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澳科學家發現「聰明」基因 可左右人類記憶

科學家首次發現人類的「聰明」基因。研究人員表示,和人類智力有關的基因多達成千上萬個,不可能有某一個特定基因能夠左右整個人的智力。

長久以來,雙胞胎研究和家庭研究一直表明,人在認知方面的聰明才智是遺傳的。不過,人的智商究竟和哪些基因有關,卻一直是個謎團。如今,科學家對分別來自澳大利亞、歐洲和美國的共計12.6萬人進行研究後發現,有3種基因變異和人的智力有關。

人類共有大約2萬個基因,能夠影響認知能力的基因可能有成千上萬個,目前已經發現了其中4個;它們中的每一個都有獨特的方式和大腦相連接,左右著人類的學習和記憶。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腦研究所的基因學家貝本·本雅明認為,單獨一個「聰明」基因對整個人的影響十分有限,但所有的「聰明」基因加起來,區別就相當明顯了。本雅明表示,假設人的平均智商是100,某個人即便同時擁有3個「聰明基因」,其智商得分也只能提高1.8。本雅明說:「這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沒什麼差別。這告訴我們,所謂的1個基因決定一個人的全部智力是不可能的。」

這項研究的應用前景相當廣泛。醫療方面,它有望幫助治療老年痴呆;而個人收入、工作表現和健康當然也和智商有關。

【基因多個C決定你聰明 科學家解釋智商高低】

儘管基因不是決定智商的唯一因素,但一種被命名為HMGA2的基因確實影響智商的高低。據報道,一個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對兩萬多名志願者研究發現,不同個體大腦中的HMGA2基因組成成分不同,正是這種細微的差異影響了智商的高低。

該項目由加州大學神經學專家保羅·湯普森負責,其他200多名研究員分別來自歐洲、大洋洲、亞洲等地區,志願者也來自五湖四海,包括北美洲、歐洲、大洋洲的2萬多人。研究人員對志願者的大腦進行了掃描,提取了脫氧核糖核酸(DNA)進行成分比對,發現了其中的差異。脫氧核糖核酸包含四種主要的含氮鹼基,腺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和鳥嘌呤,其對應的英文字母縮寫分別為A、T、C、G,這四種化學物質在不同個體之間成分略存差異,故造就了智商的高低。

舉例說,四分之一的志願者HMGA2基因中的特定片段包含兩倍的胞嘧啶,即2C,卻沒有胸腺嘧啶。這些人的腦容量相對較大,智商水平也比平均值高30%。另外二分之一的志願者只有一個C,這些人的智商與平均智商持平。剩餘四分之一的志願者基因中沒有C,他們的智商比平均水平低30%。

另外,當大腦中沒有C,卻有2個T時,腦容量比平均水平小0.6%,別看數字不大,但直接影響了智商,其影響相當於生命後期大腦在一年裡的退化程度。

「這樣的結果很奇特,你很難想像一點微小的基因成分差異會直接影響智商高低。」保羅說,「別看HMGA2基因的成分差異非常小,但對於人到老年後大腦抵抗認知力的下降能力有重要作用。」

不過人們也無需太過擔心基因對智商的影響,因為它不是決定智商高低的唯一因素,後期的鍛煉能夠提高智商。「學習知識、改變飲食、體育鍛煉都對智商的提高有幫助。」英國約克大學的心理學家湯姆·漢特利在看過這項研究後也表示,外界的心理干預和幫助對提高智商有益。

【人類為何聰明 蛋白質里有特殊成分】

人類一直被譽為地球上最聰明的生物,但是誰也解釋不清這是為什麼?現在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終於給出了答案。

據報道,科學家宣稱,是人類大腦蛋白質中的一種叫DUF1220的微小顆粒使人類變成地球上最聰慧的生物。

據報道,大腦體積大則意味著擁有較多的大腦皮質層,該區域控制較高的思維過程,具有較高的神經細胞濃度。

科學家調查顯示,現代人類大腦的體積是類人猿的3倍,更為重要的是,人類和類人猿的身體比例相差較大,但是人類的心智進化能力卻是最快的,這一神秘謎團困擾了研究人員數十年時間。

最新的研究結果為這個疑問給出了答案。

這項研究顯示,促使人類大腦擴大進化發育的關鍵性因素是蛋白質中的特殊成分,它叫做蛋白質域,也叫「DUF1220」,人類DNA分子中包含著270對DUF1220,其數量遠超過其他生物。

其他物種DNA分子中的「DUF1220」成分含量,黑猩猩最高,有125對,大猩猩有99對,而狨猴有30對。此外,老鼠的DNA分子中也有1對「DUF1220」。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斯克拉教授說,研究發現,基因組中DUF1220對數量越多,則大腦體積越大。同時,他的研究還發現DUF1220與大腦紊亂密切相關。

【未來利用基因工程讓後代聰明長壽】

隨著史前人類化石的發現和基因科學發展,人類過去的進化歷程越來越明晰。但是未來人類將朝什麼方向繼續進化?

科幻作家在作品中進行種種猜測,但這些假想卻受到科學家質疑。

拒絕「科幻」

在不少科幻作品中,未來人類的特徵之一是頭部碩大,以容納更加發達、體積也更大的大腦。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6日援引華盛頓大學古人類學家、《未來進化》作者彼得·沃德的話說,這種想法「完全是胡說八道」。

「如果你生過孩子或者看過生孩子的場面,你就會意識到我們的頭部已經夠大了,」他說,「如果大腦體積進一步增大,那麼勢必令更多母親死於難產。因此,人類未來進化一定不會選擇這樣。」

基因改造

沃德推測,隨著融合不斷深入,未來人類外貌可能趨於統一。

「我認為人類最終會變成巧克力色頭髮、中等身材的形象,一切極端特徵都將消失」。此外,「談到人類進化時不能忽視的一點,就是基因工程」。

理論上,人們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變自身基因組。將來,科學家還可能發現聰明、健康、勇敢、長壽等基因,並利用它們「改造」後代。

沃德認為,人們可能利用基因工程「製造」一個新種群。

「我們也許會『製造』出能活100歲或120歲的人,」他說。

星際「遠征」

沃德說,如果在足夠長時間裡有一群人被分離出來、不與外人通婚,就可能產生新種群。

「當然這只不過是推測,」他說,「我能想到的人類內部出現分化的唯一可能是移民外星球。……如果我們把一部分人送入太空,在外星建立『殖民地』,他們則可能在與地球迥異的環境中朝另一方向進化。」

人類飛出太陽系困難重重。「這意味著我們也許永遠無法在外星建立家園,」沃德說,「但是基因工程卻把這一夢想變成可能。」

他說,人類可以利用基因手段把身材變小,更適應宇宙飛船飛行,還可以讓人們通過吸入硫化氫來進入「類冬眠」狀態,度過漫長「移民」旅途。


推薦閱讀:

寶拉專欄|科學去痘印,幫你告別「痘花臉」
嬰兒多大吃米粉? 最科學的嬰兒吃米粉介紹
古今中外名人偉人科學家等對佛教的評價
「拔毛變猴」不是夢
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性質

TAG:科學家 | 科學 | 基因 | 人類 | 記憶 | 聰明 | 發現 | 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