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 四卷 第二章 不生不滅離有無
第二章 不生不滅離有無
本章有七節 一 不生不滅非無性 二 言說生滅義無生滅 三 若不說法教法則壞 四 依義不依字 五 離言說指得真實義 六 佛與外道有何差別 七 佛說涅槃真實義
第一節 不生不滅非無性
經文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修多羅攝受不生不滅。又世尊說,不生不滅是如來異名。云何世尊為無性故,說不生不滅,為是如來異名?
白話解
這事,大慧菩薩請佛開示:世尊!世尊說的經文里,說到一切法的實相,攝受及所攝受的對象,都不生不滅,又說不生不滅即是如來的別名。究竟世尊是依無性說不生不滅,還是不生不滅即如來的異名?
經文
佛告大慧:我說一切法不生不滅,有無品不現。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不生者,則攝受法不可得,一切法不生故。若名字中有法者,惟願為說。
白話解
佛告訴大慧:我離有無兩邊說一切法不生不滅。
大慧插話問佛:世尊,如果一切法不生,則沒有可以攝受的法,因為這攝受的法也是一切法中的法,也不可能生。如果「不生不滅」這個名字,還有別的含義,請世尊再說明白。
經文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脫。
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白話解
佛告訴大慧:好啊,好啊!好好聽著,認真思考,隨時憶念,我現在給你分別解說。
大慧對佛說:是的,我用心聽著。
經文
佛告大慧:我說如來非無性,亦非不生不滅攝一切法①,亦不待緣,故不生不滅,亦非無義。
注
① 非不生不滅攝一切法
不是一切法都不生不滅,唯識學五位百法中,有九十四種有為法,六種無為法。一切有為法都是生滅法。只有進入自覺聖智如來地境界,才能說是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在涅槃境界中,幻相有生滅,而自心不動如如,就說自心不生滅。
白話解
佛告訴大慧:我說的如來境界,並不是沒有其自性,亦不是一切法都不生不滅。如來境界寓於一切法之中,不依種種因緣生,所以說如來境界不生不滅,不是什麼都沒有。
經文
大慧,我說意生法身,如來名號,彼不生者,一切外道、聲聞、緣覺、七住菩薩,非其境界。大慧,彼不生,即如來異名。
白話解
我說意生法身,即如來法身的別名。這如來法身,一切外道、聲聞、緣覺及第七地菩薩都未達到這種境界。大慧,他們還未能理解不生不滅的真實義。我說的不生,即是如來的別名,是說如來境界不生不滅。
經文
大慧,譬如因陀羅、釋迦不蘭陀羅,如是等諸物,一一各有多名。亦非多名而有多性,亦非無自性。
白話解
大慧,天帝釋又稱因陀羅,又稱釋迦不蘭陀羅,同一個人有許多不同的名字。許多事物都一樣,有多種名稱,並非有多種名稱就有多種不同的性質,但也不能說各個名字沒有其特殊的自性。
經文
如是,大慧,我於此娑呵世界①有三阿僧祗百千名號。愚夫悉聞,各說我名,而不解我如來異名。
注
① 娑呵世界
又譯娑婆世界,即人世間,即我們這個要忍受諸多煩惱的世界。
白話解
同樣的道理,在這娑呵世界,人們知我修到了如來地,稱我是如來。如來這個名字,有無量多的別名。愚夫往往都是聽到我說如來的某一個名號,而不知到如來還有許多別的名號。
經文
大慧,或有眾生知我如來者,有知一切智者,有知佛者,有知救世者,有知自覺者,有知導師者,有知廣導者,有知一切導者,有知仙人者,有知梵者,有知毗紐①者,有知自在者,有知勝者,有知迦毗羅②者,有知真實邊者,有知月者,有知日者,有知主者,有知無生者,有知無滅者,有知空者,有知如如者,有知諦者,有知實際者,有知法性者,有知涅槃者,有知常者,有知平等者,有知不二者,有知無相者,有知解脫者,有知道者,有知意生者。
[注]
① 毗紐意譯大自在天,為古印度教及婆羅門教供奉的主宰神。
② 迦毗羅是勝論派供奉的始祖神。
白話解
大慧,有人知我到達了如來境界,稱我是如來,有人知如來是一切智者,有人知如來是佛,有人知如來是救世者,有人知如來是自覺者,有人知如來是導師,有人知如來是如來廣導,有人知如來是一切導,有人知如來是仙人,有人知如來是梵,有人知是如來毗紐,有人知是如來自在者,有人知是如來勝者,有人知是如來迦毗羅,有人知如來是真實邊,有人知如來是月亮,有人知如來是太陽,有人知如來是主,有人知如來是無生,有人知如來是無滅,有人知如來是空,有人知如來是如如,有人知如來是諦,有人知是如來實際,有人知如來是法性,有人知如來是涅槃,有人知如來是常,有人知如來是平等,有人知如來是不二,有人知如來是無相,有人知如來是解脫,有人知如來是道,有人知如來是意生。
經文
大慧,如是等三阿僧祗百千名號,不增不減。此及余世界,皆悉知我。如水中月,不出不入。
白話解
大慧,這無數名號,說的都是同一回事,自性不增不減。在這個世界及別的世界,都知道我這些名號,像你看水中那個月亮,不論在那個地方,從什麼角度看,見到的樣子都是一個樣,不出不入。
經文
彼諸愚夫,不能知我,墮二邊故。然悉恭敬供養於我,而不善解知辭句義趣,不分別名,不解自通,計著種種言說章句。於不生不滅,作無性想。
白話解
愚夫對我和我所說法,不如實知,不論聽到哪個名,都陷於有無二邊,執著二邊見。雖然都對我恭敬供養,但都不了解我所說詞句的真實含義,不懂自通。他們執著章句,斷章取義,以為不生不滅即是什麼都沒有。
經文
不知如來名號差別,如因陀羅、釋迦不蘭陀羅。不解自通,會歸終極,於一切法隨說計著。
白話解
不知如來這些不同的名號,如因陀羅、釋迦不蘭陀羅一樣,一人有多名。他們不可能理解自通,不能會歸終極大旨,對一切法都執著言說相,依字面作理解,二不知道真實的含義。
現在發楞伽經白話禪解,懇請同修們批評指正,並請喜歡我的文集的朋友們大膽質疑。請點擊下面觀輝居士文集目錄:楞伽經白話禪解阿輝傳奇六祖壇經白話禪解心經白話禪解金剛經白話禪解圓覺經白話禪解維摩詰經白話禪解 楞嚴經白話禪解觀輝解說周易禪心佛金光精靈漫遊記禪宗七經白話禪解
第二章 不生不滅離有無
第三節 若不說法,教法則壞
經文
大慧,若不說一切法者,教法則壞。教法壞者,則無諸佛菩薩緣覺聲聞。若無者,誰說為誰?
白話解
大慧,言說,可以表達義。眾生多妄想,要通過言說破除眾生妄想。如果沒有言說,就沒有人說法,沒有教法可言。化度他人,便要給人說法。沒有教法,沒有授受,哪裡還會有什麼佛、菩薩、緣覺、聲聞?
經文
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莫著言說,隨宜方便,廣說經法,以眾生希望煩惱不一故。
白話解
因此,大慧,說法不能拘於言說相,菩薩說法不要受言說相束縛,應隨順眾生心,因人制宜,因時制宜,隨宜選擇最合適的方便法門,廣說各種經法。因為眾生的煩惱不一樣,希望心不一樣。
經文
我及諸佛為彼種種異解眾生而說諸法,令離心意意識故,不為得自覺聖智處。
白話解
我及諸佛為眾生說法,都按不同對象隨宜施設,說不同的種種法,不可能也不應該時時都說自覺聖處,而是一步步引導,令他們離心、意、意識,趣向大乘正法,最後能達到自覺聖處。
觀輝按
沒有言說就沒有佛教。沒有佛教,想修行就無路可循。
又不能把佛說的經文當作教條,必須在修禪中籍教悟宗,才能懂得佛法。
第四節 依義不依字
經文
大慧,於一切法無所有,覺自心現量,離二妄想。諸菩薩摩訶薩依於義,不依文字。
白話解
大慧,把現前的一切景象都化度歸於無所有,正確覺知自己心中所顯現的影像,離有無二種妄想。諸大菩薩對諸佛如來說的一切法,要依義不依字,在禪定境界中領會第一義。
經文
若善男人、善女人依文字者,自壞第一義,亦不能覺他,墮惡見相續而為眾說。不善了知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亦不知章句。
白話解
善男子、善女人讀經聽法,如果只依文字,自己不得第一義,亦不可能讓別人得第一義。自己惡見相續,不能正確理解一切法、一切修行地、一切修行地的相狀,亦不真正明白章句,還為別人說法,當然是誤已害人了。
經文
若善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通達章句,具足性義,彼則能以正無相樂而自娛樂,平等大乘,建立眾生。
白話解
如果能正確理解一切法、一切修行地、一切修行地的相狀,通達經文章句,還徹底明白一切法性的真實義,他們便能獲得真正的入無相境界的樂趣,平等對待心中所有眾生,安住大乘境界。
經文
大慧,攝受大乘者,則攝受諸佛菩薩緣覺聲聞。
攝受諸佛菩薩緣覺聲聞者,則攝受一切眾生。
白話解
大慧,攝受大乘法,便是攝受佛和菩薩們的法,也包含了聲聞、緣覺的法。
攝受了佛、菩薩、聲聞、緣覺的法,也就攝受了一切世間芸芸眾生和心中眾生。
經文
攝受一切眾生者,則攝受正法①。攝受正法者,則佛種不斷。
注
① 攝受一切眾生者,則攝受正法
從自度說,心中眾生平等,不愛不憎,無取無舍。從度他說,以大悲心,隨緣化度,可入地獄,可作僮僕,入青樓而不亂,入濁流而不污。所以說,攝受一切眾生,就是攝受正法。
白話解
攝受一切眾生(重要的是心中眾生),就是攝受正法。攝受正法的人,自己心中的佛種變不會斷。佛種不斷,便能了解入自覺聖處的一切殊勝境界。
經文
知得殊勝入處菩薩摩訶薩常得化生,建立大乘十自在力①,現眾色像,通達眾生形類希望、煩惱諸相,如實說法。
注
① 大乘十自在力
深心力,增上深心力,方便力,智力、願力、行力、乘力、神變力、菩提力、轉法輪力。
白話解
能證入殊勝境界的大菩薩,得大乘十自在力,神通變化,顯現種種形象;能通達眾生形類,通達眾生的希望心及煩惱之相,依不同機緣隨宜如實為眾生說法。
經文
如實者,不異;如實者,不來不去相。一切虛偽息,是名如實。
白話解
如實,即是跟實際一模一樣,毫無差別。如實,不問它從哪裡來,也不猜想他將會到哪裡去。不存在絲毫虛妄分別,虛妄分別都止息了,就叫做如實。
第五節 離言說指,得真實義
經文
大慧,善男子、善女人不應攝受隨說計著,真實者,離文字故。
白話解
大慧,善男子、善女人不應執著自己心中對言說文字的既有概念,真實的概念是離文字相的。
經文
大慧,如為愚夫,以指指物,愚夫觀指,不得實義。如是愚夫隨言說指,攝受計著,至竟不舍。終不能得離言說指第一實義。
白話解
大慧,有一種愚夫,別人指著一件物體讓他看,他瞪著眼睛看人家的手指,把手指認為是所指的物。著文字相的人,同這種愚夫一樣,執著言說這隻手指,始終盯著這隻手指,不肯捨棄,永遠得不到真實的第一義。
經文
大慧,譬如嬰兒,應食熟食,不應食生。若食生者,則令發狂,不知次第方便熟故。
白話解
大慧,嬰兒只能吃熟的食物,不要給嬰兒餵食生的食物。如果不懂得循序漸進地提高對嬰兒餵養的方法,一下子便給嬰兒餵食生的食物,是會令嬰兒害病甚至發狂的。
經文
大慧,如是不生不滅,不方便修,則為不善。是故應當善修方便,莫隨言說,如視指端。是故,大慧,於真實義,當方便修。
白話解
大慧,修行者對不生不滅法的認識,也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有方便法門,這方便法門便是言說「指」,不執著言說這個「指端」。因此,大慧,要得真實義,要懂得方便入門的方法。
經文
真實義者,微妙寂靜,是涅槃因。言說者,妄想合。妄想者,集生死。
白話解
真實義,微妙寂靜,是修到涅槃境界的必備條件。言說同妄想合在一起,妄想是積集生滅的的主要根源。
經文
大慧,真實義者,從多聞者得。大慧,多聞者,謂善於義,非善言說。
白話解
大慧,跟從多聞正法的人,可以懂得真實義。我說的多聞,指真正理解真實義的多聞,不是只熟識善言說章句的多聞。
經文
善義者,不隨一切外道經論。身自不隨,亦不令他隨,是則名曰大德多聞。
白話解
真正理解真實義的多聞,不會受外道言論干擾。自己不盲從,更不會帶著別人盲從,這就稱為大德多聞。
經文
是故欲求義者,當親近多聞,所謂善義。與此相違計著言說,應當遠離。
白話解
因此,想得真實義的修行人,應親近多聞正法、並且懂得真實義的人。要遠離違背真實義而執著言說的人。
推薦閱讀:
※[轉載]《楞伽經導讀》?談錫永1
※楞伽經 無常品第三之餘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五
※楞伽經【白話譯文】(一)
TAG:楞伽經 |