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哲:西方的輿論干涉與香港的話語覺醒
凡發生涉及中國的政治事件,都算得上是觀摩媒體世界之良機。比如香港「佔中」,無疑戳到了西方媒體的興奮點,但從其眼中流轉到筆下,已然是放大縮小扭曲旋轉後的「抽象派事實」。事發地香港的媒體,由於歷史原因,也大多帶有西方意識形態的色彩。但「佔中」發生三周以來,媒體界也出現了一些變化。不妨把它們對香港「佔中」事件的報道視作一次測驗,那麼誰的得分會「不及格」呢?
「老樣子」的西方輿論場
香港的發展的確出現了一些問題,可這絕非街頭政治能解決的,它只會加大分歧、激化對立,頻繁目睹街頭政治的西方媒體早已心知肚明。當西方國家內部發生街頭衝突,一般都會淡化處理,或高舉「反民粹」的大旗;發生在非西方國家時,則旁敲側擊,或直接攻訐政府。
這次事情既然發生在中國香港,自然「按常規」辦理。但「佔中」事件爆發兩周,香港警察的冷靜理性沒有給守候多日的西方媒體任何機會,邊鼓敲得雖響,也難唱出什麼戲文。
17日,西方媒體將焦點放在了香港警察清晨開始的旺角清場上,美國有線新聞網引用現場抗議學生的話稱,警察一大早手持護牌出現,令很多人受到驚嚇、感到緊張;香港特首亟待恢復對話,但強調香港對「大規模靜坐」的忍耐是有限的,僵持不可能持續下去。
遙想2011年,紐約爆發「佔領華爾街」運動,並迅速向全美甚至全世界蔓延。可美國媒體遲遲不做報道,待到遮掩不住時,仍只是輕描淡寫。
2013年,瑞典首都發生持續一周之久的騷亂。觀察者網專欄作家、春秋髮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宋魯鄭當時指出,該事件具備熱點新聞的各種元素,卻又被西方媒體所冷落。
如今場景換到香港,態度就截然不同了,不僅大力炒作,而且將其稱為「促進民主的革命」。
西方媒體的觸角幾乎已伸進中國各個角落,為何還會出現如此簡單甚至魯莽的二元對立判斷?
上月28日、29日,香港成千上萬抗議者包圍港府辦公室及城市主要街道時,西方媒體就開始下了驚悚定論。英國《金融時報》評論稱,「佔中」是中國政府25年來「面臨的最嚴重的政治挑戰」。英國《泰晤士報》則斷言「中國會毫不猶豫地鎮壓香港的抗議活動」。《紐約時報》與其觀點類似,稱中國領導人缺乏應對此類事件的工具。《經濟學人》雜誌的封面文章標題著實「醒目」——《黨與人民對抗》,「革命」的字眼則幾乎充斥在所有的報道中……
當時美國和英國官方尚未發聲,有英國媒體便冷嘲兩國政府,稱其反應幾乎可以被忽略。
然而,在15日的驅散行動中,部分示威者有備而來,配備了口罩、眼罩和雨傘,在香港警方多次勸喻及警告下,仍拒絕聽從,並與警務人員推撞。警方被迫使用最低武力,用手及盾牌推開非法集結人士,並使用胡椒噴劑。行動當中,4名警務人員受傷。其中一名警員被示威者推跌,導致右肩脫臼,另一名警員被示威者雨傘刺傷眼角。
事件發生後,美英媒體立即大肆渲染報道。美國《時代》周刊16日稱,本次毆打事件發生在香港時間15日早些時候,是近三周「支持民主」抗議中最暴力的一次。BBC報道中,對造成多名警員受傷的後果隻字未提,事件被演繹為「警察毆打手無寸鐵的抗議者」。
17號,《華盛頓郵報》則稱,香港的混亂示威還沒有進入終局,並借前港英官員之口,指責港府利用黑社會。
前港督衛奕信10月16日在英國上議院關於香港問題的辯論中表示,香港警方處理「佔中」的措施是適當的,沒有明顯證據證明中國違反了《中英聯合聲明》 。但《金融時報》等主流英媒,根本不予報道,反而大肆渲染、指責警察清場。
英美輿論場里偶爾也有客觀、公正的描述與闡釋,例如觀察者網在美國《赫芬頓郵報》上對彭定康的反駁,但其他外媒往往視而不見,以「民主」「普選」等單調的名詞,攻擊香港回歸后豐富、實在的民主實踐。
觀察者網在《赫芬頓郵報》上刊文反駁彭定康
大部分西方媒體顯然仍未改變認知中國的邏輯與方法,是專業素養不足,還是背後有什麼別的原因,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
「新氣象」的香港媒體界
香港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又是事發地,媒體中不乏飽受西方意識形態浸潤者,和地方激進主義者。不得不承認,自佔中最初起意開始,香港媒體不乏「同情」「嘉許」與「鼓勵」,在某些媒體上,甚至是壓倒性的聲音。然而,這兩天的港媒則頗有些新氣象,出現了不少反思「佔中」的理性聲音。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註明本文鏈接:http://www.guancha.cn/guan-zhe/2014_10_18_277374.s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來源:觀察者網 | 責任編輯:陳軒甫 更多
|
專題 > 佔領中環 |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