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 生活出狀況時,怎麼修行?

實證諸法本性無繆誤

依觀照見大圓鏡妙智

眾生憶念賜喜慶吉祥

日佩多傑足下誠祈請

清涼境域正法之傳規

再次重披弘揚之鎧甲

為成如此心願而降生

鄔金欽列多傑誠祈請

生命與死亡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生活出狀況時,怎麼修行?

這次的課程,並未依據傳統開講某部經典或論典,這次我主要想談一談如何在生活中修持,並且如何將修行運用於日常生活當中,尤其當我們生活中出現狀況的時候,應當如何去面對的方法。

不依據某部經典,其實難度比較高,然而在國外上課時受制於時間有限,也無法完整教授某部經典,因此多會準備一個主題來教授。總之,我這次會盡力分享此主題的內容。

傳統講經說法時,很重視講法的依據,例如某部經典或口訣。因為這些經典、口訣,都是過去傳承祖師們的修持結晶,有所依據而做開示,講者就不會自己造做和臆想,並且也能避免內容有所偏誤的過失。因此,依據經典或口訣來授課,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觀自在

學習面對死亡、覺知死亡,才能「善終」

今天下午主題是「生命與死亡」,也就是說,我們該帶著何種觀念來面對生死?首先,「生死」應該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事情,它完全不是一種隱蔽、神秘之事,像是每天我們看的報紙、新聞,都在傳播著很多生死情況,但即使我們看到眾多報章雜誌,仍會自然地覺得「這是別人的事情」,例如「死亡」時,當我們看到災難、謀殺新聞等,都覺得那是「別人家」的事,不覺得和自己很有關係,忘了自己也是有生有死。

談到「生死」時,我們要反求諸己,例如看到別人面臨痛苦、死亡和災難時,雖然我們身體上感受不到別人的痛苦,但在心理上要能感同身受。在佛教,尤其是藏傳佛教當中,有一個重要的練習:就是你要嘗試去練習感同身受,試著在心上去體會其他生命的痛苦,透過這種觀修,可以幫助我們增長悲憫心和關懷心。

另一角度來說,談到「生死」時,要知道,我們既已出生,就無可避免會死亡。因此若我們總是逃避死亡,想盡辦法和死亡對抗的話,這絕非聰明之舉。我們應該從現在起,就去練習熟悉死亡,以此來減低我們對「死亡」的恐懼與擔憂。

有時想想,以人來說,我們常說,「你要吃得了苦」,以佛教名詞而言,「安受苦忍」是一種對「苦」的安忍修持。

但現代人越來越不能吃苦,不能安受苦、不能忍辱,因為大家現在嚮往的是舒適方便的生活,最好一點痛苦都沒有,因此稍微受點苦,心中就難以適應,比起過去修行人來說,現代人更容易感到不安和恐懼,稍微一點苦,就難以承受。

也有人問說,佛教教義總是不離痛苦,是否算是一種「痛苦的宗教」,尤其是講到「思維輪迴痛苦」時,例如我們在「讖摩比丘尼辯經法會」時,教授到岡波巴大師的《解脫莊嚴寶論》,光是輪迴痛苦就講了好多天,其實若以傳統而言,要廣說輪迴之苦的話,幾個月也講不完。總之佛教的確很重視講苦,有人會覺得「怎麼都在講痛苦,學佛不是為了喜悅嗎?怎麼反而更強調『苦』?」無論如何,學習接受和面對痛苦是很重要的。

很多現代人一生病就努力對抗病魔,可說是嚐盡各種方式、永不放棄。同樣地也是永不服老,很容易相信各種抗老的療法,百般努力,就是不願意變老。面對死亡亦復如此,總之,現代人們用盡了各種方式想要抗拒老、病、死。


噶瑪巴千諾

願你能成為 /你所在之處的 / 那道光明

|中國噶舉中心|

讓我們共同搭建一個沒有邊界的精神樂園

Let us work together to build a spiritual paradise without borders.

弟子,要堅定,堅強,上師一直在看護和注視你,你感覺到力量了嗎?

Disciples, to strengthen, strong, Guru has been nursing and watching you,

yet you feel the power?


推薦閱讀:

戰場上的一念之間——評長耳定光仙
(92)修行就在六根門頭上修(凈空老和尚開示)
見修行修持及始終完善教言-聖者心中之寶?略釋篇
釋隴道的修行體會
內心的寧靜,是最有力量的修行-今日頭條

TAG:生活 | 修行 | 怎麼 | 大寶法王 | 大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