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术哲学思想1

中国数术哲学思想(伍建宏)

剑虹

第一节 无极太极说

早在南宋时期,中国历史上有两名大哲学家,名叫朱烹和陆九渊,他们围绕一个“无极”与“太极”的问题,进行了长达将近半个世纪的辩论。这场辩论是中国哲学史上意义极其重大的一场“有”与“无”,及其相互关系的大探讨。虽然,后来的儒家学者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和争论,但直到现在。这个问题还没有真正地辩论清楚。

无极与太极的问题,起源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上有一句“无极而太极”,意思是说,无极是先于太极而生。后面还有一句“太极本无极”,即太极本源于无极,或者太极产生于无极。这就产生问题了。这说明事物产生的最高层次并不是太极,而是一个比太极还要早的无极的东西。而《易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它把事物产生的起始状态归于太极,而并不是无极。

《老子》也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说:“道”从无中产生了一,一就是太极,太极就是“有”的概念。万物都是从太极的这一点“有”中产生。这也似乎在说:无就是“道”,无中生有,就是道生一。

那么是不是说:老子强调的是“无”,而“易传”则强调的是太极中的一点点“有”,他们只是立论的侧重面不同而已呢?事物的产生是不是确实必须经过一个”太极”的状态呢?

实际上,这些看法都是对无极和太极不太了解的缘故;太极是产生于无极之中,但无极并不是“实体”的概念。

那什么是无极呢?故名恩义;无极就是没有极;它说的是宇宙的无限广大,无边无际,就象近代物理学上提出的“以太”的概念一样。所谓“以太”就是在我们生活的宇宙中,还存在着一个“背景宇宙”,科学家幻想着,从我们的宇宙与背景宇宙的相对运动中,可以求算出我们宇宙的运动速度。但经过无数的科学实验证明,这个“以太”是根本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无法发现。

虽然“以太”不存在,但是,在我们的宇宙之外,还存在着更大的宇宙,这已经被现代天文学所证实。这个更大的宇宙;就是我们所说的“无极”。宇宙之外有宇审,这就是极其广大无边的概念。

所谓“太极”是什么呢?“太极”就是从这个广大无边的宇宙中产生出了一个“极”。这个极最初只是一个点,这个点就是宇宙中物质运动的一个中心,就象一个原子核,让周围的电子围绕它运动一样。所以说,太极是一,是从无中产生出一点的有。太极也就是有极了。这个极是最原始,最初级的极。

这个无中一点的有,也可以说是我们这个宇宙的中心,也可以说是我们宇宙最早的“盘古”,也可以说是我们地球形成最早的那一点物质,同样也可以说,是我旧地球上任何事物刚刚萌芽阶段的那一点元素。

从这可以说明,太极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源,它并不是完全虚无的无极,而是万物归源的有极。

我们练气功说“万法归宗”,归在哪里,归在太极,而并不是说归于无极。气功的“虚极静笃”,也必须是要求在一片虚空中保持着一点灵光.而不是完全丧失了任何意识,它自身也有个太极在运转。如果归于无极了,这个人也就是化得元影无踪,也就不成为一个真正的能量核心了。

因此,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归结于那无中一点的有。有才能产生事物,有是一切的根本。这个有,也就是一切物质运动的中心。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中心;不同的中心,就会产生不同的事物。

我们说,家庭有家庭的中心.国家有国家的中心。如果失去了中心.就会产生混沌。就会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中心。因此,太极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

我们说“无极”是不是绝对的“无”呢?不对,“无极”也包含了有的成份,它是相对于。有极”而说.没有“有极”之说,哪来的“无极”之说呢?我的说“上”,必然包;含了“下”的成份,否则就无从说起。

西方人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18、l 9世纪黑格尔哲学的诞生,那是经过了多少世纪唯物、唯心论的大辩论以后,他力图调和这两大矛盾,第一次把对立的双方统一起来,并且非常深入细致地论述了事物的“无”和“有”的关系。第一次把“扬弃”的概念提高到事物产生和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地位。

黑格尔在他的《小逻辑》一书中,就是以“纯有”开始建立他的整个逻辑学体系的。这个“纯有”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把“扬弃”的概念提高到事物产生和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地位,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虚有”。它是不带有任何实际内容的“纯存在”。而正是因为它没有任何实际内容.所以它又是“无”。而从“纯有”过渡到“无”则为“变易”,“变易”是“有”与“无”的对立统一。他指出:从“有”过渡到“无”,就是消灭“无”;从无过渡到有,就是发生。“变易”就意味着有生灭变化的过程。他反对那些认为有就是有,无就是无,有不能同时是无的观点。

需要指出的是,黑格尔的“纯有”和“无”的概念只是从纯粹概念出发来进行推论的.他从概念的“无”和“有”中来推导出万物的产生,从纯粹抽象的概念过渡到地干变化的物质世界。他自己却产生了一条不能跨越的鸿沟,以致于被马克思、思格斯抓住了他的最薄弱的环节,恩格斯说:“在他看来.他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的事物。和过程的多少抽象折反映。相反地,在他看来,事物及其发展只是在世界出现以前已经在苛个地方存在有观念的现实链锴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弄得头足倒置了”。这样,黑格尔的世界就成了“观念”的世界,由“观念”产生的物质的世界。而这个“观念”如何产生世界?黑格尔没有找到它内在机制。于是支好把它归结到“绝对精神”即上帝那里去了。

应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批评是正确的,物质世界的产生,应该来源于物质世界,而并不是什么字宙中存在的“绝对观念”。

然而,黑格尔的学说.把它变换一下,却是十分精辟的。如果黑格尔早点知道中国的太极学说,他的思想将是无比的辉煌!

太极是:“无”,又是“有”,它是根据宇宙的自然法则来确定的,这种法则,过去的人叫做“道”。

太极从广阔的无极中产生出一,这是物质运动必然产生的现象;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发现,在我们茫茫的宇宙空间中.随时都可能会产生一个无形的中心.在这个中心周围,由于不断的“真空涨落”(真空中的电子或其它微粒受激发而出现的空间能量变化现象)。使它周围能量不平衡而产生能量流动。从而产生了围统该中心旋转的力量。由此从静态的空间。变成动态的空间。由于引力和各科微粒的强弱作用,而形成了粒子和能量的不断聚集,使物质凭空产生,这就是“从无到有”。实际上,这个无也并不是纯粹的无.它是有物质基础的,所谓。“无中生有”,只是由于能量、时空等因素的改变.使空间最基质的原始物质产生了组合和变易,而从表面上看上去纯粹虚无的东西,变成了能量和物质高度聚集的实有的东西。

太极的“无”和“有”,就是这种物质的最初级的运动.它的运动是我们所看不见的。因此古代的贤哲们把它称为“虚有”,太极为一、则称为“虚一”。

《易源》说:“王弼之释太衍曰;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则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也”。又说:“夫用著之四十九者,万物也。五十而虚其一者,能生两仪。四象,八卦,以及乎万物,而不见其生生之迹者……处一数而无数,莫之能名,强号为一”。

这就是说,演天地之数,即大衍之数.共有五十,而我们平常占算万物;只能用四十九数,而留下一个“一”.不能用。这个一就是太极之数,这个数没有实在的东西。但是,它却能生两仪、四象、八卦乃至万物,“这个过程我们是不见、摸不着的。因此它便为虚一。

这里,我们要把“虚一”和“实一”区分开来。所谓“实一”,如“天一生水”的一,河图洛书之一等等具有物质形象的一,都叫“实一”。实一是可测算的具有实在内容的一。

第三节 太极变异与三生万物

我们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太极同样如此。那么,太极到底是如何变化的呢?

太极是无和有的辩证统一,也是零和一的统一,这就意味着,大极包含着两种对立的成份,它也是个矛盾体。太极的运动使无和有的矛盾更加尖锐化,一方面要消失,一方面要产生,这是两个极端即两仪的运动,最后导致了一个第三者——“变易”的产生。

这个“变易”把无和有,生长和死亡综合起来让它们一起前进。产生了一个既有生长、又有死亡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具有实在的内容了。试想,世界上任何东西部可以具有生长和死亡的属性.于是,这个“变易”就从太极的阴阳两仪中产生具有实在意义的事物。

不过,以上的说法,与黑格尔的《小逻辑》一样,只是从概念到概念而已;真正的事物运动,却比这要复杂得多。

事物从一个中心产生了两个对立点,又从两个对立点的统—上升到一个较高层次的中心,这个较高的中心随即又分裂为两个对立物,从而又统一成为更高层次的中心,这正是我们太极开放和闭合的运动.

阴阳两仪的运动,只是相互朝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运动,它并不代表着事物的前进,而仅仅是一种量变的运动。就象我们的白天黑夜,春夏秋冬的运动,它们是随着地环球的存在而长久地进行下去的,不会发生根本的质的改变。

而“三”的运动,就象黑格尔说的“扬弃”的运动,则是一种质的飞跃,它使旧.的矛盾转化成新的矛盾,是事物走向前进的标志。

因此,老子天才地发现了这个规律,提出了中国哲学史上众所周知的著名论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那么,我们如何从太极图上看到三的变化呢?

众所周知的太极图,只是反映出了一对阴阳矛盾的互体,它说明转化及事物的量变过程,它是事物的一种平衡运动或者叫稳态运动,但并没有反映出事物的突变过程。

前面说了,太极有两种运动,一种是闭合的运动,一种是开放的运动。所谓闭合的运动,就是太极环首尾相接,如白天黑夜,永久如此。则太极环首尾本相接,而呈现出一个螺旋运动的曲线。

太极图形应该是设想中的两个球体压合成一个球,并沿半径方向剖开所形成的平面图形,实际上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圆体。只是为了研究和表示的方便,人们把它标准化而画成了正圆。

我们用圆象征着事物的运动是曲线,并且是往复运动的。阴阳两球的合体,代表着两个完全相反的事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矛盾的对立双方在各自的围绕自身中心旋转运动的同时,又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

中间的S曲线,表明二者交接面的时空关系极度地对立和弯曲,这象一堵绝然封闭的墙,双方都不可能透过这堵墙而得到对方的消息,它也表明矛盾的双方是尖锐对立和不相容的。

然而在S曲线的两个端点,即环点上,却是双方联系的桥梁,二者发展到终极,就必须通过环点到达对方,从而走向自己的反面。

从太极中的两个脐点来看,阴面之中是阳脐点,阳面之中是阴脐点,它们是相互包含的。阴阳脐点是双方旋转运动和矛盾分化的中心,在宇宙中代表着黑洞和白洞,它是从太极一个中心中分化出来的两个中心。

以是我们可以看到太极之中就包含了阴阳矛盾的相互对立,相互依赖,而又相互转化的关系。

那么,太极图是怎样打开的呢?

(见图二、1.2).我们设想从术极图的偶环节处打开,于是圆圈就成为了首尾不相接的弹簧拉开,就成不了一个S曲线,这就代表了事物螺旋上升的过程(见陈维辉《中国数术学纲要》)。

然而.如图一所示.太极图是双环的,外面一环表可以打开呈螺旋上升,而里面一环则又代表太极是不可分的。太极打开以后,又形成了两极分化,形成新的矛盾统一体。这样由一个太极分化为两个太极,又由两个太极分化成四个太极,以致万个太极(如图二、3)。太极总是这样处于可分又不可分的状态,这就是《地理知本金锁秘》所说:“阴阳二气,相为终始.互为胚胎而未尝相离也”。

列宁说:“人的认识不是直线.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曲线。不仅人的认识,任何事物的运又 何尝不是如此。太极图的展开(如图二、2),就是这样的螺旋曲线,它由无数的链条组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环节,而每一个高一级的环节.都是对其低一级的环节的否定.构成了无数的否定之否定的循环上升的过程。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每一个环节点上也代表了事物运动的度的界限,当事物处于量变的过程中,则在一定的链条中运动;如果超过了度的环节点,事物就将产生质的飞跃。由此可见事物总是处于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的量变过程中。

太极的打开,就是一种质变.就是前进和发展。太极图反映了整个世界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必然规律。

由此而见,“三”的运动,就是太极的变异(打开)和否定之否定的质的运动。

第四节 “三”与四象

《易传》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那么,这个四象和八卦,又与我们刚才所说的“三”是什么关系呢?

在历史上,人们大都没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有些人为了把“三”附会于四象,八卦之中,强行地把“三”加到了太极图中.使太极图出现了三个点,而把中间那个点称之为“黄极”、“玄极”之类,这是不符合太极运动规律的。

前段我们说过,太极图是一个圆.它当然是有一个圆心的,这是阴阳事物在围绕它进行旋转运动的中心,这也就是太极图的一,由这个一分化出了二,即阴阳两方面事物各自的运动中心,这是事物在闭合运动中所反映的状态。这个一,就叫太极。而并不叫“黄级”,也不叫“玄极”。

为什么不叫“黄圾”和“玄极”呢?前面我们说到了,太极之一是“虚一”,它没有任何实在的内容,而只是一种“虚象”而已。太极的“虚一”,可以为无,也可以包含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因为它是无中而生有,是个非常普遍而广大的概念。

比如我们说“1十2=3”,可以说:“1角钱十2角=3角钱。”但说不出:“1角钱十1鼻子=?”。这就是说,普遍的概念〔1、2、3〕可以包含任何的事物,而你把它变成一个具体的概念(1角钱、1个鼻子)以后,它就具有了确定性和局限性,就不能代表普遍的事物了。

而我们在太极中加入了一个“黄极”或“玄极”,就已经给它规定了实际的内容了。因为“黄”是黄色的,“玄”是黑色的,太极图里面出现了黄色和黑色的东西,则说明它已经赋予了一定的事物,而不带有普遍性质了。我们能够说.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黄色的东西,和黑色的东西生成的吗?“黄极”和“玄极”只是后来被人为加入的,而不能把它作为万物之根本。

不过,河图中例有“天一生水”之说,意思说万物从水开始生成。黑为玄,玄就为一。但里面已经讲过,“天一”并不是水是太极的一。因为“天一”己经把一赋予了“天”的含义,它就已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事物了,而不是包揽一切的“虚一”。

再说四象,四象是在太极闭合中运动的。两仪的展开,必然呈现出四个方向,或叫做四个“象限”。

为什么叫“四象”呢?所谓“象”者,形象也,它并不是具体的现实的事物,它仅仅只反映出事物在空间四个方向上所表现出来的形象而已。

四象表示了四时、四方,而在每一象的五行属性。都只是通过“象”反映出来,因此说,四象只是一种静态的时空体系而已—。故《易源》说:“两仪天地也,天以一生水,三生木,地以而生火,四生金。水、火、木、金有其似而无其体。是之谓象,本其象之所出而言,故曰两仪生四象也”。四象遇五则为变.,六、七、八、九则成为具体的有形实体了。这些有形实体的运动,就出现了五行的变化和生克制化的运动机制。

当把四象赋予了一定的事物,则这些事物只表现了一种静态的图象,这些事物的图象反映出事物在产生或萌芽时与周围时空和环境的关系,是互相生成,还是互相冲突,这就决定将来发展的大趋势。

从以上可以看出,“三”和“四”所反映的物质运动状况是完全不同的,它们同出于阴阳两仪,但它们是一动一静,一个质变,一个量变。三是事物变化的根源.四是事物变化的基础。因此,《老子》和《易传》的说法都有它们由客观依据。而并不相互矛盾。

第五节 八卦与六十四卦运动

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对“八卦”二字的理解都是非常神秘的。其实,八卦只是古代贤哲们对事物运动本质的理解和描述而已.揭去其神秘的面纱。连小学生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认识它。

什么是八卦,八卦就是由四象展开而分成的八组时空方位,并且某一具体的事物“挂”在了其中一组时空之内。“卦”就是“挂”,就是联系。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要占卜吉凶,首先要把自己所处的周围时空分成八个方位,然后用蓍草挂在某一方位上以象征不同的事物,后来演变成一套完整的用蓍草来占算事物的方法。八卦的名称可能正是由此而来。

事物的发展上升到八 卦的层次,就已经和四象完全不同了。它已经具有了质的成份,已经在四象时空中形成了具体的质点。我们知道宇宙中的天体,哪怕再大,也只能把它看成是一个质点,这便于我们研究的方便。

现实中的事物也同样如此,无论它事大事小,事多事少;我们都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事物群点,从这一个群点落在了哪一个时空区域内,以及同周围的关系来判断其好坏和吉凶。

我们知道,四象是虚的,它并没有实在的质,而四象五以后,则产生了变,如北方为1,加5则生成了水.南方为2,加5则生成了火.东方为3,加5则生成木,西方为4,加5则生成了金。这时,真正具有实在意义的物质产生了。而事物到了八卦的层次,就已经是这些物质开始自然流动了,因此它们是言之有物。事物到了八卦的层次就是已经产生和开始发展了。

八卦的符号就是三个爻,为什么只用三个爻而木用两个爻和四爻呢?因为三就表示了事物的一种变异,它是前进和发展的概念,三个爻可以反映一个完整的事物和事物的发展情况。八卦用三爻,就把“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两组概念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然而,八卦的三个爻仅仅只能反映停留在某一时空区间内的事物的点的状况,而并不反映该事物向何方向发展的趋势。于是,古人们使用两个八卦叠加在一起,使两点成一线,这样,事物的运动趋向便可一目了然了。

八卦和八卦的叠加、形成了六十四卦,分析六十四卦不同的爻位爻象和周围的关系,便可以完整地判断事物了。

第六节 八卦与六壬时空体系

如果说,我们把两仪四象看成是两维的平面体系,那么,八卦则是三维的立体空间体系。

从两 维时空变异为三维立体时空,这体现出一种时空概念的发展。因为有了三维时空,事物才能有前后、左右、上下的六合运动,事物才能真正地“言之有物”,因此,八卦的“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既可以代表事物“虚象”的成份,又可以指事物实有的东西,这就是从“三”产生了万物。

从八卦的三维空间中,八卦的三个爻仅仅只能代表某一事物存在于某一点 上,它是不能分开的。如坎卦,在后天卦位上就只代表了事物存在于北方,如果再

叠加一“震”卦。则说明事物将由北而东进行发展,把北方和东方的“卦象”聚合起

来,就可以反映该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这就是八卦预测的最基本的原理。

然而,在后期由于八封的演变,有人把八卦叠加的六个爻分别“装”上了不同的天干地支,把每一个爻的“爻象”更加丰富和具体化,这就与原来的《周易》的东西大不相同了。它不仅运用了周易的“卦象”原理,而且把中国古代彭祖时代就产生的“术数”之学也融汇了进去。

虽然,从古至今,人们都认为“术数”产生于《周易》它是周易的一个分支。但实际上,《周易》和“术数”是有这不同的历史渊源的。彭祖比《周易》产生的时代要早得多。“数术”的内容比《周易》“卦象”更丰富和高明。

中国古代“术数之最”的大六壬就是一切术数之学的精华,它的精妙和涉及内容的广泛是所有其它术数模型,以及《周易》所不可比拟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易》仅仅是建立在八卦的层次上,而六壬则是直接从太极到两仪,从两仪到四象,又从四象到八卦,进行从无到有,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三维立体空间进行变幻和运动。特别是于地盘的变幻,把整个事物的运动完整地包融于一时空体系之中,使人们对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发展趋势一目了然。这就是建立在整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基础上的大六壬预测体系。

这套预测体系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认识世界的思路,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把这种思路具体化,模型化和数学化了。

数术学向来是既讲“数”和理,即整个世界运动发展的必然规律,又讲研究和把握这个规律的“术”和法,即各种预测的方法,以及改变自然现象的各种技术。因此,数术学是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完美统一的学问。

我们要知道,不管什么样的预测方法,其时空体系一定要到达八卦的层次,因为它是一个立体时空的基本单位。八卦的点运动以三个爻为起始单元,以六个爻为运动单元。事情上到八卦的层次才言之有物,才能 有五行的生克制化,才能确定事情的有无和发展趋势。因此,八卦的判断,必须是六爻整体的判断。

单的爻,必须与整个的卦象联系起来,才能赋予其某种内容,而脱离了整体的卦象去单独谈论阳爻阴爻,是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的。因此,易卦中的爻辞就是整个封象内容的展开。现在 有许多的人,只看卦象不看爻辞,也能进行准确的判断。

然而,大六壬的起点并不是直接到达八卦的层次。它是直接从太极和两仪开始,然后扩展为四象即四课最后到八卦。它是一个全方位,的并且包含了各种最 细小的原始环节的一套预测体系。

既然事物上到八卦的层次才有五行生克制化,那么在大六壬中,为什么从天地盘和四课开始就有五行生克的运动呢?

这是因为大六壬以太极为起点,这个起点已经不是“虚一”,而是六壬天一生水的“实一”了。这个实一已经是经过了“四象遇五”的演变,产生了实有的东西,而天地盘也就是从一开始产生万物。因此,大六壬可以直接从天地盘、四课、三传中判断事物,而并不虚象。

关于大六壬的太极问题,请参见《大六壬预测机理》一文。

太极宇宙论

伍建友

《太极宇宙论》引言

各位朋友:你们好!

我是武汉的伍建友(剑虹 )。今天由我的学生在网上为我开辟了《太极宇宙论》的专栏,这也是我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广泛地向同道们讨教的开始。不过很抱歉,我到现在还没学会电脑,故只好以写文章的形式与大家交流和讨论。在这里,我想把该书的写作过程和大概的思路作一个扼要的说明。

这本《太极宇宙论》可以说是一本“异想天开”的书,书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一些“奇怪”的构想或者推论。它不是一本科学著作,但又牵涉到了现代科学几乎所有最尖端的宇宙学问题,书写成以后,我曾经试图到科学界里去寻求支持,为此,我和我的师兄弟张瑛女士作了大量的工作,将该书进行了反复修改,并拜访了一些资深教授和专家学者。但可能也是这本书太“离谱”了,似乎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故持谨填和批评意见的人占绝大多数。他们大概一致的意见是: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我们研究不深,不敢妄加评论,但要牵涉科学的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你必须拿出充分的证据,推论只能是推论,没有经过科学实验的检验它是不能成立的。这确实是点到了我们的要害关节,因为中国古代文化本来就不是从科学而来,它是一种人类特异思维的产物,其所有的依据并不在现实的物质世界,而要到那些看不见的领域去寻找证据又是谈何容易。我们深感还要有大量工作要作,于是我又继续地埋头苦干,一年多以后,又写出了《大六壬的思维逻辑》一书,心想可能会把我的构想说清楚了一点,这才拿到网上“亮相”。再丑的媳妇也得要见公婆的,好歹我这里面也有许多创新,是骡子是马先拉出去溜溜再说。

说实在的,我对宇宙问题的研究,并不是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入手,而是从中国古老的占卜术大六壬开始的。由于大六壬对人类事物现象,乃至日常生活的锁事都反映得异常精准,这是现代任何科学门类都不可企及的,于是,在我的头脑中便长时间地盘旋着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有阴阳吗?阴阳是一种虚无漂缈的感觉,还是一种客观存在?大六壬所依据的天地盘在哪里?其阴阳、五行、神将等东西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形式?它存在于什么地方?为什么能够反映事物的运行等等。我寻找着尽可能找到的古籍,又追踪着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真正显出阴阳的实在本质。最后终于从佛学和道学中“悟”出了一点名堂,原来阴阳的领域并不在我们的可见世界中,它一定存在着一种看不见的空间形态,并与我们这个现实的世界遥相呼应,和产生相互地影响和作用。

我真正地“猜测”阴阳宇宙的存在,还是从长期研究大六壬中的“空亡”开始的,大六壬其实最难处理的就是空亡问题。根据古书的观点,事物进入了空亡就叫做“无”,而填实空亡就叫做“有”,这可能就是古人“无中生有”观念集中反映的地方。但是,空亡到底是什么?我们的宇宙空间中什么地方能够产生空亡呢?我最初想到的可能是宇宙中的“黑洞”或“奇点”,不过后来我才明白了,空亡原来是质点阴阳曲线相交合的地方,它是事物相见和离异的转换之地,有关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将进行专题讨论。

记得有一天,我用道家的“玄象观空”法,凝神观注宇宙空间的形态变化,想观察空间中是否可以出现空亡的现象,突然,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惊人的景象: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涡漩,它以极高速进行旋转,把周围所有的物质粒子都吸了进去。我突然想起“大爆炸”宇宙论,便把这个涡漩与“奇点“联系了起来。我想,当初的奇点很可能就是一个巨大的涡漩,如果是这样,那么,它吸进去的物质又跑到哪去了呢?我忽然盟生了一些奇怪的想法:很有可能还有一个反向的看不见的对偶涡漩,把吸进去的物质给消化掉了。如果有对偶涡漩的存在,两个巨大的涡漩一定会把物质的能量全部分解开来,它产生的就不可能是“大爆炸”,而是正反能量子的大喷发,从而导致两个阴阳对偶的量子真空。

看了这个故事,人们会说,你用一种虚幻的景象来试图推翻科学论证的成果,不显得十分可笑吗?是的,笑在最后的可能还是我自己。当我把《大六壬的思维逻辑》写完后不久,我看到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了一个电视片,叫做《宇宙的形态》,其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和计算得出了三条结论:一、宇宙的形状就像一个鸭蛋形。二、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宇宙中的全部物质,只占整个宇宙的30%,还有70%都是看不见的“暗能量”或者“暗物质”。三、整个宇宙空间是平直的。看了这个片子,我几个晚上没睡着觉,也许我所寻找的“证据”就在这里面出现了!

请大家来看看我们的阴阳宇宙模型:一、两个阴阳对偶的宇宙,正像是两个鸭蛋,一个有形,一个无形。而两个鸭蛋是完整地相合在一个大园中的,如果把这个大园看成是一个大鸭蛋,它正好就是一半阳,一半阴。

二、我们所能看到的物质宇宙,叫做九?六空间,即宇宙阳态的一半。九?六空间夹定了三个空间圈层,也叫三维空间。宇宙中所有能够看得见的物质形态,都分布在九?六空间之中,这正好就是宇宙30%的物质分布,而其它空间都是看不见的。与阳鸭蛋对称耦合的阴鸭蛋,叫做一、四空间,它应该是由看不见的“暗物质”所组成。在阴阳鸭蛋之间的空间界面区域,我过去没有关注它,现在看来应该叫做“暗能量”空间,因为它没有物质存在,而只是一种看不见的能量态。

三、空间只有在真空中才是平直的,这是荷兰数学家W.德.西特宇宙模型的真空方程解。他和后来的苏联数学家A.A.弗里德曼相同地描绘了三种宇宙形态,即1、平直形(零曲率平直模型空间)。2、气球表面形(正曲率封闭模型空间)。3、马鞍型(负曲率开放模型空间)。

我们看阴阳宇宙模型,其实把这三种形态已经全部包融进去了。我们认为,宇宙是从真空中膨胀开来的,故其空间形态一定就是平直的。两个鸭蛋形宇宙就是正曲率封闭空间形态,而介于两者之间的空间界面就是一个负曲率的开放的双曲线形空间,所谓正曲率和负曲率的界限,就在于有没有物质,这一边有物质就凸出变成了鸭蛋,这就自然地把没有物质的空间挤出一个凹陷的大坑。从阴阳宇宙模型看,三种宇宙空间形态是同时并存和共同发展的,而并不是由“大爆炸”产生的只向着某一种形态发展。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宇宙是平稳和均衡发展的,而一切的有序性和规律性都是从这种平稳发展中衍生出来。

也许我的描述可能还不足以说明问题,不拿出一定的数据来,那也只能叫做牵强附会。所谓的真空宇宙是否真的就是我们这个物质世界产生的摇篮呢?这就是《太极宇宙论》最关键的内容——河图洛书给我们描绘的世界。研究过中国古文化的人都知道,河图洛书是中国古老宇宙观的图式模型,其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它的数的组合模式上。那么这些数到底从哪来,它说明了什么内容,这是一个千古之迷。

河图数有10个,这自然就使人想到一个园的周期运行概念,但河图又是方的,它的园在什么地方呢?我突然想到10个数就是10园,将10个园由小到大进行连接就变成了一个螺旋,难道我们的宇宙空间是螺旋的吗?如果是这样,10个数就代表10个空间圈层。我把河图数的模式在10个圈层上进行标出,再用螺旋曲线进行连接,这就形成了阴阳两个极点的双螺旋平行运转曲线。同样,把洛书数进行连接,又形成了阴阳极点的反向交合曲线。这时,一种强烈的兴奋涌上心头,我感到好像发现了一个新大陆。

不过,我仍然不敢相信,宇宙空间真的是这种形态,因为现代科学没有发现空间的螺旋现象。我试图从微观世界去寻找这种螺旋现象,偶尔发现门捷列夫元素周期率,就具有着电子层的周期运转规律,它与河图的圈层性质有点相像。于是又花费了大量时间去研究化学。当我把元素的电子层数变成了河图的宇宙圈层数,结果两者出现了一个惊人的对应:元素电子层所产生的电子数,与河图曲线上所标出的数字完全一样,两者同样显示了电子层离核远近的螺旋运转性质。并且河图数还更加完整地标明了电子数的排列方向,以及元素的周期和族群的形成和分布。更有甚者,河图的五行分布,明确地表明了每一个周期和族群的性质,以及电子数的配平规律。我反复地研究了这个过程,觉得确实是那么回事,这才领悟到,原来河图数的圈圈点点,正是代表了宇宙物质元素生成的阴阳电子数!

于是,从河图的阴阳极点运动,我大胆地推测了原子中的阴阳(正负)电子运动轨迹,肯定也是河图的阴阳双螺旋曲线运动轨迹,并称之为“电子对三联体”平衡运转结构。这个结构的出现,使我想到我们的宇宙很可能是由阴阳两个空间进行对称耦合而成。因为空间都是由电子或电子对构成的,在空间中所充满的大量物质,也只是原子核中质量粒子的无限聚集而已。原子核构成了物质的形态,电子对构成了物质的空间,整个物质宇宙就是由元素物质大量生成,并产生无限的空间膨胀而成。物质空间的膨胀,肯定对应了其阴态空间的膨胀,因为两者是对称地并行发展。

河图曲线不仅对应了元素周期率的形成规律,更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它还能完整地反映生物DNA双螺旋的运转模式,它提供了宇宙从物质结构到生物细胞结构的演化过程,而洛书曲线则提供了DNA的变化运动过程。本来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八卦学说的来源,现在居然与元素周期率与生物DNA挂上了钩,这使我更深地领悟到了古人云“天地万物合一”的深刻内涵。《周易》六十四卦和大六壬的“四结构三组合”(四课三传),都是从河图洛书中出来的,正好DNA有六十四组遗传密码,其结构也同样是“四结构三组合”,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对应了,而是意味着《周易》和大六壬模式,原本就是为了计算“遗传密码”的。它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宇宙中不仅生物细胞结构有遗传密码,而且宇宙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的“遗传密码”,这个密码就是:物质结构、生物结构、乃至人类事物结构的内在定数,以及外在的关系变化与连接方式。

从河图洛书中所演化出来的种种奇迹,使我更加坚信了阴阳宇宙和螺旋空间的必然存在,但为什么它们又无法发现呢?我反复地研究了古今中外关于时空的理论,逐渐发现,原来问题的关键就出在了人们对于时空的本质认识上。人们是把物质与时空分开来,作为两种形态来看待,时空就变成了物质运动的背景或载体,人们站在一个时空背景中,只能看到万物的相对运动,而看不到在这个背景之外还有别的空间存在。而按照我们的阴阳宇宙模型,宇宙是有三种空间存在,即量子真空,物质空间和能量空间。从表面看它们是相合在一个球体之中而无法区分,但是,如果我们设想站在了这三种空间之外,将整个物质空间和能量空间全部缩小成两个质点,这就变成了河图的阴阳极点,两个空间的运动,就立即形成了在真空背景中出现的河图极点对称的双螺旋曲线运动形式,这就叫“返还先天”。同样,如果我们要研究某一个空间系统,或者更小的人类事物系统,也只需把它们看成质点,其返还的形式是完全一样的。因为无论多大或多小的系统,只要把它看成质点就没有任何的差别,也就不存在任何的相对性。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河图曲线是元素生成运动的来源,而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形态都是物质基本元素的组合而成,故宇宙无论多大,它都是从一个阴阳极点的双螺旋曲线运转的发展而来,这就把无限大的宇宙统一到了无限小的阴阳极点之中。同样的道理,所有生物结构的遗传性质也是从河图曲线而来,这就把世上的万事万物也统一到了阴阳极点之中,宇宙就变成了一个万物合一的完整的统一体。中国古人把宇宙的这种模式就叫做“太极”。

那么,这种构想是否真实可信呢?正是因为有了以上的观念,我在《太极宇宙论》中,通过太极图推导出阴阳宇宙对称运转的天地之道,以及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周易八卦,乃至中国古代干支历的来源和作用。在《大六壬的思维逻辑》一书中,又更加具体地将其全面展开,并通过大六壬的模式对人类事物关系运动的形式进行了具体地描述和论证。当然,这后面的东西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信也好,不信也罢,这就不是我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伍建宏《太极宇宙论》全本内容

目 录

太 极 宇 宙 论 1

第一章 物 质 论 1

一、论宇宙生成 1

二 、论物质生成 9

三、论阴阳宇宙 16

四、论物质生成与变化模型 23

五、论时间与空间 35

六、论物质系统构成 44

七、论宏观与微观 54

八、论时空结构 61

九、论数理逻辑 67

第二章 意 识 论 74

一、论意识与思维 74

二、论意识发生 81

三、论意识运动模型 89

四、论意识运动的时空问题 102

五、论意识的作用 108

六、论意识组合方式 116

七、论人的意识构成 125

八、论物质与意识的统一 135

第三章 事 物 论 141

一、论事物 141

二、论事物发生 151

三、论事物数 161

四、论事物运变机制 170

五、论时空数 180

六、论事物运动轨迹 188

七、论事物时空演化 201

八、论耦合与对称 211

太 极 宇 宙 论

第一章 物质论

一、论宇宙生成

什么叫太极?太极者,园也。无限大叫做“太”,无限小叫做“极”。一个无限大的园与一个无限小的园,它们具有着完全相同的性质。或者说,无限大的东西,都是出自于一个无限小的内容,将两者溶于一体,就叫做太极。

中国古代的先哲们认为,我们这个宇宙是有一个开始的,这个开始来源于一个最早期、最原始的“无限小的极点”,他们把这个极点称之为“太极”、“太易”、“太始”,“太初”等等。由这个极点演化成了阴阳两个世界,并且用一个图来表示,这就是我们所熟见的太极图。(见《太极图》)

几千年来,人们都无法理解这个神秘的太极图。直到今天,我们才突然发现,原来宇宙中的一切奥秘都隐藏在这个图中,它为我们解决现在已知和未知的宇宙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宇宙论模型。

过去我们认为,中国的太极学说,与西方现代科学完全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然而,当我们逐渐地打开了太极之门,并把它与当今世界最尖端的科学相结合,却发现它们有着非常惊人的耦合。这个耦合主要体现在微观世界的量子运动中,特别是对元素周期率的形成规律,以及生物遗传信息密码DNA形成规律的完整耦合,这不得不使我们大为吃惊。原来中国的太极学说与现代西方科学并不矛盾,而且正好是互补的:它们一个是专门研究微观世界量子的运动规律,一个是专门研究宏观世界物质的运动规律。两者的结合,正好构成了整个宇宙大统一理论的完整模型。

由此,我们又重新开始研究中国的宇宙生成观,发现中国太极学说的阴阳宇宙模型,是解决当今科学一些重大迷团的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模型。比如,反物质的存在之地,暗物质是怎么来的,意识的存在之地,甚至于我们每天用到的数字是怎么来的等等。太极学说从宇宙最本源的地方,说明了世界上一切规律,逻辑、公式、定理等等的真正来源,并把宇宙的形成、物质的形成、时空的形成、意识的形成、以及人类社会事物的形成,完整而有机地统一了起来。这些东西都是从微观世界而来,然而它与现实的宏观世界的内容又相当地吻合。我们不得不佩服中国古人的眼界,今天能够让我们把它整理和发挥出来,真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中国太极学说的宇宙观,也是从宇宙的开端开始的。不过这个开端并不是像西方现在正在盛行的“大爆炸”宇宙说的内容那样,宇宙是“大爆炸”形成的。因为从“大爆炸”的废虚中,决不可能产生物质世界内在的一切联系、规律和逻辑,除非真的有一个“上帝”在暗中帮忙。然而,太极宇宙的开端又确实是从一个“奇点”开始的,过去中国人把它称之为“盘古开天地”时最初的“宇宙蛋”。

奇点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它最后的发展到底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宇宙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借助于现代西方宇宙学的实际观察和理论成果。

“大爆炸”理论的重要依据,就是对宇宙膨胀现象的证实。早在1914年,美国天文学家维斯托•斯里弗就宣布,他所测量的几乎所有的星系都在做高速退离,这是根据多普勒效应的光谱红移现象而来。而在这早期的理论中,人们就已经预言宇宙是在膨胀的。斯里弗的结果,后来被美国天文学家哈勃通过天文观察所证实。哈勃发现,尽管较近的恒星并不是在离我们远去,但是遥远的星系却在离我们远去,而且星系越远,其退去的速度也越快。他发现在距离和速度之间存在着精确的线性关系:距离远两倍的星系,其远去的速度也会高两倍。这就是1929年哈勃提出的著名的哈勃关系式。

通过哈勃的贡献,天文学家们更加确信了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从哈勃关系式中,人们还发现,星系不仅是以稳定的步伐后退,而且,在宇宙的更早期阶段,星系间相互离去的速度曾经更高,现在的宇宙膨胀实际上是以剧烈的初期扩张所延续下来的减速运动。这样,现代科学所形成的一致意见是:宇宙的膨胀很可能是原始于一场爆炸。

1932年,比利时人勒梅特在他的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宇宙演化学说,认为整个宇宙的物质最初可能集中在一个超原子宇宙蛋里,后来发生猛烈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开,形成了今天的宇宙。1948年,俄国人伽莫夫用爱因斯坦方程研究了宇宙在非常早期的状态,得出结论说,宇宙在那个时候是非常致密的,而且极端地热,宇宙开始是一团火球,后来火球爆炸,它发出来的辐射随着宇宙的膨胀而冷却下来。这就是后来由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无意中发现的宇宙背景辐射。这个发现就更加确定了“大爆炸”宇宙说在科学界中的地位(此论述来源于李烈炎著《时空学说史。现代宇宙论中的时空学说》)。

科学家们为什么会认为宇宙可能源于一场大爆炸呢?因为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如果宇宙的行为由广义相对论的方程所决定,那么在过去的某一时刻,就必然会有一个大爆炸的奇点形成,这是广义相对论方程计算所得出的必然结果。它对奇点的描述是这样的:奇点就是体积为零,质量无穷大的时空点。但它也同时表明,相对论理论所依据的整个数学体系,在无穷大的物质密度条件下变得完全失去了意义,这说明相对论在奇点面前不再有效,因为从奇点出现的物理学不受任何约束。这就是奇点在理论上的一个重要来源。

在人们对宇宙的实际观察中,由于发现了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并且发现星系退离的速度直接与距离有着线性关系。人们沿着宇宙的膨胀而反向倒推,也同样会得到一个物质高度集中的高密和高热点,这就是宇宙奇点形成的实际观测依据。

然而,正如一些科学家所料想的,现代科学一切定理定律在奇点处都是无效的,人们无法预料在奇点发生的行为和结果。在奇点处,除了大爆炸之外,还有别的结果吗?有没有什么因素能够阻止这场爆炸呢?

在这里,我们要离开西方宇宙学,而用中国的太极思想来探讨奇点的运动。不过,文中许多推论,纯属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宇宙的奇点究竟能否形成大爆炸呢?我们认为,当大量的物质挤压在奇点处,由于引力的差动,势必会形成物质粒子或能量的剧烈旋转,产生一个巨大的涡漩,涡漩的中心将大量的物质吸进,这些物质跑哪去了呢?它们不可能凭空消失。原来在这个巨大涡漩的另一面,还有一个反向的涡漩,奇点中的物质或能量被这一正一反的两大涡漩给“消化”掉了。我们把这两个对偶的涡漩称为“太极涡漩”。

这个反向的涡漩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正是太极理论的神秘所在。因为它预示了有一个看不见的但又与现实的宇宙形成对偶的宇宙,叫做正反宇宙。由此,我们推测在宇宙奇点巨大涡漩的另一面,一定会有一个反向的对偶涡漩存在。

太极涡漩所产生的是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东西。两个涡漩中心所形成的一个是黑洞,一个是白洞。白洞在另一个世界里,它与黑洞的性质完全是一样的,它只是相对于黑洞而叫做白洞而已。黑洞与白洞的行为是相互协调的,要聚则同时聚,要散则同时散,这叫正反的平衡运动。当物质从黑洞吸入,由于两大涡漩的巨大扭力,以及高温、高压等等,立即就被撕裂成了纯能量,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正反物质的分离,而变成正反能量。这两种能量是不能相处的,故而立即被正反涡漩所分隔。

在太极涡漩中,空间和时间是不存在的,正涡漩和反涡漩各自独立,形成自己的封闭体系,将正反能量高度压缩在两个封闭体系之中而不能相见。故在涡漩中并不存在正反能量的相撞问题。

当太极涡漩的能量达到了极限,它并不会产生爆炸。因为涡漩中存在的并不是物质,而全部是能量。这个过程也只有在宇宙创生的奇点中才能形成,因为它聚集的是整个宇宙的物质,而不是我们现在所发现的一般的黑洞,由于太极涡漩的无比巨大的能量,在它之中是不允许有物质存在的,而只能以纯能量的形式存在。

二 、 论物质生成

物质是什么?所谓物质就是一种客观实在,凡是有形的和能够被我们所发现的真实存在,都可以称为物质,大到宏观的宇宙天体,小到最基本、最微观的粒子,包括各种场态等等都可以归结于物质的范畴。

物质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一个字:“有”。这个有字是相对于真空量子宇宙中的“无”而言的。量子宇宙是以一个纯能量的形式构成的,由于量子是绝对均匀分布,它到处都是一样的,任何地方都显不出一点差别,我们感觉不到它有任何东西,因此,相对于我们的物质宇宙来说,它是绝对静止的。而只有当出现某种扰动,使量子从均匀分布的“态”中跃出,这时我们才能发现它的有,这就是所谓的量子跃迁,或者叫做真空涨落。

量子跃迁,并不等于物质的生成,物质的生成是有条件的,因为我们这个宇宙完全是由正能量组成的,它只有能量的一半,而另一半是被反宇宙所分离了,如果不找到另一半,它就不能形成任何东西。一个量子的跳出,就像在一群“光棍”圈子里游荡,如果不碰上一个异性并与之结合,它就永远不能成家立业一样。量子跳出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因为它离开了原始的量子态,而产生了“态”的不平衡,不平衡就会产生能量差异,如果它不能马上寻求到“配偶”,就会被立即拉回而重新回到原有的态中。

那么,量子的异性伴侣在哪里呢?它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就是我们研究物质生成以及一切宇宙规律的源头了。

物质的形成是从阴阳宇宙的两个极点联络开始的,这个时候的极点已经由两个巨大的涡漩被蒸发而变成了一个微小的“虫洞”了(关于虫洞的概念请参见美国基普•索恩的《黑洞与时间弯曲》一书),在这个地方,由于双方的量子感到了正反能量的强烈吸引力,引起大量量子产生波动,而打开了虫洞的通道。但是,可能是由于某种宇宙意识的作用,到了最后只有一个量子通过了虫洞而到达对面,同时也只有一个反量子从对面而来,就像对面的姑娘被娶过来,这边的小伙子被嫁过去一样,形成了一个正反量子的交换,这个现象与人类男女交合的现象有些相似。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双方只形成了一次交换就不再进行了,但通过后面的分析我们才知道,这个“嫁”过来的负量子,使我们整个宇宙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我们的真空宇宙中,由于有一个正量子跳出,消失于对面的宇宙之中,而换回来一个携带反能量的负量子,这个负量子便占据了那个正量子的位置,从而形成了一个原有量子态的“空洞”。这个被反量子所占据的空洞,我们称之为“能量子空洞”,或者叫“暗物质空洞”。所谓暗物质,就是由负量子形成的在真空中的看不见的反物质形态。

这个反物质的负量子有什么作用呢?它存在于我们这个宇宙中,是专门制造反物质的。这个打入我们量子世界的奇异子,并不亲自充当粒子,和参入粒子的运动,而永远是一个看不见的幕后指使者,故它总是以量子空洞的形式存在,在真空中形成了一个能量运转的中心,它不断地吸引正量子,使正反能量产生碰撞,而变成光子、电子对、原子、质子等等微观粒子,它通过正反能量的湮灭,使真空中的能量大量变成具有质量的物质,这个过程与质量变成能量的过程正好相反。

负量子可以通过能量的转换和复制,大量地形成量子空洞,通过这些空洞又大量地制造物质。凡是具有质量的粒子,都必有一个反能量的“伴侣”在暗中陪伴,这个伴侣就形成了物质粒子所特有的引力的内容,物质的结构必然是这种正反能量的相合体系,无论粒子结合成多大的物质形态,这些伴侣们都是永远不会离开它的,除非它们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使粒子的主体产生分解,其暗中的反能量粒子才会露出真面目,并且,立即以其它的形式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们有一个大胆的推测:宇宙形成的第一个物质粒子结构,就是由第一个量子空洞所产生的一个电子对组合结构而来,这个电子对与量子空洞所形成的引力子一道,共同组成了一个三联体平衡运转体系。这个三联体围绕着量子空洞进行旋转运动,从而创造了100多种物质元素,由这些元素到分子,由分子到各种物质形态,乃至形成了整个物质世界。

有人说,你这简直是在说天书,宇宙怎么可能只靠一个电子对发展而来?你有什么根据呢?

我们首先来看真空中的量子空洞概念。其实量子空洞的概念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来了,这就是狄拉克于1928年提出的物质与反物质宇宙模型。请参见李烈炎著《时空学说史。物质与反物质宇宙模型》(P769页),他在谈到狄拉克理论时说:“根据狄拉克理论,真空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负能量的能级是填满的,而正能量的能级则是空着的。如果处于负能级上的电子受到激发,跃迁到正能级,那么,这一过程就象是电子从正能级跳跃到负能极上的反过程,这时我们就有了一个具有能量的电子,而在负能级上有一个空穴,这个空穴就是反物质概念的典型,空穴的行为就像一个有正能量的带正电粒子。所以狄拉克的真空并非无物质的虚空,而是仅指正能级的空穴没有带负电的粒子,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成果。在此之前,乃至在非相对论量子力学中,真空被理解成极其简单的基态,即最低能态,是纯粹虚无的世界,没有任何的东西,所以具有高度的对称性。狄拉克的理论使人耳目一新,在他的理论中基态已是回然异趣,它是一个充满着看不到的负能粒子的客体。除此以外,如果引入了正反粒子对产生的过程,我们就可以预期,基态必须包含几乎无穷多个虚正电子、电子对或虚粒子反粒子对,因此,基态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体系。于是,我们得到了‘反物质’的概念,在上述具体情况下,带正电的粒子(正电子)就是反电子。”

我们这个真空宇宙是个充满了正能量的宇宙,即它是由一种最微小的和毫无任何质量的粒子组成,这就是量子。一个量子就是一个最基本的能量单元,故又叫做能量子。能量子组成真空,是非常细密和连续的,它是一个紧接着一个排列的,这叫做量子态。在量子态中,如果没有任何扰动,它就是绝对静止的,而不反映出任何东西或者场态,因此才把它叫做真空。

当一个负能量子打入真空态,产生了一个能量空洞,这就产生了量子运动的“能级”概念,所谓能级就是真空态中一个微小的能量差别,离能级越近的,其相互的吸引力就越强,越远就会越弱。于是打入的这个负能量子就变成了真空中一个能量运动的中心,我们把这个微小的能量中心叫做一个“引力子”。

引力子的存在,我们是无法通过仪器来观察到它的,因为它只是一种反物质能量的存在方式。在我们这个宇宙中,是不允许反物质以粒子的形式单独出现的,而只能以无质量的能量子形式存在于真空中,否则就会被消灭。引力子总是默默地停在真空中,或者物质的背景中,永不停息地“加工”反物质,以大量地提供物质的“配偶”。其实引力子本身就是能量子空洞中所产生的“复制品”,只要有物质形成,就有一个引力子被复制,该引力子附加在物质的身后,随着物质的运动而运动,并且它自己也在不断地复制新的引力子,以造就更多的物质。

引力子在物质结构生成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它是物质“万有引力”的直接来源,有它的存在,物质才会发展壮大,直至形成宇宙的星际系统。其次,它是一切物质系统间相互联络和沟通的来源。现在人们认为物质间的联络是靠电子或中微子等微粒子来进行。其实它们都是被引力子所操纵和驱动的,引力子组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各种粒子才会按照这个结构去运动,因为引力子本身就是量子信息联络的产物,它可能就是组成意识的最基本单元。

引力子是一个最微小,最基本的引力单元,其实质就是一个带有反能量的负量子。引力子是负能级的,它吸引过来一个正量子,便在真空中形成了两个空洞,一个是正量子本位上的一个空洞,一个是原有的反能量的空洞,这两个空洞的形成其实是和最初正反宇宙的量子交换形式是完全一样的:即一个正能量子被吸引过来,但同时又有一个反能量子过去占据了它的位置,又形成了一个反能量空洞。于是相对于这两个空洞来说,新成立的空洞由于是反能量占据,它就变成了负能级的,而原来的反能量空洞由于吸引了一个正量子,使正反能量得到了湮灭或抵消,而变成了一个电子对,故而变成了正能级,能极之间的量子跳跃,必会产生一个正反能量的湮灭而放出光子,形成了电子对或其它物质,物质的传递和连续相生就是这样进行的。

当一个电子对形成,原来的反能量空洞就变成了一个引力子而附加在电子对运行的结构中,这个结构就叫做“电子三联体平衡结构”。三联体同时也是在不断地制造物质,然而它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制造了时间和空间,这个问题我们将在后面详细探讨。

真空中的两级运动,是形成微观世界粒子运动的直接来源,比如化学运动的规律等等,这后面的东西都是现代科学所研究的内容,它无需我们去论证。我们所要说明的,只是真空中量子空洞的来源,以及它是怎样形成物质的,必须明白的是,真空中的能量子空洞是随着物质的不断生成而大量产生的,它是通过暗物质的不断转化和复制来进行的,因此,宇宙中的反能量与正能量并不是相等的,或者其反能量大大地小于正能量。所谓的量子空洞只是在有物质的地方才存在,而物质空间是从真空中产生的,如果真空中全部都充满了暗物质,那么,我们这个宇宙的物质将会达到饱和,从而停止膨胀,这就是宇宙衰老的标志,它预示着宇宙又将重新返回收缩。

为什么说,我们宇宙的生成,最初可能是由一个电子对的发展而来呢?这个问题牵涉到宇宙是由一种东西构成,还是由无数的因素组成。如果是大爆炸形成的,从大爆炸的碎片中要找到一个统一的规律和逻辑是很难想像的,因为从混沌的随机性中可以形成任何东西,这样就使我们无从下手去寻找宇宙的真正本源。宇宙给我们呈现出来的,不仅仅只是一个正在膨胀的庞然大物,而更重要的是它的物质和思想意识这两方面的深刻内涵,我们可以通过某些特殊的现象去寻找一些规律,但只凭现象是无法看清宇宙的整个面目的。

如果宇宙是由一种东西的发展演化而来,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对它的推演,来得到一种统一的自然演化规律,这也是宇宙的大一统理论应该走的道路,虽然我们的理论仅仅是推测,但也可以提供一种有益的思想方法。

有人说,你认为宇宙是从量子真空中生成的,那么,根据太极的宇宙论思想,能否解释宇宙的膨胀现象,以及哈勃关系式呢?这毕竟是“大爆炸”理论的重要依据之一。

我们认为,宇宙的膨胀是由物质的不断产生造成的,由于物质产生,才形成了时间与空间的扩展,我们把由物质所形成的空间,叫做“物质空间”,由物质空间的运动才产生了时间。宇宙膨胀的现象,其实就是物质空间沿着真空宇宙的螺旋面不断进行螺旋扩张的过程。

我们说,量子真空宇宙的形成是螺旋散开的,因此它的能量运行轨迹也是一条螺旋的曲线。随着物质的大量出现,其物质空间也会不断地沿着螺旋轨迹散开和扩展。由于空间是螺旋的,其空间度规在不同的区域也是不同的。在螺旋上的两个点物质,如果比较接近,其空间距离的变化就会差别不大,如果相互拉得太远,就会显出很大的距离变化。我们知道速度=距离/时间。按照这个公式,时间可以是变化的,但距离的度规尺度则是不变的,这叫线性关系。然而在时空的螺旋曲线上,时间是变化的,而距离的尺度也同样是在变化的,距离近的,变化就小,距离远的,变化就大,这就是非线性关系。用线性关系来观察宇宙星系的退行,与用非线性关系来计算宇宙星系的运动是完全不一样的,它就会显得距离越远,其速度就变得越大,而其实它们的运动都是非常均匀的。

根据哈勃关系式,距离大两倍的,其速度也大两倍。其实这正符合了螺旋空间的圈层概念。在同一个圈层的两个点物质,其距离的变化率就是1,而处在两个不同圈层上的点物质,其距离的变化率就是2。距离大两倍,其距离的变化也会大两倍,因此其速度也必须乘以2。这就是螺旋空间之数,它是来源于量子真空的十大圈层的。

我们试想想,宇宙中的星际系统大小不一,质量不等,怎么可能形成全部都是一样的退行规律?而且离我们无比遥远的类星体,离我们远去的速度就更加巨大,它们怎么能获得如此大的速度呢?这种现象如果归究于宇宙爆炸的碎片运行,它们在如此巨大的速度中,怎么可能形成巨大的星系?

有人把宇宙膨胀现象看成是一个汽球在不断地充气而胀大,这也不符合常理,如果把宇宙看成是汽球,汽球胀大,在球中的物质也必然会随之而变大,这种现象目前还没有被实际观察到,至少我们的地球没有随着宇宙的膨胀在变大。

因此,宇宙的膨胀现象只能把它看成是时空在进行螺旋扩张的内容,而不能看成是物质在迅速脱离宇宙中心,否则,宇宙中的物质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跑得无影无踪,或者所有的物质都会撞向宇宙的边缘。

在我们的宇宙模型中,物质宇宙是一个闭合的球体,这个体系来源于量子真空,量子真空有十大圈层,前五个圈层是螺旋散开的,后五个圈层却是螺旋返回的,它构成了整个宇宙的平衡结构体系,物质空间也是沿着这个轨迹在扩展的。由于物质空间的一切能量都是来源于量子真空的,因此,物质空间无论如何扩展,它决然离不开量子真空的范围,并且也会循着量子真空形成时的轨迹,一边在不断膨胀,一边又在沿着膨胀的边缘逐渐地返回。

东方的佛教,以及中国的道教,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导思想,佛教告诉人们,修练的根本就是要见“佛性”,或者见“真性”。道教修练的宗旨也强调要“明心见性”,它们所要见的这个“性”,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所谓“佛”,实际上就是一个“空”字,所谓“佛性”也就是空性,因为空中有“真性”,这个真性按照我们的理解,它就是从真空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内在本性、性质、规律和逻辑,人们一切修练的根本,就是要用思维冲破物质世界的空间障碍,而直达真空的领域,直接从万事万物最原始的生成空间中去寻找或者去感知其运动发展的规律。那么,真空中真的有这些东西存在吗?还是请大家随同我们一起走进真空的量子领域,自己去看看吧!

三、论阴阳宇宙

早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曾经提出过一个“以太”的观念,他在他的《物理学》中说:“因此,地在水中,水在空气里,空气在以太里,以太在宇宙里,但宇宙再不能在别的事物里了。”他认为:地上的物体都是由土、水、气、火这四种“基本元素”组成,天上的东西却不是由这四种元素所构成,天上的东西是由第五种称之为“以太”的元素所组成,这种元素是最精纯、最完美的,它不会消失,没有变化,没有生或灭,天体是永恒的、神圣的。这是一个古老的哲学体系,同时又是一个宇宙论的思想体系。古人的哲学思想都是离不开它的宇宙论体系的。

正是由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这个“以太”观念,才导致了后世的人们对以太的一系列研究和争议,直到十七世纪大物理学家牛顿提出了一个“绝对时空”的观念,把以太变成了一个脱离了物质而纯粹静止的时空,以太才出现了新的内容。

根据牛顿的表述:“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相对空间是绝对空间的可动部分或者量度,我们的感官通过绝对空间对其它物体的位置而确定了它,并且通常把它当作不动的空间看待。如相对于地球而言的地下、大气或天体等空间就都是这样来确定的。”(赛耶编《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

有了绝对空间和相对空间,就必然会有绝对时间和相对时间,牛顿说:“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其它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它又可以名之为“延续性”;相对的,表观的和通常的时间是延续性的一种可感觉的,通过对物体的运动所估计出来的绝对时间的外部测量,无论正确与否,通常是用于诸如一小时、一天、一月、一年这样的量度表示时间。”

我们并不关注牛顿提出的“绝对时空”的具体内容,而只关注他提出的这个概念的本身,绝对时空不是无缘无故提出来的,它一定与某种内在的本质和逻辑紧密相连,只不过由于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他无法将他的构想说清楚,或者他还没有真正地搞清楚他的“绝对时空”。

在亚里士多德的古代力学中,绝对运动绝不是相对于与物质无关的背景空间本身而言的运动,而是相对于一个不动的物体以及和该物体相联的绝对地位而言的运动,而在牛顿的绝对时空里,时空的绝对性已经与物质的运动无关,这就是绝对空间中没有物质定位的基点,没有自然度规及自然参照原点,它是绝对静止不动的,如果有运动,那只是一个相对空间和相对时间的运动而已。

牛顿的绝对时空盛行了200多年,到了十九世纪,科学家们为了寻求一种力学模型去解释光学现象,才逐渐地打破了绝对时空的观念。过去人们认为光是在以太中传播的,但后来人们发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以后,情况就不同了,人们发现我们这个世界并没有绝对的东西存在,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着,和相互运动着的,特别是1861年麦克斯韦提出了他的电磁方程式,完成了现代电磁理论的基础,以及1888年赫芝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证明了波可以被反射,也可以造成干涉,以及证明了电磁波的光速传播以后,人们意识到光就是客观存在着的电磁波,传播电力和磁力的以太和当时认为传播光的以太原来是一个东西,人们从此就彻底地推翻了关于存在绝对时空的观点。

电磁理论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空间原来与存在其中连续地配置着的各种场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空间内没有任何不包含以场或实物的形式存在的物质领域,它把对物质的连续和不连续性质的理解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1892年,荷兰物理学家洛论兹又把麦克斯韦理论和物质的原子结构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说明电磁场和物质相互作用的完善理论。他认为,全部物质都是由以电磁场彼此联系着的正电子和负电子构成的,几乎物体的全部特性(万有引力除外)都可以归结为由以太传递的电子的相互作用。洛伦兹的理论综合了19世纪的几项重大发现——原子论的确定,电子的发现,法拉第,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光的电磁理论等等,它是经典物理学的最高理论(请参见李烈炎著《时空学说史》)。

电磁理论说明了宇宙中光、电、磁都是靠物质系统间相互连接的电磁场传播的,因此,宇宙中没有绝对不动的不依赖于任何物质而存在的绝对时空,但是它们相信以太的存在。麦克斯韦和洛伦兹都认为带电粒子之间全被以太所充满,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以太的传递来实现的,在麦克斯韦理论中,场还没有被看作是物质的特殊形式,而只是被看作是以太的一种状态。这是因为在麦克斯韦时代电子还没有被发现,也没有完善的原子理论。所以,当时只能假设机械以太在真空中传播电力和磁力,洛伦兹在他的电子论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见解:以太静止于绝对空间之中。从原则上说,这就意味着以太就是绝对空间;绝对空间并非真空,而是有确定性质的东西,这就是以太(《时空学说史》)。洛伦兹的这个以太观念,其实就是绝对空间的变种,它把与物质无关的绝对空间变成了与物质有密切关系,和带有具体物质性的东西。

以太的观念是随着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产生而销声匿迹的,这就是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原理。光的传播是不依赖于任何媒体的,它虽然通过媒体传播,但不会因为媒体的变化而改变,因为光速永远是不变的,它与物质的一切运动状态均无关,这就抹掉了以太的传播内容,从此而推翻了二千年来人们对于以太的观念《时空学说史.〈太理论〉》。

以太和绝对时空的观念,曾经在科学发展史上有过极其重要的一页,今天我们把它翻出来,决不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的的确确是存在的,只不过对它的观念我们要加以改造和补充。

我们认为,以太和绝对时空并不是存在于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它是一个与物质世界并行的另外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量子真空,量子真空就是一个不依赖于物质世界而独立存在的世界。以太并不是具体的物质或场态,它和绝对时空应该是同一种概念,现在的人们认为我们这个世界仅仅只是一个充满物质的世界,除此之外找不到任何别的东西。其实,量子真空才是物质世界的真正载体,物质世界离开了量子真空就什么也形成不了。

现代科学的理论,是完全建立在物质世界基础之上的,物质的运动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们可以不需要去深究规律的来源,为什么会有这些规律等等。规律都是通过现象反映出来的,现象的重复出现,人们就会总结出这里面的规律,因为它是摆在眼前的,和可以被重复观察的,而量子真空却完全是一种能量的运转形式,能量的运转是无形的,人们用多大的放大镜也看不到它。量子真空的作用就是大量地提供物质世界的一切作用力和所有运动的能量来源,并且通过一种统一的电子运动方式和具有规律的电子系统的连接方式,来左右着物质系统的生成和发展,这就是一切规律和逻辑的来源。

现代科学的观念,包括过去的以态观念在内,都没能把具体的物质形态运动,与真空的能量运动形式区分开来,而牛顿的绝对时空也仅仅只是描述了真空的时空状态,虽然他并没有把它的绝对时空叫做真空,但从空间的绝对静止这点看,它们是没有差别的,不过也就是这一点相同而已。牛顿拿不出更多的东西来阐述其绝对静止时空中到底有什么,它对物质世界起到什么作用。科学通过物质世界自身独立地运动内容,完全可以排除绝对时空的参入,故理所当然的会把它们打入冷宫。

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走上了与西方人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他们早就把物质世界和能量世界区分开来,并建立了非常完整的阴阳宇宙模型,这个模型是专门研究量子世界的能量运转规律的,它认为,物质世界的生成,与万事万物的生成规律完全是一样的,为什么是一样的呢?因为它们都是来源于量子真空或者叫做O空间的电子三联体的运转形式。

中国人把充满了物质的宇宙叫做“阳极宇宙”,把空无一物的真空宇宙叫做“阴极宇宙”,为什么叫阳极和阴极呢?因为两个宇宙是从两个极其微小的极点,进行对称旋转和阴阳的耦合,最后逐渐地膨胀和发展而来。中国古人的思想虽然没有像这样完整地表述,但从其太极理论及其各种计算模式中,我们完全可以发现这里面所包含的思想。

阳极宇宙是由物质和场态的连接形成的,这就是电磁理论所描述的:空间内没有任何不包含的场或物质的形式存在的物质领域。不过电磁理论所描述的物质空间还差一样东西,这就是引力场,物质空间应该是电磁场和引力场共同组成的。我们把物质空间就叫做引力空间,因为引力是物质特性的最重要的表征,物质空间最重要的就是引力的连接。后面我们将会详细阐述,物质的引力空间本来就是由一个电子对和一个引力子的发展而形成的,引力子构成了物质空间的引力连接,正负电子对则构成了全部物质电磁场的连接。

整个物质空间就是一个由引力场和电磁场完整连接的一个整体,我们身处在这个整体中,是很难穿透其密集的场态连接,去看到另外一个与之并行的和毫无任何空间内容的真空存在的。

真空宇宙与物质宇宙的传媒中介,其实就是正负电子对,物质的连接是电子对,真空里首先产生的也是电子对,故电子对是连接有和无的中介和桥梁,真空中出现了电子对就能生出物质,否则就什么也没有。

光在物质空间中的传播具有两种内容,一是通过电磁场传播,由于电磁场是带极性和旋转的,故光通过电磁场就会产生衍射、折射、散射等等波动现象,这就是它的波动性。二是通过引力场传播,引力场不具有极性,其场态与时空的弯曲状态是相同的,故光通过引力场就近乎一条直线,因而显出了它的粒子性,而电磁场和引力场是相合的,你无法分出它们的状态,故光的传递是波动性和粒子性同时具备,这可能就是波粒二象性的来源。

因此,光速的不变性并不能否定量子真空的存在,它只能说明我们所能看到的光,仅仅只是在物质世界里传递的,在真空中由于空无一物,不能产生光的媒体,故而光在真空中是不能传播的,真空中无光,因此什么也看不见。

中国的阴阳宇宙模式,是一个阴阳耦合与对称的互体,这个互体的形式,也是来自于当初的正反量子宇宙的模式,只不过正反宇宙是由极高能量的奇点形成,而后来的阴阳宇宙则是一个微小的反能量极点而形成。前者是后者的母体,叫做“先天”,即在天地产生之前,后者是前者的复制或子孙,叫做“后天”,即在天地产生之后。从此,任何物质形态,包括生物和人类,乃至于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都是通过这种形式来进行复制的,所有的复制都是由一个母体中的反能量子产生一个电子对,形成阴阳的耦合运动,从虚无的空间中“孕育”和“长出”,这就叫“无中生有”。

这个模式看起来有点像神话,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地想一想,宇宙中的万物,为什么都具有同样的规律和逻辑,物质基本元素的形成为什么都是一样的,所有生物体的遗传密码DNA为什么都是同一种运动模式,生物体为什么都具有相同的子孙后代的繁衍规律等等,如果宇宙不是由同一种规律构成,就不可能形成物质运动统一的内在秩序和生物体的高度有序性,生物的遗传模式就不可能存在,乃至于现代所有的科学都不可能形成。

阴阳宇宙的耦合模式,就是阴阳各半。为什么是阴阳各半呢?因为物质的形成是由于真空中的能量子减少而换来的,物质世界不断膨胀,真空中的能量子也就会不断地减少,而其增加和减少的量却是相同的,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我们说到物质的形成,是由一个量子被能级吸引而变成了一个引力子,量子和引力子正好是一正一负,它们在能级的跳跃中就是旋转对称的,而物质空间的形成,则是由两个正负电子和一个引力子形成了对称旋转,并将电磁场和引力场形成了连接,使物质和时空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这个最初的整体就像是一个“宇宙蛋”,从真空中冒出。

引力子在物质形成过程中都被分散在物质的结构之中,成为了物质的反能量“伴侣”,并随同物质一起运转,然而引力子并不是形成了物质就什么也没有了,它从O空间跳出,一定对应着一个量子空洞,一个量子空洞就是一个引力子的根本或者“老家”。引力子不断获得的能量,都是通过它对称的量子空洞大量吸引能量子而来,因此,一个引力子与它的量子空洞随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叫做“能量通道”。引力子和量子空洞通过能量通道进行连接,它们是一个互动的关系,这个互动就是意识的联络和行为的协调,关于这个问题后面我们将在《意识论》中详细阐述。

于是,物质世界由物质、电磁场和引力场的相互连接就形成了一个物质的空间,这就是阳极宇宙,而它所对应的量子空洞也相应地组成了一个能量空间,这个空间都是由量子空洞和量子组成,它叫做阴极宇宙。两个宇宙是对称耦合的,阳极宇宙的范围有多大,阴极宇宙也会相应地有多大,两个宇宙的互通,都是靠引力子的能量通道进行的。

由于阳极宇宙中的引力子与其所对应的阴极宇宙的量子空洞是相等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把物质宇宙的引力空间看成就是阴极宇宙。故阴阳宇宙的互体,就变成了其物质部分和引力部分的对称耦合,其引力的运动,直接就是量子空洞的能级运动形式。

阳极宇宙是充满物质和场态的,而阴极宇宙则是充满了量子和量子空洞,它只是阳极宇宙的一个“影子”而已,就像引力子是物质的“影子”一样,但是两者之间一定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这就是引力子与量子空洞的对称分界线,它也是物质空间引力连接的外围边界线,或者是整个物质宇宙时空弯曲的曲率线,它就是我们太极图中间的一条S型曲线。

太极图的S形曲线反应了阴阳宇宙旋转对称的轨迹,在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反应了每一个空间区域阴阳的平均分布状态,它也是阴阳的对称耦合点,于是,宇宙的中心就不存在了,最初形成宇宙的那个极点,就和宇宙中所有地方的任何一点都没有两样,宇宙中的任何一点都可以变成宇宙的中心,并可以从中“长”出物质。而所有物质的长出,都可以增加宇宙的膨胀,分布在宇宙中的无数巨大星系,就是这样形成的。

这时,我们要用到“太极”的概念了。世界上的东西无论多大,无论多小,都可以用太极来表示,因为只要有一个东西形成,它就必然按照阴阳的对称耦合形式去发展,其最基质的完整形态就是一个闭合的阴阳耦合园。比如所有原子、分子等等都是这种形态,由原子发展到宇宙的星系,也同样是这种形态。我们的物质宇宙无论有多大,它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小小的原子,而无论有多小,它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巨大的宇宙,这就是空间放大和缩小的结果,就像电视机中的一个小小的晶片,可以把宇宙天空的图景完整展现在人们面前一样。

因此,我们的宇宙无论有多大,在阴阳的视界里,它就是一个闭合的阴阳耦合园。物质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我们身处在其中看到它是巨大无比,然而当你跳出这个宇宙,站到了更大的领域来看它,它就仅仅只是量子真空领域里的一个小部分,它是靠吸取量子真空的“乳汁”来长大的,当它的发展占据了整个真空世界,真空中的能量就会被它消耗殆尽,宇宙就会衰老而最终停止膨胀,这个时候就会形成新的大收缩,收缩的目的,就是要将宇宙重新“回炉”,把所有的物质又重新还原成能量,于是,新的世界又会重新开始。

这就是宇宙的终始运动过程,人的生老病死,乃至于一切事物也都是这个过程。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可以以大见小,或者以小见大,其一切都包含在一个统一的规律之中,因为整个宇宙都是统一的。

四、论物质生成与变化模型

我们对太极宇宙的认识,是从中国文化的古老发源——“河图”与“洛书”开始的。

河图洛书的来源非常久远,汉朝的孔安国云:“《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图,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洛书》者,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清.江慎修著《河洛精蕴》P5页)可见河图在伏羲的时代就出现了,洛书在大禹治水的时候就存在了,对这些我们虽然无法考证,但有一条是肯定的,河图洛书就是古人发现的一个宇宙图式,它可以包罗万象。中国历代的学者,凡是有大的成就的,无人不研究河图洛书,可以说河图洛书是中国古文化的至宝和精髓。人们如果想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要知道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是什么呢?请看下图:(见《河图点状图》与《洛书点状图》)

河 图 点 状 图

洛 书 点 状 图

这两个图中的圈圈点点到底代表了什么东西呢?其实它为我们揭示了宇宙中一个大密秘,这就是宇宙中一切数字的来源。我们每天所使用的数字是从哪来的?它是从真空宇宙中来的,真空中会产生数字吗?请听我们慢慢道来。

我们谈到,宇宙最初的奇点大爆发,使大量的能量子沿着太极涡漩面旋转喷射而出,其结果是大量的能量螺旋散开。所谓螺旋,就是一种旋转前进的概念,能量子不管其向前冲刺的速度有多大,它都会必然地一圈一圈地螺旋散开,其绕行了五个大圈,才能使整个量子空间形成闭合与园满。当量子空间形成闭合,就开始进行整个空间的旋转扩散,这个扩散是一方面在向前推进,另一方面又向着四周散开,于是又形成了横向的螺旋扩展,这样旋转了五圈又形成了第二次的闭合与园满,这个闭合使能量电子又落选地返回到了其最初的起点,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空间。由于第十圈的闭合,空间变得无比巨大,量子的密度,也大大降低,这个时候量子的螺旋推进,就变成了整体的旋转扩散,直到量子真空达到了非常均匀的程度,它才逐渐地停止下来,从而形成了具有10个巨大螺旋圈层的能量空间。这十大圈层是五个向前推进,五个向后返回。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来源于正反量子宇宙的相反能量的制约,这个问题后面再作陈述。

不知过了多长的时间,奇点的能量才释放殆尽,最后被蒸发而消失,整个量子宇宙由于能量子的相互牵引而停止了旋转,完全变成了一个静止和均匀的空间,又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真空宇宙才开始了它的造物运动。

于是河图洛书的内容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形成了。河图讲的是,在两个阴阳极点的对称运动中,所形成的新产生的电子在时空圈层中的分布和排列规则。图中的黑点代表阴极点,白点代表了阳极点,其数字代表了真空中的圈层数或者电子数。根据河图数,我们把阴阳极点对称运行的轨迹作图如下:(见〈河图极点对称曲线图〉)

这个图是由最初的两个极点所形成的对称运动轨迹,这两个极点就是最初由一个反能量子空洞所形成的能级运动形式,它是极点的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最初的一个三联体的放大内容,或者是把整个真空宇宙无限缩小到一个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河图并没有标出天干系统,这是我们为了说明问题而把天干代入了这个模型。因为10个天干就代表了宇宙的10大圈层,而12地支是物质宇宙出现以后才存在的,因此不能代入这个图中。

在《河图极点对称图》中,设阴阳极点在子午线上,则阳极点在甲,或者第一圈层,阴极点在乙,即第二圈层。中心点是一个虚点,叫做“虚一”。虚一就是物质聚集的中心,这个中心可以代表任何东西,阳极点所运行的轨迹叫做阳极曲线,阴极点运行的轨迹叫做阴极曲线。阳极曲线和阴极曲线是围绕着一个极点进行对称旋转的,即甲与乙对称相见,丙与丁对称相见,戊与已对称相见,庚与辛对称相见,壬与癸对称相见。

阳极曲线在子、午、卯、酉四个正方向上的落点为:甲、丙、戊、庚、壬,即第一、三、五、七、九圈层,故这五个天干就叫做阳干;阴极曲线在四个正方向的落点为:乙、丁、已、辛、癸,即第二、四、六、八、十、圈层,故这五个天干叫做阴干。

我们再来看河图数:在下为一、六,曲线上正好对甲一、己六;在左为三、八,曲线上正好对丙三、辛八;在上为二、七,曲线为乙二、戊五;在右为四、九,曲线则见丁四、庚七。从曲线上我们可以看到,在上和在右与河图数并不相合,这是为什么呢?

河图数的定数规则,是暗合了一个五数,即每一个方向之数相差为五,如一、六相隔五;二、七相隔五;三、八相隔五;四、九相隔五。这个五数暗藏了天大的玄机,后面我们将详谈。

在天干系统中,五数就是天干五合,天干五合者,即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为什么要合五数呢?因为五数是一个周期数,即形成一个园的闭合数。太极是园,不园则不能周流,不能周流,万物就不能真正地形成。河图每一个方向合五数,则每一个方向都是园通的。而在阴阳曲线上,以子午为界,下和左均合于五,上和右不合五,不合五数就要产生变数,形成事物的运动变化,直到合五数园通为止。因此,上和右是一切变化运动的根源。

于是,河图数就代表了一切稳定系统之数,它表明了万事万物的来源以及数和理的逻辑关系。人们只知道数是千变万化的,但并不知道数本身还有着更深刻的内在逻辑。这就是:数的产生是有确定的方向性,层次性和时空性的,这个问题后面再谈。

河图数是通过极点对称运动而产生的,那么它到底有什么具体内容呢?从这里,才是本书所有内容的真正开始。微观世界的量子运动,就是从两个极点运动开始的,在这个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中,它包含了宇宙中所有运动,变化的内在规律,因为宇宙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从量子运动开始的。

我们谈到,极点的形成,是由正反宇宙的一个能量子交换而得来的,第一个能量子空洞,我们把它确定为甲。由于甲的占据,就形成了一个能级的范围,这个范围可以看成是第一圈层。由甲吸引了一个量子,这个量子的位置我们确定为乙,可以看成在第二圈层。我们设甲乙的连线为子午,即甲乙处在上下的位置上,甲乙的中心为虚一,从虚一作卯酉线,形成上下左右四个正方向。在虚空中是没有方向的,但是当我们把它作为结构来处理,它就可以具有确定的方向。

甲吸引了一个正量子,产生了正反能量湮灭,形成了一个正负电子对,其反能量则变成了一个引力子附在电子对上,形成了一个电子对三联体,乙通过正反量子交换也形成了一个新的量子空洞,甲乙的对称相见就是一阳一阴,这个阴阳的概念就是:甲是一个电子对,它是从虚空中形成的一个“有”,

乙是真空中的一个能量空洞,相对来说它就是一个“无”,

甲乙就是一实一虚,实是物质空间的开始,虚则是相对应的能量空间的形成,其阴阳相互对称耦合,就变成了一个阴阳的互体。

甲与乙相对,即乙见到了甲的两个电子,乙的反能量是甲中的反能量的复制,因此它与甲中的引力子是相通的,这就是所谓的能量通道,它叫做甲乙相见。

甲从纵向运动到横向,形成了丙丁相见,这时丁见到丙有6个电子,因为从甲到丙经过了三个空间圈层,每一层空间产生一个电子对,2×3=6,故丙中有6个电子,或者3个电子对;当甲运动到戊,乙便运动到己,己见到戊有2×5=10个电子,或者5个电子对;当甲运动到庚,己便运动到辛,辛见庚有2×7=14个电子,或者7个电子对;当甲运动到壬,乙运动到癸,癸见壬有2×9=18个电子,或者9个电子对。甲到了壬,壬是9,9又回到了1,形成一个新的阳极起点;乙到了癸,癸为10,10返为0,又形成一个新的阴极起点。这就是甲乙两个极点对称运动的一个完整的大周期。

上述只是阳极点制造电子对的过程,而阴极点有什么作用呢?实际上,阳极点上每一个电子对的形成,都是靠阴极点吸引过来的一个正量子提供的,这个正量子与电子对中的引力子相撞,又会形成一个新的电子对,这就是阴阳的相互联络和相互生成的关系,即阴生而阳成,阳动则阴生。

我们所谈的这些,又有什么依据呢?如果它不能解释现存的事物,这个理论也就只能叫做“天方夜谈”了。我们还得从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谈起。

人们知道,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元就是原子,原子以下的各种基本粒子都不能构成完整的物质形态,而原子的形成都具有严格的周期性,从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周期规律。

为什么元素的形成会出现周期性规律呢?并且物质元素的相互结合也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进行的,现代化学理论,早已把这些规律进行了非常完整的描述,并且广泛地运用于现实社会之中。

为了说明元素周期性的来源,我们首先来看《元素周期表》的内容(见《元素周期表》)。

整个元素周期表是由纵向的18列和横向的7行所组成,每一列中的所有元素组成一族,一共有18个族。周期表的每一行称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包含属于不同族的各类元素,这就像日历表中每月分为若干周,一周分为若干天一样。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但每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数量却互不相同,第1周期只有氢(H)和氦(He)两种元素,第2和第3周期分别有8个元素,第4和第5周期却分别有18个元素,第6和第7周期分别有32和26个元素(尚未排满)。

根据量子力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区、族),是由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所决定的,量子力学通过对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轨道的计算,得到了核外电子数及其排列规则。1926年薛定谔根据波粒二象性的概念提出了一个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波动方程,该方程通过波函数来描述原子轨道的概念。

要描述地球上一件物体的位置或空间,只要知道物体所处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就可以了,这是三个参数,代表了三维空间的坐标体系。但是,要描述原子中各电子的运动状态(例如电子云或原子轨道离核远近、形状、方位、电子自旋方向等),却需要四个参数才能确定,这就是:主量子数、副量子数、磁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这四个量子数原先是为了说明光谱现象提出来的,后来被量子力学运用于处理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即电子的能级轨道运动。

根据这四个参量,得出了量子数与电子层最大容量(即最大电子数),可以列出下表(注:此表出自于天津大学普通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1983年11月版第187页,表中我们删去了“磁量子数和“电子亚层”部分)。

量子数与电子层最大容量

主电子层 1 2 3 4

电子层轨道数 1 1 3 1 3 5

1 3 5 7

各层电子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4

主电子层总容量 2 8 18 32

我们按照螺旋圈层宇宙模型,将此表换成天干系统,可建立下表:

阴阳曲线与电子数关系

主电子层方向 子 卯 午 酉

螺旋圈层 甲 甲 丙 甲 丙 戊 甲

丙 戊 庚

各层电子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4

主电子层总容量 2 8 18 32

请参见《河图极点对称曲线图》。上表中,甲代表宇宙螺旋圈层一,电子对在阳极曲线上生成,甲在子方向的第一层。根据泡利和不相容原理,每一个轨道内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故电子数从甲开始,子方向见2个电子;阳极曲线到丙,即卯方向,丙是第三圈层,故有3个电子层,3×2=6,丙见6个电子,加上子方向过来的两个电子共为8个电子;曲线到戊,即午方向,戊是第五圈层,即有5个电子层,5×2=10,戊见10个电子,加上从卯方向过来的8个电子共18个电子;曲线到庚,即酉方向,庚是第七圈层,即有7个电子层,7×2=14,庚见14个电子,加上从午方向过来的18个电子共有32个电子;曲线到壬,又回到子方向,壬为第九圈层,9×2=18,加上从酉方向过来的32个电子共有50个电子。

于是,50这个数,便构成了阴阳曲线运动的一个完整的大周期,在太极学说里,把50之数叫做“大衍之数”,由于曲线到九,又变成了一个新的一,后面的一切就从50这个数中推衍开来,形成千变万化的演化内容。5和10是可以拆开来的,它其实就是河图点状图中间的方框部分,以后我们将会看到,从这个方框中的电子点击会产生万事万物的“遗传密码”。

我们看元素周期表,它一共有7个周期,7数就是第七圈层,这意味着元素的电子轨道,只能排列到第七层。子方向是第一周期,只有两个电子;卯方向是第二、三周期;午方向是第四、五周期;酉方向是第六、七周期。每一个周期所处的方向代表一个“能级组”,即子方向为第1能级组,只有1个周期,见二个电子;卯方向为第2能级组,有两个周期,各见8个电子;午方向为第3能级组,有两个周期,各见18个电子,酉方向为第4能级组,应该各见32个电子。每一个电子代表了一个元素,把这些元素相加,就是整个宇宙中所有元素的全部数量。也就是说,把7个周期的电子总数全部相加:2+8+8+18+18+32+32=118,即整个宇宙中的所有基本元素决不会超过118种,为什么这么说呢?

根据平衡原则,电子最外层轨道见8数则满,满则溢出而返为0。8数就是一个饱和数,在我们阳极曲线上,曲线经过第七轨道,正是在酉方向,四个空间方位的轨道全部布满,正好就是118个电子。当曲线到达第九空间,又会回到原点,这叫“物极必返”。因此,原子的最外电子层决不会发展到第九层。阳极轨道上的电子都是成对出现的,故到了第八层空间则数满,因为如果再增加两个电子就会变为10。10是一个周期数,它必会返回到0。因此,元素的最外电子层,只能发展到第七和第八层之间,但不能超过第八层,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元素的周期数只能有7个的道理,元素周期到了7为止,而7个电子层的最大容量只能存在118个电子,因此,宇宙的基本元素数量最多也不会超过这个数,现代科学已经发现了114种元素,可能还有4个未被发现。

为什么一个周期有18个族呢?从阴阳曲线上可以看到,甲在午方向的戊点处,电子数为18,而戊与癸相合。戊是五,癸是十。五是宇宙空间的第一次闭合数,它代表一个内圈的闭合,故叫做一个小周期,10为宇宙的第二次闭合,它代表了一个外圈的闭合,故叫做一个大周期。甲到戊与癸相合,戊癸相合就是内外大小周期的相合,戊见18个电子,故18就是一个小周期数,而形成了18个族。当阴极曲线转到壬,正好又与癸对称相见,这就是直接完成了一个大周期。壬为18个电子与小周期相应,但与癸相见形成大周期,所见到的就是50个电子。

从阴阳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元素的电子层与宇宙圈层是相对应的,实际上,元素生成的模式,就是整个宇宙模式的最小的缩影。电子层的运动具有方向性,在不同方向上的电子或者元素,就具有不同的能级差别和能量特性,这可以从不同周期的元素性质看出。我们以原点作为原子核,电子沿着阴阳曲线围绕原子核进行螺旋散开的旋转运动,说明电子在每一个轨道上离核的远近都是不一样的,这正与量子力学的理论不谋而合。

如果把原点作为整个宇宙的中心,把每一个电子就代表了宇宙中分布的物质质点,我们或许可以得到整个宇宙的物质分布状态,因为我们认为整个宇宙也是从这个三联体形式来的,它能反映宇宙中的元素生成情况,也应该能够反映宇宙的物质分布规律。

极点对称曲线,反映的是宇宙物质生成的均衡运动轨迹,它是一个常态运动的过程。两条曲线上的粒子都是对称相见而平行运转,故它又叫做阴阳双螺旋运行轨迹。然而,物质如果永远按照这种固定的模式运转,它生成的就只能是无尽的宇宙物质,或者巨大的天体星系,就不会出现一个物质的奇异变种——生物体。

按照对称曲线的模式,两个阴阳对称的极点,其能量通道是固定的,它们相互联络只能通过这个特定的通道进行。因此,纯物质的内在结构和运动方式就是非常简单和固定不变的,在宇宙中的任何地方都离不开同一种规律,这才有了“科学”的出现。然而,当物质生成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复杂的生物大分子结构,粒子间的阴阳通道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它开始了纵横、正斜的交叉连接,使得粒子的通道变得“一专多能”了。尤其是人类社会的事物现象,粒子间的通道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极其复杂的密集的网络连接,这就是由于粒子间的变数而形成的。

那么粒子间的变化运动有没有什么规律呢?这里我们就要来看洛书数了,洛书就是在河图基础上的变化运动轨迹,我们把这个轨迹作图如下。(见《洛书变易曲线图》)。

洛书的变化内容,是由真空的能量扰动而形成的,这个扰动不是一般的粒子跳动,而是在它中间出现了某种意识的行为,造成了某种意识的组合现象。这个问题我们将在《意识论》中大量谈到。

从河图到洛书,其中有着什么样的微妙变化呢?

首先是其数的排列形式的变化,它把河图四个方向之数散开成八个方向进行排列,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其每一个方向的对角线之和均为15。这种排列有什么意义呢?这是把四个方向的对称连接变成了八个方向的正向和斜向以及正和反的相互连接,把河图的一个五,变成了三个五,这在太极学说中叫做“三五之道”,即三个五的通道,三个五的连接实际上就是三维空间三个参量的任意连接,它可以标定任一个事物的时空坐标。三就是三维时空,五就是不同空间的连接通道。

其次是曲线运动的反向变化。洛书的变化,是阴改变了依赖于阳的状态,而形成了阴极世界的独立运转,并通过这个运转来改变阳极世界粒子运行的状态,它是通过阴极乙的偏转和反向运动,造成了阴阳的斜向交合,而产生新的物质结构以及新事物的过程。

在河图对称曲线中,甲乙是对称和耦合运转的,它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在洛书曲线中,由于乙的偏转,产生了阴阳的不对称,使阴阳耦合的封闭体系产生了错位,而形成了一个断裂的缺口,这个缺口太极学说叫做“空亡”。“空亡”之地的产生,给有机物和生物体提供了一个自由组合的空间,它也是生物体能够形成新陈代谢的机关或“孔窍”。这个空亡的位置,就在甲乙两条曲线连接的缺口处。

为什么乙要反向运动呢?后面我们将会看到,阴阳的正反运动,是天道与地道的正反对称耦合运动的必然形式,因为只有反向才能产生天地的相交与相合,洛书曲线又叫做变易曲线,因为,变就是反,老子云:“反者道之动也”,其意也深蕴于此。

洛书曲线的变化运动形式,我们称之为“破缺运动”形式,而河图曲线则叫做“对称运动”形式。对称是一种平衡与稳定,破缺则是打破平衡,产生新的东西,而新的东西产生,又必须重新回到对称与平衡,因为平衡才是事物存在的根本。

一个新事物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当乙产生变化,原有的对称关系破裂,阳极曲线在戊点便被分断,而从甲乙相交的丁开始与乙进行反向相见。这个相见与原来甲乙的正向相见过程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方向相反,并且是一个斜向的相见,甲到丁便改道进行反向运转,直到辛八而进入空亡,在空中与丙相合,形成一个新的事物,并继续运行到癸,癸与戊相合,该事物又从戊点开始与阳极曲线相连接,使一个变化的内容进入到阳极曲线的运行轨道。于是乙又回到了原来与甲对称的位置,产生了平衡地运转。

五、论时间与空间

时间是什么?空间又是什么?这是千百年来人们认识这个世界首先必须提出来的基本的问题之一。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必须在一定的时空中运动,科学所发现的一切定理、定律、公式、逻辑和规律等等,都与时空有关。从古到今,人们对时空的认识五花八门,众说纷纭,直到20世纪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出现,对时空的认识才有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不过,我们认为,它还并不全面,它仅仅只是抓住了时间和空间所显露出来的一些本性。但真正的东西,还在人们的认识之外。

比如说,相对论提出,“空间是弯曲的”,“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有关”。那么,空间是如何弯曲的呢?我们用什么样的模型来描述时空与物质的关系呢?当我们认识到阴阳宇宙的存在,这个时空的观念就有了新的内容了。其实我们只要把爱因斯坦的理论再向前推进一步,就可以对时空的观念有一个更大的转变。

“空间是弯曲的”,应该理解为“整个宇宙的空间都是弯曲的”。空间的弯曲,不仅仅存在于物质之中,而是整个宇宙的空间都与所有的物质有关,空间弯曲是整个宇宙的特性。这个观念的转变,就把整个宇宙的时空全部连接成为了一个整体。宇宙是一个膨胀的整体,那么沿着这个膨胀往回倒推,它就必然有着一个共同的起源。于是探索这个起源,就成了科学首当其冲的任务。

宇宙空间是如何弯曲的呢?我们看到每一个物质基本元素,都有着电子的圈层运动性质,那么宇宙空间肯定也是一种圈层的运动。因为只有用宇宙圈层的理论,才能完整符合元素的生成规律。或者说,所有的元素圈层运动,都是从宇宙空间的圈层运动而来。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统一的规律,各种元素的形成就决不会如此地一致。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有关”。这说明时空决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一定有着某种不被我们所察觉的内涵。这里我们首先得探讨时间和空间到底是什么。

我们认为,时间就是不断运动的空间,空间的变化就形成了时间,时间和空间其实就是一回事。时空的概念,共同反映了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运动性两个方面的内容。

为什么说空间的变化形成了时间呢?过去人们对空间的认识,说到底就是一个“尺度”的概念,尺度可以度量,尽度的延伸可以有方向,加上一个时间就可以有速度等等。时间和空间是两个东西,物质的存在,是被时间和空间两种内容来定义的,时空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它是不生不灭的。

后来爱因斯坦发现,当一个物体以高速运动时,其空间就变得“缩短”了,而时间却变得“延长”了,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长度和时间的相对性理论。我们在这里并不想重述这个理论。而是想从几个问题入手,来更进一步地挖掘宇宙时空问题的深刻内容。

为什么物体的运动会有空间缩短和时间延长的现象呢?

我们认为,所谓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的产物,只有产生物质,才会产生时空。因此,物质的运动,其实质上也就是时空的运动,或者反过来说,时空的运动,也同时代表了物质的运动。时间的出现,一定是某一个空间运动的产物,即空间的变换才产生时间。比如某一个物体,当它在一个空间中没有作相对的运动,那么其时间便等于0,而当该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就形成了一个AB的距离。这个距离,我们可以认为是该物质从A到B,但同时也可以认为是该物体的空间从A点变换到B点,这个变换的过程就产生了时间,AB间的距离,也叫做该物体运动的时间段。其空间的变化率就叫做速度。

我们如果把空间看成就是物质的一种无形的广延部分,那么空间的变换,一定会受到周围时空场态的压力,其速度变化越大,压力也就越大。于是在物体的运动方向上,其空间就造成了缩减现象,不过这个空间的缩减却换来了时间段的增大。因为物体空间前面被压缩,而后面却被拉长了。这个拉长也就是时间段的变长。假如当速度无限变大,物质的空间便被无限压扁,其空间趋向于0,则时间就会被无限地拉长而变得无穷大。这是由于缩短的空间变成了拉长的时间的结果。当物体突然停止了运动,其空间又会变成原来的空间,时间又回到0的位置上。这就是由一个物体的运动而造成了其时空的变化内容。

因此,空间和时间是相对的,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为什么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同一种东西呢?因为在我们太极学说的领域里,是不考虑物质的形态和大小的,也不考虑各种场态的影响,它研究的只是时空的变换内容。时空的变换,也就等于是物质的运动。宇宙中无论多大或多小的物质,我们都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质点的时空变换,通过质点的变换,就可以知道该物体的运动变化内容。

爱因斯坦在他的相对论中也有这种思想,他指出:“描述物质运动的基本物理量应与具有同样对称性质的描述时空结构的基本物理量成比例,它们应当是统一的。因为物质与时空是不可分割的,时间与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物质决定着时空结构,反过来,从时空结构又可以推断物质的分布及其运动状态,这就是爱因斯坦方程的物理意义,也叫爱因斯坦原理”(注:本文中凡牵涉爱因斯坦的理论内容,均出自于李烈炎著《时空学说史》,以下皆同)。

然而,我们认为,爱因斯坦并没有明确地提出物质的运动就等于时空运动,他虽然指出了物质和时空是不可分割的,但在他的一系列方程中,并没有明确地把物质和时空作为一个统一的质点内容来处理,而是把它们分开来建立关系式,因此,他的理论就受到了各种条件的限制。

比如,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其第一条基本原理就是惯性力与引力等效原理,第二条基本原理就是在等效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的广义协

变原理。这两个原理说的是什么呢?由于物质空间都是受到引力场的影响的,但在实际中人们只能发现空中的电子或电磁场的存在,而无法检测到引力场,于是引力场问题就成了解决时空问题的最大难题之一,科学家们便着力于各种空间变换方式,试图把引力场“变换掉”。而什么东西能够取代引力场呢?爱因斯坦根据物体的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等效这一实验事实,直接推导出惯性力与引力也是等效的,通过建立惯性力方程式,该方程式保证了在没有引力场时是成立的,同时在坐标变换中也保持自己的形式不变。由于惯性力和引力是等效的,通过这个协变式,使一切力学现象在一个惯性系中不用区分,哪些是引力作用,哪些是惯性作用,从而把引力从力学现象中消除掉了,这就是广义协变原理。

广义协定原理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缺陷,就是“它不能适用于大范围空间尺度的变换,而只能适用于比引力中典型的时空距离小得多的尺度上。只有在一个小尺度范围内,才能保证根据等效原理构造一个没有引力效应的坐标系。例如,月球的半径和地月距离相比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我们不能在整个空间内“变换掉”地球引力场。所以,我们不能通过建立广义协变方程准确地计算出月球的运动,但可把月球当作一个岩石球,利用广义协变原理求出作用在月球上每一块无限少的质量元上的引力来计算它的运动

”(《时空学说史》P 716页 ) 。

对等效原理,应该这样理解:“通过引进适当的坐标系(通常把它解释为加速参考系),可对引力场中的质量运动方程进行变换,而使它在这个坐标系中具有自由质点运动方程的形式。这样一来,引力场就可以说成是被加速场代替了(或者最好是说,模拟了)。由于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相等,这一变换对质量不同的质点都是相同的,然而只有在无限小的空间区域,这种变换才能成功地达到目的,也就是说,这种变换具有严格的局限性”

(《时空学说史》P 716页)”。

请注意这段话,它说明等效性的广义协变原理,只能用于处理质点的运动时才能有效。不过它的缺陷关键就在于,它对物质与时空的观念没有得到真正的转变,它的方程只着力于处理某一个微小的时空区域里的物质内容,而并不是处理该物质的整个空间的。我们应该要加进这样一种思想,即“物质与它的自身空间是等效的”,处理该物质,也必须把它的空间包含在内。比如研究地球和月亮,不光是研究两个星球,而是把它们的引力空间连同星球一起变成一个质点,变换了星球,也就同时变换了它的空间,空间变换了,其引力场才能被真正地“变换”掉。

为什么说物质与空间是等效的呢?因为物质的形成是由真空中能量子的转换而来的,物质与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其关系就是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W=mc2。而时空又是怎么形成的呢?物质形成是把同等量的能量子压缩在物质的结构中,有多少能量子,其周围的空间就会产生多少引力子,由引力子便形成了该物质的引力空间。因此可以说,物质中的能量与其空间引力存在着“等效”关系。物质占有多大的空间,其空间的引力就有多大,故我们也可以说,物质与它的引力空间是等效的。我们要变换引力空间或引力场,并不需要用它的惯性质量,而只需要建立一个质点运动方程,就可以处理无论多大空间尺度范围的物质运动了,因为质点已经把物质与其引力空间同时却包含进去了。

所谓惯性质量和惯性力是怎么形成的呢?广义相对论并没有真正地解决这个问题。它认为惯性力的起源与宇宙物质的总质量有关,要处理惯性力问题,不得不要去研究分布于空间各处,直到无穷远处的全体恒星的总质量,这便给人造成一种巨大的困难。其实用不着这么麻烦,我们只要换一种思维来理解惯性力,情况就不一样了。

人们理解惯性力,仍然是把具体的物质联系起来,而与它的空间无关,其实恒星的总质量是与整个量子真空的总能量有关。物质所占有的能量有多少,其总能量就会减少多少,这个减少的能量就以物质的引力空间的形式存在,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换成物质,它就变成空间,因此,物质与其空间总是等效的。

所谓的惯性质量,也就是真空中的能量被物质所夺取而变成了推动力的部分,这个推动力是物质通过其引力空间吸引大量的量子而来。其引力空间有多大,

所形成的 惯性力就有多大。而所谓引力质量,就是包含在物质中的引力子的数量,它正好形成了物质的引力空间。因此,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是等效的,

或者说它们根本就是一回事。那么惯性力和引力又是从哪来的呢?这也是由于真空中的能量子不断减损造成的。由于物质空间的引力子作用,在周围大量地吸引量子,而形成了惯性质量,产生了物质的推动力,这个推动力同样是和物质的引力是相同的,故惯性力和引力是等效的。

所以,我们要研究惯性力的问题,不必去计算整个宇宙的总质量,而只需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引力空间就可以知道它会产生多大的惯性力。于是一个物体和它的空间就把它所有的特性都包含进去了。而我们最后来研究这个物体的运动,就可以把它所有的内容只当成一个质点来处理。就不需要去考虑它的各种作用力和场态的内容了。

爱因斯坦的理论之所以产生了这些缺陷,就是因为他有一个最根本的观念,即不承认有一个真空宇宙的存在,或者认为,讨论一片虚无的真空是毫无意义的。它否定了绝对时空,并把他的相对论完全建立在一个纯粹独立的物质世界中;他虽然把物质和时空统一了起来,但他无法找到这个物质空间到底是怎么形成的,物质运动的能量或作用力到底是从哪来的,为什么会有这些等效原理的出现,物质和时空到底有着什么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等等。最后他还是把物质和时空分离开来,去研究一个具体时空中的物质系统的相对运动,而完全不去考虑所有的物质空间的背后,还有一个真正的能量空间背景的存在。当然他的理论在运用于宏观的物质世界中是非常有用的,但一旦进入到微观的量子领域,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因为量子领域必须承认真空,并且必须是建立不考虑各种物质形态或场态作用力的点运动模式。

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著名的爱因斯坦静态宇宙模型,具体地确定了时空的结构概念,他提出必须把时间和空间统一起来,无论是事件的时间间隔还是空间间隔,都依赖于测量它们的观察者,他在狭义相对论中提出:每一个事件是由四个数规定的,其中三个坐标是确定事件在空间的位置的,而另一个则是事件发生的时间。所有可能的事件的流形是一个四维连续统,可以称为时空连续统。每一个事件对应的空中的一个点,叫世界点;粒子的轨迹乃是沿着时空中的某一条曲线排列的一个事件序列,这曲线叫世界线。

在狭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把时间和空间的观念,由过去的互不相关而变成紧密相连的四维时空观念,他把时空的这种混合叫做时空度规,就是说,时间和空间二者是被看作是一个空间度规,而不再是各不相干的两个空间度规。而他的广义相对论又把四维度规推广到一个新的阶段,时空被视作一个黎曼空间,它的所有度规性质完全由一个度规张量加以体现,无论是由引力或者是惯性力产生的加速度,都被认为是起源于度规。在黎曼时空中的度规张量与引力势被视为一体,从而极其成功地把引力现象几何化了。

爱因斯坦还指出:在存在离心引力场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改变空间与时间的概念,从而不能对整个空间使用一个单独的坐标系,而必须使用许多无限少的局部坐标系,并使度规随不同地点而变化。这些都是针对黎曼空间而言的。

那么,爱因斯坦所依据的黎曼空间讲的又是什么内容呢?请参看李烈炎的《时空学说史》P592 页,我们对其作个简要的引述:

“黎曼相信天文学的成就将判定哪种几何符合于空间。他接着指出:‘所以,或者作为空间基础的客体必须形成一个离散流形,或者在作用于它上面的约束力之下,我们应当从它的外部寻找其量度关系的依据……’”。

“黎曼在这里暗示了连续流行和由个别孤立的元素所产生的离散流形之间的区别。离散流形的每一个粒子的量度是由从属于它的元素的数目给出的。离散流形由于数的概念而使它的量度原则具有先验性质。根据黎曼关于作为空间基础的客体必须形成一个离散流形的观点,今天

我们可以从量子力学来解释,量子力学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用量子数来表征量子的特征。性质归结为数量:处于某种空间状态的原子的所有性质,完全由电子的数目以及那个状态的一些量子数来确定,科学的发展令人信服地证明了黎曼的空间思想的深远意义。

“总之,在黎曼的空间理论中最具革命性之点在于认为,空间度规不是独立于物理过程的,不是把物理实在移入到固定的参考系,而只是认为空间是那种首先通过充满空间的物体来确定其结构的量度关系的无定形流形。因此,不是物质的空间结构取决于度规的空间结构,而是相反,是空间的度规结构取决于物质分布,即物质结构。不过,这里必须把物质理解为能量场。

“在现代数学中也可能发展一种在逻辑上无可指摘的非欧的,非度规空间的理论,这种理论没有提出距离的概念。物理的实际空间本身导致了长度和距离的量度,在度规空间中长度元素仍然视为数字的不变量,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也把“实际刚体”理解为无限小的线段。

“后来黎曼的观点为英国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克利福德所发展……他写道:“事实上,我认为:⑴空间的小部分有一种性质,类似于曲面上的小山,这曲面平均看起来是扁平的。⑵呈弯曲的或畸变的这种性质以波浪方式连续地从空间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⑶空间曲率的这种变化,确实如我们称为物质运动的那种现象中所发生的情况一样,不管这种物质是有重量的还是象空气那样稀薄的。⑷在这个物理世界中,除了可能遵循连续性规律的这种变化之外,没有其它事情发生。

“……所以,他认为,在曲率不仅逐点变化,而且由于物质的运动也随时间而变化的空间中,通常的欧几里德几何法则是不成立的;要想对物理规律作较为严格的研究,就不能忽视这些空间中的‘小山’”。

我们大量转述和引用了《时空学说史》对爱因斯坦,黎曼,克列福德的时空观念的论述,这其实是为了能够让人们更容易理解我们后面所将要大量阐述的太极时空观,以及物质结构、时空结构、时空演化、时空的特性等等不易被人理解的内容,我们可以非常有把握地说,太极的时空模型,正是爱因斯坦等人所寻找的,新的时空观的最具体的表达模型。太极理论虽然不是出自于西方科学,但时到今日,我们却从中领悟到中国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奠定了微观粒子世界的时空运动理论的基础,我们将两种完全不同的学说融合起来,结果看到的是一个金光灿烂的宇宙大统一理论的前景。

爱因斯坦,黎曼和克利福德虽然发现了时空流形的许多特征,并且认为时空流形是出于“无限小的线段”,或者黎曼的粒子的“离散流行”,或者是克利福德的“小山”,但是他们没有找到一个具体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比如爱因斯坦的“宇宙点”和“宇宙线”是从什么地方出来的?它们是怎样“离散”和“流形”的?克利福德的“小山”又是什么?它里面有着什么具体的内容?它是如何进行时空运动的等等。

其实这些东西正是整个宇宙时空的形成过程,物质空间正是由微观粒子的离散流形而逐渐扩展和漫延开来的。爱因斯坦的“宇宙线”正是一种点粒子的离散流形的轨迹,而这个轨迹是不需要用到空间距离的概念的,因为相对于粒子来说,它仅仅只是个无穷小的点,而每一个巨大的物质系统都是由一个点发展而来的,这个点可以直接代表物质系统的时间和空间。这就是说,度规是在微观的粒子世界形成的物质时空的结构内容。一个点的运动,可以直接取代物质空间的长度和距离的概念。如果我们要求算某个具体的物体运动,其长度和距离才有意义,但如果你是研究物质质点的时空运动,就不需要具备长度和距离的概念了,因为,它正是点粒子运动的时空概念。对于每一个点粒子来说,长度和距离的变化,只代表了某个具体的物质空间所进行的变换运动,从一个空间变换到另一个空间,需要几个点粒子,就代表了一个时间数,这就是我们的年、月、日、时的概念,或者说粒子流形经过了几个点,就表明其物质时空经过了几个空间或几个方向等等。这个时空的形成和运转模式,我们将在《事物论》中详细阐述。

微观世界的点粒子运动模式,就是我们太极模型的运动形式;克利福德的“小山”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论述的极点形成的电子三联体形式,黎曼的离散流行,正是太极阴阳双螺旋散开运动的形式;爱因斯坦的“宇宙点”,“宇宙线”,也就是太极的阴阳两极点和阴阳曲线运动的轨迹。如果想要知道这其中的奥秘,还得要随同我们走进微观世界,因为在那里才是微观粒子运动的真正发源!

六、论物质系统构成

什么叫做系统?所谓系统,就是由不同的个体或群体按照某种内在的联系所建立起来的统一关系,并以一个逻辑整体的形式存在。

所有的系统都是由两个部分构成:即内在的特殊性与外在的共同性。特殊性构成了个体的形态或各种气质、属性、状态等等内在的具体组成关系;共同性构成了个体之间的发展、联络、相关、互动等等外在的逻辑连接关系。内在的东西是系统组成的关键,它决定了系统的本质、本性、组成形式和发展方向;外在的东西则构成系统的现象、表象规模大小和运动状态。

我们对系统换一种说法来描述,系统就是一种有机组合的结构形式。就像盖房子,有砖有瓦,有地基有房梁等等,处处都必须到位,哪一处不平衡,房子就会有倒塌的危险。因此,系统的构成具有三大要素:即平衡,协调,自组织。

世界上的系统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但总归起来可以分为三大基本系统,即物质系统,生物系统,以及人类社会系统。

在现代社会中,系统是被人们普遍认识的东西,现代系统理论指出,系统具有整体性,全面性,结构层次性,相关性,动态平衡性以及综合与分析的统一性等特点。但这都是从理论上对系统的大概总结,而并没有建立一个完整和有效地描述系统之间相互运动的模型。因为系统是相互影响的,如果有系统的参与,则必须要加入众多的参量,而使计算无法进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系统运动,就更是无法寻找确定的参量,因为组成系统的“人”是千变万化的,故而事物运动也是变化莫测的。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来都是以整体的观念来看待这个世界。因此,中国文化从古至今都是以研究系统发展的规律为主流,它建立的系统理论模型是非常完善和具体的。这个具体化就是太极模型对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规律的描述,它把天、地、自然和人类事物全部统一起来,用统一的观念,统一的逻辑以及统一的数理模型,来描述所有的系统运动,这个思想就叫做“天人合一”。

那么系统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世间万物为什么会形成相互联系的系统?世上所有的系统是否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我们怎么样才能找到系统形成的内在规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从生物界开始入手,因为生物系统乃至人类社会系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不解决它的来源,我们就无法解决人类社会纷繁复杂的事物运动。要解决生物系统,首先就必须要解决生物的DNA遗传密码起源问题,为了让人们能够大致了解DNA的内容,我们先来介绍DNA的发展情况和具体内容,请参看郑天吉吉、姚福燕主编的《生命遗传的奥秘》一书,我们大量完整地引用了该书中对DNA结构的描述片段:

1665年,英国医生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人们逐渐明白了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每个细胞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单位,1865年奥地利的一个修道士叫孟德尔,他在他的《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生物的遗传规律。1903年美国科学家萨顿等人,提出了“染色体的遗传”理论,第一次把遗传因子与染色体联系在一起,后来由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的实验证实并发展了孟德尔的遗传理论。人们在对染色体的研究中发现,它很可能就是遗传因子的载体,但遗传因子究竟是什么呢?当瑞士人米舍尔发现在细胞核中存在一种物质,叫做“核酸”,并在1889年另一位生物化学家阿尔特曼制造出了不含蛋白质的核酸,于是揭开生物遗传奥秘的DNA出现了。

核酸分为两种,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称为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另外一种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外,称为核糖核酸,简称RNA。组成核酸的成份只有4种,而且结构非常简单。英国著名的女科学家富兰克林,从DNA结构照片上发现DNA大分子结构可能是多股形,螺旋形的,这个推论于1953年被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所证实,他们提出了DNA结构的双螺旋模型,于是引发了一场生命科学研究的革命性变革。

这个DNA大分子结构是由两条平行的长长的链组成的(见《生物DNA双螺旋结构图》),这两条链呈双螺旋结构存在,就象一座两边有扶手,沿着同一垂直轴向右绕转的楼梯。磷酸和核糖构成了楼梯的扶手,扶手之间的阶梯由一对对“手拉手”的碱基组成。碱基共分四种,代号分别为A、G、C、T。碱基之间的搭配是固定的:A和T配对,C和G配对。这种碱基配对非常专一,但不是死死地缠在一起,而是轻轻地靠着氧键连接,也就是前面说的“手拉手”。在必要的时候,它们就会松开拉着的“手”重新去选择新的朋友,但原则不变,仍然是A和T,C和G的配对。

由于双螺旋的两条双链之间严格地遵循碱基配对的原则,它们是互补关系。A必与T配对,C必与G配对。一条链的碱基顺序固定了,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也就固定了。两条链之间的互补关系,使它们都能作为“模板”复制相同的样品,这样一来,DNA的严格复制就成为了可能,生物的稳定遗传就有了物质基础。

决定物质性状的物质叫做蛋白质,它是组成细胞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的组合形式,都是由DNA在幕后“策划”和指挥的。蛋白质的初级结构,即氨基酸排列顺序,就是由核酸的核苷酸顺序决定的。无论哪一种蛋白质分子都是由20种氨基酸排列所组成的。

决定性状的蛋白质,种类成千上万,但组成蛋白质的成份却只有20种不同的氨基酸,人们认识到各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千差万别,都是氨基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所致。那么,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是怎样决定的呢?

1954年美国天文学家盖莫失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DNA分子中的4种核苷酸能形成各种不同组合,每一种组合就是一种氨基酸的符号。他的这个设想得到了一批物理学家的关注。1955年这批物理学家凭借惊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3个核苷酸组合在一起决定着1个氨基酸的设想,按照这个设想,如果从DNA的4种核氨基酸(A、G、C、T)中任意取2个组合起来,那么将会形成4×4=16种组合,若以一种组合作为一种氨基酸的符号,那么将会有4种氨基酸没有符号,既然2个不行,那么就从4种核苷酸中任取3个搭配起来,这样,4种核苷酸就会形成64种不同的组合,这下对于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来说是绰绰有余了。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确实是3个核苷酸构成一个密码子决定1种氨基酸,叫做“三联体密码”。几乎所有生物体内都有64种三联体密码。三联体密码假说是由克里克正式提出来的,把所有的遗传密码列成一个表,叫做遗传密码字典,这是一本将核酸语言翻译成蛋白质语言的工具书,从表中可以查出遗传密码所决定的氨基酸。1967年。这个不同寻常的表格——遗传密码表诞生了。

以上就是现代科学对DNA遗传密码的研究成果。生物遗传密码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首先我们来看DNA的数字结构:DNA是由3个核基酸形成的一个密码结构;一个氨基酸有4个碱基组合(A、G、C、T);一个碱基组合构成了一个蛋白质分子,所有的蛋白质分子,都是由20种氨基酸排列组成的;4种核基酸(A、G、C、T)形成了64种遗传密码组合,这就出现了几个基本数:3、4、20、64。我们来看看这些基本数的来源。请参见《河图极点对称曲线图》:

河图极点对称曲线图所反映的其实就是阴阳双螺旋曲线运动形式。图中的两条曲线是从甲乙开始的。在两条曲线的右边所围成的时空为三,在三之间的两个相见为四,四就是4个电子或4种元素。丙丁就代表了甲乙空间的横向扩展,甲乙丙丁形成了一个最原始、最基本的时空系统,在这个时空系统中形成了4个最基本的原始的生命物质。由于甲、乙、丙、丁分别处在四个不同的空间圈层中,我们将其连接起来,所构成的时空形状,就是一个内部呈螺旋形的扁圆形球体。现代生物学所发现的生物的正常细胞都是一个扁圆的球体,于是可以推断,这个扁球体的空间应该正好构成了DNA最微小和最基本的空间单元。

在这个单元中,四个元素是怎样形成结合的呢?这离不开一切物质生成都无法逃脱的“阴阳配对”。甲与乙相见,甲阳乙阴,故甲只能配乙,丙与丁相见,丙阳丁阴,丙只能配丁,它们决不会“越位”,甲乙的顺序排定,丙丁也就顺其而成。这也许就是遗传学中所说的“碱基配对原则”,

虽然我们尚不知道A、G、C、T到底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但我们相信它一定就是由甲、乙、丙、丁的阴阳配对形成的。因为这种配对,不仅仅是阴阳的结合,更重要的是它必然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空间!正好比盖房子,必须打四个基脚一样,有了坚固的房屋,它们才不会受到外界的侵扰。

四个基脚物质形成一个系统以后,它们就开始沿着甲乙的中心轴进行螺旋散开式的运动,这种运动形式并不是它们自己选择的结果,而是宇宙的大结构时空体系规定了它们必然的发展道路。它们沿着时空曲线分别从甲乙开始运动,到了第五圈层,正好与甲乙的中心轴相交,即甲乙在戊中相汇,从甲到戊,中间相隔了五个空间圈层,一个空间系统形成了四个碱基,经过了五个空间,就形成了4×5=20种碱基组合,这20种碱基组合就形成了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

它们组合的形式是,分别由“房屋”的四个基脚去拉拢相邻的碱基物质,即在原来四个基脚的基础上不断地往上迭加,这就象有了基础就要往上码砖头一样,其过程同样也是按照甲、乙、丙、丁的对称原则进行配对,因为阴阳曲线上的元素永远都是对称出现的,无论在什么圈层上的任何一点都是如此。

按照曲线运动的周期理论,从甲到戊形成了一个小周期,我们把一个小周期数叫做一个“结构数”。在元素周期中,元素周期的结构数是18,这是一个物质结构形成的基本数,后面的元素无论有多少,都是在18这个结构基础上的排列迭加,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生物DNA的结构数是20,它是组成氨基酸的基本数。

为什么这两个结构数不一样呢?这说明了一点,就是从物质结构到生物细胞结构形成了不同的运动内容,其原因就在这个差异的2上。这个2是什么呢?就是甲和乙。一切系统的不同,就是甲和乙的不同,甲和乙的变化就叫做“易”,即变易,移易也,它们是如何变易的呢?

在物质系统的形成过程中,甲乙是没有变化内容的,它们严格按照阴阳相见而形成物质粒子,乃至于组成各种物质型态,以及物质的引力空间。物质和时空是同时形成的,一个点粒子和一个引力子产生了对称与耦合,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时空体系,这就是物质和时空的形成过程。而生物体的形成过程,却发生了一个微妙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在生物体结构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内在的意识组合现象,该结合就是由甲乙中的意识成份,独立地组成了自己的一个封闭的空间。这个空间与纯粹的物质结构空间完全不同,它是从物质结构空间的空隙中形成的一个“独立王国”。由于这个空间的运动,就形成了阴阳曲线的“携手运动”形式,这就是生物细胞的双螺旋系统。

生物细胞的双螺旋与纯物质结构的双螺旋是完全不一样的,物质结构的双螺旋运动,是一种纯粹的化学组合形式,它是固定的和必然的,而生物细胞的双螺旋,则是一种内在意识的组合形式,故它是“携手运动”的,它可以随时组合,也可以随时分解,这个过程完全取决于甲乙在形成组合时的意识导向。即按照某种生物特性或模本,进行有组织、有选择的安排活动。因此,由甲乙所进行的演变发展,才是具体事物形成和发展的真正来源。而一切事物的性质,禀性,形态,性状等等具体的内容,都取决于甲乙“想”变成什么东西,这些内容比较深奥,后面将详细谈到。

DNA的运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它形成基本结构的阶段。这个阶段首先是形成基本结构,再从这个结构中形成空间,这就是从甲到戊的过程。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到这个阶段并没有产生阴阳携手运动,而是一种构建自身空间的运动。

第二阶段就是携手运动阶段

。这是从戊到壬的过程,两条曲线各伸出一条手来“拉住”对方,但并不是紧紧握住,因为它们随时都有“分手”的可能,这是有机物分子结构的一个特点,它保证了生物体结构,可以随时进行新陈代谢,并且在“分手”过程中导致结构连接的分岔,而形成千百种“性状”,而每一种性状将会演变成千姿百态的生物体结构。因此,携手运动阶段,就是一种完善自身体系的运动过程。

第三个阶段是膨胀发展阶段。这是从壬返回到甲,甲己相合。又从己到癸的阶段。当DNA的各种性状达到完备,于是开始产生膨胀分裂,这个阶段是各种性状的不断发展扩张的运动阶段。

从对称曲线上我们可以看到,从甲到戊,为一个小周期,它将四个元素物质围在了一个空间系统之内,这是一个细胞结构的开始产生,我们把这个阶段叫做“事物的内在”,由甲到戊的五个圈层叫做“内圈”。在河图数中,把内圈中的1、2、3、4叫做“生数”,即内在结构生成之数。从1到5组成了生物细胞内在的基本结构,而1、2、3、4是在真空中的电子数组合形式,我们是看不到这个过程的,故它是无形的,一切有形物质的出现,必定是在5数以后,从5数以后,才形成了实在的物质空间,我们把这个空间叫做9、6空间(此过程将在《事物论》中详细推导)。

5是一个事物形态完整形成的内容,这个形态就相当于在真空中形成的一个点物质,由这个点物质的扩展和实现,才能具体地完成点物质中所形成的结构内容。从5到10是整个细胞结构实现物质转化的大周期。我们把这个阶段叫做“事物的外在”,把5到10的空间领域叫“外圈”。在河图数中把6、7、8、9四个数叫做“成数”,即成就、实现或完成之数。在这个阶段,阴阳曲线之间左边相隔了3个空间圈层,右边相隔了五个空间圈层,它构成了一个外在的三五之道,代表了一个三维空间的扩展和延伸。

在甲乙之间,丙见到了4个阴电子,这代表了4个隐蔽的元素物质或者碱基构成。我们说,阳极曲线是显现的外在的物质运动形式,而阴极曲线则是隐蔽的内在的结构运动形式,细胞内在的阴数为4,也就是细胞的结构数为4,故4个碱基结构在三维空间中运动,可以由三个碱基的不同组合而形成一个时空点,这个时空点便有了一个具体的时空内容,该内容就是所谓的“遗传密码”因子。

5是生的周期结束,而成的周期开始之数,故我们称之为“生成数”。细胞在生周期之内,完成了其内在结构的演化内容,其DNA便开始“携手运动”,即细胞体的成长延伸运动。当这个成长周期结束,阳极曲线到壬就发生了断裂,细胞开始形成分化而脱离母体。

壬断裂以后,又回到甲,甲便形成了一个新一轮的物质演化周期,甲与己合,阴极曲线又从己开始,与阳极曲线进行相合运动。这时甲己之间相隔5个空间圈层,于是双螺旋便从此而进行三五之道的时空演化内容。

天干五合的关系,是一种空间的“互通”概念,比如,甲与己合,也就是甲到己空间,或者己到甲空间。甲事物和己事物具有着互通或相见的关系,这也许就叫做微观粒子世界的“时空隧道”。

甲与己相隔了5个空间圈层,而在这中间的丙见到了8个不同的碱基组合形式,这8种碱基组合就是前面4个碱基组合的变化形式,于是细胞由最初的4个基本碱基组合,到最后完成所有的变化,一共可以形成8×8=64种碱基组合。

由甲到壬,是阳极曲线的循环周期,由乙到癸是阴极曲线的循环周期,当这两个周期全部完成,也就宣告了生物体所有细胞结构的构造完成,以后生物细胞无论如何发展,都离不开这个结构的形成模式。由此,现代生物遗传学才有了产生和发展的依据,这就是生物的遗传规律。

我们从生物的DNA遗传结构入手,分析了生物系统构成的最基本单元的演化过程,认识到生物系统的形成,是从甲乙曲线的双螺旋连接开始,逐渐演化、发展、分裂和进化的过程,那么,这是否也说明一切物质系统,乃至于人类社会系统,都是这种双螺旋的产物呢?

我们前面谈到了,宇宙中物质元素的形成,也是遵循着阴阳双螺旋的运动规律的,但是我们在所有的物质结构中,为什么找不到它的双螺旋的存在呢?原来,物质系统的双螺旋,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结构,它不是双螺旋的双向互动,而是两条曲线各自分开的平行运动,它只有阳极曲线上电子对的生成,而没有阴极曲线上的变化内容。阴极点总是与阳极点对称相见,默默地提供物质的原料,而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运转空间。阴极点的运转所表现的内容,只是一个充满场态的引力空间,所以我们是看不到纯物质结构的双螺旋的。而生物系统的双螺旋却是在物质空间结构中形成的“独立王国”,其结构是开放与闭合相结合的,这个开合的内容,就是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吐故纳新,以形成生命体所具有的独特的生命力。

物质结构与生命细胞的组成形式,只有一个唯一的差别,这就是形成了甲乙两个阴阳极点的变化内容,也就是在物质结构固定的组合中,凭白增加了两个电子,或者一个电子对三联体,由这个新的三联体的介入,而导致了物质世界天翻地覆的变化。宇宙由第一个电子对三联体构成了物质的时空,这是纯物质的世界,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在元素的组合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新的电子对三联体,由它形成了空间中的空间,于是改变了物质结构的组合方式,使物质结构向着有机化的方向发展。那么,这个凭白增加的电子三联体是从哪来的呢?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们认为,生物细胞双螺旋的存在,是因为有了一种最原始的意识参入才形成的。我们知道,任何最低等的生物,也都具有简单的意识性,而细胞本身也就是一个最基本的生命单元。细胞的形成过程,其实也是DNA的意识操作过程,如果操作失灵,细胞的复制就会发生偏差,哪怕是一个碱基出了毛病,都会导致所有细胞的畸形发展,碱基的组合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具有优化和选择性的,包括对性状的选择,都是为了适应环境的需要。DNA只有四个简单的要素,要通过它来形成有序的生物体,如果没有意识的统一指挥,就一定会乱套,本来应该是猪的细胞,就可能会导致出一个猪不猪,牛不牛的东西来。

于是,我们可以相信,一切生物的最初意识形态,就存在于DNA中。那么这个最初意识是从哪来的呢?是从宇宙自然而来,也是从物质系统的进化中来。我们谈到量子形成物质,本身就是阴阳宇宙的联络过程,这种联络就构成了最简单的信息取向,任何物质结构的形成,都是这种信息取向的简单复合,即阴阳相合。物质之所以能够形成系统,是由于它们之间各种场和力的作用所导致,而不是由意识来组建的,这是物质系统的一种被动行为。

当物质系统进化到某种状态或层次,由于物质系统形成了不同空间领域的势力范围,于是在粒子世界便逐渐形成了某种主动的行为,即小的要战胜大的,或者要想争夺空间,就必须自己形成系统,这就在自然界中产生了简单意识的行为趋向性,经过长期磨合和进化,又可能由于某种机制,而形成了最初级的DNA分子结构,从此,生物就由它进化而来。

DNA的形成,是由于偶然的原因,产生了甲乙两种元素的有意识的结合,它们开始携手组建自己的领域,于是拉拢了丙丁,形成了自己的空间,并且在这个系统中不断地添砖加瓦而形成了细胞,这四个“家庭成员”相互合作,又各有分工,于是,合作、协调、发展、壮大就成为它们共同的意识准则。我们想想如果没有这个准则,恐怕世界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这里我们所说的意识性,只是一种行为的趋向性,简单的动物就具有简单的趋向性。比如说饿了就要吃,热了就要往水里钻等等。意识性是整个生物界的本能活动,而到了人类,它不仅具有本能的意识趋向性,而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一种理性的,逻辑的思维能力。意识和思维是不能等同的,意识只是一种被动的和本能的反映,而思维则是意识的高级形式,它是一种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正是因为如此,人类社会系统才会产生了份繁复杂和千变万化的事物运动,这个内容我们将在《意识论》和《事物论》中进行详细阐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宇宙中的三大系统作一个宏观的总结:在宇宙中,物质系统是自然的演化所构成;生物系统是意识的演化所构成;而人类社会系统则是由人的思维演化所构成。生物系统是建立在物质演化基础之上的,而人类社会系统则同时包含了前面两大系统,它在它们之中,又远远地超越于它们之上。宇宙的发展到产生了人类思维系统以后,自然的演化就会变成人为的演化,这个问题不用去寻找证明,只要看看我们今天这个地球就清楚了。

七、论宏观与微观

世界上的物质运动形式是无所不在的,大到宏观的物质系统,小到微观的基本粒子,无不是充满着物质的运动,然而物质的运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物质的运动表面看上去是杂乱无章,但它的内在却暗藏着一系列的逻辑规律?

我们说,一切宏观的物质运动,都是从微观发起的,而所有的逻辑和规律也都是来源于微观世界,为什么物质运动都与微观有关呢?因为无论多大的物质系统,它都是由微观粒子所组成的,而一切规律的来源,就在于粒子之间是如何组合的,它按照什么程序组合,其组合的原则或规则是什么。这些内容都牵涉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粒子组合的内在动力从哪来,其组合规则又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

现代科学把物质的运动,分成了不同的系统进行研究,从而发现了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一些科学定理,定律,公式,公理等等,比如化学,物理学,量子力学等等,然而所有的科学分类都是各成体系,甚至还有些互不相干,有时也有跨学科的逻辑关系,但也是局部的,片面的,而并不完整。比如化学的原素反应作用,与物理学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就挂不上钩,量子力学与牛顿力学完全是两种概念等等。这些问题突出地反映在人们对于宏观与微观的认识上,往往宏观的定理定律到了微观就无效了。科学的统一,就在于能否在这两者之间,建立一道沟通的桥梁,使宏观的定律能够与微观的逻辑相符合。

在这方面,爱因斯坦等一批科学家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通过对时空问题的研究,而一步步从宏观跨入微观的。这说明,连接宏观与微观的桥梁一定与时空有关。人们对时空问题的研究有多深,科学就会向微观世界迈进有多深,人们离真正的宇宙就会走得有多近。

现代科学并不是没有研究微观世界,比如化学,分子物理学等,量子力学,遗传学等等,它们对微观世界的粒子运动都做了很深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它们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来处理时空。他们的根本观念还是认为粒子和时空是两回事,粒子就是粒子,时空就是时空,粒子只不过是时空中的一份子而已,认为时空只是物质运动的背景或载体,而并不认为时空其实就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时空原本只是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使人们无法解破时空的壁垒,而永远只能停留在时空中去追寻物质或粒子的相对运动规律。

我们认为,其实时空并不是从宇宙形成以来就已经固有了,而是与物质粒子同时产生的。一个微小的粒子形成,必然会同时形成一个微小的时空单元,粒子与时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整体,一个粒子的运动,实际上也就代表了一个时空单元的运动。

前面我们谈到了,粒子的运动与其时空的运动是等效的,粒子聚集的物质系统有多大,其空间系统就有多大,我们处理时空问题,如果把它的物质成份分离开来,空间归空间,物质归物质,这就必然会造成宏观和微观的巨大差别。因为宏观的运动,是大量物质粒子的聚集运动,它所构成的空间就是巨大的,用巨大的空间去处理其中的一个物体或者一个粒子的运动,它首先反应的就是时空的不对等,故而形成各种力与时空的相对性。比如,太阳所构成的空间与地球的空间,这两个空间就是不对等的,不对等就会产生空间引力的差别和时空运动的相对性,但是如果我们把太阳和地球同时都变成一个微小的质点,它们就变成了性质完全一样的东西,这时就可以进行对等地处理时空问题:由于每一个粒子的时空都是相等的,太阳比地球大多少倍,但其比值却仅仅只是多出了几个点粒子而已,这几个点粒子就可以代表具体的时空差异。

我们把无论多大和无论多小的东西,都变成一个点粒子,这就可以在处理时空问题上建立一种等量的关系。物质有空间的差异,才会形成引力的差别,当把它们都变成了质点,时空的差别就变成了点粒子的差别,这时其引力的差别就自然地被代换掉了。

这就好比有两个人去量同一段空间尺度,一个人用“公里”的概念去量,另一个人却用“毫米”的概念去量,双方得到的数字差别就会是很大的,并且必须通过换算才能得到同一种尺度,而当两个人同时都用毫米的概念,无论得到的数字有多大,但两者的比值只能等于1。这个现象在科学中是常见的,比如天文学处理宇宙空间是用“光年”的概念,而我们处理地球上的物体都一般只用“米”或“毫米“之类,这两者简直是不能相比。然而物质空间一定是存在着它的等量关系的,如果我们把无限远处的一颗恒星,与地球上的一个物体都变成点粒子,那么这两者之间就一定会存在一个数的内在联系,怎么联系呢?天体的点粒子不管它的数字有多大,但是它在一个闭合的园中运动,无论如何也脱离不了这个园的范围,无论它转了多少圈,哪怕是几亿亿圈,它最后的落点仍然是在这个园中,这时,我们只要去其整数而取其零数,它最后的结果,也只是与地球物体的点粒子只相隔了几个点粒子,或几层空间(空间圈层),其两者的关系就可以清楚地在我们的宇宙阴阳曲线中反映出来。

把物质和空间变成质点,就可以把巨大的空间无限缩小,这时,物质的质量和引力就会被同时“屏蔽”掉了,所剩下来的就只有点粒子的运动轨迹,这个轨迹或许是爱因斯坦所描述的“宇宙线”,轨迹上的不同点,就是“宇宙点”。如果是这样,我们今天这个无比巨大的宇宙,无论它有多少物质,无论其空间有多大,它都可以缩小到两条宇宙曲线上,用曲线的运动,来处理所有的物质与空间的运动。

这两条曲线,就是我们太极阴阳双螺旋曲线,曲线中的所有内容,全部是用宇宙圈层数与电子数来表示,一个电子也就代表了一个点粒子,一个圈层就代表了一层空间,或空间间隔,物质与时空的所有关系,都是通过电子数在圈层中的变换而得到。这可能就是爱因斯坦和黎曼所设想,但又未能实现的处理整个宇宙物质与时空的统一模型。有了这个模型,宏观与微观,就会得到一个完美的统一,物质空间的场态作用以及所有的相对性,就会彻底被取消。

点粒子的运动轨迹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把宇宙中的所有运动,都看成是点粒子的运动,于是宇宙中的任何地方,所有的时空特性都是一样的。宇宙中的任何一个点,都可以看成是宇宙的中心,如果你想研究该点的运动,只需要把它变成一个甲,甲就形成了一个阳极点,它所对应的阴阳宇宙就必然会有一个乙,把甲乙代入太极阴阳曲线,就会得到该点运动的全部内容,这个代入的法则,在太极模型中建立得非常全备,我们将在以后的专著中详细介绍。

有人会问,如果把所有的东西,包括人和事的运动都看成点粒子的运动,而点粒子却省掉了物质间的作用力,那么,如何来解释宇宙中各种自然力的作用,以及人类社会复杂多变的竞争现象呢?

我们说,力到底是什么?它是从哪里来的?所谓的力,就是一种能量的相互作用,而所有的力学现象,都是来源于正反宇宙的正反能量。自从有一个反能量粒子,它生产了阴阳两个极点而有了正负之分,有了正负才出现能级的差异;有了能级差异,才能使粒子产生结合,产生了正负电子;有了正负电子,才产生了电磁力。而真空中的能量是守恒的,当一个点粒子产生,它就会形成一个空缺,形成了一个引力子而产生引力。当物质粒子相互连接,其引力子也必然会形成连接,这就产生了引力空间,于是在整个物质空间中也只能存在电磁力和引力两种东西,而存在于物质结构中的强弱作用力,也是由电子和引力子共同形成的物质粒子间的结合力。总之,一切力的来源,却离不开一个能量空间,或量子真空,一切力的产生也都离不开量子与引力子正反能量的作用,而这两个内容却是无法通过仪器来观察到的。

宇宙中的宏观作用力,比如物体运动的惯性力和相互的推动力,以及电磁场和引力场所形成的物质吸引力等等,它们全部都是从量子真空中产生的,所谓量子真空,本来就是一种纯粹能量的存在形式,在真空中如果不出现物质,能量就不会被激发而产生实际的作用力。物质中有引力子,只要是有引力子出现的地方,真空中的能量子就会被扰动而跳出,形成了力的来源,因此,宏观的作用力,全部都是出自于微观的,它其实就是微观粒子作用力的合力效应,物质有多大,它的引力或作用力就会有多大。

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物质的作用力(或引力场、电磁场)与物质实体的量也是等效的,这个结论只是对爱因斯坦相对所论依据的“物体的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是等效的”这个原理的换一种说法而已。

所谓物质的量,也就是组成物质实体的粒子数量,它也叫做质量。所谓物质的作用力,也就是包含与物质量同等数量的电子和引力子所形成的合力效应,它们是相同的或者是等效的,只不过质量和作用力是同一种物质存在的两种表现形式而已,于是,当我们把这两个东西合而为一,共同变成为一个质点,这两种内容也就同时被“屏蔽”掉了。质点就变成了既包含时间与空间又包含了其物质量和作用力的一个“宇宙点”,它为整个物质宇宙走向大统一,奠定了一个“里程碑”。

那么,点粒子的运动,有没有力的作用呢?有,只不过它是一种由粒子间的能级差异所导致的内在能量变换形式,这就是在宇宙曲线上所形成的粒子不同圈层上的离核远近,以及不同方向上的能量差异。我们把任何一个点作为一个宇宙点,它与周围点粒子的关系,就形成了一种螺旋曲线运动的能量差异,有了这个能量差异,就会形成点粒子在不同空间状态中的作用机制,或者说,一个宇宙点的点粒子运动,在不同的圈层和方向上,就会有着不同的运动状态,而各种运动状态,以及点粒子之间的关系,都是由不同的电子数来决定的。点粒子进入到各种状态之中,就会被其电子数系统所规定。

量子力学也描述了这种状况,即“性质归结为数量:处理某种空间状态的原子的所有性质,完全是由电子的数目以及那个状态的一些量子数来确定”(李烈炎,《时空学说史》)P591

)。在我们这里,电子数是决定时空的最关键内容,而“某些量子数”则是由另外一些东西所组成,这些东西就是参入了具体的“天、地、人、事”等内容,它的发起是直接与人的某种思维状态联系在一起的,由思维而加入了某种量子数,该量子数与电子数形成了相互的作用和运转,从而直接导致了千变万化的事物运动内容,这个内容将是我们后面大量阐述的重点。

人类社会的事物运动能够变成质点运动吗?其实古人对于太极学说的建立,并不都是为了研究宇宙天地的形成和发展的,它最主要的功能,还是为了研究人类社会纷繁复杂的事物运动现象的。

太极学说之所以能够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统一起来,就是因为它把一切东西都变成了点粒子。无论是宇宙的巨大天体,还是地球上一个小小的人物,它们在点粒子的世界都具有着平等的关系,这才叫做“万物合而为一”。当把万物变成为质点,就不需要考虑它们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和相互的作用等内容。在这里面,用现代科学的定理、定律、公式、逻辑等等东西都是不适用的,因为科学所建立的并不是粒子之间的等量关系,而是从整个宇宙时空中所抽取出来的物质运动的相对关系。这就是太极学说与现代科学之间存在的根本差别。

在点粒子世界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这就是粒子之间的组合,是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的,点粒子与点粒子之间并不可以随便地组合,而是有着极为严密的数的结构联系。在一个结构中只要有一个电子数发生变化,就会导致整个结构的重组,而重组的结构又必须要符合数的逻辑安排,这个数的逻辑,就是河图洛书的电子数结构组合内容。粒子世界的运动是有着严格的秩序和规则的,如果没有这个规则,宇宙中的物质组合就决不会仅仅只有100多种基本元素,生物遗传的规律就不可能存在。

点粒子世界电子数的组合规律,与宏观的物质运动规律是有着必然联系的。电子数是物质系统内在结构的组合关系,而物质运动的关系,则是其结构运动的外在显现。我们要研究一个物质系统的本质内容,光看它外在的运动是不够的,而更重要的是看它的结构是如何组成的,因为结构决定了粒子的运动方向和规模,及其本质、本性的内容。

比如,现代科学研究一个生物胚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只能观察到它是如何从胚胎发展到具体形体的过程,但却无法知道它为什么会有这个过程,为什么一个猪的胚胎只能变成猪,人的胚胎只会形成人,这其中是由什么因素决定呢?人们会说是生物遗传性决定的,那么遗传性又是从哪来的呢?到底是由什么来决定这个遗传的内容呢?这里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它是由生物物种内在的电子数结构决定的,而电子数结构又是由甲乙丙丁两组阴阳极点的信息组合决定的。这个信息组合,就是不同的“遗传密码”来源。

又比如,我们现在所能观察到的宇宙,它有结构吗?从表面看上去,宇宙充满了各种物质形态,它是一个杂乱无章的混沌世界,然而当把它全部作为质点来处理。它就会非常有规则地形成了阴阳两个宇宙的对称与耦合。物质的形成都是阴阳对称的,同样,其时空的形成也是阴阳对称的,这个对称就是物质空间与其能量空间的对称。点粒子世界的电子数排列规则,完全是出自于这个阴阳的对称性,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谈了很多。我们要探讨宏观物质的形成规律,必须要追究到微观世界物质结构的形成规律,而要研究系统结构的形成,又必须要牵涉到阴阳宇宙的电子数对称演化规律,这就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事物运动,有没有它的内在结构呢?我们在后面的《意识论》中将会谈到,人类事物的形成和发展,是由某种意识结构所决定的,由意识结构决定了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取向。所谓意识,包括人类的思想,是由量子真空的能量波动所形成的,它是一种量子和引力子的互动组合形式,这个互动直接确定了电子数的组合与连接内容。人的思想可以形成千变万化的电子数的网络连接,现代社会人们所使用的“电脑”,实际上就是人的思维在微观世界里的网络延伸和扩展。人的思维也可以深入到任何领域或物质系统之中,从而使各种系统产生了无数的连接形式,这就叫做“事物运动”。

事物运动存在着结构的逻辑关联吗?它一定是存在的,因为点粒子的运动,直接代表的就是时空的运动,而时空的运动具有着严格的规定性,一件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在某某时空才能出现,这个出现是由电子数结构来规定的,所有外在的东西,都离不开这个电子数的规定。中国古人对于事物的认识就是:一切都在数中,小数易改,大数难逃!这个数的内容,也就是中国太极学说的精髓所在。

八、论时空结构

我们从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的生成与变化运动入手,分析了微观物质系统的元素周期性的形成规律,以及生物系统DNA遗传性质的构成关系,论述了它们的整体性和逻辑关联性,这只是我们所讨论问题的开端。物质系统和生物系统为什么都必须在同一个框架中运动呢?这就牵涉到一个关键性的东西,即一切运动的存在形式——时空结构的问题了。

时空有结构吗?有。我们说,时空的结构是与物质的结构紧密相连的,有了物质,才能形成时空。物质的形成,是由微观粒子的聚集发展而来,那么其时空也必然是从一个最微小的粒子结构中逐渐地扩展而来。所谓物质,它是一个广义的名词,它代表了一切客观存在的内容,但具体的客观实在,无论多大或多小,都必须与它等效的时空联系在一起。物质的结构,其实就是时空的结构。时空的结构是一切物质生成和发展的共同模式,而时空结构的来源,是出自于阴阳宇宙的耦合模式。如果要谈时空的结构,则一定离不开阴阳宇宙这个最基本的模式。

时空结构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具体的内容呢?说到这里,我们还是想借助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因为它才是我们所创立理论的最好说明。

量子力学在研究原子中的电子运动轨迹时,通过慢射电子衍射实验,得到了微观粒子运动的几率分布规律,这个实验用可控制射出电子数的慢射电子枪代替射线来进行类似电子衍射的实验。电子射线是大量群体电子的集体行为,而电子慢射则是可控制的单个电子的行为。开始时,由于时间短,只有少数电子先后一个一个地投射到屏幕(用感光底片代替)上,每个电子弹着落点在哪里是毫无规律的,亦即个别电子的运动是没有什么规律的,如下图所示(见《慢射电子衍射实验图》)。但如果经过足够的时间,有大量的电子射到屏幕上以后,在感光底片上同样可以获得明暗相间的电子衍射环纹,而且与电子射线(大量电子行为)所得衍射图没什么不同。由于电子是逐个射出的,这就可以认为电子衍射图不是因为电子间相互影响才形成的,而且单个电子的亿万次行为和大量电子行为的结果是一样的。这就只能说明这种现象是电子运动本身所固有的规律性的一种表现。

电子在核外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几率,称为几率密度,为了形象化地表示核外电子运动的几率分布情况,化学上惯用为黑点分布的疏密来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的相对大小,小黑点较密的地方,表示几率密度较大,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就多,用这种方法来描述电子在核外出现的几率密度分布所得的空间图像称为电子云。例如,一个基态氢原子的电子云示意图如下:(见《基态氢原子电子云示意图》)

基态氢电子图(正面图),只是在一个感光底片上电子漫射所形成的一个电子云的平面图,它反映了电子云的几率密度是呈不同圈层的园形分布的,电子离核越近,其几率密度就越高,也意味着电子越多。不过这只是反映了电子云的外貌特征,我们的论述并不在这里。我们所要提出的是在电子云图的侧面,应该还有一个电子的波动幅度图,这个图是电子云平面图在横向上的凸出内容,它是正面图所看不见的。这个凸出的内容意义重大,下面,我们论述的重点就集中在这个凸出的电子波动的幅度图上。

电子云图可以看成是大量电子的集体行为,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子的个人行为所进行的亿万次重复留下的痕迹,那么这个电子到底具有着什么样的运行轨迹呢?这里我们要引用由美国物理学家阿热著《可怕的对称》一书(P80页),他这样写道:

“狄拉克1929年关于反物质的预言提供了对称性如何指导物理学家探索自然秘密的又一个著名例子。到20年代末期,物理学家们已经发现了支配原子电子的薛定谔方程。薛定谔方程不是洛伦兹不变的,然而,由于在原子中运动的电子的速度比光速小很多,它能很好地描述已知的原子性质。但是,狄拉克象他以前的爱因斯坦一样,坚持认为所有的物理学都应是相对论性不变的。然而,他着手使薛定谔方程具有洛论滋不变性,让他大吃一惊的是,修改后的方程具有比薛定谔方程多一倍的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困惑后,狄拉克意识到附加的那些解是描述一个与电子性质相反的粒子的,这就是反电子,今天叫正电子,3年后,这种粒子便为卡尔安德森所发现。”

这段活要注意的是,电子的运动与反电子共存,并且由于反电子的参入,使得薛定谔方程具有多一倍的解。那么,电子和反电子,它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运动关系,反电子的轨道在哪里呢?它起到了一种什么样的作用?

1926年薛定谔根据波粒二象性的概念提出了一个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方程,即薛定谔波动方程。它用四个参量描述了电子云的空间轨道和几率分布,不过这个方程只描述了正面能够看得见的电子云轨道。其实它后面还有一个看不见的电子云轨道,这个暗藏的轨道与正面呈现的轨道正好是阴阳的对称与耦合的。我们用一个图形来加以描述:(见《正负电子对称运行轨迹图》)

这个图反映的是阴阳两个电子或正负电子相合运动的对称轨道。我们把x、y平面就当成是电子投射的屏幕(感光底片)。从正面看,阳极曲线所反映的就是一个电子在屏幕上的运行轨道,但为什么在电子云图上看不出这条曲线的轨迹来呢?我们知道电子具有波动性,不同时间射出的点是在不同的圈层上出来的。当它打到屏幕上所显现出来的点,只能组成一个一个的园圈轨迹,而它自身的曲线运动轨迹在电子云图上是反映不出来的。不过,我们从另一个方面可以推知,既然电子投射的轨迹是由不同密度的园圈构成,它的波动轨迹肯定就是园形的,而且电子都是在不同的园圈上运行。

图中的阴极曲线,是它后面那个看不见的园的电子运行轨迹。两条曲线是平行对称运动的,并且是呈螺旋散开状,由起点到终点进行往返运动。

从x、z平面上看,x轴以下的是负电子运动的圈层轨道,它构成了我们在感光底片上所看到的电子云图模样,而x轴以上的则是正电子运行轨道,这就是狄拉克所计算出来的反电子运行轨道。正反电子的轨道形成了一个“耦合体”,两个电子总是对称运行,无论在什么地方,一个电子的能量增加,另一个电子的能量也同时增加,当它能量减少,另一个也同时减少。它们相互靠近,就会产生排斥,由这个排斥力而使它们同时向着能量增加的方向运动,即迅速地脱离中心。从第一圈到第五圈快速地螺旋上升,而到了第五圈超出了斥力范围它们又开始相吸。这个吸引力使它们沿着横向扩展的5个圈层而回到中心,当它们一靠近又被排斥,如此往复进行,永不停息。

这个对称运动系统,构成了电子运动的平衡机制,正反电子总是形影不离和对称平衡。当电子处于激发态而冲出轨道,其反电子也同样是相伴而行,电子出现在什么地方,它的反电子伴侣就出现在什么地方。正反电子各行其道,互不干涉,但是又对称相吸,形成了牢不可分的关系。

正是因为电子有了这个反能量伴侣,它才具有了强大的电磁吸引力。当两个电子相遇,处在高能量态的电子,就会吸引处在低能量能态的电子,它们吸引的方式,就是通过自身的反能量而改变对方的自旋,以填充自己的反电子轨道,从而使两个不同自旋的电子可以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这两个电子的性质完全一样,只不过是自旋不同而已。因此,它们得到的方程解必然是双解的。

于是,物质世界的一个电子对就这样形成了,这里要注意,在一个电子对中有一个反能量伴侣,这个伴侣就是一个引力子。由一个电子对和一个引力子便构成了物质世界第一个自组平衡的最基本的结构,这个结构就叫做一个“电子对三联体”。

电子对三联体到底具有什么意义呢?原来它不仅是物质结构的平衡体系,更重要的它还是整个物质宇宙的时空结构体系,它是一个最基本的物质单元,同时也是一个最基本的时空单元。

三联体是物质点粒子运动的基本形式,正是因为它的平衡结构模式,使得阴阳粒子的对称耦合才成为可能,或者反过来说,正是因为有了宇宙的对称耦合,才产生了电子对三联体这种独特的结构模式。由三联体的运动和扩展,直接形成的就是宇宙的三维空间,宇宙中一切有形的物质,都是在三维空间中运动的。由于三联体是进行螺旋扩张的,它每延伸一个圈层,就会产生一个时间分段,每一个分段都是按倍数空间来计算的。因此时间也就是空间的延伸,空间和时间在螺旋圈层中是相同的,一个圈层的时间段也就理所当然地代表了一维空间。

在三联体的螺旋曲线上,时间和空间是不能区分的,我们不能说那一圈层代表时间,哪一圈层代表空间,而只能把它们连接起来,叫做“时空数”。一个时空数的形成,它既代表了时间,又代表了空间,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因为三联体是物质和时空生成的最基本的层次,这个层次是真空中的从无到有的过程。一个三联体只代表了一个点粒子,点粒子并没有具体的时空内容,在三联体的层次,仅仅只是形成电子数的不同组合,这个组合,也就是河图洛书的电子数组合形式,其中每个数代表了一个结构的空间伸展和时间的具体落实,这个落实就是聚集物质粒子和扩展时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得以实现。故时空数的内容就是对结构的空间安排和时间的伸展。比如:7在第7层空间,它代表的时间就是7年,7月、7日或7时等等。我们知道一个数可以代表任何东西。当我们要考察一个事物,只要知道了它的数,就可以知道它处在什么空间方位,和在什么时间出现等等,这些都是太极学说具体的演算和判断内容,在这里不做介绍。

一个三联体运动形式,就是一个双螺旋曲线的运动形式,虽然它只有10个圈层,代表了10个基本数,但是在10个圈层中所产生的电子数组合,却能够形成千变万化的事物,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离不开这个电子数的组合形式,就像一台电视机,可以显示出任何东西的图像一样。

在纯物质系统中,三联体的扩展是单线联络的,即每一个粒子都是按照阴阳的对称相见而进行排列,而在生物系统,乃至于人类社会系统中,却可以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联系,因此,在代表某一个具体事物的三联体中,就显出了较为复杂的时空数的连接内容,其时空数的演化,也就反映了该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的时空状态和演化过程。

我们把物质宇宙变成一个点粒子的运动,这个点粒子的三联体也就代表了整个宇宙时空的发展状态,它可以反映宇宙中所有物质的分布,以及运动状态,后面我们会看到,整个宇宙的弯曲时空,形成了一条阴阳耦合的S型曲线,在这个曲线中分布了12个干支坐标点,它形成了宇宙时空的完整的坐标体系,因此,三联体虽小,但可以由小见大,宇宙虽大,但又可以无限地缩小,小到我们整个地球万物以及人类。宇宙与万物是统一的,万物与人类也是统一的,这就是中国人倡导了几千年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来源。

我们现在应该知道,为什么生物DNA遗传密码是由三联体组成的,因为DNA的三联体就是出自于一个电子的三联体,三联体就是三维时空。DNA的结构发展,完全是根据宇宙的时空结构发展而来。我们只要深入研究三联体时空结构的运动变化规律,就完全可以掌握生物DNA的密码结构,并且可以操纵DNA的密码组合,这也是未来生命科学的一个重大课题。

对于三联体的时空演化内容,我们将在《事物论》中进行详细探讨。

九、论数理逻辑

人们每天都在与数字打交道,数字是世界上所有概念中最简单的概念,连一岁的小孩都可以知道伸出的一个手指头是几,然而,我们追根究底地问,数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数?数原本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这些问题恐怕连一个高明的科学家都不一定会回答得很清楚。

我们说,数的真正起源,是在整个宇宙开创的初期所形成了,那个时候还没有人类,也没有数的概念,但是只要大自然存在的就总会被人所认识。不知道最初人们是怎么开始认识“10”这几个数的,我们知道,从1到10的10个数字是万物之数组合的最基本单元,从1到10,10又到1,这本身就是一个无限循环的周期,宇宙中的数字无论有多大,都是这10个数字的组合,正象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一样。

人们知道,数是由1、2、3……连续递增的,数到10又会回到1。数为什么具有这种特征呢?原来,这是由宇宙圈层的螺旋性所决定的,宇宙是由10个巨大的螺旋的空间圈层所组成的球体。10就代表了最外圈那个最大的园球体。10是一个闭合的整体的概念。5是大园的一半,它也是一个闭合的整园。按照宇宙圈层的螺旋性,从一个最原始的极点开始,由1到4经过了4个园,这4个园是不闭合的,即每一个园的起点和终点不相连接,而螺旋地转到另一个园上,到了第五圈,起点和终点转到了一条线上,这就叫形成了闭合,这个闭合叫做一个小周期。从第五圈的起点开始,又转到了第十圈,再次形成了闭合,这就是一个大周期,大周期就是一个10的园满数。它形成了两个闭合的系统,即1到5的内圈系统,和5到10的外圈系统,内圈是数的初始结构的形成,外圈则是结构的具体实现。内圈的起点为1,外圈的起点则为5。

我们参看《河图极点对称曲线图》,以及《正负电子运行轨道图》这两个图都是反映了一种数的运转关系:即1到5是螺旋向上的伸展而出,从6到10则是螺旋向下和收缩而回,这个回就是重新回到极点。为什么会回到极点呢?这是由于极点是在螺旋大球的边缘上,而并不是在大球的中央。从球的中央来看并不存在极点,因此也就不存在一个中心,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宇宙的中心并不在我们所能看到的任何地方,而只能在它的某个边缘上,由这个边缘上的一点出发而形成了10个大园,并且是由5数而进,由5数而出,曲线到达大园的边缘上,正好又可以回到极点,因此,内圈是进入和聚集的形成,外圈则是伸出和成就的开始。

数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这个宇宙并不是只有一个,而是由两个宇宙相合而成的,极点就是两个宇宙边缘上的联络点。

所谓两个宇宙的概念有两种形式:第一是由两个量子真空所组成的正反宇宙,在这个宇宙中什么也没有,它是绝对静止和不显出任何数的关系以及任何运动的宇宙。第二是从量子真空中生成的由真空宇宙和物质宇宙相耦合的阴阳宇宙。物质宇宙的形成是在真空宇宙中形成的一个极点叫做“一”,从1到5完全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内外电子数的组合运动,它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当第一个5数形成了闭合,于是内外产生了一种物质的凝聚,这个凝聚形成了一个具体的实在的点,即物质宇宙的一个“宇宙蛋”物质宇宙是由宇宙蛋而形成的,因此它的起点数正好就是5数,5以后所形成的时间和空间数就叫做“9、6时空”。

由于阴阳宇宙是从5而分,故阴阳宇宙的合体总是保持着阴阳各半,无论宇宙变得多大都是如此,不过,物质宇宙不管变得多大,它永远都是在真空宇宙的范围之内。它的扩张不可能超出真空的领域,如果失去了真空的能量供给,它就真的会变成“死寂”了。

真空中的极点1、是在正反宇宙的边缘上形成的,而物质宇宙的“宇宙蛋”,却是在真空宇宙的中间形成的,它构成了阴阳宇宙的边缘,也可以叫做阴阳宇宙的“中心“。我们处在阳态的物质宇宙中,同样也是看不到这个边缘的,因为在它的另一端就是一片虚无的真空世界。之所以把它叫做“中心”,

是因为我们可以把宇宙的任何地方都看成是一个5数,总之,凡有物质存在的地方都可以看成是5。五者,物也,万物之实也。

阴阳宇宙的表现是无处不在的,包括一个微小的电子运动都包含着它看不见的另一面的内容,这都是由真空中的引力子参入到物质世界的万物生成运动的结果。引力子是看不见的,它组成的引力空间或引力场,同样也是看不见的。

于是,阴阳宇宙形成了宇宙整体的阴阳耦合,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阴阳耦合两种形式,两种耦合都是由引力子的对称通道构成,这个通道就是连接阴阳世界的能量和信息联络的网络系统,其阴阳连接的关系就叫做“数”,物质世界的数,就是这样产生的,数的连接,也就是不同通道的连接。

数的形成过程,

是由阴阳两个极点的对称相见所确定的阴阳粒子间的组合关系,粒子间有数才能有通道,有通道才能产生相互连接,因此,数的排列组合实际上就变成了粒子的排列组合,而某一种排列组合,必须是粒子运动经过了一定的数,才能够具体地得到实现,于是,在这个数中就产生了时间和空间的运动内容,时间不到位,空间则不成,或者,空间不成立,则无具体实现的时间。

微观粒子世界的时空运动,是包含在数中的,数是可以放大和缩小的,一个点粒子运动之数,与一个具体的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之数是完全吻合的,这就是说,我们可以从一个点粒子的数中,来看到它所代表的具体物质实在的时空运动内容,这就是由阴阳的对称与耦合所产生的效果。因为我们说到了,物质运动与其时空是等效的,时空本来就包含在了粒子的运动中,物质与时空的等效性,其实完全是由它的数来决定的,一个数的规定在宇宙中的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

从1到5是上,从5到10是下,一个最原始的上下概念可能就是从这里发源的,这个上下概念,也就是中国人所描述的“天地”的概念。天地以5为界,故5又叫做“中”这个中就是宇宙蛋的起点,它与极点1是相重合的。从5开始而两分,形成了宇宙的阴阳耦合,1到4是看不见的能量空间,6到9就是物质存在的三维空间。而0又叫做0空间,它是包围着整个物质宇宙的真空世界,第十圈大园就是物质宇宙与0空间交界的边缘,从0可以直接到1。物质宇宙到9为止而反回到1,真空宇宙则为0,在0中可以产生无数的1。

由于阴阳宇宙的对称关系,而产生了2与7,3与8,4与9,5与10的阴阳对称相见内容,这叫做“五合”。五合就是代表一个阴阳两点之间的关系是相同的,或者是互通的,它们是一个内在的“生”和外在的“成”的关系,粒子之间有了五合相通。才有了生成的内容。

在《河图极点对称曲线图》中,这种生成数的关系,分布在四个固定的方向上,它们反映了阴阳极点对称运动的必然结果,以及代表了能级层次的分布状况和排列规则。因此,数的排列是有规律的,而决不是乱来的,正是由于有了这个数的排列规则,才保证了一切自然的规律和逻辑的不变性,以及对所有物质形态的适用性。

五合关系也代表了不同方向上质点的起始内容,质点运动不论起始于什么方向,它的关系都落在了五合之中,而它的具体出现内容却是由代表了一个三维空间的三合点来实现,这个三合点就叫做“地支三合”(该内容我们在后面详谈)。由三和五的关系,便构成了所有点粒子运动的共同规则,这个规则就叫做“三五之道”。

故世上一切事物皆是入内在而生,出外在而成,事物皆是由内在所决定的,内在叫做事物的本质或本性,外在叫做事物的表象或现象,由内外的结合,才能体现出一个具体事物的完整形态。

那么,数是如何与现实的事物发生关联的呢?从宇宙曲线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数有如下几个特性:

一、一切数都与时空有关,当我们想计算一个什么东西,无论是运用什么定理,公式等等,它所运用的数都是由10个宇宙圈层数所组成,这个东西是由什么数所组成,它才具有什么样的特性。比如不同的元素,其数的差别也就反映出它们性质的差别等等。

数与时空的关系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它的层次性,第二是它的区域性或者叫地域性。这两种内容是由时空的螺旋性所决定的。我们如果只把数当成一段的数字来看待,那么它到处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把数当成一个运动着的点粒子来看待,点粒子是呈螺旋曲线运行的,于是它与周围空间或质点的关系就显出很大的差异了,这个时候数的特性就会明显地反映出来。在螺旋曲线上,每一个点的内容都是不同的,这个不同,就是空间能级的差异。比如一个元素的电子层轨道,电子能够在各种能级轨道上进行相对稳定的运转,就是因为在一个层次上的能级都是相同的,电子如果要突破这个能级,就必须吸收或释放能量,才能从一个轨道跳到另一个轨道上去。这个能级的差异,也就显出了电子运行空间的层次性。

地域性的概念,与螺旋曲线上的方向和位置有关,比如在左和在上是能量递增的,在右和在下是能量递减的。能量递增和递减的特性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具体的事物中,能量递增就会显出蓬勃向上的生机,反之,则会呈现衰败和收缩的迹象。

所谓数,就是在宇宙曲线上的电子组合与排列的逻辑秩序。宇宙曲线经过了十个圈层,每一个圈层都有一个圈层数和在圈层轨道中形成的电子数,圈层数只有10,而电子数的组合却可以通过各圈层电子数的加减乘除进行无限地排列。然而,它们无论怎么排列,其最后的结果仍然只是落在了某一个区域的圈层上,数无论多大,都可以将其整数去掉,因为整数只是代表了电子的旋转周期数,而最后取其零数,才是它真正的定点或落位。这就是在点粒子世界中的去整取零法则。

宇宙圈层数与电子数的组合规律叫做“数学”,数学的规律是宇宙规律的必然结果。1+1=2,这是决不允许置疑的。它是说一个空间再加一个空间等于二个空间。一个空间有一个事物,到二个空间就形成了两个事物的迭加,而一个具体空间代表了什么样的事情,就看我们想算什么,即赋予该空间的具体内容。当一个具体内容确定,该空间的电子数结构也就同时确定了。

我们所说的“一个空间,二个空间”,指的是宇宙圈层的空间层次,每一个圈层就代表了一维空间。所谓维者,围也,我们平常所见的三维空间,实际上是由三个空间层次围成的时空体系,为什么是三个维呢?因为在宇宙曲线上,两条曲线的并行运转,中间所夹定的就只有三个圈层,曲线到9数而断,后面所夹定的是五个圈层,而5数仅仅只能是一个点,空间的五合内容只能是三维空间的延伸而已,电子数的组合,只能在两条曲线之间进行。因此,一切物质的存在,都离不开三维空间。

现在有学者认为,时空可以有六维、十一维、或者多维,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正确的。其实,时空的概念本身就是相对的。你确定了几个参考系,就可以说是确定了几维空间。人们知道,一个点可以代表一维空间,两个点连成直线就可以代表两维空间,三个点相连就代表了三维空间。三维也就是空间在三个方向上的延伸,有了三个坐标点就可以完整地确定一个物体在一个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和运动量,如果再延伸几个方向,变成七维八维,那这个物体的位置就无法确定了,因为它的参照系太多,你无法找到一个确定量,就象我们在一片树林里,每棵树都差不多,我们不能依据任何一棵树来确定自己的明确方位,如果没有一个熟悉道路的人引路,你恐怕就会转不出这片树林了,这个引路人才形成了一个明确的坐标参考系。

数与时空有关,数有多少,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时空有多少维,但是这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无论多大的数,无论多少维时空,它最后都会必然地落在一个三维的时空里,只有在这个三维时空中,才能真正确定一个客观存在的内容,不过把三维空间的延伸算作第四维的时间,而称作四维时空,这是符合宇宙曲线内容的。

二、数具有结构性。数是源于电子数的组合,每一种组合必然对应着一种结构,就是纯数学的东西,也都是由结构构成的,如果没有结构,就不会存在数的必然联系,我们从物质元素的周期性结构,以及生物DNA遗传密码结构等内容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数具有着严格的结构安排形式,现代科学的领域,无不是研究物质结构的组成,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因此,数的结构性是不言而明的。

人类事物之数也是具有着严格的结构性的,因为一切事物系统同样都是出自于宇宙曲线的电子数结构安排,这个内容在后面我们将会大量谈到。

三、数具有逻辑推演性。从一可以推知二,从二可以推知三,在一个具体系统中,每一个数都可以有多种解释,数只要符合系统的演化规律,就可以用它来说明任何有关的东西,这就是一种逻辑的推演,其推演过程既包含了物质结构的自然演化,也同时包含了人类的思维演化内容。为什么这么说呢?

物质结构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程序进行无限的发展,它是受到某种内在的自然安排的,人类正是找到了这种安排的逻辑,才建立了许多的公式,定理等等,这些东西虽然反映的是客观的实在,但它本身却是人类思维的产物,人类可以根据某种客观规律而进行延伸和扩展,把它推广到各种相关的领域,只要是符合数和理的逻辑,这个扩展就是永无止境的,比如自然数1到10,它原本出自于宇宙圈层特性,然而它现在却被无限扩展于一切领域,乃至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自然数的含义变成了无限大,无限广,这都是从宇宙的数理逻辑中无限推演出来的,它表现了客观的东西被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思维的烙印。

数在系统中的连接,都是以网络的形式进行的,而网络的连通都是一个“理”的连通。理就是道理或者逻辑联系。张三可以和李四连接。李四可以和王五连接,张三也同样可以和王五连接,这就是数的链结构,每一个链的交点都可以代表一个具体的事件,链不相通的,其理则不通,或产生阻碍,不过也有违背道理而强行连接的,该事件的结构就会向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了。系统连接如果违背道理,其整个结构就会产生一个恶性循环,就象一个肿瘤细胞形成了癌的扩散一样。在人类社会的事物中,不合理的连接是非常多的,而且人们对理的标准和要求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事物在微观粒子世界的电子数连接,同样是遵循着逻辑和道理的,因为这个时候所产生的电子数连接,是受人的思想支配的,或者是被人的思想意识所改变的,人类的思维和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微观世界电子数的连接方式,这个问题我们在《意识论》中将详谈。

我们所说的理,不仅仅是指生活中的道理或准则,一切科学领域都有它的理,这个理就是逻辑和规律。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等等,它们把一个系统构成的各种要素,按照一个理组合起来,这就形成了公式定理等等,这个理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是从实验和观察中来,以及通过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的认识中来。

人类社会的运动也有一个理,这个理不是通常所说的思想道德准则,而是一个能够与公式定理相等同的理,不过这个理通过实验和观察并不能得到。目前在科学上还没有什么公式,能够把人的思想和行为划上等号的,为什么现代科学对人类事物不能计算呢?因为人们还没有找到事物运行的必然逻辑。

事物运动的理到底在哪里呢?其实它就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里,就在中国几千年前留下来的“河图”、“洛书”之中,事物运动的“机”就藏在由河图洛书所描绘出来的两条阴阳曲线上,由这两条曲线所构成的数理逻辑,才能真正揭示万物的根本。不管人们相不相信,多少年来,无数有志之士都在暗中摸索着这个理,并且由此建立了庞大的理论体系,如果微观世界不存在这个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根基也就不会存在!

第二章 意识论

一、论意识与思维

意识究意是什么?它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被争议了几千年,到现在还没有得到真正地解决。

当现代科学一步步走进微观世界的量子领域,人们对意识的观念,逐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科学家们发现,在微观领域里,仿佛所有的粒子都具有着某种微妙的意识能力,粒子的行为似乎是受到了某种意识的支配,在宏观物质世界被认为是只有生物体的人类才具有的意识行为,在微观粒子世界里好象也变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这不得不让人们开始重新追究意识的起源问题,古老的关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就此,可能会揭开新的一页。

今天,我们将中国古老的太极学说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试图对意识问题作一番探讨,可能会有助于人们对意识现象进行新的认识。本书中的观点,纯属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我们认为,物质和意识从宏观上看,是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东西,但是,当把它们返回到宇宙形成的最初级的层次中,它们却可以统一成为同一种东西:即真空中的能量子。

量子从真空跃迁开始,就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变成了实在的物质粒子,另一种是以信息能量的方式进行传递联络。不过这种联络是以最简单的方式进行,它是纯自然地发生,不具有任何的自主性。按照现代人们对意识概念的理解,它并不叫做意识。然而在微观世界中,它的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却是意识的真正起源。

我们举个简单例子,现代社会人人都知道,电磁波可以传递人的思想意识,而在宇宙中纯自然的电磁现象却只能表达非常简单的有限的信息内容。人类的无线电联络是一种高度进化的意识联络,而自然界中的量子联络却是一种非常初级的自然联络,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层次不一样而己。微观粒子都具有信息传递的本能,而不仅仅只有电子才具有这种功能。

意识运动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信息联络,而把信息变成思维,这却是人的大脑进化的产物。思维的联络是要形成事物,而宇宙中的自然联络,却是要按照秩序生成物质的结构。两种联络的目的不同,层次不同,但是它们都属于一种意识的联络形式。

能量子世界的联络,我们是无法测量的,就象我们无法测量人的思维在想什么一样。然而人的思维通过无线电进行联络,我们便可以探知其内在的东西,这是一种把无形变成有形的过程。无线电联络的形式,只是把能量子的意识联络的层次进行了提升,这种提升可以说是一种了不起的意识进化。

因此,意识决不是一开始就复杂地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而是不断地从微观到宏观,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和进化的。人的大脑同样是物质结构不断进化的产物,意识的进化促使了大脑的进化,大脑的进化才能形成更高级的意识,两者是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的。

意识从本源上来说,它来源于真空中能量子的能量传递,由于有了能量信息的相互联络,物质粒子才会形成有秩序地结构组合运动。能量子的信息联络形式在结构的组合中,就是为了寻求阴阳的配对。

为什么微观粒子必须要阴阳配对呢?为什么要相互联络?它的联络是如何进行的呢?

我们谈到粒子的配对是由于宇宙的阴阳两重性决定的。在量子世界中,一个量子的跳出是不稳定的,它必须寻找到一个反能量子(或引力子),形成实在的物质,才能变成一个稳定的实体,它在空间中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否则就没有它生存的空间,便很快就会消失。为什么要相互联络呢?这种联络实际上就是为了寻找自己的位置,在该位置上可以找到一个反能量的伴侣。在阴阳的领域并不是随便就可以找到配对的,因为在这个世界有它自己的“规则”,就象人类社会的男女找对象一样。

能量子的跃迁,形成了一个量子的能量波动,能量波动通过信息联络寻找到一个引力子,随即该量子与引力子形成碰撞,产生了阴阳电子,在此基础上便形成了一个三联体,一个最微小的物质结构就这样形成了。

这是一个最初始、最基本的阴阳联络形式,而当有形的物质粒子大量产生,这些粒子的联络形式,也同样是按照能量子的能量传递来进行的,只不过这时是粒子的大量流动,粒子波动的大小,代表了其能量波动的强弱,能量波动代表了信息的传递和粒子运动的导向。粒子的运动是随着其能量波动的方向进行的,就象现代社会军事上的导弹运行受信息能量的控制一样。

微观粒子世界的联络,是遵循着阴阳配对的原则进行的,不过这个配对有着它特殊的联络方式。在一个物质系统中,每一个粒子都有它的领地或者空间,新产生的物质粒子不能随便侵占别人的位置,它必须随时“观察”什么地方可以容身,并且在某个地方有一个等待配偶的对象。当它确定了对方的位置,就会以能量波动的形式向对方发出信号,如果被对方所接受而发出回应,它们的联络便成功了。

阴阳粒子的联络过程,是一种按照某种意志进行“约定”的过程。阴阳配对不是每一种联络都能成功的,它必须根据双方的“意愿”而达成某种“协定”,即同意在什么时间什么空间相结合。双方表达意识的方式,是通过发射不同性质的能量来进行,如果同意就发射相反的能量,即阴见阳、阳见阴,表示相吸,如果不同意就发射相同的能量,即阴见阴、阳见阳,表示相斥。阴阳相见,表示可以相合,而阴阳相同,则表示它已经另外有约了,或者已经属于别人了,你不得侵入。

当双方约定成功,主动方发射出正能量,叫做阳;被动方则发射出反能量,叫做阴。双方能量相合而产生了共振,被动方便立即进行反向运动,而奔向所约定的时空,它在原有的位置便消失了。双方都以极短的时间到达约定的“地点”产生结合,于是一个新的事物或者结构系统就从这里形成了。

有人问,你怎么知道粒子是这样进行结合的呢?我们说这是根据洛书曲线的内容以及太极的计算程式总结出来的,因为粒子的交合运动,就是两条曲线的交合运动,我们把洛书的两条曲线的运动,就看成是两个粒子的运动曲线,它的整个过程,就可以完整地反映出来。

这是某个单独粒子的行为,而自然界中往往更多的则是大量粒子的群体行为。群体行为需要一个统一的意志,并且由这个统一意志而形成一种整体粒子的趋向性。

所谓趋向性就是由大量粒子所产生的共振协变而向某一个方向进行的群体运动。趋向性的行为不是单个粒子的联络行为,而是众多的粒子被某种原因所激发,并共同确定了某一个方向,由此形成了群体粒子的大量流动。趋向性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有纯自然的,比如声、光、电、磁、热等等,也有意识或者精神力量的摧动作用所形成。纯自然的运动只能

趋向于混沌和无序,而由某在种精神意志所形成的趋向性则促使了粒子走向有序和自组。

我们把意识的概念引进到微观世界最初级的物质粒子的运动中,这就把意识推到了与万物共生,并且万物皆有的平等地位。那么意识到底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意识的概念进行重新的认识,或者对它进行一个微观层次上的新的定位。

什么叫意识呢?意识就是一种能量的运动形,它是能量按照某种组合方式所进行的传递或流动。意识并不是具体的物质形态,而是一种物质能量的组合、分配、传递、协调和统一的行为过程。

意识与物质是两个并行的概念,它们是同时存在的。意识要靠物质的运动来完成和实现,而物质离开意识,就不能产生有序和有规律性的系统活动,两者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前面我们谈到,宇宙中的物质生成都是有规律的,由100多种物质元素所组成的物质形态到处都是一样的。凡是有规律性的东西,一定会存在着它内在的必然逻辑,我们能不能把这个逻辑归结于物质生成过程中所存在的最基本、最原始的意识准则呢?

我们把意识引入到物质结构的生成之中,认为它是物质形态中的一种能量的运动形式,意识便隐含了一条独立的发展道路,这个道路就是:意识在一切物质结构系统中的作用,决定了其能量的组合方式。

意识能量的组合有两种形式:第一是物质结构的能量组合,第二是思维结构的能量组合。

物质结构的能量组合,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有机体的结构。生物体不同物种的能量结构和特征是完全不同的。虽然组成生命体的细胞是相同的,但由细胞组成的生物体结构却是千差万别,甚至于同一物种,比如人体,它们的结构都是相同的,都有五脏六腑,而由于能量结构的不同,它也表现出千差万别的特征,有的聪明,有的愚钝;有的个大,有的体小等等。之所以产生这些差别的关键,就在于生物体结构在其生成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能量构成不一样,生物结构系统根据环境和自身的状况所进行的意识选择和行为取向,造成了意识能量的分配与组合的不同,这就形成了生物体结构多彩缤纷的状态。

比如,生物DNA遗传性质的形成,实际上就是在DNA中所暗含的祖传意识成份在起作用。祖宗的结构是这样安排的,其后代也会必然地按照这种意识结构去安排,除非产生了某种自然界的突变,使DNA的意识结构发生了变化,为了使结构适应新的环境,意识对结构的安排才走上了进化的道路,离开了意识的进化,生物体结构的进化是不可能的。因为“进化”本身就不是纯自然的行为,而是结构中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意识行为在起作用。比如纯物质系统的结构永远都是一样的,因为它的“祖宗”就是阴阳宇宙的结构模式,它不能产生变化的意识内容,物质结构只能按照宇宙的固定模式进行发展。

当意识进化到人类的思维结构,就成了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专利了。人类的思维是一种高度统一的能量组合,这个组合可以形成思想体系,以及一切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等东西。思维结构是脱离了所有物质形态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它是人的意识和思维能量在不同空间层次上进行组合的结晶。我们谁也看不到思维体系到底存在于什么地方,但谁都会相信它是永恒地存在于宇宙之中的,这种存在,其实就是能量子世界的一种能量组合形式。能量的组合,同样具有它的结构特性。

比如,牛顿力学是建立在宏观物质领域里的思维结构体系,而爱因斯坦相对论,则是建立在更深层次空间领域的思维结构体系,两种体系所适用的空间领域是不同的,而空间领域本身就是由不同的能量层次构成的。一种思想体系所能深入的空间领域越深,或者进入微观层次越细小,它所能拓展的空间领域就越广大,其适用的范围就越普遍。

所谓思维结构,就是由众多的思维单元所构成的思维网络体系,其最基本的单元就叫做概念。所谓概念,就是人们对某一种客观存在或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或者叫做空间定位。一个概念定位在什么空间层次或者空间范围内,它就具有了特定的能量构成,比如“国家”这个概念,要比“家庭”这个概念的能量层次大得多。一个概念的内涵就是它的空间定位,其外延也就是它的空间范围。

思维结构与物质结构在空间层次上的能量组合形式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思维结构不是物质粒子的堆积,而是一种无形的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上进行螺旋散开式的能量结构。思维结构是从宇宙生成的最初始的意识形态中发展而来,它象物质结构的生成一样,随着物质结构的能量运转而不断地发展进化,直到形成了人类的灿烂文明。

物质结构从最初的形成开始,就一直伴随着某种意识能量的组合运动,物质粒子每形成一种结构组合,都会必然地留下其意识组合的痕迹,这个痕迹就象摄影机一样,拍下了物质结构进行组合的全部过程,并以一种信息能量的形式停留在空间中,只不过它仅仅只是一种信息,而没有形成思维的组合。

人的思维具有凝聚信息的作用,或者可以直接地反映信息,它可以把各种停留在空中的信息进行收集,归纳,分析和总结,强行地凝聚成一种完整的和系统的逻辑思维体系。这就是人们所能够认识的宇宙规律的来源。

人的思维本身就是一种能量的组合,这个能量可以打入各种物质系统结构中,强行地与各种系统的意识网络进行沟通。一旦形成沟通,系统间便产生信息的联络,各种信息就会直接作用于人体的意识结构,而产生对各种信息的感知和认识,这就是人类的认识能力的来源。人类的认识能力也是随着思维结构的不断深化,而逐渐地越来越强。

我们说,意识是在不断进化的。宇宙形成时的最初、最原始的意识形态,就是一种自然的规律。微观粒子在宇宙的螺旋圈层中进行着阴阳的闭合的运动,这是一种自然的行为,或者叫做“本能”的运动。本能活动可能算不上是完整意义上的意识活动,但是真正的意识却完全出自于它,因为宇宙万物包括意识精神等等都是从这种“自然”中出来的。

物质粒子的最初级意识,是受着阴阳相配和平衡规律支配的,它们不可能违背这个意志。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小孩,他只有最初级的本能意识。当物质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物质粒子就开始有了自主的成份。这个主动性源起于宇宙中某些巨大的自然灾变,它们破坏了某种物质的结构和秩序,形成了许多脱离系统的自由粒子,于是这些自由粒子在某种因素和条件下,形成了自组织,或者叫做有机系统。有机系统的形成,是物质粒子形成主动意识的盟芽。

由于有了主动性,原始的意识形态,就开始沿着另外一条道路发展了。物质系统(有机系统)具有了主动的行为能力,它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和生存空间,可以你争我夺,弱肉强食。正是因为有了主动意识的存在,物质结构才开始向着更高级的状态进化。

现代人们认为,只有人类才拥有意识的专利,其它的动物或植物,都只有条件反射,谈不上真正的意识。其实这是没有把意识和思维区分开来,对意识的概念没有做出适当定位的缘故。意识的领域,应该是同物质世界并存的,而并不是只有人类才独有。意识的存在,具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它分为物质系统初级的简单意识,和生物系统较为发达的生存意识,乃至于人类社会系统更加高级的思维意识三个大的阶段。直到现在这三种意识形态仍然是并存的。

正是因为人类有了思维意识的存在,它才能充分地认识这个宇宙。天要下雨,地要塌陷等等,这是某些动物类都可以预先知道的,然而它们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它们没有思维体系的高度总结和分析。人类就不一样了,它们不仅可以用意识来感知自然界的变化内容,同时还可以用思维来分析宇宙的自然现象,找出其运动的规律,甚至可以直接用思维来“观察”宏观天体以及微观粒子的运动和变化,这又是比普通的思维更加高级的状态了。将来的人类会发展成第四种意识形态,这就是“超思维意识形态”,用超思维来观察整个宇宙,就能够最直截了当地了解宇宙。

因为意识本身就是由能量子组成的,宇宙中的物质粒子最小也小不过能量子。用思维来观察事物,就是直接调动了能量子。宇宙中各种微小粒子,包括“暗物质”在内,都逃不脱能量子的追踪,只要你的思维能够接受到能量子的信息,宇宙中的奥秘在你的思维领域里,就会变得越来越明了

二、论意识发生

意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它是怎样发生的?它与物质到底有什么关系?自古以来围绕这个问题形成了无数的哲学统派,这些流派总括起来,汇聚成了两种大的思潮:一种叫做唯物论,一种叫做唯心论。

唯物论者主张意识是人的大脑的产物,它是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意识的形成是由于物质世界的环境因素对大脑的作用,而形成了人的意识反映。于是,物质决定意识的发生和发展状态,意识也可以通过能动的反映而反作用于物质世界,从而推动物质世界的发展。

唯心论者则主张,一切意识的源泉是来自于人的心里状态,即意识是由人心自然产生的,它并不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相反,万物皆由心而生。或者意识的产生是来源于某种不依赖于物质,也不依赖于人心的一种外在的精神力量,比如上帝或绝对精神等等。这种精神力量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物质世界,而形成各种各样的逻辑和规律,于是,物质世界的一切运动和发展,都是被某种意识所决定。

我们认为,这两种观念之所以产生分歧,是因为它们是分别站在了不同的空间领域来进行对话的。一个是站在宏观物质世界的领域,用日常的、直观的道理和逻辑来说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因为它具有直观性和现实性,故可以被一般人所接受。一个是站在微观世界的领域里,用一种常人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来阐述意识的根源,这种观念的来源,是用思维直接观察和感知到的微观粒子世界的规律,它是一种高层次的微观领域里意识境界的内容。然而由于人们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能力有限,唯心论者们也不能真正地说清楚意识到底是什么,它是怎样发生的。因此,两种观念的争议,从古到今,谁也没有能够说服谁。

其实,在宇宙中,所谓“物”和“心”,只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唯物唯心之说,仅仅只是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或者看法不同,它只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而并不是宇宙的自然本性。因为在宇宙中,物质和意识是两个同等的概念,就象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一样,它们是同时存在的,物质和意识只是同一种“宇宙”概念的两种表现形式而己。

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矛盾和对立的概念,都是由宇宙的阴阳两重性所产生的,而一切矛盾对立最后却离不开“统一”两个字,因为宇宙本身就是统一的。矛盾对立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它们必然是一种对立中的统一,或者叫做“耦合”。所谓耦合,就是一个阴阳的正反互体。这个互体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你,也就没有我,两者谁也离不开谁。之所以存在矛盾对立,是因为它的概念是相反的,其能量也是相反和相互作用的。矛盾的对立统一,才是宇宙的真正本性,由此而导致的其它辨证关系,只不过是这种本性的演化而已。

宇宙就是这样,一中隐含了万,万中又统归于一,而在一和万中始终贯穿着一种辨证的逻辑关系,这个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就叫做“意识”。意识的概念换一种说法,它其实就是一切关系的总和,意识的组合形式,也就是不同关系的相互连接。

那么,意识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意识的发生离不开信息的联络,传递和组合。我们说,意识是一种能量的运动或组合方式,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就叫做信息。物质结构系统的各种状态,性能,性质等等本质与表象的显现,以一种粒子波的形式散射在空间中,被某一客体所接收和反映,这就是信息能量的联络过程。

物质粒子都是以两种形式存在:即它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粒子性就是量子以不连续形式存在的携带质量的点粒子,它是物质信息的直接来源。比如电子被聚集,就会形成各种图象,声音等等内容。波动性就是物质粒子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能量构成。粒子的运动必须具有能量,其能量存在是以一种波动的方式进行。粒子波散射的形式,并不能形成集中和完整的图像信息内容,只有粒子波被以某种方式进行了组合或迭加,形成了共振,大量粒子以一个统一的波能量进行传递,才能形成完整的信息内容。这个调整加工信息波的过程,我们就叫做信息能量的组合过程。比如说现在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和电视机等,都是根据这个原理来进行设计的。

无线电系统的信息组合过程是否就叫做意识的组合过程呢?不是,它只是一种外在的人为组合过程。我们所谓的意识组合,是物质系统的一种带有选择性和目的性的系统行为,它是根据某种需要而进行的信息联络和组合。因此,意识组合是一种系统的内在行为过程,它是有机系统内在所固有的本能特性。

比如,人的大脑通过对外界刺激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判断,得出一个统一的意识内容,

这个内容就会产生一个系统的指令,而使整个人体做出反应和形成谐调一致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一种主动的意识组合过程,它不是像电视机一样照单全收,而是把外来的信息变成了新的东西。

我们谈到了单个的粒子,也有主动联络和选择的性质,但它并不构成意识的能量组合,虽然他具有简单的意识性,但并没有意识的加工组合过程。它是一个单纯的联络,只能留下一道能量波动的印迹而已。

在微观世界里,意识和物质的运动是统一的。物质粒子所表现的都是一种信息的内容,它们都具有简单的意识性。因为它们都能“识别”所遇到的粒子,是谁或是什么。在它们眼里,世界全都是由小粒子构成的,每一个粒子都具有特定的能量构成。物质粒子的信息传递并不是只有电子才能进行,而是所有的粒子都能反映和接受信息,电子只不过是物质粒子信息的最微小的单元而已。这些人们必须用高倍放大镜才能看见的小东西,原来并不是毫无知觉的,它们也在像生物界一样,按照自然的法则在不断组建和扩展自己的领地。

这听起来有点象神话故事了,不过,我们可以从自然现象中找到一些根据。在人体中存在的细胞和细菌,不都是很小的小东西吗?然而人的感觉和知觉系统都是由它们所形成的,细胞具有感觉和意识性,那么组成细胞的更小的粒子必然也具有感觉和意识性,只不过它们的意识性显得更简单。

如果照这么说,自然界中的纯物质系统也都具有了意识组合的内容了吗?情况并不是这样。自然界的各种可见的物质系统,都是大量粒子无限积累的结果,这是我们从宏观世界来看它的,然而在微观世界中,每一个粒子的空间是非常微小的,对粒子来说,它们相隔的距离是比较遥远的。因此,人们所看到的大量粒子,其实都是一些个体或小家庭,小群体的单纯联络关系,它们分散地存在于空间中,而没有形成巨大的群体的意识联络网络。只有当它们共同组成了群体的网络系统,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指挥机关。比如一个细胞,这是由亿万小粒子共同形成的网络系统。有了统一的指挥机关,才能形成统一的行为,这就产生了生物的意识组合关系了。

物质系统在它结构组合的初期,就开始留下了各种信息联络的印迹。这个印迹散在地存在于阴阳世界的沟通中,构成了粒子信息联络的能量通道。它是无形的,但又确实是存在的。

比如,在中医学上,存在着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各种络脉等等,它们在人体疾病治疗上有着奇特的疗效,为什么会产生疗效呢?原来它们组成了人体与能量世界相互沟通的能量通道,能量不通就会生病,而通过穴位刺激打通了它的通道,能量才会不断地供给。然而直到现在,世界上还没有一台仪器能够测量到这些经络的存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只是无形的能量信息的传递通道,而并不是可被测量的物质存在。我们形像地说它是人体万亿个细胞相互联络的网络系统所汇聚成的能量流动的主航道,就像在地球上有大河有小溪,大河就叫“经”小溪就叫“络”。经络构成了人体每一个部分进行相互联系的信息能量通道。

再比如,一个家族成员中,其辈份关系是非常清楚的,任何一个成员都知道他在这个家族中所处的位置。因为,这中间有一个无形的信息能量构成,它把每一个人的位置都进行了规定,而决不允许愈越。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也都一样,事物的每一个要件都具有一个能量网络通道,它规定了事物的组成以及与其它事物的位置和关系。人们知道怎样去处理这些关系,因为人们的思维可以轻易地获知这些关系,而不需要借助于物质的表现形式。有关系的就容易沟通,无关系的就会受到阻碍。

微观世界的信息能量通道在一切物质结构,乃至于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运行中,都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规定了一切结构的时空关系,以及系统或事物要件之间,什么可以连接,什么不可以连接,什么理论可以相通,什么思想不能运用等等,这就是自然界中一切规律的自然表现形式。

人们知道自然界有规律的存在,但并不知道规律是怎么来的,因为人们无法测量到规律是什么东西,而只能通过自然现象去总结或者感知到它的存在。然而,在微观世界中,每一个物质粒子都知道规律是什么,应该怎么去运动,因为它们对能量通道的认识就象我们认识每一条大马路一样,哪里可以走,哪里不能走,甚至粒子间的能量关系,它们也都能很清楚地知道。

在宏观物质世界里,人们对于宇宙规律的认识是非常神圣的,所有的科学都在寻找这个规律。然而,在微观粒子世界里,规律就是通道,一个系统通向另一个系统,一个事物通向另一个事物,全都有着纵横交错的通道网络,因为有通道才能形成关系,没有通道则思想不通,事物不通,正像你进入不了计算机网络,就会对它一无所知一样。粒子对于通道的认识,是一个很平常的事情,粒子不仅可以知道通道,而且可以制造通道,因为通道本身就是由粒子的联络形成的。这个制造通道的过程,尤其是在人类的思维运动中最为频繁。不过它们所制造的,只是某件具体的事物,它离不开事物系统的制约和作用。

宇宙中的物质系统,包括生物系统以及人类社会系统,从微观世界的角度来看,全部都是由大量的粒子进行一级一级的空间层次的物质积累而成,每一个粒子间都有一个相互联系的通道,或者叫做关系而进行连接,由众多粒子的连接就形成了关系的网络。不同层级的粒子网络,反映了不同空间层次的能量组合。每一层空间必须由一些特定的通道进行沟通,这就是所谓的“能量运行的主航道”,它与人体经络的运行是相同的。

宇宙间一切系统网络的形成,都是由组成该系统的最初的两个电子或元素进行组合,并一级一级地产生相互确定的关系,由一个系统可以分化出许多的子系统,而这些系统之间一定存在着其内在的联系。物质粒子的结合关系,仅仅是确定通道的联络关系,它们之间并不是紧紧地连在一起,而是具有一定空间的,就像一个大家族,在某一个家庭之间的连接就紧密一点,而在不同的家庭之间的空间连接就松散得多。

意识的主动联络性质发生于从物质系统中分离出来的有机系统,即生物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在有机系统中,物质粒子开始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进行自由选择时空连接方式的主动行为。纯自然的粒子运动,是严格按照宇宙圈层的能量组合形式,进行一层层地迭加。而主动意识中的粒子运动,却是携带了某种“意图”和目的,去安排能量的组合。这种安排的过程,就是选择通路,有意识地去改变粒子运动方向,以求得与不同的事物系统进行连接。

粒子携带了什么样的意识,它就具有了什么样的能量组合,这个组合与某个携带相应信息的目标粒子在空间中形成联络,当双方产生了结合,意识的目标就立即形成了一个具体事物的新的能量组合,该组合是以“数”的形式体现的,这个数规定了具体的年、月、日、时的发生时间。由于具有了特定的通路,目标粒子就会必然地在这个时空中相会,这就是一件具体事物的发生。

那么,生物体意识的联络活动是从哪里发出的呢?这就是生物的DNA系统。DNA并不是只管遗传的,它是生物系统中一切主动意识发生的真正来源。因为一切生物体的结构组合方式,都是根据DNA的意图和指令来完成的,DNA也是生物体中所有本能的需求欲望和生存活动的意识来源。

现代遗传学所发现的DNA双螺旋结构体系,仅仅只是反映了DNA的外在显现内容,而真正的东西,却是存在于其看不见的电子数组合结构之中。这个电子数结构是存在于能量世界中的。其外在的形态只是DNA的物质表象而已,DNA的真正意识来源并不在它的外表,而是存在于它内在的意识结构之中。外在的细胞物质随着分裂而死亡,但其内在的意识结构却一直会伴随着人的一生,甚至人体消亡以后。因为能量结构是不会轻易消亡的。

比如,一个人体结构的形成,是由男女相交合的两个阴阳精子的结合而来,父母和祖辈的所有信息,都存在于这两个精子的DNA中,人的成长过程和本能反应,心里需要等等内容,也都从DNA中心发出。两个精子作为生物的细胞,到了一定时候就会死亡消失,然而它所发出来的信息网络是不会消失的,它最初携带的意识内涵,就变成了整个人体的精神意志和灵魂等等东西。

中国古人都讲,“意发于心,思存于脑”,这个心并不是指人的心脏器官,而是指人的内在本源。佛教,道教也讲“明心见性”,就是说,当你真正明白了“心”是什么,才能领悟到人和万物的真正本性和来源,因为在这个“心”中包含了自身乃至天地万物的所有信息内容,开启了这个“心”就等于开启了智慧的大门,这就叫“大彻大悟”。

“心”和人的大脑并不是一回事,心是一切本能意识存在的地方,而人的大脑则是思维存在的地方,它相当于人体系统的最高指挥机关。人的本能意识活动,包括各种需求,欲望等等,都必须汇总于大脑,经过大脑加工以后,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志,并向身体的各个部分下达指令,使身体产生协调一致的共同行为。

心中产生的意识内容,是一种暗藏的本能的欲望活动,现代人们把它叫做“潜意识”。而在大脑中形成的思维内容,则是一种表现在行为上的理性和逻辑的思想活动,叫做“明意识”。心和大脑的关系,是一切系统所存在的“内在”和“外在”的关系。这个内外关系非常重要,我们对一切事物的意识分析都必须讲究内外的逻辑联系,这个联系也就是事物意识行为中的阴阳关系。

意识和思维的发生到底是怎样进行的呢?

意识的发生有两种途经:第一、通过外界环境的刺激和反射,引起思想上和心理上形成了共振作用,而产生某种欲望,需求或本能反应。这是一种由外到内的过程。第二、就是直接由内在的需求首先形成意识再作用于思维,形成两者的共振,而产生意识行为,这是由内到外的过程。

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必须是意识和思维达成一致而形成共振。这叫做“内外相合”或者叫做“阴阳相交”。所谓阴,就是内在的意识流动,它是由系统中心发出的无形的能量波动。所谓阳就是外在的思维反应,其直接表现就是行为或动作,或语言,或形体的信息表达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再来看看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我们知道,物质可以变成能量,能量也可以变成物质,在微观世界里,它所反映的就是物质粒子与意识能量的相互转化关系。粒子的运动,也就反映了意识的运动。因为粒子的结合,就是意识的能量组合,粒子的联络活动也就是意识能量的流动。有意识存在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粒子的聚散,同样,有粒子运动的地方,也一定存在着某种意识能量的推动作用。意识可以使粒子形成定向的流动,粒子的运动也必然会留下意识组合的痕迹。

如果我们是站在微观世界的领域里,来看待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它内在的逻辑联系。在微观世界里,粒子通过意识联络形成了相互的关系,当意识的网络系统发展到一个高度凝聚的状态,就产生了人的大脑中枢指挥机关。对粒子世界来说,一个大脑的聚集,就相当于一个群体的统一的“国家机构”,这个机构是由粒子的高级组合形成的。从这个角度我们推测,微观世界里一切粒子的运动形式,与宏观世界的人类社会运动形式是一样的。

我们只需要一个简单的道理就可以想像:电子是不是最简单的物质粒子?而把电子聚成图像以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可以被它显现出来,这说明电子具有携带信息的能力。我们人类制造的信息可以通过电子传递,那么在微观世界里的信息又是被谁制造的呢?我们把宏观世界的信息来源返回到粒子世界,到最后就只能落到它们自己身上,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源,并且可以不断地制造和反映信息,而不仅仅只是一个被人利用的信息携带者,这就是说,意识的信息不光只有人类才能制造,而整个粒子世界都是意识信息的发源地。

如果我们只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停留在宏观物质世界,而把一切物质来源的微观粒子当成一群毫无知觉的小东西,那么我们就永远无法解释生物DNA遗传系统是怎么形成的,它其中的刻意安排是从哪里来的;意识究竟是一种物质的存在形式还是从哪冒出来的“上帝”的意志?人类的意识观念就永远是无本之木,无根之水,有关于物质和意识的争议,就会永无止境地继续下去。

三、论意识运动模型

意识的运动,有它的规律和运动模型吗?这是一个让人感到新鲜的问题。我们阐述了意识在微观世界中的地位和定义,分析了意识产生的根源,以及意识与物质的关系,这仅仅只是在理论上的一种思维理念和逻辑推论。然而,我们对于意识的理论,如果没有一个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模型,它就是不完善的,或者是说不清楚的。

其实在中国的古文化中,早就存在了对意识通道的精确计算模型,以及对人的意识运动规律的完整分析和判断理论,只是千百年来没有人对它进行系统化和理论上的完整总结,而是分散于民间,变成了一种神秘的文化。人们之所以不能理解这种文化,是因为它是专门研究微观世界的粒子运动的,人们的观念,或者现代科学并没有深入到这个领域。不过随着爱因斯坦相对论,以及量子力学,生物遗传学等等的发展,人们现在已经逐渐地开始意识到微观粒子领域可能会存在着不被人认识的新的天地。

科学总是被人确信无疑地认为是认识世界的最好方法,能够被科学所证实的东西,那就一定是无可非议的。既然我们认为中国的太极学说是正确的,那么它也必然会与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科学是从实验中来的,而实验的源泉就是所有的物质运动现象。我们如果脱离了科学实验的成果来阐述太极学说,恐怕依然摘不掉“神秘学说”的帽子。

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微观世界中的粒子运动特性,我们还是首先来看看现代科学对量子世界是怎么认识的,请参看由英•布朗•戴维斯所编《原子中的幽灵》一书,该书是根据英国广播公司向公众播出的科学探讨节目所编写的科普读物,我们大量地转引了其中的内容,并加以说明。

“物质的量子理论,起源于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发表的一篇论文。当时普朗克正从事研究19世纪物理学悬而未决的一个问题,即关于热物体的辐射热能在各波长上的分布问题。在某种理论条件下,此能量是按照某种特征方式分布的。普朗克证明:只有假设物体以离散方式发射电磁辐射,才能对这些特征方式作出说明。他称这种离散包或离散束为量子。当时不知道为何有这种不连续性,只是特设地被迫接受而已”。

从这段话里,我们要注意一种东西,这就是“离散包”。电子和量子都是以离散形式向外发射电磁辐射,离散的形式,就是一种螺旋散开运动形式。

“物理学家们也关注原子的结构。尤其是他们为电子围绕一个核运动,却又不发射辐射所困惑。因为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知道,沿弯曲路径运动的粒子定会辐射电磁能的,如果辐射是连续的,那么原子的轨道电子就会迅速损失能量而螺旋式地落进核内。(见图a)

“1913年尼•波尔提出:原子的电子也是“量子化”的。即量子化的电子可以处于某些固定的能级上而不损失能量,当电子在能级间跳跃时,电磁能以分离的量被释放或吸收。事实上这些能量包就是光子。

“电子与光子一样既可按波行事,又可按粒子行事,究竟如何则取决于具体的环境。按照波动模式,波尔提出的原子能级对应于围绕着核的驻波模式,极其相似于一个腔,这个腔可以使它对不同的分离乐曲产生共鸣。电子波也可以按一些确定能量的模式振动着,仅当此模式变更时(这对应于从一个能极向另一个能极的一次跃迁),才有一个电磁扰动随其发生,即伴随辐射或吸收。(见图b)

“(图a)牛顿和麦克斯韦预言,一个原子的轨道电子会稳定地辐射电磁波,因此会损失能量并螺旋进入核。(图b)波尔的量子理论预言存在着离散的不辐射的能级,在这种能级中,与电子相关联的,正好“适于”“绕核运动的波形成了驻波图样。”

上面这段话向我们介绍了一个离散包模形。离散包就是电子,光子或其它微粒子的辐射源。它又叫做“能量包”。由于电子,光子等是围绕一个中心进行旋转运动的,当它随着辐射而损失了能量以后,如果没有得到量能供给,它必然会落入中心而停止运转。

我们注意到波尔的原子模型,它并没有真正地解决牛顿和麦克斯韦预言的问题。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要么会跑得无影无踪,要么就会掉进核内,他的驻波是怎么形成的?也就是说,原子核既要拴住电子不让它跑掉,又要不使其掉进核内,这个内在的动力是从哪里来的呢?原子要维持这种平衡的机制又在哪里呢?

根据我们在《物质论》中对一个电子运动的模型描述:电子的运动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粒子进行旋转,它必须是成对出现的,这有点像幼儿园小朋友玩的跷跷板一样,必须两个人才能顽得转。电子运动的模型,是由两个电子形成了一个对称的,反向自旋的双螺旋运动系统。两个电子总是对称运行的,当它们同时落入中心,便会立即产生排斥而进行螺旋散开,当它们相互离开到达核心引力的边缘,又会立即产生相吸,把两个电子又螺旋式地拉回到中心。这就是阴阳配对所产生的平衡机制,也是电子动能不断供给的来源。不过波尔的驻波轨道,与我们所描述的两个电子的对称运行轨道图从外表的形态看是相似的。

于是,这两个阴阳配对的电子或其它粒子,就构成了一个离散包。当它们相互排斥时,就吸收能量而停止辐射;当它们相互吸引时,就释放能量而产生辐射,这样永不停息地进行,就形成了量子辐射的不连续性。

书中继续写到:“在杨氏实验中(即杨氏“双缝”实验),我们有一个明确的选择:或者我们听任电子或光子自由自在,并观察干涉图;或者,我们可以窥探粒子的经迹并洗去这个干涉图。这两种情况并不矛盾而是互补的。

“同理,存在位置与动量的互补性。我们既可以选择测量一个粒子的位置,这时,它的动量是不确定的;我们也可以测量动量,而把其位置信息出卖掉。每一个性质——位置与动量——构成量子物体的一个互补方面。他坚持:我们决不会遇到这两种不同行为在其中相互冲突的实验。

“波尔思想的一个渊深的推断就是:关于宏观和微观,整体和部分之间关系的传统观念,被根本地改变了。他宣称:在你弄懂一个电子正在干什么之前,你必须指明全部实验条件。比方说,你要测量什么?你的仪器是怎么组装的?所以微观世界的量子实在无法摆脱地跟宏观世界的组织缠绕在一起。换句话说,离开了同整体的关系,部分是没有意义的。量子物理学这种整体性特征,在东方神秘主义信徒中找到了极大的支持。神秘主义哲学包括在印度教,佛教,道教等东方宗教之中。实际上,在量子理论的早期,许多物理学家(包括薛定谔)很快地发现:部分和整体的量子概念跟东方关于自然界的统一与和谐的传统概念,十分相似”。

波尔的互补原理,讲的是量子的粒子性和波动性是两个可以独立出现的东西,它构成了同一个量子的两种特性的互补方面。我们对量子进行观察,要么只能发现它的粒子的特性,要么只能发现它的波动性质,两者不可能同时出现在我们的观察视线里,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地说明,但不能同时从一个角度来观察,这就意味着,一切物质的运动,都具有两个方面,它们可以独立地存在,但又可以同时地说明物质运动的两种性质。这与我们前面谈到的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完全一样的:当我们只观察某一种存在的时候,它的意识性就会被抹掉,而当你只研究它的意识内容时,你就必须把它的物质性给略去。

比如,我们研究一个事物也是这样。任何一个物质存在,都对应着某一种概念。如人体是一种物质组成,而它叫什么名字,具有什么性格,气质,喜好等等,都属于意识概念的内容。当你要研究这个人体时,就会去关注他的五脏六腑有没有毛病,其意识概念就无关紧要了。而当你去研究它的性格,禀性等内容。其身体状态又无关紧要了。不过你要想全面认识它,则必须两者都要看,这就叫做“互补”。同理,我们要研究物质和意识的内容,关键是要看你提出什么问题,你要研究哪一方面的内容,你才能真正地得到什么。我们把这个原理推广到西方科学与东方文化之中,西方科学是专门研究物质运动的,而东方文化是专门研究意识运动的,两者同样也是不可以同时得到。

“波尔认为:在对某个量子物体实行一次测量之前,就把一组完全的属性委归于它,那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比方说在光子的偏振实验中,在测量之前,我们不确定光子具有什么偏振态。但是在测量之后,我们确实可以给该光子赋予一确定的偏振态。类似地如果我们遇到了要选择测量粒子的位置或是动量,则不可能在测量之前,就说该粒子具有这些量的特定值。如果我们决定测量位置,其结局是某粒子在某处。反之,如果我们测量动量,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运动着的粒子。在前一情况里,测量完成以后,粒子就不具有动量,在后一情形中,粒子并无定域。

“我们能借助于一个简单的例子很好地说明这些思想。考虑一个装有单个电子的盒子,没有观察时,电子以相等的可能性位于盒中任何地方。因此,对应于该电子的量子力学波均匀扩展于整个盒子。现假设有一块穿不过的屏被插进盒中,将它分成两个空腔室,显然,电子仅能处在一个腔室中。然而,除非我们窥视并知道电子在哪一腔室。这个波将仍然存在于两腔室之中,观察将会揭示出电子位于一个具体腔室内。就在那一时刻(按量子力学规则),波突然地从空的腔室中消失了。既使那个腔室一直是封闭得严严实实的,这好像是:在观察之前,有两个模糊不清的电子“出灵”,分别栖居于一个腔室内,它们等待着一次这样的观察,这个观察将其中的一个变为“实的”电子,而同时使另一个完全消失。(见下图)

“一个量子波的缩编。(a)当单个量子粒子封闭在一个盒中时,它的相关波均匀展布于腔室内。(b)插入一个屏把该盒分隔为两个隔离的腔室。(c)一次观察揭示该粒子处于右腔室;在另一腔室中的波函数(代表着那腔室中找到粒子的几率)骤然消失。

“这个例子也很好地说明了量子力学的非定域性。假设两个腔A和B分离开,而且移开一个很长的距离(比方说1光年)。然后,由一个观察者检查A,发现A包含该粒子,则即使B距离有1光年远,B中的量子波也即时消失了”。

这一段论述,讲的是量子物理学中的一个最奇怪的发现,这就是“量子观察中的波函数的缩编”。所谓缩编,就是由两种粒子波被一种粒子波所代替,而另一种波骤然消失。量子运动在被观察时,或者是受到某种意识的干预时而突然地产生缩编,这就意味着人类历史上首次通过科学实验发现了微观世界的粒子运动与人的思维具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告诉人们:实在的确切性质,要等到一个有意识的观察者参入之后才能确定。这个实验向我们说明了一点,人的思维在微观粒子世界是起着重大作用的,这个作用是通过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呢?它有具体的模型吗?

我们引用了书中的大量内容,其实是为了让人们对我们后面的论述有一个先期的思想认识。我们的理论来源,并不是从西方的量子物理学而来,但是两种理论都不谋而合地走向了同一条道路。这是因为宇宙万物是相通的,道理和逻辑都是一样的。

意识是有一个发生,发展和变化模型的,这个模型的来源,与物质的生成和变化发展模型完全是一样的,即物质和意识完全统一于微观粒子世界。你研究物质的方面,其意识就可以略掉,你研究意识的方面,其物质性就可以省去,这个模型就是由两条宇宙曲线构成的微观世界的点粒子运动模型,也叫做“双螺旋曲线运动模型”。

双螺旋曲线是由一对电子的阴阳组合发展而来的,这个组合就是与普朗克的“离散包”,

黎曼的“离散流行”以及克利福德的“小山”完全一样的东西,他们三个人都在描述着同一种东西,但并不知道这其中隐藏的真正内涵。

我们姑且把这对阴阳组合就叫做“小山”。小山的形成是由于两个电子或元素在空间中相撞而产生结合,形成了一个最微小的弯曲空间。弯曲空间的理论是爱因斯坦根据黎曼几何的思想发展而来。爱因斯坦猜想,当没有任何物质或能量存在时,空间应该是平直的。如果把空间当成一个被拉平的橡胶软垫,在这个软垫上放上一个物体,比如一个保龄球,则软垫就一定会被压下去一个坑,这个坑就形成了一种空间弯曲。太阳在空间中的运动,就是这种形式,它把周围的空间也压成了一个坑,地球在它的轨道上运动,实际上就是在这个坑里围着太阳运转。

那么,我们把这个概念进行无限缩小,由一个保龄球变成一个极其微小的粒子,它同样也具有这种性质。两个电子形成的小山,它们直接的结果就是造成其周围空间的最小的弯曲。由这个弯曲的无限扩大,才形成了巨大星球的空间弯曲。

我们要提出一个问题:宇宙中的星际系统,包括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类星体等等,它们为什么一律都是围绕着某一个中心进行旋转?而且看上去它们在宇宙中的形状都大体相同?虽然质量大小不一,但它们反映出来的运动规律都是一样呢?

我们可以推测,无论多大的星系,它们一定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形成原因,这个原因一直可以追朔到其最初的离散包或小山之中。我们要寻找宇宙万物的运动规律,必须要从宇宙最基本形态的“小山”中开始一步步向宇宙空间延伸。

那么,这个小山到底反映了一个什么内容呢?我们认为宇宙中所有物质结构以及意识结构的最早形成,就是从这个小山中开始的。

两个粒子形成结合以后,就形成了一个最初级的能量连接通道,这个通道表明它们已经形成了某种关系。其它的粒子对这个通道是非常清楚的,如果再与这对组合进行连接,就必须建立新的通道。新通道的连接是有规则的,它不能侵占别人的轨道(或通道),又必须遵守平衡的原则,在不同的轨道上一层一层地进行迭加。

当最初的两个粒子所形成的轨道全部占满,与它建立了关系的其它粒子对便开始以独立的身份,与“外界”的粒子进行结合或连接,形成新的网络关系,于是这个最初的粒子对在空间领域的网络联系,又有了更大的扩展。这种情形,我们可以想象成一颗大树,它由一粒种子中的两个阴阳精子形成,逐渐长出树根、树干、树枝、然后又进行数不清的分叉,使树变得越来越大。然而无论有多大的树,它的每一片树叶,树枝都与最初的两个种子精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个种子就是整个大树进行联络与协调活动的信息能量发源地和聚散中心,因为其它的树叶、树枝之间不能建立直接的通道,而只能以间接的通道汇聚于中心,由中心再与各个分枝进行联络。

现代科学的思路都是这样进行的:一切公式,定理、定律等都代表了物质系统中粒子之间相互通道的数的连接关系。纯物质系统的连接方式是固定而简单的,你只要找到一条通道,就可以发现一系列的连接规律,这个规律就像一颗大树似的具有着特定的连接内容。

我们把物质系统的粒子联接内容叫做“阳态连接”,在宇宙阴阳曲线上,它就是阳极曲线的运动内容。我们谈到了元素周期的电子数生成运动,全部都是在阳极曲线上进行的。而把意识系统的通道连接内容叫做“阴态连接”,在曲线中表现的就是阴极曲线的内容。通道连接必须与粒子有关,因此,阳与阴必须产生相合,才能形成物质粒子与意识通道的连接内容。在曲线中表现的就是阴阳双螺旋的对称曲线和变化曲线的运行系统,也就是河图洛书的内容。

物质系统的通道连接,集中表现在人类社会的事物系统中,因为它有主动意识的参入,在阳态连接的背后,有着极其复杂的阴态连接网络。阳态和阴态是两个独立运行的系统,阳态运动构成了一切物质运动的规律性,阴态系统构成了意识运动的规律性。而人类的事物系统却是这两大系统的相合运动形式,故它们必然是双螺旋的相合运动,也叫做阴阳的“携手运动”。

比如生物DNA系统就是双螺旋的,它里面有着明显的意识干预成份。又比如人类的科学实验与粒子测量活动,都具有着明显的意识参入,粒子的运动必然地受到了意识的干预而产生“缩编”,这个缩编可能就是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的直接来源。在微观世界里这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粒子的运动受着人们思维理念的左右,你想观察什么,它就“缩编”成什么。如果你只研究纯物质的运动,而不考虑意识的内容,它就是一个独立的物质发展道路,而当你要把物质运动与人类社会的事物运动结合起来,你就必须要考虑“缩编”的内容。比如人类社会的股市系统的变化,你是永远无法用一个精确的公式来计算它的,而只能用概率来大概地统计它们,用公众思维原则的趋向性来找到一个大致的发展趋势。

在物质粒子的小山中,粒子的运行与意识的流动,其实完全就是一回事。你想研究粒子的运行,它就显出物质性,你想探究意识的流动,它就显出意识性。这个小山是物质系统生成的源头,同样也是意识形成的直接发源。人们要寻找某种关系或者通道,首先要进行的,就是要把两种事物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这就叫做“意识的能量组合”,因为没有概念我们就无法思考。我们谈到,概念其实就是一种事物能量的存在形式,概念与概念之间能否联系在一起,这就取决于它的微观状态,有没有形成通道。

比如,棹子,板登,柜子等等,它们都是同出于“木头”这个概念,因为它们可以代表同一个层次的空间领域的内容;而汽车,火车,飞机等等,却是同出于“金属”这个概念,它们所代表的空间领域与前者是完全不同的。人们决不会把“一张棹子”与“一辆汽车”两个概念联系起来进行直接地沟通,因为人们不言而喻地知道它们没有内在的直接联系。而只能把棹子,板凳等东西联系起来,叫做“家具”,把汽车,火车等东西联系起来,叫做“交通工具”。两者的概念得到了综合和提升,才形成了新的空间能量组合或思想概念。它们是物质的,同时也是思维的,物质的空间运动,其实也就是意识能量的空间组合。

宏观的东西与微观的通道是紧密相连的,我们考虑任何一件事物,之所以感觉到它可以或者不可以,有关或无关,这完全是出自于人的内在的意识本能或者理性的思维分析。因为构成人的物质粒子都能识别各种通道,只有当不同的人在进行思维组合,把不同的通道进行汇聚和总结,最后能够得到一个什么提升的时候,才出现了人的千差万别的思想内容,才有了各种各样的科学分类。

在量子世界里,由于受到某种思维的干预,而产生了波函数的缩编,即形成了一个确定的、具体的事物,并且根据实验,这个缩编是不可逆的,它决不会重新返回到被缩编前的混沌状态。那么这个微观粒子世界里面的一个“缩编”,真的就能导致一个宏观事物的必然发生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仍然先看看量子物理学是怎么说的,请继续参阅《原子中的幽灵》一书(P28页)

“观察在量子物理学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必然导致有关精神与意识的本性,以及它们与物质的关系等问题。一旦对量子系统作出观察,它的态(波函数)一般会骤然改变,这一事实听起来就像是“精神支配物质”的思想。似乎当实验人员刚觉察到测量结果时,改变了的心理状态会以某种方式反馈给实验仪器,从而反馈给量子系统,使其也改变它的态。简言之,物理态作用改变心理状态,而心理状态又反作用于物理态。

“前面提到冯•诺意曼怎样设计无止境的测量装置链。每一个装置都观察着这系列中‘前一个’成员,但是没有一个测量装置带来波函数的‘缩编’。于是,仅当牵涉到一个有意义的个体时,此链才会终结。只有测量结果进入某人的意识之中,量子“边缘”态的混合体才会塌缩成具体的实在”。

我们从上述实验的全过程中可以看出,要影响一个波函数,必须有四个要素:即观察者——观察者心理状态——实验室仪器——仪器中的量子系统。观察者与实验室仪器是两个宏观世界的物质系统,心里状态与量子系统是两个微观的粒子产生联络与结合而形成的“缩编”。实际上这个量子系统,就是一个阴阳粒子的组合,当这个组合没有形成实际内容时,它并不会形成缩编,也就是说它没有意识的参入。有了观察者的参与,才构成了意识联络的内容。

我们把这个实验换一种说话:一个观察者叫做“主体”,它在宇宙曲线上代表一个阳态的物质质点;实验室仪器叫做“客体”,它代表主体所针对的目标质点,故代表了主体的阳态行为;观察者心理状态,代表主体的隐态思想意识内容,故为阴;仪器中的量子系统,代表客体的等待缩编的阴态意识反映。阳的东西代表具体的物质实在,阴的东西则代表隐藏的意识内容。这四种组合就是:主体——主体的意识行为——客体——客体的意识反应。于是这些概念就进入到了我们太极学说的意识运动模型之中了。

主客阴阳的概念叫做“四象”,它们反映了主客双方的意识组合形式,或者意识协变的内容。主体与客体都代表了一个具体存在的物质质点,它们可以代表任何东西。四象在宇宙曲线中都有着各自的状态,或者能量组合形式,其具体的内容用干支组合表示。一个具体事物的形成取决于四象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共振(缩编),其共振的结果,便形成了一个特定的三联体,叫做“八卦”,由八卦和干支的展开就是该事物在具体的年、月、日、时中的实现内容。

因此,任何一个波函数的缩编,都是可以在太极模型中进行计算的。太极的曲线运动模型,把一切物质的东西都只当成一个质点,该质点不仅有着物质性,同样也具有着意识性,于是物质和意识在质点中得到了统一。质点中的意识性,就在于它的阴阳通道的联络和组合,它抹掉了物质运动外在的相互作用内容,而只研究它内在结构运动形式,这个结构就是质点在宇宙曲线上的阴阳关系,即意识的组合状态,并通过四象的意识协变(缩编),而得到一个具体的事物组合。

太极的阴阳曲线代表了物质时空运动的点粒子运动系统,我们对事物的“观察”,是通过两个点粒子的阴阳互通关系,来探查事物连接的通道,并且通过两个点粒子的联络和“缩编”,得到一个具体事物的不可逆的必然组合,以及数的时空结构,来判断其具体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那么,这个“缩编”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呢?

我们说任何一个意识的行为,都不能离开某一个系统的整体性,因为意识的本身就是出自于系统的整体需要。一个点粒子(或者一个电子)本身就代表了一个完整的物质形态或事物内容(我们对此问题已经进行了大量阐述),点粒子的运动,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完整系统的运动。

一个人对某系统的观察,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两个点粒子之间的联络活动。人是主动的,故称为主动粒子,某系统是被动的,故称为目标粒子,意识的导入,就是通过主动粒子与目标粒子进行联络和沟通,而达成某种“协议”,一旦协议生效,双方的意识系统就会产生整体的协变,并形成共同的行为。这就是由微观的行为,导致了宏观的整体实现。

系统的意识导入,关键在于携带了什么意识内容。比如,如果是求婚,则粒子的连接所形成的事物就变成了婚姻的能否成功;如果是求财,则粒子间的通道全部都是跟财路发生联系。因为这都是由粒子信息的“缩编”所形成的,一切缩编的内容都与意识有关。

粒子不仅能够相互联络,而且具有着自主选择通路的性质,这个选择是根据系统的意识内容进行的。粒子可以清楚地知道系统中的各种通道,在它们的联络和选择过程中,知道哪里才行,哪里不行,这个选择首先产生的是一系列的混纯和振荡,一旦当它们作出决定,便突然形成共振或缩编,于此同时,它在真空中的电子数排列结构也宣告完成,事物的完整形态便形成了。为什么这个缩编是不可逆的呢?因为它在真空中的电子数已经形成了完整连接,这个连接就叫做“形”,形就是事物的结构或形像内容,形是不会被轻易破坏的,正像一个元素的结构不会被破坏一样。

我们开始把思想导入太极模型中,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当一个主体形成了某种思想,该思想便立即变成了宇宙曲线的甲,这个甲是意识发生方,思想所针对的目标便立即变成了乙。乙是等待观察的系统,甲、乙是对称相见的,它是一对阴阳组合,乙就代表甲的阴态意识取向,同时也代表了目标粒子的意识反应内容。

甲所针对的是一个具体的实在,那么其目标乙为什么在阴极曲线上呢?因为甲的思想目标是隐藏的,目标粒子虽然代表了一个客观实在,但是它作为一个粒子的物质性已经被拿掉了,而所留下的只是它的意识性。就象人观察实验室仪器中的粒子系统,实验室仪器这时已经是无关紧要了,这时它只代表了主体所要观察的对象。而重要的是存在于仪器中的粒子系统,这个系统就是被观察的对象所形成的意识反映。

我们所要研究的意识运动形式,并不在于甲乙的对称相见,而是在于甲乙的变化内容。对称相见是一种自然的平衡状态,这时它并没有产生缩编。而甲乙的变化,则导致了不平衡,这才是一个缩编的真正内容。意识就是从这种变化和不平衡中产生的。意识的目的,是要产生一种新的东西,它必须摆脱原有的平衡态。于是,甲便代表了原有的平衡事物,乙则代表了意识的变化内容,事物的变化,成败等等,便全部落在了甲乙的关系上,以及甲乙在双螺旋曲线运动中各干支落点的状态中。

如果甲动乙不动,则双方仍然是对称相见,两条曲线进行平行的螺旋散开运动而不产生阴阳的相交,不交则不形成新的事物。如果乙有动,则同时代表了甲乙的思想产生联络而形成共振。乙动便发生了偏转,乙由“对立”而变成了“侧立”,表示已经有了变化之意。乙偏转以后就形成了一个甲乙的空缺,它代表了事物系统产生了一个由意识变化而打开的空间,这个空间相当于某种粒子连接结构的断裂,就像DNA双螺旋由“携手”变成了“分手”一样。

乙产生了偏转就会立即改变自旋,以反向运动去与甲相见,这个相见就在丙丁(参见《洛书变易曲线图》)。丙见庚、庚与乙相合,故庚就是乙;丁见辛、辛与丙相合,故辛就是丙。丙丁与庚辛相见,正对应于甲乙的空缺,于是两条曲线就在这个空缺中相交,而产生了一个原有的事物与一个变化事物的连接关系。

两条曲线相交,形成了一个具体的事物组合,两个粒子的组合,也就代表了两个事物的连接,两个粒子的连接,形成了一个三联体平衡结构,在真空中产生了一个“形”,由这个形的不断发展变化,然后形成气、形、质的分裂,在具体的年、月、日、时中得到实现。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事物论》中详谈。

当两个粒子联络成功而形成了交合(或缩编),一个事件就被必然地和不可逆地规定了。在不到具体的发生时空之前,无论主客双方会发生什么样的思想意识的变化,都不会影响这个进程,只要到了时候,它就会必然地发生。因为两个粒子在相互联络的过程中,早就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是由各种通道“告诉”它们的。它们既然选择在空缺中相合,就已经避开了其它的通道内容。事物的结构如果不产生空缺,就无法与外界相合,甲乙的结合就不能进行,中国有句话,叫做“无中生有”,可能就是这么来的。

以上我们所看到的,完全是一种人类社会的事物系统的连接。在人类社会中,所有的连接都已经成了事物的连接,因为它们都是一种主动的积极谋取行为,甚至连纯物质的系统,也被赋予了人类“观察”的意识内函,现实中的事物千变万化,有吉有凶;系统的连接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一切皆在于人的主观意识的运动之中。

由于意识运动是系统中的主动行为,故在宇宙中纯物质的系统并不存在这种主动的意识性,在一般的生物系统中,粒子的联络可以具有选择性,但它们不具备高度综合的思维组合能力,不能形成意识能量的提升,故它们只能简单地连接而不能改变事物。因此,引起量子世界波函数缩编的观察者,只能是具有高度思维能力的人类,而并不存在人类以外的能够改变量子世界的“观察者”。物质世界不能自己“观察”自己。同样,整个宇宙也不能自己“观察”自己,它们只能被人类的思想意识所观察。于是,我们完全可以站在整个宇宙的角度说:真正的“上帝”就是人类自己!

四、论意识运动的时空问题

我们把意识推到了微观粒子世界之中,把它与物质的生成运动统一了起来,于是,物质与意识便在同一个最基本的层次上建立了平等的关系。然而,在我们生活的时空中,到处都充满了物质,时空是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我们研究粒子的运动,最后必然要归结于一定的时空之中。粒子的运动变成了宇宙万物,那么意识又跑哪去了呢?或者意识在物质世界中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呢?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谈得很清楚了,意识在宏观物质世界中,是以关系、逻辑和规律等内容出现的,其具体的存在形式就是人们思维中的概念、观念、理念等东西。比如一个最小的物质结构,我们就叫它元素;元素构成了无限大的物质系统,我们就叫它恒星、星系等等。世界上任何东西,都可以有一个具体的名称,而所有的名称,都是由人的思维构建的,其内容就形成了宏观世界的意识存在形式。

为什么会有概念等东西存在呢?这就是物质运动现象所反映出来的宇宙本性的内容。由概念产生关系,由关系形成规律和逻辑,它并不是具体的物质存在,但却能反映和说明物质存在。用概念和逻辑可以推广到宇宙的任何地方,它反映的东西都是一样的,这说明,意识虽然不是一种客观的实在,但却是客观实在的另一种隐态的存在形式。人们不能否定概念的真实意义,就像不能否认物质的存在一样。因此,概念与物质是一种平等或并行的存在。

意识存在是没有物质性的,但是它却标定了所有物质存在的相互关系。我们这个世界实际上是由两种东西组成:即一切物质与时空的存在形式和一切意识形态的关系存在形式。物质存在的特征是时空的内容,而意识存在的特征则是关系的内容,两者都有自己独立的发展道路,这两条道路同时发起于微观世界的粒子运动,但到了宏观物质世界,则各具千秋,完全变成了两种不同的东西了。

物质运动具有时空性,那么,意识运动有没有时空性呢?

我们说,意识运动从它的本质来看,是一种能量子的通道运动,这个通道规定了物质系统在不同时空领域里的关系连接,当物质粒子聚集而形成了时空,意识只能是在时空中形成暗藏的能量运行通道,因此,意识的存在是没有时空的,它永远是一种看不见的能量组合与流动形式。物质结构的时空运动,实际上就是一种能量的组合运动,物质有了什么样的空间组合,它才能形成什么样的概念,关系和逻辑。所谓概念的形成,其实就是人们对某种物质能量组合关系的意识反映。

我们可以从粒子运动的双螺旋曲线来理解意识的内容。凡是代表了有形的物质形态的质点运动,都是反映在阳极曲线上的,如果不考虑它的意识性,那么它就是一条单螺旋曲线,现在我们所能知道的所有的纯物质形态,都没有发现它是双螺旋的。比如科学所建立的原子,分子等模型都是单螺旋的,一个粒子从某一个空间点进行螺旋散开运动,这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对我们来说,它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如果我们要把粒子运动的意识性考虑进去,那么,它就是一条双螺旋曲线。物质质点的曲线是阳,它对应的意识运动曲线则是阴。阴极曲线上的东西是看不到的,但是它却永远地伴随着粒子运动的每一个脚步。有了阴极曲线的参入,两条曲线的对称运动,就变成了完全研究质点意识运动的内容,这个意义是极其重大的。

点粒子的运动曲线,并不是指大量粒子的混合运动,而是把大量粒子的混合浓缩成一个点,这就是说,无论有多大的物质系统或多少物质单元,都可把它们看成是一个最基本的时空点,这个点包含了该物质系统的质量,引力、作用力,时空等等所有宏观物质运动的特性。比如,一个人的物质粒子构成是无数的,但是它的思想意识的内容却与它的物质构成的内容无关,我们无需去探讨人的思想意识是从什么器官中发出来的,或是被什么器官所接受,而只须把它作为一个点粒子,用点粒子来代替它全部的物质构成内容,并用该点粒子的双螺旋曲线的结构运动来取代其全部的思想意识的运动。这时,我们就可以完全不必去考虑它今天干了什么,明天又在想什么,它受到什么具体的环境影响等等内容,而只要通过它的点粒子曲线运动,就可以知道它的思想意识运动轨迹。因为点粒子的运动都是通道,每一个通道都通向了一个不同的事件,在宏观世界里一片茫然的东西,在微观世界里却是很清楚的。螺旋曲线形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其目标因子在什么地方,粒子的连接是凶是吉,都会完整地反映在太极曲线的运转系统之中。

现代遗传学发现了生物DNA遗传密码结构,但是它们并不知道这个密码是从何而来,它是怎么形成的,更无法破解这个密码的内容。其实,中国的太极学说,正是研究所有事物系统包括DNA密码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人们能够确认有遗传密码的存在,为什么就不能理解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密码组合呢?

生物的遗传密码,与事物的密码组合完全就是一回事,它们都是出自于点粒子的双螺旋曲线的意识组合内容,两者虽然所反映的内容不一样,但是在微观粒子世界里,它们的运动形式却是完全统一的。生物的密码构成了生物体结构组成的意识安排模式,而事物的密码却决定了万事万物的形成和发展状况。两者唯一的不同,只是参入其中的意识构成不一样。生物密码的意识构成是简单的,它没有思维的组合,形成不了意识能量的提升,而事物的密码却是参入了人类千变万化的思想组合,其意识能量可以在任何时空层次上形成新的东西。不过它们共同的地方,就是形成了生物或事物的内在时空结构,这个结构就是一切客观存在的能量组合形式。

我们研究物质系统的时空运动,都是在宏观领域里进行的,在这里,物质粒子显现出了一片混沌的状态,由于物质形态以及质量大小的不同,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相对性,这时,意识是隐含于物质粒子之中的极其分散和微弱的行为,人们是看不出这中间存在着什么意识性的,而当物质形成了系统或者结构,其整体性的东西,才出现了某些协调一致的行为。比如宇宙星际运动的一致性,一切都在其引力的作用下,进行有规律和有秩序的运动,这才出现了牛顿定律,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等等东西。宇宙的协调性表现在宇宙中所有物质的行为到处都是一样的,无论两个系统间相隔多少亿光年,它们对结构的安排都是按照同一种程序进行:从原子和分子,到晶体、生物、到行星系,星系团等等,无不是井井有条,按部就班,在复杂的有序中,一个系统的所有的组成部分和谐地组织在一起,合作着去达到一个特定的目的。因此,宏观物质世界的意识表现,并不在一些分散的物体之中,而是存在其整体的合作行为之中,离开了其整体性或者系统性,我们是看不到它的意识内容的。只有把不同的系统相互联系起来,这其中的意识协调性就会显现出来,这与人类社会的运动现象是完全一样的。只有集体的联系,才能产生协调一致的共同行为,而个人的单独行为,只能是一种无序的混沌的运动。

意识的行为,是表现在一个整体的行为之中的,故我们要研究一个系统的意识性,就不必去考虑系统的具体内容,比如各种相对性等等,而是从它的整体出发,用一个质点来把它的所有内容统一起来,用质点与质点的关系连接来反映其意识的取向和运动的趋势,这就是太极曲线运动的真正内涵。

每个系统组合,都是有它明确的概念的,比如一个人叫什么名字;我们生活的地方叫做地球;地球处在太阳系之中等等。一个概念就代表了一个系统或整体,而概念之间的联系,就代表了系统间的意识连接关系,谁先谁后,谁属于谁或包含在谁之中等等,都有一个必然的逻辑联系。系统无论是什么,无论它有多大或多小,其内在连接关系都是必然的,这就是系统运动所表现出来的意识性内容。

点粒子的运动,并不是物质时空的运动,而是规定了时空运动的内容。一个物质系统与另一个物质系统的时空联系,是通过一种意识的通道来进行规定的,意识的通道通向哪里,其物质的时空就会必然地向该方向进行运动。如果没有通道,两个物质系统的时空则不相通,不通则不相见,不相见就不会形成事物的连接。

点粒子的连接,是一种能量的连接和运转形式,能量的连接实际上就是时空的连接。时空的连接是连续的,一个宏观物体的运动,不可能从一个空间一下子跳到另一个空间,而是逐渐地运动到那个空间,由于点粒子是直接代表了某个物质系统的运动,因此点粒子运动是具有着时空性的,而点粒子的意识联络过程,却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它只受阴阳对称相见关系的制约,故其空间联络无论多么遥远都是瞬间而成。因为宇宙无论多大,哪怕相隔多少亿光年,在太极系统中,它就仅仅只是相隔了几个点粒子,这时的时空概念已经被拿掉了,一个点粒子就能代表一个巨大的物质空间系统。由各系统间首先形成了通道,然后再由粒子,按照具体的年、月、日、时,一步一步地走到那个时空之中,再进行具体的实现。

因此,意识的发生,是先于物质运动的。这是因为一个是不受时空限制,一个却必须要沿着一定的时空进行运动。我们应该很容易地理解这一点,人们的思维运动,可以向后倒推,把过去的东西集中到现在的一个时刻进行思考,又可向前推进,把将来的事情也集中到现在的时刻进行推论,因为粒子形成的通道是确定的,人们的思维可以沿着各种通道,深入到各种空间领域去捕捉事件的信息,所得到的结果,同样可以与宇宙的自然本性相符合,这是科学产生和发展的源泉所在。如果没有粒子通道的确定关系,科学就不可能产生。

意识的通道,只代表一种关系的内容,它没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之分,就象一个父子关系,一旦通道确定,无论什么时候,它们都是这种关系,决不会随着时空的变更而改变。科学也是一样,只要建立了某种公式或定理,它在任何时候都是不会改变的。我们建立点粒子的运动模型,就是要“观察”某系统之间是否存在通道,或者能否建立通道。能够建立通道,则表示一个事物能够成立,否则,两个事物就不能连接,这就叫事物不成,并且顺着通道可以直接确定事物发生的具体时空。

正因为点粒子的关系运动是不受时空影响的,故点运动轨迹是可以倒流的,它可以在时间上看到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取决于通道落在了什么时空上。只要有通道,就必然对应了某件具体的事件,该事件已经发生或者尚未发生是根据两条宇宙曲线上天干地支的落点,是在我们现在的时间之前或者之后来确定的,在前则已经发生,在后则尚未发生。通道虽然不受时空影响,但最后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时空中,这就是太极宇宙曲线运动的非常重要的内容。

现在,人们常常提到时间倒流和空间反演问题,这在宏观物质世界里面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宇宙是向着膨胀的方向发展,时间和空间永远都是向着一个方向运动,除非宇宙停止膨胀,而进行反转回缩,这需要多少亿亿年尚不可知。然而在量子世界里面,时间“倒流”和空间“反演”却是任意的,它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任何时空。因为对它们来说,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它们眼里只有通道,不管通道通向了什么地方,只要“愿意”,就可以立即奔向这个时空。

现在有人通过观察某些违背热力学定律的异常现象,认为时间是有箭头的,因为如果宇宙按照热力学定律的方向发展,就必然会走向无序和混沌,即熵(无序度)的无限增加,这就是热力学定律所认识的时间箭头,而违背热力学定律的现象,却使时间箭头产生了反转。其实,如果我们把宇宙看成是一片混沌粒子的无序运动,就象“大爆炸”产生的现象一样,那么,它确实是会沿着熵增加的方向发展。但如果我们把宇宙看成是在混沌中的系统的有序自组,即有着宇宙中的意识参入,则无序之中必然会包含着大量的有序。无序和有序就会达到一种平衡,宇宙就会安然无事地永恒地发展下去,这又构成了宇宙的无序和有序的平衡运动规律。

所谓时间的箭头,确切地说应该叫做意识的箭头,因为只有意识才有能力使物质系统走向自组和有序。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意识的参入和作用,它就真的可能会走向“死寂”了。

五、论意识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已经达到了很深的层次,然而对于意识的认识,恐怕还只是停留在一种初级阶段。人们对意识概念的理解,还没有离开宏观的物质领域,甚至于把意识的现象都归究于人的大脑的功能。目前科学还没能明确地界定意识的内涵,因为它们无法“证实”意识的真正本质,故而无法说清楚意识究竟是什么,也就更无从知道在整个物质世界里,意识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以及它是如何起作用的。

这是由于人类认识世界的出发点是由“可见”两个字来决定的。凡看得见和可以被重复求证的东西就会被观察到。然而有一种东西,它是用任何仪器也无法检测出来的,并且它也是不能重复出现的,这就是意识和思维的运动,或者由人的心灵、精神、意志等等东西组合起来的复杂系统。意识和思维的运动是无影无形的,它们随时都存在于虚无的空间中,影响着世间的万物。可以说,它们才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构建活动的“中心”和“灵魂”。而意识的运动却是不可再现的,因为某种意识的发生,所形成的“缩编”是不可返回的,在微观粒子世界里,今天可以用一种思想意识实现了某种事物行为,明天再用这种思想意识就不会重复出现同一种东西。因为一个缩编,就是一种关系的建立,这个关系一旦确定,它就是不可改变的,或者不能对某种关系进行重复地缩编。

意识到底具有多大的作用呢?我们首先来看意识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谈到,宇宙中一切物质结构的起源,都是来自于由两个电子相结合所形成的一个“三联体”平衡结构系统,它是宇宙最初形成的一个最基本的能量组合单元,这个三联体后来形成了所有粒子组合的共同模式。由于它是一个最初级的能量组合单元,故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一个“能量包”。一个能量包的运动形式,就是由两个电子构成的阴阳双螺旋曲线运动形式。

我们认为宇宙中的元素都是从一个能量包发展而来的。由阴阳曲线的螺旋展开,形成了一个电子数的有序排列结构。这些电子数又分别组建了自己的能量包。100多个电子就形成了100多个能量包而变成了100多种元素,而每一个能量包都是由最初的那个能量包“复制”而来。这就是说,宇宙最初的100多种元素,都是宇宙第一个能量包的“后代”,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具有“直系”关系的大家庭。能量包都可以单独形成一个实体,它具有自己内在的电子排列组合和运动的特性,但同时又包含于整个宇宙能量系统的大家族中,构成整个家族系统共同的运动模式。

能量包大量的繁衍复制,都是根据第一个能量包的繁衍模式进行的。因此,宇宙中100多种元素的结构形式永远是不会变化的,因为它的“遗传”模式是固定的,宇宙无论发展到多大,无论在什么地方的任何一个能量包的运动形式都是一样的。

一对阴阳电子的结合,实际上就是在一片虚无的真空中形成的两个能级的迭加,它构成了一个最基本的空间单元,它复制的第一对电子,就是对该能量包空间的扩展,由电子连接形成的空间叫做物质空间,它充满了电磁场,而由能量包中的引力子连接形成的空间则叫做“引力空间”或者“能量空间”,它充满了引力场。物质空间和引力空间都是在真空中形成的,引力空间只是物质空间的“影子”,它是看不见的,而所有意识的内容都是存在于这个影子之中的,这就叫做阴阳的耦合。

引力空间的形成,是把真空中的能量子进行压缩,组合和迭加。能量子的空间迭加,是按照不同空间层级的螺旋散开方式进行。它有一级空间迭加,二级空间迭加,三级空间迭加……直到第十级空间迭加,从而形成了整个空间的周期大循环系统。为什么只有十级迭加呢?这是由能量包中的平衡体系所决定的。从一到五级是空间能量的迅速增加,从五到十级则是空间能量的逐渐回缩。这是两个电子运动的往返过程,一切结构都不能离开这个平衡的原理,否则电子就会冲出结构或者掉入核内,结构就不存在了。

当宇宙第一个能量包的十级空间结构形成,后面所有的能量包无限的空间扩展,都只会造成这十级空间的无限膨胀。宇宙最初的空间膨胀并没有现在这么快,而随着物质粒子的大量产生,无数的能量包都在扩展自己的空间,才使得宇宙的膨胀速度越来越快,直到发展了两百多亿年,才变成了我们今天这个样子。

那么,在物质空间形成过程中,存在着意识安排的成份吗?我们说,意识本身是真空中能量子的组合形式。能量子被压缩在物质结构中,它并不是被动的和毫无行为能力的,而是大量地穿行于物质结构之中,形成了物质运动的动力来源,同时,还充当着粒子间相互联络的载体。空间中有能量的组合,就一定会有意识的存在,只不过这个意识有简单和复杂之分。

粒子的初级组合运动,是围绕着一定的法则进行的,法则同样可以看成是一种意识的安排,就象人类社会运动有法律、法则、法规等等一样。粒子运动的法则是一种看不见的能量子的组合形式,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们归结于意识的范畴。

意识的运动,也是一种能量的流动,它是通过真空中的扰动,形成了能量子的组合或迭加,才产生了能量的流动。在物质空间中,一切可被测量和计算的物质作用力,都是在能量子的组合与迭加之后才形成的。而能量子是如何地组合,它以什么方式进行迭加,这就属于意识的范畴了。

能量子的迭加是一种无形的过程,因为这只是在真空中出现的能量波动,能量是如何波动的,物质粒子就会按照这种波动来进行组合。而能量子的波动是从能量包中发出来的指令形成的,其波动带有了明显的意识调控内容。能量的波动越强,也就意味着意识的能量越大,物质粒子的聚集也就越多。当被聚集的粒子按照意识波动所指引的方向进行大量流动时,我们便把这种现象称为微观粒子运动的“意识趋向性”。

粒子的趋向性运动,一定是带有目的性的大量粒子的群体运动,这个目的性,是由整个物质结构中心的能量包所决定的。比如,生物结构中,生物体根据自身的需要想要干什么,这个意识一动,就立即形成了意识的目标,有了目标就会形成指令,指令加在了生物体的什么部位上,就会立即形成该部位粒子的大量流动,而形成整个肢体的协调动作。

在人类社会的事物系统中,意识的趋向性运动,就变成了整个人类群体的运动。一个国家的指挥中心,具有着巨大的意识能量,它的指令可以促使整个社会按照同一个目标进行运动;一个集团军的行动,只需要一道命令就够了。因此意识能量的大小,决定了它所能影响事物的大小。

宇宙最初的物质结构的生成,它最原始的意识活动,就是按照阴阳相配与平衡的规则来安排组合粒子,我们可以从现代化学的规律中,看到物质结构组合的明显的秩序性。这个秩序性维持着宇宙所有物质组合的不变性,它构成了物质世界严格的规律和逻辑。

物质结构的发展,只有一个最简单的目的性,这就是按照宇宙形成的模式,一代复制一代,其复制过程,就是形成无数的能量包,每一个能量包都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物质系统,包括宇宙中无数的巨大星系。能量包与能量包之间都有着某种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通道”。由通道确定了能量包之间的关系,就象一个家族、属于哪一个宗系,它的最原始的“祖宗”是出自于哪一个能量包,有通道的就可追踪到同一个祖宗,没有通道的就不会形成联系。宇宙中所有的能量包都是处在同一个宇宙的巨大的物质系统之中,每一个能量包都可以从整个宇宙能量包的螺旋散开式点粒子的运动轨迹中寻找到它的最原始踪迹。这就叫做“宇宙合一”。

宇宙物质结构发展了若干亿年,才开始产生了进化的内容。才有了个体的独立的意识安排。这种独立的意识打破了物质结构自然安排的规律和程序,而走向了结构多样化发展的道路,特别是当物质结构进化到一个高级的阶段,形成了人的大脑,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人的大脑所进行的是一种高级的意识组合,这就是思维。思维可以把一切简单和复杂的意识形态进行能量的重组,这个重组就是一个综合化加工和总结的过程,由此而形成了人类所特有的语言、文字、文化、艺术等等思维的结晶,这个结晶的集中表现,就是“概念”和“观念”的形成,概念组成了人类思维的最基本单元,而观念则是一系列概念的综合。

现在,人们只认为概念仅仅是一种思维意识的内容,它除了对事物的描述和理解之外,而不包含其它的东西,这就错了。其实概念不仅是组成人类认识的基元,更重要的是它所包含的能量组合内容。

比如,一篇文章是由一系列的概念组成的,而文章的好坏与影响力,则完全取决于其概念的组合方式,与它所包含的事物内容的深浅,而且更重要的,还取决于文章的作者思维能量的大小。一个小学生的文章,与一个博士生的文章,其思维能量的大小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不仅在于其知识和阅历的差别,而且还在于不同的思维能量对每一个概念能量的凝聚不一样,思维能力越强的人,概念凝聚所形成的力量就越集中,对周围的影响力就越大。

概念本身的能量大小,完全取决于其微观粒子的能量组合形式。因为任何的概念都是以一种“像”的形式,或者某种关系的内容出现在我们头脑中的,这个像,其实就是微观世界的电子数组合形式,它表现的是一种物质组合的信息内容。当人要运用某种概念,其思维出现了概念的形像,就一定会扰动微观世界的概念能量状态,这是一般人所觉察不到的。我们把这些概念进行组合,迭加而变成文章,实际上也就是对它的能量进行重新地组合和安排,而形成了能量的结晶,这个结晶就会以一种新的能量组合存在于宇宙的能量空间之中,于是,由无数的能量结晶便构成了人类千古流传的文化体系,同时,它又推动了人类思维的更大发展。

所谓思维的能量,就是你对一个概念的理解有多深,因为概念是有能量的,你的思维进入这个概念越深,你获得的能量就越大,你运用这个概念就会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我们换一种说法,其实概念就是某种物质或事物系统的代名词,它是系统的意识表达方式。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它的根源,这个根源来自于一个能量包,从一个能量包中发出来的各种信息,都体现在一系列的概念之中,微观世界的粒子运动,都在遵循着这些概念的内容,但是它们并不知道这叫做“概念”,概念只是微观世界的信息组合被人的大脑所凝固的产物。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概念变得越来越复杂,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本来都是非常简单的,而被人类的思维进行无限地加工,组合,形成了无数的思维产品,从而把整个宇宙也变得纷繁复杂,莫衷一是。其实,越简单的概念,它所包含的内容就越广大,越深远。比如“天”、“地”、“人”等概念,你要能真正把它说清楚,你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大哲学家和大思想家。概念越复杂,事情就会变得越细微,越单一。

我们认识一个概念,就是要用思维打开这个概念,而顺着概念的信息将思维导入微观世界。其实,在微观世界里,所谓的概念是不存在的,而真正存在的就是它的能量组合形式,以及微观粒子世界的网络通道,概念只是人类对这些东西的思维凝聚和反映而己。因为一切宏观的东西,都是从微观而来,宏观世界的一切联系或关系,都是由微观世界的通道决定的,包括人类社会的事物现象也是如此。

现在恐怕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我们每天在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同时,也是在与微观粒子世界进行沟通。当一个概念出现在你的思维中,这个概念的能量也同时在作用着你。在微观世界中,你的能量包(或者意识系统)就会与某个概念的能量包进行沟通,当两种能量形成共振,你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反映或情绪波动,只是你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这是因为你的思想导致了微观世界的某种能量波动,如果你带有了某种目的性,就会与这个概念的能量包达成“共识”,而在将来就会必然地发生某件事情。你的一系列内心活动告诉你,你在冥冥之中已经与某个事物系统建立了一个微观粒子的通道。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是这样进行的。事物在发生之前,一定有一个微观世界粒子联络的过程。你与某一个系统能不能连接,系统能否允许进入,当双方达成了某种善意的共识,后面发生的事物就一定是成功的和吉祥的;当对方不允许进入,而你的思维却非常固执和带有强行进入的成份,双方就开始发生剧烈的矛盾冲突而导致一个非常凶险的结局,现实中的事物也一定会按照这个过程去一步步实现。这个联络的过程,是在看不见摸不着的的微观粒子世界里发生的,然而它却能导致现实世界的必然发生。这就是一切事物的因果关系,宏观与微观是互通的,因就是果,果就是因。

人们往往不会想到,某一件事情的发生,是起因于不知在什么时候产生的一种思想和行为,在那个时候,这个果就已经形成了,而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只不过是对那个果的原因说明而已。几千年来的宗教界早已认识了这种现象,特别是佛教和道教,它们总在劝人们要动善念,一切要顺其自然之道,这样才会保持和平与安详,否则,就会种恶因,得恶果。

思维的能量组合,不仅能够创造概念,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创造事物。我们想想,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哪一件不是由人的思想去创造的呢?现代社会的人们,如果不能够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而任意地去破坏自然和征服自然,将来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因为宇宙是要平衡的,如果破坏了这种平衡,所遭到的恶果,必然是由人类自己承担。

以上所说的,只是意识作用的一般情况,其实,人的真正的思维能量,要比人们想象的大得多,神奇得多。在这里我们只举一个最现实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现在医学上,有许多最难医治的疾病,比如癌症,白血病,痛风,肝炎等等,它们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如此顽固?请大家暂时抛开医学上的各种解释,而用我们的宇宙观和物质生成观来理解它们,或许能够找到一种根治它的良方。

现代医学所确定的各种疾病,在微观世界里真实只有一种概念,这就是粒子的聚散。聚则闭,散则通。粒子的大量生成与聚散,就会造成人体内局部空间膨胀,而破坏人体整体的能量平衡,或者堵塞了能量的通道,这在宏观上就“造成了人”的疾病状态。

凡是顽固的疾病都有一个特点,即它们都存在一个发生源,这个发生源总是在不断地复制病毒,单个的病毒细胞好消灭,但这个发生源却很难找到和消灭。现代的一切医疗仪器,都只能发现它密集的粒子聚集,却无法发现这个聚集的真正的内在构成,以及它们纵横交错的联系网络。那么这个发生源究竟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们还是把目光集中在微观世界。在人体中相对于粒子来说,它是具有着很大空间的,在这个空间中的某一个区域,由于某种原因,突然形成了一个病毒因子与人体正常因子相结合的能量包。这个能量包就是一个存在于人体空间中的看不见的“形”。或者一个“阴影”。因为它带有了正常因子的信息,所以能够被人体系统所接受,然而它带有了病毒因子的内容,这个能量包就具有了异类的和破坏的性质。最初人体系统不能识别它,而任其自由发展,这个能量包按照宇宙生成的模式,不断地复制和扩展空间,当它形成了气候,就开始大量地侵入人体正常细胞,这个侵入与最初的两个因子的结合过程完全是一样的,它们同样形成了大量的能量包。病毒的能量包系统开始与正常的能量包系统发生抗衡,它们在人体内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到处拉帮结派,扩展势力,使人体内出现了一片混沌的局面,疾病就这样产生了。

病毒细胞复制的过程,就是吸取周围能量而使人体空间形成了一个内在的压缩,导致了粒子的大量异常聚集,由粒子的聚集,形成了空间的外在膨胀,这个膨胀使整个人体的能量分布和运转失去平衡或受到阻碍,造成人体正常功能不能行使,由局部的病变产生了整体的连锁反应。这个时候,光靠药物,手术等手段,只能解决部分的病毒因子,而不能调解全身的能量平衡,病毒能量包的意识系统依然存在,只要有不平衡,疾病就会继续漫延。

一个高明的医生,不仅仅在于他的治疗技术上,更重要的还在于他是否具有一定的思维能量,使病人能够振奋精神,形成强烈的抗病意识,这就是医生与病人的意识共振。因为意识的问题,只能靠意识来解决。病毒能量包的扩展,是其意识漫延的结果,它打败了正常的能量包,才能得以迅速地发展。微观世界里的疾病现象,与人类社会的战争现象是完全一样的。人体正常的能量包指挥中心,如果不能形成一个坚定的集中统一的抗病意识,等待它的就只有被打败,被消灭。

意识共振的关键,就在于起动病人的能量包,激发它提供大量的抗病因子,靠医生和病人的思维能量的结合,来推动整个身体能量的运转,通过人体的自然调节机制来战胜病魔的入侵。

这是针对一般情况来说的,它只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其实,意识本身就是由能量子组成的,能量子是无所不入,无所不知的,并且意识的能量组合可以直接导致病毒区域的粒子进行大量流动。当你用一种特定的思维意念加在了病毒的能量区域,只要这个意念能量达到了足够的强度,它就会立即打破病灶的能量保护圈,沿着其网络系统,深入到病毒因子的能量包指挥中心,去阻断病毒因子的信息传递和网络通道,摧毁它的指挥运作系统,使之停止复制。思维意念可以直接地抽掉病灶区的能量,切断其能量供给来源,并驱使大量的粒子形成转移或消散。思维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无论多远的地方,它的运作都是行之有效的。当然,能够达到摧毁疾病的能量的系统,必须是一个思维训练有素的人才能办到。

由此,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思维医学”,它是专门解决一切疾病中的能量包异变问题,及其能量结构构成的。它包含了对疾病意识的认识和处理,以及专门的思维训练等等内容。

人们对一切疾病的治疗,都必须综合两条道路:一条是物质的,即所有的医药治疗手段;一条是精神意识的,即用思维意念的力量来摧毁疾病的网络系统。这两条道路哪一条都不可偏废,这才是人类战胜疾病的关键,因为疾病的本身也就是物质和意识两重性的结合。

将来的人类社会,将会进入一个超思维的时代,各种顽固的疾病都会被人的思维力量所化解。当人们充分认识了这个宇宙,认识了自身的能力,一切才会向着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那个时候,人们才会非常自豪地说,人的力量真是无穷无尽!

六、论意识组合方式

意识在微观世界里,究竟是如何组成具体事物的呢?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我们研究意识的发生和发展,如果不能深入到它的具体组合过程之中,意识的问题就仍然说不清楚。比如生物DNA的意识密码是如何组合的,人类事物的意识共振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这些都牵涉到意识发生的具体内容,它才是我们要真正解决的问题。

中国古代的太极,阴阳、五行、八卦文化,它们都是有着具体的演化模型的。这些模型集中反映在《周易》、太乙、奇门、六壬等等模式之中,其研究得最具体、也是最详尽的内容,就是人与事物的意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也包括了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和演化内容。我们今天对意识问题的大量阐述,并不是毫无根据,而完全都是从这里面出来的,如果没有太极文化,我们对意识的研究就找不出任何的依据。只有沿着太极文化的理论线索,我们才能从中领悟意识发生的根源,以及其具体的演化内容,才能真正揭开宇宙的意识现象之迷。

在本书《论物质系统构成》一节中,我们讨论了生物细胞DNA遗传系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提出了DNA中存在的意识问题。DNA的双螺旋与宇宙的两条阴阳并行的螺旋曲线形成了完整的对应,它反映了DNA系统与阴阳宇宙的双螺旋性质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意味着DNA的遗传密码来源于两条宇宙曲线上的电子数分布。现在我们来深入探讨这个过程。请参看《河图极点对称曲线图》和《洛书变易曲线图》。

我们谈到,在宇宙双螺旋曲线中,纯物质结构的电子数排列,都是在阳极曲线上的,而阴极曲线仅仅只是通过阴阳的对称相见而提供阴粒子,这个时候,粒子的意识性就只有阴阳配对的内容,阴极曲线不产生任何的意识变化。然而当生物细胞结构产生,阴极曲线就有了积极主动的内容了,它不仅提供阴粒子,而且产生了一种变化内容。这个变化就是它改变了原有单一的对称相见通道,而产生了破缺的斜向连接,阴极的通道可以与任何一个粒子发生联络关系,并产生阴阳结合而变成新的东西。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完全是一种意识的操作,它使得物体的结构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这就形成了一切生物体,包括人体结构在内的演化和进化的内容。不仅如此,由阴极曲线所导致的意识变化直接就是人类思想意识变化的根源,它对人类的事物行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微观世界的意识运动,是由阴阳粒子产生了意识协变而形成的。阳极曲线是物质质点的运动轨迹,它代表了现存的事物形态,意识的发生是离不开具体的事物形态的。阴极曲线则是看不见的能量子或引力子的运转形态,它代表了具体事物的意识发生和运转。阳态的东西,反映了一切外在的行为表现,其行为是由一定的思想意识构成的,故它代表了事物“性”的内容。阴态的东西代表了事物隐藏的内在的意识运动,这个运动直接影响到事物的形体运动,

因为由阴阳电子数所形成的结构就叫“ 形”,只有内在“ 形” 的运动,才能导致外在的行为,故它代表了事物“质”的内容。

这里需要说明,所谓阴阳相合,指的是同一种东西的内外本质与本性的存在形式,本质反映的是事物的结构构成和能量状态,它代表事物“体”的内容;本性反映的是事物结构的形象特征,以及性状,禀性等等,它代表了事物“用”的内容。

“用”是反映在外的一切属性,功用等等,它反映了事物关系的运动形式;“体”是反映在内的物质结构和质量,它反映了事物形体的运动形式。世界上任何事物都离不开体用的关系,比如一个人的身体只有一个,但是它对外所建立的关系,却可以是无数的。人们可以把任何东西的体用内容,代入事物系统来进行考察,便可确定该事物与各种事物的关系。

阴阳曲线的内容,本来是合而为一的,就象DNA的双螺旋,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但为什么要把它分开呢?这其实就是把万事万物的体和用分开,用它们之间千变万化的连接关系来考察事物的运动,因为所谓事物的运动,说到底就是体用的运动,这也是物质与意识运动的表现形式。

因此,阴阳曲线所表现出来的意识内容,实际上只是一种事物的内动和外动的关系,阳为行为,阴为意识,或者阳为用,阴为体;阳为性,阴为质等等,它们必须形成阴阳的协变,才会出现事物的变化。

我们再来看DNA。DNA的双螺旋运动与事物形态的双螺旋运动是完全一样的,它同样有着决定性状和结构的两种组合性质。我们可以从宇宙双螺旋曲线的电子数排列组合规律中大概了解DNA密码组合是怎么回事,并且可以通过阴阳的协变关系,推断出DNA会在什么环节上发生变故,而通过某种手段改变电子数组合来消除这个变故。如果能够将太极螺旋曲线与DNA的组合规律结合起来,通过现代科学的手段,准确地掌握DNA,这对人类的贡献将是巨大的。

我们注意到,两条并行的螺旋曲线的开端,并不是从甲、乙两点的中心直接开始的,而是经过从甲到戊的过程,才开始进行阴阳曲线的“携手运动”。我们认为,从甲到戊,就是某一个具体的内在结构的形成过程,这个内在结构一定是一个意识发生的真正中心,或者意识的发生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意识不可能在一个没有时空结构的状态中凭空产生。如果没有一种特定的和有机的物质结构的存在,就不能形成一个意识发生的主体或发生源。DNA的双螺旋并不能构成意识的主体,因为它的发端并不在结构的中心,它只能接受从中心发出的某种意识的安排。

这个中心就是由甲乙丙丁所围成的一个独立的空间,不过这个空间并不是一个实际的空间,它只是一个由电子数组合形成的真空中的能量迭加,其真正的时空是从戊和乙开始的双螺旋所确定的三维空间体系。戊代表了一个有形的物质实体,从戊开始才反映了它真正的时空运动内容。于是一件事物的“内、外”便由此而分:从甲到戊是内在的结构数组合过程,它是看不见的真空中电子数组合形式,从戊以后,便是该事物的物质空间的扩展过程,也就是其结构从虚到实的不断生长而变成一个具体实物的过程。因此,双螺旋中的内容,完全是由其内在结构数所规定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DNA发展具有三个阶段:即甲是发生阶段;戊是形成和发展阶段;壬是完成或终结阶段。与三个阶段相对应的是乙、己、癸的阴阳相合,这是双螺旋曲线的纵向轴上的内容。纵向轴构成了事物的禀性运动形式,即代表了事物的状态。

在横向上,DNA双螺旋中有四个碱基结构,这是横向上的丙、丁相见内容。丙是三,为三维空间;丁是四,为四个碱基元素。故横向上所反映的是双螺旋中的结构组合内容,它是一种事物的形态运动或者叫做形质运动形式。

丙丁相见是在双螺旋之内的结构形式,而庚辛相见,则是在双螺旋之外的变化组合形式,这个变化组合,是由甲、乙的意识分裂运动造成的。由甲、乙组成的双螺旋从己壬而断,甲便从己而出开始分裂,其分裂的过程可能是这样的:

甲、乙的分裂是从乙的偏转开始产生破缺运动,乙每形成一次偏转便使两条曲线产生一次反向的相交(见《洛书变易曲线》),其交点有两个,即丁和辛。这时庚、辛处在了空缺所指的位置。丁的相交仍然是四个碱基,而辛的相交,则是四个碱基的变化组合形式,它一共可以形成8×8=64种相交组合。而在空亡中的庚,由于没有阴阳配对,故一共有7×7=49种自由电子组合形式,这些自由电子可以随时等待各种配对组合。故太极学说中有:“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之说。

为什么必须是四的组合呢?四是横向上的阴数,它代表了一个基本结构或者“形”的组成内容。我们说,一个能够由自由电子组合的空间,一定就是一个具有某种有机性的空间。所谓有机性,也就是机动性,可以随时进行组合变更。比如科学发现所有的有机物质都离不开碳(C4)的参入,在太极模型中,C4就是丁4,我们说,无论是什么东西,只要其数产生对应,它一定就会与我们的模型产生关联,因为数都是相通的。由丁4组成的自由空间,构成了有机物质的独立运转系统,也是其意识产生的核心。

那么,DNA的三联体究意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牵涉到河图络书电子数组合规律了。请参见《河图点状图》与《洛书点状图》。

河图点状图一共有55个阴阳电子,按照4的结构,在4个方向排成了4层。最中间的一层是5个电子,第二层是10个电子,第三层是10个电子,第四层是30个电子。

从阴阳电子的配比看,第三层和第四层的阴阳电子总数是相等的,即阴电子20个,阳电子20个,而第一、二层则阴多阳少,两个阴电子共用一个阳电子,而形成了一个总数为15的空间结构数。这个空间结构看上去象是里面住了5个人的一个房间,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同一个空间层次,这个层次在太极学说中被称之为“中五”,或者“十五结构”。由十五个机构形成了内外相通的“三五之道”。

从中五到最外层经过了三层空间,在这三层空间中共有40个电子,这40个电子按照一六,二七、三八、四九,即宇宙十大圈层的阴阳极点对称和圈层数进行排列,这就是河图点状图的排列规则。

河图点状图反映的是55个电子数的形成,以及最初的自然排列状况,它表明55个电子,用15个电子组成了一个内在的空间结构,由40个电子在4个方向上形成了阴阳相合的关系。不过它只反映了电子数的自然平衡分布,而并不反映电子的变化运动情况。

电子的运动,就在于它的配对组合,如何组合呢?这就是洛书点状图所反映的内容。电子的配对并不是河图点状图的排列秩序,而是按照洛书点状图的排列秩序各就其位,等待某种意识的安排,具体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当某种意识发生,河图的电子数便立即自动地散开,形成了洛书的电子数结构排列。按照数的顺序和阴阳关系,将阳数即奇数列于四正位,为主位;将阴数即偶数列于四维位,为从位,这就叫“阴从阳”。这样构成了八个方向的阴阳电子排布,其配对原则是:40个电子不得任意配对,而是四正与四维全部与中五相连,其四正和四维的对称连线之和数,全部形成了15结构,保持了整体的平衡与稳定,由中五发出指令,通过四条连线传达到八方,根据这个指令来决定每一个电子的阴阳配对情况。

洛书点状图,中间只标明了5个电子,这是把一个10数隐含在中五之中,因为10是一个周期数,它反映了中五是在不断地循环运转的内容。中五就是一个意识结构,或者意识的发生源,从它发出来的意识内容,通过一个“信使”电子,来“点击”周围排布的某一个电子,并根据其意图与另外一个电子形成配对。那么这个“信使”电子是怎么来的呢?我们说,中五原本是由4个电子组成,4个电子中间的一点,其实是一个虚点,太极学说把它称之为“虚一”,或者叫“太一”,“太乙”、“太易”等等。其实虚一并不是没有,而是一个电子被隐含在中五之中,变成了意识发生和联络的信使,正是由于这个虚一的存在,才导致了万事万物千变万化的内容。之所以称之为虚一,是因为它是一个根据某种意识变化而游走运动的不定数,其位置就在太极的中心。当某种意识产生,或外界的意识打入,虚一就立即变成了“实一”电子。

虚一电子可以代表任何东西,以及任何一种思想意识的内容,它运动到哪里,哪里就会因为多出一个电子而变得不平衡,导致了意识波动现象的产生,这个波动是在阴阳双螺旋曲线中进行的,其波峰所触及到的双螺旋中的某个电子,该电子的原有配对连接便发生断裂,而按照“信使”的指令产生反向运动,与另一个等待配对的电子进行结合,而形成一个新的电子对组合。

虚一电子的运动也是有规则的,从中五中可以任意打出一个游走电子,它打到什么方向上,都是由发生源中的意识内容所决定,但它打出的步骤却必须是按照河图的生成数的空间层次进行,即15结构的外层是由1、2、3、4生数组成第二圈,由6、7、8、9成数组成第三圈。游走电子从中心结构出发,沿着螺旋曲线打到第二圈和第三圈上,形成了三个电子的连接,由于信息电子的波长不一,它在运动路线上所点击的电子也会不同,故其每次点击,都会形成三个不同的电子数组合,这个组合就叫做一个“三联体”。用我们太极模型的语言来说,就叫做“地支三合”。地支三合就是在每一个方向上的具体落点。一个地支就代表一个时空点,或者一个具体的电子数。信使的意识内涵打到一个地支上,就变成了一个天干,天干与地支的相合,就构成了一个时空连续点,由4方向的时空连接,就形成了四组最基本的连接单元,即亥卯未、寅午戌、巳酉丑和申子辰。它可能也是四组最基本的碱基组合内容。

在太极模型中,三的内容就是周围40个电子中形成的一个三维空间数的事物组合,五就是由中心发出的思想意识与该事物的连接;地支三合代表了一件具体事物,天干五合则代表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连接关系或者通道,因此,三和五被中国古人称之为“三五之道”,它是整个太极学说的精髓所在。

我们从《河图极点对称图》中也可以看到,两条曲线的右半边是三的连接,左半边是五的连接。三是事物内在的形成,故右半边为阴;五是事物外在的扩展和延伸,故在左半边为阳。

《极点对称图》指出了电子的分布和运动的形式,它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看的,横向即卯、酉方向,它是丙丁和庚辛电子数的一切聚合,离散,相汇,交合等等活动的平台。横向的电子数是以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的形式展开的,这与河图洛书电子数分布形式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把它想像成以卯酉线所形成的一个横躺着的大园,我们是站在这个大园的中心来看八个方向的电子数分布情况,这就与我们地球的地平大园相对应了。由于横向是物质粒子的形质组合形式,它的内容就相当于我们地球上的万物,故太极模式中的八卦,奇门等等都是讲“地”上的万物运转,以及与天道的关系的。

纵向即子午方向,从中五看外圈,甲乙从戊己而出,上见戊癸,下见己壬。按照戊己,壬癸对称相见,戊己合为5×6=30,壬癸合为9×10=90,上下共计120之数。120除去100周期之数等于12,12就是横向大园上最基本的电子数运动组合单元,即横向大园被以纵向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6个纵向大园所分割成了12等分,这12个部分用12地支表示。12地支均匀地分布在横向大园上,构成了12个时空分段。由于是假设了一个人是站在横向大园上往下和四周看,所以12地支所代表的就是“地”,而天干却是从中心发出,通过6个纵向大园而传到各个地支的,故理所当然地叫做“天”。由于纵向系统构成了一切思想意识的传递,沟通,联络等内容,故把它称之为意识运动系统,或者叫关系运动系统,横向是“体”,纵向就是“用”。

这样,太极模型就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就是横向的河图,洛书电子数的形质组合系统,叫做八卦系统。第二部分就是纵向的由天干地支组成的意识传递和联络的时空运动系统,叫做干支系统。两个系统都是出自于一个体系,故它们是可以相互对应,相互转换和相互映证的。

纵向运动有12个时空落点,它是由中五发出,故有12×5=60种运动组合形式。中五信息的发出就是天干、天干落到了某一个地支上,就形成一个干支组合。60个干支组合,就叫“60花甲”。60花甲加上甲、乙、丙、丁内在结构的四种基本组合,就是64种运动组合。横向的运动有8个方向的电子数排布,每一个方向电子数全部组合一次,就有8×8=64种组合形式。于是横向的电子数组合与纵向的时空数正好是相等的,64就是一个横向与纵向的完整耦合数。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一切物质的组合运动,以及一切事物的具体行为运动,都是在横向进行的,而一切思想意识的形成和对事物的操纵都是在纵向进行的。就象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的一切行为和事物活动,都只能局限在地球的某个地方,然而我们的思想运动却可以深入到整个宇宙的空间中,这就是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

我们再来看那个“虚一”的内容。虚一是一个隐藏数,它代表了事物意识发生的起因,这个起因就在中五之中,它是怎样发生的呢?

请继续参看《河图极点对称曲线图》。中五其实应该是由甲、乙、丙、丁、戊五个电子组成,戊点应该处于太极的中心位置,然而从图中我们看到戊点并不在太极的中心,而是从中心跳出,形成第五圈的闭合大园,这个大园构成了整个中心结构封闭的外圈,这样,太极的中心就是一个空点。不过,戊点与太极中心是同处于一个中心轴上的,中心所产生的一切内容,都是直接从戊点而出。戊点是物质世界的

“有”和“无”的分界点,0 空间中的电子数组合必从戊点而出,而形成具体物质形态的运转,因此,戊就是贯通阴阳空间的中介和桥梁。

当某种内在的意识波动产生,其封闭的结构便立即被打开,即阳极曲线在戊点处产生了断裂,造成了乙、戊分离,分离的结果就预示着阴阳电子必然会形成重新组合或相交。

对称曲线和变易曲线所反映的是一切意识结构的普遍运动规律,它就象一个数学公式,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可以代入其中,而当我们要具体地运用它时,则必须具有一个特定的对象,即某一个意识发生主体的参入,它可以是一个人,或者某件事,或者某一种思想等等,这个主体就可以看成是太极中的“虚一”。虚一者,虚其一而万物以其为用也。

当某一个意识主体参入,“虚一”立即就变成了“实一”。太极中心点原本是空的,由于一个意识主体的参入,它就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点。这个点,我们就把它确定为甲。由于这个甲与原来的甲不一样,它是从虚中而来的,故在太极模型中就被称之为“遁甲”。

从中五中形成了一个实在的甲,它可以历行甲、乙、丙、丁、戊五点,共可形成6个甲的排列内容,故称之为“六甲”。由于有了这个甲的产生,在原有固定的太极模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天干地支乃至八卦系统的运动变化模式:固定的模型在下,变化的模型在上,这就是空间的迭加和组合。一层空间的迭加,必然会导致原有结构能量状态的变化。电子间原本的固定关系,与新的电子加临所形成的变化内容,必然会导致主体与客体,上与下,阴与阳,内在与外在等等关系的演化和矛盾冲突,这就形成了事物的错综复杂,吉凶祸福和千变万化的格局。

一切事物的空间迭加都从甲开始,甲就象一个龙头,它立在哪里,后面的天干就依次跟在哪里,甲是什么内容,它们就必须具有相应的内容,故甲是一切事物的总纲和发源地,甲落在哪里,事物的起源或开端就在哪里。

从整个宇宙来看,甲从子开始,历行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共经历6个干支轮回形成60花甲,这就是整个太极运动的一个大轮回。60花甲各得阴阳相配,为120满数,它形成了100个周期循环,即为100年。在这100周期内,如果宇宙的变化发展不平衡,当它回到原来的起点,就会带来强大的剩余能量,而导致整个宇宙剧烈地自然灾变,原有的秩序就会被打乱,而在新的干支循环中又开始进行重新地消化和调整,达到一个新基础上的平衡。相对于宇宙而言,100周期只是一个最基本的小周期,叫做“一小劫”。由10个小劫可以累积成千年的大劫。宇宙形成了多少亿年,不知造成了多少大灾大劫,从而变成了今天这个模样。

甲子的发展,是宇宙的自然演化的过程,而我们现在所要研究的,只是一个思维主体的运动变化内容,这是一种特殊现象,它并不一定都起始于甲子。因为个体的内容是千变万化的,这个甲可以根据某件具体事物的意识结构,从甲寅、甲戌等任一个地方开始。因此,一个甲的位置就决定了该事物的起始和终结的状态,以及时空的发展。不过任何的特殊性都必须寓于普遍性之中,无论它们如何变化,都逃脱不了宇宙大结构的制约。一个具体的事物,如果与宇宙的大环境相违背,这就叫“逆”,等待它的就只有被消灭,如果顺应了宇宙的运转状态,这就叫“顺”,它就能得到自然和顺利地发展。

七、论人的意识构成

前面我们谈到了生物DNA遗传系统,和有机体的意识构成问题。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人是一种高级的生物,有关于意识的一切现象,都必然地集中在人体的结构中。那么,我们怎样从人体的结构来看到其中所隐藏的意识结构呢?

在中国文化的主流中,把意识的问题皆归究于人“心”,认为“心之官则思”,人的大脑只是“心灵”的反映。然而,“心”到底是什么,各种学派众说纷纭,仍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

其实,中国人早就知道,“心”是无形的,它并不是人的心脏,也不是人的大脑,而是存在于一片虚无之中的看不见的东西,只是无法用一个明确的东西来表达它。因为中国文化与儒道佛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中国历代哲人强调了几千年的“明心见性”问题,深知“心”的内涵,但由于世人大多无法进入“心”的微观境界,故无论怎么说也说不清楚。

我们今天想用这样一种观念来表述,看能否说得过去:所谓心,就是介于真空与物质空间之间的一种无形的意识结构形式。心是一种微观粒子结构,这个结构是出自于一个电子三联体的双螺旋曲线运转形式,而双螺旋曲线又是在真空中形成的,故它是无形的,是人们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然而,它虽然无形,却可以影响到一切有形。看了这本书以后,人们也许会大概地知道我们所表述的内容。

其实,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心,的的确确是存在于人体的心脏部位的,它是一种 无形的“心” 与有形的心所形成的一个完整的阴阳耦合。正是由于它的无形影响,才形成了人体心脏血液的周流运行,以及形成五脏六腑的配套结构。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我们了解了人体心脏的构成和血液运行情况,就会知道那个无形的心和有形的心是相合在一起的,它们具有着相同的运行规律,正象DNA的双螺旋与宇宙曲线的双螺旋完全耦合一样。

我们来参看人体心脏和血液运行图(见《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心脏的形状,一眼看上去正好与我们的洛书变易曲线图中两条阴阳曲线所围成的形状,以及所处的中心位置完全一样,它说明人体心脏的开合运动,完全就是洛书曲线破缺运动形式的物质再现。我们具体来看人体心脏血液运行的内容。请参看由盖一峰主编的《人体解剖学》(2005年6月版)P151页。

“心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约2/3在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在正中线的右侧……心的形状像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稍大于本人的拳头。”

“心脏有4个腔构成,即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左、右心房间有房间隔分隔,左、右心室间有室间隔分隔,因此,左、右心房之间及左、右心室之间互不相通。而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分别有右房室口和左房室口相通。”

“血液由心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再返回心,周而复始,形成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循环的具体途径的不同,可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两个循环同时进行,彼此相通。

“1.

体循环(大循环),当左心室收缩时,由左心室射出的富含氧和营养物质的动脉血入主动脉,经主动脉的各级动脉分支到达全身各部的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把氧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同时又把组织细胞代射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废物回收进入血液,这样鲜红的动脉血转化为暗红的静脉血。静脉血经过小静脉,中静脉,最后经过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这个循环途径称体循环。体循环的特点是行程长,流经范围广,主要功能是实现物质交换。”

“2.肺循环(小循环),当右心室收缩时,由右心室射出的静脉血入肺动脉,经肺动脉的各级分支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肺泡内的气体进行气体交换,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这样使静脉血转化为动脉血。动脉血经肺静脉的各级属支,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个循环途径称肺循环。肺循环的特点是行程短,只流经肺,主要功能是实现气体交换。”

我们把人体的心脏搬到《洛书变易曲线》上来,把四个腔室与图上的甲、乙、丙、丁相互对应,即右心室为甲;左心室为乙;左、右心房皆为丙。戊是心肺相交的地方,丁则是动静二脉的小循环与大循环的连接通道。曲线从午方向的戊点而出,则为动脉血,从卯方向的戊点而入,则为静脉血,动静二脉皆交汇于丁。而已,庚、辛、壬、癸则分布在外,构成了大循环的各个分支系统。它们皆通过天干五合与天干连线的相见关系而取得联络和沟通。

这样,甲、乙、丙、丁、戊,便构成了内在的小循环系统;己、庚、辛、壬、癸、便构成了外在的大循环系统。内在与外在皆与丁相交,故丁是推动整个心脏运动的关键,所有的静脉血通过丁的吸收接纳,被鼓动而出,进入心肺区的戊点,形成动静二脉的交接,故左是进、右是出。

从人体血液循环图中可以看出,以中线为准,左半边为静脉血,叫做阴;右半边为动脉血,叫做阳,它正好与我们洛书曲线上的左为阳,右为阴相反,这是为什么呢?这正是宏观与微观的相反相成关系,因为阴阳本来就是相关的和镜像对称的。宏观的阳,是微观粒子的大量聚集,它相对于微观来说就是阴;微观的阳是能量的大量运动,物质由于运动速度的加快而减少,故在宏观来说它就是阴。微观的阳可以推动宏观的阴进行周流,宏观的阴可以吸收微观的能量而形成物质粒子的大量聚集。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才形成了宇宙万物运动的生生不息。

以上就是人体的心脏血液运动,与其微观能量运动的相生相合关系,它说明,宏观是由微观而来,微观粒子的运动模式,决定了宏观物质运动的性质,状态,以及运动方式。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特别是它的意识思维系统,具有着一切生物所不能具有的特殊的功能,那么这个功能是怎样产生的?它具有着什么样的特殊内涵?它为什么会优越于其它的生物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是要从人体的意识结构入手,从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中,来找出这其中的真正原因。

我们说,无论是生物的DNA遗传系统,还是人体的心脏运动,都具有两个部分,即内在的构成和外在的延伸。内在的东西是隐藏的,外在的东西则是彰显的。一切外在的有序性,都是来源于内在的结构安排。当我们把思维真正深入到有机系统的内在结构中,才会发现,原来系统内在的甲、乙、丙、丁、戊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粒子组合,而是具有着确定的意识内涵的,其意识的内容是根据粒子组合的简单和复杂的程度来确定的。简单的组合所形成的就是一般生物的低级意识结构,而复杂的组合才形成人的高级意识结构。

一般生物的意识结构,与人的意识结构,从形式上看是完全一样的,它们在哪一点上不一样呢?这就在于人的内在组合出现了极为复杂的和高度有序的状态,这种有序集中表现在人的意识结构能够形成思维的组合。所谓思维组合,就是结构能够把外界所感知到的一切现象进行归纳,整理和进行意识的重组活动,这种重组就是一种概念的空间迭加,即概念与概念的能量组合。如果该组合被意识结构所确定,并加以实施,就会使整个系统中的物质粒子根据新的能量变化内容也形成重组,重组的结果就会导致一件具体的事物行为的发生。

由于有了思维的存在,在人的整个意识结构中,就形成了一个思维主体,这个主体在其意识结构中就叫做“统一意志”。所谓统一意志,就是系统的意识结构中出现了一个占据主导地位的统一意识形态,使得整个系统中处于分散状态的各种意识,形成了一个集中而明确的思想内容,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使系统实施统一的行为。

统一意志的形成有外来的原因,也有内在的机制。外来的原因是某种信息对其内在结构产生了激发。使其意识结构产生思维重组活动,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识取向。内在的机制则是人的思维结构所长期形成的意志,信念、观念、理念等等相对稳定的意识形态。这两种东西共同构成了人的意识和思维形式。

因此,统一意志的发生和运动,是由意识结构的内在和外在产生意识共振或协变的结果,当一个思维主体进入内在的思维结构,其甲、乙、丙、丁、戊立即就会把主体所携带的思想意识内容变成一种电子数组合,这个组合必然会完整反映该思想所针对事物的各种状态,性质,以及其发生发展和终结的时空体系,这也就是一个“波函数缩编”的完整表现形式。

这里注意:我们所说的思维主体,意识结构、统一意志等东西,无论所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它们全部都是在一个模型中反映出来的。在微观粒子世界,人和物是没有区别的,如果有区别,则是我们人的思维对模型所赋予的思想概念不同。人所要“观察”的对象是自己,是它人,或者是某某事物等等,其统一意志就变成了被观察对象的意识内容。人的“观察”,只是用一种被思维加工了的意识组合,打入所观察对象的意识结构之中,形成双方的意识共振,而产生一个“缩编”的结果而己。它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发生过程,故人的统一意志,可以把不同的被观察对象的意识内容同时也“统一”了起来,而形成双方的共振,这就是人的思维力量的极其微妙的地方。

从意识结构的构成来看,一个思维主体的出现,就使结构中的“虚一”变成了“实一”,有了实一才能形成具体的事物,一切思维组合,都是针对某件具体的事物而进行的。凡事物皆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它的物质组成,叫做“体”,二是它的意识构成,叫做“用”,体的内容用地支表示,用的内容用天干表示,体用相合也就是一个支干的组合,这个组合是任意的,它是根据某一个体处在什么时空中,当主体的思维要“用”到这个体时,就会发出一个天干自动地奔向这个时空,形成一个干支的事物组合。这个组合就是一个体、用的组合或者一个关系的组合,它形成了一个新的思维理念。

一般的生物并不能形成思维的主体,因为它们不能形成事物的体用概念,因此,它的“虚一”就永远是虚的。不过,如果是一个人在思维中把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形态,或者各种生物体变成为“用”的关系,即把它们纳入了人类事物的范畴,它们就会被变成“实一”,这又另当别论了。

人与一般的生物不同,还体现在人体具有一个极为特殊的结构,这个结构与整个宇宙的曲线运转结构是完全吻合的。比如,我们谈到的人体心脏和血液的运转模式,与宇宙结构的运转模式可以产生完整的对应,这说明在人体中就是一个完整的宇宙曲线运转形态,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到中国人历来主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绝对是有它的根据的。

那么,人的精神意志和思想意识究竟是怎样构成的呢?我们现在再来具体地讨论这个问题。为了完整体现中国文化的思想,我们要用到两个人们早己熟知,但又悔莫忌深的概念,叫做“魂”与“魄”。

所谓“魂”,从宇面上理解,就是鬼在云中。鬼实际上就是微观粒子运动的信息显像,它是某种特定的意识组合。像则有形,即形状。鬼在云中者,行也,运动也,故魂反映的就是某种微观粒子结构的形像构成,或者意识构成,以及其行为运动。

所谓“魄”,鬼是白的,则为显现也。结构有了粒子的聚集,才能具有实在的内容。故魄是由大量粒子的聚集而形成了形体。魂是一个结构的形像内容,它是一种意识的显现,故为阳;魄是结构中粒子聚集的形质表现,故为阴。魂魄相合,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具有某种意识形态的形体。

一个人的魂魄来源于其父母的阴阳精子的结合,一个精子中隐藏的形像内容就是一个完整的人形,它规定了胞胎结构发展必然是一个人。这个人形的最初形态,就是一个点状的粒子对,或者叫做一个能量包,其遗传密码信息,就是从这个能量包中发出的,其过程就是由一个携带了全部遗传信息和中心指令的粒子,不断地围绕着能量包的太极阴阳曲线进行螺旋展开运动,它运动到哪里,就把信息和指令传递到哪里,哪里就形成了粒子的聚集和运动。这个信息的来源,就是根据一个魂魄的内容而来,该信息粒子可以根据意识指挥中心的意图,从任一点出发和随时变换方向,可以顺转,也可倒行,它的运动是根据不同的意识振荡波幅进行的,这个振荡就是从指挥中心发出的意识操控内容。

形体的粒子组合,具有时空的层次性,每一个层次就是太极的一个周期,而太极每一个周期的空间膨胀,都是根据人的魂魄形像在不同位置上的点信息来控制和引导粒子的聚集。由于太极的不断地空间扩展,一个胞胎便开始了由内而外,由小到大的生长发育过程。

当两个精子相互结合,它首先形成的就是一个意识结构,如果没有这个结构,它就不可能引导物质粒子进行有序组合。这个结构的形成就在一个精子对暗藏的能量包系统中,由能量包对真空的不断扰动,而产生了太极螺旋运动,形成了真空能量的不断供给,同时也扰动了周围的物质空间,使周围的粒子被大量地卷进这个螺旋之中,从而形成了粒子的聚集。

两个阴阳精子是一种物质粒子的组合,我们可以用显微镜看到它,然而由它所引起的能量扰动,却无法用任何仪器观察到,我们只能看到精子的胞胎在不断长大,却无法看到在这个长大的背后,还有一个无形的能量运转系统的推动,人们只知道生物细胞具有遗传性质,却不知道在这个遗传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极为精密细致的主宰一切过程的内在意识结构和意识传导系统。

一个能量包仅仅只是一个能量运转的形式,如果不能把它赋予某种特定的内涵,它就是一个简单的物质聚集,就像宇宙物质生成形式一样。人体的能量包,是被赋予了“人”这个东西的完整特性的,并且这个特性包含了极其复杂的思维组合内容。一个胞胎在受精形成时,必然携带了某种特定的意识组合,这个组合的来源非常复杂,它有祖宗、父母、亲人等等各种遗传的因素,还有一个更为复杂的内容,就是被众多的思维主体的“观察”所形成的东西,总之,这些内容都有着各自的关系通道,而使得该胞胎在其形成时就变得比一般的生物要复杂得多,这一切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胞胎的能量构成。我们把一个能量包所形成的复杂的能量结构形式或者意识组合内容,用一个统一的名称来表示,就叫做“神”。在中国古文化中,这个“神”的内容极其丰富,它构成了人的一切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的源泉。

由“精”的组合形成了神,由神再来安排魂魄的物质组合,这样便由精神、魂魄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空间组合单元。精神构成了纵向的意识组合内容,魂魄构成了横向的物质组合内容;然而,作为人来说,这还不是一个完整的意识结构。前面我们强调,一个人的意识结构,最重要的是它的核心存在着一个统一意志的内容,这个统一意志是随着人的思维与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作为一个生物体的结构,所有人的生长过程都是一样的,都受着遗传因素的影响。然而作为一个意识的个体来说,不同的人却有着千差万别的内容,这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统一意志的形成机制上。统一意志是由精神魂魄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这个作用则取决于它们在形成时的能量构成状态,以及意识结构整体的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故统一意志理所当然地位居于整个意识结构的中心。我们用一个简单的图形来表示这个结构。见《人体意识结构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的意识结构是由内在的五大要素构成。它首先开始于精,这就是两个阴阳精子的结合。不过,图中的“精”,并不是指有形的胞胎物质,而是指由两个精子的结合所形成的能量包,胞胎是有形的,而其能量系统则是该胞胎的无形的“影子”。这个能量包才是它真正的内在意识结构的存在之地。

在意识结构中,神的产生意味着一个胞胎具有了可以自己独立发展的“灵性”。所谓灵性,就是一个生物体所具有的可以自主选择生存和发展之道的主动意识和行为能力。神的存在并不依赖于遗传的内容,它只取决于能量包中的意识和能量的组合状态,因此它具有着自己独立而完整的特性,这就是人的后代并不等同于其父母的原因。

一个人从胞胎到形成人体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内在到外在的完整的集中统一的行为过程,其内在的五大要素缺一不可,如果有一方不足,或者步调不一致,就会造成整个人体的缺陷,要么形体发育不全,要么神思变得混沌而不聪明,并且由某一个缺陷所导致的后果,就必然会形成其最后生命终结的关口,这个关口就是当其内在的时空结构与自然界的时空运转发生能量冲突时,由于其内在机理的这一缺陷,而不能形成有效的抵御机制,从而造成了其统一意志的散乱,使精神魂魄相互分离,整个的机体运动也就停止了,人们现在谁都知道,如果一个人的精神意志不在了,这个人也就无救了。

意识结构的五大要素,不仅决定了人体的发育和成长过程,而更重要的,它是人类一切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发生源,这个发生源就是通过内在与外在的各种感知活动,而形成了人对周围事物的理解,以及情感、欲望、知识、观念等等感性和理性的心理活动,乃至于导致一系列的事物行为。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人类一切思想意识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个规律不在宏观的物质世界,而是深深地隐藏于看不见摸不着的宇宙的能量运转系统之中。宇宙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特殊的规律,才造就了生物乃至于人类这种生机勃勃的系统,才形成了人类几千年的文化与文明。

八、论物质与意识的统一

当今世界文化,具有着两大发展趋势,一个是科学技术的趋势,叫做科技文化;一个是宗教信仰的趋势,称为宗教文化,这两大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为什么会存在这两种文化的分歧呢?从根本上说,还是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存在着两条路线。

第一是物质运动发展的路线。从哲学上说,凡是以物质作为万物本源的,叫做“唯物主义”.它主张这个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物质运动所产生的,包括人的意识在内。意识只是人的大脑的一种功能或属性而己,它来源于物质运动的现象,是对物质世界的一种反映。自然界的一切规律、逻辑、定理、定律等,全部是由物质运动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的现象。人类的科学水平越发达,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就会越完整。

第二是精神世界的运动发展路线。从哲学上说,凡是以某种意识或精神作为世界万物本源的,称为“唯心主义”。唯心论者相信,在我们这个现实世界以外,还存在着一个看不见的世界,现实中的一切都是从那个世界而来。这就意味着,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万物,都是被某种看不见的神灵或者精神意志所主宰。由于它们说不清楚那个世界到底是什么,它在哪里,主宰万物的神灵又在什么地方,故而只能把它归结到“心灵”的领域,作为一种人的内心世界的信仰和寄托。

从哲学的角度说,科学和宗教的分歧,就在于它们对于物质和意识的认识上,在物质和意识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造成这个鸿沟的原因,就是谁也说不清楚意识到底是什么,意识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在物质世界之外到底是否存在一个看不见的精神世界,或者说,精神世界是虚无缥缈的,还是确实具有一个“实在”的内容。

哲学上的问题,实际上还是根源于人们对于宇宙的认识,宇宙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它里面究竟有些什么东西,宇宙只有一个吗?还是具有多重的宇宙?这些问题都是几千年来人类不懈探究的最尖端的问题。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人类深入到宇宙的空间层次越来越细小,从而对宇宙的认识也越来越深远,由此而发现了更多的,比如象暗物质、反物质、量子的特殊运动形式、生物DNA模式等等重大的问题,把微观世界更多的东西展示在人们面前。它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告诉人们;科学不能只停留在物质领域里了,它应该要更换思路,去多多关注精神世界的领域了。因为靠研究物质世界的一切手段,现在还无法寻找到那些不被任何仪器所检测的东西,比如生物DNA系统中的遗传因素究竟是怎么形成的等等。靠科学实验所发现的东西,都只能是一种现象的结果,而无法检测到有关于这些现象的发生原因、内在机制以及规律,逻辑的来源等等。其实,在科学研究的领域里,也同样具有着物质和意识的两重性:现象是物质的,而规律逻辑则是意识的,只找到现象而说不出其内在原因,这一门学问就是不完整的。这表现在哲学上就是一种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

科学无法理解的东西,并不能说明它不存在,而是由物质粒子的测不准原理来决定的。因为科学的目光只关注了物质粒子的运动内容,它所形成的粒子“缩编”,就只能是物质运动形式,而其意识内容却在“缩编”之外,科学检测不到它,因而也就不相信这里面还会有意识的作用。而早在几千年前的古人通过思维的“观察”,就已经发现了微观世界里面的意识存在。比如佛教的释迦牟尼就指出,在我们这个世界之外还有“三千大千世界”。这说明宇宙具有无数的微观粒子的空间层次,宇宙就是由这无数空间层次的迭加所构成的,不同的空间层次,都具有着其特殊的意识内涵。他的一切说教,都是有关于微观世界里的意识运动的。只不过它不可能象现代科学那样,靠实验的手段来证实他的思想,因为意识运动是无法证实的,而只能靠“心灵”去体验。

这就是科学与宗教的重大差别,也是两者之间相互的不足。那么,能不能在这中间找到一个解决双方问题的连接点呢?我们认为,寻找这个连接点的关键,就在于对宇宙认识的理论上的突破,这个突破就是,必须承认整个宇宙的运动同时存在着两大并行的系统:第一是物质运动系统,这就是一切科学领域所研究的客观实在的东西,第二是意识运动系统,即宇宙真空背景中的能量运转系统,它是一切规律、逻辑、公式、定理等等,乃至于一切自组和有序运动的来源和依据。这两大系统是同时产生,并且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

意识系统在物质运动中的体现,并不是独立的个体运动行为,其最重要的性质就是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由整体和系统所组成的相互关系形式,才必然地形成了逻辑和规律。物质间的关系,小到粒子间的相互联络,大到宇宙星系的系统关联,都是一种整体的相互联系,这些联系的具体表现,就是微观粒子世界的能量连接通道。就像人体经络的通道一样,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能量运动形式。

意识系统的运动,用物质系统的一切公式,定理、定律等等都是不适用的,因为意识运动不是具体的物质运动,而是物质系统的关系运动形式。关系运动与具体的物质内容是无关的。物质运动具有它自身的特性,比如时空的相对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系统中的部分与部分的相对运动及相互作用形式。

物质运动为什么会具有相对性呢?因为科学领域把整个宇宙的时空只看成是一个东西,所有的物质运动,都仅仅只是在一个时空系统中的运动,因此,物质的运动并不包含时空本身的运动内容,在我们的概念中,其实物质运动的本身就是时空的运动,物质与其时空是等效的,大的物体有大的时空,小的物体有小的时空,物质的质量与其时空的范围是等价的,因为物质和时空都是从真空中的能量子而来。如果把大的物体和小的物体用同一个时空概念来反映,它们的时空领域就是不对等的,由时空的差异,就必然会导致引力的差异而产生各种作用力,这就形成了一切物质运动在时空中的相对性。

现代科学都在寻找着一种“大统一”理论,我们认为,在一切都处于相对性之中的世界里,是不可能产生大统一理论的,所有理论的统一,必须有一个前提,这就是要消除一切的相对性。也就是说,用一种理论,可以适用于所有的理论,或者,所有的理论,都可以出自于同一个理论。而只要有相对性的存在,它就会出现这个领域适用,那个领域却不适用的状态。并且,宇宙大统一理论。不可能只是允许物质世界的存在内容,而无视意识和精神世界的存在,因为意识和精神的领域,是宇宙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我们要拿掉相对性,就必须要重新地认识和研究时空的运动形式,因为它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能够考虑到物质与其时空的等价性,物质的运动也同时包含着时空的运动,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具体的物质和时空内容同时抹掉,而把它变成一个既包含物质,又包含时空的时空质点,把一切物质形态与其时空的运动,变成一个点粒子的运动形式,这就把宏观物质运动,与微观粒子运动统一了起来,一个点粒子与一个物质质点,便具有了完全相等的概念。于是一切的时空差异便完全地消除了,其相对性与作用力的内容也就被同时抹掉了。

用点粒子来研究物质运动,就是把所有的宏观物质进行无限地细分,一切的作用力都被分担干一个点粒子之中,物质间的引力,作用力以及时空的差异,就变成了点粒子数的差异,而每个点粒子都具有电子数组合形式,点粒子的差异就可以通过其电子数组合关系而轻易地得到。

这样,我们就不必去研究宇宙到底有多大,或者有多少物质,因为宇宙空间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空间无论有多大,它都可以变成一个质点而缩小到一张纸上。我们从一个点粒子的运动曲线中,也就完全可以看到整个宇宙的运动形式,及其物质分布和运动状态。更重要的是通过点粒子的曲线运动,还可以找到所有物质系统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发展的趋势,这也就把物质与意识两大系统的关系完整地统一在一个模型之中了。

以上的思想,是从中国古代的太极文化中出来的。为什么宇宙会存在物质和意识的两重性呢?我们认为这是根源于宇宙形成时,就是一个阴阳镜像对称与耦合的双螺旋结构形态,物质和意识就是来源于这个双螺旋的运动体系的。

我们谈到物质元素周期率和电子层的排列规则来源;一个电子对运动的阴阳平衡结构;生物DNA双螺旋的形成原理;人体的上下左右阴阳相合的机制,乃至于人的意识结构构成等等,全部都是来源于阴阳相合的内容,物质结构离开了阴阳组合,就不会形成任何东西。

宇宙万物为什么要阴阳相合呢?这就要归于宇宙最初形成的“奇点”了。奇点的作用,是把它以前更古老的宇宙所形成的所有物质,全部进行大“消灭”,即把物质全部分离成纯粹的能量,而不允许存在任何微小的物质结构。在这个分离过程中,通过太极涡漩把正物质和反物质,变成正能量和反能量,并将其分别锁闭在两个互不相见的空间领域。当宇宙物质全部分化完毕,最后由奇点的“大喷发”,分别将正反能量旋转喷射而出,形成了一个由正能量子和反能量子组成的对称耦合的空间,这个空间就叫做“真空”。两个真空的相合,就叫做“正反宇宙”。

我们的物质宇宙是从携带正能量的真空宇宙中形成的,我们称之为“阴阳宇宙”。正反宇宙把物质能量“一分为二”,而阴阳宇宙要形成物质,必须再把能量“合二为一”,即实行正反能量的重组。这可能也就是整个宇宙运动的机制,宇宙的产生和消亡,也就是这种分分合合的过程,由此而不断地得到宇宙的净化和实现物质转化。

宇宙的阴阳合一,必然也隐含了物质与意识的合一,因为这是宇宙阴阳两重性的本质特征。我们把一切客观实在统统叫做物质,而这个“物质”概念的本身,就是意识的产物。世界上任何的东西都不能脱离它的意识联系,这种联系,并不是人为地强行赋予的,而是万物的自然本性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结果。人体也是一样,也同时具有着物质和意识的两重性,人体不能没有思维,思维也不能脱离人体。如果把物质和意识拆开而对立起来,它就永远是谁也不能胜过谁,而只有把它们和谐地统一起来,事情才会迎刃而解,这就叫做“矛盾的对立统一”。

因此,物质和意识的运动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个阴阳的统一体。科学所关注的,是其阳态的物质运动和发展的一面,而宗教所关注的则是它阴态的意识运动的一面,其实阳态的物质运动现象,也可以表现出众多的规律,但这一切的规律都是阴态的关系运动而引起的。阴阳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有自身的独立性,又可以形成相互地转化,并且双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基础和依据,这就是哲学上所谓的“辨证运动”的逻辑。

在宏观的物质世界,我们所能观察到的都是物质的运动现象,而意识却是深藏不露地紧跟在人的大脑之中,由此而造成人们对物质和意识现象认识的分离和脱节。而在微观世界里,粒子的运动,历来都是物质和意识的两重运动,它们逐渐地形成分离,是随着物质系统的不断扩大,才使得粒子的个体意识变得无关紧要。然而随着系统的壮大,个体的意识就变成了整体的意识内容,这个整体意识就是系统间的整体联系或关系。比如宇宙空间中的行星、恒星、星系、星系团等等,它们无不存着由小到大的依属关系。又比如人类社会的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等等,它们也都具有不同层次的系统关联。可以说,整个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在相互地联系之中。这也是哲学上的一条根本的原理。

我们要研究物质世界中的一切联系,包括人类事物的所有关系,就不能把思维完全集中在宏观的物质领域了。因为在宏观的领域里,一切都是相对的,包括时空在内,你是无法找到其相互关系的真正来源的。而只有把物质系统所有的相对性统统拿掉,从它的每一个粒子运动的通道中才能找到其相互的运动关系。因为系统的运动是由微观粒子群体的意识趋向性所决定的,系统中的所有粒子,都是围绕着趋向性的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系统,这个趋向性就代表了一个整体的意志,它也必然地决定了个体的意识行为。

一个点粒子的通道关系,可以代表一个整体系统的运动联系,那么,人的思维运动同样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点粒子的运动,我们要研究具体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只需要研究某种思维的点粒子运动状态就够了。这就是我们建立点粒子曲线运动模型的真正目的。于是,我们可以说,人类的一切事物运动,都是有其规律可循的,点粒子的电子组合形式可以非常具体地规定某件事物准确发生的年、月、日、时以及事物的状态和结果等内容。这就是中国发展了几千年的太极学说给我们提供的物质与意识运动的统一模型。

第三章 事 物 论

一、 论事物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接触最多,也是最普遍的概念,这就是“事物”。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在一定的事物之中,事物的运动,就是一系列的关系运动。事物的概念看上去很简单,但恐怕人们很难想到,在它之中,还存在着极其深奥的内涵。中国古代太极学说的建立,其真正的目的,可能就是为了研究人类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今天我们在太极学说的基础上,对事物的运动形式,做出一个系统的研究,并试图把太极学说用一种现代化的简单明了的普遍概念来表达,这个概念就叫做“事物学”。

什么叫做事物呢?我们翻开《新编实用汉语词典》(韩敬体、李玉英等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9月版)。它是这样解释的:“事物是指客观的一切物体和现象。”这个解释代表了现代人们对事物现象的普遍认识,认为事物的现象,只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内容。

我们认为,这个解释是不完全的。首先,它把事物仅仅当成一种静态的表象来看待,而没有注意到事物的运动性。其二,它把事物仅仅看成是一种物质现象,而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即人的主观意识的存在。

我们说,所谓事物,就是自然和人类一切活动的总和。自然运动,必须与人类社会相结合才能产生事物,脱离了人类活动的纯自然的物质现象是不能单独叫做事物的。因为“事”是人类思维、人类认识、人类文化的产物;“物”则代表物质世界的一切内容。“物”的运动才导致了“事”,“事”的发展又影响到“物”,每一个完整的事物都被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因此,可以说事物是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集中统一的表现形式。从事物这个概念来看,“事”是意识的,“物”是物质的,事物相合,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一种阴阳结合形式。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事物的运动性和意识性呢?因为这正是我们所要提出的事物学的精髓和灵魂所在,它也是中国太极学说的关健内容。我们把太极学说中的一切理论,统称为事物学,这正好符合了太极理论的精华。这样太极学说就可以用一个最基本,最普遍的概念走进人们的意识,走进人们的生活。

所谓事物学,就是研究世界上一切事物发生、发展、以及运动变化规律的学问。事物学把世界上一个个偶然的事件,偶然的现象集中起来,运用一种整体的观念,把它们归结为一个完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的事物形态,运用一套系统的理论,形象而具体地描述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以及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作用机制和运动规律,这是事物学有别于世界上其它任何学科和理论体系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事物学所要研究的事物,并非日常琐事,而是把人和事至关重要的东西单独提炼出来作为研究对象。下面,我们把所要研究的事物内涵加以界定:

第一、事物的目的性。凡事物必须要有明确的主题和中心,各种相关的活动都在围绕这个中心进行。比如,人类社会的一切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等等活动,无不是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就是人的日常生活一些最简单的事情,也都是有意或无意地带有某种目的性的。事物如果没有目的性,就不可能形成一种统一的运动,也不可能产生一个新的东西。

第二、事物的整体性。凡事物必须是由诸多相互关联的要件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事物的要件,就是组成一件具体事物的必要条件。比如,你要组建一个企业经营单位,必须具有法人,或者相关的主要成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以及国家行政部门的认可等等,由这些东西的组合,才能构成企业形成的条件。一个结构的行为,必须是各要件的整体行为,或者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所进行的物质积累,而并不是某些单纯的行为,比如“吃饭”、“睡觉”等等,各要件形成的一切关系,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或目的进行组合。在这个过程中,由一个群体所形成的统一意志,就开始在各要件之间运转了。这就是一件事物的形成。

这里,我们所说的“事物形成”,只是指它的微观状态,已经形成了一个统一意志的运转,

在这个统一意志中,已经包含了该事物各要件之间的所有关系,以及能量分布和运动轨迹,事物已经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存在于太极的能量运转体系中。有结构就一定有它的“数”。数的安排决定了要件之间以及客观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要件间的关系决定了事物的成败或目标的达成。要件成立而不相互矛盾,事物就可迅速地达成目标,这叫做“可成”,如果数的安排不能与周围的环境因素形成和谐共存,或者要件间形成剧烈的矛盾冲突,则事物在它的微现状态就会被扼杀在摇蓝之中,这就叫“不成”。

要件就是我们所要“用”的东西,“用”是事物成败的关键。以后我们会谈到事物学计算和判断的主导内容就在于“用”,除此以外的东西则是间接的因素,它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其它内容。事物的中心概念是一个总纲和主线,要件则是围绕这个主线展开的必然的、决定性的活动。

第三,事物的发展性。凡事物都具有生命力,它是一个有机的自组合系统,这个自组合是以一个统一意志为纲,以各要件为目,纲举则目张,而形成事物的发展壮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由于它是不断地吸取周围的能量,吞并周围的弱小事物。因此,必然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对立和斗争,这也就意味着,一件事物可以随时地产生和发展,但也随时可以被别的事物所取代,所消灭。这是我们研究事物学的关键内容之一。

第四,事物的规律性。凡事物都必然具有它的生成,发育,成长,兴旺,衰弱,直到最后消亡的过程,无论什么事物都逃不过它的数的规定性,这叫做“小数可改,大数难逃。”

这里所谓的“小数”,是指某些要件的区域性,局部性的运转状况,它是复杂而多变的。在现实事物中叫做“偶然性”。所谓“大数”,是由整个系统总体的能量运转状态所构成。事物有大有小,事物系统大的,其能量就大,能量大的数就大,其存在就长久,相反则非常短暂。大数是各要件共同形成的,它是整个事物系统的总能量配置。组成要件的各系统能量越大,其总能量就越大,它的运转活力也就越强盛。

小数的总和不等于大数,因为“整体永远大于部分的总和”。故数无论如何变动,只要大数未尽,系统就会长久地存在下去,因为大数的能量可以抵挡小数的动荡,因此叫做小数可改。

所谓大数难逃的含义是什么呢?我们说,数可以代表任何的东西,在这里,数是一个“量级”的概念。所谓量级,就是指物质结构的能量总和,或物质的总容量。任何事物都有其量级,量级越大,所形成的事物系统就会越大,物质的积累就会越多。一个具体的系统,其量级是有一个限度的。比如,人体在它的胚胎时,其量级就已经限定了。这个限定规定了它的形体结构必须形成多大的物质积累,即它只能长多高、多大,这就叫定数。当它长到所规定的量级,其物质积累就会自行停止。如果没有量级的限定,一个人就不知道要长到多大的程度,恐怕也就不会叫做人了。人体的一个细胞最多只能分裂50次,这叫“大衍之数”,它也就是一个细胞的“大数”。当一个人的大数分裂完毕,就叫做“大数尽”,数尽则不能再生长,而逐渐走向衰老和消亡。

事物也是如此,事物的大小、规模、发展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它量级的规定,而这个规定是从它刚刚形成时,在微观粒子世界就给决定了。是什么东西在暗中决定着系统的量级呢?这就是系统的空间能量组合形式,更具体地说就是它在真空中形成的电子数排列组合结构。量级的内容是可以通过数反映出来的,这就是大数和小数的内容。我们只要能够“摸”到一个事物系统的大数,也就知道了它的最大量级,它只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到了这个量级的极限,就会必然停止发展,而逐渐地走向消亡,或形成新的东西。这是指事物的正常状态而言的。

我们说,世界上任何一个系统都包含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之中,每个事物系统都是一个更大的事物系统的要件,其数的内容相对于它自身来说是一个大数,而相对于那个更大的系统来说,它却是一个小数。系统的平衡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大系统发生剧烈波动,则势必会使相关的小系统发生大的能量变动,使小系统的能量结构遭到破坏,其大数也就会被强行地推到尽头。大数失去平衡,就会无力挽回系统的分崩离析,而各自去寻找新的目标,原有的统一意志也就不复存在了,这就叫做“事物的终结”。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这样,由一个能量系统的太极螺旋运动,创造了一切事物由生到死,又由新的生到新的死,永远不停地往返运动,这就是宇宙的生生不息和多姿多彩的事物运动形式。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有一个最平常,也是最重要的现象,这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月循环,天地循环。这自然使人想到,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天地的运动,都处在一个由时间和空间组成的大园圈中,平常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在这个圆圈中找到它的时空位置。在人的头脑中有着一种严格的过去、现在、未来的概念,这些概念把日常发生的一件件事情串连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事物链条。因此,世界上的事物永远也跑不出宇宙天地的大圆圈。我们把事物运转的这种状态叫做“事物链”,事物链的主线就是一个旋转运动的链条。事物链的无数分支,就构成了从它发出来的无数的事物网络系统。

我们把宇宙的大圆圈进行浓缩,用一个模型来表示,这就叫做“太极”。人们只知道太极是一个大圆,但其实太极并不是只有一个圆组成,而是由10个阴阳各半的具有不同空间层次的圆组成。事物链的运行,并不在一个圆上,而是按照一种螺旋曲线运动的形式,一个螺旋的空间中进行周而复始的运转。事物链上各条支链,就是连接了10个空间层次的时空通道。一件事物就是把各空间层次的不同能量关系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特定的能量组合内容,每一个通道连线的两端,就代表了两个事物要件的质点连接关系。

我们想像把太极变成地球,太极最外圈的大圆代表了我们地球的表面,那么地球上的万物都是在太极大圆的圆周上进行年、月、日、时的运转。从表面看,地球上的时间和空间显得毫无变化,去年的今天,和今年的今天看不出有什么两样,只是发生的具体事物不同而已。然而,当我们进入到太极的领域,就可以发现,现实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原来都是从太极的“地层”下面“冒”出来的,去年的今天,和今年的今天已经换成了完全不同的时空了。在这个大圆的内部原来还有一个极为神秘的“天地”。太极理论认为万物的生成都是从真空中所形成的“种子”,在一个空无的“地层”表面孕育而生,并且生根,开花,结果,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我们再想像,把太极大圆无限的缩小到只有一个点,那么太极就变成了一个“一”,太极中的所有内容都是这个“一”中的一部分。于是所有的事物也可以变成一个“一”,一就代表了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一个人,一件事物等等。

为什么可以把太极缩小到一个点呢?因为整个宇宙的物质空间都是从一个点发展而来的,这是我们《太极宇宙论》所着重阐述的问题。我们说,世界上所有的物质形态,都是从宇宙最初的一个点中进行双螺旋曲线散开运动而形成的。这个螺旋散开形式,就是量子真空宇宙背景的能量运转轨迹,宇宙中所有物质能量的来源,都是从它而来,包括人类一切事物形态的能量和动力来源,都离不开这个宇宙能量的运转系统。

把万物缩小到一,就是返回到它的原始状态,使万物的一与宇宙的一进行同步运转,这才叫做真正的“天人合一”。因为万物生成的起点一定就是一,这个一与宇宙的一必然会形成一个数的逻辑连接关系,或者叫做对应关系。当两个一形成了对应,就会自然地进入整个宇宙的能量系统。事物离开了能量的供给,就不能形成运转,离开了能量通道的意识安排,就不会形成任何的节制和逻辑。我们从生物细胞DNA遗传系统中也可以明确地看到这一点。既然所有生物细胞的运动,都在受着宇宙能量系统的操纵,那么人类社会的事物运动就更不能脱离这个规律了。

当万物的一与宇宙的一形成连接关系。它就开始以阴阳双螺旋散开形式运动了。这个运动在我们看来就是把一又开始逐渐地放大,把它再返回到原来的太极大圆上。这个返回就不是杂乱无章了,而是具有了完整的逻辑安排,每一个相应的事物都进入了数的有序排列之中。于是事物运动的规律就在这个安排中显现出来,就像元素周期率的显现一样。

以上所说的现象,并不是我们人为去安排的,或者去人为地“合一”,而是一种宇宙的自然逻辑,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必然地按照这个规律去运动。事物学的内容,仅仅只是把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宇宙运动状态给以显现出来而已。

太极就是一,一个电子,一个细胞,一个人,一件事物等等。因此,一切事物的立论就从一开始,到三而生,到五而小成,到七而变,到九而极或大成,到十而返。这个过程完全是由宇宙的双螺旋曲线运动性质所规定。那么,这些数字到底具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事物

的运动过程都是由数来决定的呢?

在前面我们提到了数的形成,是宇宙十大圈层的阴阳极点的对称相见而来,从1到10反映了10大圈层的层次迭加。数决不是乱来的,它是有着具体的方位和层次的。从河图对称曲线和洛书变异曲线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数是怎么来的,以及数的方位和空间层次的相互关系,同时还可以看到,所谓的数,其实就是电子的个数。比如8就是8个电子或电子对。7就是7个电子或电子对等等。电子或电子对的分布都是按照螺旋曲线所经过的地方,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称分布和排列的。比如:8在第八圈层的卯方向上,7在第七圈层的酉方向上等等。7和8在同一条直线上,就是两个极点的对称相见或者连接通道。

由于数的安排是有序的,因此,数所对应的事物也是有它的规则的,如果破坏了这个规则,事物的发展就要改变方向了。比如生物DNA系统,如果其中的一个电子发生了偏差,或多一个,或少一个,这就意味着一个数的改变。一个电子数改变了,它就只能按照改变了的数字排在另外的地方,而与原来应该排列的地方形成了不对位,这就会导致DNA的结构产生变异运动,形成生物体的畸形发展或正常形体的病变内容。

数是一种电子或物质元素的排列组合形式

,数的安排也就是一个具体结构的安排。比如人体各个部分都有它的数,它决定了各部分的生长、发育,即物质粒子的量的聚集程度,同时还决定了各个部分的能量组合性质,以及形体中各部分之间的联络和相互作用关系。数字的加、减、乘、除,实际上就是电子能级的任意组合方式。世界上的事物千奇百怪,其实都是由这些电子数的不同组合迭加形成的。

当一个事物进入到宇宙能量系统之中,该事物的所有要件之数,一定就会与这些电子数形成必然的联系或者对应关系。事物从表面上看是杂乱无章的,但是它对应的数却一定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就在河图络书的电子数的组合变化内容之中。我们只要找到各要件之数的对应关系,就能够知道它现在所处的位置,状态以及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再根据太极模型所特有的数的能量运转体系和变换关系,来具体地确定各要件乃至整个事物系统的发展趋势,这就是我们建立事物学体系的根本的内在依据和逻辑。

在现实的物质世界中,我们是无法探查到数的能量运转关系的,然而它却可以通过一种东西反映出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气”。

所谓气,就是微观粒子的大量流动,凡是有能量的运转,就必然会携带着大量混沌的物质粒子进行流动。能量运动的具体表现就叫做“气数”。气与数是紧密相连的,有数就必有气的运转,有气就必有能量的流动。气到了哪里,也就是能量在哪里进行了聚集。有了能量的增加,事物就会迅速地发展壮大,相反,如果能量不足或者背离而去,则事物必然无成或者逐渐地衰亡。研究气的运动规律,就是事物学探查一切事物的兴衰、成败、吉凶、祸福等内容的根本出发点。

以上所谈的只是事物的物质构成的形式。事物还有一个更为庞大的内容,就是一切事物现象中的意识构成形式。实际上,对事物真正起着决定和主宰作用的,并不是它的物质构成,而是整个事物中的意识结构系统。

我们说,事物能量运转,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自然界中物质系统的能量运转,这个运转是相对稳定的。比如,在地球上有固定的一年四季的运动,不同的季节就有不同的能量状态,这个能量运转是巨大的,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必然地在这个系统中受到其能量的作用,这是人类事物受到的自然界的最直接的影响。此外,还有整个宇宙星际系统形成的合力作用,都可以对事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不过这是针对一个大的范围和较长时间而言的。

宇宙星际系统有着其自身的变数。这个变数就是各系统之间相互运动的“阴差阳错”所造成的。比如地球上有“闰年”、“闰月”,潮汐等现象。这些现象是由于系统之间时空运动不对等所造成的数的差异,导致能量运动的“太过”和“不及”,这些差异的积累,就形成了自然界中比较有规律的大的自然灾变现象,这就叫“劫数”。一般情况都是百年一小劫,千年一大劫等等。这是一个大概的数字,具体的发生要视“太过”和“不及”而定。由于宇宙劫数的存在,必然会对自然界或地球万物产生重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中医理论对这个现象的研究,具有非常具体的内容,叫做“五运六气”。不过它着重阐述的是自然界的气运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而很少把它与人类社会变化万千的事物现象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后人要把它加以丰富的地方。

第二、就是事物系统的能量运转。每一个具体的事物,都有它内在的意识结构系统,这个系统的作用形式,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络书点状图的电子数分配内容:通过三五相合的15结构,形成意识调控中心,并由该中心发布指令,“点击”周围40个电子进行组合运动。这个指令是以数的形式发布的,因为一个数就代表了某一个方向的电子能量集合,当指令点击到某一个数,这个数的电子就会在它所代表的方向上展开组合配对运动,或者聚集物质粒子。这个粒子聚集过程,也就是“气”的运转过程。

事物的运动,都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的。洛书点状图实际上就是一个意识运动图,而河图点状图则是一个物质粒子的平衡结构图。物质粒子的分布,也就是数的分布。这两个图都是电子数的分布体系。只不过它们在排列上有所不同,河图点状图是一种纯自然的电子数排列,所以叫做“先天”,而洛书点状图则是由某种自然意识或人为意识

参入的排列,也就是物质和意识进行融合的排列形式,因此叫“后天”。也就是说,先天代表纯自然,后天则代表了某种变化意识的参入。

我们说,无论是物质系统的能量运转,还是人类事物系统的意识运转,它们的运动形式是完全一样的,即都出自于河图洛书的电子数排列组合,惟独不同的,就在于它的意识内容的差别。物质系统的意识内容非常简单:即创造物质和扩张势力。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它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意识系统运动。因为它没有一个完整的意识系统的组合或迭加,其双螺旋曲线是单线联络的,而不是双螺旋的互动合作运动,这就不构成主动的意识行为能力,它们简单的意识内容已经完全融汇于物质的自然运动之中,并不形成丰富多彩的意识变化内容。由此,才能构成物质世界的一切科学逻辑、规律、公式、定理等等内容。故物质系统的量级限定可以是无限的,它所进行的是永无止境地扩张和膨胀。

人类社会的事物运动,则是由千变万化的思想构成的,因此,它具有了特定的目的性,每一种思想都可化为一种积极主动的系统行为。它的意识内容,既在物质系统的运转之中,又有着它自己独立的个性,可以任意地产生新的事物和形成无穷的变化。因此,自然界的科学定律对人类事物系统是不能划等号的,现代科学还没有人能够找到计算事物的公式定理。正是由于事物具有了目的性,其数的安排是随着其目的性而进行的,它就必然具有数的的量级限定。因此,每一个具体事物都不可能无止境的发展,它们都会被各种环境因素所局限。

人类事物的现象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可以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比如人类的一切文化、艺术、科学、宗教等等。我们把事物从物质现象中分离出来,单独作为一种研究对象,由此,围绕着事物学中的一切概念和思维逻辑,都是抽象的思维运动的内容,而这些概念和逻辑的来源,正是一切物质系统中所融汇的意识信息或关系的反映。事物学不研究具体的物质系统的运动,而只研究由各种系统运动所形成的能量运转轨迹,物质系统的能量运转轨迹,也同时就是其意识系统的能量通道内容,于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这样被统一到同一条轨道上来了。

事物学有一个让人不能理解的地方,就是它用的是微观粒子世界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运动模式,这是用现代科学手段所无法求证的,或者至少现在无法求证。不能证实并不能说明它不存在,正像我们不能用仪器发现规律是由什么东西构成,而证明规律不存在一样。中国的太极学说形成了几千年,它并不是无本之木,无根之水。同样,我们用太极学说精华的理论所组建起来的系统的事物学,也决不是凭空捏造的,它应该有着一个广泛的发展前景。如果真能这样,我们就可以说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遗产并没有断代,而是被现代人更大地发扬光大了!

二、论事物发生

事物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我们首先来看看中国古人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认识的。

在《中国神仙大演易》(明•徐道编著)中,有这样一段话:“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无形为无极,有形为太极。故易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形气质具而犹未离,是曰浑沦。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是谓易也。”

这些是根据古代列于的思想而来,它的意思是说,在有形的东西形成之前,必须有一个无形的阶段,这叫无极。由无极过渡到有和无之间的一种状态,叫做太极,或者叫太易。为什么是有和无之间呢?因为这时候是“未见气”,即太易并不是气的存在。既然没有气,那为什么还叫做有呢?这里面就出现“玄机”了。我们接着往下看,气的形成是从太初开始的,初是气的初始之意。太初,太始,太素三者就是气、形、质,它们是同时形成的,不过这个时候仅仅只是一个气的混沌整体,还尚未分离,故叫做“浑沦”。

我们现在来看太易。其实,我们的整个宇宙论部分都是在说太易的。

所谓太易,就是真空宇宙和物质宇宙之间的最初的电子数组合状态,也就是河图络书所表达的内容。故太易是介于有和无之间的状态,说它有,但它并没有形成物质粒子的聚集;说它无,它却是形成了一种电子数组合内容。太易是物质和意识的最初组合状态,这个时候看不到任何东西,但任何东西都在这之中孕育而生。太易的出现,起源于真空中由于粒子的联络和某种意识的波动,而产生的电子数的组合运动,它也叫做意识的能量组合,这个组合最初并没有“气”的内容,但它却规定了“气数”的运转形式。

气的出现,则是由于太易的组合,而形成了物质粒子的聚集或流动。这个流动是围绕着意识的结构进行的。因此,它的最初形态,就是一些混沌不清的“气”,由气而围绕着一个虽然看不见,但又被意识能量驱使的“形”进行聚集。气的聚集不是乱来的,它受到了数的限定,故在不同方向上所聚集的粒子就形成了稳定的形态,这就叫“质”。

在这个初始的状态,由于气形质的结构相当微小,它看上去只能像是一个点,故叫做“未离”或者“浑沦”。于是事物的一切都存在于这个浑沦之中,由浑沦进行螺旋式的散开膨胀,最后就变成了一个完整的事物形态。

太易虽然是没有具体的物质存在,但浑沦却是太易的演化结果。浑沦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对太易的逐步实现。太易是无形的,而浑沦却是有形的,浑沦的一切运转都是从太易中来,故浑论中的内容就叫做“易”,易是触之不到,循之不得的,这个易就是太易。

所谓的太极,就是太易和浑沦的总称,它囊括了两者所有的内容。因此,太极是一个广义的普遍概念,而太易和浑沦则代表着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具体概念。我们的事物学,就是根据太极的广义理论,而具体地深入到太易和浑沦之中,来研究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生成和发展规律。

我们所说的“无”,是指事物尚未形成一个具体的形态;所谓的“有”,是指它在一片虚无之中产生了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可以吸纳周围的能量而不断地壮大自己,它已经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运动主体存在,正像一个人体受精以后的点粒子存在于母体之中一样,说它有,它尚未形成人的模样,说它无,它却已经构成了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分享母体的营养。

因此,太易的形成又叫做“虚一”,因为它是“视而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的”,而这个虚一并不是真正的一无所有。我们谈到的,所谓虚一,就是一个变动的因子,其实,这个变动因子就叫做“太易”,真正的太极运动的灵魂,就在太易之中。

由虚一开始产生太易电子数组合,由该组合形成了物质粒子的聚集而变成

一个浑沦,由浑沦而开始气、形、质的展开运动。由一变为二,由二变为三,清轻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二者之间的冲和之气变为人或事物。当浑沦的扩展完成,,其气形质的内容开始区分开来,我们才能真正地看到太极实在的内容了。正像一个胎儿已经形成了具体的形状,可以摸得到,听得见,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它的存在了,这就叫做“无中生有”。

这时,真正的太极已经完成了使命,自己又隐藏起来,暗中主宰着事物的运转,并且又不断地创造着新的事物。我们所看到的万千事物,表面上纷乱无序,而实际上都逃不脱太极的运动规律。

我们把太极进行形像化的描述,一切事物的形成过程,就是太极的“怀孕”过程,量子真空就是其“母体”,事物的最初形态就是它的“婴儿”。它由太易而生,浑沦而成,最后脱离母体而演化成现实的事物。古人说,太极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是我们谁也看不到太极的真正形态,原来它只是事物真空背景中的能量存在形式。任何一件事物都必须经过太极的“怀孕”期,因为事物同样也必须要阴阳配对,这是宇宙一切东西能够得以产生的基础,事物的怀孕与人的怀孕过程是完全一样的,因为这一切过程都是出自于同一个模式。关于这个模式的运动轨迹,

我们将在《论耦合与对称》详细阐述。

这里,我们要提出一个问题,既然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太极怀孕的过程,那么是什么使它怀孕的呢?也就是说,所谓无中生有,

是什么东西才能使无中产生有呢?这就是我们事物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了。

我们说,事物是自然和人类一切活动的总和,因此,事物的形成与人类的活动是密不可分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首先就是要形成一个目的性,而所有的目的,都是由人的意识及其行为取向所决定的。因此,从无中产生的有,首先就是一种看不见的思想意识的组合,这就是太易的形成过程。有了太易就会出现浑沦,有了浑沦的运转,就会把思想意识的目标变为现实,这就是事物生成的一个非常简单的过程。

对于人的怀孕现象,它只是宇宙普遍规律的一个反映而已,其实在男女结合之前,就已经有一个太易的存在了,这个太易早已经规定了这对男女什么时候相遇,什么时候结合,以及其儿女,家庭的状态等等内容。这个太易的规定是人们所无法想象的,但又的的确确是存在的。要知道,男女结合本身就是一件事物,凡事物就一定会受到太易的规定。

在微观世界里,一对男女,仅仅只是一对点粒子,由一对粒子的联络和结合而变成了三,这个三就包含了其儿女的内容。一、二、三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浑沦。我们谈到,无论什么事情,无论事情有多大或多小,一旦它们进入到太极的运转之中,其运转的模式就变得完全一样了,它们都是点粒子的曲线运动形式,而其具体的实在内容就可以被抹掉。这时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张三李四长得什么模样,它有什么家庭环境,其现实的客观因素等内容,而是取决于两个点粒子的联络状态,它们能否形成通道,以及粒子能否相合等等。其具体的客观因素,已经被点粒子的自由选择通道所取代。现实中发生的事物,只不过是这种自由选择的最终落点而已。因为通道的关系,就是两个事物的相互连接和相互依存内容,男女之间没有关系就谈不上结合,有了阴阳的结合,就必然会形成三的发展内容。这就是数和理的逻辑,它在现实世界中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客观的规律。

不过,不同的系统,它们各自在本系统中所周流,孕育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比如人这个系统只能生出人而不能生出其它什么东西,一个物质系统只能产生一个新的物质系统等等。这应该叫做系统的遗传,因为遗传是由母体的内容决定的。

所谓太极的怀孕是一种普遍的概念,它反映了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共同形成过程,要说它有母体的话,那就是整个的量子真空宇宙。世界上任何系统都在仿效着太极的怀孕过程,而进行繁衍和扩张。因此,我们只要抓住了太极运转的总的规律,就可以牵出所有系统的运转主线。

事物怀孕的总规律是确定的,然而其具体的怀孕内容却是千差万别的,这与人的千变万化的思想和行为是分不开的。人类进行各种活动,各种交住,就像男女交合一样种下了因果的种子,做了好事就形成好因,干了坏事就产生恶果,这一切因素形成了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因果循环,而在每一个循环的链条上,都可以形成一个事物的组合,这个组合就是一个新事物的怀孕内容。

我们说,世上一切事物的发生,就在太易之中,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同时形成的。所谓原因,就是过去发生的某件事物的结果;所谓结果,又是既将发生的某件事物的原因。在太极中,原因就是结果,结果就是原因。因为它们最初的形态就是同处于一个浑沦之中,它们一开始就在进行着相互地运转而不能区分,只有当它们螺旋散开,处在了不同的位置,形成了事物的链条,并且分别地在现实事物中加以实现时,才出现了先后的关系。因此,现实中所发生的一切偶然事件,早在看不见的太易中就已经被事先规定了。

太易的发生是无影无形的。在现实中我们是无法知道一件事物在微观状态是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不过,太极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寻找太易发生的途径,这就是通过事物要件的数的对应,而进入太极系统。这里所谓事物的要件,就是与某一个目的有关联的偶然事件,或者事物在其运转过程中所出现的“机”和“兆”的意识显现。

比如,在你面前发生了某一个事件,你想了解其来龙去脉,或者与你的关系。你在此时此刻的想法一旦产生,该事件就立即和你形成了数的连接关系,因为你的思想意识已经和事件的太易系统形成了联络,更有趣的是,可能这件事在当初已经牵涉到你,你也许早就成为了这其中的一个角色。无论什么情况,只要你的思维一旦进入某个事物系统,你就立即变成了该事物的要件。于是,该事物系统中的各要件关系就会立即分出,你在系统中处于什么位置,与各要件之间有什么关系,以及相互间的作用等等,就全部清楚地显现出来,不过,这是用太极模型的语言来描述的,一般人也是无法搞清楚的。

任何人的一个带有目的性的想法的产生,从表面上看虽然是偶然的,随机的,但其实它正好反映了在微观粒子世界的联络已经开始形成。太易的联络过程,就是某种思想“点击”周围的事物粒子的过程,或者你的事物系统被别人的思想所点击,这个点击就会直接进入到你的意识系统,使你形成某种内在的意识波动,并被你的大脑所反映。

我们说,事物的运动形式都是由许多的要件相互连接,而形成的一个能量通道的网络体系,它构成了一个时空运转的链条。由两个要件的连接就是一个分支,该分支是由一个阴阳组合形成的。当你在某一个具体的时刻进入该事物的链条之中,即你的思维与该系统在某一个节点上形成了连接,你就会与该系统形成一个新的分支。这个过程就叫做系统的进入,或“打入”。

我们把一个事物整体看成是一个“一”,即一个质点,那么,质点沿阳极曲线到了五,就叫“一小成”。所谓小成就是已经形成了浑沦,到六而从真空中“长”出,进入物质世界开始运转。故河图数云:“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就是甲、乙、丙、丁、戊所代表的5个点,浑沦中的每一个点皆可以形成一个“三”的分化,这个三可以是三联体,地支三合,三维空间,或者气、形、质等等。它们都是相通的概念,而分化出来的每一个点都可以通过五数进行连接,即天干五合的连接,这就叫“通道”,有通道则两点存在必然关系,无通道则各不相干。这就叫“三五之道”,也就是三和五的分化与连接。

质点运动到十,则叫“一大成”。十数叫做圆满之数,代表事物各方面的运转和发育完成,该事物就具有了它自己独立发展的轨迹了,就像小孩脱离了父母而走向社会一样。太极达到了圆满又重新回到原有的状态去孕育新的事物。太极的母体永远都是这样,把自己的一切传给后代,并由后代自己去运动发展,自己总在暗中默默地孕育着万物的生成,这也就形成了宇宙万物共同的生成规律。

10个天干代表了10个点,每个点进行3的分化,就有30个点,通过5的连接,就有150种连接通道,这就使得事物完全变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我们把一个事物看成一棵大树,那么世界上有多少大树、小树,甚至包括了它的种子呢?

当某种思维要进入某个系统,这就叫“打入”。如果你是带有目的性的,即在该系统中形成新的事物,就必须与节点上的两个要件和谐共存。于是,你就变成了一个意识的主体,而把原有节点的一个事物形态变成了你的目标客体,主体为天干,客体为地支,由主客的意识和行为的内容形成了上下的迭加,通过双方意识能量的相互作用和运转,最后必然会得到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叫做“发用”。所谓发用,就是由事物的主客的作用,所必然形成的一个无可抗拒的现实,即要么是你征服了原有的事物,形成了和平共处,而达到了目标的实现,要么是你被原有系统所拒绝或打败,最后变得一事无成。“用”就是这个过程的主导意识以及关系的发展趋势。用的开始就是五,五就是一种综合的统一。这个统一到七就要形成气形质的分化和发展。到九该事物的质就完全形成,一个事物的性质、状态,结果等等便完全定论。这时九又回到了一,事物又要去寻求新的打入,而求得自己更大的发展,这也是事物的一种运动规律。

如果你的思想意识并不带目的性,而仅仅只是观察该事物的运转趋势,你的进入就会形成一个空的意识主体,这就叫虚一。空的主体进入,就不会与节点上的要件产生直接的作用。然而,由于你的进入,而点击了某个节点,造成了该节点的能量被动,而自动地从空中显出其节点运动的状态,以达到你观察的目的。因为,思维是具有自主选择的,你想观察什么事物,你的思维组合就会自动地去寻找对象的节点组合,从而使该节点的内容形成意识的共振,把你“想”要观察的内容展现在太极模型中。

有目的就是实一,没有目的就是虚一。这个虚实的内容在太极中叫做“空亡”,它完全体现在主客的运转之中。无论是主还是客,只要碰上是空亡的,它一定就是有虚无实。即有思想而无行为,或有行为而怀有别的目的。你所忌者,见虚则妙;你所喜者,见虚则空。事物中的关系,有目的就能产生实际的行为,无目的就没有行为的导向,或者只是观察,而并没有真正地想建立关系。然而,空亡并不是完全没有。我们要观察一个尚未出现的事物,它肯定是在空亡之中的,你必须在空亡中才能找到其发展的趋势,因为,一切新生事物都是从无中生有的,空亡中的东西,正是将来被演化的东西。因此,在太极模型中对事物的判断内容,都是围绕着“虚实”两个字而进行的。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时每刻都无不是处在各种事物系统的网络之中。任何一个人在其微观状态,都与各种各样的事物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每一种思想意识的产生,也都是由于不知道从哪一个事物系统过来的“点击”而形成的。你能有目的地点击任何系统,同样,任何带有主动意识的系统都可以对你进行点击。人的大脑具有筛选各种点击的意识内容,并积极地进行信息重组的功能,与你有关的东西就会被反映,无关的就会被去掉。当相关的意识信息形成了共振,便立即在你的大脑中形成了某种思想和意识的潜在内容。往往许多意识来源导致了你对事物的选择和行为的取向内容,这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一种“机”和“兆”的形式。

所谓机,就是人们常说的“机遇”。其实这个机,就是在微观世界的形、质分裂的开始。形质分裂就是事物形态从浑沦中逐渐螺旋散开,按照其数的规定而各取其位,它的表现就是事物要件具有了各自的时空定位,并由形质分裂而显出事物的动象。该动象是以一种“机变”或“克动”来决定的。我们平常也有这种感觉:一件事物总是不动,而一旦产生动象,它的机会也就来了。

机的产生,就是太易对浑沦开始进行分裂,定位和分度运转的具体实现运动。中国古代天文学上有旋玑玉衡,旋玑就是一个枢钮,玉衡就是丈量天度的尺度。一切天体都围绕着这个枢纽而转动,其转动的度数就是地球上具体的年、月、日、时的概念。旋玑玉衡是靠北斗七星的运转系统来实现的。

太易的机变之数就是七,为什么事物到七数而变呢?

我们举个例子。从元素周期表可以看到,元素的周期最多也只有7个,因为一个元素的最外电子层,最多也只能排到第七层,超过第七层,电子就会变得不稳定而容易被其它的元素所俘获。故7就是元素电子层排列的变数。又比如,在人类的音乐中,其主音之数就是7。我们称之为主音序。1、2、3和4、5、6、7间隔相等,叫做全音,3、4之间间隔不等叫做半音。为了使所有的数间隔相等,故取12个半音相连,我们称之为辅音序。间隔不等是由于电子数是呈螺旋散开的,每一个圈层的能量由低到高并不是相等的分布。故用5个亚层迭加其上,形成12个能量间隔相等的辅音序,由此而造成了优美动听的弦率。除此之外的能量间隔皆为过渡的混沌音,即噪音。7的完结又回到1,形成主音序的周期跳跃运动。

其实北斗七星能够定位天体,正合一个七数,这是一个暗中的“玄机”。七数反映的是事物运转中的变化运动,就是形变的开始。在事物中,五是一个统一意志的形成,七就是统一意志开始进行独立地运转,这个运转,就是浑沦开始进行物质聚集,而形成气形质的分裂运动。事物

的这个变化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机。机实际上就是由思想意识的凝聚而产生的各要件共同的事物行为,这个行为,就是事物要开始“弹奏”自已的“乐谱”了。

太易数是一件事物内在结构的分布,故而叫做“先天之数”,而事物数(气数)则是事物外在的各部分的具体的变动之数,故而叫做“后天之数”。先天之数是在真空中形成的电子数组合,后天数则是围绕着事物的统一意志中心来确定的。两者的运转轨迹完全相同,惟独不同的,就是其数的运动变化内容。

后天数的关键就在于其统一意志中心的安排,这个安排是根据不同的时空运转状态,以及所发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的相互运作而来。它之所以从七中产生,是因为七在先天数中的位置处于酉方向的空洞之中,可以形成自由电子的任意组合。七的变化可以形成7×7=49种自由组合内容。7和8是对称相见的,故七的变数内容,正好像音乐中的7个8度音阶,由这些音阶可以演奏出无穷无尽的音乐组合。世界上的事物,就像是一个音乐的乐谱,变奏着人间的一切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中国古代有一门专用音律来研究事物的发生和发展状态的学问,它叫做“吕律”。人们可能不太了解,音律的变化规律,与事物的变化规律是遥相呼应的。中国古人讲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音律不能相应的,则事物必有内乱。

由机的演化而形成了“兆”。所谓兆,就是一个新事物即将出现的先兆,或者一个预示。兆的微观状态,就是由气形质的分裂而形成了具体的事物形态,其数就是九。九是由七的气形质分化而再度实现了统一。事物到达九的状态就是一个微观形质已经完全造就,而即将在现实中出现。在出现之前,必然会以能量辐射的方式,“通知”周围相关的事物系统,表示它的成立。这与人类新成立了一个机构,就要大张旗鼓地宣扬一番恐怕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行为“遗传”。

因此,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其前兆的。兆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事物现象表现出来,大事有大兆,小事有小兆。人们对兆的反映,就是形成了意识的波动,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思想意识状态,只不过,这个波动是随着意识主体的不同,而被反应得千差万别罢了。

机和兆是事物发生的宏观领域与微观领域的意识联系,机是数的演化,兆是数的实现,数的演化是随机的,变化的,而兆的实现却是必然的,这就是宏观与微观的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我们所说的事物,是可以被计算的。这个过程非常简单,它不需什么公式换算,而只须把你想要知道的任何事情,变成当日的干支数装入太极模型即可完成。中国的太极模型,经历了几千年的思想完善和改造,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模式和计算法门,比如有太乙,奇门,六壬,八卦,斗数,易数等等。它们的方法五花八门,对事物的判断形式也不一样,然而却万变不离其中,因为它们都同出一源,即全部来自于太易,只不过是从太易演化的不同阶段,不同侧面和不同事物的系统,来寻找与太易数的对应。

太易的运动形式就是一种阴阳电子数的组合形式。它是专门研究通道和关系的,这时没有气、形、质的内容,而只有双螺旋曲线的运动形式。故它是宇宙中一切事物最初始和最基本的运动层次,即阴阳运动层次。

当阴阳运动产生了事物的组合,即形成了统一意志的中心,这个时候才有了浑沦,浑沦就是事物中心气、形、质的凝聚,它才是一个真正的从无中产生的“有”,浑沦的运动,才形成了五行的气形质运动形式,事物的一切生克制化,刑冲破害等等内容,都是在五行运动中形成的。于是,阴阳,五行才构成了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千变万化和多彩多姿的运动形式。太易提供了运动的模式和结构,浑沦则形成了变化多端的事物运动内容;

太易讲究的是关系和通道,浑沦则研究事物的状态和具体的演化趋势;太易是一切事物的母体,浑沦则是母体中的婴儿,婴儿被母体规定了形体,但婴儿的运动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之道。于是太易和浑沦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微观粒子世界的阴阳耦合模式,就像物质和意识的耦合模式一样。

三、论事物数

事物有数吗?这是一个新鲜的问题,人们只知道具体的东西有数,而事物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怎么可以用数来衡量呢?其实,在我们的事物学中,一切都可以化成数:物质有物质数,意识有意识数,时空有时空数,事物则更有事物数。因为在微观世界里,它们都是统一的,只有在宏观领域里才出现了它们各自独立的概念,从而把宇宙变得纷繁复杂,莫衷一是。

宇宙的开端,其实就只有两种东西:粒子和粒子的联络及关系。而所谓物质,意识,时空,事物等等大的概念,只是当粒子的聚集形成了无限的膨胀,而变成了宇宙无数巨大的系统以后,才被人的思维总结归纳而成的。各种系统的群体运动,产生了无尽的千奇百怪的现象,从而掩盖了粒子世界真正的本来面目。我们建立事物学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系统的大的概念统统拿掉,使其返回到最原始,最基质的粒子状态,来考察它的内在结构的原始生成,及其相互关系和变化发展内容,从其微观的统一,再到宏观的综合,来找到其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行得通吗?它们能够统一吗?

前面,我们谈到宇宙物质系统的统一过程,即把巨大的物质无限细分,把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的性质,诸如质量、时空、作用力等等,全部分担于它的每一个粒子身上,并通过其点粒子的运动轨迹,来找到系统内在的粒子构成形式,以及它与周围系统的关系。我们还谈到了物质与意识的统一过程,即它们是一个对称耦合的互体,两者完全可以有机地统一于一个模型之中,那么,事物是否也是这样一个统一的过程呢?

我们说,事物的形态,其实就是一个物质与意识的合体,它是一阳一阴,一明一暗,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谁也离不开谁。事物是物质与意识现象的集中表现形式,只不过物质现象是以物质的运动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事物现象却是意识运动占据了主导地位。事物从表面上看,都是一些分散的偶然的事件,它们的出现毫无规则,但是如果我们用系统的和整体的观念来看待它,它就会象物质系统一样,也可以缩小到点粒子的世界中,与物质粒子进行“携手运动”。这样,事物形态就变得层次分明了,其所有的意识内容也可被细分,而融合于点粒子的曲线运动轨迹之中,使得物质粒子的各种特性,与该特性所对应的意识成份紧密地结合起来。粒子运动便构成了一切事物的行为,粒子的联络和关系就变成了事物的思想意识内涵。

把事物统一于点粒子世界,其直接的形式,就是进入了电子数的排列组合安排之中,于是所有的事物要件,都被赋予了数的内容,这就是所谓事物数的来历。

那么,什么叫做事物数呢?我们说,所谓事物数,就是构成一切事物内在连接关系的量度和尺度。量度就是物质粒子的聚集范围,尺度就是物质粒子的时空运动间隔,或者说,微观粒子运动的所有数,都叫做事物数。

任何事物都是有一个在结构的,这个结构就在于,在一件事物中的所有内容,都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彼此之间都具有明确的关系,并且其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而运转。比如,一个国家要发射一颗载人飞船,围绕着飞船发射的所有数字系统,就形成了相互紧密联系的网络体系,其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是畅通无阻的。而这其中的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一个具体的要件构成内容,这个要件构成可以是人、物、卫星轨道,结构参数等等东西,凡是与飞船发射有关的数据内容,都属于该事物的分支系统或要件,故由一个事物整体中各个部分数量关系的网络连接,就组成了该事物的结构体系。

一个系统中的结构数,可以是一切东西,因为能构成结构数的,都是一种和谐的组合,无论该系统结构数有多少,或由什么组成,它都必须是有秩序地连接。事物学研究数的内容,不在于某一结构中数有多少,或代表什么,以及如何连接等等,而关键就在于它的系统和谐性。如果系统中的某个地方,数的连接不和谐,或产生紊乱,就必然会在结构中产生一个变数,只要该事物进入了太极模型,它立即就会反映出来。因为太极系统是一个能量的运转系统,如果有不和谐,就会产生能量运转的阻碍,而使事物向着其它的方向发展,一个变数产生,其发生的时间与空间就会改变方向,而使原有的预期产生变化。

我们举个例子:当一个人身上没有毛病时,它身上的一切数都是和谐共存的,不管它身休中的数有多少,或者,哪个数代表眼睛,哪个数代表鼻子等等。而一旦有疾病的产生,即身体运行的能量受阻,其感觉系统立即就会知道在哪个地方的数乱了,数乱就是一个变数的形成。感觉系统立即就会产生一种反应,即用疼痛来“告诉”主人。这个变数所导致的结果,就是该疾病的发展方向和结局。如果它达到了足够的能量,就会破坏整个人体的系统平衡,而向着恶变的方向发展。如果我们把这个变数代入太极模型,所直接反映的就是疾病形成的内在原因和结果,以及具体的发生时空等等,这时就要牵涉到太极模型的具体判断内容了。

事物数是怎么形成的呢?在宏观领域里,事物的组合是由人的思想来进行的。比如,要制造一颗飞船,人们对它的整体结构尺寸的大小,性能,各部分的构造等等,都不会离开其整体结构之数的内容。要制造一个完整的东西,都是各种数的和谐连接。而在我们的事物学里,却并不关注宏观事物之数的具体组合内容。比如,制造飞船,我们并不关注其具体的过程,而只关注这个事件本身,把制造飞船当成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再把该事物变成质点,代入太极模型,来考察其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因此,事物学不研究宏观之数是怎么形成的。因为在这些数中包含了物质结构的相对性,它只是宏观物质外在形态的具体表现形式,事物学研究的是去掉了相对性的粒子平等组合之数,它是一切事物组合的内在本质的表现形式。

那么,微观粒子之数,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为了深入探讨数的本源,还是让我们继续走进微观世界,来看看事物数到底是怎样形成和运动的。

我们把事物缩小到最微观的基本层次,可能就是一个元素的形成过程了。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的质子数来排列的,但质子数并不是一个能够自由组合的运动之数。因此,衡量原子数的构成及其运动组合内容的,只能是它的电子数。电子数才是一切数的来源和最基本的结构数组成形式。

世界上第一个元素的形成就是氢(H)、因为其数是1,1就是一个电子。河图数云:“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从《河图极点对称图》中,我们可以看到,1就是甲,甲的运行形成了阳极曲线。甲从已出,已就是6,即甲从1而生到6而成,所谓成,就是成就了一个物质形态或某种事物。在化学中,元素的结合,都是最外价电子层的结合,而6在元素周期表中是排在第三周期的氧(O)的价电子。1是氢(H)、6是氧(O)、甲己相合也就是氢和氧的结合,这就是水(H2O)的分子结构。因此,古人云:“水乃万物之母也。”这就是说万物皆从水而出。氢(H)和氧(O)本身就是气体,它在古人的眼里就叫做“气”,或者清轻的物质。故万物最初的形态就是气,气轻者就上升成为火,因为氢氧都是可以燃烧的;气浊者就下降成为水,因为氢氧相合则为浊,人们最早的水火概念可能就是从这里而出的。当然古人并不知道氢氧到底是什么东西,而仅仅只是观察到这种现象而统一地把它叫做气或者火。

于是,中国古人把天地万物的最早形成就看成是水和火。因为在后天八卦中,火就在上,叫做“天”;水就在下,叫做“地”。由于在上的火不断地使在下的水形成蒸发,按照天地运转的法则:左边,水不断地蒸发向上;右边火又不断地燃烧万物而返回到水,形成了天、地、水、火的循环,这叫做宇宙“以天地为体,以水火为用”。

由于水滋润万物,使万物如同草木生长,故左边的木而代表万物生长;右边以金石伐木,代表万物收藏,这一切皆在土中成就。故太极以横向的地平作为土,金和木皆在土中成就万物,由于它代表的是物质的形质内容,故叫做体;以纵向的水火代表万物的运作、生长和收藏,由于它代表了万物的运动本性,故叫做用。这就是中国最原始的“五行”概念的形成。

中国的五行概念并没有演化出100多种物质元素,然而,它却包含了所有物质生成的关系,及其各种属性的内容。

比如,生数和成数的五行分布,把各种物质的性质进行了归类和定位。如液体、气体、固体等物质形态的形成规律和分布等等。见下图。

河图五行图

上图中,五行在河图数中的分布是固定的,它们代表了五种物质形态的生成规律。我们从化学中可知道,现在发现的所有单质物质的结构数都在生数之中。比如:物质的单质结构,有一个元素形成的物质,如氢(H),氧(O),氮(N)等等。有二个元素组成的物质,如氧化镁(MgO)、二氧化碳(CO2)等等;有三个元素组成的物质,如硫酸(H2SO4),纯碱(Na2CO3)等等;有四个元素组成的物质,如小苏打(Na2HCO3)等等.它们的性质都与各个方向上的五行生数有关,现在还没有发现有5个以上的元素组成的单质物质.因为上了5的物质,就会变成一种混合物了,它已经不属于单质的结构内容了.

五行生成数的内容,很可能包含了物质元素组合中的介电配平关系,以及物质量的多少或质量比重的内容等等.由于我们对化学的规律缺乏深入的了解.故在此不敢妄加推断。

微观世界的事物数,是以电子数的组合方式表现出来的。每一种电子数组合的性质,都反映出了它的五行属性,由此而形成的事物要件的组合也同样具有了五行的属性。在太极学说中,五行的内容极其丰富,它有“旺相休囚”、“长生死墓”、“刑冲破害”等等反映能量状态,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作用的内容。

我们对五行的认识,既可以把它看成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但又不把它作为具体的物质来处理,因为从河图电子数组合中,可以形成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内容,但五行并不追究这个具体的形态,而是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它追究的是各种电子数组合中的禀性、性质、关系、能量运转等等内容。前者可以形成具体的元素物质组合的化学运动规律,它可以形成科学发展的道路;而后者却是把各种电子数组合,都看成是具体的事物数连接,通过不同的数,来反映事物的性质和关系,于是它走向的是一种事物学说的发展道路。

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它代表了地球上万物属性的最基本的五大特征,我们知道世界上所有的物质形态最多只有五种存在形式,即气态、液态、固态等、离子态和混合态。它与五行的内容是同出一源的。两者共同发起于微观粒子世界,然而到了宏观物质领域,却变成了风牛马不相及的两股道上跑的车。于是形成了两种数和理的逻辑。即数的科学逻辑和数的事物学逻辑,那么,这两种数在宏观物质世界能否得到再度的统一呢?

我们说,科学的数理逻辑,反映了宏观物质运动中的相对关系。比如,物质的大小,长短,相对运动速度等等有差别性的内容,这是一种相对的逻辑。而事物的数理逻辑,却全部是出自于点的运动,任何系统都不存在大小、长短、速度等等差距。所有的个体与整体的运动都是平等的。其数的衡量内容只代表了系统与系统之间点粒子数的差别内容,它所反映的是系统之间的时空连接关系。不同的连接点,就会出现不同事物的相会及能量状态等等。事物数限定了时空点的连接内容和五行属性,事物的连接,也就代表了事物运动的发展方向。一个点的运动,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具体事物或系统的运动,这个运动是绝对的,它不存在任何的相对性质。

那么,宏观的万物之数,能否与微观的事物数形成统一呢?我们说,完全可以,不过这个统一是通过人的思维来实现的。比如,制造飞船的过程,其一切数都是宏观的相对之数,它反映的是一个宏观物质结构的连接。其实它仍然可以组成“关系”的内容,这个关系就是一个整体中的部分与部分的联系。如果我们要把它变成事物数,则必须要从它的整体出发,把整体变成一个点,其所有的部分也就自然被浓缩在这个点中,该事物就被变成了一个“浑沦”。浑沦的散开运动,也就把其中所有部分的点粒子数进行了规定,即具有了明确的时空定位。由于其整体的点是呈螺旋运动的“离散流形”,其部分的点就必然变成了螺旋曲线上的点的“连续流形”。在连续流形中,任何一个点的变化,都会被电子数所反应。如果在系统中有一个电子数的连接不和谐。它就会立即形成一个变化数,规定了这个变化将在某年、月、日、时必然发生。

我们如何来确定这个“整体”呢?其实,该整体就是“制造飞船”这个概念的本身,我们谈到所谓概念,就是一种意识的能量组合形式,它在微观世界里其实也就代表了电子数结构组合内容。我们把一个概念,或者一种思想代入太极模型,也就重现了它的微观能量组合状态。其状态的内容,就是一系列的干支变化组合格局,而形成这个格局的关键,就是一个意识的“观察者”,在此时此刻所“想要观察”的具体内容和思想状态。因为你“想要”观察,才会出现一个概念被代入太极模型,这就是某种思维在“此时此刻”打入该事物,太极模型就是通过这个时刻来确定的。

如果某人的思维要介入“制造飞船”这个事件,而此时他的思维与飞船的结构数是无关的。但是由于观察者的思维介入,该事件点就会与人的思维形成共振,而使其宏观的结构数,全部“转化”成了微观的结构关系数,这个关系数,就是太极系统中的干支组合数,它其实就是客观存在的宏观物质结构数的能量组合形式。这个转化是微观世界电子数组合的独特内容,人们很难理解这个过程,但它确实就是这样发生的。如果没有这个转化,太极学说就毫无存在的价值了,因为它不能反映宏观物质系统的运动状态,一切就变成了空谈。

我们说,思维的组合是一种能量的组合形式,能量的流动是无所不入,无所不知的。思维把事物变成质点,通过质点的散开式曲线运转,就能够立即探查到该事物的能量组合状态。因为世界上任何一件事物,都是有它的能量网络通道的。事物形态的宏观结构与它的微观结构具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实,宏观的结构都是从微观结构发展而来的,这是我们前面所着重阐述的内容。从表面上看,一个宏观事物是由人的思想和行为所导致的,但是人们很难知道,当一个人在实施一件事物时,它就已经通过微观意识的共振而形成了该事件内在的电子数结构,这个结构就叫做“形”。人们要制造飞船,其思维系统首先形成的就是其微观电子数结构的形像构成,有了形,才能有具体的设计制造内容,因此,微观的形像内容与宏观的物体形状就产生了必然的联系。事件的发生,只是该形像结构的物质实现而已。不过在这个实现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数,这就是该事件脱离母体后的独立发展的内容,它体现了部分与部分的连接关系。然而其无论如何变化,都离不开它微观的整体结构数内容,因为它规定了整个结构的发展时空。正像我们要到北京去,目标只有一个,而你选择的道路和行动的方式却可以多种多样。这也是人们常常讨论的关于“命”与“运”的问题,命是一个定数,而运却是可以不断变化的。微观之数就相当于其“命”的形式。因为它是一个根本,而宏观之数则是将微观之数进行了各种改造,变成了彼此相对的内容。于是产生了各种数的相对运行的“运”的变化。

我们做一个小结:所谓的事物数,是在微观世界里发生的关系运动之数,它也是宏观领域系统的整体连接之数,它代表了事物系统内在的本质运动状况。而物质运动之数,则是系统之中部分与部分连接的相对之数,它代表一切宏观物质现象的外在形态连接的表象内容。之所以有这两种数的差别,关键就在于它们的时间与空间的差异上。事物数所反映的直接就是系统的时空运动和交合状况,而宏观物质数所反映的则是在同一时空中的系统运动形式。对于一个时空来说,所有的系统都只能是该时空中的一个部分,如果不能拿掉这个整体的时空体系,一切系统的运动就永远都是相对的。

正是由于宏观与微观存在着这两套运动系统,才出现了在宏观领域里产生的科学体系不能适用于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把科学的定理、定律放到微观世界,如果牵涉到有意识的“观察者”的内容,就会出现“测不准”现象,或者产生各种各样的科学“悖论”。因为宏观之数与微观之数代表了完全不同的两种内容,科学要实现宏观与微观的统一,首先必须是这两种数的统一,我们要明确这样一种观念,万物之数都是来源于微观世界的,只有从微观之数中,我们才能真正地找到万物之数的本质和内在的必然联系。

四、论事物运变机制

我们说,事物完全有着它自己的运转系统,它与宏观物质运动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物质运动都是分散的独立个体的运动,它不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因为只有去掉整体的复杂内容,才能建立个体的确定的逻辑关系。比如,一个计算公式,其参量越多,就越不容易计算。因此,现代科学对计算某些相对个体的运动,是非常精确的。不过对待群体的物质运动,却只能用概率来大概地描述它们了,而对于人类社会的事物运动,这个更为复杂的系统,科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事物的运动却完全强调的是系统的整体协变性内容,它把无论多大,无论多小的事件,统统地看成一个整体。因为它不研究事件内部个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而是把事件中的所有的个体的自身内容抹去,使其共同地围绕着一个整体的中心运转,其所有的内在关系都与该整体有关。系统中的所有个体行为,都必须服从整个事件的中心主题,而事件的整体运动,则是由其中心强制性地使所有的个体的思想行为产生共振协变的结果,尽管个体的思想千变万化,但是它们都无法抗拒事件的整体协变运动的发展趋势。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理解这种系统整体运动的现象。比如,一个家庭,一个集体,一个国家,它们的运动都是这种形式。没有群体意识的共振协变,事物就不会前进,或变得紊乱无序,也就不会形成新的事物。不过,形成系统整体协变的关键,并不需要所有个体全部形成共同的意志,而决定性的内容就在于该系统的意识中心所产生的协变,所有的个体,都会被无形地卷入这个中心,随着中心的运转而运转。

一个事件的整体性就在于:事件的相关个体的意识内容,必须与该整体发生内在的必然联系,没有关系的就不属于该事件,其整体的运动,必然会导致所有个体的趋向性行为,因为,事物的运动都是一种共同关系的运动形式。

我们把事物的运动,看成是系统的整体运动,这就把纯物质系统的内容也全部都包含进去了。比如地球是一个空间的物质系统,太阳系,银河都是其更大的系统。地球围绕太阳运转,那么太阳系中的所有物质粒子,也就同时包含了地球和月亮中所有的物质粒子,同样它们也被银河系所包含。故地球、太阳系中的所有粒子围绕银河系运转是必然的和无条件的,无论其个体有着什么内容,都不会摆脱这个大势所趋。这说明,物质系统的运动,同样也具有着内在关系的运动,否则就不会存在系统的概念。因此,物质系统与事物系统的整体协变运动形式是完全一样的。

事物的关系运动分为两种形式:

第一、是对称运动形式。它是由阴阳宇宙的对称耦合所导致的所有的物质结构形成的必然模式。事物之所以有关系的产生,其根源就是来源于物质生成时的阴阳配对所形成的能量通道,这个通道,就是阴阳之间的镜像对称关系。

什么是镜像对称呢?物质粒子的阴阳耦合,是由一个阳粒子和一个阴粒子的结合而成。所谓阴粒子,就是由一个能量子空洞,所造就的携带负能量的粒子。空洞可以不断地吸引能量子,来提供阳粒子的能量,阴阳之间的能量通道,就像一根无形的绳子,把阴阳两个配偶的粒子牢牢地牵住。于是,阳构成了粒子的物质显现和行为,阴则形成了粒子的真空能量来源。所谓镜像对称,就是设想以一个移动的极点为镜面,从正面看到反面,就是一个阳粒子与其粒子空洞的镜像对称相见。镜像对称运动,其实就是阴阳宇宙运动的翻版,它是微观粒子对宇宙形成模式的一种复制。粒子无论如何运动,它总是可以通过一个极点形成阴阳的镜像对称。

阴粒子空洞不光是提供能量来源,同时它也是可以自由组合的。阴粒子空洞的组合,不是具体物质的组合,而是一种能量子的组合。因为在阴粒子空洞中会产生一个引力子,空洞的组合也就是一种引力子的迭加组合形式,引力子组成什么结构,其吸引过来的能量子也就会是什么状态。正是因为这种引力子的能量组合,才出现了意识和思维的组合内容。因此,阴阳是可以互动的,阳动的结果,必然会形成阴动的相应变化,阴动的变化,一定会产生阳动的相关反应。

阴阳的对称可以表现在数学之中:在一个坐标系里,正整数在数轴上所占的位置在右半轴,呈离散的无穷分布状态,负整数使数向数轴的左半轴发展,其分布呈无穷的离散状态。零的产生提供了向左半轴负整数扩展的条件,它是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分界点。实数的建立,使数轴上的稠密的数点变成了连续的实数点,这时,实数点连续地填满了整个数轴,实现了连续的数轴上点和实数全体点的一一对应。

这是数学上所使用的坐标数点。其实,在一个坐标平面的所有实数点,无论是正数还是负数,它都有一个相对于零空间的镜像对称的虚数点,这个虚数点在数学上的坐标平面上是看不到的。因为,现代所使用的坐标,它们代表的只是阳态物质空间的点坐标。比如,以零点而分的上、下、左、右四个象限所区分的正数和负数内容等。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所说的阴阳数,真正的阴阳数,是指阴阳宇宙的镜像对称与耦合数,即所有实数(正负数)的背面,所形成的阴态宇宙的虚数的对称。它仍然也是以0点为对称镜面,但却是一个正面和反面的对称。0点就是阴阳宇宙的交界点,我们称之为“极点”或“宇宙点”或“中五”等等。有一个实数点,就必然对称着一个虚数点,实数点的运动,永远都是与其虚数点进行镜像对称运行的。

现代数学只发现了虚数的存在,但并没有找到它到底是从什么地方出来的,更不知道虚数有着什么用处。而在我们看来,任何一个虚数点,都可能变成

六、论事物运动轨迹

我们说宇宙空间是一种螺旋的空间,那么太极学说是如何建立这个螺旋坐标的呢?其实我们对螺旋坐标体系并不陌生,这就是中国沿用了几千年的干支历,又叫做农历。前面我们对天干的含义进行了大量的论述,而很少提到地支,因为地支的系统,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体系,而它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对时间和空间的定位。

天干的内容就是理,一切的道理和逻辑,它又叫做“用”,即一切功用、性能、性质、禀性等等,它代表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思维运动的内容。地支则是对理的具体落实,它又叫做“体”,就是具体的物质形态,形体,乃至一切空间中的实有。故它代表的是物质运动或者事物行为的内容。现在我们来看看地支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它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运动轨迹。

我们说,事物的生成运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数的形成及其演化,它集中体现在河图的电子数分布,以及电子数的双螺旋曲线运动形式之中。第二个部分就是对河图洛书数的具体实现,这就是干支系统和八卦、九宫系统所反映的内容。

在数的形成阶段是没有地支的。它只是一种数的结构构建活动,这个过程完全是电子数的排列组合形式,不过这里可以用天干表示。因为

天干是我们对河洛数的意识的参入,它代表了一种数和理的逻辑。当河图洛书的结构数构建完成,就开始从中五而出,形成了12地支,以及五行、八卦、九宫系统,对事物的结构进行物质的运转和落实。

中五是一个河图洛书电子数结构的合体,这个合体是在0空间进行组合的,

故它是看不见的,因为在它之中没有物质的运动,没有时空,而纯粹是由能量子的意识联络,或者按照阴阳双螺旋曲线进行电子数的组合。

整个河图洛书电子数的演化,都是在中五之中的演化,中五是事物生成的最初,最基本的单元,不过到了中五以后,这个河图洛书的形式就被隐去了,它的存在就只是一个中心的点。取而代之的就是干支和八卦、九宫阵图,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太极图,因为在这里面才有了具体的物质和时空的演化内容了。

12地支的形成,来源于河图曲线中的丙丁相见。丙是3,丁是4,3是一个生数,它代表了在三维空间中的相见内容。4代表了在三维空间中四个方向上,可以见到3×4=12种基本组合形式。用一个数代表一种组合,并用一个地支来表示,这就形成了12地支。

4的组合是在4个方向上进行的,每一个方向有3个数,即3个地支。于是把四个方向上的12个地支进行平均分布,这就形成了整个太极大圆的时空等分。物质大,其时空等分就大,物质小,等分就小,而无论大小都可以将其平均展开于太极大圆上,故12等分可以应万物之数,及其运动速率。

12地支是在中五的4个方向上的4个交点,因为数都从中五而出。于是在中五大圆的4个方向各作切线,分别相交于第10圈大圆。这保证了每一个数都与中五进行纵横相交,有相交即可相见。这就是螺旋坐标的建立过程。我们用图表示。见《地支形成图》。

地支形成图

从中五大园的4个切点上可以看到,辰,申的连线与子构成了上下相见;寅、申的连线与午构成下上相见;丑、巳的连线与酉构成左右相见;未、亥的连线与卯构成了右左相见,于是形成了四个地支三合平面,即申子辰、寅午戌、巳酉丑、亥卯未。

地支三合都是从中五而出,故它们在旋转运动中都可以相见。不过这个相见并不是地支按照顺序相见。我们所谓的相见,讲的是一种时空的连接,因为时空是曲线运动的,故在某个时刻的连接点只有一个。地支在一个三合的相交点只能选择一个,而不是按照地支的顺序一个一个地相见。因为4个平面代表了4个不同的空间系统,4个系统之间不能直接相连接,它们的连接都是有着特殊通道的,这个通道就是天干五合。系统与系统之间,只有形成了天干的通道,它们才能真正地通过选择三合中的某一个地支而相见。这就是螺旋坐标不同于平面直线坐标的独特的内容。

现在人们所使用的平面坐标系,只能代表一个空间领域的运动内容,因此,只要有两个点相交就能在一个平面中相见,或者一个立体坐标系,只要有3个点相交就能在一个三维空间中相见。而螺旋坐标系则具有4个方向的螺旋维度空间,它们都有着各自的空间层次,故不能直接相通,而必须具有天干五合的对称通道,才能进入对方的空间。

比如,在太极大圆上,地支是按照子、丑、寅、卯……顺序排列的,按照干支历的惯例,今天是子日,明天就是丑日,后天就是寅日等等。这是地球时空的逻辑顺序和数的定位。然而要从螺旋坐标中来判断事物时空的交合,就不能按照这个逻辑顺序了,而是要按照地支三合和天干五合的内容进行。比如,今天是寅日,我设定一事物在寅日可能出现,如果寅日不出现,那么它将沿着通道在其它的三合中出现,而不可能在卯日再出现,因为寅午戌和亥卯未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的空间系统,从寅转到卯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如果两个系统有一个或两个天干五合相连,那么,寅午戌才可以直接进入亥卯未,并在亥卯未平面来确定其相合之日。亥卯未不到,就再沿着通道到其它平面来确定时日。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必须有相当的专业知识才能理解,我们在这里仅仅只能做个提示而已。

一个平面直线坐标系的点运动是一个连续统,或者叫线性系统。所谓连续统就是点的运动是连续进行的,点和点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先后相连接的关系,我们从这一点可以必然地看到它的下一点的运动。比如从1到2,从2到3等。而螺旋坐标的点运动却是不连续的,或者叫非线性系统。其点运动形式,是不断地在四个方向的三合平面中进行跳跃运动。在纯物质系统中这个跳跃是非常有规律的,其具体的表现就是呈现出了量子的各种光谱谱线,这是物质粒子量子性的重要特征。而在事物的系统中,其跳跃就没有规律了,因为它受到了一个内在的双螺旋的意识结构的点击作用,电子点击到哪里,哪里便形成了通道,电子便不按照正常的轨道运行,而是直接沿着通道进行旋转运动,从这个三合跳到那个三合,并分别地在选定的三合中进行年、月、日、时的实现。

一个粒子的运动之所以测不准,就是因为科学所采用的仅仅只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直线坐标系统,而粒子却是在一个螺旋坐标系的4个方向平面中进行不连续的跳跃运动。所以你测到了这个量,却测不到那个量。粒子真正的落点,其实是由4个空间参量的同时相见。因此,量子力学中薛定谔建立的描述原子中各电子的运动状态方程,它是用4个参量来确定的。如果能够考虑采用螺旋坐标形式建立方程,可能会对薛定谔方程进行简化,不过,这还必须要排除人为意识的干预成份。

地支三合的丙丁相见也是一样,为什么会有“四象”的出现呢?因为“四象”就是由4个空间领域的内容同时相合在同一个空间领域之中,这样才能形成不同空间平面的事物进行直接交锋,丙丁相见的内容,就是把四种空间状况的东西合在一起,而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事物形态。现代遗传学中的DNA密码就是这样合成的,其合成方式,就是由3的形式组成4个不同的碱基配对。这也是在四个方向上的相合内容,正是因为有了四个方向的协调组合,才形成了生物的完整特性。

宇宙万物都是这样组合的,因为这就是万物生成和运动的内在机制。丙丁相见的因素是从内在的中五之中形成的,而它实际的演化和实现都是分散于12地支和10个天干所组成的干支系统之中。因此,研究12地支的关键在于它的时空相交的内容,这个相交必须是年、月、日、时的干支同时相交于一点。那么,12地支到底是怎样运动的呢?它有没有自己的运动轨迹?

在太极模型中,12地支处在最外圈大圆上,这只表明地支的分布和顺序,而并不反映地支运行的轨道。地支的轨道是在太极大圆之中进行的,这是一个看不见的过程,叫做阴,而在太极圆周之上的具体出现和运行就是我们所能看见的东西了,这就叫阳,就像在地球的地上和地下之分一样。

地支运行的轨道是由地支数来确定的。地支数有两种:第一是它的顺序数,即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12。第二是它的五行数,即甲己子午9,乙庚丑未8,丙辛寅申7,丁壬卯酉6,戊癸辰戌5,巳亥4。顺序数是在外圈大圆上的,而五行数则是在五个空间圈层上的运行轨迹。

什么叫做五行呢?对五行的解释,虽然人们众说纷纭,但都只是看到了它的表面现象,其实,所谓金、木、水、火、土只是由五行所衍生出来的五种基本性质而已,而真正的五行并不是从它而来。所谓五行,就是五个空间的运行。因为阴阳宇宙的太极耦合模式把10个圈层给“一分为二”了,即阳5个圈层,阴5个圈层。所谓的五行运动,都是在阳态的物质宇宙的5个圈层中运动,其阴阳之分就在中午。中五就是宇宙生成的起点,或叫做“宇宙蛋”、“事物蛋”、“物质蛋”之类。在中五的背后还有5个看不见的引力耦合空间,通过中五形成阴阳的镜像对称。因此,中五实际上就是一个点,或质点和点粒子等等。从河图对称曲线图中可以看到,双螺旋的携手运动是从戊到壬的运动,也就是5和9的运动。从5和9中才形成了12地支。我们把太极大圆之中的中五稳去而变成一个点,通过12地支的5和9之数作图如下。见《地支运行轨迹图》。

地支运行轨迹图

这个图正好就是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太极阴阳图。太极图中间的两个黑白点,实际上就是暗含了这个图的看不见的背后,还有一个阴阳极点的对称运转轨迹,也就是河图洛书的运转轨迹。不过我们在地支轨道图上,是找不到这两个黑白点的,因为它是被人为地加上去的。这是把太极阴阳图进行了形像地描述:这个黑白点就像两条鱼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太极图后面还有一个内在的阴阳极点运转系统,阴阳极点就象两个眼睛,

这个系统通过两个眼睛可以看到世界上的一切东西,在这两个眼睛中隐含了宇宙万物的所有奥秘。而鱼是生活在水里的,故鱼眼睛里的万物皆从水而出。

两个鱼眼睛又暗含了丙丁相见的内容。即外在的一切,都是由内在的丙丁相见而形成的,丙丁相见,就是四象的相会,由其相会的结果而形成了中五的所有内容。丙丁相会,其数为4,4是内在形成的,它如何反映到外在呢?

在地支图中,最中间那个点是5,我们是看不到4的大圆的,而地支巳亥为4,这就是第四圈变到了第10圈。为什么呢?因为4是酉方向的空中之数,它是可以自由组合的,故它的运动是直接通过结构的空缺进行。第10圈是太极的最外圈大圆,它可以直接地返回到极点,因为我们提到极点并不在太极的中心,而是在太极大球的边缘上。第10圈本来就是紧紧包围物质宇宙的真空圈层,物质宇宙都是沿着第十圈而进行螺旋扩张的。4是空,10也是空。两者正好形成直接地互通,故4从巳亥而出,从而形成了9和10的连接。

巳亥是地支曲线的起点和终点。辰戌是地支曲线的中心,其实两者可以形成直接地互通,因为曲线的中心就是一个极点,

极点就是连接有和无的中介。曲线不经过辰戌巳亥相连的空间,因此,这个空间叫做“天门地产”,它是事物直接与中五沟通的桥梁和通道。

从地支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曲线运行轨迹是由5条圆线和5个圆间构成。圆间代表了曲线经过的空间。圆线与曲线经过的交点,则代表了曲线上的空间等分或时空间隔。它是12地支所立之位。在太极大圆上的12地支与曲线上的12地支是对应的,它们一个表示外在的实现内容,一个表示内在的运动轨迹。

在5条圆线和中五点上,分别可以形成6个甲,12地支可以形成5×12=60种空间的干支组合和形成6×12=72种时间的变化组合。于是,由6个甲的运变,就形成了宇宙万物的一切时间与空间的变化内容,以及由干支的各种性质组合而形成了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状态。

八卦是怎样形成的呢?它也是在这个系统中形成的。只不过它的表达形式不是用天干地支,而是用卦和爻来描述时空变化内容,以及用卦象和爻象来反映事物在时空中的运动状态,卦和爻是怎么来的?我们来看图,见《八卦形成图》。

所谓卦,就是由阴阳数组成的三组合;所谓爻,就是一个具体的数,3个爻,就是3个数,这个数从哪来的呢?它从河图洛书中来。

八卦是根据洛书数定卦爻的,其过程首先就是要通过络书数的分布在八个方向上确定卦位,即确定各卦所处的空间层次,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我们看图,根据洛书数,离9在9空间;巽4也在9空间,因为河图数4、9相见;震3在8空间,因为3、8相见;艮8在8空间;坎1在6空间,因为1、6相见;乾6在6
推薦閱讀:

善導凈土思想特點與稱名念佛法門的流行
慕殘為什麼不升華一下自己的行為和思想?
齊澤克的水平到底怎樣?
以阿含經來振興台灣佛教思想
賽斯的思想

TAG:思想 | 哲学 | 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