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地域認同緣來

湖北的地緣認同以「氣候條件、地理位置、交通區位」等物質條件為基礎,由共同的「文化認同」奠定地緣認同,具體如下:


1、湖北的氣候條件

湖北總體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北部接近我國北亞熱帶的北界,南部跨越中亞熱帶的北界(從三峽谷地向東沿長江一線至鄂東河谷地帶及鄂東南地區屬於「中亞熱帶」氣候),具有從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特徵。在歷史上不同時期,因氣候變化,這一中亞熱帶北界線有所擺動。如果不明了這一點,歷史上許多相關文化現象難以理解,如《史記·貨殖列傳》:「蜀、漢、江陵千樹橘」。《新唐書·地理志》:江陵府江陵郡「土貢……柑、橘……梔子」;襄州襄陽郡「土貢……漆器……柑」。但現在產柑橘的僅在湖北南端中亞熱帶,主要是三峽河谷地區。柑橘對溫度要求較嚴,適應其生長的溫度範圍為13-37℃。柑橘不耐寒,抗寒能力極端氣候最低限度根據不同品種不能超出-3--9℃,表明漢唐時期荊州、襄陽氣溫接近現今的三峽谷地。如今襄陽和江陵(荊州)地區的氣溫下降而不能生長柑橘,若以現在的情況機械地比照以上的文化內容就難以理解了。又如,三峽河谷地帶,雖然歷史上氣溫多變,沒見有降於中亞熱帶線以下的情況,故素以盛產柑橘著稱,先秦時代屈原楚辭專有《橘頌》一篇,唐代時柑橘也曾作為土特產進貢朝廷的記載。凡此等等都說明氣侯在文化生態環境中也是不可忽略的內容。


2、湖北的地理位置

湖北處於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的過渡地帶,鄂西山地為第二級階梯的東部邊緣,鄂西山地以東屬於第三級階梯,地勢總體西高東低,最高點是西部神農架高峰神農頂,海拔3105米,號稱「華中屋脊」,最低點是東邊黃梅龍感湖湖底,海拔僅10米。因其西部為鄂西山地,東北至東南有桐柏山、大別山、幕布山等山地丘陵環繞,中部尤其是中南部江漢平原地勢較低,湖北的整體輪廓略呈向南開放式橢圓形盆地。湖北地貌過渡性特點明顯,地勢起伏大,地貌類型複雜多樣,有平原、崗地、丘陵、山原、山地。在18.59萬平方公里的總面積中,平原湖區佔20%、丘陵崗地佔24.5%、山原和山地佔55.5%,山原和山地多於平原湖區和丘陵崗地。按地形地貌的特點,以丹江口—荊門—宜昌—松滋一線為界,湖北可大分為二區,此線以西為鄂西山地,此線向東則為鄂中鄂東地區。若細分則可為七區,鄂西山地細分為鄂西北山地、三峽谷地、鄂西南山原;鄂西山地以東可細分為鄂北平原崗丘、鄂東北低山丘陵、鄂東南低山丘陵、江漢平原。

湖北省過渡性地理特點,雖可細分為七區,但差異性較明顯一些的是鄂西山地與江漢平原為代表的山地和平原。鄂西山地是由一系列山脈組合而成的山群,山群間多河谷盆地。鄂西北名山武當山脈為秦嶺東延南支,其北有隕西至丹江口的漢水谷地及隕縣盆地;其南為竹溪至房縣斷陷盆地及谷地;神農架及荊山為大巴山山脈東延部分,是漢水與長江的分水嶺。鄂西南山原區,屬於雲貴高原的東北延伸部分。除東部邊緣外,山頂海拔1000-2000米,地勢高聳,萬山重疊,山頂平緩寬闊,高下參差,建始、恩施等盆地坐落其間,山坡陡峭,窄谷幽深,是謂「山原」。八百里清江從中部切入,形成鄂西南最大河谷,湖北第三大河流,著名的利川騰龍洞、恩施大峽谷、為其上游段落。三峽谷地,處於鄂西北山地與鄂西南山原之間,長江從中橫向切入,造成近200公里的舉世聞名的大峽谷,稱之為三峽,其中巴東至宜昌段在湖北境內。江漢平原,是由長江與漢江反覆沖積而成。據調查,大體鍾祥以南,西自沙市,東至漢口,江河犯濫,漢江下遊河道常常變遷,大規模開發利用,大約是在南宋晚期垸田出現之後。

湖北省山地與平原地理上的差異,在文化上也存在一些明顯的反映。以葬俗為例,山地人葬俗雖有多種,懸棺葬只能存在於山地,如古代巴人曾有懸棺葬的習俗,在三峽地帶的神農溪、霧渡河等地都有所發現,秭歸的棺木峽,據《邵伯溫聞見後錄》所載:三峽中石壁千萬仞,飛鳥懸崖不可及之處,有洞穴累棺槨,或大或小,歷歷可數。如此險峻絕壁,安放棺木,難度之大,令今人難以想像。平原通行土葬,攀比求厚,勞民傷財,故有「節葬」之倡。凡此等等,表明地理差異對文化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3、湖北的交通區位

湖北在北緯29o05′-33o20′、東經108o21′-116o07′之間,處萬里長江中游,居華中之中,毗鄰河南、湖南、安徽、重慶、陝西、江西六個省市。這種中心區位決定了他的交通的樞紐性。歷史上對湖北經濟文化發展影響最深刻的交通路線,主要有兩條,其一是連接中原與湖湘及嶺南、雲貴的南北交通幹線,即荊州到襄陽間的主幹道,簡稱荊襄古道;其二是連接吳越與巴蜀的東西交通幹線,即長江水道。

荊襄古道,此道可水(漢江加古揚水或古夏水)陸並行,是貫通湖北中部南北的主幹道。沿此道北上經南陽(今河南南陽市)出方城,可交通中原,或經中原交通北京;沿此道經南陽向西行,入武關,可交通關中;沿此道過長江向南,近可進入湖湘腹地,遠可交通嶺南(兩廣);向西入元江,則可交通雲貴。古代中央王朝的都城大多定在北方,或在關中、或在中原、或在北京。連接南北的荊襄古道至關重要,它既是朝廷與地方的重要交通要道,也為湖北經濟文化的交往提供了方便。得風氣之先,在這條連接南北荊襄古道兩端的荊州(包括沙市)和襄陽(包括樊城)率先發達起來,先後成為湖北最早的兩大中心城市和文化中心。

長江自西奔騰而來,穿入三峽至巫峽中段進入湖北,過境流長1061公里,是湖北境內最大的水上航道,也是連接下游吳越與上游巴蜀乃至西北陝甘、西南雲貴間的交通大動脈。六朝唐宋時期,隨著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長江在全國交通地位也隨之抬升。尤其是南宋定都杭州、元明清三代定都北京,大運河成為首都糧食供給的重要管道,長江水道則成為轉運漕糧的交通大動脈,同時也進一步帶動了經濟文化的交流。促進了長江沿岸的一些城市如沙市、宜昌,尤其是武漢的繁榮。武漢是當時轉運漕糧的重要中轉站和文化中心。近代,又隨著京漢鐵路以及粵漢鐵路的通車,連接南北的骨幹由鄂中移到鄂東武漢一線,進一步造就了大武漢的中心地位。交通對文化,尤其是文化中心的影響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4、湖北的地域認同

作為政區的湖北文化,是以現今的政區範圍,即省域為基點,探討過去的文化(以辛亥革命為下限)。故先考察湖北文化的地域,即現今湖北政區的形成問題。

湖北政區雖然成形於清代,完善於民國,但最初的基礎是在先秦楚國時代。從商末到戰國晚期秦將白起拔郢(西元前278年),湖北納入秦國版圖為止,約八百年間,楚國雖曾擁有半天下,但其首都在湖北,湖北一直是楚國的腹地,是經濟文化昌盛之地。這個中心區便成為後世的一種地域認同,即「楚」或「荊楚」,為日後湖北政區的確立奠定了基礎。另一個對湖北政區產生深遠影響的是漢末「荊州」建立。荊州之稱最早見於《尚書·禹貢》九州之中,漢武帝在全國設十三州部中有荊州刺史部,雖為一種巡視監察區,但已有了明確的地域,經三百餘年的發展,到漢末朝廷實行州、郡、縣三級制,荊州便成為名副其實的一處地方最高行政組織。湖北屬於荊州,劉表首任荊州牧,治所就在湖北的襄陽(今襄陽市)。後來治所多在江陵(今荊州市區)從而在故楚腹地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了荊州地域觀。三國時期,魏吳南北對峙,分設荊州,誰都不願更改地名;西晉統一後,合二為一,襲用「荊州」舊名,初治襄陽,後移治江陵,湖北的郡縣大體都在西晉荊州之域。東晉至元代,若南北對立,湖北則為武力所分割,若南北一統,則大都為若干高級地方行政體制所分開,似乎獨立的荊州已不復存在。明代,朱元璋洪武九年(1376),調整所承襲的元代行省,再次恢復漢荊州的地域,正式名稱為湖廣承宣佈政使司,在習慣上稱「湖廣行省」或「湖廣省」。同時,在明代官私文書中,人們習慣稱湖廣地域為「荊楚」,明後期還出現了「楚省」的簡稱,湖北在楚省之內。這些都體現出荊楚的地域認同,這種地域認同是一種綜合性指標。正是這種認同,荊楚地域分久必合,為湖北政區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礎。

清初沿用明制,置湖廣行省。康熙三年甲辰春三月甲戌(十二),即1664年4月7日,湖廣布政司(省)分立為左右二布政使司(省)。「以湖廣武昌、漢陽、黃州、安陸、德安、荊州、襄陽、鄖陽八府,歸湖廣巡撫管轄」。康熙六年(1667),湖廣左布政使司改名為「湖北布政使司」。雍正初年,又改 「湖廣巡撫」為 「湖北巡撫」。湖北省正式建省,省會武昌。 湖北正式建省,將省會定在武昌(今武漢市武昌),雖幾經改朝換代,一直到現今沒有變動。值得注意的變化主要是武漢市的成立。1926年秋,北伐軍佔領武漢三鎮,年底國民黨黨政聯席會議「確定國都,以武昌、漢口、漢陽三城為一大區域,作為『京兆區』,定名『武漢』」。1927年4月16日宣佈武漢三鎮合一,市政機關正式成立;4月18日武漢市政府正式成立。此後,湖北省省會雖仍駐武昌,但因武漢市的成立而有「武漢」之稱;湖北建省之初,其所領「八府」,包涵了今湖北除鄂東北的英山縣、鄂西南的建始縣之外的全部政區,湖北政區範圍大體定型。此後,清乾隆元年(1736)將建始縣從四川省夔州府劃入施南府;民國年間,即1932年,又將安徽安慶的英山縣劃歸湖北,至此湖北政區範圍定型而無大的變化。


推薦閱讀:

賴斯認同「一人一票即普選」 狠摑「佔中」一巴
世界最初一切已經註定?兩晉南北朝貴族不認同君權神授 天人感應到玄冥感應 慧遠佛學情慮感與神明感應
朱蓉蓉 | 近代中國的「少年論述」與國家認同危機
男女搭配幹活不累,你認同「異性效應」嗎?
定海談回顧 | 再返馬來亞:歷史與認同(上)

TAG:地域 | 湖北 | 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