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鑒賞複習解題指導-[例題賞析16道]
鑒賞複習解題指導-[例題賞析16道]
解題指導
一、首先要看清詩歌標題,有些標題就顯示或暗示了詩歌的內容或詩人主要思想感情;
還要看看作者是誰,熟悉的可以通過他的其它詩來幫助讀解。
有的注釋也不容忽視。
二、研讀詩作,整體感知,透過意象、意境揣摩詩人所抒之情。
如果是比較熟悉的詩人的作品,還須通過詩人的生平和詩風,類推詩人作品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和所反映的社會生活。
三、審讀題干,弄清要求,認真細分鑒賞要點,要求答什麼就答什麼。
作答時一定要扣緊詩句,適當摘錄詩中詞句作答。
【解題技巧】答題格式類型
1.先觀點後理由,解題時先表明觀點,再陳述理由。
2.先分後總式,答題時,先分說,後總說。
3.先總後分式,答題時,先總說,後分說。
4.分點作答式,答題時,分成幾點,列出答案。
(一)形象意境類
形象――形象理解和分析,是詩歌鑒賞的要點。
詩歌中的形象包括事象、物象、意象(事象物象以特定的情意構成了固定的關係)等,既是指敘事詩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則是指詩歌中所描寫的景與物。
比如湖光山色、田園桑麻、大漠孤城之類,都是詩歌中的形象。
詩歌中的形象傾注著詩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詩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領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意境――意境是詩中意與境兩個因素的和諧統一。
意是詩人在詩中抒發的思想感情,境是詩中所描繪的藝術圖景。
所謂意境,就是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
答題時注意:
一、用自己的語言把詩歌所寫的意象、所營造的意境描摹出來,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
二、在描摹出圖景後,結合主旨分析為什麼要寫這一形象,概括這些景物所營造的情境的氛圍特點,或雄渾壯闊、高闊遠深,或恬靜優美、或蕭瑟凄涼、或生機勃勃、或孤寂冷清……準確體現其特點和情調。
三、根據這首詩歌情境氛圍的特點再來談詩人的思想感情。
一般可表述為:愉悅、歡快、激動、沉痛、悲憤、哀傷,讚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別之情、依戀之情、豪邁之情、閑適恬淡之情等
例析1:
西樓
曾鞏
海浪如雲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
朱樓四面鉤疏箔,卧看千山急雨來。
【注】鉤疏箔:把帘子掛起。
問:這首詩描寫了什麼景象?這首詩表達了什麼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析之。(6分)
答:連天的海浪伴隨著陣陣雷聲洶湧而來,在北風的呼嘯中波浪不斷拍打堤岸,又咆哮著遠去,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前的壯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雄偉氣勢。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心豪情。暴風雨將臨,按常理本當關門閉戶躲避,但詩人卻反而高掛起帘子,敞開窗戶,為的是能飽覽「千山急雨來」的壯觀。
附相關術語:
常見意象
①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
②對月思親——引發離愁別緒,思鄉之愁。
③以折柳表惜別。「柳」,「留」的諧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因此「柳」帶有傷離別的意味。
④以蟬喻品行高潔。古人認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徵。
⑤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
⑥菊花——堅貞高潔的品質
⑦梅花——傲霜鬥雪,不怕打擊挫折,純凈潔白
⑧松——堅貞高潔
⑨蓮——表達愛情
⑩梧桐——凄涼悲傷的象徵
11杜鵑鳥——凄涼哀傷的象徵,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於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徵了。
12鷓鴣鳥——離愁別緒
13鴻雁——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在詩歌中,以景傳情達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
如:以「故鄉明月」傳達「鄉思情」;
以「松風山月」傳達「隱逸情」;
以「寒林殘月」傳達「詩人的憂愁」;
以「中秋圓月」傳達「相思情苦」;
以「風雨落花,雙燕孤飛,重閣玉枕」傳達「閨怨情」;
以「長亭折柳」傳達「惜別情」;
以「江湖扁舟,月落烏啼」傳達「詩人的羈旅之苦」;
以「夢後酒醒,煙柳斷腸,寒雨斜陽,殘燭啼鵑」傳達「悲歡離合情」;
以「昔榮今非,幾度夕陽紅」傳達「對世事滄桑的感嘆」;
以「空城落花」傳達「對國勢衰危的哀嘆、一腔的愛國情」;等等。
又如:梅花的傲霜鬥雪、不畏權貴,
大雁的春秋遷徙、遊子懷鄉,
楊柳的纏綿悱惻、惜別懷遠,流水的時光易逝、懷古思念等。
分析意境特點常用術語:(請背熟下面的術語)
寥廓、雄奇、開闊、曠遠、壯麗、
悲壯、悲涼、冷清、凄涼、陰冷、
幽靜、蕭條、荒涼、冷落、衰敗、孤寂、肅穆、
閑適、恬靜、安謐、淡雅、纏綿、
清新、明麗、絢麗、秀美、恬淡、朦朧。
2、概括意境特點。
一般可表述為:(請背熟下面這些術語)
離愁別緒、羈旅情愁、思鄉懷遠、閑適恬淡、
樂山好水、感時傷世、弔古傷今、憂國憂民、
言志抒懷、 嘆惋諷諫等。
例2:(2008年高考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
畫堂春 秦觀 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撚①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1)<</SPAN>踏莎行雪中看梅花>上闋的景物描寫是如何表現無奈之情的?請作簡要分析。
答:上闋通過描寫鋪徑之落紅、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園、哀啼之杜鵑等殘春景象,表現傷春(惜春)的無奈之情。 (2)「憑欄手撚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兩句主要使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表現了詞中人物怎樣的感情變化? 答:這兩句主要的表現手法是細節描寫。(答「動作描寫」也可)? 用「撚花」「放花」兩個細節(動作)表現了詞中人物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春歸的感情變化。例:(2008年高考天津卷)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5分)
山居即事 王維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1) 簡析「遍」字在頷聯中的表達效果。
答:「遍」字表現松茂鶴多,「稀」字表現來訪者少,兩者對照寫出山居環境的幽 靜。 .(2)詩的後四句寫出了怎樣的景與情? 答:寫出了夕陽西下,炊煙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愛,人們采菱而歸的景象。表現出作者悠然閑適的心情。
例3、下面這首詩描寫了哪些意象,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試作簡要分析。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注釋】註:安史之亂開始,他一直流亡顛沛,後棄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這首詩是杜甫流寓巴蜀時期寫的。①漫成:即詩人一時應手之作。②聯拳:通「連蜷」,蜷身之意。這首詩作於766年,當時杜甫正在從雲安前往夔州的船上。 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答案:江中月影近船;風燈在月下燈光顯得沖淡柔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鷺團聚在沙灘上,睡得那樣安恬;忽然船尾傳來「撥剌」的聲音,顯然剛有一條大魚躍出水面(以動寫靜),營造出清幽、靜謐的意境。洋溢著詩人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界小生命的熱愛.2.這首詩的四句分別寫了月、燈、鷺、魚四景,四景又組成了一個統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詩中與這種寫法相同的一首是( ) A.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B.門徑俯清溪,茅檐古木齊。紅塵飄不到,時有水禽啼。C.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D.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解析]本題考查對作品內容和表達技巧的初步鑒賞。這是一個新題型,從寫法上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在絕句體中,有一種「一句一絕」的格調,即每句寫一景,多用兩聯駢偶,句子之間似無關聯。杜甫喜歡用這種體裁。這些詩的優點不只在於寫景生動,律對精切,而尤其能形成一個統一完美的意境,句與句彼此照應,融為一幅完整的圖畫。此題選項為C,寫了「日、風、燕、鴛鴦」四景。 賞析:《漫成一首》是杜甫流寓巴蜀時期所作,詩寫夜泊之景。詩人以景抒情,全詩洋溢著詩人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和對於自然界小生命的熱愛,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精神。例4、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04福建)
秋夜
朱淑真
夜久無眠秋氣清, 燭花頻剪欲三更。
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此詩無一情字,而無處不含」情」.請從三、四句中找出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一個字,並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簡要分析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
答:「涼」。「涼」字既寫天涼,又寫心境的孤寂(或心涼)。由床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過渡(頂針)巧妙;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離愁別怨)的意境。
例: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02全國)(6分)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
答: 「折柳」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本詩抒寫了思鄉之情,而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例5、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05全國2)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唐朝時是一個重要節日。
(1)簡析「抱膝燈前影伴身」一句,並說出作者當時懷有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答: 「抱膝」二字生動地勾畫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態,用「燈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將「影」和「身」聯繫起來,抱膝枯坐的「影」陪伴著抱膝枯坐的「身」,顯得形影相弔。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時的一種孤寂心情。
(2)作者是怎樣寫「思家」的?語言上又有什麼特點?
答:作者主要通過一幅想像的畫面,即冬至夜深時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談論著自己這個遠行之人,以此來表現「思家」的。
例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03全國)
過香積詩 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註:安禪,佛家語,指閉目靜坐,不生雜念;毒龍,指世俗慾念。
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麼?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答:「詩眼」分別是「咽」、「冷」。山中的泉流由於岩石的阻攔,發出低吟,彷彿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於山林幽暗,似乎顯得陰冷。「咽」、「冷」兩字繪聲繪色、精練傳神地顯示出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
例7、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04湖北)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失,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市,北臨長江。此詩或題《江南意》。
此詩第二聯「潮平兩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兩岸闊」,你覺得「失」與「闊」,哪個字更好,為什麼?解釋第三聯的意思,並分析其情與景的關係。
答:說「失」字更好,因為它生動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漲而與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觀視覺形象。(或說「闊」字更好,因為它直抒胸臆地表達了春潮把江面變得渺遠無際,所以視野十分開闊的強烈感受,且讀起來與「懸」字對應,聲調似也更為響亮。)
第三聯描繪了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經從海面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的情景。表現詩人的思鄉之情。
例8、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04天津)
聽蜀僧濬彈琴 李白
蜀僧抱綠綺①,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餘響入霜鍾③。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註:① 綠綺: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 霜鍾:《山海經·中山經》載,豐山有九種,霜降而鳴。
(1)詩的第二聯中「一揮手」和「萬壑松」分別表現了什麼?
答:「一揮手」寫蜀僧彈琴的姿態(動作、技藝),「萬壑松」是用大自然的宏偉的音響來比喻琴聲的音樂效果。
(2)結合全詩談談你對第四聯「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的理解。
答:寫出了曲終時的景色。 寫出了作者沉醉於琴聲之中的狀態,側面描寫了琴聲的魅力。
例9、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6分) (04全國3)
木 蘭 花 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注]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殘照。
〔注〕縠皺:皺紗,此處比喻水的波紋。
這首詞的上半闕是如何描寫春色的?試對此進行分析。對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麼?
答:春天美景富有層次感:首先看到了東風乍起,春波綠水,波面生紋,如細縐紗縠;然後是楊柳初醒.嫩黃淺碧,遙望一片輕煙薄霧;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噴火蒸霞。春的風光正是這樣一層層展開,故用了「漸覺」一語。作者用一「鬧」字,不僅使人覺得杏花綻放得熱烈,甚至還使人聯想到花叢中蜂蝶飛舞,春鳥和鳴,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氣蓬勃的景色表現得淋漓盡致。
例10、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05江蘇)
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
李 益
微風驚暮坐,臨牖思悠哉。
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
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
何當一入幌,為拂綠琴埃。
(註:苗發、司空曙是李益詩友)
(1)詩以「微風」開頭,並貫穿全篇。請對此作具體說明。
答:頷聯:微風吹開門,吹動竹子(引起懷念故友之情)
頸聯:微風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階下青苔上)
尾聯:希望微風吹進簾幔(拂去琴上塵埃)
(2)「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兩句渲染了什麼樣的氛圍?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
答:清冷、幽靜 孤單、寂寞
(3)詩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聯想到「知音」的故事?
答:為拂綠琴埃
例11、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06年遼寧卷)
東坡① 蘇軾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莫嫌犖确②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注] ①此詩為蘇軾貶官黃州時所作。東坡,是蘇軾在黃州居住與躬耕之所。②犖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請簡要賞析。(3分)
答:第一句是全詩的鋪墊,描繪出一幅雨後東坡月夜圖,營造了一種清明幽靜的氣氛,以映襯作者心靈明澈的精神境界。
(2)請結合全詩賞析「鏗然」一詞的妙用。(5分)
答:鏗然」一詞傳神地描繪出手杖碰撞在石頭上發出的響亮有力的聲音,與月下東坡的寧靜清幽形成鮮明對比;聯繫前文對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讀者體味到作者堅守信念、樂觀曠達的情懷。
例12:(2006年高考語文山東卷)
曉上空泠峽① 王罔運②
獵獵南風拂驛亭,五更牽纜上空泠。慣行不解愁風水,瀑布灘雷只卧聽。
[注]①空泠峽:在湖北宜昌市東南長江上。②王罔運(1832—1916),近代著名詩人。他早年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然而屢遭控訴,於是絕意仕進,歸而授徒。
狄葆賢《平等閣詩話》認為此詩「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氣溢於言表」。請結合這首詩所表達的情感內容,談談你的理解。
本詩前兩句描寫拂曉時獵獵的 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 ,為抒寫情懷作了 。第三句表面上說詩人慣於常年 ,已經不知道為風浪發愁為何事,其實這裡的「不解」為「不自意」之義,表現出久歷滄桑後 的心態。第四句中「卧聽」「瀑布灘雷」這個典型場景更將詩人 氣度充分展現了出來。
例13:(2006年高考語文浙江卷)
元曲[正官]叨叨令 無名氏
溪邊小徑舟橫渡,門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斷紅塵路,白雲滿地無尋處。說與你尋不得也么哥,尋不得也么哥,卻原來儂①家鸚鵡洲②邊住。
[注]①儂:我。②鸚鵡洲:此處為「漁父居處」的代稱。
(1)本曲前四句運用豐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麗的自然圖景,其意象體現出溫潤柔美的特徵,而意象則給人以飄逸渺遠的感受。(2分)
(2)請結合全曲簡要分析「卻原來儂家鸚鵡洲邊住」所蘊含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1)流水 白雲 (2)①點明漁父(隱士)居住的環境是與世隔絕、遠離紅塵的「世外桃源」,表現其對所處環境的喜愛、自豪之情;②寫出漁父(隱士)超然塵世的情懷和隱逸的。例14、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後回答後面的問題:
越中覽古李白越王句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蘇台覽古李白舊苑荒台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
(1)請從兩個方面談談這兩首詩共同的特點?
答:這兩首詩(懷古詩)都將昔日的繁華和今日的衰敗加以對比,抒發了詩人對人事變化、盛衰無常的感慨,對功名富貴的否定。
(2)請談談這兩首詩藝術手法的主要不同之處?
答:相同的是都用了昔盛今衰的對比手法。不同的是第一首以前三句的篇幅著重寫「昔盛」,而最後一句寫「今衰」來否定之,從而形成對比,轉出新意;第二首則著重寫今日之荒涼,以暗示、反襯昔日之繁華,從而見出昔盛今衰之感。
例15: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後回答後面的問題: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
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經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的「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
答:折柳是指折柳曲,內容多描寫離愁別緒,表現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同意關鍵一說,原因是:李白的這首詩歌,是作者客居洛城,春夜聞笛,觸動思想之情,而折柳曲恰恰又是思鄉之曲,在這裡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是本詩的關鍵之處。
例: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後回答後面的問題:
例16、駱賓王的《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這是一首詠物抒情詩。「寓情於物」,借所詠之物——蟬,抒發了詩人品行高潔卻「遭時徽纆」的哀怨悲傷之情,表達了辨明無辜、昭雪沉冤的願望。詩中的蟬,既是自然之物,又是象徵詩人品行遭際的人格化身。在這裡,自然之物與人格化身契合為一了。
詩的開頭兩句點題,分別從蟬和己兩方面寫起。蟬最喜炎熱的盛夏,那是它生命的輝煌時期。如今,到了白露已降、金風颯颯的清秋時節,臨近它生命的盡頭,這時的蟬鳴自然會變得凄切。詩人身陷囹圄,從榮耀的朝廷命官變成階下之囚,也走上了人生的末路。人生天地間,無異匆匆過客;仕途多風波,尤其宦遊之人。因此,遭逢厄運時聞蟬鳴,怎能不感愴悲傷,客思深重?這樣,在「西陸蟬」(秋蟬)與「南冠客」(囚犯)之間,無形中就建立起了一種溝通。細心體味,不難發現二者的契合點:時運不濟。以下詩句,就是此意的進一步申發。
頷聯從「己」著筆,從自己感受的角度寫蟬的外形、蟬的悲鳴。「玄鬢影」在這裡指蟬,「不堪」的主語是「己」;「對吟」指「蟬」,「白頭」指「己」。這上下兩句,以流水對的形式,把「蟬」與「己」聯繫在一起。蟬通體黑色,薄薄的蟬翼的紋絡亦呈黑色。詩人正當盛年,卻遭逢厄運,早生白髮,本當烏黑的雙鬢已成昔日舊影。如今樹上那烏黑的寒蟬對著自己哀吟,讓人怎能承受得了?「白頭吟」三字,如以名詞視之,則是漢樂府相和歌辭楚調舊題。相傳卓文君以此為題,寫對負心人毅然決絕之辭。南朝鮑照、張正見都以此題作詩,寫自傷清直而遭誣謗的哀怨。詩人巧妙地用在這裡,語意雙關,既說自己不堪聽到蟬的悲鳴,又流露出對當權者失察而有負自己一片忠心的怨恨。此聯是以「己」的角度寫蟬,又是從蟬的形態寫己,蟬與己相應,心與物相融。
五、表達技巧
表現手法:(體會記憶這些術語)
虛實關係、動靜關係、遠近上下關係、托物言志/象徵、抑揚、
白描、對比、烘托、反襯、借古諷今、聯想與想像、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以樂景襯哀情、以哀景襯樂情、
以樂景寫樂情等。
推薦閱讀:
※「詩詞鑒賞」人間第一耽離別
※小小說《玉 鐲》鑒賞
※鑒賞丨清代瓷器Top150
※怎樣進行芭蕾舞藝術鑒賞
※紅木鑒賞:聞香識紅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