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國史上的那些門神們

門神,是護門之神或守門之神,民間視之為驅邪魔、衛家宅、保平安、祈福祿的保護神,是最受咱老百姓歡迎的神祗之一。

據考證,「門神」一詞最早見於漢代文獻。

成書於西漢的《禮記·喪服大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大夫之喪,將大斂,既鋪紟衾衣,君至,主人迎先入門右,巫止於門外,君釋菜」。對於這樣一句話,東漢末年的經學大師鄭玄作了一個解釋:「釋菜,禮門神也。禮門神者,禮:君非問疾弔喪,不入臣之家也。」

好吧,我再來解釋鄭玄的解釋和《禮記》的這句話:大夫在家中去世,國君可去其家中參加大夫的葬禮。因為國君此前從未去過大夫的家,所以大夫家的門神不認識國君。這樣,國君就要在大夫家門前上供菜品,以示對門神的禮敬,從而讓門神對自己放行。

「門神」,就來源於此。

從那以後,特別是明清以來,絕大部分中國人過年,是一定要貼門神的。

門神在老百姓心目中有多重要?《白毛女》中喜兒唱得好:「門神門神騎紅馬,貼在門上守住家;門神門神扛大刀,大鬼小鬼進不來」。

門神一般是一對兒一對兒出現的。雖然都是門神,但叫法有點不一樣:左邊那位叫「門丞」,右邊那位則叫「戶尉」。

那麼,問題來了:史上都有那些牛人或牛神,當過咱老百姓的門神?

先秦、兩漢:門神只有神荼、鬱壘兩位

神荼、鬱壘,是第一對門神。

他們是不曾真實存在過的人,卻是存在於古代文獻中的神。

神荼、鬱壘,最早記載於《山海經》:「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凶魅。」

從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知道,首先提議神荼、鬱壘登上門神這一重要崗位的,是大名鼎鼎的黃帝。

另外,東漢應劭《風俗通義》及蔡邕《獨斷》中都明確記載在「臘除夕」、「十二月歲竟」時,「立桃人及畫神荼、鬱壘及虎於門上」。

但是,這二位神仙,我們真的不大熟悉。

事實上,關於這兩位,古人也沒有弄明白他們究竟是誰,或者說他們究竟是什麼東西。

有說神荼原形為虎的,本是吃惡鬼的虎;而鬱壘的原形則是藤條,本是捆綁惡鬼的工具。後來都升華為神。

另一種說法,則比較離奇:神荼和鬱壘起源於避邪的象徵之物。

因為「荼」是一種百蟲不侵的草藥,所以自夏代起,人們就將荼草懸掛於門前用以避邪。到了東漢時期,荼被冠以神字,成為門神神荼。

鬱壘呢,居然是田螺!因為田螺有門戶緊閉的象徵意義,所以商朝時的人們就有將螺獅串成串,掛在門口用以保護家庭安全的風俗。這樣,成就了另一位門神——鬱壘。

還有更離奇的,說這神荼和鬱壘,是源於原始的生殖崇拜,這二位分別是那啥和那啥啥的象徵。我就不細說了,有雅興的自己去百度。

神荼和鬱壘雖然只是神話中的存在,但他們也是有具體的英雄形象的:在河南密縣打虎亭的漢墓中,畫像石刻豐富,墓門正背兩面都刻有鋪首銜環和珍禽異獸等圖樣,這其中就有神荼、鬱壘畫像。

神荼、鬱壘的相貌和衣著是:短袖上衣,系長褲,雙臂相交,手中各按一虎。二神之雙目,一遠矚,一低察,如覓鬼魅之形跡,非常生動傳神。

不得不佩服當時刻劃二位門神那位工匠的想像能力。換今天的我們來想像,應該也不過如此。

據說西漢時還出現過一位門神——成慶。《漢書》卷53《景十三王傳》記載:「其殿門有『成慶』畫,短衣大絝長劍」,據此可見「成慶」的門神形象是穿「短衣、大絝」、佩「長劍」。

為漢書作注的晉朝人晉灼認為,成慶就是荊軻,「衛人謂之慶卿,燕人謂之荊軻」;到了唐朝,顏師古又認為:「成慶,古之勇士也,事見《淮南子》,非荊軻也。」

我個人認為,無論「成慶」是否為荊軻,這位勇士應該沒有進入過門神序列。原因有二:一是門神應成對出現,此處「成慶」只有一個;二是後世未聞「成慶」門神再有傳承的記載。

所以,西漢這位廣川惠王宮殿門上的「成慶」畫,應屬於該王爺的個人愛好,不像是普遍的門神信仰。

所以,當時只有神荼和鬱壘他們哥倆,是唯一的一對門神。也就是說,當時被先秦、兩漢時的人們請上門神這個重要崗位的,只有這哥倆。

神荼和鬱壘,是當時的壟斷性、稀缺性門神。

這哥倆對於門神崗位的壟斷,一直持續到隋唐時期。

隋唐:門神好歹多了幾個

有證據表明,隋朝時,門神仍然是神荼和鬱壘。

《錄異志》記載:「侯白,隋人,性輕多戲言,嘗唾壁誤中神荼像,人因責之。」這位叫侯白的隋人,竟然在沒有注意的情況下,將一口唾沫吐到了門神神荼的神像之上,所以大家才因此而責怪他。

從這個記載我們可以知道,隋朝門神仍是以神荼、鬱壘為主。

到了唐朝,門神隊列里,除了神荼、鬱壘繼續好使以外,還多出了幾位。

多出的幾位,主要是天王、力士、葯叉。這是因為唐朝佛教盛行的緣故。

近年出土過唐朝的門神形象,是這樣式的:二位都是頭戴金盔,身披鎧甲,其中一位絡腮鬍須,另一位則凈面無須。左邊那位持降魔杵,右邊那位手握長劍。

還有,在盛唐時期,我們至今仍耳熟能詳的「鍾馗」,開始當門神了。

這個說法來自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開元天寶間,明皇染疾,寒熱累月。一夕,忽夢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竊貴妃香囊及明皇玉笛,繞殿而走。大鬼袒裸雙臂追趕。捉住小鬼,割出眼睛吃了。明皇問是何人?大鬼說,臣乃鍾南山進士鍾馗,因不第觸階死,願為陛下盡誅人間鬼魅。明皇驚寤,汗出頓廖。命吳道子因圖其形,詔令天下,歲首懸掛,以避凶迎祥。」

按照沈括的說法,史上第一個「鍾馗」的門神形象,竟然是出自著名畫家吳道子之手。

事實上,「鍾馗」出現的時間,早於唐朝,大約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而且,別看上述文字中的「鍾馗」,說自己是進士出身,其實他十有八九不是真實存在過的人。

目前公認的說法是,「鍾馗」是從古代「終葵」諧音演化而來的。「終葵」又是什麼東東?「終葵」,是上古時期專門用來打鬼的一種法器神物,具有驅除邪鬼的作用。這種法器神物其實也不神秘,我們直接將其理解為民間常見的棒槌即可。

打鬼的棒槌,被上升為神靈,於是有了「鍾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時期,更是在皇帝的要求下,成為了門神。

必須要指出的是,上述的神荼、鬱壘、鍾馗等門神,直到唐朝晚期雕版印刷術被發明並廣泛應用以前,都只是帝王將相家裡的東東,還沒有進入尋常百姓家。

因為沒有印刷術的低成本複製的話,每一幅門神畫像就都必須由人工手繪。這既需要工匠們成熟的手藝,也需要他們大量的時間。這樣高昂的人力成本,豈是普通老百姓家裡支付得起的?

我們還可以看到,到現在為止,所有的門神,仍然只是神話中的存在,還沒有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人,上升為門神。

有人可能會提出,著名的門神秦叔寶、尉遲恭不是唐朝的嗎?為什麼不提他們?

是的,這二位是唐朝的人,但他們不是唐朝的神。他們要成為神,還有a

long way to go,還至少需要等到明朝才行。

其實,就二人在唐朝的真實戰績而言,實在是拎不上筷子,比不上唐朝第一戰神李世民、第二戰神李靖、第三戰神李世勣所立下的赫赫戰功,也就是個一勇之夫的底子。

可為什麼這二位在民間辣摸有名,甚至比皇帝還有名呢?

這就體現出宣傳的力量了。拜大量的民間小說、戲劇、評書所賜,老百姓口耳相傳,硬是把這二位宣傳得像神一樣。於是,到了明朝,就真成神了。

宋元:門神還是神荼、鬱壘、鍾馗唱主角

宋元時期的門神,還是神荼和鬱壘、鍾馗,在唱主角。

北宋著名宰相晏殊的《元日》詩中「鬱壘神荼衛紫關」,指的就是這兩位歷史悠久的門神。

但是,此時的神荼和鬱壘,形象已被人為地大大改變了,不再是張牙舞爪捉鬼的兇惡模樣了,而是戴上了虎頭盔,更像是兩位頂盔貫甲的將軍。據宋代袁綱的《楓窗小牘》描述:「靖康以前,汴中家戶門神多番樣,戴虎頭盔;而王公之門至以渾金飾之。」

到了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的「歲晚節物」中記載,「都下自十月以來,朝天門外競售錦裝新曆、諸般大小門神、桃符、鍾馗」。可見當時的門神,己經有「諸般大小」等不同尺幅。這就是印刷的門神了。

明清:門神終於迎來隊伍「擴編期」

明朝以前的門神,全是神仙。到了明朝,終於有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人,進入了門神序列。

這二位就是大家期盼已久,現在終於要說到的秦叔寶和尉遲恭了。

明刊本《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如此記載這二位列入門神的原因:

「門神乃是唐朝秦叔寶、胡敬德(尉遲恭)二將軍也。按:傳唐太宗不豫,寢門外拋磚弄瓦,鬼魅呼號,三十六宮、七十二院夜無寧靜。太宗懼之,以告群臣。秦叔寶出班奏曰:『臣平生殺人如剖瓜,積屍如聚蟻,何懼魍魎乎!願同胡恭戎裝立門以伺。』太宗可其奏,夜果無警,太宗嘉之,謂二人守夜無眠。太宗命畫工圖二人之形象全裝,手執玉斧,腰帶鞭鐧弓箭,怒發一如平時,懸於宮掖之左右門,邪祟以息。後世沿襲,遂永為門神。」

也就是說,唐太宗李世民半夜失眠,並且夜夢惡鬼。秦叔寶知道後,主動要求和尉遲恭一起,頂盔貫甲地站在李世民的寢宮之外,為他站崗驅鬼,保證了領導的睡眠。李世民考慮,自己不能天天讓兩員大將不睡覺來保證自己的睡覺啊?於是就命令畫工把這二人的樣子畫下來,貼在門上,從此他就天天睡得著覺了。

問題在於,夢中嚇李世民的這些惡鬼也太好糊弄了,未必以他們的本事竟然看不出來門上那二位是假貨?反正,從此以後,秦叔寶、尉遲恭二位,榮登門神序列了。

說這麼熱鬧,只是可惜,這個故事是假的。

至少,在有關李世民、秦叔寶、尉遲恭三位的史料中,沒有看到上述記載。只是到了明朝這本不能稱為史料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才有記載。但這並不妨礙秦叔寶、尉遲恭進入門神序列。

唐朝正史記載秦叔寶、尉遲恭這二位,只有幾百個字,這很符合他們二人真實的歷史地位。

只是沒有想到,這二位到了元朝、明朝、清朝竟然會越來越吃香:

元朝雜劇寫這二位的有:關漢卿的《尉遲恭單鞭奪槊》《恭降唐》,尚仲賢《尉遲恭三奪槊》,楊梓《功臣宴恭不伏老》,屈恭之《恭撲馬》,無名氏《小尉遲將對將認父歸朝》《智擒秦叔寶》等。

明清小說寫這二位的有:明朝的《大唐秦王詞話》《隋史遺文》,清朝的《說唐全傳》。

特別是清朝的《說唐全傳》,人為地塑造甚至虛構了一大批唐朝的英雄們:秦叔寶、尉遲恭、羅成、程咬金、李元霸、裴元慶、伍雲召等等。而這些人,後來都或早或晚地進入了門神序列。

所以,從明清直到民國,是一個門神隊伍的「擴編期」。凡是正史野史、戲劇小說中出現過的忠臣良將、英雄好漢,甚至惡人,都可以成為門神。

惡人也可以?是的,比如趙公明,這可是一個幫助商紂王的壞神仙吶。「助紂為虐」這個詞放在趙公明身上,簡直太貼切了,他助的正是「紂」啊。可是,這仍然不妨礙他成為老百姓的門神。

既然壞神仙都可以成為門神,那好神仙好人就更沒有問題了。比如:姜子牙、燃燈道人,孫臏、龐涓,蕭何、韓信,裴元慶、李元霸,關羽、張飛,溫嶠、岳飛,薛仁貴、楊延昭等等。

而且,我們還有女門神,穆桂英、秦良玉。

門神,是中國人的春節記憶,甚至可以說是中國人的精神信仰,之一。

只是可惜,如今由於種種原因,門神正在慢慢退出中國老百姓的生活,退出我們的春節記憶。再過十年,新一代的年輕人恐怕只能從老照片中去尋找門神了。

門神,正在逝去。

這樣,真的好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星門神干 混沌破缺——彧泉
從館藏門神木雕造像談門神的演變
中國傳統風俗——門神 - 大龍的日誌 - 網易博客
桃符·門神·春聯·年畫

TAG:門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