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對和諧社會構建的現代意義
06-13
論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對和諧社會構建的現代意義育龍網校 WWW.CHINA- B.C0M 2009年03月19日來源: 互聯網育龍網核心提示: 「道法自然」思想是老子哲學體系的內核,其要義在於遵道之本然狀態、本然規律。這一思想對和諧社會構建的意義在於遵無欲、無爭、無為、無「道法自然」思想是老子哲學體系的內核,其要義在於遵道之本然狀態、本然規律。這一思想對和諧社會構建的意義在於遵無欲、無爭、無為、無兵、無私這五種社會本然運行之道,來解決己、人、物的失和問題,從而實現社會和諧。道法自然五無三和和諧社會簡介:張敏,女,安徽壽縣人,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哲學和思想政治理論研究;張道立,男,安徽壽縣人,淮南聯合大學講師,主要從事社會心理學研究。目前,我國正致力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道家學派創始老子以其深邃的哲思,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了寶貴的思想資源。一、「和諧社會」的內涵與現實不和諧之音「和諧社會」在本質上應實現「三和」,即「己和」、「人和」與「物和」。「己和」和諧社會的起點「己和」,即每個社會成員的身心和諧,這是和諧社會的起點。人的身心和諧首先是要正確處理好心與形、理與欲的關係,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態。在當今市場經濟環境里,用金錢衡量一切的市場價值所帶來的消極影響是越出市場範圍的拜金主義的盛行,追求高效率、快節奏、利益最大化已為現代人奉為圭臬。人類憑藉科技力量和高效的經濟運作創造了豐厚的物質財富,而自我卻在物質財富創造的神話里迷失。心為形役,理為欲惑。不僅身心疲憊,甚至道德淪喪,人格分裂,心理疾患和自殺現象大增。人類已無法像德國詩人荷爾德林所希翼的那樣「詩意地棲居於這片大地上。」因此,沒有人的「己和」,和諧社會無從構建,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人和」和諧社會的根本馬克思指出人在本質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在生命的運行過程中,必然編織著縱橫交錯的社會關係鏈,必然置身於複雜多維的社會結構中。「人和」是多向度的和諧,從左右平行關係而言是人與人之間的人際和諧,從上下垂直關係來說是治理者與普通民眾之間的官民和諧,從內外部關係而論是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國際和諧。「人際和諧」不僅指個體生命之間的和諧,而且涵蓋社會各系統、各階層之間的群體和諧。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質上是一種利益關係。馬克思說:「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經濟基礎的劇烈變化導致生產關係的劇烈變化和利益關係的重新調整。其中一個重要表現就是中國社會階層結構呈多元化發展趨勢,原來較為單一的階層發生了分化,出現了一些新的社會階層。在分化過程中,有些階層的經濟社會地位提升了,有些階層卻下降了,出現了不同的利益主體和利益集團。由於利益主體佔有的社會資源不同和利益的差別,相互之間難免會產生矛盾甚至衝突。而我國現階段存在的城鄉二元結構和城市二元結構並存的局面,阻礙了社會階層之間公正、合理、開放的流動,進而加劇了社會階層之間的矛盾與衝突。此外,「效率優先」的經濟增長戰略,的確使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獲得空前持續的效率與速度。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社會財富積累的同時,社會人群分化迅速,貧富懸殊加劇。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居民收入的基尼係數已由改革開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超出了國際公認的基尼係數0.4的警戒線,社會公平問題凸顯。孔子不無深刻地體認道:「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貧富懸殊正在割裂社會成員的共識,瓦解人們之間的互信,加劇群體之間的對立,成為社會和諧的最大威脅。「官民和諧」是社會和諧的中樞。官民失和主要是由於計劃經濟時期「大政府、小社會」這樣一種體制性構造在當今市場經濟未成熟機制下的滋生物。在政府獨大局面下,民眾往往缺乏自由、充分地表達自身利益訴求的空間與渠道。在缺乏來自公眾有效的壓力機制和監督機制下,行政官員往往會膨脹自己的權力範圍,以利己原則執掌公共權力的運作。由此,擾民的形象工程、掠民的亂收費亂攤派層出不窮,貪污腐敗屢見不鮮。在腐敗政治盛行的情況下,就可能出現官員視民如草芥、百姓視官如寇讎的官民對立局面。「國際和諧」是「人和」的最大化,是全人類的和諧。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主題,但仍然存在著眾多影響「國際和諧」的不利因素:少數處於強勢位置的國家或國家集團實施霸權政策和單邊主義,引發局部戰爭,導致地區動蕩。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威脅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要根源;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加深了南北差距的鴻溝,長期處於落後狀態的發展中國家成為滋生恐怖主義的土壤。恐怖主義已成為威脅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頭號殺手。人際和諧、官民和諧、國際和諧構成了「人和」的三個維度,成為社會和諧由內而外的根本性保證。「物和」和諧社會的基礎「物和」即人與自然和諧。從本源上來說,人類是自然之子,是宇宙大系統的一份子,「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人與自然是合一的關係。縱觀人類文明的演進歷程,人與自然的關係走過了這樣一條本非正常而又不斷扭曲異化之路:從被動地適應自然到主動地征服自然。在人類早期農業文明時代,生產力低下,科技水平不發達,人類駕御自然的能力有限。面對自然的威力,人類祈望順自然之勢,在自然神的護佑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類小心翼翼地順應著自然,並在力所能及的範圍里改造著自然;工業文明時代來臨,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改變了人類在自然面前的謙卑心理,自我意識膨脹。在「科學主義」、「技術主義」和「人類中心主義」的支配下,人類向自然界異軍突起,大肆撻伐、無情掠奪。人與自然的關係徹底顛覆:從自然對人類的威脅變為人類對自然的主宰。儘管其間包含了人類擺脫自然奴役、獲得解放的積極合理成分,但人類對自然的征服索取也隱含著巨大危機:生態失衡、環境污染、資源枯竭、氣候異常等。這些威脅人類生存的難題已成為21世紀人類必須面對的現實。恩格斯先哲般地指出:「不要過分沉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復了我們。」沒有人與自然的和諧,人類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總之,和諧社會是一個理想的價值範疇,是己和、人和、物和的「三和」整體性統一之境。身心之際的「己和」,是靈與肉的協調、心與形的合一,是和諧社會大廈的基石;人際和諧、官民和諧、國際和諧三維度的「人和」從內而外支撐起和諧社會的大廈主體;人與自然之際的「物和」為和諧社會大廈提供了存在的物質依據。而今人類社會出現的種種問題,都與「三和」不同程度的失和關聯。當人類尋求解決途徑時,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為「三和」之境的實現,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了價值觀照和方法論指導。二、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對和諧社會構建的現代意義崇尚「行不言之教」的老子,給後世留下一篇不過五千餘言的《道德經》,這是關於人類生存聰明的哲學之綱,其中具有統領意義可稱之謂綱中之綱的是「道法自然」思想。「道」是老子哲學體系的最高範疇。在老子的視野里,「道」是宇宙萬物的創生源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道為萬物之母,化生了萬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不僅化生萬物,而且又是宇宙萬物遵循的共同法則。老子認為宇宙間有「四大」,即人、地、天和道。四者的關係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地、天是由道所創生,三者遞進為法,運行根本規則以道為法,而道又以其本然狀態、本然規律為法。人、天、地尊道之本然規律運行,就達到和諧共生狀態。正所謂「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一」乃是道,「得一」就是「得道」,「得道」植根於「法道」。「法道」自然而來的是天清明,地寧靜,神靈動,谷豐盈,侯王成為天下的首領。由此可見,「法道」的力量何等的浩大淵深。「道法自然」之「道」法的是自己,道的行事原則是「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永遠是順任自然的,但它卻沒有一件事是做不到的。因此,和諧社會的構建應遵社會之道的本然運行規律,以無欲、無爭、無為、無兵、無私這五種社會本然運行之道來解決己、人、物的失和問題,從而實現社會和諧。無欲實現身心和諧人的身心失和根源於人對物質世界的貪慾,偏離了人的身心合一的本然之道。老子洞見「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人對物的欲求必然迷失本性,行為失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老子洞察人心,提出「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不要人為地顯耀可以引起貪慾的事物,就可以使民眾心智不亂。老子主張「營魄抱一」,即形體與精神的合一,回歸「專氣致柔」的嬰兒般純樸狀態。因為嬰兒般的純樸,是可以抵禦物慾的誘惑的。「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鎮之以無名之朴,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當貪慾滋生時,以純真質樸的道來抑制物之欲,就不會產生貪慾之心,隨之而來的是心靜神安,天下自然也就會走上正軌。老子的「無欲」之道,對心靈焦灼的現代人來說,無疑是一劑清涼葯。無爭實現人際和諧司馬遷曾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人們熙熙攘攘都為「利」這個目標,驅利是人之本性,因而有其正當合理的一面。但其正當合理性,應以不損害社會公平正義為前提,人際和諧應建立在「利」與「義」的自然平衡之道上。目前貧富兩極分化的現實,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富人階層爭利無度,置弱勢群體的艱難生存於不顧,致使人際失和,社會矛盾環生。老子開出了「使民不爭」的濟世良方:從道德層面上,要求社會成員應有水之品格,「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水滋養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水甘居下游海納百川。不爭、處下的品格是人際和諧的潤滑劑。富人階層假如能通過自願捐贈,扶弱、濟貧、幫困,將有助於化解貧富對立,緩解社會矛盾;從制度層面上,應遵「天之道」,「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通過建立「損有餘而補不足」的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將整個社會成員導向「為而不爭」的生存境界,確保弱勢群體的生存權與發展權,實現人際和諧。無為實現官民和諧老子針對春秋末期離亂紛爭、階級對立的社會現實,深刻地指出:「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統治者追求豐厚奢靡的生活,致使民生艱難,民才不怕冒死一拼,「民不畏死」,就會導致天下大亂。亂因起於統治者的「有為」妄為:「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法令滋彰,盜賊多有」。老子告誡「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老子看到了民眾力量的神聖性,認為不可用強制的辦法去治理,最佳善途是「為無為,則無不治。」當然,老子所處的時代於今而言,有著實質性的不同,但「無為而治」順任了治國理民的自然之道,內含了民主思想與民權觀念的胚芽。民眾是神聖的,因此不可強力去統治,也不可據為己有,而應「長而不宰」、「希言自然」。為官者不可頤指氣使,不可為所欲為,不可發號施令,應留給民眾自我治理、自我化育、自我富足的空間。「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為官的無為好靜不滋事不擾民,隨之而來的是百姓的化育富足質樸純正。這給我們現代社會的啟示是:政府的職能許可權應當收縮,並由權能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政府的作用更多的是為社會為民眾提供公共服務產品;同時要努力擴大公民參與公共事物和政治生活的範圍,提高公民的政治參與和社會參與程度,為實現公民的自治培植土壤。無兵實現國際和諧老子有著深厚的人道情懷,對人世間給予了深切悲憫的關注。老子認為「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老子視「兵者,之器」,「故有道者不處」,即使「不得已而用之」,也要「恬淡為上,勝而不美」,「戰勝,以喪禮處之。」打了勝仗也要用喪禮的儀式去處理,這不僅因為戰爭「殺人之眾,」而且老子深知「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戰爭給百姓帶來的只有苦難。因此,老子希望「天下有道」而「無兵」。老子就他所處時代的國際關係提出了具有恆久性指導意義的「謙下」原則,這也是國際關係的本然之道。老子洞悉國際關係中大小國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強調無論大小國都應以「謙下」為懷,「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大國對小國謙下忍讓,就可以彙集眾多小國;小國對大國謙下忍讓,就可以見容於大國。「兩者各得所欲」,從而能做到和平相處。尤為可貴的是老子熟悉到「大者宜為下」,大國在實現國際和諧中,負有謙下忍讓的更大責任。無私實現天人和諧人與自然的關係歸結於人對自然的價值取向,是人類中心主義,還是與自然和諧共生。人類中心主義是人類利己自私的同義語。這種價值取向只追求人類的最大利益、最大發展、最大滿足,無視自然存在的意義和內在的價值,結果導致人類陷入全球性生態困境而不能自拔。視人為宇宙之鏈一環的老子勸誡人類「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提倡人類過一種節慾尚儉的生活方式,「去甚、去奢、去泰,」摒棄對自然過度掠奪來滿足人類自私的貪慾和奢華的生活。「儉」是老子的三寶之一,「儉故能廣」,因為儉約所以能夠寬廣。人類只有少私,乃至無私,才能與自然合一,共存共榮,這也是人與自然符道之本律的應有關係。拂去歷史的塵埃,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仍閃耀著靈動、邃遠的思想光線,對和諧社會的構建有著自身所獨有的無法替代的價值意義。「道法自然」思想指明了和諧社會構建的原則,和諧社會的實現應遵無欲、無爭、無為、無兵、無私這五種社會的本然運行之道,由「五無」而「三和」,由「三和」而社會和諧。參考文獻張奎志,文化的審美視野,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齊衝天,齊小平,聰明之門,論語,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周隱謙先生著作《老子真說》第五篇—和光同塵
※王中江:道與事物的自然:老子「道法自然」實義考論
※嚴遵老子指歸本(2)
※老子通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