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博物館——明朝瓷器藏品賞析(三)
青花仙人圖筒式爐
明
陳設品
高19厘米 口徑26.5厘米 足徑21.5厘米
器呈筒形,直口,深腹,平底,下置三獸足。器青花裝飾,口沿繪花瓣紋,頸部錦地開光內繪折枝花卉紋,腹部繪水波紋為地,飾三開光,內繪仙人騎瑞獸圖。
嘉靖皇帝崇道迷仙,萬曆時期,宗教祭祀活動仍然十分活躍,作為祭器中必備的香爐,造型多樣,有缽形、筒形、瓜棱形、扁圓形、鼓形、長方形、方形等,品種豐富,有青花、五彩、三彩、哥釉、醬釉、藍釉等品種。青花裝飾有八仙、高士、龍鳳、花鳥、魚藻等紋飾。筒式爐仿自漢代酒樽式樣,宋代定窯、哥窯、龍泉窯都有燒制,明代也較為流行。此爐莊重典雅,製作精工,青花呈色濃艷明麗,人物描繪生動傳神。
青花龍鳳紋罐
明
陳設品
高9.9厘米 口徑6.2厘米 足徑8.2厘米
罐斂口,球形腹,束脛,圈足外撇。青花紋飾,主體繪龍鳳紋,輔以雲鶴紋,足牆飾雲紋。外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明萬曆年制」六字兩行楷書款。
此器為萬曆官窯製品,造型別緻,青花色澤明艷,紋飾精美。
青花穿花龍紋帶蓋梅瓶
明
陳設品
高72.5厘米 口徑10厘米 足徑20.5厘米
瓶撇口,短頸,豐肩,長圓腹,圈足。寶珠鈕蓋。通體青花紋飾,器身繪穿花龍紋,上下輔以變體蓮瓣紋,肩部青花橫書「大明萬曆年制」六字楷書款。蓋繪穿花龍紋和蓮瓣紋。
考古資料表明,明代皇室貴族墓常隨葬梅瓶,1957年南京明正統八年駙馬都尉宋琥和安成公主合葬墓出土明洪武釉里紅松竹梅紋梅瓶。1950年南京明永樂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的養子、黔寧王沐英墓出土元代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1972年山東鄒縣明洪武二十二年魯王朱檀墓出土元代青白瓷刻龍紋梅瓶。自1972年以來,廣西桂林靖江王墓群陸續出土大量的明代青花梅瓶。1958年北京萬曆四十八年神宗朱翊鈞墓出土四件萬曆青花龍紋梅瓶,神宗孝靖王皇后墓出土兩件嘉靖青花梅瓶,神宗孝端王皇后墓出土兩件萬曆青花梅瓶。中國封建社會厚葬之風盛行,作為統治階層的皇室和貴族更是將隨葬品的高低和多寡作為身份和地位的標誌。
以上可知,明代梅瓶的使用有嚴格的等級制,作為貴重的禮器隨葬於貴族夫婦合葬的女室中,使原為酒器的梅瓶變成了禮器。梅瓶是萬曆時期的典型器物之一,有青花、白釉、醬釉等品種。青花器常繪纏枝花卉、雲龍、人物紋等。
此器為1958年北京明十三陵的神宗朱翊鈞定陵出土,共有四件,出土時均放在棺槨的四周,器形高大,製作規整,繪製精工,為萬曆官窯重器。萬曆四十八年(1620)七月,明神宗朱翊鈞去世,葬於定陵,神宗在位四十八年,為明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定陵是北京明十三陵惟一被科學挖掘進行研究的陵墓,出土了大批珍貴歷史文物,瓷器有嘉靖青花龍紋缸、萬曆青花梅瓶、素三彩爐等,為明代歷史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材料。
青花雲鶴紋長方盤
明
陳設品
高2.6厘米 口徑12.9×8.8厘米 足徑10×8.6厘米
器呈長方形,撇口,淺壁,平底,圈足。青花裝飾,外壁繪花鳥紋,內口沿繪如意雲頭紋,內底為雲鶴紋,外底青花雙框內書「隆慶年造」四字雙行楷書款。
所繪雲鶴紋承襲嘉靖的道教色彩,生動飄逸。古代傳說鶴為長壽祥瑞仙禽,常隨神仙和道人云游,被稱為「一品鳥」,地位僅次於鳳凰。千年化作蒼,又千年變為黑,稱為玄鶴。以青花繪雲鶴紋,寓有祈盼福壽之意。隆慶時期瓷器款識多書「造」字,而少寫「制」字,較為獨特。隆慶青花盤造型多樣,有梅花、海棠、方形、長方形等形制。
青花蓮池鴛鴦紋碗
明
陳設品
高9.6厘米 口徑20.2厘米 足徑7.4厘米
碗直口,弧壁,深腹,圈足較高。通體青花紋飾,內心繪雲龍紋,外壁繪蓮池鴛鴦圖,足牆繪卷草紋,外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明隆慶年造」六字雙行楷書款,款式結構嚴謹,頓挫有力。蓮池鴛鴦圖描繪的是:夏日的一池清水,盛開的蓮花,微風搖曳飄香,間以蘆葦、慈菇、浮萍,雌雄鴛鴦相隨暢遊,一片吉祥寧靜的氣氛。
以鴛鴦為題材的吉祥圖案最晚在漢代已出現了,形式多樣,鴛鴦在蓮池中顧盼游嬉稱為「鴛鴦戲荷」。瓷器裝飾這一題材可上溯到元代,明清時期較為流行。隆慶一朝,僅有六年,燒造有青花、五彩器,其製作工藝精細,傳世品較為少見,官窯器尤甚。陳瀏《陶雅》評道:「隆慶、順治瓷品絕少。隆慶青色濃艷,畫筆幽靚。」
明代是水墨寫意花鳥畫迅猛發展的時期,崇尚秀雅之氣。邢侗云:「畫以三筆五筆得其神者佳,雖筆筆工整,敷彩濃麗,即得其妙,神亦難至。」此器運用青花塗染的技法,筆觸粗獷豪放,畫意生動,有水墨畫的神韻。
黃地綠彩雲龍紋方斗杯
明
陳設品
高7.5厘米 口徑11.8厘米 足徑5.8厘米
器呈斗形,故稱方斗杯。杯撇口,斜壁,方圈足。器內、外以黃釉為地,紋飾先刻劃後施綠彩,外壁飾雲龍紋,內心篆書「壽」字,內口沿為折枝桃紋和靈芝紋相間排列。外底白釉地青花書「大明嘉靖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嘉靖時期,黃釉綠彩器燒制較多,常見器物有方斗杯、盤、碗、高足碗、圓盒、罐等。
黃釉質地不勻凈,且多含雜質,方斗杯是明代嘉靖時期流行的杯式之一,造型別緻,因成型時將坯泥製成片狀粘接而成,製作工藝較圓器複雜,器形多不規整。明王世懋《窺天外乘》記:「蓋窯器圓者,鏇之立就,倏忽若神;獨方物即至小,亦須手捻而成,最難完整。供御大率十不能一二,余者皆置之無用。」可見其燒造之難。此器除黃地綠彩外,尚有青花、綠地紅彩、紅地綠彩、紅地描金等品種。裝飾紋樣有嬰戲圖、松竹梅、雲鶴、花卉紋等。
紅地黃彩纏枝蓮紋罐
明
陳設品
高13.7厘米 口徑8.4厘米 足徑9.7厘米
罐小口,短頸,豐肩,鼓腹,圈足。外壁紅地繪黃彩紋飾,頸部為回紋和雲紋,肩部為如意雲紋,腹部為纏枝蓮托八寶紋,脛部為壽山福海紋,外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嘉靖時期青花、五彩器製作精緻,彩釉套疊工藝也非常流行,有紅釉黃彩、黃釉紅彩、綠釉紅彩、紅釉綠彩等,雖釉彩單調,但裝飾紋樣豐富,彩釉搭配巧妙和諧,是嘉靖御窯廠獨具匠心之作。紅地黃彩是明代嘉靖創燒的色地彩瓷新品種,俗稱「黃上紅」,是明代彩瓷中的特殊品種。其製作工藝複雜,需三次燒成。先高溫燒成白釉刻花器,上施黃釉,經低溫900℃燒成黃釉器,再在器上塗礬紅彩為地,露出黃色花紋,再經低溫烤制而成。這種彩釉套疊技藝,工藝要求高,燒造難度大。嘉靖時期紅地黃彩瓷有葫蘆瓶、罐、方斗杯和碗等器物。
紅地黃彩雲龍紋罐
明
陳設品
高11.5厘米 口徑7.7厘米 足徑8.2厘米
罐直口,豐肩,鼓腹,圈足。器紅地繪黃彩雲龍紋,輔以江芽海水紋和折枝靈芝紋。外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明嘉靖瓷器由於不能燒制釉里紅,而大量以礬紅彩作裝飾。明代黃一正《事物紺珠》云:「嘉靖窯回青盛作,鮮紅土斷絕,燒法亦不如前,惟可燒礬紅色。」故嘉靖的傳世品以礬紅描繪紋飾或以礬紅彩塗地的瓷器多見,時代特徵鮮明。此器造型飽滿,色彩艷麗多姿,龍紋生動逼真,為嘉靖紅地黃彩瓷的上乘佳作。民國時期多有仿製嘉靖紅地黃彩器,其造型欠規整,胎質粗松,紋飾筆法呆板,外底釉不閃青而泛白。
五彩魚藻紋蓋罐
明
陳設品
通高46厘米 口徑19.8厘米 足徑24.8厘米
罐圓唇,短頸,豐肩,圓腹,腹以下漸收,內圈足。蓋為天蓋地式,寶珠形鈕。通體以青花、棗紅、嬌綠、蜜黃等釉彩繪製的五彩魚藻圖,在荷花、水草、浮萍之間,游魚或翻轉嬉戲,或張嘴覓食,形肖神顯,清澈的池水,茂盛的水草,歡暢的游魚,展現出魚水相融和怡靜的自然風景。器輔以變形覆蓮瓣紋、蕉葉紋、瓔珞紋、八寶紋等,外底青花書「大明嘉靖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五彩是以多種金屬元素為著色劑料繪製的,是明清時期著名的彩瓷品種之一。五彩瓷始燒於明代宣德時期,嘉靖、萬曆時產量大,品種豐富,尤以嘉靖五彩瓷夙負盛名,素有「百件萬曆彩,不及一件嘉靖彩」的美譽。嘉靖五彩大件器物較多,有缸、罐、盤、花盆等。罐又有方形、圓形等式樣。彩繪以色彩絢爛陸離,畫意活潑自然取勝。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云:「《佩文齋書畫譜》載明代嘉靖官窯花彩有五十多種之多,其彩畫之詭奇,繪事之偉麗,幾於不可方物。」此罐1955年於北京東郊出土,形體碩大,構圖飽滿,畫法古拙,色彩明艷,富麗堂皇,為嘉靖五彩瓷中難得的精品。
青花雜寶紋碗
明
陳設品
高20厘米 口徑39.2厘米 足徑18.3厘米
碗直口,弧壁,深腹,圈足。通體青花紋飾,內口沿為纏枝花卉紋,外口沿為變體雲紋,內心、外壁繪以雜寶紋、折枝花卉紋,相間排列,外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嘉靖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大碗為嘉靖時期典型器物之一,有墩式或撇口式,有青花、五彩品種,紋飾有海水龍紋、龍穿花、鳳穿花、八仙人物、松樹壽字等。此碗形制較大,造型端莊,紋飾新穎別緻,胎質潔白細膩,青花色澤紫翠艷麗。
青花三羊開泰紋仰鍾式杯
明
陳設品
高9.8厘米 口徑16.5厘米 足徑5.4厘米
仰鍾式杯,陳瀏《陶雅》中稱:「謂如鍾之倒置几上者也。」杯撇口,弧壁,深腹,矮圈足。器繪青花紋飾,內心為麒麟紋,外壁繪「三羊開泰圖」,三羊神態各異,一羊正面佇立,一羊作行走狀,一羊回首觀望,其間襯以松竹梅、楊柳、芭蕉紋,畫面生機盎然。外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中國古時「羊」與「祥」通,「吉祥」多寫為「吉羊」。《易經》泰卦下為三陽爻,《易記》:「正月為泰卦,三陽生於下。」三羊開泰圖為傳統吉祥裝飾紋樣,取其否極泰來,冬去春來,陰消陽長,萬象更新之意,多用作歲首稱頌之辭。三羊開泰圖始於明代中期,清代較為流行,又有畫九隻羊,為九陽啟泰。
此碗造型規整,青花鮮麗,藍中泛紫,繪製細膩,紋飾祥瑞,布局嚴謹,為嘉靖青花瓷中的珍品。
青花雲龍紋高足杯
明
陳設品
高9.5厘米 口徑11.8厘米 足徑4.3厘米
杯撇口,深腹,高足外撇。通體繪青花紋飾,外壁為雙龍戲珠紋,近足處繪兩層蓮瓣紋,足牆繪雲紋、卷草紋。器心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字體筆力遒勁,陳瀏《陶雅》記:「嘉靖、萬曆款字蒼拙。」
高足杯因器下承以高足似把柄,稱為「把杯」,又因執於手中便於在馬上飲酒,又稱為「馬上杯」。瓷質高足杯始見於隋唐時期,源於同時期的金銀製品,應是受到西亞文化的影響。元、明、清時期成為典型的器物之一,燒造品種多樣。此器為嘉靖官窯仿宣德青花之器,雖刻意模仿,但其繪製技法、紋飾和青花,有嘉靖青花瓷的顯著特徵,與宣器不同。青花發色濃艷泛紫,所繪龍紋形體細弱,也無宣德龍紋體魄雄健,氣宇軒昂之勢。
青花松竹梅紋盤
明
陳設品
高7.1厘米 口徑44.1厘米 足徑24.5厘米
盤撇口,淺弧壁,圈足。通體青花紋飾,盤心繪折枝雞冠花紋,內壁為折枝花卉紋,外壁繪三組月映松竹梅圖。蒼松虯枝豐茂,桀驁不羈,梅樹橫斜疏瘦,梅花灼灼,翠竹竹葉紛披,婆娑多姿,畫面滲透出一股冰清玉潔的氣韻。外口沿下青花橫書「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書款。
松竹梅組合的圖案又稱為「歲寒三友圖」,為世人喜愛的吉祥圖案。「松」為「百木之長」,孔子贊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竹」因虛受益,有君子之道。「梅」冰肌玉骨,梅萼清奇。松竹梅在萬木凋落之時仍自挺拔,迎霜斗雪,喻情節高超,又有吉祥之意。瓷器上飾松竹梅圖,元代青花器常見,明清瓷器上也多以此類題材作裝飾。月映松竹梅圖又稱為「光風霽月圖」,以月朗風清喻人情操高潔清白。紋飾構圖嚴謹,繪畫採用雙勾輪廓線填塗技法,畫意自然。
青花雲鶴紋盤
明
陳設品
高7.9厘米 口徑58厘米 足徑39.8厘米
盤撇口,弧壁,塌底,圈足。通體青花紋飾,盤心書道教符咒,環以雲鶴、碩桃紋,外壁為雲鶴、碩桃、折枝靈芝紋,相間排列,外口沿下長方框內青花橫書「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書款。外砂底。
嘉靖時期景德鎮官窯瓷器,大件器物燒制增多,反映出成型工藝之高超,青花和黃釉青花盤最大口徑可達八十厘米,但質量較明代前期質量有所下降,器物多有塌底、翹扁等現象。
鶴稱為長壽仙禽,具有仙風道骨。《相鶴經》中稱其「壽不可量」。《淮南子?說林訓》記:「鶴壽千歲,以極其游。」此盤為嘉靖時期的典型器,裝飾有雲鶴、雲龍、松竹梅、八卦壽字、吉祥文字、道教符咒等紋樣。
青花雲龍紋盤
明
陳設品
高8.8厘米 口徑44.4厘米 足徑28.2厘米
盤敞口,弧壁,平底,圈足。器青花紋飾,盤心和外壁繪雲龍紋,雲紋呈「壬」字形,外口沿下青花橫書「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書款。
大盤是嘉靖官窯燒制的典型器物,有青花、黃釉青花、五彩、孔雀綠釉、孔雀藍釉等品種。青花瓷是嘉靖時期的重要品種。清人《南窯筆記》品評嘉靖青花:「嘉窯料用回青,故濃翠紅艷。多龍、鳳、梵書、魚、鳥、花樣,但畫工精重,不能比宣、成窯。」龍紋的描繪頗具時代風格,頭呈三角形,龍嘴上顎比下顎長,鼻作如意形,狀如豬嘴,俗稱「豬嘴龍」,為嘉靖時期龍紋的典型形象。
青花八仙人物紋五孔水盂
明
陳設品
高8.8厘米 口徑13.4厘米
水盂直腹,圓頂,頂有五孔,孔有四圓和一長方形,中心圓孔隆起,內有一柱與底相接,其餘四孔與腹相通。通體青花紋飾,頂面鈷藍地繪白色折枝蓮花紋,腹壁通景繪道教人物紋,體現嘉靖濃郁的道教色彩和吉祥祈福的畫風。
五孔水盂,造型別緻新穎,為文房用具,始見於明代正德時期,嘉靖有青花、五彩品種,繪有八仙、魚藻紋。嘉靖時青花用料是「回青料」,又稱為「佛頭青」、「青金藍」,其發色藍中泛紫,有鮮明的時代特徵。陳瀏《陶雅》中有「嘉靖尚濃,回青之色幽菁可愛」的評價。
青花纏枝蓮紋缸
明
陳設品
高39.5厘米 口徑77厘米 底徑52厘米
缸口圓唇,深腹,平底。器內施白釉,外壁繪青花纏枝蓮紋,外口沿下青花橫書「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書款。
嘉靖時期官窯瓷器有兩個顯著特徵,一是紋飾多具有道教色彩,二是大件器物日漸增多,有大龍缸、大罐、葫蘆瓶、大盤等,但修胎較粗糙。瓷缸多繪龍紋,故有「大龍缸」之稱,龍缸一般形制較大,胎體厚重,在燒制過程中使器物不變形,需要很高的成型工藝和燒造技藝。目前所見,宣德時期的青花龍缸為最早的實物,嘉靖時期的製品較多見,有青花、五彩品種,裝飾紋樣有雲龍、龍鳳、魚藻、荷蓮、嬰戲圖、纏枝蓮紋等。此缸形體較大,胎體厚重,青花色澤濃艷,繪製筆法奔放活潑,以重色繪蓮花,襯以疏密有致的枝葉,連綿不斷,象徵著「聖潔」,寓意著吉祥。
青花仙人壽字紋八棱罐
明
陳設品
高49.7厘米 口徑21.9厘米 足徑25厘米
罐呈八棱形,唇口,直頸,豐肩,鼓腹,圈足。通體青花裝飾,頸部鈷藍地繪折枝花卉紋,肩部錦地圓形開光內書「福」、「壽」字,腹部「壽」字錦地繪八仙人物,輔以江芽海水紋,脛部為變體蓮瓣紋。
嘉靖皇帝信奉道術,祈壽求福圖案為瓷器的重要裝飾。形體高大,造型規整,青花發色純正鮮艷,紋飾富麗繁縟。
青花龍鳳紋瓜棱罐
明
陳設品
高17厘米 口徑8.6厘米 足徑12.4厘米
器呈八瓣瓜棱形,唇口,短頸,豐肩,鼓腹,假圈足。青花裝飾,肩部纏枝花卉紋,並篆書「洪福齊天聖壽萬年」八字,腹部為龍鳳呈祥紋,並襯以祥雲紋,外底青花書「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嘉靖時期罐的造型豐富,有圓形、方形、六方、八方、長方、扁方、瓜棱等形制,有青花及各色彩釉品種,裝飾紋樣多種,有雲龍、雲鶴、八仙、嬰戲、魚藻紋等。瓜棱罐形制別出心裁,借鑒自然界的花果形態,在瓷器上表現出來,製作難度較大。此器端莊規整,反映了制瓷工匠的高超技巧。青花色澤濃艷,筆觸流利生動,畫法稚拙,紋飾新穎別緻,採用圖案化的構圖技法,使龍鳳紋更加富有裝飾效果和藝術情趣。
青花纏枝蓮紋罐
明
陳設品
高16.5厘米 口徑8.5厘米 足徑10.3厘米
罐圓口,短頸,鼓腹,假圈足。通體青花裝飾,腹部主題紋飾為纏枝蓮花紋,輔以勾蓮紋。外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嘉靖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此器追摹成化青花瓷的筆意,但青花發色較艷麗,畫法稚拙纖細,時代特徵鮮明。
青花八仙雲鶴紋葫蘆瓶
明
陳設品
高58厘米 口徑6.4厘米 足徑19.2厘米
瓶呈葫蘆式,上圓下方,直口、束腰、方形圈足。通體青花紋飾,口沿繪雲鶴圖,瓶上部繪八仙祝壽圖,束腰處錦地菱形開光內繪折枝花卉紋,瓶下部四面繪八仙人物,輔以山石花草,脛部繪變體蓮瓣紋。
嘉靖時期瓷器的造型和裝飾極富濃郁的道教色彩,盛裝仙丹的葫蘆式瓶,其造型多樣,有上下圓形、上圓下方形、四方形、六方形、八方形以及多棱形等。除青花外,尚有五彩、藍釉、哥釉、黃釉、白釉等品種。裝飾紋樣有八仙、八卦、雲鶴、松竹梅、福祿壽圖等,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藝術風格。
八仙指李鐵拐、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八仙的故事,唐、宋以來多有記載,但其姓名常有出入。古時傳說蟠桃成熟之時,西王母在瑤池大開壽宴,諸仙為她祝壽。明代王世貞《題八仙像後》載:「以是八公者,老則張,少則藍、韓,將則鍾離,書生則呂,貴則曹,病則李,婦女則何,為各據一端作滑稽觀耶。」八仙成為吉祥之神,多在祝壽賀喜時借用。八仙和八仙故事成為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傳統裝飾題材。
此瓶形體高大,青花色澤濃艷,描繪精緻,八仙人物形象各異,是嘉靖青花瓷的代表作。
青花八仙人物紋葫蘆瓶
明
陳設品
高58厘米 口徑6.4厘米 足徑19.2厘米
器呈葫蘆形,故名,上圓下方,腰部細長。通體青花紋飾,上部繪雲鶴、八卦紋,腰部繪仰覆蓮瓣紋,下部繪八仙人物、輔以雲紋,脛部繪天馬及壽山福海紋。
「葫蘆」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認為是天地的縮微,充溢著靈氣,民間視為避邪鎮妖之物,葫蘆是多籽植物,又是多子多福的象徵。又因「葫蘆」諧音「福祿」,有祈福求祿之意。瓷質葫蘆瓶,遠在唐代就已出現,宋、元、明、清均有生產。明代嘉靖皇帝因崇信道教,迷戀長生不老的丹術,裝置仙丹的器物常使用葫蘆,故有道教色彩的葫蘆瓶就更加盛行一時,燒造較多,且形制多樣,並成為嘉靖典型器物之一。
此器造型上圓下方的式樣,體現了當時人們天圓地方的道教觀念,有天地交泰之意。其成型工藝的難度,遠勝過簡單的圓器。明代嘉靖青花器使用「回青料」,《窺天外乘》記:「回青者,出外國。正德間,大璫鎮雲南,得之,以鍊石為寶。其價,初倍黃金,已知其可燒窯器,用之果佳。」《江西大志》中記,嘉靖青花瓷是回青與瑞州石子青料配料使用,配製比例不同,則呈色各異。此器青花色澤濃重鮮艷,幽菁可愛,紋飾描繪精工,筆法酣暢,體現出嘉靖青花瓷自由豪放的藝術特色。
礬紅彩魚紋碗
明
陳設品
高8.1厘米 口徑17.5厘米 足徑7.3厘米
碗撇口,深弧壁,圈足。通體施以白釉,上礬紅彩為飾,外壁繪四魚紋,有鯖、鮒、鯉、鱖魚,內底繪游魚紋,外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明正德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白釉紅彩器始見於明代洪武時期,南京明故宮遺址曾出土有紅彩龍紋盤殘片,永樂時期有紅彩雲龍紋高足碗,正德時期白釉紅彩盤多見,有四魚紋或阿拉伯文為飾,紅彩魚紋碗罕見,故彌足珍貴。造型端莊,釉面肥潤,構圖別緻,紋飾簡潔,清新雅緻,紅彩鮮麗,魚紋生動,紅白對比強烈,極富裝飾效果,有素雅清麗的藝術風格。白釉礬紅彩瓷為正德官窯的名品,後世多以正德白釉器後掛紅彩魚紋。
黃地綠彩雲龍紋盤
明
陳設品
高3.8厘米 口徑22.5厘米 足徑14.4厘米
盤敞口,弧壁,廣底,圈足。器內施白釉,外壁黃釉為地,刻雲龍紋並填綠彩,外底青花雙圈內書「正德年制」四字二行楷書款。
低溫黃地綠彩瓷始創於明代永樂時期,宣德、弘治、正德、嘉靖朝均有燒造,其製作工藝先在坯胎上刻劃紋樣,紋飾上填低溫鉛綠釉,隙地填低溫黃釉。正德黃釉綠彩瓷品種有盤、碗、高足碗等器型,多飾刻填雲龍紋。
黃地青花折枝花果紋盤
明
陳設品
高4.1厘米 口徑19.5厘米 足徑12.6厘米
盤撇口,淺弧壁,平底,圈足。通體黃釉地繪青花紋飾,盤內心為折枝梔子花紋,內壁為折枝石榴、葡萄、碩桃、束蓮,寓有「福壽吉祥」之意。外壁為纏枝牡丹紋。外底青花雙圈內書「正德年制」四字兩行楷書款。
此盤承襲前朝規格燒制,但黃釉比宣德、成化的色澤較重,青花色澤藍中閃灰,時代特徵鮮明。
青花嬰戲紋碗
明
陳設品
高12.3厘米 口徑22厘米 足徑7.7厘米
碗撇口,弧壁,深腹,圈足。器飾青花紋樣,外壁為嬰戲圖,繪有遠山祥雲,楊柳荷塘,孩童在庭院中戲魚、舉花、玩木偶、扮作「狀元及第」狀,嬉戲遊玩,稚態可掬,天真活潑,足牆飾回紋一周,無款識。
明代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碗,造型多樣,有合碗、雞心碗、墩式碗、直口碗等。此碗為正德青花瓷的典型器,造型秀美,青花色澤濃淡相宜,畫意生動,意趣天然。
青花穿花龍紋盤
明
陳設品
高4.5厘米 口徑24.5厘米 足徑15厘米
盤撇口,弧壁,廣底,底心微塌,圈足。通體繪青花紋飾,盤心及內外壁繪穿花龍紋,足牆繪如意雲頭紋,外底青花書「正德年制」四字二行楷書款。
「穿花龍」也稱為「花間龍」或「串花龍」,即在龍紋之外配置各種花卉,表現出天龍以帝王之姿,駕馭穿行在纏枝蓮中,氣勢雄偉,表現出蒼莽天穹巨龍的威武形象。五代越窯始見龍穿蔓草的青釉器,龍穿蓮紋在明代永樂宣德瓷器已現,盛行於正德時期,寓意「江山萬代,延綿不斷」,盤、碗、杯、壺、花觚等器物上,均流行此紋飾作裝飾圖案。
此器青花繪製採用勾勒輪廓線內平塗的技法而成,繪製風格寫意奔放,線條流暢。正德時期所繪龍身細長,雙目並行排列,稱為「眼睛龍」,為明中期龍紋的典型形象,已無永、宣龍紋雄壯氣昂之勢,時代特徵鮮明。
青花阿拉伯文折沿盤
明
陳設品
高8.2厘米 口徑41.5厘米 足徑25.5厘米
盤口折沿,弧壁,淺腹,平底,圈足。通體青花紋飾,主題紋樣繪折枝蓮花紋,菱形開光內書阿拉伯文,並輔以卷草紋。外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明正德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瓷器以「阿拉伯文」作裝飾圖案始於唐代長沙窯,元代景德鎮青花瓷、明代永樂青花瓷上也使用。正德皇帝朱厚照崇信伊斯蘭教,故此時御用瓷流行以阿拉伯文為飾的風氣盛行,多以圓形或菱形開光內書阿拉伯文,外輔以折枝花卉紋。文字內容主要是吉祥語、箴言、可蘭經等,多含有祈福求祥之意,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為研究明代中期伊斯蘭文化與漢文化相互交融與影響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青花阿拉伯文盒
明
陳設品
高6.5厘米 口徑7.2厘米 足徑10.5厘米
器通體呈四花瓣形,平頂,天蓋地式。通體青花裝飾,飾有阿拉伯文、如意雲紋等,外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明正德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造型小巧別緻,莊重典雅。正德時期盒造型多樣,有圓形、長方形、方形、奩式、銀錠式等,青花多以阿拉伯文為飾。正德瓷器以阿拉伯文、波斯文作為裝飾,布局上常採用開光形式,頗具時代特徵。
青花雙獅戲球紋鼓式坐墩
明
陳設品
高39.5厘米 口徑24.4厘米
器呈鼓式,墩面微凸,折肩,弧腹中空。器上下堆貼有鼓釘各二道,腹部貼模對稱鋪首。墩面中心鏤雕素胎牡丹紋。青花紋飾可分為三層,器身上層繪龜背綿紋,中部繪雙獅戲球紋,下層繪福山壽海紋。
坐墩也稱為「綉墩」,據《陶說》記載,宋代始制,但宋元瓷墩迄今少見,目前最早實物是明正德時期的製品,清代器多見。明代墩面多隆起,清代多面平。正德青花器,裝飾紋樣有雙獅戲球和龍紋等。此器形制規整,青花色澤淺淡泛灰,紋飾生動活潑,鏤雕與彩繪裝飾技法相結合,相得益彰。
版權申明:
此文來自由古玩元素網對中國國家博物館資料彙編,如涉及版權問題,第一時間聯繫我們進行刪除,並給您滿意的答覆,其餘平台如需轉載請留言給古玩元素網,否則一律追究法律責任!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可以在朋友圈分享此文!
也可關注我們的微信號:shgudong 閱讀更多精彩的文章。
可以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收藏類文章
推薦閱讀:
※中國國家博物館 高古玉
※這張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唐寅作品,專家緣何有不同看法
※國家博物館《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
※中國國家博物館 二 禁止出國的文物
※國家博物館藏金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