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智力、智慧與創新學習能力

知識、智力、智慧與創新學習能力

——探索如何把知識轉化為智慧的教學過程

喬炳臣

(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86)

【摘要】 通過解讀知識、智力、智慧與創新學習能力,既說明知識、智力、智慧三者之不同內涵與相互關係,又論述了知者與智者的區別。教學中,沒有智慧的家長和教師,是教不出智慧的學生的。因為,知識是學來的,智慧是實踐中獲得的;單純的書本學習,並不能學到智慧,智慧必須從實踐中感悟與體驗才能獲得。創新學習能力便是知識積累與智慧升華的結果。

【關鍵詞】 知識,智力,智慧,創新學習能力,知識轉化。

知識是不是力量?知識多就是智商高嗎?知識是怎樣獲得的?智慧來源於哪裡?

當今社會上,人們往往不知道知識與智慧的關係,總想讓孩子得到越來越多的知識。認為,考試分數高的人,就是知識多的人;知識多的人,就是智慧高的人。因而常犯「智力扼殺」的錯誤。

現實生活中,知識者的表現是,常把書本知識當珠寶,貪婪知識,崇拜分數,看重考試,學得痛苦,昏昏沉沉,遇事如何做,不知所之。智慧者的表現是,知識學得活而能用,學習情趣激蕩昂揚;別人沒有告訴他該不該做,他就知道應該怎麼做;別人沒有告知他怎麼做,他就知道怎麼做。

因此,在中國歷史上,不論哪朝哪代,無不把考察一個人的智慧才能作為衡量、鑒定、選拔與使用人才的重要標準;反之,對那些學習上只是注重記誦知識教條,「雖千篇以上,鸚鵡能言之類」的苦學者,往往視為平庸之人。那麼,智慧到底是怎樣獲得的,沒有智慧的老師和家長能教出智慧的學生嗎?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想和教師、家長與科研人員共同解讀知識、智力、智慧與創新學習能力之間的相互關係,從而提出一個值得深思探究的重要課題:如何把知識轉化為人生智慧,怎樣將智慧升華為創新力量。

一.知識——由博學審問積累而來

學習知識,主要是通過博學審問的認知階段,訓練與培養注意、觀察、記憶等感知能力,以發展記性為主,養成快速高效的識記能力,為培養思維、創新能力打好堅實基礎。

1. 什麼是知識?

先看幾段歷代學者的解說: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老子·七十一章》)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最好;本來不知道而自己卻以為知道,就是毛病。其中「知」當知道講。

「知,接也。」(《墨子·經上》)知曉,就是接觸事物。其中「知」當知曉講。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智)也。」(《論語·為政》)其中前四「知」當知道講,後「知」當智慧講。

「為文之道,欲卓然身立於天下,在於積理而練識……所謂練識者,博學於文,而知理之要;練於事物,識時之所直……故練識如練金,金百練則雜氣盡而精光發。」(魏僖《答施愚山侍讀書》)其中「識」有見識、認識、膽識、學識、識力等意義在內。

「知識」一詞的構成,就是來源於「知」和「識」二詞的並列組合,其表達的內涵是相當複雜而深刻的。

先看「知」。從「知」的會意字形看,左邊是一「矢」字,古代指箭;右邊是一「口」字,象徵於射箭用的靶子。意為用箭去射靶心,射准了就能獲得「知」。這說明,人要獲得知識是不容易的,必須經過一番艱苦勞動,就像射箭打靶一樣,首先要操作弓箭,瞄準目標(靶心);其次是要集中注意,認真觀察;再就是必須在精神力量支配下,才能發出箭身,射中靶心,獲得知識。

再說「識」。由識字構成的常用辭彙有認識、知識、見識、卓識、學識、膽識、識記、識力等。說明「識」的構詞能力很強,多與學習認知過程分不開,其內涵是相當複雜多變的。

從「識」的產生來源看,明代學者胡應麟指出:「學者誠博閱古今,漁獵既廣,識見自融。」(《華陽博議下》)清代章學誠也說:「積久而心中有定識。」「定於一者為識力。」(《文中通議·與林秀才》)原來,人的學識、膽識、識力、遠見卓識等,都是在博學積累過程中逐步鍛鍊形成的,而且識力的培養與鍛煉,實際上往往又和學習方向的確定、目標的選擇統一在一起。

關於「識」在人才發展中的作用問題,清代袁枚作過非常形象的比喻:「學如弓弩,才如箭鏃,識以領之,方能中鵠。」(《續詩品三十二首·尚識》)章學誠的說法是:「學問文章,聰明才辯,不足以持世;所以持世者,存乎識也。」(《文史通議·說林》)「惟如是,我之命意發言,一一皆從識見中流布。」(《原詩·內下篇》)這就不難看出,「識」就是人們經過學習積累而後形成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膽略,它在學習創新過程中,能對全局起協調、主導和統帥作用,是人才發展的一種重要素質。因為,人只有具備這種素質才能有創新的遠見卓識,才能正確選擇發展方向和創新目標;只有具備識力,才能有創新膽略和氣概,才能形成獨到之見;人有了識力,就能把德、才、學等創新因素協調統一起來。所以,教學中注重培養鍛煉學生的識力是極其重要的。對此,古人的說法是「煉識如煉金」,章學誠總結的成功經驗是:「學也者,凝心以養氣,煉識而成其才也。」(《文史通議·文德》)又說:「才、學、識雖各有所長,而皆當以學副之。」(《文史通議·雜學》)

至此,能否給知識下個確切定義呢?很難。因為,以往在眾多的教育者當中,對什麼是知識的理解,肯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尤其是教師,在應試教育思想影響下,重知識技能傳授,更重考試分數與升學的今天,只要把知識講深講透,和盤端給學生,考出好的分數,就已經知足了,哪有時間去考慮知識的獲得與轉化過程,更不去想學生為何學得那樣痛苦,至於傳授知識與發展智能的差別究竟是什麼,教知識能不能培養出創造力,好像沒有認真思考過。

現在,在你初步理解知與識的深刻內涵基礎上,給知識下個簡單定義應該不成問題了。一般認為,知識就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積累起來的學習經驗。就其本質說,知識屬於認識範疇,是人在社會生活中對自然狀態、社會發展、生命過程等領域的發展規律的認識和總結。

2. 知識的來源與教學對策

對於知識的來源,2500多年前的墨子就明確指出:「知:聞、說、親。」(《墨子·經上》)即知識的來源渠道有三條:聽來的,叫聞知;考察得來的,叫說知;親身經歷得來的,叫親知。

墨子認為,聽來的知識又分兩種:一種是通過傳說聽到的知識,即別人轉告或道聽途說得來的知識,是傳聞;另一種是親自聽到看到的知識,是親聞。在當今教學中的知識,對學生來說,不是教材中的書本知識,就是老師轉告傳授的知識,都屬於傳聞;親聞的知識是很少的。因此對於傳聞之知識,由於學生沒有親自參與獲得知識的實踐認識過程,這種知識對學生來說,只能是一堆堆不同的知識概念,是前人總結的,不含有自己的智慧在內。所以教學時對傳聞之知識,教師一定要為學生設計一個產生傳聞之知的探索過程,讓學生嘗試前人獲得這種知識的體驗與感悟,這樣學得的傳聞才是活知識。

關於通過考察得來的「說知」,實際就是通過觀察(多見)或口問得來的知識,這種知識實際上仍然屬於感性知識,尚未經過學生自身的實踐檢驗,因此,教學這種知識時,教師也需為學生指出一條產生「說知」的認識路線,讓學生在探索實踐中去體驗知識中所包含的人生智慧。

教授學生知識時,必須重視並遵循獲得知識的過程,學生才能把知識逐步轉化為智慧。要像荀子說的那樣,讓學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勸學》)。「入乎耳」的意思是,首先要讓學生通過各種感知器官,獲得感性認識。因為「耳目口鼻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荀子·正名》)各種感知器官各有各的特殊功能,彼此不能相互代替,所以必須把「入乎耳」作為學習知識的第一階段。

「著乎心」是獲得知識的第二階段。「著」當明白和記住講,這樣「著乎心」就表現出兩層意思:一是將現有的感性知識與過去已有的知識經驗相結合,經過思考,判斷是非,燭見真理;二是將經過思維加工製作獲得的理性知識鞏固下來,以便促進新知識的深化與轉化,用以指導四體的實踐行動。

「布(體現)乎四體,行(表現)乎動靜」是獲得知識的第三階段,它是把理性知識付諸於實踐活動過程,通過認識與實際相結合,把已獲得的理性認識轉化為智慧才能,從而使身心得到應有發展。

3. 知識的性質與教學策略

教學中,知識是重要的,是構成教學活動的最重要因素。但教師把如何收集知識與傳授知識當成教學的法寶,學生把拚命追求知識與爭奪分數當成學習的命根,這種重知識教育,輕能力培養的知識觀念是必須轉變的。依據教育發展的新理念、新目標,要做到開發學生智力潛能,培養創新學習能力,就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轉變知識觀念」。

其一,必須明確眼前所教知識的性質是「活」的還是「死」的

「活」知識使用面廣,應變力強,遷移度大,增殖性能高,具有較大的活動性能,「活化」特點突出。「死」知識相反,呆板、孤單,增殖價值小,容易遺忘。教學中,一定抓准「活」知識,認真分析、演繹其內涵,深刻理解其性質,遷移使用其特點。這種運用「活」知識,去啟發學生積極開展思維活動,充分發揮「活」知識的性能,並使其「活化」起來的教學過程,正是開發智力潛能、培養學習能力、使知識轉化為智能的過程。

其二,要明確所教知識的智力價值的高低

知識的智力價值的高低是相對的。凡是使用頻率高、發揮作用大的知識,對開發智力、培養能力有重要意義的知識,都有較高的智力價值;反之,智力價值較低。一般來說,基礎性知識與應用性知識相比,前者有較高的智力價值。因為,基礎性知識概括了事物的共性,反應了事物的本質,體現了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具有廣泛的通用性,所以,教學時要多指引學生用分析、比較、演繹、推理等思維方法,採取慎思明辨的手段,通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去發展學生的智能。其他,如理性知識與經驗性知識相比,程序性知識與事實性知識相比,都是前者的智力價值較高而後者較低。這是發展學生智力必須重視的問題。

其三,要注意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

所謂知識結構,是指學習者在求知過程中需要建立的多要素、多層次、多系列的知識體系。它主要包括各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系統,基本理論體系,程序性知識和系列化知識,思想方法和方法論體系等內容。要讓學習者建立起合理的知識結構,教者首先必須紮實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的內涵,抓住重點與關鍵性問題,啟髮指點學生去探索,去發現。並說明,知識之間的聯繫性越大,結合力就越強,就越有利於開展思維活動,從而發現新問題,有利形成新概念。這個過程,正是發展智能、培養學習能力、掌握學習方法的關鍵所在。所以,教者只有抓住組建合理知識結構的最佳時機,才能把知識教活,學生才能學得興趣盎然。

二.智力——由實踐訓練中開發出來

智力是一種潛在性很強的能力,它受各種感知器官和腦功能所制約,必須在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等智力因素共同作用下,組成一定的智力結構,才能發揮作用。智力的潛能很大,需要用科學的手段去開發。

1. 智力的內涵

先看歷代學者的解說。

「仁者不憂,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有仁德的人不憂慮,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懼。其中「知」讀「智」,當智慧講。古時知與智通用。

「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周禮·考工記》)有智慧的人創造器物,能工巧匠就照著那樣去做。其中「知」當智慧講。

「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辨別是非的能力,就是智。「智」可理解為智力或能力。

「知有所合,謂之智。」(《荀子·正名》)人的認識能力與客觀事物相吻合,就叫做智。其中「智」字可理解為智力或智慧。

從上述舉例可知,古代有時把「知」與「智」二字通用,「智」字既含有智力之意,也含有智慧、能力之意。

從「智」的造字會意結構看,其上是一「知」字,下邊是一「日」字。說明,學得的知識經過日積月累就產生了「智」。這個「日」很重要,天天學知識,日日有增益;天天去積累,日日長智慧。人的智力、智商、智能就是這樣在日積月累逐步獲得知識經驗過程中而成長的。這正像荀子所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善成德而神明(睿智)自得,聖心備焉。」(《勸學》)任何一個有進取心的人,只要重視並主觀努力去積累知識,重視環境對自己的逐漸影響,人的知識、智力和能力自然就會「積漸盡全」,達到「真積力久則入」的程度。

另外,從前述「知」與「智」會意字的來源看,它們不僅告訴我們兩字的深刻內涵,更重要的是,我們從中應當受到哪些學習方法論的啟示。尤其中小學生的識字教學過程,教育者不能只是簡單的教他們如何拼讀,怎樣書寫,認識詞義,還要幫助孩子研究某些漢字所蘊含的特殊意義和學習方法。因為,漢字造字方法科學而特殊,是一種智慧文字,很多字的造字過程與使用,既體現著祖先們的聰明才智,也反映出人生智慧的產生過程。所以,教師教授學生識字也好,還是傳授某些知識也好,一定要重視教學生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或思想方法,也就是教給「點金術」,或「授之以漁」,讓他們通過自主探索去獲得新知。這樣做,才是發展學生智力、智能提高智商的最佳方法和途徑。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給智力作一個簡要結論了:由古及今,關於智力的界說從來沒有統一過,站在不同角度,各有各的理解。從感知角度看,智力就是聰明、智慧、有能力;從記憶角度看,智力就是博聞強記的記憶能力;從思維的角度看,智力就是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判斷能力的綜合。實際上,智力就是人們用以認識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技能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特徵表現為,反映客觀事物的程度比較深刻、正確與完全,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速度和質量往往既快又好,常常通過觀察、記憶、思考、想像、判斷等形式表現出來。智力是通過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等智力因素共同組建的智力結構才能發揮作用的,所以,智力的獲得與發展,必須通過實踐活動或對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專門訓練來進行。

2. 智力的來源、屬性與發展

智力是人的腦功能、生理機制與心理機制的共同體現。智力的發生與表現是在認識過程(知)、情感過程(情)、意志過程(意)的共同作用下進行的,所以智力只能來源於人的學習心理過程。

那麼,智力是由哪些因素構成的,其性質如何?這是教育教學者必須明確的問題。由於學習認知過程既離不開各種感知器官和思維器官,也離不開心理活動的積极參与。所以,智力的表現一般都是通過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體現出來的,其中思維力是智力活動的核心。這些體現智力活動的五個方面,就是組成智力結構的五種智力因素。

智力的屬性表現為:㈠智力具有思維性。人在認知事物時,都要進行思考,並通過比較、判斷、推理等思維方式,去認識不同事物。㈡智力具有理想性。人都有追求美好、真理和高尚情操的願望,並在追求過程中產生信念、信仰或理想。㈢智力具有洞察性。人有觀察與考察事物的能力,從而為思維判斷提供物質基礎。㈣智力具有敏銳性。人在觀察事物時,能及時作出相應反應,表現出極強的靈活敏銳度。㈤智力具有果斷性。對被觀察事物進行分析、判斷、推理,是人的意識活動,根據需要與否,隨時即可作出判斷與決策,往往體現果斷性。

關於智力是如何發展的問題,除了前述知識的合理使用外,遺傳因素的作用,社會環境的影響,智力潛能開發的時機與手段等,都對智力發展有著各不相同的作用。

3. 正確認識智力的作用

對智力能力的作用與發展問題的探討,是古今學者都很重視的問題。

墨子講智力的作用時指出:「知(智)也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經說上》)智力,就是人們用來認識和知曉事物的能力,有了它就一定能夠知曉和認識。這正像眼睛有明見萬物的視力一樣。

荀子對智力作用的說法是:「是是,非非,謂之知(智);非是,是非,謂之愚。」(《修身》)意思是,能肯定正確的東西,否定錯誤的東西,就是智力的表現。反之,就叫做愚蠢。

漢代揚雄對智力作用的高見是:「智也者,知也。夫智,用不用,益不益,則不贅虧矣。」(《法言·問道》)意為,有智力就能知道一切。智力能夠把無用的變成有用的,把無益的變成有益的,由此可見,把智力能力作為衡量、選拔與使用人才的重要標準,是有歷史根源的。這樣就什麼也不嫌太多,什麼也不覺得缺少。

請深思!既然智力對人發展成才的作用如此之大,那麼,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又是如何對待智力潛能的開發呢?至於怎樣去開發人的智力潛能,採取什麼訓練手段和方法,是另外一個急需探討的重大課題。

三.智慧——由知識的思考與實踐轉化而來

智慧是古今學者都曾論述過的一種人生行為表現,也是人們都在渴望得到的一種生理心理素質。那麼,到底何為智慧?智慧是怎樣獲得的?智慧的作用是什麼?知識與智慧的區別在哪裡?這都是教育工作者應該明確的重要問題。

1. 何謂智慧?

智者,聰明、機敏而有智謀也。慧者,睿智、聰敏而又有隨機應變之能力也。智慧就是具有聰明才智而又敏銳智謀的行為表現。

先看古聖先賢對智慧的論述與理解:

孔子曰:「好學近乎智。」(《中庸》)愛好學習,就接近於有智慧了。

墨子指出:「智,明也。」(《經上》)智慧,就是明察事物。

劉劭曰:「見事過人,明也。以明為晦,智也。」(《人物誌》)見識事物的認識能力勝過別人,這就是心地明白。心裡明白了,但還以為不夠,這就是智慧。

墨子給智慧下的定義是:「智:智也者,以其知論物,而其知之者也著(顯著),若明。」(《經說上》)智慧:所謂智慧,就是人們用已經知曉和認識的道理,去分析論究事物,那就知曉和認識得明白透徹了。這正像用眼睛明察事物一樣。

從上述舉例可知,有學識,善明察,睿智識力過人,勤於分析論究事物,明辨是非能力很強的行為表現,即可稱為智慧。

再從「慧」字的造字會意結構看,它由上中下三部分構成。該字是用《易經》八卦原理會意而成的。其上部是兩個「豐」字,《易經》中「豐卦」象徵豐盛、豐滿、陽光普照、萬物竟生,自然和諧之意,此二「豐」字就象徵著喜慶豐收之意。中間是一個橫「山」字,是《易經》中「艮卦」的象徵,表示一種無為無不為的境界,強調適當時機就行動之意。最下面是一「心」字,表明智慧的產生要靠心理活動打基礎。人在自學、治學與做學問過程中,無論是學習知識、開發智力、培養識力,都離不開實踐中用心去理解、去探究、去體驗、去感悟;更離不開用心去尋找目標,探索方向,指點路徑。所以,從這一「慧」字形成的象徵意義看,即可使人理解智慧產生的根源與發展過程。、

2. 知識是工具,智慧是力量

最近,有位教育專家在博客上一針見血地指出:「虛偽的素質教育比應試教育更可怕。」他列舉大量事實說明,「虛偽的素質教育不但造成轟轟烈烈的假象,迷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而且其本身就是『說謊教育』」。依筆者了解,這種素質教育現象並非少數。

那麼,為什麼人們對現行的素質教育會產生這樣那樣的說法和想法?就因為很多執行者不明白教育的實質和真正任務是什麼。把學習知識與培養智慧混為一談,把課外活動的小技能混同於智力潛能開發,把創造力看成是教出來的。其實不然。

有人總認為,「掌握知識多,考試分數高,就是智慧高的人。」實際不是這樣的。知識只是事物現象的存在形式,是工具,是可以通過學習得到的;它只是組成語言和思想的建築材料,包含有組成智力的因素,其本身既不是智力,也不是力量,更不是智慧。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可使人依靠知識而變得聰明,但聰明還不是智慧。就像你佔有很多砂子、水泥、鋼筋等建築材料,而沒有設計圖紙與施工技能的智慧,照樣蓋不起高樓大廈。

智慧的獲得比較複雜。智慧不能從教師傳授的知識中直接獲得,它不是教出來的。智慧的獲得必須有一個過程:即在已經佔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只有經過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形成自己的體驗和感悟時,才算把知識轉化成智慧。教學中,如果沒有學生對知識的苦思冥想與實踐應用,學生就得不到智慧。面對一些新知識,教師如果只是直接傳授給學生,那學生得到的只能是「金子」或「魚」;如果教師能指點方向,明示路線,授之以法,讓學生去自主學習,探索實踐,重複前人獲得智慧的產生過程,那學生得到的就是「點金術」或「漁」了。

在生活中、軍事界、商業界的大量實踐說明,凡是擁有智慧優勢的人,總能戰勝只擁有某些知識的人。這是教育界應當接受的教訓。因為,教育教學的目的,不只是讓學生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如何讓學生把已知轉化為人生智慧。教育者需要明白的是,知識都是前人的智慧結晶;前人的智慧結晶可以記錄下來,變成知識形式傳承下去,供後人共享和繼承;但前人的智慧卻不能直接供後人共享和繼承。現在,我們的教師、家長和學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普遍崇拜分數,看重考試,追求升學,嚴重歪曲了教育的本意。他們認為要多參加各種學習班,得到的知識越多,人就變得越聰明,智慧能力就越強,就算學到了前人的智慧。這是誤解。孰不知,在激烈的學習拼搏中,為追求獲得更多書本知識,卻丟掉了更多智慧;為了追求考高分數,忽視了思考與實踐,結果造成更大損失。

實踐使我們認識到,知識具有穩定性,其本身並不顯示能量,可以作為思維工具來使用。智慧則不然,它與腦功能緊密相聯,能釋放無窮大的力量。智慧本身並不單意味著豐富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當它遇到帶給人的困難問題時,就能孜孜不倦地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並在解決過程中產生體驗和頓悟,從而產生創造活動。

3. 知者與智者的區別

人常說,聰明與否靠大腦,勤用大腦生智慧,會用智慧創大業。

常人都認為,掌握知識多的人,就是聰明人。實際上,真正的聰明,並不在於知道多少知識,而是在於碰到困難問題時,能知道如何去解決。因為,智慧不僅意味著豐富的知識,代表著窮究其理的探索精神,更能顯示出使用的科學方法與用之不盡的創造力。

那麼,掌握知識多而廣的人(知者)與智慧才能高的人(智者)相比,究竟區別何在呢?

知者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是懂不懂、會不會的問題;智者所要解決的問題,是能不能、怎麼辦的問題。

知者的表現是,往往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二而不知其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常常是知道它是這樣,不知道為什麼是這樣。

智者的表現就不同了。其一,不但能「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不但能知一、知二、還能做到「舉一反三」,甚至會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規律解決實際問題。其二,智者能把學知、聽知、親知或因思考而知的各種知識融會貫通起來,能把知識變得活而有用。其三,智者有自知之明,謙虛謹慎;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心中有數;興趣廣泛,有專精的進取精神。其四,能明辨是非,注重修業進德,不被外物所異化。

前述可見,教育要使學生長智慧,首先是教師、家長必須真正明白什麼是智慧,沒有智慧的教師和家長,是教不出智慧的學生的。「填鴨式」教育的結果,只能使學生形成依賴性,阻礙智慧的發展。當教師和家長都懂得了智慧的形成與發展規律時,迷信分數和知識的教育就不會籠罩課堂了。

四.創新學習能力——智慧升華與思想頓悟的結果

從我國提倡並推廣素質教育的目的任務看,就是要培養適應21世紀信息化社會發展需要的創造性人才,可素質教育喊了多年,現在培養的學生,有多少會創造呢?是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反思的重大問題。

我們知道,人的特性有三種:即局限性、自主性和創造性。我們培養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就是利用其自主學習能力,去克服影響發展進步的局限性,從而促進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展。

筆者認為,要解決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問題,除國家需要對教育改革提出正確的大政方針外,從學校、教師和家長角度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培養創造性人才,就要從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抓起。這就要重視以下幾個問題。

1. 首先必須明確什麼是創新教育與創新學習能力

創新教育就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為主的教育實踐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謂創新,一是要有「創造」的表現,二是要有「出新」的成果;要想前人之所未想,創前人之所未創;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無數事實表明,凡是科學的創造或創新,總是開始於方法方面的創新。創新學習能力,是指學生根據一定的學習目標,採用科學學習方法,運用一切已知信息,通過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獲得某種新穎、獨特並有普遍性或個性價值的思維成果或思想方法。

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不能要求過高,不能像對待專家學者的發明創造成果那樣,遇到問題或困難,只要他們不用求助別人,能通過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確實是經過自身努力,想出了解決問題的新方法,獲得了正確的學習成果,均可稱為創新學習表現。這樣堅持下去,就能培養出創造性人才。

2. 要懂得評判創新學習能力的標準

如何正確評判學生創新學習能力的強弱呢?一是要看他解決問題的思路是否清晰,想法是否新穎;縱向比較,相對於過去有多大長進,能否做到破舊布新,前所未有,不墨守陳規。二是橫向比較,解決問題的思想、做法是否獨特,相對他人是否不同凡俗,別出心裁。三是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對他人學習有沒有普遍指導意義和價值,對個人成長發展有何作用。因為,創新學習能力人皆有之,其水平差異就在於不同的培養和訓練;創新學習能力既是一種綜合能力,又是一種解決不同問題的特殊能力,所以,重視創新學習能力培養,對人才的長久發展是極其重要的。

3. 要了解創新學習能力的來源與表現

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既不是憑空而來的,也不是輕而易舉的。其一是,它來源於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與活學活用,是對以各種知識為基礎、以記憶能力為手段培養出來的綜合能力的把握與運用。其二是,它來源於學生對科學學習方法與思想方法的掌握和運用,因為有關學習思想和方法方面的知識是最重要最有價值的知識,運用得當便如虎添翼。其三是,來源於平時對專門知識技能的把握與實踐操作能力的訓練;平時有「厚積」,到時能「薄發」。一句話,把知識技能轉化為人生智慧,就能培養出創新學習能力來。

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主要表現在兩大方面,即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大小強弱上。就其發揮動力作用的創新精神與態度看,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有探索求異的刻苦精神;二.有求是求佳的創新態度;三.有求實求新的精神支柱;四.有立志為學的堅強意志;五.有治學成功的篤實決心。

4. 關於創新學習能力的培養問題

這是一個極其複雜而又難以解決的現實問題。由於眾多學校和家長早就走進了應試教育的誤區,又受虛假素質教育的深刻影響,對教育的實質性問題及其如何利用知識和方法去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培養創新學習能力等,尚無正確認識,很難落到實處。下邊只能簡要提供從幾方面培養創新學習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一是,在知識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在已知和未知之間建立知識結構時,發展學生智力,這是把知識轉化為智慧的重要過程。

二是,要教學生學會學習與創造,要掌握一些最重要最適用的學習方法和思想方法。因為,方法是學習的四大要素之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要讓學生在探索發現過程中,自覺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否則一切創新活動都將無從談起。

三是,孩子從6歲至8歲期間,是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必須抓住時機培養記性,發展快速高效的記憶能力,以便為博學廣識積累各種知識,為把知識轉化為智慧打好堅實基礎。

四是,要注重開發小學低、中年級的智力潛能,要在專家學者的指導下,採用科學的訓練內容、程序和步驟,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進行強化訓練,以培養其快速高效的自動化學習能力和習慣。

五是,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多多從事創造性活動,擴展思維視角,培養思維興趣,發展創造個性,不斷提高想像能力。

參考文獻

⑴喬炳臣.中國古代學習原理 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1990

⑵馮天瑜.中國思想家論智力 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⑶王先謙.荀子集解 【M】北京:中華書局,1988

⑷殷 涵.智慧的力量 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


推薦閱讀:

【第36期】這是一道值得你思考的智力題!看你最快多久想出來
十二個乒乓球特徵相同,其中只有一個重量異常,如何用一部沒有砝碼的天平稱三次,將重量異常的球找出來?
如何評價《最強大腦》第一期四個挑戰的難度及各選手的表現?
如何提高胎兒的智力發育水平?四大因素,那一條都別忘記
如何開發第8個月寶寶智力

TAG:創新 | 學習 | 智力 | 知識 | 學習能力 | 智慧 | 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