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張浚部將岳飛後裔考

岳飛家屬流放嶺南和復官、蔭補岳飛有五子一女,他遇害時,唯一隨他出入行陣的岳雲被斬,家中所余的親屬有妻子李娃,岳雲妻鞏氏和四歲的長孫岳甫、三歲的長孫女岳大娘、一歲的次孫岳申,次子十六歲的岳雷和妻溫氏、二歲的次孫女岳二娘,三子岳霖十二歲,四子岳震七歲,五子岳靄三歲,還有女兒岳安娘。③按宋高宗本人下旨,「岳飛、張憲家屬分送廣南、福建路州軍拘管」。④二十年後,宋高宗「詔蔡京、童貫、岳飛、張憲子孫家屬令見拘管州軍並放令逐,①《桯史》卷8《九江郡城》。②《輿地紀勝》卷30《江州》,《方輿勝覽》卷22《江州》。③《鄂國金佗續編》卷13《先兄甫等復官省札》,《先兄琛等補官告》,《宋岳鄂王年譜》卷1,卷2,卷4,《岳廟志略》卷1《繼忠祠》。④《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卷12《岳少保誣證斷案》。便「於是飛妻李氏與其子霖等皆得生還焉」①。然而《光緒丹陽縣誌》卷24《流寓》和偽托劉光祖的《武德大夫貢文憲公傳》卻記載,有貢祖文者,「匿其幼子霖於署中」,使岳霖免於南遷。又《光緒黃梅縣誌》卷31《僑寓》說岳震和岳靄潛匿於江州對岸的黃梅縣,一度易姓鄂氏。此類記載大抵出自後人愛護忠良之裔的好心,卻根本不足憑信。京劇《櫃中緣》則是此類故事的濫觴。岳飛「家屬盡徙嶺表」,這是當時眾所周知的事。②《夷堅丙志》卷15《岳侍郎換骨》雖有迷信的成份,還是記錄了岳飛子孫流放的真實情況:「紹興十一年歲除之夕,岳少保以非命亡。其子商卿(霖)並弟震同妻女皆羈管惠州,郡拘置兵馬都監廳之後僧寺牆角土室內。兄弟對榻,僅足容身,飲食出入,唯都監是聽。」在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壓抑和摧殘下,岳雷在流放地飲恨而終。③他在岳飛生命的最後一息,也被投入獄中,理由是「照證得岳雷別無干涉罪犯,緣為岳飛故節飲食成病,依律合召家人入侍,已就令岳雷入侍看覷」。④他曾陪伴父親度過了人生最悲慘的時日,卻已無法等到昭雪的一天。後來岳霖、岳震、岳靄三子和長孫岳甫上謝表說:「形骸溝壑,痛固無窮,妻子蠻夷,鬼亦不食,興言及此,流涕漣如。」⑤表達了他們被流放的痛苦生活和極端悲憤之情。在宋高宗對岳飛家屬解除拘禁的翌年,即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宋孝宗登基後,立即宣布對岳飛平反。潭州申報宋廷,「據故樞密岳飛男雲妻鞏氏狀:『伏睹七月十三日同奉聖旨指揮,故岳飛與追復元官,以禮改葬,訪求其後,特與錄用。氏故夫雲見有男二人,甫二十五歲,申二十二歲,女大娘二十四歲,故夫弟雷見有男四人,經二十一歲,緯二十歲,綱十四歲,紀十二歲,女二娘二十三歲,女三娘十七歲,見在潭州同居,並系阿翁樞密親孫。』」另據本州兵馬司報告:「尋行勘會得故樞密岳飛男雲妻鞏氏本家於今年四月初三日到潭州,見在北里廂,故夫弟雷一房同居。」⑥可知自從宋高宗解除拘禁後,岳飛前妻劉氏所生的兩房子孫,由鞏氏率領,遷移潭州,即今長沙,在城內北里廂居住。上引公文介紹了兩房子女共九人,卻未提及岳雷妻溫氏,⑦鞏氏復外命婦恭人的名號,⑧①《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93紹興三十一年十月丁卯。②《鄂國金佗續編》卷30杜莘老《乞昭雪奏札》。③《鄂國金佗續編》卷13《先伯雷復忠訓郎 門祗候告》。④《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12《岳少保誣證斷案》。⑤《鄂國金佗續編》卷14《賜謚謝表》。⑥《鄂國金佗續編》卷13《先兄甫等復官省札》。⑦岳雷妻姓氏據《岳廟志略》卷1《繼忠祠》。⑧《鄂國金佗續編》卷13《先伯母鞏氏復恭人告》。估計溫氏也已不在人世。《鄂國金佗粹編》卷9《遺事》說岳飛部屬「其有死事者」,「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可知鞏氏或溫氏之父為「死事者」。在平反的當年,李娃應為六十二歲,岳霖應為三十三歲,岳震應為二十八歲,岳靄應為二十四歲。宋廷下令將岳霖復右承事郎,岳震和岳靄補保義郎,①「岳雲男甫、申,岳雷男經、緯、綱、紀並特與補承信郎」,「故岳雲女大娘,岳雷女二娘、三娘候出嫁日,夫各與補進武校尉」,「岳飛孫琛並女安娘夫(高祚)並特與補承信郎」。②岳琛是岳霖的長子。自岳琛以下,岳霖、岳震和岳靄(後宋孝宗改名岳霆)的兒子未有蔭補記錄,可能是因為年齡尚幼,岳震和岳靄甚至有可能未曾婚娶。從前引記錄看,岳雲和岳雷的兩個女兒,已經超過宋時正常的婚齡,卻因長期拘管,而未能「出嫁」。岳飛的女兒名叫安娘,其丈夫是高祚。《癸辛雜識》續集下《銀瓶娘子簽》載:「太學忠文廟,相傳為岳武穆王,並祠所謂銀瓶娘子者,其簽文與天竺一同。」臨安的太學確是岳飛故宅,③然而此段宋人記載並未說明銀瓶娘子的身份。後世相傳銀瓶娘子為岳飛的幼女,《宋岳鄂王年譜》卷5引《金佗家譜》:「女欲叩閽,訟王冤,為邏卒所攔,遂抱銀瓶墜井死。」但若確有此事,《鄂國金佗粹編》不可能全無記載。以上岳霖的右承事郎是正九品文官,「右」字表明他非科舉的蔭補出身,這是在岳飛生前已經蔭補為文官,其他正九品保義郎、從九品承信郎和無品進武校尉全是武官。宋朝講究崇文抑武,文武地位差別森嚴,但武官大多不是軍官。岳飛作為武臣,其子孫的蔭補,雖屬昭雪後的特恩,仍按制度和慣例辦事,不補文官。三、岳霖和岳震、岳霆的相關記載《鄂國金佗粹編》卷9《諸子遺事》載岳霖等三人的最後官銜:「霖,故任朝請大夫、敷文閣待制致仕,贈太中大夫(一作中大夫),自有傳。震,故任朝奉大夫,提舉江南東路常平茶鹽公事。霆,故名靄,孝宗皇帝改賜今名,任修武郎, 門祗候。」岳霖的官位最高,官居從六品朝請大夫,贈從四品太中大夫,故官史中有資格立傳,但今已佚亡。岳震後來改任文官,官居從六品朝奉大夫,其實職差遣至路一級監司。唯有岳靄仍是武官,為①《鄂國金佗續編》卷13《先祖妣李氏及先伯 等復官封旨揮》,《先考霖復右承事郎告》。②《鄂國金佗續編》卷13《先兄甫等復官省札》,《先兄琛等補官告》。③《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48紹興十三年正月癸卯,《宋會要》崇儒1之32,方域2之17。正八品修武郎,他帶 門祗候的 職,表明他可能擔任與軍事相關的差遣。岳飛子孫作為將種,卻大都棄武習文,這不僅有官場中重文官的風尚,更應鑒於宋朝猜忌武將的積習,特別是岳飛和岳雲被害的慘痛教訓,使他們不願再繼承將門遺風。《岳廟志略》卷1《繼忠祠》載,他們三人的妻子分別是陳氏、劉氏和蕭氏。據《史》卷2《泉江三地名》說:「餘外家居泉之石龜。」可知陳氏是泉州人。陳氏有很高的文化修養,《寶真齋法書贊》卷28《大寧夫人二書》載她對岳珂「遺訓二篇」,談論不少佛理,其中說,「珂子暇日謂予佞佛,予曰:非也,非佞其福也,愛其說也」。「予好飯僧,作像法,至老不厭,然未始自為,皆以為親耳」。岳珂說:「先夫人平日結字端勁,作文簡麗,讀書淹貫,獨以苦自秘晦,不肯使人知,故皆不傳。」看來她還是沿襲中國古代的婦道,認為女子無須以文采炫耀世人。岳霖雖非科舉出身,看來在患難之中,仍刻意學習文化,《寶真齋法書贊》卷28《銀青制札帖》說:「先君受筆法於家庭,多用蘇體,尤精小楷。」關於岳霖仕歷的記載主要集中於後期,大約因為自隆興、乾道到淳熙初,岳霖官位尚低,故未見著錄。今將相關史料摘錄於下:淳熙三年(公元1176),出任欽州知州。淳熙四年(公元1177),據《輿地紀勝》卷119《欽州》載:「淳熙四年,太守岳霖以交使入貢,常為譯者所導,妄肆無禮。是歲交使到驛,拆毀驛舍。公封劍示其都監,若不葺而行,當以兵法相待,交人股慄,繕而後行。」《嘉靖欽州志》卷8也轉載此事,只是繫於淳熙三年。當年張栻《南軒先生文集》卷9《欽州學記》說:「安陽岳侯霖為欽州之明年,政通人和,乃經理其州之學,悉易故之庳陋,廟堂、齋廡次第一新。」淳熙五年(公元1178),《嘉靖欽州志拾遺》載岳霖《過靈山述懷》七律一首:「折腰為米本憂貧,流落天南瘴海濱。千里江山空恨別,十年萍梗可傷神。撫膺但覺丹心壯,覽鏡那堪白髮新。歸去恩深知感激,只慚無德愧斯民。」這應是他離開欽州前之作,一腔愛國憂民之心,躍然紙上,體現了其父的遺風餘烈。《鄂國金佗粹編》卷9《昭雪廟謚》:「淳熙五年五月五日,臣霖以知欽州召見,賜對便殿,上宣諭曰:『卿家紀律、用兵之法,張、韓遠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臣霖對曰:『仰蒙聖察,撫念故家,臣不勝感激。』」這是岳霖召還後的面對。淳熙六年(公元1179),《鄂國金佗續編》卷14《賜謚謝表》,岳霖官銜為「奉議郎、守尚書駕部員外郎」,時為當年「二月」。淳熙九年(公元1182),朱熹時為浙東提舉常平,按劾知台州唐仲友,索連到「弟子行首」嚴蕊。①關於嚴蕊的事,宋人筆記多有記載,或稱她是「官妓」,或稱是①《朱文公文集》卷19《按唐仲友第四狀》。「營妓」。「行首」是指妓女中出眾者,宋時商業同業組織稱行,妓院看來也是一行,官府指定各行的主持人為行頭,也稱行首或行老,這就是嚴蕊稱「行首」的來歷。「岳商卿霖提點刑獄,因疏決至台,蕊陳狀乞自便」。岳霖命她作詞,她口佔一闋《卜運算元》,岳霖「笑而釋之」。①淳熙十年(公元1183),《寶真齋法書贊》卷13《薛道祖秘閣詩帖》說:「先君以淳熙癸卯將漕鄂渚。」《鄂國金佗粹編》卷9卷末載岳霖對岳珂說:「昔將漕湖北,武昌之軍士、百姓設香案,具酒牢,哭而迎。」以表示大家對故帥岳飛的悼念之情。《周益國文忠公集·書稿》卷11有《潼川岳漕》當年一信,信中說:「諭及靖州曲折,不勝感悚,屯田事想便施行。今襄陽力主此議,兩司若競勸,庶幾有成乎。」則標題「潼川」有誤,其實還是討論荊湖北路的公務。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周益國文忠公集·書稿》卷11有給「潼川岳漕」兩信,信中有「蜀去朝廷遠,上所深念」等語,說明岳霖當年已移漕東川。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宋會要》職官72之41載:「岳霖特降一官,時霖任潼川漕,以體究漢州雍有容在任不法事稽緩,而有是命。」《宋史全文續資治通鑒》卷27記載相同。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宋史全文資治通鑒》卷27淳熙十三年二月庚戌,「詔潼川運判岳霖職事修舉,除直徽猷閣,再任。」《寶真齋法書贊》卷16《劉忠肅候謁帖》說:「先君將指潼川,淳熙丙午歲四月,得於蜀士張箋家。」同書卷10《宋景文言志帖》說:「淳熙丙午五月,先君漕東川。」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寶真齋法書贊》卷13《薛道祖馬伏波事詩》載:「先君在湘南,得此帖於成都使者折知常,時登湘山觀閱帖,予方六齡,先君執卷嘆,且顧曰:『小子識之。』蓋淳熙戊申之六月。」《鄂國金佗粹編》卷9卷末載,岳霖「在潭州時,今國子博士臣顧杞②等嘗為臣霖搜剔遺載,訂考舊聞,葺為成書」。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陳傅良給宋光宗上奏談及「近者贈岳霖煥章閣待制」,「對揚壽皇善繼之美」。③據《宋史》卷35《孝宗紀》和卷162《職官志》,淳熙十五年十一月,「建煥章閣,藏高宗御集」,「置學士等官」。淳熙十六年二月,上宋孝宗①《夷堅支庚》卷10《吳淑姬嚴蕊》,《吹劍三錄》,《齊東野語》卷20《台妓嚴蕊》。②顧杞,據《宋會要》選舉21之9,他於嘉泰元年任主管吏部架閣文字。《後村先生大全集》卷156《墓志銘·雪觀居士》:「顧夫人名靜華,自號雪觀居士,故國子博士杞、孺人林氏之女,山中趙君庚夫,字仲白之妻,前國子監簿時願,字志仁之母。」③《止齋先生文集》卷24《奏乞褒錄傅察宗澤婁寅亮子孫札子》。尊號為「至尊聖皇聖帝」。宋廷特贈岳霖煥章閣待制的貼職,當在宋孝宗稱壽皇之後。《宋會要》食貨52之18十一月十九日載有「提領封樁庫岳霖」關於會子和度牒的上奏。《宋會要》禮49之48十二月六日載有「左司郎中嶽霖」。紹熙元年(公元1190),《寶真齋法書贊》卷10《韓忠獻北道京邑帖》:「紹熙庚戌,先君實為左司郎。」同書卷21《葛文康書簡帖》說:「紹熙庚戌歲,公之孫丞相在東府,先君為都曹,暇日燕見,語及紹興講信事。」同書卷27《趙忠定濠梁帖》說:「予八歲,侍先君西歸,過當塗。」則可知岳霖於當年離開臨安,「西歸」者,當是回江州。紹熙二年(公元1191),《宋會要》食貨68之91五月二十一日,「四川制置司言」,「並岳霖糴到米」,「並令〔逐〕州充賑濟支用」。《鄂國金佗粹編》卷9卷末說,岳霖「帥廣州日,道出章貢,見父老帥其子弟來迎,皆涕 曰:『不圖今日復見相公之子。』」紹熙三年(公元1192),據《寶真齋法書贊》卷28《銀青清白頌語》:「紹熙壬子十月,先君子帥廣,微若不適,猶治事如平時。壬子平旦起,書數語於紙,口占遺奏,略不及家事,遂深衣幅巾而啟手足。珂時始十齡,侍大寧自五嶺歸。」岳霖的遺書只有十六字:「平生列缺,到死分明。前程一路,月白風清。」《桯史》卷3《趙希光節概》記載岳霖的死年相同。岳珂在《鄂國金佗粹編》卷9卷末說,岳霖「將死,執臣之手曰:『先公之忠未顯,冤未白,事實之在人耳目者,日就湮沒。幼罹大禍,漂泊縲囚。及仕,而考於聞見,訪於遺卒,掇拾參合,必求其當。故姑俟搜摭,而未及上。苟能卒父志,死可以瞑目矣!』」這當然是岳霖最重要的遺囑。他卒年六十三歲。宋廷最初允許他致仕,從煥章閣待制升敷文閣待制,正好是加一官,死後又追贈四官,其制詞說,「秉心端亮,遇事詳明。少歷艱勤,養成畏謹之性;晚更事任,率有循良之稱」。「忍聞垂絕之言,寧愛不貲之寵」,①反映了他的個性和遺奏之感人。參對前引記載,岳霖死時官為朝請大夫,升四官應為中奉大夫,而中大夫或太中大夫則又另加一官或兩官。岳霖的子嗣可信者應是前述的岳琛,至少在宋廷平反時,年齡最長。另有一女嫁宰相陳俊卿之孫陳址,朱熹撰壙志稱他「娶兵部侍郎岳公霖之女」。②估計岳霖任兵部侍郎可能①《攻愧集》卷34《知廣州岳霖敷文待制致仕》,《岳霖贈四官》。②《朱文公文集》卷94《陳君廉夫壙志》。是生前最後第二個差遣。除岳琛和岳珂外,後世岳氏宗譜中記載的岳霖子嗣尚有岳琮、岳璞和岳,但各書所載兄弟排行與人數有異,難於稽考。①岳琮的情況後面另有論析。與岳霖相比,岳震和岳靄的史料更是少得可憐。淳熙六年二月,兩人在賜謚謝表中的官銜分別是文官修職郎、前廣南東路提舉常平司幹辦公事和武官忠翊郎、監潭州南嶽廟。②《嘉靖安溪縣誌》卷3載岳震為泉州安溪縣令或知縣,但無具體時間,參對前後任官,大約在淳熙時。慶元三年(公元1197),周南拜會時年六十三歲的「前籍田令岳侯震」,詢問當年趙士 營救岳飛的事。③在宋廷嘉泰四年(公元1204)追封岳飛為鄂王時,估計岳震、岳靄等都已去世,所以岳家是由岳珂出面上謝表的。《嘉靖龍溪縣誌》卷8說:「 ,武穆正(王)之孫也。奸檜時,武穆以功高被誣,二子霖、震謫嶺南,後移於漳,因家焉。孝宗嗣位,首加昭雪,復官爵,錫冢地,祿其子孫,旌以廟貌。霖官至朝議大夫、兵部侍郎,以敷文閣待制,出為廣東經略安撫使。子珂尚信王宮之女,官至尚書,今居江州。震官至朝奉大夫、戶部郎中,出為江東常平使。  ,震之子也,任汀州連城尉而卒。子 ,以尚書澤,為蘄州察推。」其中稱岳珂「今居江州」,說明此段文字是轉抄宋《淳志》,而未加修改。其中有四點值得注意。一是岳霖和岳震「移於漳,因家焉」,估計在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下詔令岳飛家屬「放令逐便」後,兩人曾暫居漳州,如同鞏氏帶兩房子女暫住潭州一樣。江州、潭州和漳州的地名都有三點水,看來不是偶然巧合,而與宋時的某種迷信習俗有關。他們大約一時還無法返回江州。如前所述,岳霖妻陳氏是泉州人,與漳州是鄰州,這大該也是居住漳州的原因。二是岳霖的官銜為朝議大夫,與岳珂之說稍異,應以岳珂之說為準。三是岳震任戶部郎中,估計是他最後任江東提舉常平前的差遣,應是不見於他書的補充。四是有關岳珂與岳的記載,留待下節再作分析。四、岳甫等諸孫的相關記載岳飛諸孫中,唯有岳珂著作甚富,對其生平,王瑞來先生於《文史》第23輯已發表《岳珂生平事迹考述》,此處不作複述。前引《嘉靖龍溪縣誌》說他「尚信王宮之女,官至尚書,今居江州」,可知在編撰宋志時,岳珂尚在世。南宋宗室趙璩是宋太祖七世孫,最早與宋孝宗共同養育宮中,宋孝宗立為皇子後,才「出居紹興府」。他於淳熙十五年七①參見《唐門岳氏宗譜》卷6,殷時學、曹瑞相、司丙午、王春慶、王波清先生《岳飛廟志》第八章。②《鄂國金佗續編》卷14《賜謚謝表》。③《山房集》卷5《跋鞏洛行記後》。月去世,由恩平郡王追封信王。①從年齡推斷,岳珂妻趙氏大約是趙璩的孫女。據王瑞來先生《岳珂生平事迹考述》一文所引《金佗祠事錄》,說岳珂妻為「威寧郡主」,郡主是宗女的外命婦封號。②據《寶真齋法書贊》卷17《錢穆父赴越詩帖》說:「嘉定甲申歲(十七年),予婿陳天澤得此帖於中都,以歸於我。」當年岳珂四十二歲,其女已出嫁,女婿名陳天澤。除岳珂外,相關記載稍多者唯有岳甫。《寶真齋法書贊》卷28《吏部二詞帖》說,「先兄尚書吏部郎甫,字大用」,「自隆、淳間,以詞翰雅好,與張、范、劉、龔諸名人游,遂達九禁。阜陵嘗召對便殿,賜硯器,有字體似薛紹彭之諭。今觀其書,圓健端致,聖鑒固不虛矣。」此篇轉載了岳甫的兩闋詞,第一是《水調歌頭》:「魯口天下壯,襟楚帶三吳。山川表裡營壘,屯列拱神都。鸚鵡洲前處士,黃鶴樓中仙客,拍手試招呼。莫誦昔人句,不食武昌魚。  望樊崗,過赤壁,想雄圖。寂寥霸氣,應笑當日阿瞞疏。收拾周黃策略,成就孫劉基業,未信賞音無。我醉君起舞,明日隔江湖。」第二是《滿江紅》:「碧海迢遙,曾窺見,赤城樓堞。因傲睨,塵寰猶帶,憑虛仙骨。武庫胸中兵十萬,文場筆陣詩千百。記向來,小試聽臚傳,居前列。  世間事,都未說,親為大,官毫末。況諸郎鍾慶,夙齡英發。銀菟頒符方易地,金鑾寓直行趨闕。更相期,盡節早歸來,傳丹訣。」從以上兩闋詞看來,岳甫雖已習文,仍有幾分將門的豪氣。關於岳甫的仕歷,亦僅存片斷記載,今摘錄於下:《鄂國金佗續編》卷13《先兄甫換承務郎告》說:「爾本將門,乃能攻苦隸業,創為儒生,茲特授以文階,遂進京秩。」岳甫換授文官不知何時。如前所述,岳甫最初蔭補從九品承信郎,據《宋史》卷168《職官志》,承務郎亦為從九品,但官位高於承信郎。一般說來,武官往往經過考試,「降等換文資」。③宋時文官大體有選人、京官和朝官三大等級,選人升京官,是一級重大跳躍。因為唯有當了京官,才有光明前程。岳甫「授以文階,遂進京秩」,跳過了選人七階,徑換京官最低一階的承務郎,無疑是特恩。他可能即是以承信郎換承務郎。隆興元年(公元1163),楊萬里《誠齋集》卷2詩題為「同岳大用(甫)撫干雪①《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1《信王》,《宋史》卷35《孝宗紀》,卷246《信王璩傳》。②《宋史》卷163《職官志》。③《宋會要》職官61之22。後游西湖,早飯顯明寺,步至四聖觀,訪林和靖故居,觀鶴聽琴,得四絕句,時去除夕二日」,《誠齋集》的詩依時間先後為序,其後一首詩題說:「甲申(隆興二年)上元前,聞家君不快,西歸。」據《宋史》卷433《楊萬里傳》,張浚「入相,薦之朝。除臨安府教授,未赴,丁父憂。」。按張浚再相在隆興元年十二月。①可知楊萬里正是在當年歲末未赴任教授之時,與岳甫同游西湖。撫干是安撫司幹辦公事的簡稱,估計岳甫當時的差遣可能是兩浙西路安撫司幹辦公事,得以在臨安與楊萬里交遊。乾道五年(公元1169)二月,《南軒先生文集》卷15《送岳主管序》說:「岳大用求予贈行之言。予惟大用先世有勛伐於王家,不幸中遭奇禍,海內所嘆。而大用兄弟落南之久,困厄流離,亦云極矣,險阻艱難,亦嘗之備矣。天日照臨,舊誣昭白,大用於此時得以自申,人皆為大用喜,而予獨有說焉。」此處的「主管」系官名簡稱,疑為岳甫赴任某路安撫司主管機宜文字,而求張 贈言。主管機宜文字的地位高於前述的幹辦公事。蔡戡《定齋集》卷13《送岳大用序》:「岳君大用,挺超卓之才,稟剛銳之氣,患難窮困,愈挫而愈不衰,發而為文,清逸曠快,亦如其人,士類翕然稱之。今將官於湖南,索予言以別。」此文不得其時,姑繫於乾道五年至淳熙三年之間。由此可見,岳甫的性格頗得父親的遺傳基因,而與叔父岳霖不同。淳熙三年(公元1176),《桯史》卷6《蘇衢人妖》說:「余兄周伯,以淳熙丙申召為太府簿。」周伯也是岳甫的號。《東塘集》卷4《岳大用寺簿惠佩刀》詩大致應作於此時,其中「文陣談鋒不可當」,「十九人中見穎囊」等句,是稱讚岳甫的才氣。淳熙六年二月,《鄂國金佗續編》卷14《賜謚謝表》,岳甫官銜為「宣教郎、守宗正丞」。淳熙十年,《宋會要》兵23之17載,「知池州岳甫」奏,討論添置馬驛的問題。《周益國文忠公集·奉詔錄》卷1當年七月二十三日《付下郝政文字回奏》:「臣伏准聖旨付下郝政文字一件,臣已詳覽訖。聞與岳甫近因祈雨,頗相戲侮,甫遂有狀申三省、樞密院,說政招軍騷擾。臣謂偏詞未可盡信,兼政既已被召,自不須更為已甚,所以未敢進呈。政必探得甫有文字,故來奏辨。」參據同卷六月一日的《奏池州副都統郝政施為未善》,郝政時任池州副都統制,可知為岳甫在池州知州任上的事。淳熙十一年,《桯史》卷6《快目樓題詩》說:「淳熙甲辰、乙巳間,余兄周伯持浙東庾節。」證明岳甫當年出任浙東路提舉常平。《南宋群賢六十家小集·招山小集補遺·贈岳周伯庾使二首》所載劉仙倫贈岳甫二詩,又見《桯史》本篇,其中有「南渡忠良知有種,中原消息定關渠」等句。劉仙倫,《桯史》本篇作劉  。①《宋史》卷33《孝宗紀》,《宋宰輔編年錄校補》卷17。淳熙十二年,《宋會要》職官72之43載:「(淳熙十二年十一月)十四日,知台州熊克放罷,以浙東提刑趙公碩、提舉常平岳甫奏克在任縱容軍人,盜販私鹽,凡改刺軍人,私取緡錢,不遵法令,故有是命。」關於岳甫彈劾熊克的事,岳珂在《鄂國金佗粹編》卷27《乞付史館堂札》中說,「先兄吏部甫任浙東提舉日,熊舍人克知台州,以公事為先兄按發罷黜,積憾不泄。以先兄甫為先伯御帶 之嫡子,故於作《中興小歷》之際,專欲歸罪,他強調自己祖父「兩經秦檜、熊克史筆之誣」。另據《寶慶會稽續志》卷2《提舉題名》:「岳甫:淳熙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以承議郎到任,淳熙十三年十二月十四日,知明州。」陸遊《劍南詩稿》卷17《舟中感懷三絕句呈太傅相公兼簡岳大用郎中》,依於北山先生《陸遊年譜》推斷,此詩作於淳熙十二年。估計在《劍南詩稿》編纂時,使用了岳甫的最後官銜,其時岳甫未任郎中,而當年冬正好在紹興府,故家居的陸遊寄詩。詩中有「甲子一周胡未滅,關山還帶淚痕看」,「不眠數盡雞三唱,自笑當年起舞心」等句,其實是反映了他與岳甫的共同心聲。淳熙十三年,《嘉定赤城志》卷9《本朝郡守》載:「岳甫:(淳熙十三年)閏七月二十日,以朝奉郎提舉本路常平茶鹽 (兼)。池陽人,鄂王飛之孫,八月二十五日回。」可知他短期任台州知州。《乾道四明圖經》卷12《太守題名記》載:「岳甫:朝奉郎、兼主管沿海制置司公事。淳熙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到任,以本路提舉常平司除。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除尚左郎中。十六年三月二十七日交割起發。」可知他任明州知州實有兩整年。據樓鑰《攻愧集》卷59《慈溪縣興修水利記》說:「今郡侯岳公方提舉常平事,按行郡邑,首詢利病,縣人合辭有請,乃下其事,使亟圖之。」可知當地興修水利,始於岳甫當浙東提舉常平,而終於他知明州時。淳熙十五年,葉適《水心文集》卷27《上執政薦士書》,舉薦「自陳傅良以下三十四人」,其中包括岳甫。《宋史》卷434《葉適傳》說:「除太常博士、兼實錄院檢討官,嘗薦陳傅良等三十四人於丞相,後皆召用,時稱得人。」《南宋館閣續錄》卷9載葉適任此差遣在淳熙十五年七月,周夢江先生《葉適年譜》依此將薦書繫於當年。淳熙十六年,岳甫赴宋廷出任吏部尚書左選郎中,參對前引岳珂說「先兄尚書吏部郎甫」,他的最後任官即是此差遣。《誠齋集》卷20《謝岳大用提舉郎中寄茶果藥物三首》,應作於岳甫到南宋行朝供職後。紹熙元年,《寶真齋法書贊》卷10《韓忠獻北道京邑二帖》:「先兄吏部甫自四明假守還朝,時紹熙庚戌,先君實為左司郎,家庭聚燕,互出名帖。」岳甫當年五十三歲。到宋寧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鄂國金佗粹編》卷28岳珂《申都司狀》說:「照得岳雲系珂先伯,其告命自系先伯 直下長男朝請郎、尚書吏部郎中甫收掌。先兄甫已行身故,見系先伯 直下長孫迪功郎、新筠州新昌縣主簿岳覲,迪功郎、新處州慶元縣11尉岳覿收掌。」此處交待了岳甫的最後文階是正七品朝請郎,他有岳覲和岳覿兩個兒子。關於岳覿,李曾伯《可齋續稿》前卷5《京西提舉司平糴倉記》作於「紹定三年(公元1230)九月十有一日」,其中說「我岳公共二使事,實叄統府」,「公名覿,字明可,岳忠武之曾孫,今為朝奉大夫」。可知岳覿當時為從六品文官,任京西南路提舉常平、大約另兼轉運和安撫。按前述《嘉靖龍溪縣誌》轉引宋《淳志》的記載,岳震子岳雲「任汀州連城尉而卒。子 ,以尚書(岳珂)澤」,在宋理宗淳時「為蘄州察推」。察推是觀察推官的簡稱,然而據《宋史》卷88《地理志》,蘄州是防禦州,則本州推官應稱防禦推官,姑以存疑。《唐門岳氏宗譜》卷6記載了岳震第三子是岳雲,其長子叫岳雲。另外一個見於宋人記載的是岳雲。《鶴山先生大全文集》卷89吳獵行狀記述開禧吳曦之變前,吳獵在鄂州「馳遣岳雲、董道隆招商分糴」。吳曦之變後,吳獵任四川宣諭使,辟「岳雲準備差使」,一同入川。岳飛後妻李娃生岳霖等三子,按前引宋時的記載,岳霖和岳震之子的名字都是「玉」字旁。據《唐門岳氏宗譜》卷6和《岳飛廟志》第八章所引「遷居儀封縣世系圖」,岳云為岳霆長子,其長孫名岳通。《岳廟志略》卷9載有宋末咸淳四年(公元1268)岳通所撰《重建褒忠衍福寺記》,其中說,「紹興、嘉定間,伯祖制帥、吏部,叔祖尚書相繼申請功德院」。「叔祖任東餉,捐巨萬貲,命僧永機創寺,永機攫金豐橐,僅成方丈數間。叔祖既歿,族有受從善祖塋金者,俾繼住持。二僧貪酷,伐松 ,毀屋廬,元創方丈,已無把茅」。「通不肖,既無以顯揚先烈,茲幸竭力,營葺先塋,謀辦祭祀,悉有成式,繼此歸耕五老,可無慮矣」。廬山有五老峰,李白詩「廬山東南五老峰」,「歸耕五老」,說明岳通家族仍居江州。元大德九年(公元1305)方回《岳墳褒忠衍福寺復業記》說:「王之孫吏部公甫、尚書公珂創祠曰忠烈,寺曰褒忠衍福」,「曾孫運干通官於杭十年,增 田,築冰窨相之」。岳通稱岳甫為「伯祖」,稱岳珂為「叔祖」,則其祖父年齡應大於岳珂。運干是轉運司幹辦公事的簡稱,可知岳通在臨安任兩浙轉運司①幹辦公事,長達十年。岳飛子孫的年齡相差很大,長孫岳甫比幼子岳靄大一歲,岳霖五十四歲時方生岳珂,而岳珂出生時,堂兄岳甫已四十六歲。關於岳飛子孫,《岳飛廟志》第八章岳氏世系,轉載了一些岳氏宗譜的世系,卻頗有差異。清人錢汝雯編《宋岳鄂王年譜》,其中引用了《金佗宗譜》和宜興《唐門岳氏宗譜》,據說湯陰的《金佗宗譜》已不復存在,筆者未能見到。但包括《金佗宗譜》在內的岳氏宗①宋代兩浙轉運司有時分為浙東和浙西,據《咸淳臨安志》卷49,卷50,南宋晚期應為兩浙轉運司,治所臨安。譜顯然都有訛謬成份,不足盡信。《唐門岳氏宗譜》記錄頗詳,但正如錢汝雯早就指出,此書「訛謬甚多」。因此,要為岳氏考證一個準確的世系,是不可能的。此處只能就宋人記載中涉及的岳氏後裔,略作考訂。至於宋人記載另有一些有關岳飛子孫的記載,如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卷6《回岳縣尉》書中,盛讚岳飛,「天報勛勞,克昌厥後」,「縣尉生北平龍虎家,而又偉然植立,誰不知敬」,卻不知岳縣尉的名字。類似記載,對考訂岳飛後裔沒有功效,在此不必逐一贅引。
推薦閱讀:

岳飛被陷害入獄,寧死不服罪!卻因獄卒一番無意之言當場認罪
「性格即命運」岳飛殺了岳飛
岳飛被害
精忠報國之訛:岳飛背上究竟被誰刺了什麼字?
岳飛被殺時候,手下十萬心腹軍隊在外袖手旁觀,為何無一人造反?

TAG:岳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