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崇拜的詩人是誰

李白最崇拜的詩人是誰

「青蓮才筆九州橫,六代淫哇總度聲。白紵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謝宣城。」這是清初文壇領袖王士禎所寫的一首《論詩絕句》。詩中的「青蓮」,即青蓮居士,也就是李白。「謝宣城」,即在宣城作過一陣子太守的謝玄暉,也就是謝脁。漁洋先生的這首詩,不僅讚頌了李白登峰造極的文學才華,同時也透漏了李白畢生崇拜謝脁的內心世界。

李白一向恃才傲物。對於皇帝,他可以「天子呼來不上船」;對於寵臣,他不肯「摧眉折腰侍權貴」;但對於文學前輩,他卻表現出了少有的推崇和尊重。李白一生對屈原、曹植、陶淵明、謝靈運等許多古代文人,都有過不同程度的欣賞和讚歎,但真正讓他傾倒和折服,真正讓他心甘情願低下腦袋的,恐怕只有南北朝時期的山水詩人謝脁了。

謝脁(464—499),字玄暉,南齊人,「竟陵八友」之一。史書上說他「少好學,有美名,文章清麗」,又說他「善草隸,長五言」。出任宣城太守後,謝脁在山水詩歌方面取得了新的更大的成就,因而能與劉宋山水詩人謝靈運並稱「大謝」和「小謝」。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始安王蕭遙光謀奪帝位,謝脁不預其謀,反遭誣陷,下獄而死。

一代詩壇巨星,年僅三十六歲就悲涼隕落,這不僅在當時引發文壇轟動,更讓數百年後的李白唏噓不已。謝眺在李白的心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李白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懷念這位詩人,在各種各樣的場合,也常常讚美他,處處流露出崇拜之意。翻開李白的詩集,諸如「謝脁」、「謝公」、「小謝」之類的字眼,觸目可見。

三山懷謝眺,水澹望長安。(《汕望金陵寄殷淑》)

九華落雁峰,此山最高。(《雲仙雜記》)

解道澄江浄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明發新林浦,空吟謝脁詩。(《新林浦阻風寄友人》)

謝亭離別處,風景每生愁。(《謝公亭》)

諾為楚人重,詩傳謝脁清。(《送儲邕之武昌》)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秋登宣州謝眺北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登宣州謝眺北樓餞校書叔雲》)

我吟謝脁詩上語,朔風颯颯吹飛雨。

謝脁已沒青山空,後來繼之有殷公。(《酬殷明佐見贈五雲裘歌》)

…………

讀李白的詩,筆者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李白把謝脁看作是詩歌上的守護神,一生謹守著謝脁寫詩的原則,追求「圓美流轉如彈丸」的至善境界。李白作品中的「澄江浄如練」,原是謝脁的名句,李白將其化入自己的作品,這既是一種文學上的認同和共鳴,也是一種感情上的交流和溝通。這兩位相隔了三百年的詩人,原來如此心心相印,脈搏相連。

李白對謝脁的崇拜,不僅反映在他的作品中,而且還表現在他的行蹤上。凡是謝脁生前去過的地方,李白一定會幾番前來尋找前輩的足跡。宣城,是一個有山有水,風景優美的勝地。謝脁在這裡作太守時,曾建有一個北樓,即「謝眺北樓」。李白一生多次踏進宣城,有時一住數年。期間,他不止一次地登上過「謝眺北樓」,並寫下一些優美動人的詩篇。當塗境內的青山,是謝朓特別鍾愛的地方。謝脁生前經常遊歷於此,並築室于山南,即「謝公宅」。後來,人們為了紀念謝脁,將其宅改建為「謝公祠」。李白一生至少有七次來到當塗,登臨青山憑弔「謝公祠」,著名的《望天門山》就是李白初來青山時留下的佳作。

李白重走謝脁走過的路,不單是遊山玩水,找尋創作靈感,更主要的是睹物思人,追念先賢,向他最崇拜的精神師友傾訴心聲。評心而論,李白的文學成就,要遠遠高於謝脁。但李白的作品內容和藝術特色,卻受到了謝脁詩風的深刻影響。在山水詩方面,謝脁是李白的啟蒙老師,李白則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種文學風格上的延續和創新,往往能把兩個不同時代的靈魂,緊緊地栓連在一起。

除了文學方面一脈相承外,李白一生的遭際也與謝脁極其相似。他們都才華橫溢,都懷才不遇,都遭過排擠,都受過打擊,都不得善終。所不同的是,謝脁被「梟首」於健康,死於非命;李白被「流配」到夜郎,疲於顛沛。這種相似的坎坷命運,這種雷同的人生軌跡,讓李白忍不住穿越了時空隧道,把命運更加悲慘的謝脁引為同調知己。李白在登山臨水、策馬乘舟之際,常常覺得謝眺就在身邊,雖然古今世隔,然而他們的精神卻是遙遙相接的。

接到赦令後,年逾六旬的李白不辭辛勞,又一次來到宣城,向他畢生崇拜的詩人傾吐了一腔憤悶。李白晚年,寓居在當塗,因慕「謝家青山」,以至產生「終焉之志」。李白死後,初葬龍山。元和十二年(817)正月,宣歙池觀察使范傳正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會同當塗縣令諸葛縱,遷其墓於青山腳下,與山上的「謝公祠」近距離相望,與他一生最崇拜的詩人謝眺永結為異代芳鄰,可以說是遂了李白一生最後的心愿.

推薦閱讀:

天末懷李白賞析
讚美李白的詩句
[原創]驚爆李白《靜夜思》千古之謎
俠者李白詩聞解
驚人發現:李白的《靜夜思》,全國人民都記錯了*

TAG:崇拜 | 詩人 | 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