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宋代著名畫家,一代山水畫大師李唐簡介,李唐藝術特點和作品

李唐簡介李唐(1066—1150年),南宋畫家。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人。開始以賣畫為生,宋徽宗趙佶時進入畫院。南渡後以成忠郎銜任畫院待詔。擅長山水、人物。變荊浩、范寬之法,蒼勁古樸,氣勢雄壯,開南宋水墨蒼勁、渾厚一派先河。晚年去繁就簡,用筆峭勁,創「大斧劈」皴,所畫石質堅硬,立體感強,畫水尤得勢,有盤渦動蕩之趣。兼工人物,初師李公麟,後衣褶變為方折勁硬,自成風格。並以畫牛著稱。與劉松年、馬遠、夏圭並稱「南宋四大家」。存世作品有《萬壑松風圖》《清溪漁隱圖》《採薇圖》等。李唐 -藝術特點李唐前期山水的藝術特色:從李唐存世的畫跡和有關歷史資料記載來看,李唐的山水畫大李唐的致以「南渡」為界,分成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的「早期」,李唐的山水畫師法荊浩、范寬;政和年間入畫院後,其山水畫以荊、范的渾厚山水為骨相,以李思訓的青綠山水為基調,在總體上還是遵循當時畫院「復古」的山水畫風。《萬壑松風圖》為當時的力作,此畫就是宗法范寬而又有所發展。畫的中部略下處是一排松樹,濃密繁茂,右下有崎嶇的山間小道,左下有溪水流進石潭,其上岡巒蒼鬱,飛瀑奔流,白雲吞吐。畫家用沉著有力而又厚重堅實的筆觸精確的表現了山石的形態和質感。從這一幅畫我們可以看到李唐這一時期的繪畫和荊、范一樣,喜用全景式高遠構圖。用筆上,李唐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又有所發展。他突破點線的局限,嘗試著以「面」為皴的畫法——他擴大了范寬的釘頭皴的面積,強化了釘頭的頭部,改為上重下輕的長筆觸,改變了筆勢的傾向,增加了筆致的乾濕對比度,提高了墨色的變化層次,豐富了頓挫間的情感表達,用以表現山石節理,稜角嶄然,近於斧鑿痕的感覺,故稱為「斧劈皴」。他將筆的運用由筆尖、筆頭髮展到筆肚、筆根。各種手法的運用使得山勢雄偉敦厚,石質堅硬蒼茫,外廓線堅硬剛勁的感覺得到很好的發展。李唐前期的山水畫雖然有很高的藝術水平,但未能跳過前任的規格,能夠代表他開宗立派,開南宋以大斧劈皴為特點的水墨蒼勁的山水畫仍未出現。李唐後期山水畫的藝術特色:正當李唐在藝術的道路上大步的前進時,北宋王朝遭到了滅頂之災,靖康二年(1127),金人攻陷了汴京,擄走了徽、欽二帝。李唐也和成千上萬的宋朝諸色人物一起被押往北國。後來,他冒死逃出,長途跋涉,南渡臨安。到了南方後,他所熟悉的崇高、博大的北方山水漸漸遠去,他不得不重新審視山巒平緩、氣候濕潤的江南水鄉。慢慢的,《萬壑松風圖》這樣的大山大水全景構圖,被裁剪成狹長、精緻的《清溪漁隱圖》等。畫到了《清溪漁隱圖》,他的筆墨更加精鍊,章法更加簡括成熟,標誌著李唐晚期山水畫藝術的一大飛躍。從構圖上來說《清溪漁隱圖》以水墨畫出雨後漁村,溪流漲溢,小舟孤帆,笠翁獨釣,意境恬靜而幽遠。坡石只畫上半不畫坡腳。林木只畫下半不見樹梢。遠景只畫水腳不見遠山。表現範圍更加縮小。這種經營位置的方式,李唐首開其端。筆法上《清溪漁隱圖》仍用斧劈皴,但有所發展。此圖的山石,基本上是結合線條的勾勒,用大筆飽蘸墨水按下去,側峰闊筆橫掃為皴,重按輕提,行筆快捷,鋒芒外漏,分出立體的面來,或略加渲染,或完全不加渲染,濕墨淋漓,豪邁自然,更好的表現了江南的草木蔥蘢,水霧蒸騰。依稀隱約的景色,由於皴筆簡練,外輪廓清晰,線條顯得特別剛勁、犀利。到此時才標誌著開創了以大斧劈皴為特點的山水畫,達到了當時的頂峰。也使得自己成為了一代山水畫的大師。李唐 -藝術成就李唐作為我國古代非常具有影響力並且做出了突出貢獻的畫家,尤其是他的山水畫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他的山水畫藝術風格分為很明顯的前後兩個時期,以南北兩宋為界限。北宋時期的李唐還屬於摹古畫家,主對於古畫理解了以後,繼承了傳統又有所發展。此時他臨摹的對象為荊浩,范寬的山水畫作品,遵循著當時畫院復古的山水畫風。此時的他還未能達到開宗立派的水平。但著隨之而來的國家和生活上產生的契機,開創了以大斧劈皴為特點的山水畫,達到了當時的頂峰。也使得自己成為了一代山水畫的大師。李唐 -代表作品萬壑松風圖 採薇圖 清溪漁隱圖 秋林放犢圖 教子圖 長夏江寺圖 雪天運糧圖 長江雪霽圖 獨釣歸庄圖 虎溪三笑圖 香山九老圖 高逸圖 雪景 雪江圖 西湖爭標圖 煙寺松風圖 江山秋色圖 紅樹秋山圖 百牛圖 雪窗讀書圖 晉文公復國圖 江山小景圖卷 濠濮圖/濠梁秋水圖 秋景山水圖 文姬歸漢圖/胡笳十八拍 坐石看雲圖
推薦閱讀:

李唐《四季山水圖卷》-春夏秋冬水墨山水合卷高清圖賞析
武則天為何要還政李唐?只因這兩個民族強烈反對,狄仁傑撿了漏
李唐中興,李存勖建後唐(1)
中國美術史:第六節 李唐、馬遠、夏珪
李唐可比李思訓——宋高宗與李唐《採薇圖》

TAG:藝術 | 畫家 | 大師 | 山水畫 | 作品 | 名畫 | 山水 | 李唐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