕溢大師解釋這個問題說:「子誠娑婆人也,知有娑婆而已,獨不思娑婆而外,有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乎?耳根者,逗娑婆世界眾生之機;念佛者,逗不可說不可說世界眾生之機也。耳根圓通,一方世界之圓通;念佛圓通,十方世界之圓通也。」  這或許就是佛門的「真實圓通」。   「真實圓通」體現出來的不僅是佛教的圓融智慧,更多的是無盡大悲的菩薩乘精神。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話題。  附:《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凈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第十節 無窮無盡的佛教世界      世俗考證學認為佛陀說的經典就是阿含諸部,但實際上,根據佛教的說法,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後,說的第一部經典是純粹的大乘經典,他的名字叫做《大方廣佛華嚴經》。   這部佛經在佛教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此經號稱「萬經之王」,是我國華嚴宗的立宗之本,法藏和尚曾為武則天演說此經,被整理為《華嚴金獅子章》,同時,此經又是法相宗的主要依據。  這部佛經是佛陀為法身大士宣說的經典,一般的聲聞弟子對於此經如痴如聾,根本聽不懂。這麼看來,咱們凡夫恐怕也聽不懂,那又未必,因為古代的聖人們聽到佛陀的言論後,他們總是用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來證實佛陀說的話,如果他們自己內心無法感受到那種境界,那麼他們就會相當迷惑。而我們現在連證實《華嚴經》境界的可能都沒有,所有根本就不會迷惑,對以我們而言讀《華嚴經》就是在讀一部沒有窮盡的玄幻經典,這樣一來反而沒有什麼心裡束縛了,擺脫了心裡束縛,你就能發揮你最大的潛能,這就是「無招勝有招」。   《華嚴經》又叫做《大方廣佛華嚴經》,一個「大」字提綱挈領,表達出了這不佛經的一個很大特點,就是一個「大」字了得,大到什麼程度?我們不妨一起來看。   《華嚴經》開篇上來就是浩瀚無垠的宇宙世界觀,叫做「華藏世界觀」,她是人類思想文明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我們總是聽到佛門子弟掛在嘴邊上說:「心包太虛、量周法界、普度眾生、十方世界」,這到底是個怎麼樣的胸襟?如果以世俗觀點來理解,「普度眾生」最多不過是「為人民服務」的覺悟,「十方世界」最多就是全世界,再理解深一點,也就是個全宇宙。  嘿嘿,這些與我們的《華嚴經》比起來真的是小了,而且是太小了。有人會問:「全宇宙還小」?還有比這更大的嗎?   「華藏世界觀」清清楚楚的告訴我們:世界無窮、宇宙無窮。「華藏世界」又稱「蓮花藏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毗盧遮那如來的常寂光土,什麼是法身?什麼是常寂光土?   按照佛教說法,「法身」指佛所說之正法、佛所得之無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來藏。佛有「二身」、「三身」之說,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界的喬達摩@悉達多是「化身」,盧舍那佛是釋迦牟尼的「應身」,毗盧遮那佛是釋迦牟尼的「法身」。佛有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礙土、常寂光土。我們所處的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也叫「穢土」,華藏世界就是釋迦牟尼的「常寂光土」,「常寂光土」又稱理性土,是全然斷除根本無明之佛的依處,即妙覺究竟果佛所居之土,乃常住、寂滅、光明之佛土。   其實從佛經來看,法身和常寂光土,這些概念原本不是用人類語言文字可以表達的境界,但佛陀為了使我們這個世界的人能夠明白佛陀的境界,所以勉強用了個名詞來命名它,這也是《法華經》中佛陀出世的本緣所至。《華嚴經》描述此世界為須彌山微塵數之風輪所持,其最低之風輪稱為平等住,最上之風輪,稱為殊勝威光藏。最上之風輪能持香水海,其中有一大蓮華,稱為種種光明蕊香幢。蓮華藏世界即在此大蓮華之中,周圍有金剛輪山圍繞,其內大地皆由金剛所成,堅固不壞,清凈平坦,無有高下,尚有世界海微塵數之莊嚴。又此大地中亦有不可說微塵數之香水海,一一香水海之周圍有四天下,及微塵數香水河。諸河中間之地,悉以妙寶莊嚴,分布如天帝網。一一香水海中亦有不可說微塵數之世界種,一一世界種復有不可說微塵數之世界。蓮華藏世界中央之香水海稱為無邊妙華光,由海中出大蓮華,其上有稱為普照十方之世界種。其中有二十重不可說微塵數之世界布列於其間。以此中央世界種為中心,共有一個世界種,羅列成如網之圍罩,而構成世界網;各皆以眾寶莊嚴,佛則出現於其中,眾生亦充滿其間。   那裡的菩薩隨時都有金剛座,人們走在地上,地面隨著你的動作柔軟變化,十分舒適,毗盧遮那如來端坐在最上面的蓮花座上,我們的娑婆世界是處於華藏世界第十三層,叫做「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   華藏世界重重無盡,通達十方。   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的真實世界。也是他的法身世界。又稱「娑婆凈土」,除了我們熟悉的「西方阿彌陀凈土」,「兜率天彌勒凈土」,華藏世界也是古往今來許多佛教徒求生的去處。    說到此處,估計有人會懷疑,這到底是神話小說還是真實存在世界。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白這部佛經的出處。  《華嚴經》並不是經藏集結的結果,而龍樹菩薩從龍宮取出,他當時所記十萬偈本身就不全,後來在流傳過程中又有流失,因此,我們現在看到的各個版本的《華嚴經》都不是全本。   實事求是的講,《華嚴經》中「三十三天世界觀」和「毗盧遮那佛」所處的位置,與古印度傳說是有一定關係的。在婆羅門教中,信奉的就是這種三十三天宇宙世界觀。而他們的創世主「大梵天王」正是處於蓮花藏世界毗盧遮那佛的位置。佛教是在繼承這種學說。   這麼看來,所謂的華藏世界是虛無飄渺的啦?不是的,你如果用世俗考證學來皆是佛教那必將謬誤百出,錯的離譜。古人曾說:全本的《華嚴經》即使整個世界也裝不下它。   因為這部佛經真正要反映的不是表面的華藏世界,他真正要傳達給人們的是「佛教的宇宙世界觀」,那就是重重無盡,一粒沙含一佛國,一瞬間含永遠,「諸法唯心造」。我們現在看到的《華嚴經》是娑婆華嚴,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界。   其實要說起,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華嚴經》,每個人都有權利去做自己心靈的主人,切身的感受和體會那重重無盡的玄妙,遺迹掙脫世間空間束縛的大自在。這就是《華嚴經》的精髓所在。  毗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是我們的華藏世界,也是釋迦牟尼的華藏世界。佛陀在告訴我們:世上沒有造物主,每個人都可稱為自己是世界和命運的主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法身,都有自己的「常寂光土」。這才是真正的佛教「華藏世界觀」。   這就是佛教「諸法唯心造」的典型事例,也是佛教唯心學說的精髓所在。只不過,佛教里所謂的「唯心」很神奇,它的「唯心」有時候竟然會體現的比「唯物」還要真實。人一提到唯心聯想到的總是「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而是心動」這樣的故事,其實,佛教有很多派別,有的側重於揭示事物的性質,有的側重於分析事物的面貌,雖然佛教歸根結底是唯心的,但是,哲學範疇是絕對無法概括佛教教義的。唯物有時候真的不比唯心可靠。人們總喜歡信任自己眼前看到的,親耳聽到的,手中握住的,只有這樣人們才會覺得安心。實際上,我們仔細想想,世上有什麼是永恆的,又有哪些是不變的,有生就有死,有合就有離,有得必有失,今天的快樂會變成明日的痛苦。這麼說吧,比如你玩魔獸世界,總有一天這個遊戲會離你遠去。比如你喜歡洛杉磯湖人隊,總有一天科比會老去,湖人也會陷入低谷。比如你愛的和愛你的人,總有一天他們會一個個離開你,或是你離開他們。你無法掌握這些,你也不懂得如何掌握這些,你只是在隨波逐流,被命運捉弄。   這就是所謂的「諸行無常」。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所有的一切都有「成住壞滅」,誰也逃不了。佛陀自己也預言「佛教也有在這個世界滅亡的一天」。佛陀在入滅時示現的「枯榮雙樹」就是在說這個世界上最基本的規律。 以此來看,佛教的「唯心」絕對不是唯「思維、思想」學說,它是唯「真心」,用近代學佛泰斗太虛大師在《法相唯識學》一書中的總結來說:佛教是無我的唯心。   我國著名的「賢首宗」就是依據《華嚴經》的宇宙世界觀創立的。這個派別的理論是「十重玄門」,「理理無礙」「理事無礙」和「事事無礙」的「無盡緣起」理論。   我們尤其應該注意的是:「賢首宗」不是「法性宗」,而是「法相宗」,也就是說,它不是一個以解「本質」為主的派別,而是一個徹徹底底的以解「事相」為主的派別,這說明什麼呢?   說明《華嚴經》在佛教徒眼中是真實不虛的。   要說這個問題,就要看《華嚴經》中著名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典故。善財同學是佛教界品學兼優的三好學生,他聰明好學,刻苦努力,為了早日畢業,進入更高學府,他遍訪名師,修學佛法。「巧合的是」,他所修學的各個門派學說都在我們這個世界有實例可循,比如念佛法門、比如大悲法門、比如密宗。如果一個也就算了,可以下所有的都能得到現實的印證,這僅僅用「巧合」能夠解釋嗎?看來這故事未必是空穴來風、無中生有。更不是簡單的「解性」學說。   這也是「賢首宗」得以立為「法相宗」的依據之一。   《大華嚴經》的精髓是「一切唯心造」的唯心學說,而它體現出來的竟然是極具預見性的,對現實起到真實不虛的指導作用的唯物學說。佛教「無礙」發揮到了極致,體現了「佛法真實不虛」和「一切唯心造」的高度統一。   據說,能完全讀懂《大方廣佛華嚴經》的人就能成佛。   在浩瀚無垠的藍天碧海中,你架起孤帆,任意遨遊,感受著溫暖的海風,體會著明媚的陽光。沒有什麼能阻止你,沒有什麼能成為你的羈絆。在這無邊無際的海洋中,你是風口浪尖的弄潮兒,你自己不需要成為「天之驕子」,因為上天需要你的寵愛。待續。。。。。。轉自:http://www.bskk.com/thread-197039-1-1.html

回復 |推薦給朋友 |轉貼舉報

2樓2011-07-05 22:50回復2樓

yoyo5189有有

南無阿彌陀佛,嗡……嘛咪叭彌吽!

回復

3樓2011-07-05 22:54回復3樓

儒醫儒醫

re:2樓

南無阿彌陀佛,嗡……嘛咪叭彌吽!

回復

4樓2011-07-05 22:57回復4樓

儒醫儒醫

南無阿彌陀佛

由於最近在給自己惡補佛教歷史,故而看見了這位師兄的帖子,感覺寫的還真不錯,拿來隨緣學習學習。

若有不對還望各位師兄慈悲提醒。

正如論壇中的師兄所言,作者粗線條的把整個佛教概論了一遍,雖不細緻,但對於作者,這麼年輕已有這樣的感慨,儒醫還是非常讚歎的,也願作者將來能更進一步聞思修行,對佛教做出更如理如法的詮釋,讓更多的朋友能受益,儒醫先有禮了。

感恩

回復

5樓2011-07-07 01:04回復5樓

儒醫儒醫

  第二章 人生真理       在兩千五百年前的古印度,恆河孕育的文明如同華夏文明一樣蓬蓬勃勃。我們熟知的春秋百家爭鳴的時期,古印度人也為了尋找宇宙人生的真理而不懈的探索和論證。

如果按照現代制度來判定那個時候的印度,他們也是屬於奴隸制社會,而他們的社會一大特色就是「種姓制度」,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前面已經簡略的介紹過古印度的四種姓制度,這裡補充一下。還有一個職業,叫做「沙門」簡單來說,我們現在熟知的「沙門」大多出自佛典,您稍微留意就會發現在佛典中有很多類似於「沙門、婆羅門等」這樣的句式,在現在,沙門已經成為了佛教的專用名詞,代指「比丘」,也就是出家人「和尚」。然而,根據歷史學家的論證,「沙門」這個職業實際在佛教出現之前已經存在,他們基本是指那些不同於婆羅門教義的出家人。在古印度,沙門的位置是排在婆羅門之後的,古印度婆羅門書籍中提到沙門都是用「婆羅門、沙門」的句式,而佛教興起後,就變成了「沙門、婆羅門」的句式。

   由此可見,沙門職業是在釋迦牟尼成佛之前就客觀存在的,並不單單指出家的佛教徒。   對於人生真理的闡述,古印度大概分為這麼幾種,我來簡單的介紹一下,掛一漏萬,以偏概全:

婆羅門教:信奉梵天創世說,以「四韋陀典」作為根本論典,他們認為,大梵天王是創造一切的本源,大梵天王居住在梵天,位於天界的最高層,這種「神創論」與現在很盛行的一個教派類似,但是,古印度人的智商是很高的,兩千五百年的他們都已經意識到立一個太牛逼的人物容易出現BUG,於是,他們並不是獨信奉大梵天王,而是又立了幾個足以和大梵天王並駕齊驅的牛逼人物,雖然他們也都是梵王創造的,但梵王只會造而不會管,於是類似於「顯婆」這樣的BOSS就出現了,顯婆何許人也?他是居住在第六天,梵王創造他主抓破壞工作,但梵王最後卻控制不了他,以至於讓他佔掉了自己的一個頭(梵王本有五頭,後來只有四個,那個缺少的就是被顯婆所斬),婆羅門寺院很多都供奉顯婆,可見婆羅門似乎不是單存的一神教,有點多神教的味道。這樣或許可以讓「一神教」的BUG很好的被彌補,但是,這並不能動搖婆羅門教「梵天創世」的根本理論。

婆羅門在政治上享有極高特權,這就是古印度政教合一的集中體現,也正是因此,古印度的宗教論戰遠比中國激烈多,因為各個宗派之間的論戰直接關係到這個宗派的前途和既得利益,直接關係到當事人的權利以至於身家性命。無怪乎古印度有如此嚴密精微的辯論方法,每一場論戰和爭鬥幾乎都是在以命相搏,怎能不險象環生,當事人又怎能當做兒戲?

比如古印度的「因明」學,它屬於「五明」之一,是古印度通用的辯論準則,我國玄奘大師在詳細系統的介紹過古印度的這種學說。釋迦牟尼佛在出家之前,他就受過「五明」高手的嚴格系統的教育,佛典稱悉達多太子出家前精通了全部「五明」,當然,自然也精通「因明」學。所以在後來釋迦牟尼成佛後,他宣講的經典都有明顯的「因明」學痕迹,這與他出家前接受的教育以及古印度當時的環境都是息息相關的。

   由於婆羅門教的墮落和腐朽,導致佛教對於婆羅門教可謂是不遺餘力的批判,在佛典中,佛陀往往引用婆羅門當做反面教材,佛陀的兩個主要「配角」舍利弗、目犍連也都是出身婆羅門。

  外道六師:對於古印度的「外道」,我只舉比較有代表性的幾個:

(1)順世外道,印度古代唯物主義派別,這個教派認為:世界的基礎是物質,構成物質的原素(大)是地、水、風、火四大。一切有情識的生物都由「四大」和合而生。認為物質原素不斷運動,具有內在的力量,從而否定了神和其它的原因。順世論在社會倫理方面主張種姓平等,反對輪迴業報、祭祀苦行,指出幸福既不在天堂,也不在來世,而在今生。因此佛教稱他們為「現世涅論」。這個派別從古代到中世紀一直在廣大人民中流行。

    (2)耆那教,耆那教的真正創立者是與佛陀同時代的筏馱摩那,號稱大雄。大雄建立了一套修持理論和實踐,這個派別在佛教興起時代十分活躍,它一方面反對婆羅門教,另一方面與佛教也保持著相當的距離。

    (3)邪命外道,生活派的梵文原意為「嚴格遵守生活法的規定者」,漢譯佛經稱為邪命外道。這個教派認為: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受命運支配著的,在命運的鎖鏈中,任何人的意志都是無能為力的,倫理道德也是沒有意義的。

   (4)不可知論派。據佛經記載,佛陀的兩個大弟子舍利佛和大目連原先都是此教的門徒,後皈依佛教。這個派別宣揚得是一種懷疑論或不可知論,認為對於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及其真理都是不可遽然斷言的。

根據佛典記載,佛陀曾被六是外道詰難,非要用神通和佛陀一較高下,我們都知道,佛教是反對使用神通的,因為佛教認為神通只是一些修行的副產品,過分使用和依賴神通會遭到慘烈的報應,所以佛陀拒絕了他們,選擇了忍耐。無奈「樹欲靜而風不止」,外道六師窮追猛打,表示佛陀如果不應戰就代表佛教教義的錯誤。無奈之下,佛陀被迫用神通與六師外道對戰,結果六師外道大敗虧負,心服口服,表示從此以後不再與佛陀為敵,當場就有許多外道弟子皈依佛門。

我要說的是,不管以上記載是真是假,是誇張還是事實,它們最終都毫無疑問的表明:佛教創立之初宣揚的「眾生平等」理論,與婆羅門教的「梵天創世說」是針鋒相對的,兩者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同時與「六師外道」為代表的其他教派也有著各種各樣的爭鬥。釋迦牟尼佛孤身證道、開闡大教,是頂著巨大壓力,面臨著生死考驗的。佛教的創立非大智慧、大力量、大福德者不能為。從記載可以看出,佛教從創建到確立可謂歷盡艱辛、飽受磨難。我覺得甚至用「血肉橫飛、慘不忍睹」來形容都不為過。

   所以,把釋迦牟尼佛創立佛教歸結為一種「自立為王、萬代千秋為目的」的想法是十分荒謬可笑的。

   既然不是因為個人的私慾,還有什麼原因可以上一國太子捨棄王位,出家苦行呢?悉達多太子難道僅僅是為了滿足個人成就感滿嗎?或是真的就如現代世俗觀念那樣「由於婆羅門教與剎帝利在政治上的矛盾導致剎帝利出身的悉達多另覓出路」?

   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我想首先應該參閱佛經,我們看看第一手的資料是如何解釋悉達多出家的原因和釋迦牟尼創立佛教的本懷。

   《佛本行經》中說的很明白:悉達多太子看到了世間生死無常、一切皆苦,於是迫切的希望找到解脫生死輪迴的方法,找到徹底解決人生之苦的途徑,換句話說:年輕的悉達多太子尋找的是億萬年來人類一直在探索和尋找的「終極真理」。

  什麼是真理?

    「瑜伽真實義品」把真理叫做真實,分為四大類,稱為四種真實:

    一、世間極成真實──是指隨類隨俗的常識真實,這又分為兩類:一是世間非人類所以為的真實,二是世間人類從自然及習慣中所幻覺的真實。

    二、道理極成真實──是指學術家從研究推演中所得的學理真實,這又分為四類:一是科學家由實驗所得的真實,二是哲學家由思辨所得的真實,三是神教者從神契信仰中所得的真實,四是心(定)教者從靜坐修養等所得的真實。

    三、煩惱障凈智所行真實──是指出世聖者以解脫智所證的真實,這又分為二類:一是小乘聖者聲聞及緣覺所證的我空真實,二是大乘聖者所證一分我空的真實。

    四、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實──是指大乘聖者正遍知覺所證的法空真實,這又分為二類:一是菩薩分證的法空真實,二是佛陀滿證的法空真實。

   佛教絕不武斷,也絕不輕易地否定他人的真理,只是把各種真理,分成了類別與等級,各還各的本來地位,各存各的應有價值。

以上所舉的四種真實,在佛教徒的心目中,可以承認它們都是真理,只是有著高下輕重的分別而已。

   而悉達多太子追求的真理是屬於那個最終的「滿證的法空真實」。

   我個人覺得,對於「最終究竟」的描述,「真實」比「真理」更準確,因為「真實」不僅僅是真正的道理,而是「實實在在的受用」。

   這個「真理」(真實)不但可以解決所有的痛苦和問題,也是古印度那個思想大爆炸的大環境下迫切需要的,甚至可以說,也是全人類希望得到的。《法華經》中對於佛陀成佛後的舉世震驚進行了不可思議的描述:十方三世一切大梵天王都來勸請佛陀,無比壯觀和絢麗。

   尋找「最終真理」應該就是悉達多太子出家的原因,後來佛教把這種追求「真理」,來幫助自己和世人脫離苦海的心叫做「菩提心」,並說這種「心」是成佛必須具備的第一個條件。

   我不想,也不敢用我現在的理解能力去對古聖先賢妄自揣測,悉達多太子當時的具體思維我們已經無從知曉,但是,我絲毫不懷疑世界上有這麼一類人,這麼一類願意為了自己心中的「真理」而捨棄一切的人。

   那麼我們的悉達多太子最終是否成功了,他能夠開啟給予萬物光明的那扇大門嗎?且看我們下回分解。

******************************************************第三章 從悉達多到釋迦牟尼

  第一節 太子聖誕  我們都知道「玉皇大帝」,在大約兩千五百萬年前,玉皇大帝居住的天界上面的一層天,有個「超級天人」決定下凡。為什麼說他是「超級天人」?因為那個時候他雖然持得是「天界身份證」,但實際上他擁有「前宇宙覺悟者」頒發給他的「候補覺悟者」資格證書,他此次下凡的目的就是要將「候補」兩字去掉,他要成為「覺悟者」。所以其他的天人對他可謂心服口服,虔誠禮拜。

  單就他下凡的路上,就有無數天界高級領導為他鋪路、供養、讚歎、甚至於彎下身子供他驅馳,並願意當牛做馬服侍於他。

   這位超級天人當時已經不受「投胎管理部」的管轄,他有「自主降生」權。他用他神通觀察了許久,最終決定,他要降生在我們地球的古印度,北方,迦比羅衛國的凈飯王家中,摩耶夫人將做他的母親。選擇這個時間、這個星球的這個國家、這一家庭、這對夫婦降生當然是有道理的。

   因為,佛典認為印度這個地方處於閻浮提世界(地球)最中央,而迦比羅衛國是古印度諸國中最蒸蒸日上的一國,凈飯王夫妻是人所共贊的君主夫婦。

   所以,超級天人的選擇是十分嚴格的。

   與此同時的太陽系地球人間,迦比羅衛國的凈飯王樂善好施、仁慈威嚴,深受國人愛戴,迦比羅衛和釋迦族正值鼎盛,威勢無比。唯一的遺憾是:凈飯王夫妻年近半百,卻膝下無子。   在權杖傳承上,古印度人和中國還是有很大相似之處的,凈飯王夫婦發愁了。可即使如此,凈飯王也沒有另覓新歡,而是恪守著一夫一妻的制度,清心寡欲。

「好人有好報」,正當夫妻二人認為必將後繼無人的時候,凈飯王的妻子摩耶夫人忽然做了個夢,他夢到「一頭六牙白象載著一位金人」飛入了自己腹中,於是便懷有了身孕。在古印度,「白象」是吉祥的象徵,迦比羅衛的國人十分欣喜的聽到王后有喜了,紛紛來到王宮道賀,並且都懷著憧憬的心情等待這位坐著六牙白象來到人間的孩子的降生。

   十月住胎,那個孩子順利降生,他從母親右肋出胎,小太子連走七步,結果「七步蓮花」,他右手指天,左手指地,發出獅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這個孩子生下後具備三十二種大人福相,凈飯王請德高望重的苦行仙人阿私陀仙為太子相面占卜。這位一百多歲的老仙人也有意思,他看過小太子後沒咋滴自己先嚎啕大哭起來,凈飯王就問:您哭什麼呀?

   老仙人說:這個孩子天生具備三十二種大人福相,如果在家稱王必定做萬劫難見的轉輪聖王;如果出家修行,必定成「佛」。可惜我年事已高,無法親耳聆聽佛陀教誨,這才悲痛的哭泣。

   老仙人這麼失態有原因嗎?我們不妨來看上面一段話中出現的四個名詞:

三十二相:足下平滿相、足下輪形相、手指細長相、足跟廣平相、指間縵網相、手足柔軟相、足趺高滿相、腨如鹿王相、垂手過膝相、象馬陰藏相、身廣長等相、身毛上靡相、一毛一孔相、身色金黃相、身放光明相、皮膚潤澤相、七處隆滿相、兩腋充滿相、上身如獅相、身形端直相、兩肩圓滿相、牙齒有四十相、牙齒緊密相、牙齒齊白相、兩頰隆滿相、常得上味相、舌廣而長相、聲如梵王相、目紺青色相、眼睫如牛王相、頂上肉髻相、眉間白毫相

劫:人壽由最初的八萬四千歲起,每過一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止,再由十歲起每過一百年增一歲,增至原來的八萬四千歲,這樣一減一增,為一小劫。以數學方式來計算,一小劫等於(84000-10)x 100 x 2 即1679.8萬年。二十小劫為一中劫,四中劫為一大劫。

   轉輪聖王:意即旋轉輪寶之王。王擁有七寶(輪、象、馬、珠、女、居士、主兵臣),具足四德(長壽、無疾病、容貌出色、寶藏豐富),統一須彌四洲,以正法御世,其國土豐饒,人民和樂。是古印度時代的理想王,分為金銀銅鐵四種。

   佛:意譯覺者、知者、覺。覺悟真理者之意。亦即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如實知見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覺之大聖者。

   單通過用在太子身上的四個名詞,就可見小太子天賦異稟,超塵脫俗,並世無匹,難怪老仙人對一個小孩子如此尊重。他看出了這個孩子的前世今生,這個孩子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位「超級天人」,持有「候補覺悟者」資格證的人。

凈飯王聽到自己的兒子是這樣的人不禁喜憂參半,他喜的是兒子如果繼承王位就是傳說中的轉輪聖王,那麼釋迦族必定千秋萬代,綿綿流長,迦比羅衛國一定能開疆拓土,光耀萬古。憂的是如果這個孩子出家,那麼誰來繼承我的王位,而且從老仙人的預測來看,這個孩子出家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自此開始,凈飯王就訂了計劃,阻止兒子出家。

   他請婆羅門高人為兒子取名為「喬達摩@悉達多」,意思是「一切吉祥」。

   關於悉達多太子入胎、出生的記載,在佛經中表現出來的,多為現代我們這個時代的人難以理解的事情。這大概與古印度那「酷斃」的文明或多或少的有聯繫。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去深究那個美麗故事的真實程度,因為對於社會、科學發展到這個地步的現代人來說,那已經沒有意義了。

   在這裡我只想說明兩點:

一、在佛經中太子「白象入腹」的傳說放在中國,那麼一定是另外一個版本,雖然這樣的假設毫無意義,因為釋迦牟尼佛不會在這個時間空間里連續兩次成佛的,但我要說的是,古印度人將「白象」當做十分吉祥的象徵,這也是為什麼佛母摩耶夫人會夢到「白象」的原因,那麼如果悉達多太子當時選的是一位中國母親,她夢到的一定是麒麟、鳳凰、龍之類的瑞獸載著菩薩入胎的。

   這就是「三界唯心」的理論,你不能說「因為我是『虔誠的佛教徒』,所以我就認定無論何時何地佛陀的入胎之相一定是坐著『白象』來的,這是千古不變的事情,不可能有其他的瑞獸」。

  您要這麼說我不和您辯,因為我也沒親眼見過其他「補處菩薩」是怎麼示現的,我只能說:「佛經一定要看,但不能看傻了,別死在佛經里」。

   二、太子降生後所說的「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這句話如何理解。從日後佛教的教義來看,這個「唯我獨尊」的「我」,絕對不是單指釋迦牟尼自己,這裡的「我」應該是指所有「有情眾生」,也就是佛陀始終是「以人為本」。

   這裡還要在絮叨一下,什麼是「眾生」,什麼是「有情眾生」?佛教指一要有生命的東西。有時專指人和動物。

在佛教教義裡面,對於「有情」「無情」和「佛性」的爭論很多,比如法相宗就是絕對的「有情才能成佛,無情不可能成佛」,而禪宗在這一點上態度比較模糊,根據《六祖壇經》來看是「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地亦無生」的態度,但是歷代禪宗大師的公案卻又說了很多無情之物有佛性的觀點,比如「一花一樹皆有佛性」。而我國的天台宗則說「一切萬物皆有佛性」。

   這個問題在以後我還會詳細論述,在此只做介紹,我們在此只需要了解:這段故事要表達的是「佛陀從他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是始終如一的把『生命』放在第一位的,他日後出家苦苦追尋真理的原因也是因為對於『生命』的關懷」。

   所以,不要說輕易的下斷言,說:「佛教是消極避世的,是自我麻痹的」,這樣的觀點都是妄自揣測罷了。

   閑話少敘,書歸正文

有人笑就有人哭,有人歡喜就有人哀愁,這是人類歷史無法擺脫的事情。悉達多畢竟是人,伴隨著他的出世,雖然大多數人是開心的,但畢竟還是有少數人是不開心的。這少數不開心的人中就有一個叫做「提婆達多」的人,他是一個提到釋迦牟尼就不得不說的人,是一個被記載貶低的人,是一個不應該被歷史忽略的人。

  提婆達多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二節 天縱奇才  悉達多太子接受了當時古印度最先進的(在當時世界上也是十分先進的)的教育。當時最知名的教授輪番對悉達多進行全方位的傳授。根據佛典記載,悉達多太子博聞強記、才思敏捷、舉一反三、聰慧過人,他僅僅用數年時間就把從「小學到大學再到博士」的全部內容攻完,最後就連他那些教他的老師,那些來自全印度最知名的婆羅門、剎帝利學者們紛紛表示:「悉達多太子是天縱奇才,我們教不了他了。」我們要注意一點,當時婆羅門有一部經典叫做《五明》,這本書中的內容幾乎涵蓋了當是古印度的所有生活和學問。所以悉達多結業時他精通的不止是我們理解的文化,還有當時的科學技術以及醫術、藝術、工匠、軍事、政治、經濟、宗教等等等。

換句話說,悉達多太子在幼年時候就完全精通了世間一切理論,對於這一點,我不武斷的下定語是事實求是還誇大其詞,我只能說:從日後成佛的釋迦牟尼所說的經典來看,佛陀可以完美的運用古因明學來闡述自己的觀點,以及他對世間萬事萬物精微深邃的分析來看,至少說明,佛陀對於婆羅門的基本教義和理論是了如指掌的。

   天才少年不滿足於「文」,他還要習「武」。據說,凈飯王為悉達多請來了當時古印度最厲害的武術家教給太子武藝,僅僅數年,悉達多盡得師傳,武藝絕倫。

   看到此處,熟悉中國古代史的朋友或許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這位太子與中國歷史上很多偉大君主如此相似?在我們的二十四史中,對於有所作為的君主往往伴隨著「才思敏捷、手格猛獸」之類的記載,好像那些偉大人物都一定比我們普通人多隻手似的。

  「個人崇拜」的時代是愚昧可怕的,而完全否定英雄的時代也未必就是先進的。有的人天生就是要干一番事業的,有的人天生就是爛泥扶不上牆,這種差別確實存在的,你千萬不要不承認這種差別。

  而對於悉達多現象,我覺得只能用「天才」來解釋,因為我實在找不出一個理由可以解釋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拿了N個博士生結業證,還捎帶奪了個重量級拳王的金腰帶。

   關於人性之初是怎樣的,古往今來有太多的說法:有性善論、有性惡論、有不善不惡論。   其實人與人不一樣,不同的人在他生下來的時候都是與眾不同的,「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所以「人性之初的善惡」是因人而異的,並沒有一個完全統一的基調。

   而從悉達多太子的先天條件來看,他就是典型的「天資超越」的實例。

   但是,但是,但是。

   我們必須明白,佛教從來不認為有什麼是一成不的,世界上沒有「註定」,人的命運掌握在人自己手中。

   後天的環境和個人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會改變一個人,所以,天才如果不努力也會平庸,蠢人如果努力未必就沒有出頭的一天。這就是「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

   「龍生龍、鳳生鳳」後邊還有句話:「王侯將相本無種」。

   如果悉達多太子出家後只依靠自己的天賦,沒有吃苦中苦的意志,沒有一往無前的精神,那麼他最多就是個出家得道的「仙人」,絕對成不了後來那個在人類歷史上光芒萬丈的「釋迦牟尼」。   也正是這一切,造就了佛教的「宿命論」和「眾生平等」的統一,「唯一真理」和「辯證思維」的統一,「堅持正法」和「隨緣入世」的統一,「深信」而不「迷信」,「以人為本」的一代時教。

   從釋迦牟尼成佛的整個歷程我們可以感受到:佛教絕對不承認宿命論,命運掌握在人們自己手中。

   但是,但是,但是。

   佛教之所以與眾不同,甚深難解,肯定不是簡單的用「對立統一」就能解釋的,有一點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而無法用言語來解釋的那一點恰恰就是佛教的精髓。

   愛迪生有句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這句話我們應該耳熟能詳。

   但您知道嗎?這句話被人斷章取義了,您聽到的上面那句話只是前半句,愛迪生後邊還有半句話是:「而那1%的靈感恰恰是成功的關鍵」。

   愛迪生說的那「1%的靈感」雖然還遠遠不是佛教的終極真理,但它基本上指向了那個方向。它指向了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那一點,那是創造萬物的源泉,是宇宙本源的光芒。

   而佛教妙就妙在,世人以為只有天才才有的那「1%」,佛教卻認為人人都有,不但人人都有,而且連貓狗也有。

   其實我碼這些字的目的之一也就是為了要說明這一點。我會盡量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來嘗試著表達它,雖然我也只是推測她的樣子。

   插敘完畢,書歸正文。

   不管對於悉達多太子青年學習生涯的那段記載是事實還是杜撰,或是兩者都有那麼一點,我們只需要明白:喬達摩@悉達多作為一個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人,在他年輕時候,就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績,它就如同冉冉升起的太陽,令人充滿期待,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即將成年的悉達多太子並非沒有競爭對手,上一篇提到的,他的堂弟提婆達多就是與悉達多一同成長的,他在釋迦族內未必就沒有威信。

   比如,佛經說當年輕的太子和皇子、王子們要過城門時,有一頭大象站在城門口,攔住了這些「貴族子弟」的去路。提婆達多看到後二話不說,一拳把大象打死了。而悉達多太子卻把死象甩到了半空,那象落下來後又活了。人都稱讚悉達多好神力,而且慈悲。

  還有一次凈飯王命王子們比較武藝,提婆達多一箭射穿了銅鑼,而悉達多太子一箭連貫九面銅鑼,威震全場。

這些故事的真假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可以清楚的體會到:釋迦族內提婆達多始終在與悉達多競爭。

   佛典解釋說:提婆達多妒忌悉達多太子。我認為這個說法基本正確。

試想,如果沒有悉達多的出生,那麼釋迦族將來的領袖很可能就是凈飯王的侄子、白飯王的兒子「提婆達多」。提婆達多作為釋迦族內,僅次於悉達多的傑出青年,這樣的推理是合乎邏輯的。日後提婆達多出家、分裂僧團、謀殺佛陀,不是沒有原因的,而追根溯源,兩人從生下來就註定了激烈的矛盾。

   提婆達多曾說自己有三十種大人福相,雖然那個典故的目的是為了醜化提婆達多,說他為了捏造自己有三十二種大人福相,而自殘來捏造另外兩相,最終搞了個灰頭土臉。但是,這也恰恰說明,提婆達多無論是在早期的釋迦族內還是在後期的僧團內,都是有相當高的威信和人氣的。

   季羨林先生對於提婆達多的問題曾有過專文論述,他引用玄奘大師的記載,認為:提婆達多的影響可以延續到千餘年,絕非泛泛之輩。

   總之,這個提婆達多如果單從佛經上一味「古文翻譯」,那麼他必然就像早期紅色電影裡面的日軍和國民黨,我們這邊的主力部隊剛一到,衝鋒號一吹,就會立刻潰不成軍,落荒而逃。

   實際情況絕非如此簡單,所以,還是那句話,「智信而不盲信,正信而不迷信」的去修學佛法,才符合佛陀本懷。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三節 生老病死

   悉達多太子從出生時候就被仙人預言會出家修道,凈飯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費盡心思,為悉達多造就了輝煌奢華的宮殿,配備美麗動人的侍女,還有錦衣玉食,他希望這東西可以讓悉達多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美好,從而不產生出家的念頭。

   這種策略在悉達多青少年時期是有一定效果的,也或許是因為悉達多當時正在努力學習婆羅門知識,所以就沒有生出出家的念頭。

   但是,宿命的召喚來了。

   悉達多太子不可能一輩子都待在皇宮裡,終於有一天,在車匿的陪同下,悉達多離開了皇宮,到城中了解風俗民情。

   凈飯王沒有想到,車匿也沒有想到,包括悉達多自己也不會想到。正是這次出巡,造就了人類歷史上一位不世出的偉大人物。

  長話短說。

   在城中巡查期間,悉達多在東西南北四個城門見到了人類最基本四樣形態「生老病死」,這四樣直到如今仍是人類無法擺脫的,可以說是人類產生痛苦的最基本形式。

   敏感的悉達多面對「生老病死」有了更深層的思考:人類有這麼多痛苦,怎麼才能解決這些痛苦?

   一個簡單的思考,您知道這叫什麼嗎?這就是「發菩提心」。

  他首先準確的感受到了人類的「苦」,由此引發對於全人類的悲憫,進而想到要去尋找解決人類痛苦的方法,希望尋找到「最終的真實」。這就是成佛必須具備的第一步「發菩提心」。

   您有過類似思考嗎?

   年輕的悉達多太子有了這樣的思考,那麼剩下的就順理成章了。

   早在他出生的時候,阿私陀仙就預言說:太子不能看到「生老病死」,一旦看到必定出家。

   看來老仙人的預言即將應驗。

   但是,凈飯王怎麼甘心讓自己最傑出的兒子這樣的離開自己。

  人就是這樣,首先他相信預言,但是他又竭盡所能的避免語言的發生,這本身就是個矛盾。這就如同人們求神問卜,如果結果不錯還好說,如果結果不如意的話,人們往往希望用各種方式去改變這個事情。你仔細想想這個邏輯關係,是不是很有意思?

   凈飯王怎麼辦呢?他決定為悉達多舉辦婚事,希望用家庭來鎖住悉達多的心。

我們前面說過,釋迦一族當時正值鼎盛,迦比羅衛國國力強大,這樣的一個族群,這樣的一個國家的未來繼承人娶妻當然不是一件小事。凈飯王最終為悉達多太子選擇了耶輸陀羅公主。她是天臂城主善覺王的長女,這位公主美麗端莊,聰明賢惠,當時有七個古印度城邦的王子求娶她,她都沒有同意,最終耶輸陀羅公主選擇了我們的悉達多太子做自己的丈夫。不久,他們夫妻還有了一個聰明可愛的孩子,叫「羅睺羅」。

   按道理來說,「洞房花燭夜」乃是人生四大喜的第一位,喜得貴子也是莫大歡喜事,而且根據佛經記載,悉達多另有數名美麗的嬪妃和百餘名采女,但悉達多偏偏對於這樣美滿的家庭和顯赫的地位沒有任何留戀,他最終選擇了出家。

   我們不能用我們的一廂情願去揣測另外的人,尤其是一位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篇章的人。如果你是在理解不了,我不放給你這樣的解釋:在悉達多成親的早幾年,太子並沒有立刻出家,但是,他越來越沉默寡言,鬱鬱寡歡。

   直到有一天晚上,一次宴會過後,他看到平時美麗的侍女、恭謹的奴僕、端正的臣下,一個個喝的爛醉如泥,地上是噁心的嘔吐物,平常端莊的人如今打著呼嚕,口中流著口水,美麗的皇宮中散發著令人作嘔的氣味。

  悉達多太子再也待不下去了,他清清楚楚的認識到:這個看似美好的世界,其實是很骯髒的!

   我們的太子下定了決心:我去尋找宇宙人生的真實,找到解脫痛苦的方法。他捨棄了王位,捨棄了妻兒,捨棄了榮華富貴和「萬古一帝」。他決定出家!

   關於悉達多太子出家的原因,歷來有很多學者和專家進行了考證,他們至今得出的結論基本是:悉達多太子因為出生在一個共和制度的小城邦,又因為對於婆羅門教的疑惑和不滿,所以在古印度崇尚出家的背景下,斷然捨棄王位出家修道。

  我覺得這種觀點實際是在「隔靴搔癢」,說了等於不說。我們暫且不論這種觀點的對錯,單就悉達多所處的地位和環境而言,這種觀點真的太膚淺了。

一個人處於社會的上流,從小養尊處優,而且聰明絕頂,身強力壯,沒有任何理由可以促成他的「厭世」思想。早在他出生的時候,就有占卜師預測他可能出家修道,他的父親凈飯王很擔心這一點(因為他當時老來得子,而且只有悉達多一個孩子),後來悉達多出家,他的父親氣急敗壞,所以從小凈飯王灌輸給悉達多的也一定是「宏圖霸業、千秋萬代」這些思想,而釋迦族是屬於查地理種姓,掌管軍事政治,往上查三代也沒有宗教背景,屬於「根紅苗正」,也就說無論從主觀上還是客觀上,悉達多沒有任何理由會萌生出「出家」的念頭。

   雖然當時古印度出家的風尚流行,但是,這種風尚真的就能強大過「人慾」和「環境」嗎?一種風尚可以強大到足以讓一個人去做「先天」和「後天」絕對不會去做的事情嗎?

   比如說:現在周杰倫的歌很流行,但有的人偏偏就不喜歡他的歌。更何況如果是一個六十歲的人,天生就不喜歡聽歌,一輩子中偶爾聽一首歌還都是革命歌曲,他可能喜歡周董的歌嗎?可能性幾乎為零。

   但偏偏這種低概率事件就發生了,悉達多太子出家了!人們總喜歡有了結論找答案,從事情的結果倒著找出事情的原因,實在找不到就隨便按一個怎麼說都有理的理由。

   我覺得與其如費盡心思的這樣做無用功,還不如踏踏實實的靜下心來思考一下:世界上是不是還有另外的活法?

   悉達多太子要想出家,他必須先要走出皇宮,但是,這第一步他就很難做到,因為皇宮戒備森嚴,即使是太子也不是想出就出,更何況父王如果知道他是想出家,也是不會允許他的。

   悉達多太子最終選擇了「越城出家」,佛典記載他是被一匹馬從空中帶著飛出城外的,美麗的傳說正如古印度的文明一樣令人賞心悅目。

   這件事情未必都是假的,因為當悉達多太子逃出皇宮後,牽馬的人受到了凈飯王嚴厲的斥責,看來太子出城的事情應該與馬是有很大關係的。

   如果您實在不願意相信飛馬的存在,那麼你只需要了解:「悉達多太子主動捨棄王位和富貴,衝破重重阻隔,出家苦行去尋找真理」就足夠了。

   年輕的太子徒步走進了山林,尋找那「遙遠」的真理。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回復

6樓2011-07-08 00:02回復6樓

儒醫儒醫

第四節 尋師訪道     年輕的太子進入山林後,緩步前行。古印度人選擇僻靜的地方修行,往往是深山密林,雪山險峰。悉達多太子正是走著這樣的道路。

在路上,他碰到一個沙門,太子將自己身上價值連城的衣物給了那沙門,並換來了那個沙門的一襲僧衣,並剃了度。悉達多太子現出了僧相。遠遠望去,高大威猛的太子如同丈二金剛一般端正威嚴,細細看來,那威德赫赫的三十二種大人福相令人敬畏欽佩,但是,太子身上並沒有高不可攀的氣息,他的雙目是那麼的清澈明亮,閃爍著智慧和慈悲的光芒。

   悉達多按照沙門的習俗,沿路乞討,一直來到摩羯陀國的都城王舍城,那裡的人民聽說迦比羅衛國的悉達多太子捨棄王位出家修行到了這裡,紛紛前來瞻仰。

   摩羯陀國國王頻婆娑羅王也聽說了遠近聞名的悉達多太子的到來,它也前去瞻仰尊榮,不看則已,一看之下,他立刻被悉達多的巍巍德相折服。

   他主動上前:「尊貴的太子,您的相貌如同轉輪聖王一樣威嚴,你為什麼要捨棄王位呢?」

   悉達多微笑答道:「我為了尋找人生真理,度脫眾生。」

   頻王佩服道:「了不起的聖者,我深深被你征服,我願意為你征戰,你指向哪裡我就打向哪裡,為你打下大大的疆土。」

   悉達多道:「我捨棄了王位,怎麼還會在意功名疆土呢,你只要治理好你的國度,讓百姓安居就是最好的善行。」

   頻王又請悉達多留在國內,悉達多也拒絕了。

   頻王最後嘆息道:「非凡的太子,祝願你早日成佛,將來來度我。」

   悉達多答應了他:「如果我能成功,一定來度你。」

   悉達多告辭了頻王,繼續前往印度北部的修行山林里。

  在樹林深處,有很多修行者進行著著各種各樣的苦行,他們有的把身體倒掛在樹上,有的人投火自盡,有的人跳水自溺,有的人崇拜太陽,有的人全身塗滿灰炭,有的人赤身裸體,有的人絕食靜坐,甚至有人一生不言不語。

悉達多太子面對這些苦行者,他發出了感嘆:「如果跳水可以洗脫自己的罪過,那麼水中的魚應該是最清凈的,如果崇拜火可以解脫,那麼撲向火焰的飛蛾也可以得到解脫,如果赤身裸體可以解脫,那麼畜生們都是聖人,如果絕食可以解脫,那麼人們就不需要食物……」總之,聰明的悉達多完全否認了這種極端的苦行,認為這樣得不到最終真理。

   苦行者反駁道:「年輕人,你是不是因為怕苦才這麼說呀?」

   悉達多微笑道:「我主動捨棄王位,來尋找真理,哪有怕的道理,我只是認為眾位的修行方式有問題,還請各位三思。」

   那些外道也覺得自己的修行的方法有些問題,他們紛紛表示:「如果太子您證得聖果,別忘了來度我們。」

   太子告別了外道,前去尋找當時聲名赫赫的一位仙人「迦蘭仙人」,這位仙人據說已經百餘歲,道德學問十分了得,並號稱證得五大神通,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個「大神官」。

   悉達多太子找到了那位仙人,並請問法義,迦蘭仙人看到太子殊勝的外貌,也不敢怠慢(據有些相面先生說,佛陀的的相貌和身上有所有大富大貴者的特徵),他客氣的請太子坐下,一老一少開示曠日持久的答辯。

迦蘭仙人果然博學,他旁徵博引,高談闊論,然而,悉達多太子的問題卻往往出他的意料,那些問題有的竟然需要他冥思苦想一番才能解答,不但如此,許多問題老仙人根本就解釋不了,勉強給個答案有時候連他自己也不是很滿意。最終,老仙人一聲長嘆:「唉!聰明的年輕人,你擁有大智慧,我回答不了你的問題,也無法幫助你找到你要找的東西,慚愧慚愧。」

   悉達多太子看到老人白髮蒼蒼,心生悲憫:「老仙人,我很佩服您博學多聞,感謝您給我解惑,如果我有說話不到的地方還請您海涵,希望您不要傷心。」

   迦蘭仙人笑了笑:「年輕人,你只要肯堅持求道,你一定會成為大覺聖人的,到時候可千萬別忘了來度我。」

   悉達多太子告別了迦蘭仙人,又去尋訪了一位與之其名的修行者阿羅羅迦蘭仙人,而這位修行者的說教也沒有超出婆羅門和老仙人的範疇,自然也無法幫助悉達多找到真理。

   經過數年的尋師訪道,悉達多太子考慮到:看來如今世上並沒有人真正知道真理是什麼,我既然找不老師,那麼我必須自修自證了,前人沒有做到的,並不代表我做不到。

   於是,悉達多太子毅然走向樹林的更深處,那裡是險峻的山峰,雪山上人跡罕至,白雪皚皚。但恰恰是修行者的好去處。

   悉達多太子靜坐雪山,深入禪定,凝神靜思種種法門。

   因為悉達多太子根基超越,他這一座就是六年,六年間,太子未起片刻,他不飲不食,精進不止,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傳說這時雪山上有靈性的動物們紛紛取來水果青稞為太子充饑,悉達多又是一天只吃一粒麥,來維持形體。

   六年間,鳥兒在他頭上坐窩,樹藤穿過了他膝蓋,曾經如同金剛一樣強壯的悉達多,如今只瘦的皮包骨頭,現在流傳下來的許多佛教文藝作品都有關於佛陀瘦骨嶙峋的畫面,就是這個時期。

   那麼我們的太子到底獲得了最終的真實嗎?人們翹首以待的希望會實現嗎?

   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五節 降伏魔軍       悉達多太子靜坐樹下,一坐六年。他從初禪參到二禪、三禪直到禪定的最高級四禪。仍然無法找到他苦苦追尋的真理。

   六年艱辛的參悟並沒有為太子帶來真理,而此時悉達多意識到一味的死禪枯定是找不到真理的。於是,他出定下山,他要拋棄這種修行方法,另闢蹊徑。

   然而,悉達多太子畢竟是人,當他經歷了六年幾乎絕食的生活後,他此刻已經瀕臨死亡,當他走向山不久,就暈倒在尼連河畔。

  這時,一個美麗的故事展開了。河畔有位牧牛女,她看到悉達多暈倒在河邊,於是新生悲憫,趕快煮了一碗乳糜粥,將太子抱在懷中,喂他喝粥。恰巧這一幕被五個人看到。

   那五個人是凈飯王派來尋找悉達多太子的五位大臣,他們分別是「憍陳如、額鞞、跋提、十力迦葉、摩訶俱男」這五人其實一直暗中保護太子,包括六年的靜坐。那五人十分盡忠職守,不敢有絲 毫懈怠在遠處注視著太子,一直跟到此處。

   而當他們看到他太子偎依在女人懷中時,他們誤會了,他們感嘆說:「看來三年參方、六年苦行終歸於化為泡影,這樣的太子太令我們失望了。」於是心灰意冷之際,他們拂袖而去,離開了悉達多太子。

喝過乳糜粥後,悉達多恢復了知覺,並恢復了體力。他感謝過牧牛女的救命之恩。再次堅決的走向樹林深處,繼續尋找那難以找到的真理。

   所以說,我們從釋迦牟尼佛證道的過程可以清楚的感覺到,佛教一直到在強調:人的命運掌握在人們自己手中,只要付出就有回報,只有努力才會有收穫,即使他是「補處佛」也不例外。

   這一次悉達多太子走到一棵菩提樹下,樹下有塊金剛石,太子心有所感,認為這是靜坐的好地方。恰巧此時,一位童子采了一筐綠油油的草在此經過,他看到悉達多一直端詳金剛石,於是上前問道:「這位出家人,你是想坐在這個石頭上修行嗎?」

   悉達多點了點頭,那孩子問道:「坐在光溜溜的石頭上不舒服,我把我剛採的草送給你編成坐墊吧。」

   悉達多太子感謝道:「那太謝謝你了小朋友。」

   童子笑道:「不客氣,我告訴你,這種叫做吉祥草,可以令人心想事成,祝你修行成功。」說完後,童子揚長而去。

   悉達多將如意草編成坐墊,放在金剛石上。

   喬達摩@悉達多,他捨棄了王位,拋棄了妻兒,經過了數年學道,數年極度的苦行和數年深入的禪定,並沒有找到最終的真實。但是,他的求道之心沒有絲毫退縮。

   他端坐在菩提樹下,金剛石上,仰天發出了巍巍聲響:「我悉達多若不成覺,寧可粉身碎骨,也絕不離此座一步!」

   這振聾發聵的獅子吼響徹雲霄,震動山林,霎時間,百鳥朝鳴,山林作響,空中回蕩著太子的大雄之聲,似乎世間萬物都在期盼悉達多太子早日成功。

   悉達多靜坐不久,身上放出無量光明,那光明就連魔宮也震動了。魔王波旬看到人間的悉達多馬上就要覺悟,他慌了神:「一但悉達多成佛,人們都會相信他,而不相信我,那麼我的徒眾會日益減少。不行,我必須去阻止他。」

   於是他要率領魔眾前去阻撓太子證道。

   魔王波旬的兒子看到悉達多威德赫赫,於是勸阻父王:「父親,我看悉達多有成佛之相,我怕咱們阻撓不了他,反而落下罪業,不如算了吧。」

   波旬卻怒道:「豈有此理,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你懂什麼。」

   波旬不顧勸阻,還是來到了悉達多面前。

   他首先誘惑悉達多:「悉達多呀,你有無限美好的前程,有嬌妻美妾,山珍海味,何必受這份罪,吃這個苦呢,我看你還是回家去吧,去做天下的主人,去做轉輪聖王吧。」

   悉達多他絲毫不為所動。

   波旬一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他派出自己三個女兒去用美人計。大女兒豐乳肥臀的賣弄風騷,二女兒個性十足的袒胸露乳,三女兒嬌里嬌氣的裝可愛。這三個魔女據說是人類無法想像的美貌和誘惑。

   但是,悉達多如果被他們引誘了,那就不是悉達多了,也就沒有未來的佛陀了。

   當三個魔女靠向太子的身體時,一下子被彈開了,與此同時,三個人變成了老太婆,面如枯槁,老態龍鍾,皺紋堆壘,全身污臭。

   魔王波旬一看三個女兒變成了醜八怪老太婆,惱羞成怒,他們令旗一揮,億萬魔軍群起進攻悉達多。

   鋪天蓋地的黑氣,卷著車、馬、象、步等魔軍,他們奇形怪狀,魔力極大,直撲端坐的悉達多太子。

   太子看到魔軍殺來,不慌不忙,身放凈光,剎那之間,億萬魔軍的兵刃變作億萬蓮花,紛紛落下,太子身上的光明嚇得黑暗中的 魔軍四散奔逃,潰不成軍。

   波旬全軍覆沒,心驚膽戰。但他還不死心。

   他強詞奪理道:「悉達多呀,你憑什麼能成佛?」

   悉達多太子此時已經快要了解到萬事萬物的本源了,只差那麼一點就徹底公德圓滿了。悉達多太子答道:「魔王波旬,你聽我說,你的誘惑無法使我動搖,你的女兒不會讓我動心,你的軍隊上不了我毫髮,你不可能戰勝我的。」

   魔王不服道:「你為什麼這麼有信心?」

   悉達多說:「我過去世為了求取無上正覺,把自己的頭目腦髓妻子國城全部布施給大眾,我勇猛精進,沒有絲毫懈怠。而你之所以升到大自在天做魔王是因為你過世曾施給辟支佛一缽飯,並建過一座寺廟,這才有如此福報。可是以你的福德來攻我,無異於以卵擊石。」

   魔王還不死心,他繼續狡辯道:「你說你過去多慈悲多偉大,又有誰知道,誰能給你作證?」

   魔王話音未落,從天下下來一人朗聲高叫:「我來作證,悉達多太子所言不虛。」魔王一看,此人竟然是大梵天王。

   與此同時,又有一人從地湧出,也高聲說:「我也可以作證,悉達多太子說的都是事實」,魔王再看,此人乃是掌管大地的堅牢地神。

有這兩位天上地下最權威的人作證,魔王終於啞口無言。不過魔王就是魔王,他的妒忌之火已經沖了天,他咬著牙恨道:「好,悉達多,我承認我現在鬥不過你,但是,我絕不會善罷甘休,你等著瞧,等你圓寂後,我要讓我的子孫穿你的衣服,住你的寺院,進而敗壞你的道法,最終毀滅你的教派。」

   悉達多太子聽完魔王最後的詛咒,這位大雄大力的聖人落淚了,他無奈的說道:「如果是這樣,那也是眾生的罪業,我沒有辦法。」

   悉達多太子的意思是:定業難轉。

   樹林中,魔王逃走了,梵王和堅牢地神也悄然離去,只留下悉達多太子端坐在菩提樹下。   微風拂過,山林作響。

   究竟我們的悉達多太子還要面臨多少艱難挫折才能成功?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六節 大徹大悟

   悉達多太子用他的大智慧、大福德、大力量、大定力降服了魔王。

   你可以將它看成是一個傳說,也可以不相信魔鬼的存在,但你不得不佩服悉達多的堅忍不拔。

   拋棄我們無法理解的「玄幻」,單就現實中所作所為來看,這樣的人如果不成功,那麼世界上就沒有可以成功的人了。

  實際上仔細觀看佛經,你就會看到「玄幻」的背後隱匿著世俗的一切誘惑和威脅。

   功名利祿、美色美食無法動搖一個人決心,億萬敵人無法摧毀一個人的意志,最終,這個意志令天地動容,這就是悉達多降伏魔軍的寓意所在。

   降伏魔軍即是降伏外界的魔,更是降伏自己心中的魔。戰勝別人容易,戰勝自己才是最難的。

   悉達多太子那種為了理想捨棄一切誘惑,頂住一切威脅,最終留下了一個寧靜的心情。他明白,最後的真實就要被他證悟到了。

  悉達多他在戰勝魔軍後更加堅定了他的道心,他在菩提樹下靜坐,用般若智慧觀照自心,無始以來的煩惱湧上心頭,但悉達多太子不慌不忙、不急不躁,他在定中觀察著十方三世所有一切的來龍去脈。

   漸漸的,悉達多感到他即將超越自我了。

   當喬達摩@悉達多在菩提樹下靜坐七七四十九天後,在農曆四月十五日夜,明星升起,悉達多太子仰望明星,終於大徹大悟。他清清楚楚的認識到:多少年來苦苦追尋、上下求索的真理終於被找到了。悉達多說:我如今已證無上菩提,修成正果,覺知圓滿,不從他悟。

   悉達多太子成佛了,阿私陀仙人的預言實現了,天下為之歡喜,宇宙為之歌唱,悉達多太子終於開啟了這個宇宙真實光明的大門。「補處佛」轉正了。

   悉達多因為是釋迦族人,而佛陀又稱覺悟的聖人,所有悉達多被稱作釋迦牟尼佛。佛陀號稱「正遍知」,具有「自覺、覺他、覺滿」的功德。佛有十名: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悉達多太子雖然成了佛,但他卻又有了疑慮:我該不該將我所證得的無上妙法傳播到人間?

   應該說,佛陀的這種疑慮是有道理的。

   佛教法義甚深難解,我們這個世界的人內心十分固執剛強,難以調服,更何況這個世界有這麼多誘惑和外道邪法,世人是否能夠體會佛法,這是誰也無法下定論的。這並不是世尊怕麻煩,也不是世尊不想說,而是因為世尊怕世人不了解佛法而誹謗佛法,那樣的話吃虧的還是人們自己,到時候不但救不了,還會害了人。

   所以,釋迦牟尼世尊考慮選擇沉默,他想直接入涅槃,不對世人宣說佛法。

   而在此時,剛才為世尊作證的大梵天王率諸天眷屬來到佛陀面前,他虔誠拜倒,讚歎佛陀,並誠懇的請求佛陀留在人間,為世人傳教佈道,為眾生做「將來眼」。

   世尊看到佛教創立的機緣已經成熟,於是答應了梵王的祈請,決定住世,於是這才有一類歷史上一段偉大的傳奇!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三章 傳教佈道 

  第一節 佛教確立     佛經有言:將不了義經典回為己解是為謗佛。

   所以,我所說的話僅僅是一種個人知見,與佛法正知正見無關,個中意味難以一言道盡。   話說釋迦牟尼世尊證得了正果,他緩步走出山林,至此,再也沒有什麼可以阻止光明的降臨。

   佛陀最開始想要去度化阿羅羅迦蘭和迦蘭兩位仙人,但是兩位仙人已經去世。於是佛陀決定前往鹿野苑為侍奉過自己的五位大臣說法。

   他在那裡遇到了憍陳如等大臣,如今的這五位大臣已經非同小可。他們因為跟隨悉達多太子多年,也學習了很多法門,進行了刻苦的修行,如今他們也都是身懷絕技,獨當一面的人物。

   這五人正在靜坐修行,遠遠看到悉達多太子緩步走來,他們對悉達多的誤會並沒有消除,他們本來打算對太子來個不理睬。

   但五人立刻感覺到:眼前的這個人已經不是曾經的悉達多了,此人身上散發出一種令人自然信服的氣質,曾經的三十二種大人福相現在更加殊勝,尤其是眉間白毫相,令人看一眼就會獲得無邊的福報。

   那五個人還沒有開口,佛陀卻為笑著先說話了:「你們不用說話,我知道你們心中的想法,我現在已經證得無上正果,希望你們相信我說的話。」

   五位大臣此刻心中有種說出的寧靜和安詳,他們不由自主的坐下,靜靜的聆聽佛陀的教化。

   佛陀告訴他們:「你們這樣一味苦行是不會得到解脫的。因為你們的修行方法是錯誤的。

人們往往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要麼極度享樂,要麼極度苦行,這都是錯誤的。

如果想要解脫,一定要依『八正道』,就是『正見、正思、正業、正語、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來修行。

為什麼要修行者八正道呢?

因為我們要獲得永恆的自由和安寧。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不自由和慌亂,任何人都是無法避免的。除了生老病死,還有怨憎恨、求不得、愛別離和五陰熾盛等種種痛苦,這些痛苦一旦降臨人們將無力頂抗,你們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這樣你們才有可能專心修行,最終獲得解脫。這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

   此次佛陀所說的法是佛教最基本的理論,就是「十二因緣」、「八正道」和「四聖諦」。關於這些理論,古往今來,無數的典論和書籍進行了無以復加的詮釋和解讀。我只想為不了解的讀者簡單解釋一下。

   佛教將這個世界首先定位為是「苦」的,可以說這是認識佛教、信奉佛教、修行佛法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如果您認識不到這一點,那麼要想徹底深入的了解和修行佛教幾乎是不可能的。

當然,佛教所說的這個「苦」並不是令人厭世,也不是說這個世界無可救藥,而是為了讓人遠離那些誘惑和迷霧,為了不讓人沉溺。比如對於美色,佛教認為美女其實就是個盛著屎和尿的臭皮囊,再美的美人身體裡面一樣都是腥臊的膿血,並且每個人都會老,她們的身體都會發臭,她們死後都是一堆白骨,剩下一堆蛆蟲。佛教這種入木三分的理性認識可以讓再誘人的美女在你面前變成一堆臭狗屎,躲還來不及,哪還會戀戀不捨。

   佛教認為這個世界的所有人和事物都是「無常」的,都會有「衰亡」,今天的顯赫或許在明天就變成了一文不名。二十年前的邁克爾@喬丹永遠不會再回來,二十年後的科比@布萊恩特也會在賽場上失去光芒,萬事萬物都是如此,思維中所謂的「永恆」只是記憶在欺騙你罷了。

更何況佛教講因果,今天你打他一拳,明天他必還你一拳,今天你砍他三刀,明天他絕對不會只砍兩刀半就了事。那些因為投機取巧、巧取豪奪獲得利益而沾沾自喜的人在佛教徒眼中是很可憐的人。當然,那些人是不是可憐您可以自己去長時間仔細觀察,不要短時間內輕易下結論。

   你可以將佛教所說的「苦」理解為「這個世界是不夠好的,我們應該把它建設的更加美好」。

   認識到了這一點,接著就要分析各種痛苦,找到對治他們的方法,進而努力修行實踐,直到解脫這種痛苦,甚至將痛苦轉化為快樂。

  這就是「苦、集、滅、道」。

   怎麼實現解脫,進行修行呢?就是「八正道」。

   而佛教對於整個人生的分析就是精闢的「十二因緣」,這種分析在那個時代絕對是震撼的,即使是當代我認為都是足以給人啟迪的。

   簡單來說,佛教認為人類的生命是如此的:「無明」產生了眾生的種種煩惱,由此引發種種「行」,就是業力,由此因緣所致,今生你才有諸識,因「識」的作用,產生了你的思維和肉體,以及你周圍的大環境,這就是「名色」,而你的思維肉體和周圍的環境又再次影響著你,稱為「六入」,六入產生影響成為「觸」,由此引發種種感官成為「受」,你對這些虛幻的東西產生了興趣,這就是「愛」,只有有了「貪愛」才會有「取」,而「取」又產生了新的「有」,新的「有」產生就是「生」,等待你的是「老死」,再下來就是一個新的輪迴。

   其實十二因緣學說是受到古印度其他學派影響產生的,但是,佛教將其進行了新的解釋,成為了佛教特有的學說,這在當時無疑是令人振奮的新視角。

   此次佛陀為五位大臣所說的法被稱作「初轉fǎ lún***」,五位大臣折服於佛陀的智慧,願意皈依佛陀,稱作「比丘」,從此,佛教「三寶」完備,即「佛寶、法寶、僧寶」,佛教從此確立!

  *************************  *************************

  第二節 五蘊皆空

   當喧囂遠去,當深夜寧靜,您靜下心來,體會一下那片刻的純凈,是何等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佛陀命憍陳如五位比丘到各地弘法,自己前要去度化頻王,兌現自己的諾言。

佛陀前往摩羯陀國的途中,經過波羅奈國,那裡有位巨富的公子,叫做舍耶。此人面貌英俊,聰明善良,家財萬貫,妻妾成群,但是,他很不快活,原因是此人他像早年的悉達多一樣看到了世界骯髒的一面,心生厭惡,而且他最寵愛的妃子與樂師私奔了。

   他呼喊著號叫:「苦啊,苦啊,誰來救救我呀」,這位老兄看來頗有晉人之風。

   恰巧佛陀經過那裡,舍耶聽說迦比羅衛國的悉達多太子得道成佛,來到波羅奈國,此刻他看到了佛陀,立刻上前拜倒:「尊貴的佛陀,我感到這個世界太污濁了,太骯髒了,我受不了了,求您給我指點迷津,解除我的痛苦。」

   佛陀告訴他「五蘊皆空」,「世事無常」,並說:「昨天的快樂變成了你今天的痛苦,這就是無常,它並不隨你的意志為轉移。」

   所謂「五蘊皆空」,佛教把蒙蔽人真心的五種心理活動稱為「五蘊「,又叫「五陰」、「五蓋」,即「色、受、想、行、識」五種。

佛教認為,這五種始終伴隨人類的活動都是無常的,是時刻在變化的,人們的感知是滯後的。

佛教分析人類的心理活動時分精微和深邃,遠遠超越了「意識」的範疇,甚至超於了「潛意識」的範疇,比如說「指甲、毛髮」的生長,佛教就把它們列為一種「妄想」,又比如「記憶力」,其實也是一種「妄想」,又比如「意識思維」也是一種「妄想」,這些在佛教看來,都不是真實的,都是無常的。

   舍耶聽到佛陀說法後,心開意解,身心泰然,他佩服的拜倒在佛陀腳下:「偉大的覺悟聖人,感謝你為我解惑,解除我的痛苦,我願意隨您出家學道。」

  佛陀答應了他的請求,這就是佛陀的第六位弟子。

   舍耶的父親是富可敵國的大富豪,他聽說兒子出家,立刻來找佛陀,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離開自己。

   佛陀憑藉神通,預先知道舍耶的父親要來,他先讓舍耶不要露面,佛陀見到舍耶的父親後,沒有說舍耶的事情,而是直接向這位大富豪宣說「五蘊皆空、諸行無常」的佛法,告訴他「世上的萬事萬物都不是永恆的,一切都會隨著你的死亡離開你,除了業報。」

   舍耶父親聽佛法聽的如痴如醉,這時舍耶現身了。他的父親不但沒有怪罪舍耶,反而高興的說:「你跟隨佛陀是正確的選擇,我也想修行佛法,可惜我有這麼大的家業,無法一下子離開呀。」

   佛陀說:「只要心向佛法,在家一樣修行。」於是授予了舍耶的父親「三皈依」(皈依佛、歸依法、皈依僧),從此,佛教就有了「在家男居士」,叫做「優婆塞」。不久,舍耶的母親也成了在家居士,叫做「優婆夷」。

   在古印度北部,舍耶的父親就如「比爾@蓋茨」一般,他兒子舍耶出家愛的消息不脛而走。人們爭相議論,褒貶不一。

   但是,不管怎麼說,舍耶的聰明賢能是眾所周知的,連這樣的人都跟隨了佛陀,看來佛法確實有他高超的地方,這一點是稍微有點思辨能力的人都能認識到的。

   於是,50名優秀的青年,也來追隨佛陀,願意出家修行。再加上憍陳如五人,這就是佛教最早的56位羅漢。

   佛陀告誡56位阿羅漢:最基本要做到「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痴愚、不嗔怒、不吝嗇」的十戒,並說,依八正道修十善業是佛門基本要求。

   佛教的明天會是如何,更精彩的故事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三節 大雄大力  

在佛陀早年學道時期接觸過一種「拜火教」,這種教派在古印度很有勢力,這一代拜火教的教主叫做「優樓頻羅迦葉」,他們兄弟三人手下有無數信徒,他們的修為和能力也十分了得。    

佛陀要去度他們。

   當釋迦牟尼世尊到了拜火教老巢時,迦葉一聽是佛陀來了,他心中立刻驚恐起來:我聽說釋迦族的悉達多已經證得無上正覺,成了佛陀,他來難道是要把我的信徒拉走?

   佛陀見到迦葉時並沒有提出要求迦葉皈依佛門,而只是說要在拜火教總部借宿一晚。

   迦葉沒有辦法不答應,但他心生毒計:我要試試這個「佛陀」的成色。

   他把釋迦牟尼世尊安排在一間餵養著巨蟒的屋子中。

   整整一夜過去,第二天迦葉心中也沒有了底:萬一此人是真的聖人,我豈不是殺害了賢能,落下無邊罪業?不行,趕快去看看。

   話說釋迦牟尼世尊所住的那間房屋一夜無聲,誰也不知道裡面發生了什麼。當迦葉和他的教徒心急火燎的打開屋子門時,卻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巨蟒盤起來偎依在佛陀腳下,十分安靜,釋迦牟尼世尊安然端坐,毫髮無傷。

   看到迦葉等人一臉錯愕,世尊面帶微笑的說:「這條巨蟒正在懺悔它的業障。」

   這句話話中有話,迦葉怎能不知,但是他後悔的心立刻被無明蒙蔽,復又剛硬。

   吃飯時候,迦葉邀請釋迦牟尼世尊一同就餐,此時的迦葉客氣了很多。

   世尊說:「教主,我去給你拿幾樣東西,你嘗嘗。」

   說完後,佛陀蹤跡不見,不多時,佛陀手中拿著許多新鮮的水果回來了,並說:「我剛才行數萬里,在閻浮樹上摘下了這些果實,很好吃,你們嘗嘗吧。」

   迦葉等人不得不佩服:釋迦牟尼神通蓋世,我們比不了。

   但是,迦葉心中的「我慢」心立刻生起:雖然你是能力無比,但怎麼還不如我這個「阿羅漢」?

   佛陀立刻知道了迦葉的心思,斥喝道:「迦葉,你並不是『阿羅漢』,阿羅漢已經斷盡『貪嗔痴慢疑』五毒,但你一樣也沒有斷掉,怎能稱得上得道之人?你一直都在輪迴中輾轉,卻又不知道如何跳出輪迴,可憐呀。」

   迦葉到此時對佛陀心服口服,他納頭便拜:「尊貴的佛陀,原諒我的無知和罪業,我願意皈依佛門,聆聽教誨。」

   佛陀鄭重的的說:「迦葉,你已經百歲高齡,又有很多信徒,許多國王和貴族也都皈依了你,你此刻貿然皈依佛門還是應該向大家道個別,說個明白。」

   迦葉將他的五百弟子和兩個弟弟召集起來宣布:「我苦修多年,沒有得道,十分慚愧,今日有幸親近佛陀,十分難得,我已經決定放棄『拜火教』,皈依佛門,你們以後要照顧好自己。」

   沒想到,迦葉的威信很高,眾人又都聽聞釋迦牟尼佛是大覺聖人,竟然紛紛跟隨迦葉來見佛陀,請求出家。

佛陀此次成功降伏迦葉三兄弟和五百拜火教徒,是很難的。在佛典中這就像一個故事一樣被講述,但是,佛陀在這個故事連用了數次神通,這在其他佛教故事中是少見的。可見,早期佛教的發展壯大是艱巨而苦難的。佛陀若不是一個大雄大力之人,絕無可能在婆羅門為主,異教橫行的古印度白手創立一個宣揚「平等」的教派。

   此刻的佛教日益壯大,佛陀的教化也漸漸傳播開來,佛陀帶著眾弟子一路回到了摩羯陀國,來兌現他度脫頻王的諾言。

   在摩羯陀國,佛教有了新的發展。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會分解。  

 

回復

7樓2011-07-09 00:01回復7樓

儒醫儒醫

第四節 眾生平等     釋迦牟尼佛率領他的千餘名弟子前往摩羯陀國,這一千餘人的沙門隊伍十分壯觀,摩羯陀國民眾夾道瞻仰。頻王聽說佛陀回來了,欣喜若狂,他親率文武百官,迎出摩羯陀國都城王舍城老遠。

  當頻王見到久違的釋迦牟尼,他震驚了,此時眼前的人比幾年前那個悉達多更加莊嚴,更加充滿智慧和光明。他心中感到:佛陀來了!

   頻王盛情款待僧眾,並邀請世尊說法。佛陀就為在場的大眾演說「無常」、「無我」諸法。

   眾人聽得雖然聽了以後感到很有道理,但是眾生業障深重,雖然世尊想法設法用種種方便言辭微妙演說,隱大用小的來勸誘開導,眾生卻仍然難以體會佛法奧秘,因為他們心中充滿了狐疑和剛強。

   佛陀早就看透了大多數人半信半疑的態度,他暗示迦葉。迦葉心領神會,只見迦葉騰身半空,現出神變,就如同天神下凡,身體時大時小,變化多端。

   眾人都看傻了,都讚歎道:就算是天神下凡也不過如此呀。

   迦葉看眾生已經被徹底征服,於是收了神通,他在半空總朗聲說道:「我這些神通只是雕蟲小技,我修道幾十年,未得法要,是佛陀慈悲度我,我的能力與佛陀相比就好比螢光比日月,水滴比大海,你們應該誠心皈依佛陀,求得正果。」

   頻王等人此時心中再也沒有絲毫疑惑,頻王當即率領文武百官皈依佛門,成佛護法弟子。有許多在場的貴族、大臣、富豪紛紛出家,追隨佛陀。

   這時,只聽眾人後方隱隱傳來哭泣聲。釋迦牟尼世尊慈悲的走過去,只見一位老婦人雙手掩面,抽泣不止。

   佛陀軟言問道:「老大娘,您為何哭泣?」

那老太太仰望佛陀,悲傷道:「我聽聞佛陀說法,想要皈依佛門,但是,我一個孤老婆子,家中貧窮,有沒有親人,不像那些王公貴族可以出家學道,所以心中悲傷,這才痛苦。」

   佛陀安慰道:「老大娘,佛門廣大,不分高低貴賤,男女老幼,只要心向佛法,都有資格皈依佛門,修行大道。這就是『眾生平等』。」

   那老太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尊貴的佛陀,您是說我這樣的窮人也有資格學習佛法?」

   「當然有,而且您只要努力,不定會比富人差。」

   那老太太淚流滿面,拜倒在佛陀腳下:「慈悲的大覺聖人,我今天終於看到了天地間最偉大的光明,我願意心向佛法,努力修道,再度眾生。」

   在四種姓制度深入人心的古印度,釋迦牟尼的這種言論令在場的絕大多數人難以理解和接受。頻王首先就問:「尊貴的佛陀,像這樣的老太婆難道也有資格修學高貴的佛法?」

佛陀嚴肅的回答道:「頻王陛下,佛法確實是高貴的,是珍奇的,但是,佛法絕對不是只屬於哪一個人或哪一部分人,它是屬於所有眾生的。眾生平等,一切都是解釋因緣所致,你們不應該被眼前的假象迷惑,應該冷靜下來看透生命的本質。每個人都有他的自由,都有選擇自己的命運的權力,命運絕對不是被某一個神或某一個力量所支配。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他自己手中。」

   頻王等人感嘆著佛陀的胸襟。但是,由此一來,佛教與婆羅門教的矛盾徹底公開。佛教的「眾生平等」理論與婆羅門的根本教義「梵天創世」是根本對立的。

   伴隨著佛教在摩羯陀國等周邊國家的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佛陀弟子越來越多,婆羅門教與新興的佛教在古印度北部必然有著激烈的矛盾和衝突。

   佛陀又將怎樣面對這些呢?

   咱們下回再說。  

  **********************  **********************

  第五節 緣生緣滅

   伴隨著釋迦牟尼世尊在摩羯陀國的傳教佈道,佛教在北印度的影響日益增大,頻王為佛陀修建了在當時十分輝煌的「竹林精舍」供養佛陀和佛弟子,信奉佛陀的出家和在家居士也日益增多,這樣的局面勢必引起婆羅門的妒忌。

   但是,婆羅門教的人也是人,他們也有一部分人是為了追尋自己心中的真理而投身宗教的,只不過他們並沒有找到這個「最終的真實」。

   有兩位十分著名的婆羅門種姓,在當時被世人成為「二聖」,他們就是後來在佛教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舍利弗」和「目犍連」,這兩人才華出眾,超凡脫俗,信徒眾多。

   在一開始,這兩人也對佛陀不以為然,認為婆羅門教義才是天下正宗。只不過,這兩人與迷信的婆羅門不同之處在於,他們有理智的思維,有冷靜的分析,因為他們也在尋找自己的心中的「真實」。

   有一天,目犍連看到佛教徒托缽乞食,心中疑惑,於是上前問道:「你們的教主釋迦牟尼被稱為『大覺聖人』,獲得了國王和貴族的優厚供養,並且信徒眾多,你們何必每日乞討,過著苦行者一樣的生活?」

   佛教徒們回答說:「人不能總想著自己解脫,要給別人留下種福田的機會,我們陀缽乞討是在為眾生做大福田。」

   目犍連被這種「普度眾生」的胸懷震驚了,他感到了自己在婆羅門教一種感受不到的光明,那是源自人類內心深處最深切的呼喚。

   目犍連一口氣跑回住處,找到舍利弗,說道:「我看釋迦牟尼是不世出的大聖人,我們應該去拜訪他,如果真是『大覺悟者』,我打算皈依他。」

   舍利弗也早就聽說佛陀的聲名鵲起,但他還是不願意屈服,他說:「不就是個出家有點道行的沙門嗎,還能厲害到哪去,我就不信憑咱們的才學還會不如他?」

   目犍連連忙勸阻道:「可別亂說,我看這個釋迦牟尼絕非等閑,不信你可以去看看。」

   其實舍利弗也很想直到佛教到底如何,兩人碰到一位叫做「阿說示」,又稱「額鞞」,他是最早在鹿野苑聽聞佛法的五大比丘之一。

   舍利弗當頭就問:「喂,你是佛教徒嗎?」

   阿說示平靜的答道:「是的。」

   舍利弗又故意無理的說:「佛陀,不就個沿街乞討的沙門嗎?」

   阿說示不卑不亢的回答:「請您不要侮辱我的老師,他是一位大覺聖人,你沒有資格對他說三道四。」

   舍利弗心中暗暗佩服阿說示的回答,他又問:「那你說說你在這位『大覺聖人』的座下學到了什麼?」

   阿說示謙虛的說:「我跟隨佛陀世間尚短,談不上什麼修為,不敢隨意談論佛法。」

   舍利弗不依不饒:「總不能沒有一點心得體會吧,如果是這樣,那麼你的老師也就不過如此了。」

   阿說示答道:「既然施主一定要問,我試著回答施主的問題」,只聽大比丘阿說示朗聲頌道:

  「諸法因緣生,   諸法因緣滅;   我師大沙門,   常作如是說。」

   這種格式的語句在古印度被稱為「偈子」,是一種普遍的語言表達方式,言簡意賅,十分上口。

   阿說示這句偈子的大概意思是:這個世界的所一切都是無常的,都是「緣」而生,「緣」而滅,並沒有一個最終的主宰,也沒有所謂的「永恆」,所以「諸法無我」,「諸行無常」,最終的真實就是「寂靜涅槃」,一切不可能得,一切有為法皆為夢幻泡影。

  這種「一切法空」的般若智慧,在當時屬於「高精尖」理論,它徹底震撼了舍利弗和目犍連,這兩位在婆羅門中博聞強記、辯才無礙、聲名震天、信徒眾多的「二聖」,在大比丘阿說示一句偈子面前被徹底征服。

   他們從小到大接觸到了婆羅門「梵天創世」理論和「四種姓」學說在平等慈悲浩瀚的佛法面前黯然無光,兩人憑著超越常人的智慧感受到了佛法的威力和正確。

舍利弗和目犍連當即決定要求見佛陀。

   在阿說示的引薦下,兩人在「竹林精舍」遇到了佛陀,當兩人看到釋迦牟尼世尊的巍巍德相,立刻心生渴仰,不由自主的拜倒在佛陀座下,祈求佛陀為他們講經說法,表示願意皈依佛門。

   佛陀微笑道:「好啊,你們兩人願意皈依佛門我很高興,你們將來都將是我門下的傑出人物,弘揚正法,廣利群生,功德無量。」

   隨即,佛陀為他們宣講了「諸法無我」、「諸行無常」等法義。

   兩人感到在正法的光明照徹下,自己獲得了真正的解脫。兩人的門下弟子也有很多皈依了佛門。

   中北印度諸國聽說「二聖」也皈依佛陀,都對佛教產生空前的嚮往和敬佩,佛教的影響力繼續擴大。佛教充滿了活力和希望。

  舍利弗後來成為了佛陀座下大弟子,號稱「智慧第一」,先於佛陀入滅,目犍連成為佛陀下手弟子號稱「神通第一」,這兩人是佛教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對佛教影響十分深遠。

   然而,佛教的發展還遠遠沒有結束,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六節 自由民主

   「摩訶」梵語音譯,意思是「大」。

   佛教的日益壯大引起了許多外道的妒忌和世俗人的不滿。他們在摩羯陀國一帶散布謠言,有的說「佛教消極避世」,有的說「佛教阻礙了國家和經濟」,甚至有人認為佛教的盛行會引起「巨大的社會矛盾」。

   對於這些有意無意的誹謗,眾比丘認為應該給予堅決的反擊,破斥他們,讓他們閉嘴。   但是,佛陀告誡弟子們說:我們只管嚴守戒律,按照規矩修行就可以了,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不用去理會無端的謠言。

   果然,七天後,這些言論漸漸銷聲匿跡。佛教絲毫無損。

同時,摩羯陀國的名醫,也是頻王的御醫叫做「耆婆」,他很敬重佛陀,心向佛法,但是,有一件事他一直想向佛陀提出,但沒有敢說出口。那就是關於僧人們的衛生和飲食問題,他看到僧人們穿著破舊的衣物,每天乞討到的食物有的都變質了,而且飢一頓飽一頓,有許多僧人因此患病,所以,他希望佛陀能夠改變一下僧團的制度,允許僧人們穿乾淨衣服,吃熱飯,按規律生活。

   我們現在看來這是理所當然的,餓了吃飯,病了看醫生,無可厚非,為什麼這位醫生不敢公開提出呢?很簡單:在迷信的時代,個人的權威有時大過「真理」。

   只是這位耆婆醫生雖然有心向佛,但他並沒有領會佛陀本意,他認為佛陀與其他宗教一樣是教主至高無上,容不得半點質疑的宗教。

   他錯了。

   當耆婆戰戰兢兢的向佛陀提出這些合理化建議後,佛陀不但沒有維護他「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形象,反而虛懷若谷的接受了耆婆的建議。佛陀雷厲風行的宣布:以後僧團的衣物定期洗滌,保持乾淨,在竹林精舍的僧人統一進膳,食物衛生,外出雲遊示道的僧人繼續乞討過活。

   這個故事就是典型的「民主」,在早期佛教中,許多問題都是僧團商議決定,並不是佛陀一人獨裁。佛陀號稱的「正遍知」與此並不矛盾。不要認為佛陀是萬能的,佛陀不是萬能的,佛陀代替不了人們解脫,也無法救度與佛無緣的人,佛陀十分願意接受合理的建議。

   不但佛陀,我認為這個世界上不存在萬能的東西,您認為我說的對不?

   釋迦牟尼世尊是一位高尚偉岸的宗教家、思想家,他一生從沒有絲毫懈怠,為了弘揚佛法,他一天睡眠時間極少,一直不停的傳教佈道。

   比如,早晨,他在定中觀察有誰的機緣成熟,便用各種方式去度他,中午,他召集大眾講經說法,晚上,他也絲毫不懈怠。

  有善根的人主動找他,他耐心勸導;沒有善根的人,他主動去找,用威神折服。

每天釋迦牟尼世尊能入一切正定,智慧慈悲的光明滋潤著他的心田,也照耀著眾生。

   他沿街乞討直到80高齡,甚至身患重病的情況下還念念不忘世上的芸芸眾生。

   「以人為本」,這句在文章中重複了無數次的話再次提起,因為我覺得神話和貶低佛陀都是違背佛陀本意的,而有意無意的扭曲佛陀也是不對的。

佛教是對每個生命的「終極關懷」。

   在王舍城附近的摩訶沙陀村,那裡的首富「摩訶迦葉」,此人天資超越,無人能敵。青年時代的他在語言學、因明學、天文學、地理學、文學、繪畫、祭祀、雕塑、歌舞等各領域都達到了極高的水準。

   此人娶了卻不願意熱鬧,他總是自己一個人安靜的思考,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或許「思考」就是他的人生。

   父母為他操辦婚事,他卻逃婚修道去了。

   佛陀知道有這一號人物,並且知道他得度的機緣已經成熟。於是佛陀靜坐在王舍城外等待著摩訶迦葉的到來。果然,大迦葉真的經過那裡。

   大迦葉看到一個偉岸的人端坐在石頭上,德相巍巍,光芒萬丈,他認定這就是傳說中的「佛陀」。

   已經註定了結局的師徒二人見面了,大迦葉上千拜倒:您一定就是釋迦牟尼,我是大迦葉,我修道多年,未得正果,今日得見大覺聖人,還求您允許我跟隨您修行。

   佛陀笑道:好啊,大迦葉,你確實是我的弟子,將來的佛教不能沒有你,你將為眾生做大事。我收下你了。

   師徒二人攜手回到了王舍城。

   有人會問: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和神通第一的目犍連還需要佛陀一番說法才皈依佛門,這個大迦葉竟然沒有佛陀教化就與佛成了師徒,未免難以置信。

   這個摩訶迦葉確實非同小可,關於他的來龍去脈咱們下回接著說。

  *******************************  *******************************

  第七節 佛法無邊

摩訶迦葉號稱「頭陀第一」,就是苦行第一,這位大羅漢與我國淵源頗深,我們最著名的禪宗初祖就是這位大比丘,他又稱禪定第一,佛陀滅度後就是他主持集結了經藏,佛陀並且囑咐他拿著佛陀衣缽等待彌勒佛成佛,同時,佛陀又叮囑了數名大羅漢不準滅度,在這個世界無休止的利益眾生,摩訶迦葉也是其中之一。

摩訶迦葉在佛教中地位十分特殊,據說過去世他曾是佛陀的老師,之所以示現羅漢相是為了擁護釋迦牟尼佛法,因為「一佛出世千佛擁護」,這也是為什麼佛教與我們這個世界很大的不同。我們這個世界,包括天界到處都是爭鬥,說到底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缺乏愛,缺少互相幫助,而佛教就是在人心乾涸的地方下手,滋潤這個世界的眾生。摩訶迦葉曾經宣稱:如果釋迦不成佛,那他就成獨覺。言外之意,釋迦牟尼如果還不如我,我可以不信你。

   而且根據佛經記載,摩訶迦葉曾質問過佛陀各種問題,曾要把文殊菩薩趕出僧團,他還與佛陀另一位大弟子「說法第一」的富樓那有很嚴重的意見分歧。

   是不是說迦葉尊者就是個蠻橫、傲慢、強硬的人?不是!

  他們都是在演戲,這些大聖人只不過是在扮演著他們自己的角色,展示給世人一個逼真的示範。這一點後面將會有專門章節論述,此處不再細說。

   您只需要知道,在佛教中你可以找到現實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參考對照,佛教從來不蠻橫的要求所有人變成一個樣子,佛教給予我們的是絕對的自由,因為佛陀世尊慈悲的。

比如,釋迦牟尼世尊規定:凡是皈依佛門的人如果心生悔意,不想繼續修學佛法,允許三次往返,也就是一個人可以連續三次進出佛門。可見在早期佛教中,佛陀實行的「來者自來,去者自去」的原則,佛法是怎樣的完全由學佛者自己判斷,佛教提倡鼓勵將佛法與外道法對照比較,所以佛教絕對不是一味迷信。之所以早期佛教如此開放,是因為佛陀和佛教徒對於佛法有絕對的、充分的、不可動搖的信心,否則佛法就不是「無上正法」,真理不懼怕辯論和考驗,「真金不怕火煉」。只有那些虛假的外道法才想方設法詆毀誹謗別人,不允許信徒對其他學說有絲毫接觸,不允許信徒對自己的學說提出任何質疑,原因是他們骨子裡是怯懦的,他們害怕遭遇正法(只不過很遺憾,現如今的佛教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這樣,這就是佛教末法)。

   閑言少敘,咱們回頭來說古印度中北部佛教的蓬勃發展。

   來自拘薩羅國都城舍衛城的「須達長者」在摩羯陀國的「竹林精舍」見到了佛陀,這位中印度首屈一指的大富豪立刻被佛法吸引,他邀請佛陀到拘薩羅國講經說法。

   佛陀同意了,拘薩羅國的國王波斯匿王也是一位善王,摩羯陀國的頻王也同意了讓佛陀前去。

   但是有個問題無法解決:數千名佛教徒安置在哪?

   後來須達長者表示,他願意為佛陀修建一座伽藍(寺院)供養僧人。

   須達長者看中了拘薩羅國太子的園林,他向太提出,要購買園林。太子叫做「祗陀」,他當然不希望把園林給別人,但礙於大富豪大貴族的面子,他應付須達道:你只要能用金磚把我的園林鋪滿,金磚歸我,園林歸你。

   他心想:不是我不賣,是你買不起。

   沒想到,須達虔誠信仰完全超越了對於財富的眷戀。他二話不說,將家中珍寶統統拿來,換成金磚,一塊一塊累了起來。黃金不夠,它就變賣家財,眼看可以容納成千上萬人的園林就要被金磚鋪滿,須達的家財也變賣的差不多了。

   祗陀太子不解的問:須達,你為什麼要散盡家財買我的園林?

   須達說:為了請來佛陀,宣講佛法,廣利眾生。

   祗陀疑惑道:就是那個迦比羅衛的悉達多吧,他真的是聖人嗎?

   須達斬釘截鐵的答道:絕對是大覺聖人。

   祗陀沉思了片刻,說道:須達,你不用鋪了,我把園子免費讓出來,算咱倆供養佛陀的吧。

就這樣,「大布施者」須達打動的祗陀太子,佛陀搬進了這座園林。這座園林時舍利弗設計,就是佛教歷史上著名的「祗陀給孤獨園精舍」,因為須達在籌辦黃金時是孤身一人,十分孤單,所以被稱作「孤獨長者」。佛陀許多的經典都是在此精舍宣說,比如赫赫有名的《首楞嚴經》和《金剛經》。

   在精舍建立初期,外道諸師挑戰佛教,要求辯論,勝者佔有精舍,但是被「智慧第一」的舍利弗降伏,舍利弗親自設計施工,建造精舍,他是佛教史上著名的建築師,今天全世界林立的佛教寺院,都是「祗陀給孤獨園精舍」的血脈。

   佛教在中北印度的壯大勢必傳播到不遠的佛陀故鄉迦比羅衛,以後又會有什麼故事呢,且看下回分解。

回復

8樓2011-07-09 04:19回復8樓

煙飛醉夢寒丁翔

阿彌陀佛!真是受益匪淺!期待更多的講解!善哉!

回復

9樓2011-07-09 23:23回復9樓

儒醫儒醫

re:8樓

呵呵,感恩分享

回復

10樓2011-07-09 23:30回復10樓

儒醫儒醫

第八節 回國說法

   據說在佛陀來到舍衛城之前,這裡是一座繁華的大都市,如同現代的大都市一樣,來到這裡的人都是為了享受和賺錢。他們日以繼夜的享受著財富帶來的快樂,夜夜笙歌的放縱著自己,他們沒有信仰,沒有追求,有的只是無窮無盡的財富和無邊無際的慾望。

   佛陀來到這裡後,這裡變了。

   城市還是那座城市,財富還是這麼多財富,人還是這麼多人,只不過,人們有了信仰,有了追求,他們不再醉生夢死,他們變得平靜而祥和,夜晚,曾經喧囂的鬧市如今靜了下來,取而代之得是念佛、念法、念僧的聲音,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內心的寧靜,在尋找內心深處的光明。

   也就是說,在某個大城市,酒吧、迪廳、KTV、飯店、酒店基本歇業,人們在正常生活之餘,不是瘋狂的縱慾,不是歇斯底里的尋事,而是淡定平和的收斂自己的心神,尋求著自己久違的真實。

   曾經犯罪率居高不下的舍衛城,如今夜不閉戶、道不拾遺,人人安居、大家尊老愛幼,一片祥和,這裡的經濟不但沒有倒退,相反,因為治安和民風的好轉,商人和富豪更願意來這裡。

   根本就是一個「和諧社會」。

   據佛經說:佛陀教化所及的地方,佛法正法盛行的地方,那裡就會風調雨順、人民安樂、國家繁榮、民族團結、社會穩定。

   佛教在中北印度的廣泛傳播,佛陀聲望的日益提高。消息自認而然的傳到了佛陀的故鄉「迦比羅衛」。

   凈飯王如今年事已高,他聽說自己的大兒子證得了佛果,心中歡喜,立刻命人帶上自己的親筆書信,前來請佛陀回國弘法。

   釋迦牟尼世尊接到了故鄉來的音訊,他答應了。

   佛陀帶著他的大弟子們,迴轉故鄉迦比羅衛。

   凈飯王知道闊別十二年的兒子要回來,他欣喜不已,親自率領百官迎接。

   當凈飯王看到悉達多時,他感覺到自己的兒子變了,眼前的悉達多面貌比過去更加殊勝和威嚴。

   釋迦牟尼看到父王年過八旬,白髮蒼蒼,步履沉重,顯然是老了。

   父子二人的會面更多是無聲的交談,佛陀作為一名得道沙門沒有向父王行世俗禮節,他雙手合十,施禮道:「父王,您好,我回來了。」

   凈飯王也剋制著自己激動的心情答道:「佛陀,你好。」

   在古印度,出家人是備受尊重的,而且出家人不再受一些世俗約束。根據這一點,我國佛教早期的慧遠大師曾做《沙門不敬王者論》,只是,中國受儒家禮儀影響很大,「不敬王者」在大多數情況下恐怕是難以實現的,所以才會有「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的感慨。

   伴隨著佛陀的回國,釋迦邏衛舉國歡騰,人們競相傳頌:迦比羅衛出了一個大聖人,這是國家的驕傲。

   傳說,佛陀回國時,那裡盲人復明、枯樹開花,種種瑞祥不一而足。

   凈飯王先讓佛陀見了自己的「母親」波闍波提,這是佛陀親生母親舍耶夫人的妹妹,也嫁給了凈飯王,她也是佛陀的姨母。波闍波提看到釋迦牟尼後欣慰的說:「你現在成了人天導師的佛陀,我們釋迦族為你自豪。」

   隨後又見了佛陀的妻子耶輸陀羅。耶輸陀羅黯然神傷:「我早知道你不屬於我一個人,你是屬於眾生的,我沒有別的奢求,能見到你我已經很高興了。」

   佛陀沒有說太多,他心中明白自己要做什麼。

   然後,凈飯王邀請佛陀為釋迦族貴族和迦比羅衛的大臣們說法。

   佛陀對眾人宣說了「諸行無常,一切皆苦;諸法無我,寂滅為樂」的法義。他說:「我的親人和朋友們,我捨棄王位,出家修道,終於證得無上正果,讓我來告訴你們離苦得樂地方法。」

  佛陀的堂弟阿難(白飯王之子)和阿那律(甘露王之子)不解的問:「我們身為貴族,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哪裡會苦呢?」

   其他貴族也都有這樣的疑惑。

   佛陀耐心的解釋道:「我國也在皇宮過著奢華的生活,但是,千萬不要被五欲迷惑你的真心,『三界』是個大火坑,沒有快樂可言。人間的快樂都不是常駐的,都是短暫的,虛幻的,一旦你們執著於這些,後果往往會很慘烈,你們不能不察。」

   阿那律還是不理解:「好像有點道理,但我還是不太明白。」

佛陀繼續說:「人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在被各種各樣的壓力逼迫,沒錢的人希望得到錢財,有錢的人害怕失去錢財,布衣想當官,官小了還想往上爬,好不容易爬上去又怕丟了官,美女多了傷人精髓,福祿多了又怕命夠長。……總之,你仔細想想,人這一輩子從來沒有讓自己安寧片刻的時候。」

   有人會說:「人活一天就得折騰一天,要不活著幹什麼。」呵呵,人「折騰」也要看咋折騰,你得折騰的有意義,否則就是瞎折騰。

   釋迦族諸王子聽了佛陀的話都若有所思。

佛陀繼續說道:「人們生活這個虛幻的世界裡,被五欲迷惑,造諸惡業,受諸苦難,卻茫然不知,不求出離,在輪迴中生生死死,互相纏縛,彼此爭鬥,十分可憐。即便有人因為過去的善業有了片刻的富貴,但隨著你短暫生命的結束,你的那點財富也就離你遠去,再也回來了。人生如果都是這樣的,這個世界就一部悲劇。」

   佛陀說法令在場的貴族和大臣們都感到無比的震撼:原來我們活了這麼久,都是實在痛苦中度過的,回首前塵,真實苦不堪言,佛法的光明真是了不起呀。

   當下阿難和阿那律就準備跟隨堂兄出家,雖然釋迦族是樸素質直的戰士民族,但也不是「鐵板一塊」,有人就是不願意出家,甚至有人對佛陀心生妒忌。

   看來佛教歷史就一部人類史。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九節 釋迦一族

釋迦族是剎帝利種姓,這個族群驍勇善戰,善於技擊和射術,從這個家族的成員來看:悉達多、提婆達多、阿難、阿那律、凈飯王等人都是高大魁梧,力大無窮的金剛力士。後來琉璃王入侵迦比羅衛,被一名少年組織一支弓箭兵隊伍就就寸步難進,琉璃王大軍面對這支釋迦族青年軍沒有佔到半點便宜,要不時候後來釋迦族人不願意殺戮戰爭,恐怕迦比羅衛未必就會滅亡。

據說悉達多如果繼承王位,那麼他就是「轉輪聖王」,啥是「轉輪聖王」?您知道統一印度的阿育王不?他就是「鐵輪轉輪王」,悉達多那可是「金輪轉輪王」。金輪從天而降,七寶具足的悉達多率領人才輩出的釋迦族統一古印度應該不在話下。如果真是如傳說中的「如意輪寶」跟在悉達多身邊,那麼當時的歐洲文明和華夏文明也未必是他們的對手。

有人考證說「釋迦族是雅利安的後裔」,其實呢,是與不是根本就沒有意義,就好像您考證李世民有胡人血統一樣,真正有點正知正見的人不會把這當成回事的。因為李世民有沒有胡人血統根本不影響他作為中國歷史上偉大傑出的君主的地位。如果說考證李世民的甚是還有點政治意義,那麼考證佛陀的身世真的就是毫無意義了。

   我們只需要明白,在悉達多時代,釋迦族或許不是古印度諸國最強大的國家,但絕對不是任人欺凌的弱國,他們的都城迦比羅衛成據說當時有百萬人口,十分繁榮,當時的統治者釋迦族人才鼎盛,能人輩出。這個國家在凈飯王的治理下十分和諧,他們民風尚武,樸素剛毅。

   金人在關外時比明朝弱吧,但真打起來就是另外一回事,當時的釋迦族就是如此。

   只不過,偉大先行者總是付出著他們的所有一切,來警醒世人,救度眾生。悉達多成佛後,他成了釋迦族的英雄和驕傲,人們為他歡呼,為他自豪。釋迦族人都認為自己是佛陀的族群,應該克己守法(佛法),以為示範。

   佛陀先後度化了阿難、阿那律,隨即他又讓兒子羅睺羅出家,羅睺羅的母親耶輸陀羅寧死不讓,她說:「悉達多走就算了,還要把兒子帶走,我決不答應。」

   佛陀曉以大義,苦口婆心,最後現出神通,令耶輸陀羅看到了過去世二人的因緣,原來過去佛陀修學佛法時曾向耶輸陀羅買過七束花來供養當時的佛,耶輸陀羅許願,生生世世與釋迦牟尼結為夫妻。

這樣,耶輸陀羅終於被說服了,佛陀長子羅睺羅出家,稱為「沙彌」,羅睺羅在佛教中號稱「密行第一」。

   然後,佛陀又去度化自己的異母弟弟難陀,難陀這個人與悉達多大不相同,他貪圖世間榮華富貴,不肯出家。佛陀親自前去度化他,費了好多唇舌,才把他度入佛門。

   佛陀之所以執意讓這個幾個人出家是有深意的。羅睺羅年紀尚小、難陀貪圖享樂,一旦父王凈飯王去世,釋迦族和迦比羅衛的未來就很可能落在這兩人身上,這未必是好事。

   這兩人出家後,凈飯王不幹了,他怒道:「我的長子出家就出家吧,但他還要我的次子和孫子都帶走,這不是讓我釋迦族從此後繼無人嗎?」

   佛陀聽說父王不悅,親自前往勸導,最終,凈飯王長嘆一聲: 「唉!或許你是對的,既然他們願意出家,那就去吧。」

   白髮蒼蒼的凈飯王看著自己的親人們遠去的背影,他老淚縱橫,心中凄涼,他深深感受到:釋迦族的未來一片黯淡。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後代們將為更多的眾生服務,他又感到無比的欣慰和自豪……

   除了這幾個人,還有那個提婆達多,也要求跟隨佛陀出家,但他是另有企圖的,他因為妒忌佛陀取得的成就,所以委屈出家,伺機推翻佛陀,取而代之,後面還會有他的故事。

   除了這些王公貴族,還有許多平民也跟隨佛陀出家。比如有個宮中的理髮師叫做「優婆離」,他出家後,各位王子十分不解:這麼一個下等人也能和我們一樣出家跟隨佛陀嗎?

   佛陀看透了王子們的心思,他喝斥道:佛門中沒有高低貴賤,優婆離先於你們出家,是你們的師兄,你們應該向他行禮。

   眾王子只得向曾經的理髮師優婆離低下了頭。

   優婆離受寵若驚,他一生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接受王子們的行禮。他發誓努力修學佛法,報答佛恩,廣利群生。最終,他成為了大阿羅漢,號稱「持戒第一」。

   釋迦族的年輕一代的優秀人才都跟隨佛陀出家了,阿難成為了「多聞第一」,阿那律號稱「天眼第一」,他們都為佛教和眾生做出了傑出貢獻。釋迦族為了佛法,為了眾生,捨棄了一切。

凈飯王終於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曾經威嚴的他如今形如枯槁,氣若遊絲,在臨終前,佛陀率領釋迦族人守在父親床頭,凈飯王朦朧中看到釋迦族的後代們一個個德相莊嚴,光芒萬丈,他笑了:「我終於悟到了佛陀說的『諸法無我,諸行無常』,佛法是對的……」。一代明王凈飯王與世長辭。

   釋迦族人感到天塌地陷,他們嚎啕痛哭,亂作一團。

   佛陀忍住悲傷,他親自為父王打棺,為父王送葬,料理喪事。佛陀表示:佛教出家是為了人生真理和救度群苦,不是消極避世。所以,佛教鼓勵孝道,孝順是佛教高聲的美德。

   釋迦族群龍無首,長老們希望佛陀或是羅睺羅留下繼承釋迦王位,但被佛陀拒絕,他建議有大家民主選舉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出任迦比羅衛的首長。

   伴隨著凈飯王的去世,佛陀的姨母波闍波提和佛陀的妻子耶輸陀羅率領數百名侍女也跟隨佛陀出家,他們是佛教歷史上第一批出家女眾,稱為「比丘尼」。

   就這樣,曾經顯赫一時的釋迦族,為了佛法,為了眾生,為了最終的真理,捨棄了他們在世間原本可以用的一切,走向了沒落。

  但是,也正是類似於釋迦族這樣的無私奉獻,造就了佛教在人類里上的光輝燦爛。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十節 佛教危機

   佛陀是大覺聖人,他遠離了情慾和妄想,但是,佛陀真的是無情的嗎?佛陀在他傳教佈道的數十年間不辭辛苦,微妙開示,他要傳達給人的究竟是什麼?

   當佛教在中北印度的日益繁榮時,外道在理論、辯論、實際修行、甚至神通上都全面敗於佛教,於是,他們心生毒計。

   一日,佛陀正在當眾說法,忽然一個妖艷的女子挺著大肚子在人群中大喊大鬧,她哭爹喊娘:「都說佛陀多麼偉大,可實際上他有見不得人的事情呀,我肚子里的孩子就是他的,他現在竟然不承認了,大家來評評理呀。」

   大家對於這突如其來的事件都錯愕不已,紛紛把目光投向了佛陀。令眾人沒想到是,佛陀既沒有辯解也沒有做任何解釋,眼前的一切似乎與他沒有任何關係,他靜坐不語。

   人們紛紛疑惑:難道這是真的?

   出家的僧眾有的受不了了,他們有的怒斥這個女子,有的乾脆大罵她,因為他們與佛陀生活在一起,明白佛陀的所作所為,知道這是絕對的誹謗。

   這時佛陀弟子目犍連尊者緊逼了兩步,他雙目盯著這個女子道:「妄語和誹謗是重罪,望你好自為之,你敢當眾說腹中之物真的是嬰兒嗎?」

   那女子被目犍連看的心中發毛,她叫「戰遮女」,是被外道收買的淫婦,她在自己腰中纏上木桶,裝作懷孕,來誣陷佛陀,敗壞佛教名譽。

   此刻她在人群中進退不得,羞慚不已,她語無倫次的說:「都……都懷孕好…….好幾個月了,當……當然是…….是真的。」

   這是有人認出這個著名的蕩婦,紛紛破口大罵:「住口,這個無恥的蕩婦,竟然厚顏無恥的誹謗佛陀,你不怕遭報應嗎?」

   戰遮女再也裝不下去了,她轉身就跑,纏木桶的繩子也斷了,帖在肚子上的木桶掉在了地上,一切都真相大白!

   外道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們教唆幾個地痞流氓將幾具死屍丟在孤獨園精舍外面,然後大肆宣揚:「佛教徒殺人了!」

   佛陀知道這件事情後,他沒有做過的辯解,他只是讓比丘們在城中向人們宣說:殺生是重罪,誹謗更是罪上加罪。

   不久,那幾個殺人的罪犯因為分贓不均,大打出手,被人發現,這些人和外道頭目也被波斯匿王逮捕正法,還給了佛教徒清白。

   佛教宣揚的是正法,邪永遠勝不了正。佛教從來不懼怕外道。

  但是,最令人擔憂的事情不是來自佛教外部,而是來自於佛教內部。

   還記得那位釋迦族的「亞聖」提婆達多嗎?他跟隨佛陀出家修道的目的本身就不純,不久,他就開始暗中分裂僧團,直到後來與佛陀分庭抗禮。佛教創建以來最大的危機來臨了。

   提婆達多一開始沒敢公然對抗佛陀,他向釋迦牟尼世尊請求學習神通,佛陀沒有答應他,並向他說道:「神通是小道,是修行的副產品,努力修學佛法自然會的得到神通,而如果一味求取神通就會入邪道。」其實是話裡有話,就是在警示提婆達多。

   但提婆達多被慾望蒙蔽了真心,他見佛陀不教給他神通,就向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請求。舍利弗早就直到提婆達多心術不正,當然也不會教給他。

   最後提婆達多找到了心地善良的阿難,阿難尊者與提婆達多是親戚,再加上阿難心地質樸單純,提婆達多軟磨硬泡,最終,阿難教給了提婆達多一些治病之類的小神通。

提婆達多欣喜若狂,他法術一成,立刻開始了他蓄謀已久的分裂陰謀。佛教歷史上的一場浩劫在所難免。

   這裡要說明一點:神通是提婆達多分裂僧團最有力的武器嗎?肯定不是。

   佛經中的記載其實有些模糊和簡略,我們很難再重現兩千五百年前提婆達多分裂僧團的的場景,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提婆達多得以成功是有很多因素的,神通根本就不是一個重要因素。

   我們熟悉的目犍連尊者號稱「神通第一」,據說他的本事達到什麼程度呢?他可以一腳踏閻浮提,另一隻腳踏上忉利天。

   這麼大本事的目犍連,在佛陀眼中還比不上一個心念的力量大。

據說一次佛陀說法回來,眾比丘紛紛前去迎接佛陀,目犍連施展神通,第一個到了佛陀面前,他沾沾自喜自己最了不起,但是,佛陀卻說「解空第一」的須菩提是最先來迎接他的,並不是你目犍連。目犍連大惑不解,須菩提自始至終都在坐禪,根本沒有站起來走一步,他怎麼可能比我還快?佛陀解釋說,是因為須菩提的心到了。

   目犍連後來為了解救釋迦族人,他將釋迦族人盛入缽中,但釋迦族人業力成熟,在缽中化為了膿血。目犍連曾被外道用棍棒毆打,人們問他問什麼不用神通,他說我當時六神無主,根本想不起來用神通。最後,這位擁有蓋世神通的大比丘僧被外道的巨石活活砸死。

又傳說過去的某地方,曾有一條毒龍為害世間,某大寺院的五百大比丘聯合用神通也制服不了它,後來有個遊方僧人途徑這裡,他只說一句話,那條毒龍就乖乖的離開了。眾比丘不解的問那僧人,您念得是什麼咒語,這麼厲害。那僧人說,我沒念什麼咒語,我只是持戒精嚴,那條毒龍服我,所以就走了。

   可見,神通,在佛教中就是個添加劑,有它也可,無它也可,無所謂,它的作用與「戒律」相比是微不足道的。神通敵不過業力,佛教主要是持戒修心。

   佛陀對於阿難傳授給提婆達多神通的事情也沒有過多的追究和斥責。他只是冷靜的說:「一切都是因緣所致,我有心點化提婆達多,但他與佛無緣,我也沒有辦法。」

   提婆達多究竟要如何分裂僧團,佛教又要經歷哪些坎坷?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回復

11樓2011-07-11 22:41回復11樓

儒醫儒醫

第十一節 西方極樂

   提婆達多他說服了一些曾經追隨他的釋迦族人和一些入道較晚的比丘,公然提出分裂僧團,自立門戶,與佛陀分庭抗禮。

   這批人跟隨提婆達多制定了自己的教義和戒律,應該說,這個「新佛教」比釋迦牟尼的佛教戒律更加嚴格,教義更加吸引人。提婆達多利用這些優勢到處兜售他的理論,希望得到國王和貴族的支持。

   但是,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頻婆娑羅王作為佛陀的護法弟子,堅定的站在佛陀這邊,他不接受提婆達多的教義。於是,提婆達多就去蠱惑頻王的兒子「阿闍世」太子,他說:你的父親老眼昏花,早就應該把國家讓給你,但他不給,他不愛你。你想一想,你十歲那一年發高燒,差點燒死,你父王可是沒有看你一次,還把你關在地窖里,可見你的父親是盼著你死呀。

   阿闍世被提婆達多邪法所惑,他鬼迷心竅的發動政變,將自己的親生父親囚禁在地窖里,不給他吃喝,要活活餓死頻王。

   頻王作為一名虔誠佛教徒,他此刻自然想到求救於佛陀,佛陀知道了頻王的呼救,於是派目犍連去安慰頻王。目犍連施展神通,來去自如,無人能治。

   頻王的妻子,阿闍世的親生母親聽說丈夫被兒子囚禁後,痛不欲生,她質問阿闍世:「你這個畜生,犯下弒父重罪,還有臉活著嗎?」

   阿闍世理直氣壯道:「母親,這是你別管,父王在我幼年生病時對我不管不問,還把我關在地窖里,我今天要報仇。」

   頻王后聽到這話後錯愕不已:「你在說什麼?你那次生病你的父王一直陪伴在你身邊,你忘了嗎?」

   母親的話令阿闍世一下子震驚了,曾經的那一幕幕重現在他腦海里。他脫離了提婆達多的邪術。

   這時,釋迦牟尼佛率領大比丘們足不履地,從空中而來,頻王在地窖中竟然清楚的看到了虛空中的佛陀,他驚喜交集,拜倒在地上:「慈悲的佛陀,我因為什麼罪業有了這樣的逆子?我感到這個世界太污濁,太可怕了,求您為我說法,讓我心靈安寧,得到解脫。」

   釋迦牟尼佛隨即宣說了曠古絕今的一部經典《佛說觀無量壽經》,即是西方凈土法門。

   這個法門在古印度的發揚光大應該是源於龍樹菩薩,在中土形成規模應該是始於東晉慧遠的廬山「結社念佛」。

   不了解佛教的人,把西方凈土法門當成一個傳說,學佛淺的人講西方凈土法門當成是淺顯的教義,只有大智慧大福德的人才能體會這個法門的殊勝。

   經典說:有人念佛毛髮倒豎、眼中流淚,則此人是過去信佛念佛之人,非是凡夫。

   頻王和阿難等人聽完佛陀宣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功德後,紛紛表示,願意一睹彌陀世尊的尊容。

   結果空中光明顯赫,日月隱匿,阿彌陀佛和觀世音、大勢至二菩薩從空中顯現,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美妙也都一覽無餘。

   與會大眾莫不歡喜,紛紛禮拜彌陀,願意求生西方。

   後來,身犯五逆十惡的阿闍世太子也往生了西方極樂世界,而且他的果位還不低。

   大乘佛教興起後,十方諸佛的教義才日益加深。但實際上,您如果留心一下,在早期的《阿含》類經典中,也是有關於十方世界十方佛的說法,這說明在佛陀時代就有了類似於西方凈土的信仰。

  這與佛陀至高無上的教義並不違背,佛與佛平等,佛與眾生平等,阿彌陀佛成佛的功德之一就是「十方諸佛讚歎」,十方佛都會宣說讚歎西方凈土法門的。

   為什麼我要把凈土法門(念佛法門)單列一節?

   我想告訴您:想了解佛教嗎?想學習佛教嗎?想深入佛教嗎?想獲得心中追求的東西嗎?想窺見最終真理嗎?

   念佛吧!

   其實佛陀在他講經說法的中期宣說了西方極樂世界法門,實際上在他成佛後宣說的第一步經典《華嚴經》中就有了西方凈土法門,包括後期經典《妙法蓮華經》,這說明凈土信仰與「無常無我」等教義一樣,是貫穿佛陀時期始終的。是符合佛陀本懷的教義。

   西方凈土法門的宣說是佛「無問自說,威光最盛」的法門,說明這個法門最能彰顯佛教的根本目的,那就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終極大願。

   西方凈土法門就是佛陀對眾生的終極關懷,他體現的大慈大悲的菩薩乘精神才是凈土法門的真正精髓,當然,這個奧義只有您真正降生在極樂世界的蓮花中才會真正體會到。

   提婆達多的傀儡被挫敗了,皈依了佛門,那麼提婆達多又將有什麼動作呢?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十二節 提婆達多

   提婆達多見到阿闍世皈依佛門,自己的陰謀敗露,信徒紛紛離開了他。於是他心生毒計。   他在佛陀經過的路上放出了五百頭醉象,結果被佛陀制服;他還一拳打死斥責他的比丘尼「蓮花色」;並在佛陀必經之路上投巨石要砸死佛陀,結果都沒有成功。

   氣急敗壞的提婆達多最後惱羞成怒,他決定要和佛陀同歸於盡,於是他在十個指甲上塗上劇毒,表面說要在佛前懺悔,其實要伺機暗害佛陀。當他拜倒在佛陀腳下假惺惺的懺悔著自己的業障時,佛陀一言不發,突然,提婆達多雙手猛地撲向佛陀的雙足,他猛的扣了下去。

   提婆達多沒有想到,佛陀的雙足就如金剛石一般堅硬,他的極度沒有傷到佛陀分毫,自己卻因為劇毒流進手指而一命嗚呼。

   當他臨死前,地上裂開一條大溝,提婆達多親眼看到了地獄的慘景,他心生恐懼,立刻至誠懺悔,因此懺悔功德,他死後雖然身處地獄卻安然快樂。玄奘的《大唐西域記》中記載了那條大溝的存在,即使到今天那裡還是一個旅遊景點。

   提婆達多的一生就此結束。

   如果我們單從佛經來看,提婆達多其實算不上一個合格的配角。他太弱了,他用的伎倆和他的能力並沒有被世人看到,這樣的一個人又能對佛教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但實際上,提婆達多絕非善類。《大唐西域記》就說:提婆達多的教派在一千多年後(唐朝時期)仍然香火不斷,信徒眾多,他的後代信徒自稱沙門,禮拜諸佛,唯獨不拜釋迦牟尼佛。

   一個可以流傳千年的教派恐怕並不是一個只會用低級伎倆的角色吧?在佛教經典中,提婆達多被有意無意的扭曲,貶低是在所難免的,這並不是詆毀佛經,因為這樣的記載在兩千五百年前的人類記載習慣是必然的結果。

   可以說,在小乘佛教中,提婆達多是個徹底的大反派,永世不得翻身。但是,當大乘佛教興起後,這個情況改變了,而且是一百八十度的扭轉。

提婆達多的「真實身份」被道破:他原來曾是釋迦牟尼的老師,是一位古佛,他之所以示現大反派與佛陀作對,是為了現實世界的需要,是為了佛教更貼近現實,使佛教與我們的真實世界吻合。這麼說您如果理解不了,不妨這樣說,提婆達多與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維摩詰大居士、摩訶迦葉尊者、舍利弗尊者等人是一個級別的。

   這個在很多大乘經典都有記載,比如《華嚴經》和《妙法蓮華經》。

大乘佛教的興起始於公元一世紀左右,在大乘佛教興起之前,「一切法實有」的觀念是佛教教義的主流,當時的小乘教義雖然也有「救度眾生」的內容,但相比大乘佛教,小乘是狹隘的。大乘為了批判小乘,從「一切法空」的般若空慧入手,駁斥小乘的「一切法實有」。大乘創始人龍樹菩薩雖為「八宗共祖」,但他嚴格上是大乘「空宗」的創始人。雖然小乘反駁大乘說他們是「浮華不實」「難以實現」的教義,但是,大乘最終佔得了上風是被歷史證明的。

   也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提婆達多在佛教中的地位從「叛徒、賣國賊、惡人」搖身一變成為了「大菩薩、善知識、未來佛」。《妙法蓮華經》的《提婆達多品》尤其明顯的體現這種大乘空宗的思想。

  在社會發展、生產力提高的時代,這種「人人皆可成佛」的思想毫無疑問比過去小乘佛教「只有少數人通過艱苦的修行才能解脫」的教義更加進步和深入人心。

佛教是在不斷發展的,她並非一成不變,龍樹號稱「第二釋迦」,在《楞伽經》中被佛陀授記,這些恐怕不是偶然的;包括觀世音菩薩在中國形象的改變;包括中國佛教徒「不吃肉」制度的確立;包括禪宗「禪耕並重」的中國特色。都說明:佛教也如同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樣,時刻都在變化著。

  只不過,不同於世上的事物,佛教有她不變的東西,那就是佛教的精髓:最終的真實。   那就是佛陀對眾生的終極關懷。提婆達多在早期佛教經典中的形象和後期大乘佛典中形象並不影響這種關懷。相反,在提婆達多身上更多的體現了佛教「度盡眾生」的大菩薩乘胸懷,一切仇敵都是你的善知識。

   有人考證說,「釋迦牟尼」這個稱號在佛陀時代並不是佛陀的,而是提婆達多的,佛陀在當時只是個「覺悟者」,提婆達多才是「釋迦族的聖人」。不管這個說法是否正確,他並不影響佛陀在佛教徒心目中的地位。

   善於學習和修學佛法的人並不是在「是與非,對與錯」的問題上反覆糾纏、斤斤計較,而是善於抓住事物的本質,持戒修心,反思自己,獲得內心和肉體,思想和精神各方面的徹底解放。

佛教的不斷變化也正是圍繞著這個問題展開的。佛教說到底是為了讓人們信受佛法,所以,佛教如果無法與這個社會兼容,那麼必然難以在這個世界立足。試想,如果僧人們到今天不會英語、不知道什麼是「電視、電話、飛機、奧運會、MSN、QQ」,那麼她最終的結果是怎樣就可想而知了。

   佛教在改變他最根本的戒律和教義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革,是必須的,無可避免的。

   佛陀的光明始終如一的照耀著眾生,只不過眾生習慣於用各自最舒服的姿勢和角度來沐浴這種光明罷了。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十三節 釋迦蒙難

   伴隨著無上正法在世間的廣泛流傳,佛教得到了發揚光大,釋迦牟尼世尊也步入了晚年。但是,佛教的危機始終沒有消亡過。

  佛陀的護法弟子波斯匿王在摩羯陀國學習佛法,太子祗陀出家,次子琉璃發動政變,奪取王位,稱「琉璃王」。信奉外道的大臣進讒言道:「琉璃王陛下,您早年在迦比羅衛遭到羞辱,如今應該報仇雪恨。」

原來早年波斯匿王曾向凈飯王求取釋迦族的公主,但是凈飯王把一位美麗的侍女當做公主嫁了過去,波斯匿王倒很大度,他沒有見怪,夫妻二人也很恩愛。這位侍女就是琉璃親生母親,這樣算起來釋迦族是琉璃姥爺家。但是,琉璃年輕時在迦比羅衛學習,被釋迦族人譏諷道「下人之子」。琉璃天生鼠肚雞腸,懷恨在心,耿耿於懷。

   如今被外道大臣一說,他幾十年的怨氣終於爆發出來。他當即親率大軍,進攻佛陀的故鄉,迦比羅衛國。

   那些日子佛陀愁眉不展,他明白所有事情的前因後果,他說:「這是釋迦族的罪業,難以挽救。」

   話雖如此,佛陀作為人天師範,他做了一個是迦比羅衛人,一個釋迦族人應該做的一切。他在烈日炎炎下,孤身一人坐在琉璃王大軍的必經之路。按古印度習俗,出兵看到出家人應該立刻罷兵止斗。

   但是琉璃王心意已決,釋迦牟尼世尊連擋了大軍三次,終於沒能阻止成熟的業果。佛陀只得拖著疲憊的身軀離開,默默地等待族人的浩劫。

   我們前面說過,迦比羅衛在凈飯王去世後就每況愈下,釋迦族雖是武士民族,但是,他們在大難面前展現出來的是令人震驚的執著和堅定,不是求生,而是為了信仰捨棄生命。

   魯迅說中國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如果按當代人的思維,人家打你,你打還回去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古印度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我們是不一樣的,我想我們不應該蠻橫的用我們的價值觀強求古人。

釋迦族人為佛陀驕傲和自豪,面對著琉璃王的大軍,釋迦族一位善射的年輕人組織了一隻青年軍奮起抗戰,琉璃王大軍幾天之中寸土未得,死傷慘重。但是,釋迦族的長老們卻令那年輕人停止抵抗。他們說:「我們是釋迦族人,是佛陀的民族,我們生生世世都應該尊重佛陀不殺的教誨,寧可亡國滅種也絕不毀佛戒律。」

   就這樣,迦比羅衛被攻陷,琉璃王開始縱兵屠城,在古印度歷史上顯赫一時的釋迦族幾乎滅族。

   看到此處,我想很多人會對釋迦族人不反抗大惑不解,甚至以此指摘佛教帶給人消極的一面。

   您先別忙著高談闊論,旁徵博引,您應該先弄明白事情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

   佛教強調「業力」的威力,即使是佛陀還有「傷足」、「中毒」、「馬麥」這樣的報應,目犍連看到釋迦族蒙難,他施展神通,那是家族人放在缽中安置在天上,但裡面的人都化為了膿血。這些故事是在向人們昭示:業力可畏。

   釋迦一族作為佛陀的族群,他們如同那些捨棄榮華富貴的釋迦族王子一樣,為了佛法在世間的常駐而捨棄了釋迦族的興盛。他們默默的承受著自己的業報,詮釋著大慈大悲,大勇大力。

   如果釋迦族當時與琉璃王互相征戰,那麼佛陀教化的意義在哪?釋迦族作為佛陀的民族尚且殺伐不休,後來人自然有理由將殺戮和征戰當做家常便飯。

   世上不缺少壓迫和反抗,缺少的是慈悲和愛心。

   當琉璃王大軍攻入迦比羅衛城後,大多數釋迦族人靜靜的念著「苦、空、無常、無我」,淡然的接受著業報的現前,瘋狂的侵略軍和安詳的人民。

   我們不應該用一廂情願去苛求古人,我們應該用悲憫的眼光看待那場浩劫,我們更應該為釋迦族人為了信仰捨棄生命的精神而感動。

   偉大的釋迦一族完成了他們的歷史使命,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萬世佛法。

   這就是古印度,但是,佛教絕對不是一味的逆來順受。佛教講「忍辱度」,那是說:我可以制服你,但我不傷害你,我忍,感化你。

   而我們的「忍」是什麼?是我現在打不過,我忍一時,等我強大了,我要你百倍奉還。

   佛教的忍不同於世間的「忍」,但是,佛教絕對不是不會用強。相反,你如果真的了解佛教,你會在典籍中看到無與倫比的強橫。

   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前世作為護法王,與外道征戰,驍勇無比,殺敵無數,大比丘僧為他說法,他不但沒有罪業,反而心開意解,獲得大自在。

   佛教認為,什麼樣的戰爭可以進行?正義的戰爭。什麼是佛教正義的戰爭?佛經說,當外敵入侵,人民遭受罹難,國君奮起神威,起悲憫心,發兵抗暴,令百姓安居就是正義的戰爭。這種戰爭不但沒有罪業反而有無邊福報。

   其實,菩薩們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戰爭,只不過他們的戰爭不是我們可看到的,他們時刻都在與諸魔共戰,直到將其徹底擊潰。那時候佛陀還會褒獎大菩薩們。

   在中國,佛教的反抗精神更是得到無與倫比的體現,比如少林僧兵。

所以,不要杞人憂天的認為佛教流行的地方就會懦弱,不爭,落後,不是那樣的。真正的佛法流傳的地方,那裡的人民質樸剛毅,心中充滿了活力和凝聚力,他們可以為了佛法獻身,更可以為了眾生捨生忘死,義無反顧。這種力量和精神是外道和敵人不敢正視的,在正氣充盈的正法面前,外敵就如豺狼看到了獅子,他們連進攻的勇氣都不會有的。

   佛教之所以不願意過多的提到這些是因為這個世界原本就充滿了殺戮和爭鬥,佛教不願意在這上面大做文章,以免令人們誤認為「殺戮可以解決問題」,佛陀說:他在這個世上以善攻惡,拔濟眾苦,是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的悲劇。

   當人人多一份愛的時候,這個世界會更美好,當愛心在這個世界消亡的時候,這個世界也就徹底要完蛋了。

   琉璃王在屠城的當晚被人放火燒死。佛陀的護法弟子阿闍王率兵吞併了琉璃王的國家。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十四節 佛陀遺教

世尊二十九歲出家,三十五歲證道,在講經說法四十五年後,他如同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樣步入了晚年,晚年的釋迦牟尼軀體日漸衰老,他比喻自己的軀體說是「老牛拉破車」,但是,偉大的宗教家、思想家的精神從來沒有絲毫的的變化。他一如既往甚至是更加迫切的講經佈道。因為他明白自己在這個世界的時日不多,他必須在涅槃前將所有的真理告訴人們。

在佛陀晚年,他宣講了許多在過去幾十年沒有說過的法義,這些法義超出了宗教範疇,甚至超出了人類範疇,這些了義經典也是佛陀在最初希望告訴人們的,只不過當時的人們完全不知道佛法為何物,所以無法接受,如今佛陀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告訴人們「初級知識」,在最後的幾年,他必然要講出「最終的真實」。

   所以,無論在佛教歷史上,還是在佛教教義中,佛陀在這個世界最後的這幾年都是至關重要的。

佛陀在宣講「五蘊皆空」、「一切皆苦」、「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法義之後,宣說了「常、樂、我、凈」的了義經典,並且明確告訴大羅漢們:你們的「涅槃」不是最終的解脫,那是「化城」。並預言了佛教的未來。(雖然佛教絕對反對任何形式的末日預言,但是對於佛教的未來這樣的大事,佛陀是有適當開示的,而且有許多事竟成為現實,比如《楞伽經》中對於龍樹菩薩應世的預言)。

   這就是說:佛家的根本目的不是消極的「苦、空、無常」而是以此認識到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常、樂、我、凈」。可見佛陀在費了這麼大週摺絕對不是為了告訴人們要「遠離世間」,而是告訴人們「這個世界其實很美好」。

只不過,人們被自己錯誤的認識給蒙蔽了,將原本很美好的世界變得不美好了,而且可怕的是,人們至今仍然茫然無知,自以為是,像無頭蒼蠅一樣製造著各種災難和危機,佛教是在告訴人們如何擺脫這種錯誤的認識,轉化成正確的認識,進而從根本上改造這個世界,回復這個世界原本美好的樣子。佛教明確表示:唯有佛教能從根本上改變人和世界,除此之外,別無他路!

   同時,佛陀在晚年在一定程度上開始了「解密」,就是把「秘密」的東西公開化,將原來想說但不能說的教義一一道出,這令很多得道的大羅漢們都驚怖不已,全身戰慄。

不僅如此,佛陀用它不可思議的遠見卓識,預言了佛教的未來: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僧人們開始不守戒律,改變僧制。男人們貪圖淫樂,少年白頭,生命轉短,不樂佛法。女人們反而壽命增長,能夠信受佛法。出家人依附權貴,好名貴物品,裨販如來。佛教被魔眾從內部攻破,逐漸被敗壞。逐漸的群魔亂舞,為害人間,好人被迫和驅逐,壞人有大勢力,耀武揚威。但是,不久之後,洪水來臨,不分豪貴,盡成魚鱉,報應現前,入阿鼻獄,萬劫不復。月光菩薩降世,善男信女們入深山密林,恬淡生活,傳承佛法五十一年,在家居士成為了傳承佛法的主要力量。最後,《首楞嚴經》和《般舟三昧經》先行消滅,漸漸三藏十二部經典再無蹤影,只有「阿彌陀佛」名號多留一時,最終,這個世界再也沒有佛教了。直到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彌勒菩薩在這個世界成佛才能繼續聽聞佛法。

並且,佛教說出了這個世界未來的樣子:人們的生命轉短,智力開始下降,逐漸的,人們開始缺少各種物資,天災人禍日益頻繁,人們無知,認為這是「正常現象」,最終,當一切難以挽回,演化為七天七夜的「刀兵劫」,人類面臨滅絕,那個時候人們為了得到一粒糧食費盡心機,把它放在盒子中珍藏,沒有了金銀,鐵已經是人們最寶貴的金屬。這個時候彌勒菩薩會來到這個世界保護人們,避免人類的滅亡。在那之後,人類痛定思痛,改過自新,認識到「科技救不了人來,能救人類的還是人類自己的心」,於是開始棄惡行善。人們的年齡開始增長,智慧逐漸明朗,這個世界又開始了一個新的輪迴。

   佛陀在晚年雖然說了許多超越前期的教義,但是根本交易沒有改變。我們應該體會到,無論是對大羅漢們的「解密」,還是對佛教,對世界和人類的預言,佛陀之所以迫切的告訴人們這些,目的無非是:大慈大悲的本願,對人生的終極關懷。

   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有一個佛教徒在一天靜坐後跑到了佛陀面前,他甚至是用質問的口氣問佛陀:「我要問你幾個問題,你如果能回答上來,你就是大覺悟者,你如果不能回答,我就不再信你。」

 佛陀問:「你想問什麼?」

   那人很認真的問:「這個宇宙和我們人生的本質是什麼,他們到底是怎麼回事?」

佛陀聽完後告訴那人:「你太愚蠢了,從前有個人被帶有劇毒的毒箭射中,他不但不立刻解毒救命,反而一切再追問,這是什麼箭,是用什麼做的,是用什麼弓射的,還沒等他弄明白這些,命早就沒有了。你就如那中毒箭的人,我告你解脫的方法你不去修學,反而來研究這些毫無意義的戲論,等我告訴你這一切,你的生命早就完結了,但你永遠無法獲得解脫。」

   佛陀告訴人們:在佛涅槃後,要「以戒為師」,要常念「苦、空、無常、不凈」,這樣做就相當於看到了佛陀。

   釋迦牟尼佛還告訴我們:他從來沒有離開這個世界,他就在每個人的身邊,就在每個人的心中。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十五節 世尊入滅

   偉大釋迦牟尼世尊走過了他八十年的人生旅途,他用言傳身教創立了一代時教,人類沐浴在他的法光下備受恩惠,但是,他如同世間的萬事萬物一樣,走向了人生最後。

   晚年的釋迦牟尼拖著年邁的身軀到處雲遊,沒有絲毫懈怠的傳播者佛法,救度著那些有緣的眾生。

   當他被毒蘑菇折磨的痛苦不堪時,他預言自己即將入滅,肉體要離開這個世界了。

   聽聞噩耗,佛陀的弟子們驚恐不已,紛紛落淚。

此時的僧團,神通目犍連被外道用巨石砸死,蓮花色比丘尼被提婆達多一拳打死,佛陀的大弟子舍利佛也要先於佛陀入滅(根據古制,佛陀的上手大弟子要先於佛陀入滅)。然而,佛教已經在古印度發揚光大,據說當是古印度隨佛陀出家長隨佛陀的有三千沙門,在家信眾不計其數,得道者達多千人,著名的有數百名羅漢、菩薩。

   佛陀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安慰著他的弟子們:你們不要悲傷,你們是佛陀的弟子,應該明白一切無常的道理。你們要知道,你們今生得遇佛陀就如一隻瞎烏龜在茫茫大海中鑽進了一個有洞的木頭裡,你們已經十分幸運了。以後的佛教還需要你們繼續發言光大。

   佛陀繼續說:我已經把我一切可以說的法都說完了,你們要做的就是依照這些去踏踏實實的修行,使自己和眾生得到利益。未來的人類將逐漸被污染,人的根基會越來越差,世界會有越來越多的危機,你們要發揚佛教普度眾生的教義,常駐世間利益群生,這就是對我最好的報答。

   阿難問:佛陀在的時候我們有問題可以請教佛陀,佛陀不在了,我們有問題怎們辦?

   佛陀答道:要以戒為師。

   阿難又問:如何讓眾生對佛陀的言教產生信心?

   佛陀精妙的回答:在所有佛經前面加上「如是我聞」,就代表你是從佛陀這裡聽聞的正法。

   阿難繼續問:如何分別正法和邪法?

   佛陀開示道:符合「諸法無我、諸行無常、寂靜涅槃」三法印就是正法,否則就是邪法。   最後,佛陀再次發出獅子吼:弟子們,你們不要悲傷,我的肉體雖然離開了你們,但是我的法身會常駐世間,時刻關照著你們。

   大羅漢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傷,失聲痛哭。

   佛陀在枯榮雙樹之間,呈吉祥卧,即將入滅。這是,有個老者大哭大鬧著要見佛陀,他說自己聽說佛陀即將入滅,怕再也聽不到佛法,因此前來皈依佛門。大羅漢們怕他影響佛陀入涅槃,不允許他入內。佛陀知道了這件事,他說:這個人是我的關門弟子,他是有緣人,你們放他進來。

   此時的佛陀弟子都非同小可,他們用宿命通觀照,發現這個人過去八萬四千劫都沒有親近過佛法,是個與佛毫無機緣的「一闡提」,於是紛紛大惑不解,不是說「佛門廣大,只度有緣」嗎,怎麼這樣的人也可以做佛陀的關門弟子?

   佛陀知道了羅漢們的心思,他說道:你們只知道八萬四千劫內,不知道八萬四千劫外,在過去無量劫前,這個人是個樵夫,在他砍柴時遇到一隻猛虎,他心中驚恐,急中生智的念了一句「南無佛」,以此因緣今生得為我的弟子。

   羅漢們聽完後,紛紛讚歎佛陀不可思議的威神,也明白了所謂的「一闡提」也有成佛的可能。

   釋迦牟尼世尊為那人宣說了「苦空無常」和「四聖諦、八正道」的法義。

   說完之後,釋迦牟尼世尊安然圓寂!

   那一刻群星暗淡,草木含傷,漫天悲泣,大地震動。

   佛陀的身體自放三昧真火,燒出大量的舍利子供後人供養。

   大慈大悲、大雄大力的一代宗教家、思想家與世長辭,我們再也無緣見到他親耳聆聽他的教誨!他用他的一生詮釋了宇宙人生的最終真實,他捨棄了他和他族群的一切,確立了數千年的信仰,他的教義是人類的最珍貴的寶藏!

   但是,這一切絕對不是結束,而是剛剛開始!

   伴隨著「覺知圓滿」的佛陀的入滅,佛教並沒有消亡,相反,它與人類社會一起步入了一個又一個新的時期。

   原汁原味的原始佛教已經結束,多姿多彩的部派佛教即將到來。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回復

12樓2011-07-12 03:40回復12樓

煙飛醉夢寒丁翔

阿彌陀佛!期待,恭迎更多分解!

回復

13樓2011-07-12 23:38回復13樓

儒醫儒醫

  第四章 佛教流傳      第一節 部派佛教的興起       佛教稱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因為我們娑婆世界的人們固執己見,剛強難以調服,所謂五濁就是「命濁、劫濁、眾生濁、煩惱濁和見濁」,《妙法蓮華經說》:佛陀住世的時候,人們對法華經和佛教尚且有很多質疑和誹謗,何況在佛陀滅度後的末法時代。

   佛陀這話是在說不信佛的人,但是,信佛的人就是那麼了不起嗎?未必,我們都是這個五濁惡世中的一員,我們誰也不能免俗。

在佛陀涅槃後的第一個仲夏,佛陀的弟子摩訶迦葉召集了五百名最了不起的羅漢,在王舍城靈鷲山七葉窟內進行經藏集結。所謂「經藏集結」是佛陀的弟子們怕日後佛法的延續出現錯誤和流失,所以將佛陀的言教編輯成經。此次集結由摩訶迦葉主持,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誦出經藏、持戒第一的優婆離誦出律藏,在場的大德高僧論證,認為完全合格後,就流傳世間。此次佛經集結稱為「第一次集結」,同時他還有個名字叫「窟內集結」。

   為什麼叫「窟內集結」?因為在以摩訶迦葉為首的大羅漢們在七葉洞窟內忙的不亦樂乎的時候,與此同時的洞窟外,也在進行著一場佛經集結,那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說法第一」的富樓那發動的,稱為「窟外集結」。

   這件事情的緣由是這樣的,當時摩訶迦葉也邀請了富樓那來靈鷲山內參加佛經的集結,但是富樓那在一些問題上 與摩訶迦葉有分歧。

   總的來說,大多數結論富樓那是贊同的,但是在個別戒律問題上,富樓那認為,佛陀的對於有些戒律是允許在特殊情況做出變通的,否則不符合佛陀本意,不利於佛教傳播。

  而摩訶迦葉出於保持佛教正宗的考慮,認為佛陀指定的規章制度和戒律不容許有絲毫改變。兩人最終難以達成共識,分道揚鑣。

   由此引出了摩訶迦葉為首的「上座部」派系和富樓那為首的「大眾部」派系。

   從總體來看,上座部固守著佛陀時代的一切戒律和教義,認為在任何情況下也不應該有絲毫改變。

  而大眾部則相對而言比較靈活,他們認為部分戒律在特殊情況下,佛陀在世的時候也是允許略作變通的,所以應該具體事物具體對待,這樣才有利於佛教發展。

我們不需爭論誰是誰非,我們只需要明白,大眾部教義在很大程度上有了大乘思辨,大乘佛法才是佛教流傳至今繁榮昌盛的最主要原因。而上座部發展出來的深邃精密的佛教義理,是佛教至今還保持著它千年風骨的原因。所以,兩者不應該武斷的評論誰是誰非,我們應該看到他們都對佛教的發展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

   以此為標誌,佛教正式步入了部派佛教時期,各種宗派和學說如雨後春筍,佛教迎來了百家爭鳴。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二節 根本分裂

   在佛陀在世的時候,他的弟子們就因為各自不同的特長和出身,而有自己不同的學習方法和傳教方式。那時候因為有佛陀在,可以隨機教化,教無定法,沒有固定模式。但是,這種情況在佛陀滅度後,就越發難以融合在一起。

   前文敘述,頭陀第一的摩訶迦葉和說法第一的富樓那在佛陀滅度後的第一個仲夏就產生了分歧,這種分歧在日後的佛教發展中逐漸擴大,並最終導致了佛教從原始佛教步入了部派佛教時期。

   在最早期的部派佛教萌芽階段,佛教的分裂並不明顯,大家對於佛陀的根本教化「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苦空無常」的根本教義都是沒有疑慮的,只是在個別戒律上產生過分歧,這並不影響佛教作為一個大宗教的統一。

   只不過,大羅漢們最終沒有,也不可能找到回復到原始佛教一團和合的方法,因為佛陀不在了。那種因為個人不同的特點而產生的分歧,最終在佛陀滅度後百年的阿育王時代,演化為徹底分裂,史稱「根本分裂」。

   那個時候親眼見過佛陀的大弟子們先後滅度,受法者雖然接過了法脈傳承,但是對法義已經各人有各人的理解。雖然從根本上大家還是純正的佛教徒,但是正如同「華山劍氣二宗之爭」,難以調解。

話說,阿育王時代,在古印度西部的舍耶長老雲遊到東部,見到那裡的僧人接受施主金錢的布施,他立刻進行了制止,他認為,佛陀明確表示過,僧人不能接受金錢的布施。但是,毗舍離跋耆族以跋闍子為首的比丘認為,可以接受金錢布施。舍耶氣不過,回到西部聯合離婆多長老來進行辯論,並召集七百比丘重新集結戒律經典,來正本清源,要保持佛教的徹底正宗。史稱「第二次經典集結」。

   跋闍子不服辯論的結果,認為自己的主張沒有問題,於是也召集一萬比丘,也進行戒律經典的集結。

   從此,以保守的西北部比丘,高級的長老們為代表的稱為「上座部」,以開放的東部比丘,廣大信眾為代表的稱為「大眾部」。

   這兩個派別可以說開始了激烈的論戰和爭執。阿育王支持的是大眾部。

按照北傳說佛教的說法,阿育王時代的佛門龍象「大天尊者」被阿育王尊崇,他提出了「五事」來重新認識羅漢境界,認為佛教應該自由、進步,以此為契機,佛教的教義勢必會有新的發展。但是,這個認識遭到了上座部長老的激烈反對,最後阿育王親自主持辯論,結果新近比丘獲勝,上座部長老被迫離開雞園寺(位於中印度摩羯陀國,阿育王所建的大寺院),前往印度西北的迦濕彌羅國。佛教分為了「上座部」和「大眾部」。

   這種結果恐怕未必就是上座部辯才不及大眾部,多半是因為阿育王的態度,其實佛教歷史上著名的幾次辯論,左右結果的往往不是辯論者本身,而恰恰是背後統治者的立場(如阿育王,如入藏的大乘和尚,如戒日王支持的玄奘法師)。

不論哪種說法,從那個時候,佛教內部分裂出了「上座部」和「大眾部」兩部,是佛教的「根本分裂」。正如世界上所有的團體和集團一樣,在那些團體和集團內部,時間一久,必然會出現類似於佛教這種「改革」和「保守」的爭論,佛教的分裂古人與此有關,但是國家、民族的分裂是大不幸,而佛教教義的分裂未必就是不幸,因為最根本的「戒定慧」教義並沒有變,只是在個別學說上大家略有不同見解,這種分裂雖然使佛教陷入了一個又一個殘酷激烈的爭鬥中,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佛教的理論體系才越發完備,才越發光輝燦爛。因此,佛教的分裂是好是壞不應該輕率地做出評判。

   「上座部」一絲不苟的恪守著佛陀教化的千古不變,他們將佛陀教義整理為十分專業、精密、複雜的教義,使絕大多數人難以領悟和修學,在後期,它基本脫離了眾生。

   「大眾部」認為,部分的戒律和規定在特殊情況下可以變通,並非一成不變,並且認為,這種變通是被佛陀認可的,而且是符合佛陀本懷的。大眾部雖然不及上座部在佛教義理上精微,但是,恰恰是這個分支,為日後大乘佛教的興盛奠定了基礎。

   大眾部和上座部再後來都被歸為「小乘佛教」的範疇,他們在日後數百年中從來沒有停止過爭鬥,與此同時,在他們中間,又分裂出許多分支,史稱「枝末分裂」。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三節 枝末分裂

   佛教在根本分裂出「上座部」和「大眾部」後,又從這兩大部分裂出眾多部派,在四五百年的歷史中,古印度小乘佛教派系林立,學說紛起,構成了蔚然大觀。

   首先,在「上座部眾」中分裂出「說一切有部」,此部是上座部最具代表性的一派,它主張「三世實有,法體恆有」,此一派的論典頗多,是佛教教義發展的一個重要學說,同時,它對後來大乘佛教「瑜伽」一系,法相唯識一宗的理論影響頗深。

   而原本的「上座部」則退到喜馬拉雅山,稱為「雪山部」。

   接著,從「說一切有部」又分出了「犢子部」,在佛陀在世時有「犢子外道」,後來皈依佛陀,此一派主張補特伽羅(我)和五蘊不即不離,實則是承認有生死輪迴的主體。

   後來,從犢子部中又分裂出「法上部」、「賢胄部」、「正量部」以及「密林山部「。其中「正量部」在一千年後的玄奘時期,曾與代表大乘唯識學說的玄奘法師有過激烈論戰,玄奘若不是機緣所及,幾乎敗北。

接下來,「說一切有部」中又分裂出「化地部」。此部主張「佛與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脫」,頗具大乘思想。

   然後,從「化地部」中分裂出「法藏部」,此部重視「咒藏」和「菩薩藏」,開了大乘密宗的先河。

   最後,在佛陀滅度四五百年的時期,從「說一切有部」中分裂出「飲光部」和「經量部」。其中「經量部」確立了唯識種子學說的起源,也有看做是後來中觀一派的奠基著。

   與「上座部」相對的「大眾部」,也有幾次分裂。

   首先,他分裂出了「一說部」和「說出世部」,這兩派,前者認為「一切皆空,唯一假名,都無實體」,後者認為「世間假名,出世間法皆是真實」。另有「雞胤部」認為「阿毗達磨」(論藏及論藏的義理)是修學的最主要依據。

   第二次分裂,分出了「多聞部」,第三次分裂,分出了「說假部」,最後一次分裂,分出了「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

   以上基本就是古印度小乘佛教五百年間的大概的部派情況。怎樣,不遜於百家爭鳴吧。   看著這令人眼花繚亂的「分裂」,我不知道您是一個什麼心情,我想告訴您的是,看似這麼多的「分裂」,實際上這一時期的古印度佛教的發展是十分蓬勃的,可以說,正是這一時期的百花齊放,才會有後來大乘佛教的興旺發達。

這一時期的古印度能人輩出,尊者雲集,所以其論典層出不窮。其中有很多懂事我們用常理難以理解的。根據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記載:在早期的佛陀十大弟子中有個「議論第一」的迦旃延那羅陀尊者,他曾造大論達二百萬餘言,後因後代人類記憶力下降,而被刪減為三十萬餘言。

   這位舉世無匹的大羅漢可以說是阿毗達磨研究的先驅,又比如開創「大眾部」的鼻祖「大天尊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論師。又比如聲名赫赫的「四大論師」,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這麼多大德高僧,菩薩大士、大阿羅漢應世難道就是為了逞口舌之能,在這滔滔不絕的辯論嗎?

   當然不是。

   那麼這麼多高人如此密集的出現,造成如此多分裂的目的何在?

   竟然仍是釋迦牟尼世尊的「大慈大悲」精神!繞了這麼打一圈,我們還是回到了佛教的本懷,那就是,對於眾生的終極關懷。

   想要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四節 小乘佛教

   在原始佛教中,佛陀用很多譬喻和故事闡述了佛教的大慈大悲,比如著名的「捨身飼虎」等在《賢愚經》中的記載,同時,在羅漢中間,這種效彷彿陀的奉獻精神也是一個主旋律。

被稱為「高僧」、「羅漢」、「菩薩」的得道高人,不管他修為多深、學問多博、能力多大,最關鍵的一點,一定要有慈悲心。佛教講「悲智雙運」,佛教中慈悲心與智慧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否則,那就難稱大德高僧,因為他完全背離了佛陀普度眾生的本懷,佛陀斥責只求獨善其身的羅漢為「焦芽敗種」。

根據記載來看,在早期的原始佛教中,已經有了很多大羅漢普度眾生的實際事例。雖然在佛陀滅度後的四五百年間,小乘佛教是佛教的絕對主力,但這並不是說那個時代的佛教徒都是只求獨善其身的「焦芽敗種」,相反,那時候的僧人有著很大奉獻精神,比如著名的「阿難尊者分身滅度」,以及很多羅漢用各種方便普度眾生的事例,這種現象被後世大乘人稱為「外現聲聞身,內秘菩薩行」。

我們中國人印象中一提到小乘佛教,就是那種「但求灰身滅智」的「自了漢」形象,我認為,這種認識是有失偏頗的。實際上這多與我國大乘盛行有關,因為大乘對於小乘的批判的不遺餘力的。

   其實,小乘佛教之所以如此腔調「根性」,強調學佛的艱難,是由他自己的原因和道理的。

   在那時候的古印度,一個教派想要生存,想要流傳,要有信仰者和國君的支持,而要得到這些靠什麼?靠高深的教義和沙門的能力。而高深的教義和沙門能力絕非易得。

們前面說過,在古印度,宗教事業十分繁榮,除了佛教以外的教派他們的教義和沙門的能力非同小可,比如與佛教幾乎同時建立的耆那教,至今仍在流傳。佛教要想在這樣激烈殘酷的環境下立足和發展,必須不斷的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而這種情況下,並非小乘佛教徒不希望佛教廣泛傳播,也並非不希望立刻實現人人成佛,而是這種事情實在難以實現。小乘僧人們必須用被古印度人認可的「苦行」等方式獲得世人的認可。

   一句話,小乘佛教的發展環境使然、社會使然,我們不要苛求古人,應該明白古人自有他偉大的地方。

   只不過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小乘佛教完全陷入了精密佛教理論的研究,而在世俗生活上卻脫離了人間,所以,他逐漸的被大乘佛教取代,因為在那個時候大乘佛教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

反過來說,讓大乘佛教在公元一世紀前就在古印度出現的話,恐怕效果未必就會好,因為那時候人的認識和社會的開放程度未必就適宜大乘的發展。即使在今天,南亞各國信奉的仍是小乘佛教,我們認為至高無上的大乘佛教人家未必接受,而他們奉為至寶的小乘佛教,我們卻看不上眼,都是一個道理。

   所以,佛教各個宗派、各種學說之間並沒有高低之分,只有對機不對機,適合不適合罷了。

   佛教得以流傳至今,並非哪一個宗派的功勞,也不是哪一種學說的威力,更不是某一位得道高人的能力,甚至不是佛陀一人能左右的。是什麼?是億萬佛教徒前赴後繼的奉獻,是無數大德高僧以身示範的力量,是各種學說競相發揚的作用,是無數羅漢菩薩永無休止利用眾生的結果。

   羅漢說到底也是人,只不過他們是一群更加高尚的人。

根據傳說,在一場戰爭中,一名士兵要殺一位老僧人,老僧人讓那士兵等一下動手,那士兵就停了下來。結果老僧人安靜的坐在地上,一動不動,已經自行入滅了,在老和尚的眼角上還掛著一滴淚水。因為那老和尚已經證得阿羅漢果,如果那士兵殺了他,究竟會有無窮無盡的惡報。老和尚為了不讓那士兵遭到惡報,竟然效仿阿難尊者自取滅度。那蓮花一樣的心靈又有誰能看到?

   公元六十七年,漢明帝夢到「金人」說法,他心有所感,派人到西域迎取佛法,結果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來華,翻譯出最早的漢譯佛經《四十二章經》,並建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

  佛教傳入了中國。佛教將對中國有什麼影響,古印度佛教的將來又將如何。

   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五節 東傳震旦     震旦,就是我們中國。

   說起來佛教傳入中國,說法有很多,最流行的一種就是「漢明帝夢金人」的說法,據《後漢書》記載:漢明帝在一天晚上做了個夢,他夢到一個天神,那天神是個丈六金人,頭上有光圈,從空中飛來,落在宮殿前。

   漢明帝一覺醒來,覺得這個夢在給他某種啟示,於是他召集群臣詢問。太使傅毅回答道:「陛下所夢到的神仙乃是西方的聖人,叫做浮屠。」

  漢明帝認為這是西域的浮屠在告訴自己,漢朝應該有佛法。於是他派使者出使西域,迎請佛法。結果在公元六十七年,梵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來華,開始了佛教與中國的初次「親密接觸」。

   據說佛教來到中國後,被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所排斥,於是道士要求與僧人辯論比法,結果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在辯論上徹底戰勝道士,但道士不服,有要求比試法力,最後,雙方達成共識,將佛經和道經都放入火中,結果道經全部被燒毀,而佛經則安然無損。

當即,很多道士改投佛教門下,許多王公貴族也出家皈依佛門,為了安置這批中國最早的僧尼,漢明帝在洛陽興建「白馬寺」,同時,迦葉摩騰和竺法蘭翻譯出《四十二章經》,至此,佛教與漢地的親密接觸基本完成,佛教在中國有了法脈,播下道種。千年以下,如今滲透到中國人各個領域的佛教由此開始了。

   佛教在中國廣泛流傳後,有很多牽強附會的偽經和相關記載出現,同時也有一部分是疑偽經和難以辨認的記載。

在疑偽書《周書異記》中記載著這樣的故事: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歲四月八日,洛邑的江河泉池泛濫,大地宮殿全部震動,五色寶光貫入太微宮中。天空變色,城中香溢。昭王問群臣:這種現象是什麼徵兆?太史蘇由向昭王解釋說:這是上天降下的祥瑞,與本朝並無干係,此乃西方有大聖人降生,且這聖人所教化的道法將在千年之後傳來吾國土。昭王聽罷,命人將這件事情刻在石碑上以作記載,並埋於王城南郊。

   此記載的真假您可以自己判斷,我們只想告訴您:佛教傳播到漢地後,其發展決非一帆風順,首先,她遭到了本地宗教道教的強烈抵制。

但是,在早期道教與佛教的交鋒中,道教根本不是對手。因為喜儉約的中國人創立的宗教教義理論比較樸素和簡單,與煩瑣的古印度宗教相比,立刻相形見拙,所在雙方在辯論起來,道教徒往往會理屈詞窮,無言以對。另外,佛教對於道教這種「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教義可以說並不稀奇,在古印度的外道中,類似於道教理論的教派已經與佛教爭論了幾百年了。所以,本土道教在遭遇外來佛教時沒有以一個寬容的態度接待她,而是妒忌的抵制,但是,自己卻不敵。

   倒是不能被稱為「教」的儒家,在對佛教問題上看似不溫不火,其實佔盡了優勢。以至於佛教在以後不得不針對中國人好儒的特點進行變通和改革。

   同時,儒家對於自己的絕對自信或許也是一包容佛教的原因。當然,這僅僅是說在佛教傳入中國的早期。後來,伴隨著佛教適應了中國的土壤,得以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時候,儒家就開始不那麼包容了。這都是後話了。

   佛教傳入了中國,但是,在這時以及以後幾百年間,佛教的主力毫無疑問還是在他的故鄉印度。全世界佛教徒心目中的聖地就是在那,那麼這塊「聖地」又將要發生什麼巨大變化呢?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六節 大乘初興

   佛教傳入了漢地,而在佛教的發源地古印度,佛教界卻正在發生這翻天覆地的變化,那就是大乘佛教的興起。大乘又稱「摩訶衍」,「乘」就是救度的方式,顧名思義,大乘相對於小乘有明顯的開放性和普遍性。

說起來大乘佛教的興起並非偶然,早在佛陀時代的傳說中,就有很多佛陀過去世的菩薩行。佛陀滅度後的數百年間,無數的落汗大士在完善自身的同時,也有很多是在積極地廣利群生,學習佛陀的大慈大悲。但總的來講,小乘佛教畢竟不是將「度盡眾生」當做最迫切任務。小乘佛教的目標是「灰身滅智,修成阿羅漢」,而大乘佛教的目標則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單從兩者的胸懷和追求來看,大乘毫無疑問比小乘更寬廣偉大。

   但是,宗教畢竟是要實踐的,大乘的目標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太過於虛無縹緲,那樣的終極願望不知道要經歷多少歲月才能實現,人們等不及,人們堅持不了,人們不太相信。

   小乘佛教抨擊大乘很主要的一個理由就是「大乘之說浮華不實,虛無縹緲」。

小乘與大乘的爭論在古印度十分激烈,我們中國之所以出現大乘一統天下,少有支持小乘者也是有深刻原因的。佛教傳入中國的時期正是古印度大乘開始勃興的時期,而儒家的「兼濟天下」思想,更是大乘佛教盛行的肥沃土壤。有個佛教故事,過去有個大和尚,他和一個小徒弟一起走在郊外,一開始小徒弟走在大和尚後面,走著走著,突然,大和尚讓小徒弟走在自己前面,兩人繼續走,不一會,大和尚又命小徒弟走在後面,小和尚不解的問師傅:「師傅,您一會讓我在前面,一會讓我在後面,這是為啥呢?」

小和尚不知道,他師傅已經徵得了「他心通」的能力(就是知道別人心中的想法),大和尚對徒弟解釋道:「一開始你心想:好好念佛,將來解脫了就好了,這個心量太小,所以我讓你走在後,後來你心中想將來有了道行要幫助很多人解脫,我讚歎你的發心,於是我不敢走在你前面,就讓你走在前頭,可不多時,你心中又想,世上這麼多人哪能幫的完呀,還是自己趕快解脫比較保險。我看你不再有菩薩心,於是就又讓你走在我的後面了。」

   這就是中國人的大乘思維。

中國人有著高尚的情操和高超的智慧,這兩者兼容正是佛教「悲智雙運」的最好發展群體,所以,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是幸運的。如今的普陀山,有一座「不肯去觀音院」,據說唐咸通年間,有為名叫慧鍔的日本和尚來到中國,他學成佛法後要將觀音大士的法像帶回家鄉日本,但是,途徑普陀山,突然狂風大作,行浪滔天,一連數日,慧鍔心領神會,他對天問道:「觀音大士,您如果不想去日本,我可以在此建寺院供養您」,他話音剛落,立刻風平浪靜,晴空萬里。於是,就有了「不肯去」的美麗傳說。

   我們以應該慶幸自己今生能生在中國得以聽聞佛法。

   中國如此,但古印度卻不一樣,古印度人畢竟已經先入為主,他們最先接受的教義是小乘教義。於是,在漫長的歲月中,大乘論師與小乘僧人之間激烈、殘酷而精彩的論戰此起彼伏。大乘學說其實有很大部分是來源於小乘,在公元一世紀之前的一段時間,小乘佛教中出了許多有大乘思辨的高僧,他們著書立說,將佛教的發展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峰。而在公元一世紀出世的龍樹菩薩更是將大乘佛教徹底確立,從而形成了如今在東亞盛行的大乘佛法。我們與大乘佛教有著很深的淵源。

   龍樹菩薩的應世佛陀授記在《楞伽經》,大乘佛教在東亞的盛行佛陀也在《大般若經》中有開示。

   那麼大乘佛教的到底是如何興起的?龍樹菩薩有事何許人也?

   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七節 中觀瑜伽     說起來古印度大乘佛教的興起,與小乘佛教的發展密不可分,正是小乘佛教理論的逐漸完備和縝密,使得大乘佛教有了發展的契機,另外,以婆羅門為首的外道一直在抵制和壓制佛教,也使得佛教更加迫切的需要改革和創新。

   小乘論師中,後期的馬鳴、世友等論師已經有了明顯的大乘思辨,比如世友尊者曾在玄奘法師的《大唐西域記》中出現,說是:「我顧無學,其猶涕唾,志求佛果,不驅小徑」,這就是典型的大乘精神。

   正是這些論師的貢獻,才有了後來龍樹菩薩將大乘佛教發揚光大。牛頓說他的偉大是因為他站在巨人肩膀上,佛教也是如此。

  龍樹菩薩出生在古印度南部的毗達婆國,他的具體生卒年已經不詳,一般認為他是公元150至公元250年之間的人物。(具體事迹參閱《佛陀,在你身邊》外傳之《從超級古惑仔到一代宗師》)

   龍樹菩薩繼承和發揚了早期的大乘典籍,加以整理,並形成了他的「般若中觀」思想。   他提出「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的中道觀,並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這種「性空緣起」的學說,奠定了古印度中期大乘佛教的基調,是佛教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他的學說直接促成了後期大乘佛教的蓬勃發展。

   我國的禪、凈、天台、華嚴、三論、法相、律、密大乘八宗尊奉龍樹菩薩為共同祖師,號稱「八宗共祖」。

   對大乘學說影響至為深遠的《般若經》是最早出現的大乘經典之一,這部佛經我國譯者頗多,最著名的有鳩摩羅什和玄奘的譯本,一般認為,玄奘所譯最忠於原著,最貼近原著。以《般若經》為代表的「般若」思想,令佛教顯得與眾不同而熠熠生輝。

我們在之前有一章專談般若,那裡所說的般若,正是起源於此時。您如果想要徹底全面的了解般若為何物,我建議您可以參閱六百卷玄奘所譯《大般若經》,而如果您沒有條件做到,也可以專心參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相信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因為這部《心經》是對般若的高度概括,是濃縮精華。

   為什麼要精研「般若」?因為它是把我們領到「彼岸」的不二法門。

   大乘佛教在般若思想的帶動下,衍生出一系列法門和學說,鑄就了不朽的傳奇。

   在古印度大乘佛教形成初期,最具影響力的學說就是龍樹師徒所創的「中觀學說」。

   在龍樹菩薩和提婆尊者之後,佛護、清辨、月稱等論師更是將中觀一脈發揚光大,流傳異域。古印度中觀一派形成併流行於公元一世紀之後。

   直到公元四世紀,唯識學說的興起,形成了與「中觀學說」分庭抗禮的「瑜伽行派」。

  古人有言:「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可以說,「中觀」和「瑜伽」是大乘佛教的兩大基流,一切學說和宗派莫不起源此兩種流派。

   如果說中觀是破一切執著的「空宗」,那麼瑜伽就是深入研究萬物,以此來剖析人心與萬物之間的關係的「有宗」。

「空」「有」二宗的爭論早在小乘佛教時期就有著激烈的爭論,到了公元四五世紀,大乘佛教也因為空有的關係而產生了分歧,所以,在公元四世紀前後,以無著和世親為帶表的大乘論師,獨樹一幟的提出「非有非空、真空妙有」的理論,破斥「一切皆空」的偏空思想。他們以《解深密經》為根本依據,以《瑜伽師地論》為根本論典,造論立說,終於在中觀之後,形成了對佛教影響同樣至為深遠的瑜伽,又稱「唯識」。

   在之後的數百年間,大乘佛教除了和古印度的各種外道、小乘佛教爭奪陣地以外,大乘佛教內部「中觀」和「瑜伽」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

我們的公元四世紀鳩摩羅什大師所創的「三論宗」是中觀一系,公元七世紀玄奘大師所創的「法相宗」是唯識一系,可見古印度佛教的發展與中國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比如有流言說玄奘回國取得很高的地位和皇室的支持後,曾迫害過一位梵僧,最後那名僧人不明不白的在南方死去,為此,一生聖潔的千古高僧玄奘為我們留下一個很大的不解之謎,如果傳言是真的,玄奘為什麼要這樣對待一位僧人?我不敢妄自揣測一代先賢,我只能這樣說,假設那個傳言是真的,答案恐怕也不難搞懂。記載表明,那名梵僧是中觀一系的僧人,而玄奘在印度留學十餘年,耳濡目染,中觀和瑜伽的爭鬥也許延伸到了中國。

同時我們要明白,佛教所說「空」「有」其實並不矛盾,中觀的「空」並不排斥「有」,唯識的「有」其內涵就是「空」,這一點是大多數高級的中觀和瑜伽論師都明白的,身為瑜伽行派嫡傳的玄奘就曾學習過中觀,並造過中觀大論,可惜沒有流傳下來,這說明中觀和瑜伽從本質並不矛盾。

   您可能會問,既然不矛盾,又都是姓「釋」的,為什麼還要爭論,有時候甚至是你死我活?我想這個問題用金庸老先生的「劍氣二宗之爭」來理解是在合適不過了,都是同門同種,也都明白互相不可分割,但是爭鬥卻偏偏難以停止。

   中觀和瑜伽的爭論在公元八世紀後,被另一個佛教的大流派所掩蓋,這個大流派是什麼?對它的疑義又是為什麼?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推薦閱讀:

第十六章 唯有信徒得以成聖
塑化劑風波再起 五糧液等酒企稱對產品有信心
沒有在乎,愛會無聊;沒有信任,愛會不牢
劉亞偉 | 有信仰的自由
八字土多人有信,火要過剩怒無疆

TAG:有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