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慢性肝炎
中醫治療慢性肝炎
節前有乙肝患者前來諮詢。今天抽空整理這方面的思路。
乙肝是「慢性肝炎」的一種,屬西醫學病名,乙肝最為常見,約佔「慢性肝炎」80%。由多種致病因素侵害肝臟,如病毒、細菌、寄生蟲、化學毒物、藥物和毒物、酒精等,導致肝功能受到損害,從而引發一系列不適癥狀。西醫根據病情輕重程度,把「慢性肝炎」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種類型。屬於中醫學的「脅痛」、「黃疸」、「虛勞」等範疇。
中醫認為,慢性肝炎的病因有內外因素,外因是濕熱疫毒,內因是郁怒傷肝、飲食不節,導致臟腑功能失調,陰陽氣血虧損。慢性肝炎「起病於肝,損傷及脾,病本在腎」。
臨床癥狀:乏力,食欲不振,腹脹,肝區不適或疼痛;或有噁心、嘔吐、便溏、失眠、多夢;病輕者無黃疸,嚴重者可出現黃疸;或有肝掌、蜘蛛痣等。
一、治療原則:
1、治肝當須實脾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論述了肝病的治療原則:「見肝之病,知肝傳脾,先當實脾」,「實脾,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臨床所見,慢性肝炎患者,除肝病見證外,還伴有脾虛癥狀。
中醫認為,肝喜疏泄、條達,調暢情志。肝氣調和,則脾胃運化功能健旺;反之,情志不舒,肝失於疏,則胃失和降,脾失健運,出現胸脘痞悶、腹痛腹瀉。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又是運化水濕的樞紐。而濕為肝病病因之一。所以,培土以榮木,健脾以祛濕,是治療肝病的關鍵。
2、治肝不忘補腎
中醫認為,肝藏血,腎藏精,肝腎同源,精血互生。肝血需要腎精的化生和充養,腎精也需要肝血的滋養而維持充足。腎精肝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休戚相關。病理上,肝血不足和腎精虧損可相互影響,出現頭昏目眩、耳聾耳鳴、腰膝酸軟等肝腎精血兩虧的病變。
肝主疏泄,腎主封藏,肝氣疏泄可促進腎氣封藏,腎氣封藏又可防肝氣疏泄太過。
從五行相生關係上看,腎水為肝木之母,肝木為腎水之子,母強則子壯。另外,慢性肝炎多屬虛證,「虛則補其母」,所以治肝不忘補腎。
二、探討藥物治療思路
臨床上,筆者多使用三類藥物:
1、扶正類藥物,包括健脾和補腎。
如黃芪、党參、白朮等健脾補氣;巴戟天、淫羊藿、菟絲子等補腎。等等。
2、清熱解毒利濕類藥物。
如黃柏清熱解毒燥濕;虎杖清熱解毒利濕,且活血定痛;薏仁健脾利水滲濕;豬苓利水滲濕。等等。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清熱解毒利濕類藥物不但對抑制和殺滅乙肝病毒(HBV)有顯著作用,還能促使乙肝表面抗原轉陰的作用。
3、活血化瘀類藥物。
如丹參、鬱金、三七、雞血藤、桃仁、葛根等。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類藥物能改善肝臟微循環,減少病變部位缺血,加速病變修復,促進肝細胞再生,同時改變肝細胞膜的滲透壓,不利於乙肝病毒(HBV)在肝內複製轉錄,預防肝硬化和癌變。
三、經絡理療
參考經絡及穴位:
1、督脈、夾脊穴和膀胱經。
督脈總督六條陽經,調節全身陽經經氣,稱為「陽脈之海」。中醫有「疑難雜疾取之脊」 之說。
華佗夾脊穴位於脊椎棘突旁開0.5寸,在督脈與膀胱經之間,華佗夾脊穴與督脈同在背脊處,督脈循行於脊柱內部,華佗夾脊穴位於椎骨棘突下,相近相鄰,一脈貫通。足太陽膀胱經在背脊部第一側線的各個俞穴,與華佗夾脊穴相距1寸,足太陽經筋夾脊上達頭頂,多處與華佗夾脊穴重疊,有經脈相連。所以,華佗夾脊穴被古今醫家廣泛應用於臨床各科,有「華佗夾脊治百病」之說。
2、穴位:
肝俞、膽俞、脾俞、胃俞、腎俞:膀胱經一線上。
中脘、天樞、陰陵泉、足三里、三陰交、太沖、丘墟、太溪、復溜、公孫。
四、注意事項
1、早發現早治療,不要貽誤病情,以免發展成肝硬化。
2、食物宜清淡新鮮,不宜過食肥膩甘味,忌飲酒和辛辣刺激食物。
3、保持樂觀情緒,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肝喜條達,精神因素對疾病的康復尤為重要。
推薦閱讀:
※上海真安堂中醫門診部
※中醫治療腫瘤的七大過
※皇聖堂-穴位貼-穴位貼代理-穴位貼代加工
※晚期乳腺癌的特效中醫治療
※眼球震顫的危害及中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