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倫理道德思想及其現代啟示
06-13
中國是一個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幫」的美稱。注重倫理道德和文明禮貌,是中華文化顯著的特徵。倫理道德是人們處理社會關係的行為準則與規範。道德修養是人們對道德的認識和對社會準則與要求的行為實踐。倫理道德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社會實踐中逐漸凝聚的一種民族精神,它造就了中華文化豐富的內涵和獨具特色的恆久魅力。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大變動年代,各派社會力量提出自己的理論觀點,展開熱烈的爭論,思想文化界出現了「百家爭鳴」空前繁榮的局面。這一時期代表古代倫理道德思想的幾大流派中以「道」為最高道德準則的道家主張無為、無私、無欲、無爭的道德觀,提倡一種樸素自然的生活方式。它所倡導的美德和道德修養,對中華文化的延綿發展,對民族心理和性格的形成和中國人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都起了重大的作用。在道家看來,「道」與「德」是「體」與「用」的關係。老子說:「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德」就是「道」的作用、「道」的顯現。「道」作用於人生,便是人的本性的體現。他又說:「上德不德,是以為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所謂「上德」,就是最高層次的道德。「上德」之人言行合於「道」,對人有德而不自以為德,所說「上德不德」,然而正由於他不自以為德,因此「有德」;低一等的「下德」之人,言行都以表現「德」為目的,以「不失德」為心法,對他人有德即自居其德,所以形式上雖是「不失德」而實際卻是「無德」。老子還說: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在「德」以外,等而下之,還有「仁」、「義」、「禮」。三者都是當時提倡的道德規範,老子對它們卻有自己不同流俗的看法。他認為,「上仁」有作為,然而尚能出於無意;「上義」亦有作為,卻是出於有意。「上仁」之人存有「愛人」之心而有所作為,其「愛人」之心不能自已,並非為了獲得什麼報償,所以是無意為之,是「無以為」;「上義」之人有所作為,是因為他認為這樣做恰當,要這樣做才算盡了自己的本分,所以是出於有意。至於「禮」,就更低一個層次了。「上」之人有作為卻沒有什麼人響應,於是「攘臂而扔之」。何以如此?因為「禮」是用來表現情感的,是「群義」的文飾,君與臣、父與子、貴與賤、賢與不肖等區別,就靠「禮」界定和體現。心中有所感而不可言諭,就以「疾趨」「卑拜」這些禮節來表達,內心有所愛而不現於顏色,而用「好言」「繁辭」來陳述。所以,「禮」就是以外在的禮節行為修飾和體現內在心意。一般人為外物役使,不懂得「禮」是用來治身修心的,其行「禮」只是為了尊敬他人而已。在老子看來,「上德」屬道德之最高層次,以次遞減,為「下德」、「上仁」、「上義」,最低一級是「上禮」,至於仁、義、禮之下如「下仁」之類,就根本無須評說了。這之間,又存在一種每下愈況的嬗變關係: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大道」無形無名無為無欲,雖有盛「德」卻不自為有「德」,等到不能無為無名的時候,就有了對「德」的自我意識;等到「德」開始衰微的時候,就注重博施廣濟的仁愛;等到仁愛不能博施的時候,就只能實行禮節和修飾了。難怪人們常說,喪失「道」而後才有「德」,喪失「德」而後才有「仁」,喪失「仁」而後才有「義」,喪失「義」而後才有「禮」。老子論述了「德」、「仁」、「義」、「禮」等道德範疇的特點,分析了它們產生形成的原因。老子所謳歌所倡導的,乃是體現大道之自然本質的「上德」。除了「無私」「無為」這一本質屬性而外,「上德」還有其他一些特點。老子說:「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上德」是崇高的,同時又虛懷「若谷」,能容納萬物而其用不窮。上德是剛健的,同時又好似怠惰柔靡,「柔弱勝剛強」本是老學之精義,老子的「柔弱」不只是生命活力的象徵,「柔弱」的內核或者說內在實質同時也正是「剛健」。「上德」是「道」在人身與人生上的作用和顯現,是「人」的自然本性的自然流露。人既為「萬物之靈」,應當能夠調整自己的身心,所以老子將「上德」,定位在「無為」「無私」的同時,又著重強調「若谷」、「若不足」、「若偷」等特徵;從表面上看,調治身心以臻於「若谷」「若不足」「若偷」,似與「自然本性之自然流露」方枘圓鑿、南轅北轍,而其實正要「若谷」「若不足」「若偷」始為近「道」,方才符合老子的「自然之道」的本質。至於「仁」「義」「禮」之類,離「道」愈來愈遠,離人的自然本性愈來愈遠,非但不能療救社會的病患,反而是造成紛爭混亂的因由。春秋時期,「孝敬」、「忠信」,構成「仁」、「義」之基本內容,成為當時社會倫理道德的主流,並且更以「禮」作為民眾的行為規範,如有背德違理者,則「誅之」。然而,諸侯爭霸的戰爭愈演愈烈,社會動蕩不安,人民在戰亂的打擊和賦稅的剝削下痛苦呻吟。有鑒於此,老子痛切指出:「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仁義」本來是「大道」之末,「大道」涵蓋「仁義」,「大道」流行,「仁義」自然就在其中,而人們不會去注意到它,當然也不存在鼓吹仁義的必要;如今天下倡導「仁義」,正說明「大道」已經被廢棄,社會風氣已不再純厚樸實,「大道」隆盛,人人因順自然,「大道」衰失,人多生機巧之心,於是詐偽紛呈。因此,提倡「仁義」,其實是捨本逐末,只有尊「大道」、貴「上德」,移風俗而正人心,才能從根本上消除社會的病態。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高風險病人治不治?放棄搶救的度在哪?醫生面臨的那些倫理困惑
※吳光:儒家道德倫理:中國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
※道義與結果在道德生活中如何統一——經權觀與儒家規範倫理思想的性質
※《法華經》的倫理思想(義慧法師)
※詮釋與解構——皈依在佛教倫理實踐的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