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跟拍,顛覆「教育常識」,這部紀錄片讓中產父母陷入沉思

「這世上沒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適合孩子的教育。」

文 | 伊 姐( 周桂伊) 葉子姚最近在看央視一部紀錄片《零零後》,總共五集,豆瓣評分8.4。

攝製組花十年時間跟拍北京郊區一個叫做「芭學園」幼兒園裡10多個孩子。從兩三歲入園,到念小學、初中,直到十三四歲進入青春期。

作為中國唯一長時間記錄孩子成長的紀錄片,而且是現代片,與現實貼合得如此切近。鏡頭聚焦零零後的成長秘密,包括當下關於二胎、應試教育、出國留學以及青春期叛逆的熱議話題。10年光陰,孩子們不論從外貌還是心智都發生很大變化,而這些改變,幾乎顛覆了我們對教育的一些常識認知。教育這事,「知道」,就可以「做到」嗎?錫坤兩歲入園,兒時就是大家公認的「熊孩子」。

他會把幼兒園的玩具和小朋友的鞋子統統扔進垃圾桶;會把架子上所有玩具、書籍扔到地上,所到之處一片狼籍。按照現代教育理念,大家對這樣的做法都是寬容,甚至覺得可愛。幼兒園大李老師也說:「這是孩子在對空間和自身能力的探索。」所以沒有勒令禁止,還特意在課後專門把空間留給錫坤,讓他一次「玩」個夠,徹底釋放天性。錫坤延續了這種「探索」精神,會在家中廚房翻箱倒櫃,把挂面扔進盆里點火,燒著之後再自己用水澆滅。但這一切,在當代教育體系里,都被認為是個性、真實甚至是有想法,對吧。順其自然的,錫坤媽媽也認為,這種時候只要父母不暴跳如雷,給予包容,孩子就會順利度過這一時期。

媽媽的包容確實保護了錫坤的部分天性。他喜歡做手工,搞研究,自己設計小發明創造,還準備作為科技特長申請好一點的中學。

然而,這個時候,媽媽的「順其自然」理論,反悔了——「我擔心做研究雖好,但科學家太苦,與人交往的樂趣就少了。」看錫坤對變魔術感興趣,支持他學習、表演。可同時,又擔心覺得當魔術師不足以支撐他未來生存。所以,我們對孩子的寬容,很多時候,只停留在小的時候,真的到了現實階段,甚至還沒到生存考驗,就綳不住了。

媽媽為了更好陪伴兒子辭職在家,為了生計,爸爸的工作因為距離只能與母子分居。父愛的缺席,母愛的越位,讓錫坤對媽媽特別依賴,小小年紀,表情卻時常茫然無助。

看錫坤越來越不愛說話,總喜歡一個人呆著,媽媽給他報名夏令營、語言培訓班,期待有所轉變。但兒子參加夏令營,她手機「遠程遙控」,連第二天穿什麼顏色衣服,都明確告訴錫坤。她逼著錫坤在結業典禮上表演魔術,因為她覺得兒子表演精彩,甚至在錫坤冷場的時候,跑去鼓勵必須演出來,可是錫坤內心並不情願。

她打著傘背著包陪兒子參加特長生的選拔考試,在車上一直念叨著沒有關係沒有關係,試圖給孩子打氣,解釋為什麼要去參加考試,可是錫坤只是默默閉上眼睛,倚著車門。睜開眼睛的時候,錫坤在車窗上用英文寫下「不想去考試」。媽媽問寫的什麼? 他說沒什麼。

錫坤媽媽說,她知道做父母60分就夠了,再多就會出問題。但自己還是忍不住做了太多。

當不善言辭、時常迷茫的錫坤說長大以後一定好好報答媽媽的時候,媽媽很感動。可是作為旁觀者,竟有些難過。

有了二胎,一定讓孩子更懂陪伴?萌萌小時候是小鳥依人型又特別愛笑的姑娘。

曾寫下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跟爸爸媽媽一起逛街、散步。

可是從十歲左右開始,意識到自己不再願意與父母說話,更喜歡獨處,因為覺得父母無聊。

她寧願一個人躲在屋子裡聽歌,和朋友們跳舞,享受片刻最輕鬆的時光。

爸爸陪她買眼鏡的時候,她說「你不懂我的觸。」(新新人類的語言)萌萌爸媽確實越來越不理解萌萌的改變。回想兒時點滴,媽媽忍不住落淚,怎麼就變成這個樣子。

萌萌卻不明白父母為什麼會難過,「可能覺得我長太快了吧。」

對學業的要求,是親子關係的分水嶺。父母報名很多補習班,卻都不是萌萌自願的。他們也明白,保護孩子天性和對付應試教育之間就像走鋼絲,他們無從選擇。

在嚴厲專斷的父親和溫柔和善的母親中間,萌萌是茫然不知所措的。父母對待孩子的意見和態度不統一,會給孩子造成更大困擾。萌萌有一次把作業本落在學校,爸爸生氣取消她的課外活動。

媽媽不同意,覺得前一天萌萌做作業已經很辛苦了。萌萌哭著說,為什麼什麼事情都要聽你的!

父母與萌萌的另一大嫌隙,出現在妹妹柚子的出生。兩個孩子十多歲的年齡差。因為沒有徵求萌萌意見,也沒有做好足夠的前期溝通,萌萌對妹妹的出現沒有任何準備,只有抵觸和漠然。

爸媽不解,試圖用幾組家庭共同的親子旅行緩和關係。可是畫風再不是往日旅行的甜蜜嬉笑,萌萌寧可選擇一個人留在房間。連同行友人都對萌萌媽說,萌萌爸走哪都抱著柚子,你就跟著,感覺你們三個才是一家人,人家萌萌像是外人一樣。

為了讓萌萌多陪伴妹妹,父母用買耳機這種物質獎勵的方式去鼓勵,結果身在曹營心在漢的萌萌根本不買賬,面對拿著手機在一旁興奮拍照的爸爸,萌萌表現得非常無奈。她說:面對這種父母,我能說什麼呢?

很多時候,父母用著「我認為這是對的」方式,去愛著我們的孩子。我們為孩子做了很多,卻不能承認,這些不是孩子需要,是我們太需要孩子。包括生二胎,是為了「給你陪伴」,而其中被隱形的「偏愛」和「忽視」,其實是隱形炸彈。生為父母,要承認自己的需要甚至軟弱,也許才是一件艱難的事。

真的可以接受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嗎?紀錄片導演張道同說,假如這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那麼尊重每個孩子個性,是教育的起點。

一一是個特別的姑娘。 兩歲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愛一個人玩,享受獨處。

被問到為什麼不交朋友,小小年紀,竟能說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慶幸這樣的個性得到老師和父母的尊重。老師說,看她一個人坐在那裡,那麼高貴,享受。

父母會創造條件帶一一多與小朋友接觸,但發現她有抵觸,就不強迫。一一媽媽說,她是個自推型的孩子。小學時候迷迷糊糊,對成績無所謂,但上初中以後,目標特別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達到什麼程度,會自己要求自己。所以整體是讓父母放心的。一一說,她蠻佩服小時候自己的特立獨行,如今就不可能一個人沒有朋友地生存在都有朋友的環境里。

尊重孩子的性格,不給孩子隨意貼「不合群」之類的標籤,不強加父母的個人意志,給孩子時間,按照她的軌跡慢慢成長,才能形成獨立的人格,保留獨特的個性。並不是每個父母,都扛得住「外界」和「標準」的壓力。長大後一一感慨地說出:要求外向,對內向孩子來講是不公平的,不能要求每個孩子都變得外向。

劉嘉陽和梁昊天是性格迥然不同的一對好朋友。

幼兒園時期就表現出不同,梁昊天不大愛說話,劉嘉陽卻得到全班同學喜歡。連小朋友都說,只要是人,都管不了劉嘉陽。

上學之後,兩個人選擇了不同道路。劉嘉陽選擇出國念書,吳昊天選擇體制內應試教育。梁昊天每天輾轉各個補習班的時候,劉嘉陽在自由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劉嘉陽媽媽非常支持孩子的選擇:他是一個有主見的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人生就是經歷,他自己選擇,然後自己承擔後果,為什麼要焦慮呢?

劉嘉陽原本準備去美國留學,之後又改變主意去日本,媽媽也沒有阻攔。「只要知道自己需要做什麼,自己去做就好了。」

對孩子的信任和尊重,讓劉嘉陽很有主見,對自己也有正確的認知。對人生選擇不盲從,很理智。

梁昊天認為自己適合體制內教育,儘管「嚴父」的某些教育方式也曾令他抓狂。

念書做作業,父親總在一旁盯著指導。

做不對,就忍不住發脾氣。讓昊天也忍不住喊「閉嘴」。長大以後,昊天談及爸爸對自己的態度,還心有餘悸「他一衝我發脾氣,我就覺得世界瞬間灰暗了,一點話語權都沒有。」

媽媽承認,昊天成長過程都是夫妻二人商量的結果。

爸爸也懊悔自己不該情緒失控,對孩子影響還是蠻大的。

成長是一條單行道,沒有回頭路。情緒可控的父母,是孩子的福氣。有格局和能力的父母,是孩子的運氣。

10年時間,令人唏噓不已的,是曾經從同一個幼兒園走出來的孩子們截然不同的成長軌跡。有人質疑《零零後》選取的對象是小範圍的中產階級家庭,但我們其實可以從裡面看到一個時代的變化。但還記得英國BBC令人震驚的《UP》系列紀錄片嗎?從1964年開始,每隔7年,拍攝7天,到2013年拍攝結束,真實記錄14個孩子50年不一樣的人生。

片子播出後,被質疑聚焦點在階層固化,階層流動的艱難,精英的孩子長大後仍然是精英,貧民的孩子很難掙脫輪迴。我們無法否認,家庭環境和教育對一個人成長過程的影響,是有目共睹的。但看到這個片子,看到自己身邊的孩子,經過短短十年的時間,發生那麼大的變化,甚至父母本身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不斷調整。沒有任何事,是絕對的。每個問題,都可以有兩個相反的答案。有沒有什麼絕對正確的教育理論?答案:沒有。有沒有什麼做法和心態,可以保證自己的孩子就過上我們期待的人生?答案:沒有。我非常喜歡的小說,日本作家林真理子的《平民之宴》,講述了中產階級的媽媽花了一生,一絲不苟按照教育學家在電視上的說法,對孩子鼓勵、寬容、等待。而長大後,進了貴族學校的女兒愛慕虛榮,對「女人靠實力改變命運」嗤之以鼻,付出一切只求嫁豪門;兒子對「人生要進取」意興闌珊,離家出走,只想打工度日。她跟丈夫哭訴:我究竟做錯了什麼?丈夫摸著她的頭髮說:你什麼都沒做錯,只是不肯承認,對於孩子,我們始終是只人生的過路人。這句話對我影響是深遠的,當我再看到這個紀錄片的時候,我就會保持某種平和——因為,十年,也不是全部,成長是場巨大的馬拉松,孩子和父母要面臨的挑戰,還有漫長而真實、起伏又未知的一生。如果問我,做父母最重要是什麼,我思考的答案,也許聽起來空泛到讓人泄氣:唯有接納和愛。不管孩子成為怎樣的人,不管他的人生會經歷什麼,你都一如既往留給他保全自我的餘地,不需要就不干涉;以及無論他對整個世界來說,多麼平凡甚至格格不入——對你來說,他永遠都是你的最愛;看到他,都有「只若初見」的溫柔。我覺得,父母的義務,就盡到了。


推薦閱讀:

深度 | 看不見的教育,看得見的焦慮
蒙氏教育在中國存在的兩大問題,它解決了……
怎樣提高你的聽力水平?
十五年後,我還欠當年的同桌一聲對不起
也談育人|討論思考流程,比完成這件事更有意思

TAG:教育 | 父母 | 紀錄片 | 常識 | 10年 | 顛覆 | 跟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