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玄易道人解《老子》_再解《老子》「道可道」章

《老子》之「貓論」——再解《老子》「道可道」章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故:恆無欲也,以觀其渺。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有玄,眾眇之門。         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之初,為了進行意識形態領域的撥亂反正、解放思想,提出「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的著名的「貓論」。其思想實質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在《老子》中,亦有此思想。之所以如此說,還要從《老子》「道可道」章的斷句說起: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世傳本《老子》第一章第一句通常,而且也是極少引起爭議的,斷句為「道可道,非常道。」。帛書之本,比世傳本多兩個「也」字,「恆」代替了因避劉恆之諱的「常」,於文意無甚大礙,於是人們沿襲了對世傳本的斷句,斷為「道可道也,非恆道也。」。這一斷句似無可厚非,我在以前的注釋中亦採納此斷句(參見我博客中關於「《老子》道經第一章」的注釋)。只是在注釋後摘錄的與網友的討論中曾提到「道可道非常道若斷句為:「道可,道非,常道。」是否更有道中妙味?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之所以有此一說,是因為,在百度論壇中曾見網友提到道教中有此斷法,但因語焉不詳,未對出處提出更進一步的證據,故只作為一種啟迪與感悟,雖覺其中妙味多與心靈相契,卻又礙於固有之成見,仍從俗未變。但近日讀董子竹先生的《老子我說——與南懷瑾商榷》,對此斷句的來源提供了明確的資料「道教正一教太乙道崑崙宗的正式傳人李一道長所傳《道德經》斷句為「道可,道非,常道。」,此斷句是太乙派內部代代相傳,口傳心授的版本。太乙道歸屬正一教,正一教起自漢代的五斗米道的張道陵,張氏應是中國道教的最古老的創始者。李一道長口傳心授的版本恐怕應是出自張氏的《道德經想爾注》(又稱《老子想爾注》,只有殘本存世)」。有了這一紮實的證據,使得我不得不從新審視以前對世傳本的斷句,進而從新思考對帛書的斷句及其文意。新的斷句在世傳本可說具有顛覆性的影響,而在帛書,雖說文字上影響不大,但在意義理解上還是能夠為我們提供相當全新的思考空間:    首先,對於第二個「道」字,歷來為諸多注家所關注,但近代所做解釋的焦點總是於道究竟是否可以言說上,個人認為此謬遠矣。絕大多數大家目前均以王弼本之「道可道,非常道」為準,而全然不顧帛書之「道可道也,非恆道也」。若以帛書(自然應以帛書)為準,再加之斷為「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則何以得出「可以言說的道非常道」之解釋?且本句第二個道字是否可做言說解,南懷謹先生在《老子他說》中提出道字做言說講須到唐宋間方有此意,沈善增先生在《還吾老子》中亦頂此論且有深刻的考據,董子竹先生也訓詁道:「先秦古漢語中「道」字只作名詞使用,沒有作動詞「言」、「說」、「講」的先例。將「道」作「言」、「說」、「講」是從唐宋傳奇、寶卷、彈詞等等通俗文學開始的。」我深以為然。其實再翻閱一下《御注老子》,唐玄宗:「用可於物,故云可道;名生於用,故云可名。」;宋徽宗:「無始曰道,不可言,言而非也。」;明太祖:「上至天子,下至臣庶,若有志於行道者,當行過常人,所行之道,即非常道。」;清世祖:「上道字,乃制行之道;可道,行之也。」也只有宋徽宗解之為言說意,其後明、清祖亦不採此說,更不用說唐、玄宗了。唐、明、清三宗倒頗為一致的將其注為導、行之意。本來「道」、「導」便為一字,此便不足為怪了。此處若將「道」通「導」亦可通,且不改變對文意的理解。    再來說說「恆」字。恆本有常意,亦有宇宙恆常不變的本體、本源之意(《易經》中既有「易有大恆」之說)。具體做何解,當結合具體語境而定。此處當作恆常不變理解。    故而「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便可理解為:「道,當它被證明是符合實際需要的、適用的、可以指導我們的日常行為的時,它便是道。道是周流六虛、變動不居、並非是恆常不變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名,當我們對一個事物的命名能夠適應我們為之命名而要達到的目的時,這一命名便可成立。對一個事物的命名,或者換個角度說,對一個字我們對它所賦予的含義,並不是恆常不變的。」         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老子他老人家在第一句向我們解釋了他對事物命名的原則之後,開始用他的原則對「有」、「無」兩字命名了。此帛書與王本的差異一目了然但並不影響(至少在我現在想來)對句子的理解。改動恐怕更多是從修辭的角度考慮。後面的兩個也字更加提示我們這是老子在對此後出現的「無」「有」兩字下定義。         「故:恆,無欲也,以觀其渺。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    老子完成的他對第一組,也是最重要的一組概念的命名之後,進一步告訴我們如何利用這組概念來進行對天地萬物的探索。無欲即內心之無欲無求,也就是心靈的體驗,有欲則內心的有所欲求,也就是科學的實證。此句解為:故而,宇宙的本體、本源,當我們利用心靈體驗的方式來了解他時,我們可以探索至其精微渺妙。當我們用科學實證的方式來了解他時,我們可以知道他的作用的廣大邊界。(眇被通假為妙者居多,我以為通渺為宜)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有玄,眾眇之門。」    從帛書。王本後句為「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之玄之又玄不知何解,若解為玄妙啊玄妙這書好象是屈原寫的。一個玄加上另一個玄?不知兩個玄是否是同一個玄。帛書甲本為「之有玄」,乙本確為「之又玄」。但乙本上句「恆,有欲也」做「恆,又欲也」,我猜測乙本中將日常之有無之「有」寫作「又」,以示同老子定義為宇宙本源之「有」、「無」的區別。「之有玄」之「之」為這個的意思。同:《說文》「合會」,此處指「有」、「無」相互影響、共同作用,也就是正反兩方面的否定之否定的關係(如果非要在哲學層面上有所界定的話)。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有」、「無」此兩者同出異名,相互的共同作用合為一體就謂玄。有了「有」、「無」的相互共同作用即「玄」,其作用生生不息,則開啟了世界本體、本源的精微渺妙的大門。         至此可通解為:    道,當它被證明是符合實際需要的、適用的、可以指導我們的日常行為的時,它便是道。道是周流六虛、變動不居、並非是恆常不變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名,當我們對一個事物的命名能夠適應我們為之命名而要達到的目的時,這一命名便可成立。對一個事物的命名,或者換個角度說,對一個字我們對它所賦予的含義,並不是恆常不變的。    按照上述的命名原則: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故而,有了上述對「有、無」的定義後,宇宙的本體、本源,當我們利用心靈體驗的方式來了解他時,我們可以探索至其精微渺妙。當我們用科學實證的方式來了解他時,我們可以知道他的作用的廣大邊界。    「有」、「無」此兩者同出異名,相互共同作用(否定之否定?)合為一體就謂玄。有了「有」、「無」的相互共同作用即「玄」,其作用生生不息,則開啟了世界本體、本源的精微渺妙的大門
推薦閱讀:

詩說老子
老子不想跟你們湖北人說話…
老子賦
《老子》勘校 白鶴飛
《老子》 四章道沖而用之解

TAG: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