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師說:警惕 「慣性暴力」影響孩子性格

訂閱「超級育兒師」,貼身育兒管家

寶寶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在努力探索自身能量,兩三個月左右就發覺了「手」的存在,並一發不可收拾。

從最初的握拳、抓握,到吃手、咬人,再發展到拍打、推搡、揮拳等動作,也偶爾會用拳頭和牙齒跟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交流」。面對這樣的熱情交流,家長該採取什麼態度呢?

如何應對孩子的暴力傾向?

不同年齡段「打人」心理

1歲左右:

寶寶通過各種感知覺來進行探索和學習,這個月齡段的寶寶具備打和咬的動作機能,卻沒有打人和咬人的意識。

3歲左右:

自我意識萌發,是培養寶寶獨立自主意識的重要時期,這階段的寶寶遇到不順意的事情會引起應激反應,出於趨利避害的心理產生攻擊性行為。

6歲左右:

學齡前兒童社會性發展較充分,心智發育基本穩定,此階段的打人行為是有意識行為,甚至攜帶暴力因素。

孩子暴力傾向來源

遺留問題:

孩子的打人行為可能是從小沒有規範好,幼時的行為沒有得到正確引導,形成慣性暴力行為。

環境影響:

家庭成員之間的摩擦、父母對孩子的打罵、孩子之間的打鬧、電視里的暴力行為等都給孩子傳遞出打人的信息,誘導孩子產生暴力行為。

孩子「打人」傳遞的信息

誤解「打人」為表達興奮或喜愛的方式

孩子之間爭奪玩具,對自我領地的保護

通過打人方式引起他人關注,缺乏社交經驗

模仿電視節目中的行為,覺得好玩、刺激

宣洩內心的不滿,缺乏理性情緒表達方式

理性看待孩子「打人行為」

當孩子出現打人行為時,父母最常採用的方式就是對孩子進行道德批判,孩子不僅沒有聽進去,反而一直在他耳邊強化「打人、攻擊」等敏感辭彙,負面強化了不良行為。

父母注意要點

不隨意訓斥。

如果孩子沒有覺得打人的行為是錯誤的,父母對孩子的訓斥,只會讓他覺得委屈,起不到教育意義。

不以暴力方式教育孩子。

寶寶打人不對,父母打孩子就更不合適,不僅會給孩子帶來身心傷害,也給孩子塑造不良影響。

不鼓勵報復。

寶寶被打之後絕對不能讓他去報復別人,一來二去,只會加強孩子對暴力的錯誤認知,灌輸以暴力方式解決問題。

對症下藥糾正孩子行為

如果孩子的打人行為已成為習慣,父母要給與他一定的時間去改正,不要求他三五天就能完全轉變過來,習慣的糾正與習慣的形成一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改變孩子的方法

注意自我言行:家長注意自身言行,絕不能和孩子產生攻擊性行為。

不看暴力電視:家長嚴格過濾電視內容,不讓孩子看暴力電視,減少不良影響。

注重家庭教育:教育孩子講文明,懂禮貌,從小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

培養綜合素質:培養孩子的語言和社交能力,通過內在完善改變孩子的氣質和行為。

學會情緒管理:對於孩子的不滿情緒,及時疏解、合理轉化,避免負面情緒惡化。


推薦閱讀:

慣性概念的認識及其影響
八大習慣性壞姿勢,你有嗎
星座戀愛「慣性」大揭秘
習慣性流產之飲食篇
對付習慣性出軌男人10不要

TAG:孩子 | 性格 | 暴力 | 影響 | 慣性 | 性暴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