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心梗 重生有秘訣

親歷心梗 重生有秘訣

(Gettyimages供圖)

  廣州楊先生《心梗重生記》走紅,醫生話他「救了自己一命」,一起來聽聽他逃生的寶貴感悟吧——

  69歲的楊先生近日剛學會玩微信,首發文《心梗重生記》即告走紅。「千萬別忍、別拖,否則耽誤搶救,惡果不可挽回!」楊先生告訴廣州日報記者,他親歷心梗,又僥倖獲救重生,願意將親身感悟告訴給更多的人,分享心肌梗塞的應對體會。

  文/廣州日報記者何雪華通訊員靳婷

  心梗歷險

  醫生話「你救了自己一命」

  楊先生年近七旬,可無論在自己還是親友眼中,他可謂「生龍活虎」——愛打球,愛旅遊,練書法,勤畫畫……更難得的是,儘管身體狀況好,楊先生堅持每年定期體檢。最近一次是2015年7月,結果顯示血壓、血脂、膽固醇、血糖等都正常;針對早搏進行的心臟彩超、24小時動態心電圖也未見異常。

  正因如此,體檢後楊伯遭遇心梗,分外突然而驚險。

  楊先生回憶,2015年10月21日事發當晚8:30左右,自己突然覺得心臟不舒服,但感覺不強烈,「有點揪心感,但說痛吧也不很痛,說悶吧也不很悶」,讓他高度不安的是冒冷汗,不停地冒,直至手腳冰涼。楊先生不敢大意,馬上含服救心藥物,上床半躺著,讓妻子立即撥打120。家人到住地路口等著,僅10分鐘,就將呼嘯而來的救護車引導到家。

  急救醫生馬上給楊先生做心電圖,記錄心臟波紋的紙條出來僅10厘米,即判斷是心肌梗死。隨即,楊先生被兩名急救人員用椅子從五樓抬下,上了救護車,一路綠燈進入廣東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初步急救處理後,在省醫心研所導管室行冠脈造影,發現右心肌動脈兩條血管百分百堵塞。主任醫師張斌為楊先生做了冠脈介入術,兩個支架推進去,撐開血管堵塞處,楊先生胸部難受感即時解除。術後,楊先生在監護室住了一晚,次日下午轉到普通病房,觀察5天後出院。

  心梗分分鐘要人命,張斌稱讚楊先生「救了自己一命」,因為沒有耽誤心梗的黃金搶救時間,處理得當,令心梗發作到手術室,僅花了40分鐘,心梗發作到救命手術結束,也僅一個半小時。

  帶動效應

  哥哥檢查發現90%狹窄

  楊先生與死神擦肩而過,有效診治重獲新生。他寫了《心梗重生記》一文及續篇,近日放到了剛學會玩的朋友圈裡。沒想到的是,「遇到心臟不舒服,一定不能拖,不能忍,不要猶豫」的體會與主張,獲得滿屏的點贊,好友們紛紛說,身邊有太多猝死的病例,而且年紀越來越小。

  《心梗重生記》被轉載到某論壇上,迅速又被眾多的疾病群、貼吧等轉發,如此以身述病,親歷者感言,果然很有說服力。

  更令人想不到的帶動效應是,30天內,楊先生身邊就有四五名好友,終於正視自己的「心病」不適,就醫確診後介入治療。楊先生的大哥(下稱大楊先生),更是在楊先生術後5天,也入院做介入,放了2個支架,解除了心梗「地雷」威脅。

  大楊先生的癥狀與楊先生不太一樣,近兩年多時常有胸悶現象,嘴唇發黑,冠脈造影檢查證實,他的左冠狀動脈兩根血管竟堵了90%,情況非常嚴重,醫生說,楊先生是急性發作,而大楊先生則是長年累月的疲勞積聚。兄弟倆診治後,想到冠心病是否有家族遺傳因素,因為儘管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活到90多歲,但都有心腦血管病。於是,倆人勸說其他兩名兄弟也做一次冠狀動脈造影。結果最小的弟弟也發現一條動脈堵了70%。如今,他按醫囑服用一些疏通血管的藥物,並堅持每天游泳,自覺偶爾的胸悶現象慢慢消失。

  逃生體會1

  體檢指標正常也會心梗

  在旁人,哪怕是楊先生自己看來,這次心梗都來得有些蹊蹺。楊先生說,自己一向身體健康,生活有規律,飲食清淡,睡眠充足,精力旺盛,還堅持運動。何況還一直堅持定期體檢,體檢結果也無異常。

  因此,楊先生死裡逃生的第一體會就是「平時體檢指標正常的人,也可能發生心梗」。

  專家點評:

  不看指標看心梗五大危險因素

  在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譚寧教授看來,如果僅看體檢指標,容易覺得心梗發病「蹊蹺」。這是因為心肌梗塞發作,通常只會持續幾分鐘,最長30分鐘左右,隨後緩解。心電圖、24小時動態心電監測,甚至心臟彩超等,都沒法準確捕捉到,除非正在發作中。

  會不會發生心梗,更需要考慮的是有沒有心梗的五大危險因素: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煙、年齡增長。當中任一因素存在,表明人體的血管有所損傷,可導致冠狀動脈硬化、粥樣斑塊、血栓形成。最新的統計顯示,國人每3~4人中,就有1人患心腦血管疾病,省醫心研所也發現,十年來病人越來越多,他們是已經「打好病底」,一旦出現誘因,就可能心梗發作。

  吸煙是更不可忽視的心梗危險因素,對心臟病的影響是百分百的,而且吸煙的影響可持續10年。因此很多患者不願正視吸煙因素,但戒煙卻往往是心內專家最先的防治要求。此外,要考慮年齡因素,這是人體生理決定,年紀愈大,機體退化,血管就會老化、硬化。

  對照自身,有危險因素,該怎麼辦?譚寧建議,可以加強檢測,推薦做負荷平板運動測試,僅花費300元左右,從慢跑到劇烈跑動,可監測到心臟血供是否存在問題;貴一點的可花1600元左右,做冠脈CT,也可發現心血管有沒異常,是否冠心病。

  譚寧指出,普通體檢其實也能透露出心梗五大危險因素是否存在,要重視蛛絲馬跡。比如,有些人膽固醇值沒超標,但已正常值偏高,一兩次還好,如果長期偏高,容易導致冠狀動脈硬化,要小心了;血糖監測沒超標,但空腹測血糖臨界,可能意味著餐後血糖升高,屬於前期高血糖,也會影響血管健康;人們常以為的頭暈等狀況,在高血壓早期是沒有的,到醫院測血壓「正常」卻不一定真的正常,因為人體血壓是早晨偏高,下午或晚間偏低的,有很多人心絞痛發作,才發現自己得了高血壓,其實此前可能已經影響血管健康長達數年。

  有沒有可能短時間內,血管從無狹窄進展至心梗?

  譚寧指出,很有可能。比如小於50%的狹窄,3個月後變80%甚至90%,因為冠脈粥樣斑塊不是穩定的,一旦斑塊表皮有損傷、破縫,血流入內,斑塊就會增大,一旦脫落,就會形成血栓、堵塞。

  逃生體會2

  癥狀不典型也要警惕心梗

  「千萬不能因為發病癥狀不典型,就以為不是心梗!」楊先生說。在一般人看來,胸痛才是心絞痛發作,那才是心梗,但自己明明不很痛,也不很胸悶,與「心絞痛得倒地,胸悶悶到呼吸困難」等典型癥狀很不同,只是冒冷汗,不停地冒,直至手腳冰涼。

  事實上,經過多年的醫學科普,略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心前區壓榨樣痛、燒灼樣痛,接下來感覺胸痛,在胸骨或者咽喉部有擠壓感、窒息感,還會出冷汗,在發病前數日,有乏力、胸部不適、活動時心悸及氣急、煩躁等癥狀——這是典型的心臟病從心絞痛至心肌梗死的前期過程。

  專家點評:

  三成患者發病癥狀不典型

  譚寧指出,楊先生關於「癥狀不典型也會是心梗」的體會是對的。事實上,心絞痛發作、心肌梗塞的典型癥狀已經引起患者及家屬足夠的重視。也正是過於強調典型癥狀,「三成心臟病患者癥狀不典型」的現實反而被忽視。

  心絞痛是最典型的心梗癥狀,體現在胸痛、胸悶不適,感覺燒心、心臟像被壓榨著,出冷汗。但其實,心絞痛往往會出現放射性疼痛,因此可能表現下頜疼、左上肢甚至四肢疼痛、頸肩部疼痛、上腹部疼痛,非常多樣化,甚至可能因為咽喉部緊鎖感,易誤診為牙痛、頸椎病、胃炎、急性膽囊炎和胰腺炎等。

  在臨床門診,每10名被確診為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就有3人的心梗前兆不典型。

  那麼,怎麼判斷這痛那痛可能是心臟的毛病?

  譚寧指出,如果是單純的心梗、心絞痛,那一般十幾分鐘至半個小時,就可能緩解;而如果痛持續一整天,那可能是腰肌背痛;如果是牙痛,一般會一直持續幾天,但如果是心梗導致的心絞痛,那隻會痛個十幾分鐘,而且總是說不出具體的痛點在哪裡。

  逃生體會3

  別忍別拖術後堅持服藥

  真的遇上心梗了,楊先生沒有忍,也沒有拖,立即到醫院就診,被手術的專家稱讚「你救了自己一命」,否則一忍一拖就耽誤搶救,分分鐘可導致猝死的惡果。

  楊先生說,發病當時,有親戚提出開車送院,好在當時自己堅持了撥打120,同時口服急救藥物緩解了病情。他建議,心梗發作,身體不要動,應口服一些急救藥,可以緩解病情,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救心丹、丹參滴丸等。在城區內最好不要自己開車或打的去醫院,一定要撥打120。這也是與死神搶時間的最佳辦法。路上堵車、找地方停車、排隊挂號等都會延誤時間,救護車不受堵車影響,直接送進急診室,能換回寶貴時間。

  此外,手術後要按醫囑服藥。「我有一位親戚幾年前也裝了支架,由於沒有按醫囑服藥,去年8月又發心梗去世了;而另一位親戚20年前裝了7根支架,按醫囑服藥,注意飲食,積極鍛煉。這幾年還進藏兩次,每年還駕車到河南、山東等地旅遊,快70歲的人依然生龍活虎。」楊先生說,聽不聽醫生的,結果非常不同。

  而他自己,目前不僅謹遵醫囑,而且已改為半天上班,半天練書法、畫畫,下午5時到烈士陵園健步走一小時,逐步戒煙。

  專家點評:

  無論急救還是術後服藥都要遵醫囑

  心梗確實不能拖,心絞痛也千萬不能忍。譚寧表示,心肌梗死發作後,只要在3小時內獲得搶救,心肌大部分面積、功能可得到保障。因此,送院后冠脈狀況一明確,會直接送進導管室或介入放支架,或者搭橋手術。

  不過開車送院還是呼叫120,譚寧認為不一定,因為一般大醫院都設有急救綠色通道,哪種方式入院,都能保證及時救治。當然,在交通問題上,救護車能得到優先通行,確實有優勢。但相對的,等候急救車也是需要時間的。

  對於服藥問題,譚寧指出,最好不要盲目服藥,確診冠心病,是需要終身服藥的,但不能自行診斷後購葯服用。當然,手術後要更好地呵護血管,具體吃什麼葯需要因人而異,即使同樣是放了支架,不同人吃的葯也不同,需要專科醫生個性化診治。

  「一般人心梗發作過,見過風雨,確實吃藥的依從性很好。」譚寧指出,最怕的是一些冠心病人,抱著僥倖心理,不相信心梗、猝死會出現在自己身上,不肯吃藥。

  譚寧特別提醒,冠心病人、放過支架、做過搭橋術,吃的葯並沒有固定的品種、劑量,因此任何換藥、增葯、減葯,都必須聽從醫生的診斷、醫囑。對於放支架後的患者,出院後一個月、三個月,要返院複查,根據病情及時安排用藥方案;病情穩定後,定期每個月到社區醫院進行狀況監測、開藥。

  至於運動,無論是術後康復還是冠心病患者保健,譚寧都非常推薦健步走,走路可鍛煉中老年人的心肺功能,易於堅持,對肌肉、骨骼等損傷或副作用小。健步走適宜天天進行,如果擔心運動量不夠,可以略為加快步伐,增加強度。此外,登山、游泳、球類等,對身體狀況較好者也很合適。


推薦閱讀:

【奇門飛甲秘訣】
盲派命理師傳口授秘訣之子平舉要歌白話解析
成就幸福婚姻的秘訣要點,你造嗎?
八字六親秘訣錄(一)
岳家軍戰無不勝的秘訣

TAG:重生 | 秘訣 | 心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