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利VS弊 (60%的家庭沒搞清楚這個問題)

  如果可以,哪位父母不想陪伴孩子一路成長,但職場無情,經濟重壓在肩,實難兩全。

  如果可以,哪位老人不想悠然自得頤養天年,但眼看兒女忙於工作,若不伸援手照顧孫輩,實在於心不忍。

  對很多家庭來說,隔代教養與隔代教育是無法克服現實困境的客觀存在。而這個讓大部分父母「看不慣」又「離不開」的隔代教育也成了首屆家庭教育超級辯論賽的主題。

  以下所呈現的精彩觀點、內容,不僅僅是為了讓大家了解、回顧比賽過程,更希望大家能深層地思考這一蘊含社會問題的教育難題,並以積極主動的方式不斷優化家庭教育方法。

正方:隔代教育利大於弊

現實:客觀需要

  隔代教育是指由祖輩對孫輩的撫養,是對親子教育的有益補充。對隔代教育利弊的判斷應該基於現實情況。當今社會,生活、工作的壓力讓隔代教育變成必然選擇,它彌補了親子教育的空隙,完善了家庭教育。據統計,全國有近五成的孩子接受著隔代教育,其中,城市的比率大於農村。

  上海0-6歲孩子中,有50%-60%接受隔代教育;廣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佔總數的一半;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達70%。從隔代教育的客觀性來看,利大於弊。

  社會老齡化的趨勢,獨二代的到來,專業育兒機構的缺乏,經濟能力有限等社會現實,住房緊張,雙職工時間、精力不足,外出工作等客觀因素,離異單親家庭、留守兒童家庭等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使隔代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隔代教育的積極作用更加顯著。

父母:解決後顧之憂

  隔代教育解決了年輕父母的後顧之憂,從時間和精力上解放了父母,維護了家庭的穩定。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競爭激烈。高壓下的父母沒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教育孩子,而尋求讓人滿意的保姆非常困難,如果從撫育幼兒的辛勞和煩躁中解放出來,父母便能擁有良好的心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在親子交往中,父母這種良好的心境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是十分寶貴的,也有助於和諧家庭的建立。

孩子:更好的照顧

  祖輩擁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能更有耐心地照顧孫輩。他們具有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熟悉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變化和可能出現的問題,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認識世界。對孩子而言,祖輩的愛更是任何一個育兒機構所不能比擬的。

  隔代教育能彌補親子教育的力所不及——從孩子出生到進入有組織的學校教育前有近三至五年的空白期。現實生活中,如果家長無法在時間和精力上給予孩子很好的照顧和教育,那麼祖輩及時伸出援手,才能讓孩子得到照料和安全保障。祖輩在長期社會實踐中積累的豐富閱歷為教育孩子提供了經驗和權威性,為孩子接受早期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此外,從隔代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優勢來看,祖輩家長們有愛心、童心、耐心。他們耐心傾聽孩子需求,了解孩子各方面需要,易形成融洽的關係。祖輩能將勤勞、樸實、節儉、孝順等傳統美德潛移默化地傳給孫輩,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使其受益終身。

老人:老有所樂

  隔代教育排解祖輩的孤寂,使其感到被需要、被依賴。隔代教育背後蘊藏的情感交流、家庭傳承、文化延續的意義更是不容置疑。隨著社會的發展,祖輩家長的知識、能力、修養也在不斷提升。中國文化重視家庭傳承和親情維繫。

  隔代教育不僅讓孫輩感受到不可替代的隔代情,也讓祖輩感受到老有所樂的情感慰藉。祖輩在照顧和教育孫輩的過程中,不但能幫助年輕父母成長,自身也能靠不斷學習,跟上時代的步伐。

  當年輕父母缺位時,是祖輩撐起了一片天,沒有把缺失親子教育的孩子完全推向社會。「百善孝為先」,在教育過程中,言傳身教的孝道教育更有利於全社會形成敬老、孝親的價值取向。老人充滿了成就感,覺得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越來越有活力。

反方:隔代教育弊大於利

現實:引發諸多問題

  大量的數字表明許多家庭存在隔代教育,這是否就可以推斷出「利大於弊」的結論呢?按照這樣的邏輯,僅僅數量多就一定利大於弊?僅僅因為它是親子教育的補充就利大於弊?評判隔代教育利弊的標準是什麼?

  正因為認識到了隔代教育在當今社會的重大意義,我們才更深刻地體會到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據聯合國婦女兒童基金會的一份調查顯示,上海市有88%的嬰幼兒由老人養育,而長寧區由祖輩養育孩子的比例高達90%。這些數據表明,原本應該成為補充的隔代教育已經悄然成為家庭教育的頂樑柱。中國有60%以上的失足少年問題與隔代教育有關。

  隔代教育作為一種補充的教育方式,在當下中國卻被過度依賴和透支,逐漸成為了家庭教育的主導,並帶來了大量的教育問題和社會問題。

父母:變相「啃老」

  隔代教育確實為父母帶來了一定的便利,但同時也助長了父母的惰性,成為他們逃避責任和義務的借口。隔代教育成為了變相的「啃老」。

  不僅如此,父母們一方面依賴祖輩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方面又將因此產生的問題歸咎於祖輩身上。這種自身都還沒有「斷奶」的父母,缺乏責任心和感恩心,又怎能承擔起社會發展的重任?雖然年輕父母缺乏帶孩子的經驗,但經驗是靠實踐獲得的。

  根據上海市婦聯等單位日前發布的「滬京家庭隔代餵養報告」顯示,49.9%以上的家庭中,幼兒的餵養與照看依賴於祖父母。65%的父母每天與孩子相處時間不足3個小時。親子教育的缺失的確不完全是隔代教育的錯,但它難辭其咎,正是隔代教育造就了一個溫床,讓父母們有了逃避責任和義務的借口。

孩子:不利於身心發展

  評判隔代教育利大於弊的標準就在於,相對親子教育而言,隔代教育無法滿足兒童身心發展的需求。隔代教育對其主客體帶來的不利影響遠遠大過它所帶來的益處。

  根據埃里克森兒童心理成長期的研究表明,0-6歲是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的關鍵時期,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從而形成安全感和正常的依戀,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而隔代教育的過多介入,使兒童和父母相處的時間縮短,阻礙了兒童健康心理的形成。

  同時,由於祖輩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知識結構等與現代社會的差距,容易造成過分關愛和遷就,過度保護,要求單一,方法簡單。這些不利於孩子良好習慣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老人:不堪重負

  從對祖輩身心所帶來的壓力來看,隔代教育弊大於利。祖輩操勞了大半輩子,理應安享晚年。如果要再次挑起撫養和教育孫輩的重任,且不說由此帶來的身體上的透支,單單對其心理帶來的不良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有一項網路調查顯示,60%左右的父母經常因孩子教育問題與祖輩產生摩擦。祖輩一方面為撫養和教育孫輩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承擔了本不應該由他們承擔的責任,另一方面還要承受子女對其教育效果的不滿和諸多埋怨。調查證實,三分之二的隔代教養家庭在教育孩子上存在分歧。這對祖輩的精神和心理健康帶來了巨大的衝擊。這是真正孝敬祖輩,讓他們安享晚年的行為嗎?

  至於提高祖輩綜合素質的途徑,有人說可以讓老人參加隔代教育培訓班。但是當今中國,又有多少老人有機會接受這樣的培訓?培訓效果也不得而知。


推薦閱讀:

林更新獲兩位宗師傳功, 這次他這個「少爺」終於要當得比王思聰好了
?用這個方法,毛衣再也不會變形了~~~
男人很想要的時候,很可能是他這個器官出了問題!
眾多女性自白: 那麼多星座,只有這個星座男最渣啊~
這個世界怎麼了?蘇格拉底一語道破生命的意義

TAG:教育 | 家庭 | 問題 | 這個 | 這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